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0584U - 多媒体终端 - Google Patents

多媒体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0584U
CN214540584U CN202120707860.4U CN202120707860U CN214540584U CN 214540584 U CN214540584 U CN 214540584U CN 202120707860 U CN202120707860 U CN 202120707860U CN 214540584 U CN214540584 U CN 214540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multimedia terminal
stylus
magnetic member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078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中方
张颖
郭润增
黄家宇
李胤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078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0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0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0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媒体终端,属于终端设备领域。该多媒体终端包括底板、显示面板、支架和触控笔;所述支架的顶端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相连,所述支架的底端和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支撑在所述底板的顶面;所述触控笔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侧方,且通过磁力吸附在所述底板的顶面。利用磁力将触控笔吸附在底板的顶面,并且位于显示面板的侧方,在使用时能够直接从底板取下触控笔,使用完毕后,再重新将触控笔吸附到底板的顶面,方便触控笔的安放,取用也方便,避免了触控笔的丢失。

Description

多媒体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媒体终端。
背景技术
多媒体终端常见于超市、银行等场所。多媒体终端能够方便用户进行快捷支付,例如人脸识别支付等。
多媒体终端通常包括显示面板和支架,显示面板连接在支架上。一些多媒体终端还配备有触控笔,方便某些场合下的操作,例如签字。
由于触控笔与显示面板和支架是完全分离的,因此不方便安放,也比较容易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媒体终端,能够方便触控笔的安放。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媒体终端,该多媒体终端包括底板、显示面板、支架和触控笔;
所述支架的顶端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相连,所述支架的底端和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支撑在所述底板的顶面;
所述触控笔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侧方,且通过磁力吸附在所述底板的顶面。
可选地,所述底板的顶面具有第一限位凸棱和第二限位凸棱,所述第一限位凸棱和所述第二限位凸棱相互平行;
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一限位凸棱相抵,所述支架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凸棱相抵。
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凸棱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限位凸棱平行间隔排布。
可选地,所述底板具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位于所述底板的内部或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件呈条状,所述第一磁性件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底板相接触的边缘的方向布置。
可选地,所述触控笔具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位于所述触控笔的壳体的内侧面或外侧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磁性件呈条状,所述第二磁性件沿所述触控笔的长度方向布置。
可选地,所述触控笔的至少一个外侧面为平面,所述触控笔呈平面的外侧面与所述底板的表面相贴。
可选地,所述触控笔的外侧壁包括两个平面和两个圆弧面,所述两个平面相对,所述两个圆弧面相对,两个所述圆弧面中的一个与两个所述平面的一侧相连,两个所述圆弧面中的另一个与两个所述平面的另一侧相连。
可选地,所述底板具有凹槽,所述触控笔位于所述凹槽中。
可选地,所述凹槽为腰圆形。
可选地,所述支架的顶端与所述显示面板枢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利用磁力将触控笔吸附在底板的顶面,并且位于显示面板的侧方,在使用时能够直接从底板取下触控笔,使用完毕后,再重新将触控笔吸附到底板的顶面,方便触控笔的安放,取用也方便,避免了触控笔的丢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媒体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媒体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媒体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媒体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多媒体终端包括底板10、显示面板20、支架30和触控笔40。
支架30的顶端与显示面板20的背面相连,支架30的底端和显示面板20的边缘支撑在底板10的顶面。触控笔40位于显示面板20的侧方,且通过磁力吸附在底板10的顶面。
该显示面板20为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触控笔40用于对显示面板20进行触控操作,例如签字、绘画等。
利用磁力将触控笔吸附在底板的顶面,并且位于显示面板的侧方,在使用时能够直接从底板取下触控笔,使用完毕后,再重新将触控笔吸附到底板的顶面,方便触控笔的安放,取用也方便,避免了触控笔的丢失。
作为示例,本公开实施例中,触控笔40位于显示面板20的右侧方。使用者在使用多媒体终端时,通常位于显示面板20的正面,也就是显示画面的一面。显示面板20的右侧方是指使用者面对显示面板20时,显示面板20靠近使用者右手的一侧。将触控笔40放置在显示面板20的右侧方,方便右利手的用户取用触控笔40。
在一些示例中,触控笔40位于显示面板20的左侧方,以方便左利手的用户取用触控笔40。
