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7173U -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7173U
CN214547173U CN202120313720.9U CN202120313720U CN214547173U CN 214547173 U CN214547173 U CN 214547173U CN 202120313720 U CN202120313720 U CN 202120313720U CN 214547173 U CN214547173 U CN 214547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
heating module
cavity
accommod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137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晏华斌
杞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Pegg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Peg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Pegg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Peg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137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7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7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7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热模组和发烟装置。所述加热模组包括容纳腔体和第一加热组件。所述容纳腔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用于供烟支插入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导热体和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用于加热所述导热体,所述导热体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端口内,且与所述容纳腔体的内侧壁贴合,以传导热量至所述容纳腔体;所述导热体内设有至少一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本申请利用空气加热和热传导加热提高了烟支的受热均匀性,从而提高用户的抽吸体验。

Description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加热不燃烧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加热不燃烧的发烟装置,通常采用加热单元加热空气,进而利用加热的空气对烟支进行加热。但是,由于加热单元需要一定的升温时间,且烟支受热不均匀,因而在抽吸之初,烟支不能即刻雾化出烟,烟雾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烟支不能即刻雾化出烟,烟雾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模组,应用于发烟装置中,所述加热模组包括:
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用于供烟支插入所述容纳腔体内;以及
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导热体和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用于加热所述导热体,所述导热体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端口内,且与所述容纳腔体的内侧壁贴合,以传导热量至所述容纳腔体;所述导热体内设有至少一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中,所述导热体包括导热主体,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导热主体的外侧壁;
所述导热主体靠近所述容纳腔体的一侧设有一环状的凸缘,所述凸缘靠近所述容纳腔体的一侧设有一第一环形壁,所述第一环形壁套设于所述第二端口内,所述容纳腔体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环形壁的外侧壁贴合,且所述容纳腔体靠近所述导热主体的端面与所述凸缘远离所述导热主体的一侧抵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中,所述第一环形壁朝向所述容纳腔体延伸的长度为1毫米至2毫米。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中,所述第一环形壁远离所述导热主体的端面用于抵接所述烟支靠近所述导热主体的端面;
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壁的壁厚为0.15毫米至0.25毫米。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中,所述凸缘靠近所述容纳腔体的一侧还设有一第二环形壁,所述第二环形壁环绕所述第一环形壁设置,且所述第一环形壁和所述第二环形壁之间形成一间隙,所述容纳腔体套设于所述间隙内;
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壁的外侧壁与所述容纳腔体的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二环形壁的内侧壁与所述容纳腔体的外侧壁贴合。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中,所述导热主体上设置有沟槽,所述沟槽呈螺旋状均匀设置在所述导热主体的外侧壁;
