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7481U - 一种换热器及涡轮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及涡轮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7481U
CN214537481U CN202120636278.3U CN202120636278U CN214537481U CN 214537481 U CN214537481 U CN 214537481U CN 202120636278 U CN202120636278 U CN 202120636278U CN 214537481 U CN214537481 U CN 214537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nd cover
exchange core
heat exchang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362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鹏
戴庚
严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nz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nz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nz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nz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362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7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7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7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涡轮机,涉及涡轮设备技术领域。该换热器包括壳体、换热芯、进水端盖及回水端盖,壳体设有换热腔,换热芯插设于换热腔,进水端盖和回水端盖分别安装于换热腔两侧的壳体,且进水端盖安装于换热芯的一端,回水端盖安装于换热芯的另一端,换热芯沿轴向方向呈锥形。该涡轮机应用上述的换热器,换热芯与壳体之间锥形配合,大大降低了换热芯的拆装难度,便于将换热芯的装配与拆装,在提高了换热芯的装配与拆装的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换热芯在拆装时损坏的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及涡轮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及涡轮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涡轮机已经成为动力、冶金、化工、石油、食品、医药,涡轮机的使用及工厂保有量与日俱增,涡轮机使用的换热器也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效率逐渐降低,换热器更换和检修不可避免。
在换热器的更换和检修过程中,换热芯的拆装容易卡接于壳体,特别是使用年限久后,换热芯的换热腔腐蚀,换热芯更易与壳体卡接,且易造成换热芯损坏,换热芯难以从壳体中拆卸,大大降低了换热器更换和检修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涡轮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换热器的更换和检修过程中,换热芯的拆装容易卡接于壳体,影响换热器更换和检修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换热芯、进水端盖及回水端盖,所述壳体设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芯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换热芯插设于所述换热腔中,所述进水端盖和所述回水端盖分别安装于所述换热腔的两侧,所述换热芯沿轴线方向呈锥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上述的换热器,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腔沿轴线方向也呈锥形,且所述换热芯与所述换热腔相匹配。
上述的换热器,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芯的沿径线方向的截面为圆形,且所述换热芯的进水端直径比所述换热芯的回水端直径大。
上述的换热器,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芯包括前端板、翅片、多根换热管和后端板,每根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前端板相连,每根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端板相连,所述换热管穿设固定于所述翅片。
上述的换热器,进一步地,所述前端板设有定位台阶,所述换热腔前端的壳体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台阶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将所述换热芯定位安装于所述换热腔。
上述的换热器,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端盖和所述回水端盖均设有密封条。
上述的换热器,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回水端盖和/或所述回水端盖通过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换热腔的端部。
上述的换热器,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均匀布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
上述的换热器,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为肋片结构。
一种涡轮机,包括:
上述的换热器;及
