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5518U - 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5518U
CN214545518U CN202120162680.2U CN202120162680U CN214545518U CN 214545518 U CN214545518 U CN 214545518U CN 202120162680 U CN202120162680 U CN 202120162680U CN 214545518 U CN214545518 U CN 214545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nking
conveying
roller
scraping
dis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6268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志文
郑志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in Zhiwei Agri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in Zhiwei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in Zhiwei Agri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in Zhiwei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6268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5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5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5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育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包括支撑架、种子盛放器、下料滚筒和输送组件,其中,所述种子盛放器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上方;所述种子盛放器为上端开口且中空的结构,其下端左右对称一体成型有2个下料斗;所述下料滚筒在每个下料斗处设置1个;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位于所述下料滚筒的下方。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下料滚筒用于带动下料斗中的水稻种子下落;刮除组件用于将下料滚筒上未下落的水稻种下刮落;微调组件用于调整下料口的大小,进而控制水稻种子的播种量;输送组件用于带动育秧盘沿支撑架的长度方向行进;通过以上设置可以提高水稻种子的播种效率,有利于水稻育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

Description

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育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
背景技术
水稻育秧方式包括盘式育秧、框式条状育秧和无土育秧,其中盘式育秧是将水稻种播撒在带土的育秧盘内;水稻种的出芽、出苗和育苗过程全部在育秧盘内进行。在此过程中使用的育秧盘尺寸与水稻插秧机秧箱的尺寸对应,育成的毯状带土秧苗直接装到水稻插秧机上,这样可以有利于实现插秧的机械化作业,可见采用盘式育秧可以有效提高插秧效率。在现有技术中,先在育秧盘平铺有机质土壤,然后再人工将水稻种播撒在有机质土壤上,但是人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利于水稻育秧的机械化作业。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以解决人工将水稻种播撒在有机质土壤上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利于水稻育秧的机械化作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支撑在地面上;
种子盛放器,所述种子盛放器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上方;所述种子盛放器为上端开口且中空的结构,其下端左右对称一体成型有2个下料斗;其中左侧所述下料斗的左侧面、右侧所述下料斗的右侧面上均开设有一下料口;所述下料斗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焊接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焊接在所述支撑架上;
下料滚筒,所述下料滚筒在每个下料斗处设置1个,其两端贯穿对应位置处的固定板并通过轴承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且所述下料滚筒的两端还通过带座轴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位于所述下料滚筒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下料滚筒的外壁上设有横截面为弧形的条状凹槽;所述下料滚筒的前端固定一下料从动轮;所述支撑架的下方固定一下料驱动电机;所述下料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一下料主动轮,所述下料主动轮和下料从动轮通过下料传动带连接。
作为优选,左侧所述下料滚筒的外壁与左侧下料斗的下料口之间留设间隙、与左侧下料斗远离下料口的一侧相贴合;右侧所述下料滚筒的外壁与右侧下料斗的下料口之间留设间隙、与右侧下料斗远离下料口的一侧相贴合。
作为优选,还包括刮除组件,所述刮除组件包括:刮除辊和刮除毛刷,所刮除辊的两端通过带座轴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刮除毛刷均匀均匀设置在所述刮除辊上;所述刮除组件间隔设置在2个下料滚筒之间;其中,左侧所述刮除组件与左侧所述下料滚筒传动连接且左侧刮除组件上的刮除毛刷与左侧所述下料滚筒相接触;右侧所述刮除组件与右侧所述下料滚筒传动连接且右侧所述刮除组件上的刮除毛刷与右侧所述下料滚筒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下料滚筒和刮除辊的后端均固定一传动轮;所述刮除辊上的传动轮通过传动连接带连接对应位置处下料滚筒上的传动轮。
