CN214550210U - 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50210U
CN214550210U CN202022735379.4U CN202022735379U CN214550210U CN 214550210 U CN214550210 U CN 214550210U CN 202022735379 U CN202022735379 U CN 202022735379U CN 214550210 U CN214550210 U CN 214550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massage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ro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353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7353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50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50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502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属于按摩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按摩装置存在无法根据需求进行调节和按摩不全面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基座,按摩椅放置于基座上,电机启动,驱动螺杆旋转,第二滑块左右移动,使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的夹角产生变化,实现按摩椅升降,第一弹簧减震,第一气缸启动,驱动第一连杆滑动连接于第三滑槽内,实现第一连接板的俯仰角变化,第二气缸启动,驱动第四连杆滑动连接于第四滑槽内,实现第三连接板的俯仰角变化,头枕和颈枕保证头部和颈部的舒适度,按摩球对颈部和全身进行按摩,加热垫加热,按摩头对脚踝部分进行按摩,垫脚板便于调节支撑,具有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节和按摩全面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发轫于临床实践,以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
按摩指的是用手或器械来回摩擦、揉捏或敲打身体的表面部分的行为,用于治疗目的,运用手、指的技巧,在人体皮肤、肌肉组织上连续动作来治病,这种方法,叫做按摩疗法,它可以帮助恢复肌肉神经的活力,摆脱亚健康状态,提振精神,按摩主要是治疗一些肌肉神经的损伤,经过一定的疗程,达到康复和好转的目的,促进机体恢复的目的,医院里也经常设置有按摩装置帮助病人恢复身体健康
现有的按摩装置也有着诸多的缺点,无法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高度和俯仰的调节,且按摩不全面,由上可见,现有的按摩装置存在无法根据需求进行调节和按摩不全面的缺点,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按摩椅,所述按摩椅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依次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基座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俯仰调节组件,所述第一俯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俯仰调节组件,所述第二俯仰调节组件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用于按摩的按摩球,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头枕和颈枕,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垫脚板组件,所述垫脚板组件包括垫脚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杆上,所述第一滑杆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框内,所述第一固定框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固定连接于基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的底部,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螺纹连接于螺杆上,所述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框的内部,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框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框固定连接于基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朝向第一连接板的一侧铰接有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避位第一连杆另一端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三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的底部,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避位第四连杆另一端的第四滑槽,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第四滑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垫脚板上分别设置有导向杆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三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避位第二弹簧的凹槽,所述垫脚板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三连接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三连接板的内部,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垫脚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颈枕内设置有便于按摩颈部的按摩球,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上均固定连接有加热垫,所述加热垫的上方设置有按摩球,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护板,所述护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按摩球,所述第三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便于按摩脚踝的按摩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按摩椅放置于基座上,保证了按摩椅的稳定性,需要调节按摩椅的高度时,电机启动,驱动螺杆旋转,在螺纹连接的关系下,驱使第二滑块左右移动,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从而第二滑块移动的同时,驱使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杆上,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的夹角变化实现按摩椅的升降,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之间设置的第一弹簧进行减震,保证了使用的舒适度,便于使用者的使用,需要调节第一连接板的俯仰角度时,第一气缸启动,驱动第一连杆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三滑槽内,从而实现第一连接板的俯仰角变化,需要调节第三连接板的俯仰角度时,第二气缸启动,驱动第四连杆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第四滑槽内,从而实现第三连接板的俯仰角变化,第一连接板顶部设置的头枕和颈枕保证了人头部和颈部的舒适度,颈枕内设置的按摩球便于对人的颈部进行按摩,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上设置的加热垫进行加热,保证了使用的舒适度,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上设置的按摩球便于对人的全身进行按摩,第三连接板上设置的按摩头便于对人的脚踝部分进行按摩,设置的垫脚板便于根据不同人腿的长度进行支撑,保证了脚部落实的舒适度,具备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节和按摩全面的效果。