主机,所述主机与所述换热器相连通,所述换热器用于对所述主机进行散热。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涡轮机,包括: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及
主机,所述主机与所述换热器相连通,所述换热器用于对所述主机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和涡轮机,该涡轮机应用上述的换热器,装配时,先将锥形换热芯的尺寸较小的一端插设于壳体的换热腔内,再由锥形换热芯的尺寸较大的一端向前推进,完成换热芯的安装,最后分别将进水端盖和回水端盖固定安装于换热腔两侧的壳体上,换热介质对换热腔内的散热介质进行冷却散热;拆装时,首先将进水端盖和回水端盖从换热腔两侧的壳体上拆卸,再沿锥形换热芯的尺寸较小的一端向锥形换热芯的尺寸较大的一端的方向,将换热芯从壳体的换热腔内拔出。
将换热芯设计为锥形,换热芯与壳体之间锥形配合,大大降低了换热芯的拆装难度,便于将换热芯的装配与拆装,在提高了换热芯的装配与拆装的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换热芯在拆装时损坏的几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换热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图4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进水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回水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壳体;110-换热腔;120-加强筋;200-换热芯;210-前端板;220-翅片;230-换热管;240-后端板;300-进水端盖;310-密封条;400-回水端盖;50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以在换热器的更换和检修过程中,便于换热芯的拆装,提高换热器更换和检修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中,该换热器包括壳体100、换热芯200、进水端盖300及回水端盖400,请结合图5,壳体100设有换热腔110,且换热腔110贯穿壳体100,换热芯200插设于换热腔110,进水端盖300和回水端盖400分别安装于换热腔110两侧的壳体100,且进水端盖300安装于换热芯200的一端,回水端盖400安装于换热芯200的另一端,请结合图3,换热芯200沿轴向方向呈锥形。
装配时,先将锥形换热芯200的尺寸较小的一端插设于壳体100的换热腔110内,再由锥形换热芯200的尺寸较大的一端向前推进,完成换热芯200的安装,最后分别将进水端盖300和回水端盖400固定安装于换热腔110两侧的壳体100上。换热介质对换热腔110内的散热介质进行冷却散热。拆装时,首先将进水端盖300和回水端盖400从换热腔110两侧的壳体100上拆卸,再沿锥形换热芯200的尺寸较小的一端向锥形换热芯200的尺寸较大的一端的方向,将换热芯200从壳体100的换热腔110内拔出。
将换热芯200设计为锥形,换热芯200与壳体100之间锥形配合,大大降低了换热芯200的拆装难度,便于将换热芯200的装配与拆装,在提高了换热芯200的装配与拆装的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换热芯200在拆装时损坏的几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壳体100选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壳体100为方形结构,且壳体100设有两个换热腔110,即一个壳体100安装有两个换热芯200,换热芯200为圆锥形结构,且换热腔110为圆柱形结构,圆锥形换热芯200插设于圆柱形换热腔110内,相应的,进水端盖300和回水端盖400均为圆形结构,进一步地,两个换热腔110平行布置,便于换热芯200的拆装。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00还可以选用其它材质制成,壳体100也可以设计为其它结构,壳体100还可以设有其它数量的换热腔110,每个换热腔110安装有一个换热芯200,换热芯200还可以设计为其它锥形结构,例如,棱锥结构等,换热腔110也可以设计为与换热芯200相适配的锥形结构,相应的,进水端盖300和回水端盖400也可以设计为与换热芯200相适配的其它结构。
壳体100选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壳体100为方形结构,且壳体100设有两个换热腔110,即一个壳体100安装有两个换热芯200,换热芯200为圆锥形结构,且换热腔110为圆柱形结构,圆锥形换热芯200插设于圆柱形换热腔110内,相应的,进水端盖300和回水端盖400均为圆形结构。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并未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造成不必要的限制,选用其它材质制成的壳体100,设计为其它结构的壳体100,设有其它数量换热腔110的壳体100,设计为其它锥形结构的换热芯200,设计为与换热芯200相适配的锥形结构的换热腔110,相应的,设计为与换热芯200相适配的其它结构的进水端盖300和回水端盖400,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是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的基础上,对一些结构所做出的改进,相较于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具体改进如下: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中,该换热器的壳体100的换热腔110沿轴向方向也呈锥形,且该换热器的换热芯200适配安装于换热腔110中,即,该换热器的换热芯200尺寸较小的一端较换热腔110尺寸较小的一端略小,换热芯200尺寸较小的一端与换热腔110尺寸较小的一端相适配;换热芯200尺寸较大的一端较换热腔110尺寸较大的一端略小,换热芯200尺寸较大的一端与换热腔110尺寸较大的一端相适配,换热芯200与壳体100之间锥形配合,配合间隙更小,提高了该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换热芯200的沿轴向方向的截面为圆形,且换热芯200的进水端直径比换热芯200的回水端直径大,即,换热芯200为圆锥形结构,请结合图6,该换热器的壳体100的换热腔110也为圆锥形结构,进水端盖300和回水端盖400均为圆形结构,且进水端盖300的直径比回水端盖400的直径大,进水端盖300与换热芯200的进水端相适配,回水端盖400与换热芯200的回水端相适配。