所述发热体包括发热丝,所述发热丝设置在所述沟槽内。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中,所述加热模组还包括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容纳腔体。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中,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发热网和电极引脚,所述发热网套设于所述容纳腔体的外侧壁,所述电极引脚通过导热胶体与所述容纳腔体的外侧壁粘结。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中,所述第二加热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的外侧壁。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中,所述加热模组具有预热阶段和加热阶段;
当所述加热模组处于预热阶段或加热阶段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均处于工作状态。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中,当所述加热模组处于预热阶段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具有第一加热功率;当所述加热模组处于加热阶段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具有第二加热功率;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加热功率。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中,所述加热模组具有预热阶段和加热阶段;
当所述加热模组处于预热阶段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均处于工作状态;
当所述加热模组处于加热阶段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处于关闭状态。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中,所述加热模组具有多个加热模式;
在每一所述加热模式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均具有相应的加热功率比值。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加热模组,应用于发烟装置中,所述加热模组包括:
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用于供烟支插入所述容纳腔体内;
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导热体和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用于加热所述导热体,所述导热体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端口内,且与所述容纳腔体的内侧壁贴合,以传导热量至所述容纳腔体;所述导热体内设有至少一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以及
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容纳腔体;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并联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中,所述加热模组具有多个加热模式;
在每一所述加热模式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均具有相应的电阻值比。
本申请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发烟装置,所述发烟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加热模组。
本申请的加热模组和发烟装置采用了空气加热和热传导加热的混合加热模式。一方面,利用第一加热组件对空气进行加热,被加热的空气烘烤烟支底部;另一方面,第一加热组件和容纳腔体直接接触连接,使得第一加热组件有效地将热量传导至容纳腔体,以对烟支周缘提供辅助加热;从而使烟支雾化更充分,提高烟支抽吸的体验。此外,在容纳腔体的外侧壁设置第二加热组件和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地提高了烟支周缘的烘烤温度以及温度稳定性,可有效缩短预热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加热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加热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底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第一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加热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第一加热组件的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加热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第二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的容纳腔体、第二加热组件及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发烟装置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加热模组100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加热模组10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100可以用于发烟装置。所谓发烟装置是指一种吸烟辅助配件,用于供用户吸食烟制品。