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20的正面还具有摄像头21,显示面板20的正面是指显示面板20用于显示画面的一面。摄像头21为二维摄像头或三维摄像头。
可选地,底板10具有凹槽10a,触控笔40位于凹槽10a中。
在底板10的表面设置凹槽10a,凹槽10a能够提供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触控笔40在底板10表面滚动。
可选地,凹槽10a为腰圆形。腰圆形的凹槽10a两端呈圆弧形,取放触控笔40更方便。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媒体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底板10具有第一磁性件11,第一磁性件11位于底板10的内部。
底板10具有一定的厚度,将第一磁性件11布置在底板10的内部,第一磁性件11不直接暴露在底板10的表面,利用底板10对第一磁性件11进行保护,而且从底板10的外部无法观察到第一磁性件11。
可选地,第一磁性件11呈条状,第一磁性件11沿垂直于显示面板20与底板10相接触的边缘的方向布置。这样放置第一磁性件11,底板10上,在显示面板20的侧方不需要留有很大的空间即可放置触控笔40,节省了空间。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磁性件11位于底板10的表面。将第一磁性件11布置在底板10的表面,方便第一磁性件11的拆装和更换。
示例性地,第一磁性件11粘贴在底板10的表面。
第一磁性件11布置在底板10的表面时,也沿垂直于显示面板20与底板10相接触的边缘的方向布置。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触控笔40具有第二磁性件41,第二磁性件41位于触控笔40的壳体的内侧面。
将第二磁性件41布置在触控笔40的壳体的内侧面,利用触控笔40的壳体对第二磁性件41进行保护,而且从触控笔40的外部无法观察到第二磁性件41,同时还能避免第二磁性件41影响使用者持握触控笔40。
可选地,第二磁性件41呈条状,第二磁性件41沿触控笔40的长度方向布置。触控笔40在吸附到底板10时,触控笔40的侧面能够有更大的范围与底板10接触,吸附的更牢固。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二磁性件41位于触控笔40的壳体的外侧面。将第二磁性件41布置在壳体的外侧面,避免第二磁性件41挤占触控笔40的壳体的内部空间,不影响壳体内部其他结构的布置,并且布置在壳体外侧面,也方便第二磁性件41的拆装和更换。
第二磁性件41布置在触控笔40的壳体的外侧面时,也沿触控笔40的长度方向布置。
在一些示例中,底板10具有第一磁性件11,触控笔40的具有第二磁性件41,第一磁性件11和第二磁性件41均具有磁性,利用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特性,使触控笔40能够吸附在底板10的表面。
在另一些示例中,底板10具有第一磁性件11,触控笔40的壳体的局部或是全部,采用能够被磁铁吸附的材料制作,例如铁、钴、镍,触控笔40同样能够吸附在底板10的表面。
在另一些示例中,触控笔40具有第二磁性件41,底板10的局部或是全部,采用能够被磁铁吸附的材料制作,例如铁、钴、镍,触控笔40同样能够吸附在底板10的表面。
可选地,触控笔40的至少一个外侧面为平面,触控笔40呈平面的外侧面与底板10的表面相贴。
相关技术中,触控笔40的横截面通常为圆形,这种形状的触控笔40吸附到底板10的表面时容易滚动。将触控笔40的一个外侧面设置为平面,触控笔40吸附到底板10的表面时,触控笔40与底板10之间能够形成面接触,使触控笔40能够更加稳固地吸附在底板10的表面,降低了触控笔40滚动、丢失的可能性。
如图4所示,触控笔40的外侧壁包括两个平面40a和两个圆弧面40b,两个平面40a相对,两个圆弧面40b相对,两个圆弧面40b中的一个与两个平面40a的一侧相连,两个圆弧面40b中的另一个与两个平面40a的另一侧相连。触控笔40的圆弧面40b能够方便使用者持握触控笔40,平面40a方便触控笔40更稳固地吸附到底板10的表面。
在其他示例中,触控笔40的横截面还能是其他形状,以提供方便触控笔40吸附到底板10的平面,例如三角形、矩形等。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支架30与显示面板20枢接。采用枢接的方式连接显示面板20和支架30,在将显示面板20和支架30放置到底板10之前,能够根据不同使用者的需要调节显示面板20和支架30之间的夹角,这样在将显示面板20和支架30放置到底板10后,显示面板20与底板10能够呈现不同的夹角。多媒体终端在使用时,显示面板20所处的高度通常是低于使用者的双眼的,将显示面板20与支架30的顶端枢接,使得能够调整显示面板20和底板10的夹角,使使用者能够以俯视的角度清楚地观察到显示面板20显示的画面。
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20的背面具有喇叭孔22,喇叭孔22位于支架30与显示面板20连接处靠近底板10的一侧。喇叭位于显示面板20内部,喇叭孔22方便喇叭出声。喇叭用于播报各种信息,例如播报提示音,进一步方便使用者使用。
显示面板20的背面还具有电源开关23,电源开关23位于支架30与显示面板20连接处靠近底板10的一侧。
如图6所示,支架30包括横杆31和两根斜撑杆32,横杆31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斜撑杆32各自的一端相连,两根斜撑杆32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与显示面板20枢接。显示面板20和支架30放置在底板10的顶面时,横杆31支撑在底板10上。
参照图2,底板10的顶面具有第一限位凸棱12和第二限位凸棱13,第一限位凸棱12和第二限位凸棱13相互平行。显示面板20的边缘与第一限位凸棱12相抵,支架30的底端与第二限位凸棱13相抵。
显示面板20和支架30放置到底板10后,第一限位凸棱12对显示面板20进行限位,第二限位凸棱13对支架30进行限位,避免重力的影响,导致显示面板20和支架30发生相对转动,显示面板20在底板10的表面滑倒,使显示面板20和支架30能够保持稳定。
如图2所示,第二限位凸棱13有多个,多个第二限位凸棱13平行间隔排布。在调节显示面板20和支架30的夹角之后,将支架30抵在合适位置的第二限位凸棱13处,使显示面板20和支架30能够稳定地放置在底板10上,方便使用者使用多媒体终端。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媒体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多媒体终端与图1所示的多媒体终端的区别在于显示面板20的形状。根据显示面板20的显示区域的形状的不同,显示面板20通常有竖屏显示面板和横屏显示面板,图1中所示的显示面板为竖屏显示面板,图7中所示的显示面板为横屏显示面板。竖屏显示面板和横屏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均为矩形,但竖屏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宽度比长度小,而横屏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宽度比长度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多媒体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显示面板(20)、支架(30)和触控笔(40);