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和图8,进水端盖300设有N个密封条310,且N为正整数,将进水端盖300分成N+1个密封换热腔,回水端盖400设有N-1个密封条310,将回水端盖400分成N个密封换热腔,使用时,换热介质(水)从进水端盖300的第一个密封换热腔进入换热芯200,并通过回水端盖400的第一个密封换热腔回流至换热芯200,再通过进水端盖300的第二个密封换热腔进入换热芯200,再通过回水端盖400的第二个密封换热腔回流至换热芯200,……,最后通过进水端盖300的第N+1个密封换热腔流出,换热介质流经换热芯2N次,调节换热介质(水)的进入方式,由原来的单回路变成多回路,充分对换热腔110内的散热介质进行冷却散热,增强了换热介质(水)的换热效率,还可以通过改变进水端盖300和回水端盖400上的密封条310的形状,改变换热芯200内换热管230的配比,提高换热效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换热芯200的进水端直径比换热芯200的回水端直径大,相应的,进水端盖300的直径比回水端盖400的直径大;进水端盖300设有两个密封条310,两个密封条310将进水端盖300分成三个密封换热腔,回水端盖400设有一个密封条310,一个密封条310将回水端盖400分成两个密封换热腔,密封条310为隔条,进水端盖300上的两个密封条310平行布置,并平分进水端盖300,回水端盖400的密封条310平分回水端盖400,使用时,换热介质(水)从进水端盖300的其中一个密封换热腔进入换热芯200,并通过回水端盖400的一个密封换热腔回流至换热芯200,再通过进水端盖300的另一个密封换热腔进入换热芯200,再通过回水端盖400的另一个密封换热腔回流至换热芯200,并通过进水端盖300的第三个密封换热腔流出,换热介质流经换热芯200四次,充分对换热腔110内的散热介质进行冷却散热,增强了换热介质(水)的换热效率。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换热芯200的进水端直径还可以设计为比换热芯200的回水端直径小,相应的,进水端盖300的直径比回水端盖400的直径小。装配时,先将换热芯200的进水端插设于壳体100的换热腔110内,再由换热芯200的回水端向前推进,完成换热芯200的安装。拆装时,沿换热芯200的进水端向回水端的方向,将换热芯200从壳体100的换热腔110内拔出;进水端盖300设有其它数量的密封条310,密封条310还可以以其它方式布置于进水端盖300,相应的,回水端盖400设有其它数量的密封条310,密封条310还可以以其它方式布置于回水端盖400。
换热芯200的进水端直径比换热芯200的回水端直径大,相应的,进水端盖300的直径比回水端盖400的直径大;进水端盖300设有两个密封条310,两个密封条310将进水端盖300分成三个密封换热腔,回水端盖400设有一个密封条310,一个密封条310将回水端盖400分成两个密封换热腔,密封条310为隔条,进水端盖300上的两个密封条310平行布置,并平分进水端盖300,回水端盖400的密封条310平分回水端盖400。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并未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造成不必要的限制,设计为比换热芯200的回水端直径小的换热芯200的进水端直径,相应的,比回水端盖400的直径大的进水端盖300的直径,设有其它数量密封条310的进水端盖300,设有其它数量密封条310的回水端盖400,为其它结构的密封条310,以其它方式布置于进水端盖300的密封条310,以其它方式布置于回水端盖400的密封条310,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是在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提供的换热器的基础上,对一些结构所做出的改进,相较于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提供的换热器,具体改进如下: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中,换热芯200包括前端板210、多个翅片220、多根换热管230和后端板240,每根换热管230的一端与前端板210相连,每根换热管230的另一端与后端板240相连,换热管230穿设固定于翅片220上。
进一步地,前端板210设有定位台阶(图未示),换热腔110前端的壳体100设有定位槽(图未示),定位台阶与定位槽相配合,将换热芯200安装于换热腔110内,在换热腔110前端的壳体100设置定位槽,前端板210相应位置设置定位台阶,安装时,定位台阶与定位槽相配合,便于将换热芯200在换热腔110内的安装定位。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中,该换热器还包括密封圈500,回水端盖400通过密封圈500安装于壳体100,在回水端盖400与壳体100之间设置密封圈500,便于在回水端盖400安装于壳体100时,提高回水端盖400的安装密封性,降低换热芯200中换热介质从回水端盖400的安装缝隙中泄露的概率。
壳体100的外侧设有多个加强筋120,多个加强筋120均匀布置于壳体100的外侧,壳体100外部的加强筋120为肋片形式,肋片形式的加强筋120可以在保证壳体100强度的同时,增强了换热芯200的换热能力,减少换热芯200的整体重量。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前端板210设有定位台阶,换热腔110前端的壳体100设有定位槽,装配时,定位台阶与定位槽相适配;密封圈500选用柔性垫片,加强筋120选用肋片形式,肋片形式的加强筋120均布于壳体100的外部。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密封圈500还可以选用其它构件,加强筋120还可以选用其它形式,加强筋120还可以以其它方式布置于壳体100的外部。