其中,加热模组100包括容纳腔体40和第一加热组件30。容纳腔体4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口40A和第二端口40B。第一端口40A用于供烟支插入容纳腔体40内。第一加热组件30包括导热体31和发热体32。发热体32用于加热导热体31。导热体31的一端套设于第二端口40B内,且与容纳腔体40的内侧壁401贴合,以传导热量至容纳腔体40。导热体31内设有至少一气流通道310。气流通道310与容纳腔体40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100采用了空气加热和热传导加热的混合加热模式。在用户抽吸之初,一方面,发热体32通电发热,热量传导至导热体31,空气通过导热体31中设置的气流通道310与导热体31完成热量交换,并进入容纳腔体40中,被加热的空气烘烤烟支,使其释放尼古丁和烟雾;另一方面,将第一加热组件30和容纳腔体40直接接触连接,使得第一加热组件30能够有效地将热量传导至容纳腔体40,容纳腔体40对烟支周缘提供辅助加热,使得烟支雾化更充分,进而改善烟支抽吸的体验,提高口感。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烟支包括烟丝和发烟物质。烟丝和发烟物质分开设置。其中,烟丝主要用于释放尼古丁,发烟物质主要用于释放烟雾以及用户所需的烟支口味。其中,发烟物质放置在烟丝远离第一加热组件30的一侧。由于烟丝更靠近第一加热组件30,其会在发烟物质释放烟雾之前释放出尼古丁,导致用户抽吸之初的体验较差。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空气加热和热传导加热的混合加热模式,在加热空气的同时,可以对烟支周缘提供更多的热量,从而使烟支雾化更充分,释放出适量的尼古丁和烟雾,进而改善烟支抽吸的体验。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加热模组100包括底部支架10、支撑件20、第一加热组件30、容纳腔体40、壳体50、连接件60以及盖体70。
其中,底部支架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支撑件20设置在第一端101。第一加热组件30设置在支撑件20远离底部支架10的一侧。容纳腔体40设置在第一加热组件30远离底部支架10的一侧。壳体50设置在底部支架10上,并罩设支撑件20、加热组件30以及容纳腔体40。盖体70设置在壳体50远离底部支架10的一侧,且盖体70通过连接件60与容纳腔体40连接。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底部支架10具有一容纳腔10A。底部支架10包括支架主体11、第一安装台12以及第一安装环13。支架主体11、第一安装台12以及第一安装环13共轴设置且相互连接。容纳腔10A贯穿支架主体11和第一安装台12。第一安装台12设置在支架主体11上。第一安装环13设置在第一安装台12远离支架主体11的一侧。
其中,第一安装台12呈圆柱状。第一安装台12上设有多个过孔12A,以便加热模组100中的走线穿过(比如电极引脚等)。第一安装环13的内侧壁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部131。第一安装环13的外侧壁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部132。第一固定部131和第二固定部132的设置实现了底部支架10与第一支撑件21之间以及底部支架10与壳体50之间的点接触连接,减少了接触面积,进而减小了热量传导损失。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第一支撑件21面向底部支架10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部131与底部支架10连接。
具体的,第一支撑件21包括支撑主体211、圆台212、第二安装台213。支撑主体211、圆台212以及第二安装台213共轴设置且相互连接。圆台212位于支撑主体211和第二安装台213之间。支撑主体211呈圆柱状。圆台212的外直径朝向第二安装台213逐渐增大。第二安装台213的内侧壁呈台阶状。第二安装台213的台阶面上设有第三固定部2131。
进一步的,支撑主体211中设有第一通孔2110。圆台212中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2120。第二安装台213设有第三通孔2130。第一通孔2110、第二通孔2120以及第三通孔2130相互连通。其中,第二通孔2120的孔径小于第一通孔2110的孔径;第二通孔2120的孔径小于第三通孔2130的孔径。第一通孔2110的孔径与第三通孔2130的孔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通孔2120连通第一通孔2110和第三通孔2130,以将气体自支撑件20导入第一加热组件30中。由于第二通孔2120的孔径较小,一方面,可使气体以稳定的流速进入第一加热组件30中,保证气体被加热的温度的均匀性,进而提高用户抽吸体验;另一方面,可降低气体自第一加热组件30向底部支架10倒流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少热量损失。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22设置在第一支撑件21远离底部支架10的一侧。第二支撑架22面向第一支撑架21的一端通过第三固定部2131与第一支撑架21连接。第二支撑架22远离第一支撑件21的一端设有第一环形槽22A。
第二支撑件22的材料可以包括氧化锆、二氧化硅或陶瓷等耐高温且具有低导热系数的材料,以阻止第一加热组件30的热量向下传导,在避免热量的损失的同时,保证第一加热组件30将更多的余热传导至容纳腔体4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加热组件30设置在第二支撑件22远离底部支架10的一侧。容纳腔体40设置在第一加热组件30远离底部支架10的一侧。
其中,容纳腔体4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口40A和第二端口40B。第一端口40A用于供烟支插入容纳腔体40内。
其中,第一加热组件30包括导热体31和发热体32。发热体32用于加热导热体21。导热体21内设有至少一气流通道310。气流通道310与容纳腔体40连通。导热体31靠近第二支撑件2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环形槽22A内。导热体31远离第二支撑件22的一端套设于第二端口40B内,且与容纳腔体40的内侧壁401贴合,以传导热量至容纳腔体40。