作为优选,所述下料斗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位于所述下料口的上方;所述下料口处设有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包括:微调板和微调杆,所述微调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孔位置对应的微调槽;所述微调板远离下料口的一侧上间隔焊接有2个齿条;所述微调杆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微调杆上间隔设有与所述齿条对应的齿轮;所述齿轮与对应位置处的齿条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微调杆的一端部上焊接有微调把手。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组件包括限位板、转轴、输送轮、输送带、输送从动轮、输送驱动电机、输送主动轮和输送传动带;其中,所述限位板对称焊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转轴间隔设置,其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对应位置处的支撑架上;所述输送轮在每个所述转轴上间隔设置;所述输送带传动连接左右两端转轴对应位置上的输送轮;所述输送从动轮固定在其中一个转轴的后端;所述输送驱动电机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输送主动轮固定在所述输送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输送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所述输送主动轮和所述输送从动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下料滚筒用于带动下料斗中的水稻种子下落;刮除组件用于将下料滚筒上未下落的水稻种下刮落;微调组件用于调整下料口的大小,用于控制育秧盘中水稻种子的播种量;输送组件用于带动育秧盘沿支撑架的长度方向行进;通过以上设置可以提高水稻种子的播种效率,有利于水稻育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去掉图2中微调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主视图;
图5为图1的后视图;
图6为图1的右视图;
100、支撑架;
200、种子盛放器;201、下料斗;2011、下料口;2012、固定板;2013、螺栓孔;
300、下料滚筒;301、传动轮;302、传动连接带;303、条状凹槽;304、下料从动轮;305、下料驱动电机;306、下料主动轮;307、下料传动带;
400、输送组件;401、限位板;402、转轴;403、输送轮;404、输送带;405、输送从动轮;406、输送驱动电机;407、输送主动轮;408、输送传动带;
500、刮除组件;501、刮除辊;502、刮除毛刷;
600、微调组件;601、微调板;6011、微调槽;6012、齿条;602、微调杆;6021、齿轮;6022、微调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阅附图1-6,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包括:
支撑架100,支撑架100支撑在地面上;
种子盛放器200,种子盛放器200位于支撑架100的上方;种子盛放器200为上端开口且中空的结构,其下端左右对称一体成型有2个下料斗201;其中左侧下料斗201的左侧面、右侧下料斗201的右侧面上均开设有一下料口2011;下料斗20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焊接有一固定板2012,固定板2012的下端焊接在支撑架100上;
下料滚筒300,下料滚筒300在每个下料斗201处设置1个,其两端贯穿对应位置处的固定板2012并通过轴承与固定板2012转动连接,且下料滚筒300的两端还通过带座轴承固定在支撑架100上;左侧下料滚筒300的外壁与左侧下料斗201的下料口2011之间留设间隙、与左侧下料斗201远离下料口2011的一侧相贴合;右侧下料滚筒300的外壁与右侧下料斗201的下料口2011之间留设间隙、与右侧下料斗201远离下料口2011的一侧相贴合;此处需要说明的,由于下料滚筒300的外壁与下料斗201远离下料口2011的一侧相贴合,这样在下料滚筒300转动的过程中,水稻种子会从下料口2011下落。
输送组件400,输送组件400设置在支撑架100上并位于下料滚筒300的下方;输送组件400包括限位板401、转轴402、输送轮403、输送带404、输送从动轮405、输送驱动电机406、输送主动轮407和输送传动带408;其中,限位板401对称焊接在支撑架100上;转轴402间隔设置,其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对应位置处的支撑架100上;输送轮403在每个转轴402上间隔设置;输送带404传动连接左右两端转轴402对应位置上的输送轮403;输送从动轮405固定在其中一个转轴402的后端;输送驱动电机406固定在地面上;输送主动轮407固定在输送驱动电机406的输出轴上;输送传动带408传动连接输送主动轮407和输送从动轮405。
刮除组件500,刮除组件500包括刮除辊501和刮除毛刷502,刮除辊501的两端通过带座轴承固定在支撑架100上;刮除毛刷502均匀均匀设置在刮除辊501上;刮除组件500间隔设置在2个下料滚筒300之间;其中,左侧刮除组件500与左侧下料滚筒300传动连接且左侧刮除组件500上的刮除毛刷502与左侧下料滚筒300相接触;右侧刮除组件500与右侧下料滚筒300传动连接且右侧刮除组件500上的刮除毛刷502与右侧下料滚筒300相接触;实现传送连接的具体方式为:下料滚筒300和刮除辊501的后端均固定一传动轮301;刮除辊501上的传动轮301通过传动连接带302连接对应位置处下料滚筒300上的传动轮301。
在本实施例中,下料滚筒300的外壁上设有横截面为弧形的条状凹槽303;下料滚筒300的前端固定一下料从动轮304;支撑架100的下方固定一下料驱动电机305;下料驱动电机305的输出轴上固定一下料主动轮306,下料主动轮306和下料从动轮304通过下料传动带307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下料斗201上开设有螺栓孔2013,螺栓孔2013位于下料口2011的上方;下料口2011处设有微调组件600,微调组件600包括微调板601和微调杆602,微调板601上开设有与螺栓孔2013位置对应的微调槽6011,利用螺栓贯穿螺栓孔2013和微调槽6011将微调板601固定在下料斗201的下料口2011处;微调板601远离下料口2011的一侧上间隔焊接有2个齿条6012;微调杆602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固定板2012上,微调杆602上间隔设有与齿条6012对应的齿轮6021;齿轮6021与对应位置处的齿条6012啮合,微调杆602的一端部上焊接有微调把手6022。
使用时,育秧盘内平铺上有机质土壤,然后通过外部传输装置传输到输送组件400上,输送驱动电机406转动时带动输送主动轮407、输送传动带408和输送从动轮405带动带动转轴402转动,转轴402带动输送轮403和输送带404转动,进而将育秧盘沿着支撑架的长度方向输送,限位板401的设置可以对育秧盘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防止其出现偏斜。
在种子盛放器100中放入水稻种子,水稻种子进入到2个下料斗201中;下料驱动电机305带动下料滚筒300转动,下料滚筒300转动时带动位于条状凹槽303中的水稻种子从下料口2011处下落到位于输送组件400上的育秧盘上;在下料滚筒300转动的过程中,下料滚筒300通过传动轮301和传动连接带302带动刮除组件500转动,刮除组件500转动过程中,刮除毛刷502将条状凹槽303中未下料的水稻种子刮落。
在本实施例中,下料口2011处设有微调组件600;微调组件600可以调整下料口2011的大小进而对水稻种子的播种量进行控制,具体为:松动固定微调板601的螺栓,通过微调把手6022转动微调杆602,微调杆602转动时带动齿轮6021转动,齿轮6021转动时通过齿条6012带动微调板601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可以将下料口2011的大小以实现对水稻种子播种量的控制。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8)

1.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支撑在地面上;