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颈枕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连接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座、2-第三连接座、3-头枕、4-颈枕、5-按摩球、6-加热垫、7-第一连接板、8-第二连接板、9-第三连接板、10-第三滑槽、11-第一连杆、12-第一气缸、13-第一连接座、14-第一滑块、15-第一滑杆、16-第一固定框、17-第二连接座、18-第二固定框、19-螺杆、20-第二滑块、21-电机、22-第二连杆、23-第一弹簧、24-第三连杆、25-第二气缸、26-第四连杆、27-第四滑槽、28-按摩头、29-护板、30-垫脚板、31-导向杆、32-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按摩椅,所述按摩椅包括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和第三连接板9,所述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和第三连接板9依次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8与基座1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连杆22和第三连杆24,所述第二连杆22和第三连杆24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2和第三连杆2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3,所述第一连接板7与第二连接板8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俯仰调节组件,所述第一俯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气缸12,所述第二连接板8与第三连接板9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俯仰调节组件,所述第二俯仰调节组件包括第二气缸25。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杆22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滑块14,所述第一滑块14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杆15上,所述第一滑杆15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框16内,所述第一固定框16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8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杆22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接座2,所述第三连接座2固定连接于基座1上。
进一步,所述第三连杆24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座17,所述第二连接座17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8的底部,所述第三连杆24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滑块20,所述第二滑块20螺纹连接于螺杆19上,所述螺杆19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框18的内部,所述螺杆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21的输出轴,所述电机21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框18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框18固定连接于基座1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气缸12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8的底部,所述第一气缸1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13,所述第一连接座13朝向第一连接板7的一侧铰接有第一连杆11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7上开设有用于避位第一连杆11另一端的第三滑槽10,所述第一连杆11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三滑槽10内。
进一步,所述第二气缸25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8的底部,所述第二气缸2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杆26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板9上开设有用于避位第四连杆26另一端的第四滑槽27,所述第四连杆26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第四滑槽27上。
优选的,通过将按摩椅放置于基座1上,保证了按摩椅的稳定性,需要调节按摩椅的高度时,电机21启动,驱动螺杆19旋转,在螺纹连接的关系下,驱使第二滑块20左右移动,第二连杆22与第三连杆2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从而第二滑块20移动的同时,驱使第一滑块14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杆15上,第二连杆22与第三连杆24的夹角变化实现按摩椅的升降。
优选的,第二连杆22与第三连杆24之间设置的第一弹簧23进行减震,保证了使用的舒适度,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优选的,需要调节第一连接板7的俯仰角度时,第一气缸12启动,驱动第一连杆11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三滑槽10内,从而实现第一连接板7的俯仰角变化。
优选的,需要调节第三连接板9的俯仰角度时,第二气缸25启动,驱动第四连杆26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第四滑槽27内,从而实现第三连接板9的俯仰角变化。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图4,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按摩椅,所述按摩椅包括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和第三连接板9,所述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和第三连接板9依次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和第三连接板9上均设置有用于按摩的按摩球5,所述第一连接板7的顶部设置有头枕3和颈枕4,所述第三连接板9的底部连接有垫脚板组件,所述垫脚板组件包括垫脚板30。
进一步,所述垫脚板30上分别设置有导向杆31和第二弹簧32,所述第三连接板9上开设有用于避位第二弹簧32的凹槽,所述垫脚板30通过第二弹簧32与第三连接板9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31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三连接板9的内部,所述导向杆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垫脚板30上。
进一步,所述颈枕4内设置有便于按摩颈部的按摩球5,所述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和第三连接板9上均固定连接有加热垫6,所述加热垫6的上方设置有按摩球5,所述第三连接板9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护板29,所述护板2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按摩球5,所述第三连接板9上固定连接有便于按摩脚踝的按摩头28。
优选的,第一连接板7顶部设置的头枕3和颈枕4保证了人头部和颈部的舒适度,颈枕4内设置的按摩球5便于对人的颈部进行按摩。
优选的,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和第三连接板9上设置的加热垫6进行加热,保证了使用的舒适度。
优选的,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和第三连接板9上设置的按摩球5便于对人的全身进行按摩。
优选的,第三连接板9上设置的按摩头28便于对人的脚踝部分进行按摩。
优选的,设置的垫脚板30便于根据不同人腿的长度进行支撑,保证了脚部落实的舒适度。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按摩椅放置于基座1上,保证了按摩椅的稳定性,需要调节按摩椅的高度时,电机21启动,驱动螺杆19旋转,在螺纹连接的关系下,驱使第二滑块20左右移动,第二连杆22与第三连杆2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从而第二滑块20移动的同时,驱使第一滑块14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杆15上,第二连杆22与第三连杆24的夹角变化实现按摩椅的升降,第二连杆22与第三连杆24之间设置的第一弹簧23进行减震,保证了使用的舒适度,便于使用者的使用,需要调节第一连接板7的俯仰角度时,第一气缸12启动,驱动第一连杆11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三滑槽10内,从而实现第一连接板7的俯仰角变化,需要调节第三连接板9的俯仰角度时,第二气缸25启动,驱动第四连杆26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第四滑槽27内,从而实现第三连接板9的俯仰角变化,第一连接板7顶部设置的头枕3和颈枕4保证了人头部和颈部的舒适度,颈枕4内设置的按摩球5便于对人的颈部进行按摩,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和第三连接板9上设置的加热垫6进行加热,保证了使用的舒适度,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和第三连接板9上设置的按摩球5便于对人的全身进行按摩,第三连接板9上设置的按摩头28便于对人的脚踝部分进行按摩,设置的垫脚板30便于根据不同人腿的长度进行支撑,保证了脚部落实的舒适度,加热垫6、第一气缸12、电机21和第二气缸25均为控制器控制,控制器为现有技术应用,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中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通晓的部件,本申请中升降组件、第一弹簧23、第一俯仰调节组件、第二俯仰调节组件、按摩球5、垫脚板组件、按摩头28和加热垫6为现有技术的应用,将升降组件、第一弹簧23、第一俯仰调节组件、第二俯仰调节组件、按摩球5、垫脚板组件、按摩头28和加热垫