具体的,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加热组件30包括导热体31和发热体32。导热体31包括导热主体311。导热主体311靠近容纳腔体40的一侧设有一环状的凸缘312。凸缘312靠近容纳腔体40的一侧设有第一环形壁313。第一环形壁313套设于第二端口40B内。容纳腔体40的内侧壁401与第一环形壁313的外侧壁贴合。容纳腔体40靠近导热主体311的端面与凸缘312远离导热主体311的一侧抵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容纳腔体40的内侧壁401与第一环形壁313的外侧壁贴合,且容纳腔体40靠近导热主体311的端面与凸缘312远离导热主体311的一侧抵接,增加了容纳腔体40与导热体31的接触面积,使得导热体31能够将更多的热量传导至容纳腔体40,被加热的容纳腔体40对烟支周缘提供辅助加热,使得烟支雾化更充分,进而改善烟支抽吸的体验,提高口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导热体31中设有至少一气流通道310。气流通道310贯穿导热主体311和凸缘312。具体的,气流通道310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3个、4个、5个、6个或者更多,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进一步的,多个气流通道310均匀设置在导热主体311中,且每一气流通道310的形状、尺寸相同,从而使得流过每一气流通道310的空气都能均匀受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壁313朝向容纳腔体40延伸的长度为1毫米至2毫米。在加热模组100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该设置使得容纳腔体40能够留有足够的空间供烟支插入其中。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壁313朝向容纳腔体40延伸的长度为1毫米、1.2毫米、1.5毫米、1.8毫米或者2毫米,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壁313远离导热主体311的端面用于抵接烟支靠近导热主体311的端面。其中,第一环形壁313的壁厚为0.15毫米至0.25毫米。比如,第一环形壁313的壁厚为0.15毫米、0.18毫米、0.2毫米、0.22毫米或者0.25毫米,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目前的发烟装置一般的工作原理都是直接采用发热组件对烟支进行加热来产生烟雾,但是这种发热方式由于发热组件和烟支之间直接接触,一方面发热组件在高温状态下和烟支接触会产生异味,另一方面发热组件由于烟支的阻挡会产生发热不均的问题。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会导致烟支存在口味不佳及香气不纯的问题。
而本申请实施例利用第一环形壁313远离导热主体311的端面抵接烟支靠近导热主体311的端面,可有效减少烟支与导热主体311之间的接触面积。此外,烟支的雾化温度一般在200度,导热体31的温度一般低于280度。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实现导热主体311和容纳腔体40之间高热量传导率的同时,可避免发生烟支口味不佳及香气不纯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热体32设置在导热主体311的外侧壁,以加热导热主体311。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发热体32包括发热丝321和两根引脚322。其中一引脚322与发热丝321的一端连接。另一引脚322与发热丝321的另一端连接。导热主体311上设置有沟槽311A。发热丝设置在沟槽311A内。
在导热主体311的外侧壁设置沟槽311A,并将发热丝321设置在沟槽311A中,一方面,起到限位发热丝321的作用,避免发热丝321在安装过程中发生移动;另一方面,沟槽311A的形状与发热丝321的形状相匹配且相互贴合,以增加发热丝321与导热主体311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导热主体311的发热效率;再者,在第一加热组件30的组装过程中,沟槽311A起到导向的作用,即采用自动绕线机将发热丝321的线材沿着沟槽311A并缠绕在沟槽311A内即可,简单快捷,提高了制程效率;同时避免发热丝321绕组间发生短路。
进一步的,沟槽311A呈螺旋状均匀设置在导热体311的外侧壁,且发热丝321呈螺旋状缠绕在导热主体311上,提高了第一加热组件30发热的均匀性。当然发热丝321也可以非均匀地缠绕在导热主体311上。
此外,导热体31和容纳腔体40采用高导热系数的材料制备而得,以提高导热体31和容纳腔体40之间的热传导效率。具体的,导热体31和容纳腔体40的材料可以包括氧化铝、氧化锆或氮化硅等材料的烧结体;也可以包括铝、铜或铁等金属材料。其中,当选用金属材料制备导热体31时,需要对导热体31表面进行绝缘处理,以防止导热体31与发热体32接触时使得发热体32出现短路问题。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3,壳体50通过第二固定部132固定于底部支架10上,并罩设支撑件20、第一加热组件30以及容纳腔体40。支撑件20、第一加热组件30、容纳腔体40与壳体50之间形成有一腔体50A。
其中,壳体50采用低导热系数材料制备而得,如可以采用不锈钢,以降低腔体50A内的热量沿径向方向传导的几率。腔体50A中可以填充隔热材料,以减少热量散失。具体的可以在壳体50的内侧壁或者容纳腔体40的外侧壁402上设置至少一隔热层(图中未标示)。隔热层可以为玻璃纤维、气凝胶或隔热棉等多孔材料形成的隔热膜层,也可以为铝、金、银、镍等具有热反射性能的金属材料形成的热反射膜层,或者,还可以为镀有金属材料的聚酯或聚酰亚胺薄膜等能够反射辐射热能的膜材,本申请对隔热层的结构及材料均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可选用玻璃纤维做保温隔热材料。将玻璃纤维包裹、填充在腔体50A中,一方面可以将第一加热组件30释放的热量包裹住,提高第一加热组件30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阻止热量以辐射的形式向壳体50扩散流失,有效的减小热量损失,降低壳体50的温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件60设置在容纳腔体40远离第一加热组件30的一侧。连接件60面向容纳腔体40的一端设有第二环形槽60A。容纳腔体40的第一端口40A插接于第二环形槽60A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盖体70设置在连接体60远离容纳腔体40的一侧。盖体70面向连接体60的一端设有多个限位块701。连接体60与限位块701限定出的内周缘连接。容纳腔体40与限位块701限定出的外周缘连接。
其中,连接件60和盖体70均为具有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以便烟支插入容纳腔体40内。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加热模组10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的第一加热组件30的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与图2所示的加热模组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加热组件30中,凸缘312靠近容纳腔体40的一侧还设有第二环形壁314。第二环形壁314环绕第一环形壁313设置,且第一环形壁313和第二环形壁314之间形成一间隙31A。容纳腔体40套设于间隙31A内。