种子盛放器,所述种子盛放器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上方;所述种子盛放器为上端开口且中空的结构,其下端左右对称一体成型有2个下料斗;其中左侧所述下料斗的左侧面、右侧所述下料斗的右侧面上均开设有一下料口;所述下料斗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焊接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焊接在所述支撑架上;
下料滚筒,所述下料滚筒在每个下料斗处设置1个,其两端贯穿对应位置处的固定板并通过轴承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且所述下料滚筒的两端还通过带座轴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位于所述下料滚筒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滚筒的外壁上设有横截面为弧形的条状凹槽;所述下料滚筒的前端固定一下料从动轮;
所述支撑架的下方固定一下料驱动电机;所述下料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一下料主动轮,所述下料主动轮和下料从动轮通过下料传动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下料滚筒的外壁与左侧下料斗的下料口之间留设间隙、与左侧下料斗远离下料口的一侧相贴合;右侧所述下料滚筒的外壁与右侧下料斗的下料口之间留设间隙、与右侧下料斗远离下料口的一侧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除组件,所述刮除组件包括:刮除辊和刮除毛刷,所刮除辊的两端通过带座轴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刮除毛刷均匀设置在所述刮除辊上;所述刮除组件间隔设置在2个下料滚筒之间;
其中,左侧所述刮除组件与左侧所述下料滚筒传动连接且左侧刮除组件上的刮除毛刷与左侧所述下料滚筒相接触;右侧所述刮除组件与右侧所述下料滚筒传动连接且右侧所述刮除组件上的刮除毛刷与右侧所述下料滚筒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滚筒和刮除辊的后端均固定一传动轮;所述刮除辊上的传动轮通过传动连接带连接对应位置处下料滚筒上的传动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料斗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位于所述下料口的上方;
所述下料口处设有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包括:微调板和微调杆,所述微调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孔位置对应的微调槽;所述微调板远离下料口的一侧上间隔焊接有2个齿条;所述微调杆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微调杆上间隔设有与所述齿条对应的齿轮;所述齿轮与对应位置处的齿条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杆的一端部上焊接有微调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限位板、转轴、输送轮、输送带、输送从动轮、输送驱动电机、输送主动轮和输送传动带;其中,所述限位板对称焊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转轴间隔设置,其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对应位置处的支撑架上;所述输送轮在每个所述转轴上间隔设置;所述输送带传动连接左右两端转轴对应位置上的输送轮;所述输送从动轮固定在其中一个转轴的后端;所述输送驱动电机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输送主动轮固定在所述输送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输送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输送主动轮和所述输送从动轮。
CN202120162680.2U 2021-01-21 2021-01-21 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 Active CN214545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62680.2U CN214545518U (zh) 2021-01-21 2021-01-21 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62680.2U CN214545518U (zh) 2021-01-21 2021-01-21 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5518U true CN214545518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70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62680.2U Active CN214545518U (zh) 2021-01-21 2021-01-21 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55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L1032918C2 (nl) Doorzaai inrichting voor grasvelden.
CN205017828U (zh) 带有玉米籽粒清选机构的小型玉米播种机
CN111108861B (zh) 一种颗粒农作物种子播种设备
CN211745667U (zh) 一种秧盘自动化播种装置
CN214545518U (zh) 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播种器
CN105075467A (zh) 带有玉米籽粒清选机构的小型玉米播种机
CN105075466A (zh) 小型玉米播种机的工作方法
CN114208427A (zh) 一种农业播种机
CN211880989U (zh) 一种玉米种植用播种机
CN209914582U (zh) 一种水稻育苗装置
CN205232713U (zh) 一种带镇压轮播种机
CN210745982U (zh) 一种播种量可调节的播种器
CN112400387A (zh) 一种同步松土、开沟、播种、覆膜的耕种方法
CN112020950A (zh) 输送式肥药与种子精量同穴点播装置
CN220000154U (zh) 一种水稻秧盘精量播种器
CN220255072U (zh) 一种单粒点播装置
CN220326217U (zh) 一种精密播种设备
CN213638844U (zh) 一种高效树种播种机
CN220830997U (zh) 一种育苗盘基质土装填装置
CN220255074U (zh) 一种农业播种机
CN220342817U (zh) 一种播种机
CN210808153U (zh) 一种硒砂瓜松砂施肥机
CN215683178U (zh) 一种水稻育种专用苗床播种装置
CN212910728U (zh) 一种百合播种机
CN219893808U (zh) 一种覆土均匀的秧盘育秧播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