6的设计结合应用到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为本申请的创新点,其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按摩装置存在无法根据需求进行调节和按摩不全面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按摩椅,所述按摩椅包括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和第三连接板(9),所述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和第三连接板(9)依次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8)与基座(1)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连杆(22)和第三连杆(24),所述第二连杆(22)和第三连杆(24)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2)和第三连杆(2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3),所述第一连接板(7)与第二连接板(8)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俯仰调节组件,所述第一俯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气缸(12),所述第二连接板(8)与第三连接板(9)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俯仰调节组件,所述第二俯仰调节组件包括第二气缸(25),所述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和第三连接板(9)上均设置有用于按摩的按摩球(5),所述第一连接板(7)的顶部设置有头枕(3)和颈枕(4),所述第三连接板(9)的底部连接有垫脚板组件,所述垫脚板组件包括垫脚板(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22)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滑块(14),所述第一滑块(14)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杆(15)上,所述第一滑杆(15)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框(16)内,所述第一固定框(16)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8)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杆(22)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接座(2),所述第三连接座(2)固定连接于基座(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24)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座(17),所述第二连接座(17)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8)的底部,所述第三连杆(24)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滑块(20),所述第二滑块(20)螺纹连接于螺杆(19)上,所述螺杆(19)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框(18)的内部,所述螺杆(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21)的输出轴,所述电机(21)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框(18)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框(18)固定连接于基座(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12)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8)的底部,所述第一气缸(1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13),所述第一连接座(13)朝向第一连接板(7)的一侧铰接有第一连杆(11)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7)上开设有用于避位第一连杆(11)另一端的第三滑槽(10),所述第一连杆(11)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三滑槽(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25)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8)的底部,所述第二气缸(2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杆(26)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板(9)上开设有用于避位第四连杆(26)另一端的第四滑槽(27),所述第四连杆(26)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第四滑槽(27)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脚板(30)上分别设置有导向杆(31)和第二弹簧(32),所述第三连接板(9)上开设有用于避位第二弹簧(32)的凹槽,所述垫脚板(30)通过第二弹簧(32)与第三连接板(9)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31)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三连接板(9)的内部,所述导向杆(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垫脚板(3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枕(4)内设置有便于按摩颈部的按摩球(5),所述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和第三连接板(9)上均固定连接有加热垫(6),所述加热垫(6)的上方设置有按摩球(5),所述第三连接板(9)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护板(29),所述护板(2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按摩球(5),所述第三连接板(9)上固定连接有便于按摩脚踝的按摩头(28)。
CN202022735379.4U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 Active CN214550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5379.4U CN214550210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5379.4U CN214550210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50210U true CN214550210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24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35379.4U Active CN214550210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502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71239B (zh) 一种骨科护理按摩康复器
CN109620678B (zh) 一种按摩椅
KR100625850B1 (ko) 전신 안마기
CN209378015U (zh) 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
TW201909962A (zh) 人體保健裝置
CN2154685Y (zh) 多用按摩椅
CN214550210U (zh) 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按摩装置
CN112773683A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按摩装置
CN111658461A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按摩装置
CN214968471U (zh) 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易于调节的手术体位架
US11389363B2 (en) Vibrating massage table
CN210748508U (zh) 一种使用颅骶疗法的矫形枕
CN210495058U (zh) 一种上下肢淋巴水肿功能锻炼一体化装置
CN209864547U (zh) 一种按摩保健靠背垫及按摩保健轮椅
CN106344337A (zh) 一种智能按摩椅
CN208641154U (zh) 一种中医用理疗床
TWI620557B (zh) Inclined spine swing machine
CN213048051U (zh) 一种产科护理按摩装置
CN219375325U (zh) 一种腰椎医疗康复设备
CN112716768B (zh) 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的按摩椅
CN216652832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辅助按摩装置
CN219579383U (zh) 一种用于腰间盘疾病治疗的辅助康复装置
CN218008906U (zh) 一种医疗用具有腿部按摩功能的椅子
KR200371766Y1 (ko) 전신 안마기
CN211535521U (zh) 一种内分泌患者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