其中,第一环形壁313的外侧壁与容纳腔体40的内侧壁401贴合。第二环形壁314的内侧壁与容纳腔体的外侧壁402贴合。
其中,第二环形壁314朝向容纳腔体40延伸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环形壁313朝向容纳腔体40延伸的长度。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环形壁314朝向容纳腔体40延伸的长度等于第一环形壁313朝向容纳腔体40延伸的长度。第二环形壁314朝向容纳腔体40延伸的长度为1毫米至2毫米。比如,第一环形壁313和第二环形壁314朝向容纳腔体40延伸的长度均为1毫米、1.2毫米、1.5毫米、1.8毫米或者2毫米,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环形壁313和第二环形壁314,并将容纳腔体40分别与第一环形壁313和第二环形壁314贴合,进一步增加了容纳腔体40与导热体31的接触面积,使得导热体31能够将更多的热量传导至容纳腔体40,被加热的容纳腔体40对烟支周缘提供辅助加热,使得烟支雾化更充分,进而改善烟支抽吸的体验,提高口感。
请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加热模组100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的第二加热组件80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所示的加热模组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100还包括第二加热组件80和温度传感器90。
其中,第二加热组件80设置于容纳腔体40的外侧壁402上。第二加热组件80用于加热容纳腔体40。温度传感器90与容纳腔体40的外侧壁402贴合设置,以监测容纳腔体40的温度,从而保证容纳腔体40处于恒温以及避免温度过高影响烟支抽吸体验。
具体的,请参阅图11。第二加热组件80包括发热网81和电极引脚82。发热网81套设于容纳腔体40的外侧壁402。电极引脚82通过导热胶体83与容纳腔体40的外侧壁402粘结。
其中,电极引脚82为两根。一根电极引脚82连接在发热网81的一端,另一根电极引脚82连接在发热网81的另一端。两根电极引脚82贴接于容纳腔体40且相对设置。在容纳腔体40的径向方向上,电极引脚82的厚度大于发热网81的厚度。其中,两根电极引脚82和容纳腔体40的外侧壁402界定形成凹槽80A。导热胶体83设置在凹槽80A内。导热胶体83用于粘结电极引脚82和容纳腔体40。温度传感器90设置在凹槽80A,且通过导热胶体83与容纳腔体40的外侧壁402粘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加热模组100具有预热阶段和加热阶段。其中,预热阶段具体指:在用户抽吸烟支之前,对烟支进行预加热,使得烟支充分雾化释放尼古丁和烟雾,从而提高用户在抽吸之初的体验。加热阶段具体指:在用户抽吸过程中,对烟支进行加热,使得烟支持续释放尼古丁和烟雾。
具体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当加热模组100处于预热阶段或加热阶段时,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均处于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当加热模组100处于预热阶段时,第二加热组件80具有第一加热功率;当加热模组100处于加热阶段时,第二加热组件80具有第二加热功率。其中,第一加热功率大于第二加热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预热阶段旨在对烟支底部以及烟支周缘进行预加热,当用户开始抽吸烟支时,使烟支能够充分释放尼古丁和烟雾,提高烟支抽吸的口感。且由前述实施例可知,在现有技术中,抽吸初始,烟雾的释放速度小于尼古丁的释放速度。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设置第一加热功率大于第二加热功率,使得第二加热组件80在预热阶段提供更多的热量至容纳腔体40,进而对烟支周缘进行充分加热,使得烟支雾化更充分,提高初始抽吸的口感,同时缩短预热时间。而在加热阶段,第一加热组件30持续对气体加热,被加热的气体对烟支底部持续烘烤,此时,由于第一加热组件30通过热传导输出热量至容纳腔体40,则设置较小的第二加热功率即可保证容纳腔体40的温度恒定,以对烟支周缘进行烘烤,进而降低第二加热组件80的功耗。
可选的,当加热模组100处于预热阶段时,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的加热功率的比值为7:3;当加热模组100处于加热阶段时,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的加热功率的比值为8:2。
具体的,在预热阶段,第一加热组件30用于对进入气流通道310内的气体进行加热,被加热的空气对烟支底部进行烘烤;同时,第二加热组件80对容纳腔体40进行加热,以对烟支周缘进行烘烤。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同时工作,有效地缩短了预热时间。同时,设置较大的第二加热功率可使烟支周缘得到充分烘烤,实现充分雾化,提高初始抽吸的口感。
在加热阶段,烟支经过预热已经能够正常雾化发烟,此时,增大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的加热功率比值,使得第一加热组件30有更多的余热传导至容纳腔体40,该余热和第二加热组件80产生的热量共同作用于容纳腔体40,即可保证容纳腔体40的温度恒定,进而降低第二加热组件80的功耗。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当加热模组100处于预热阶段时,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均处于工作状态;当加热模组100处于加热阶段时,第一加热组件30处于工作状态,第二加热组件80处于关闭状态。
同理,在预热阶段,第一加热组件30用于对进入气流通道310内的气体进行加热,被加热的空气进一步对烟支底部进行烘烤;同时,第二加热组件80对容纳腔体40进行加热,以对烟支周缘进行烘烤。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同时工作,有效地缩短了预热时间。且为了使烟支充分雾化,可根据容纳腔体40的实际温度,调整第二加热组件80的加热功率,使烟支周缘得到充分烘烤,从而实现充分雾化,提高初始的抽吸口感。