所述支架(30)的顶端与所述显示面板(20)的背面相连,所述支架(30)的底端和所述显示面板(20)的边缘支撑在所述底板(10)的顶面;
所述触控笔(40)位于所述显示面板(20)的侧方,且通过磁力吸附在所述底板(10)的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0)的顶端与所述显示面板(20)枢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媒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的顶面具有第一限位凸棱(12)和第二限位凸棱(13),所述第一限位凸棱(12)和所述第二限位凸棱(13)相互平行;
所述显示面板(20)的边缘与所述第一限位凸棱(12)相抵,所述支架(30)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凸棱(13)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媒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凸棱(13)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限位凸棱(13)平行间隔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媒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具有第一磁性件(11),所述第一磁性件(11)位于所述底板(10)的内部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媒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11)呈条状,所述第一磁性件(11)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20)与所述底板(10)相接触的边缘的方向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媒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40)具有第二磁性件(41),所述第二磁性件(41)位于所述触控笔(40)的壳体的内侧面或外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媒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41)呈条状,所述第二磁性件(41)沿所述触控笔(40)的长度方向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媒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40)的至少一个外侧面为平面,所述触控笔(40)呈平面的外侧面与所述底板(10)的表面相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媒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40)的外侧壁包括两个平面(40a)和两个圆弧面(40b),所述两个平面(40a)相对,所述两个圆弧面(40b)相对,两个所述圆弧面(40b)中的一个与两个所述平面(40a)的一侧相连,两个所述圆弧面(40b)中的另一个与两个所述平面(40a)的另一侧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媒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具有凹槽(10a),所述触控笔(40)位于所述凹槽(10a)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媒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a)为腰圆形。
CN202120707860.4U 2021-04-07 2021-04-07 多媒体终端 Active CN214540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07860.4U CN214540584U (zh) 2021-04-07 2021-04-07 多媒体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07860.4U CN214540584U (zh) 2021-04-07 2021-04-07 多媒体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0584U true CN214540584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73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07860.4U Active CN214540584U (zh) 2021-04-07 2021-04-07 多媒体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0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62271U (zh) 磁性对准的附件至设备的连接
US10720085B2 (en) Sign and display systems
US8653364B2 (en) Frame for graphic images
JP2015203780A (ja) 物品掲示具
CN214540584U (zh) 多媒体终端
US5195263A (en) Picture frame
US20180010622A1 (en) Connection clamp
JP5275290B2 (ja) 書類展示収納機構
CN214540585U (zh) 多媒体终端
US20140004729A1 (en) System for connecting a portable device, apparatus comprising said system
CN210324957U (zh) 一种电子桌牌、电子桌牌的固定座以及电子桌牌组件
US9597919B1 (en) Trading card autograph clipboard
WO2023207274A1 (zh) 安装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15181659U (zh) 多媒体终端
CN218848670U (zh) 平板电脑保护壳
CN219980984U (zh) 播报音箱
CN211875490U (zh) 一种多方向置物架
CN217506787U (zh) 一种多功能电子桌牌
CN203258317U (zh) 带有易拆卸支撑的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架
CN215642488U (zh) 一种多角度变换保护套
CN218064210U (zh) 一种可折叠的移动终端支架装置
JP3229736U (ja) 額縁および多連式額縁
CN210428246U (zh) 皮套键盘
CN214704479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多角度支撑的ipad保护套
CN215522708U (zh) 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