前端板210设有定位台阶,换热腔110前端的壳体100设有定位槽,装配时,定位台阶与定位槽相适配;密封圈500选用柔性垫片,加强筋120选用肋片形式,肋片形式的加强筋120均布于壳体100的外部。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并未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造成不必要的限制,选用其它构件的密封圈500,选用其它形式的加强筋120,以其它方式布置于壳体100外部的加强筋120,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涡轮机,应用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提供的换热器。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涡轮机中,该涡轮机包括主机,主机与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提供的换热器相连通,换热器对主机进行散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换热芯、进水端盖及回水端盖,所述壳体设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芯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换热芯插设于所述换热腔中,所述进水端盖和所述回水端盖分别安装于所述换热腔的两侧,所述换热芯沿轴线方向呈锥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沿轴线方向也呈锥形,且所述换热芯与所述换热腔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的沿径线方向的截面为圆形,且所述换热芯的进水端直径比所述换热芯的回水端直径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包括前端板、翅片、多根换热管和后端板,每根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前端板相连,每根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端板相连,所述换热管穿设固定于所述翅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板设有定位台阶,所述换热腔前端的壳体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台阶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将所述换热芯定位安装于所述换热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盖和所述回水端盖均设有密封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回水端盖和/或所述回水端盖通过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换热腔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均匀布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肋片结构。
10.一种涡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及
主机,所述主机与所述换热器相连通,所述换热器用于对所述主机进行散热。
CN202120636278.3U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换热器及涡轮机 Active CN214537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6278.3U CN214537481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换热器及涡轮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6278.3U CN214537481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换热器及涡轮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7481U true CN214537481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66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36278.3U Active CN214537481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换热器及涡轮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37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08928B1 (en) Water cooling structure of speed reducer, and speed reducer assembly
CN216451225U (zh) 一种磁悬浮电机的冷却装置
CN214537481U (zh) 一种换热器及涡轮机
CN111262392B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水冷电机
CN214014021U (zh) 散热片及设备
CN213902024U (zh) 壳管换热器
CN211261362U (zh) 一种提高散热效率的双螺旋盘管设备
CN211060450U (zh)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冷凝器的冷凝管结构
CN210321331U (zh) 一种穿片式双层管管壳式换热器
CN215528751U (zh) 一种电机机座和电机
CN114400824B (zh) 一种可移动的飞轮储能系统
CN220874359U (zh) 电摩电机水冷结构及电机总成
CN218448128U (zh) 一种相变材料耦合导热铜管的热管理系统
CN215419872U (zh) 一种电机用水冷机壳
CN210693776U (zh) 一种30kW逆变器铝合金压铸件
CN220420670U (zh) 一种电池高效散热结构
CN209811874U (zh) 一种机床液压系统片式水冷散热器
CN112944950B (zh) 一种环形散热器
CN220304333U (zh) 一种高换热效率的列管式石墨换热器
CN220138539U (zh) 水下航行器电池舱及水下航行器
CN217029681U (zh) 一种用于涡轮再生机的水冷式轴承座
CN213021054U (zh) 一种溴氨酸生产用冷凝器
CN217358171U (zh) 干式换热器
CN218831043U (zh) 散热器、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0070621U (zh) 一种水冷散热器及具有其的熔炼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