在加热阶段,由于本申请设置导热体31和容纳腔体40直接接触连接,导热体31可有效传导热量至容纳腔体40。因此,在加热阶段可关闭第二加热组件80。此时,一方面,利用第一加热组件30加热气体,被加热的气体对烟支底部进行烘烤;另一方面,利用第一加热组件30传导至容纳腔体40的热量,保证容纳腔体40的温度恒定,进而对烟支周缘进行烘烤。
可以理解的是,在加热阶段,即用户抽吸阶段,利用第二加热组件80对容纳腔体40直接加热,易导致容纳腔体40的温度过高,存在烫伤用户口腔的可能,且会引起温度传感器90的报警,进一步增加加热模组100的功率损耗。本申请实施例在加热阶段关闭第二加热组件80,有效地减少了加热模组100的功率损耗。同时,由于第一加热组件30和容纳腔体40直接接触连接,容纳腔体40可获得足够的热量维持其在加热阶段的温度,因此关闭第二加热组件80不会对用户的抽吸体验产生影响。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加热模组100具有多个加热模式。在每一加热模式中,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具有相应的加热功率比值。
具体的,比如,加热模组100具有第一加热模式、第二加热模式和第三加热模式。当加热模组100处于第一加热模式时,第一加热组件10和第二加热组件80的加热功率比值为8:2;当加热模组100处于第二加热模式时,第一加热组件10和第二加热组件80的加热功率比值为7:3;当加热模组100处于第三加热模式时,第一加热组件10和第二加热组件80的加热功率比值为5:5。
可以理解的是,由公知常识以及实验可知,第一加热组件30的加热功率越高,烟丝底部烘烤温度越高,尼古丁释放量越大;第二加热组件80的加热功率越大,烟支周缘受热越充分,烟雾释放量越大。
而部分用户具有重口味,需要吸食大量尼古丁,有些用户只需要轻微尼古丁吸食量;或者,同一用户,在不同环境或心情状态下,也需要满足不同的尼古丁或烟雾吸食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100可以提供不同的加热模式,在不同的加热模式中,设置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的加热功率比值,使其释放不同比例的热量,进而释放不同比例的尼古丁以及烟雾量,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100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设置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50的加热功率,从而设置不同种类的加热模式。即加热模式并不限定于上述三种,上述实施例仅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加热模组100。请继续参阅图9。加热模组100包括容纳腔体40、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容纳腔体4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口40A和第二端口40B。第一端口40A用于供烟支插入容纳腔体40内。第一加热组件30包括导热体31和发热体32。发热体32用于加热导热体31。导热体31的一端套设于第二端口40B内,且与容纳腔体40的内侧壁401贴合,以传导热量至容纳腔体40。导热体31内设有至少一气流通道310。气流通道310与容纳腔体40连通。第二加热组件80设置于容纳腔体40的外侧壁402。第二加热组件80用于加热容纳腔体40。其中,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并联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100,通过设置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一方面可以减少预热时间;另一方面,能够使得烟支雾化更充分,提高用户的抽吸体验。此外,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并联设置,可实现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的同步工作。即通过输入同一驱动电压,即可同时打开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简化了加热模组100的驱动过程,以及简化了加热模组100中的电路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100中的各部件可参阅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加热模组100具有多个加热模式。在每一加热模式中,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均具有相应的电阻值比。
同理,有些用户具有重口味,需要吸食大量尼古丁,有些用户只需要轻微尼古丁吸食量;或者,同一用户,在不同环境或心情状态下,也需要满足不同的尼古丁或烟雾吸食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100可以提供不同的加热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并联的两个支路,输入同一驱动电压,则支路的电阻值越大,加热功率越小。因此,在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并联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加热模式,分别设计第一加热组件30的电阻值和第二加热组件80的电阻值,则可改变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的加热功率比值,进而使得加热模组100在不同的加热模式下释放不同比例的尼古丁和烟雾,以满足不同用户对抽吸口感的需求。
具体的,第一加热组件30包括发热体32,发热体32包括发热丝321和引脚322。第二加热组件80包括发热网81和电极引脚82。发热体32和发热网81通过引脚321和电极引脚82实现并联连接。
进一步的,可设置发热体32的电阻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加热组件80的电阻值,从而实现第一加热组件30的电阻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加热组件80的电阻值。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通过改变第一加热组件30和/或第二加热组件80的材料改变其阻值,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并联设置,然后通过设置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的电阻值比,控制第一加热组件30和第二加热组件80的加热功率比值,结构简单,且可实现加热模组100的多种加热模式,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发烟装置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烟装置1000,其包括加热模组100、驱动模组200、电源模组300以及温度控制模组400。其中,发烟装置1000是一种吸烟辅助配件,用于供用户吸食烟制品。具体的,烟制品可以为烟草或者烟支。
电源模块300电连接于驱动模块200。驱动模块200电连接于加热模组100。电源模块300用于给驱动模块200和加热模组100供电。温度控制模块400用于监控加热模组100的温度。驱动模块200驱动加热模组100工作,并使加热模组100加热进入加热模组100内的空气,由热空气烘烤烟制品,同时使加热模组100与容纳腔体接触连接,传导热量至容纳腔体,为烟制品周缘供热,使得烟制品充分雾化成烟以供用户吸食,从而提高用户的抽吸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加热模组100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1000包括加热模组100,加热模组100包括容纳腔体和第一加热组件。容纳腔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用于供烟支插入容纳腔体内。第一加热组件包括导热体和发热体。发热体用于加热导热体,导热体的一端套设于第二端口内,且与容纳腔体的内侧壁贴合,以传导热量至容纳腔体。导热体内设有至少一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与容纳腔体连通。本申请实施例利用空气加热和热传导加热提高了烟支的受热均匀性,使得烟支雾化更充分,从而提高发烟装置1000的品质。
以上对本申请提供的加热模组以及发烟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加热模组,应用于发烟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组包括:
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用于供烟支插入所述容纳腔体内;以及
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导热体和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用于加热所述导热体,所述导热体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端口内,且与所述容纳腔体的内侧壁贴合,以传导热量至所述容纳腔体;所述导热体内设有至少一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包括导热主体,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导热主体的外侧壁;
所述导热主体靠近所述容纳腔体的一侧设有一环状的凸缘,所述凸缘靠近所述容纳腔体的一侧设有一第一环形壁,所述第一环形壁套设于所述第二端口内,所述容纳腔体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环形壁的外侧壁贴合,且所述容纳腔体靠近所述导热主体的端面与所述凸缘远离所述导热主体的一侧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壁朝向所述容纳腔体延伸的长度为1毫米至2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壁远离所述导热主体的端面用于抵接所述烟支靠近所述导热主体的端面;
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壁的壁厚为0.15毫米至0.2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靠近所述容纳腔体的一侧还设有一第二环形壁,所述第二环形壁环绕所述第一环形壁设置,且所述第一环形壁和所述第二环形壁之间形成一间隙,所述容纳腔体套设于所述间隙内;
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壁的外侧壁与所述容纳腔体的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二环形壁的内侧壁与所述容纳腔体的外侧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主体上设置有沟槽,所述沟槽呈螺旋状均匀设置在所述导热主体的外侧壁;
所述发热体包括发热丝,所述发热丝设置在所述沟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组还包括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容纳腔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发热网和电极引脚,所述发热网套设于所述容纳腔体的外侧壁,所述电极引脚通过导热胶体与所述容纳腔体的外侧壁粘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的外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组具有预热阶段和加热阶段;
当所述加热模组处于预热阶段或加热阶段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均处于工作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热模组处于预热阶段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具有第一加热功率;当所述加热模组处于加热阶段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具有第二加热功率;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加热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组具有预热阶段和加热阶段;
当所述加热模组处于预热阶段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均处于工作状态;
当所述加热模组处于加热阶段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处于关闭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组具有多个加热模式;
在每一所述加热模式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均具有相应的加热功率比值。
14.一种加热模组,应用于发烟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组包括:
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用于供烟支插入所述容纳腔体内;
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导热体和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用于加热所述导热体,所述导热体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端口内,且与所述容纳腔体的内侧壁贴合,以传导热量至所述容纳腔体;所述导热体内设有至少一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以及
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容纳腔体;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并联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组具有多个加热模式;
在每一所述加热模式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均具有相应的电阻值比。
16.一种发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加热模组。
CN202120313720.9U 2021-02-03 2021-02-03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Active CN214547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3720.9U CN214547173U (zh) 2021-02-03 2021-02-03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3720.9U CN214547173U (zh) 2021-02-03 2021-02-03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7173U true CN214547173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49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13720.9U Active CN214547173U (zh) 2021-02-03 2021-02-03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71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0503A (zh) * 2021-02-03 2021-04-23 惠州市沛格斯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0503A (zh) * 2021-02-03 2021-04-23 惠州市沛格斯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90503A (zh)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JP2020531015A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
WO2016090951A1 (zh) 雾化装置及含有该雾化装置的电子烟
CN105212274B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WO2023077765A1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CN214547173U (zh)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WO2021104472A1 (zh) 加热器以及包括该加热器的烟具
CN213587433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电阻加热器
WO2021115087A1 (zh) 一种电子烟发热组件
CN109965350A (zh) 加热不燃烧吸烟装置的加热体及加热控制方法
CN218354597U (zh) 加热器以及包括该加热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WO2023024812A1 (zh) 加热器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2027800A1 (zh)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CN115606867A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08634370B (zh) 一种低温烘烤烟具
WO2024017059A1 (zh) 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3397222A (zh) 加热模组及包括该加热模组的发烟装置
CN210471024U (zh) 一种电发热装置及电子烟雾化器
WO2022027799A1 (zh) 加热模组和发烟装置
CN111449301A (zh) 一种非接触式加热空气电子烟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2023021014A (ja) 霧化本体及び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
JP2023021007A (ja) 霧化本体及び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
CN110558615A (zh) 雾化头、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WO2022027801A1 (zh)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CN108634378B (zh) 一种基于磁材料的低温烘烤烟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