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6958U - 制冰机及包含其的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冰机及包含其的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6958U
CN214536958U CN202023209890.7U CN202023209890U CN214536958U CN 214536958 U CN214536958 U CN 214536958U CN 202023209890 U CN202023209890 U CN 202023209890U CN 214536958 U CN214536958 U CN 214536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unit
horizontal portion
boundary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098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丽
王文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SH Electrical Appliances Jiangsu Co Ltd
BSH Hausgeraet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BSH Electrical Appliances Jiangsu Co Ltd
BSH Hausgeraet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SH Electrical Appliances Jiangsu Co Ltd, BSH Hausgeraete GmbH filed Critical BSH Electrical Appliance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098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6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6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69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的制冰机及包含其的制冷设备。该制冰机包括壳体、由壳体所限定的容纳空间以及位于容纳空间内的制冰单元、储冰单元和驱动单元,储冰单元沿容纳空间的深度方向布置,制冰单元和驱动单元分别沿容纳空间的宽度方向与储冰单元相邻布置,驱动单元沿容纳空间的深度方向位于制冰单元的前方并且二者之间具有空置区,空置区的部分边界由驱动单元、制冰单元和储冰单元共同限定;制冰机还包括支架,支架又包括相互接合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至少沿容纳空间的宽度方向布置于驱动单元和储冰单元的上方,竖直部布置于空置区并适于至少部分遮蔽部分边界以隐藏暴露于部分边界处的电气接头。

Description

制冰机及包含其的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制冰机及包含其的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申请公布号为CN 111238102 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带有特别定位的驱动单元的制冰机、家用制冷器具和用于装配制冰机的方法。其中,制冰机的部分边界依赖于家用制冷器具的内胆壁形成。当家用制冷器具的深度较小时,制冰机的制冰单元、储冰单元和驱动单元之间的结构紧凑,不会暴露电气接头。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家用制冷器具的深度往往增大。此时,制冰机的制冰单元和驱动单元之间就会出现可以暴露电气接头的空置区,从而引起安全隐患。例如,当冰从制冰单元转运至储冰单元时,冰有可能落至空置区并接触到电气接头,或者当储冰单元从制冰机内被移出后,用户将手伸入制冰机内时有可能暴露于空置区并接触到电气接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制冰机及包含其的制冷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冰机包括壳体、由壳体所限定的容纳空间以及位于容纳空间内的制冰单元、储冰单元和驱动单元,储冰单元沿容纳空间的深度方向布置,制冰单元和驱动单元分别沿容纳空间的宽度方向与储冰单元相邻布置,驱动单元沿容纳空间的深度方向位于制冰单元的前方并且二者之间具有空置区,空置区的部分边界由驱动单元、制冰单元和储冰单元共同限定;制冰机还包括支架,支架又包括相互接合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至少沿容纳空间的宽度方向布置于驱动单元和储冰单元的上方,竖直部布置于空置区并适于至少部分遮蔽部分边界以隐藏暴露于部分边界处的电气接头。
可选地,部分边界包括由储冰单元限定的第一边界,竖直部包括适于遮蔽第一边界的第一隔壁,第一隔壁自水平部朝着壳体的底壁延伸。
可选地,部分边界包括由制冰单元限定的第二边界,竖直部包括适于遮蔽第二边界的第二隔壁,第二隔壁自第一隔壁朝着壳体的第一侧壁延伸。
可选地,部分边界包括由驱动单元限定的第三边界,竖直部包括适于遮蔽第三边界的第三隔壁,第三隔壁自第一隔壁朝着壳体的第一侧壁延伸。
可选地,容纳空间具有连通外部并且超前开放的敞口,水平部位于开口的上方。
可选地,水平部包括分别沿容纳空间的宽度方向和深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第二水平部自第一水平部朝着壳体的后壁延伸以将储冰单元和制冰单元中的冷气通过第一水平部导入驱动单元。
可选地,第二水平部靠近壳体的第二侧壁布置。
可选地,第二水平部和第一水平部至少在各自靠近储冰单元的一侧具有上边沿,以在第二水平部和第一水平部形成适于导入冷气的风道。
可选地,竖直部具有朝着空置区内部延伸的内边沿,支架通过内边沿安装于壳体的底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包括储藏室,储藏室内设置有上述的制冰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有益效果。例如,通过在支架上设置相应的竖直部,可以至少部分地遮蔽空置区的部分边界以隐藏暴露于部分边界处的电气接头。
又例如,通过延长支架的水平部以及设置相应的风道可以将储冰单元和制冰单元中的冷气导入驱动单元,以对驱动单元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储藏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制冰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支架的竖直部;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制冰机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支架的竖直部;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制冰机的局部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制冰单元、储冰单元和驱动单元;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冰机及制冷设备进行描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部分附图中示意了前、后、左、右、上、下这六个方向。这六个方向是基于正常使用状态下、从制冰机及制冷设备面对用户的视角观察确定的。其中,“前”表示制冰机及制冷设备面向用户的方向,“后”表示与“前”相反的方向,“左”、“右”是基于前述“前”、“后”方向按照自然方位划分而确定,“上”表示制冰机及制冷设备的顶部所在一侧的方向,“下”表示制冰机及制冷设备的底部所在一侧的方向。应理解,从制冰机及制冷设备的其它视角观察,也会有与相应视角对应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部分附图中示意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不构成对这些方案的限制性解释。
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冰单元、储冰单元和驱动单元在容纳空间内的布置情况进行描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部分附图中还示意了宽度方向x、高度方向y和深度方向z。其中,以左右方向为宽度方向x,以上下方向为高度方向y,以前后方向为深度方向z。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设备10。
具体而言,该制冷设备10适于在较低温度下储藏物品。
在具体实施中,该制冷设备10包括用于储藏物品的储藏室11,储藏室11内设置有制冰机100。
参照图1至图5,该制冰机100包括壳体110、由壳体110所限定的容纳空间120以及位于容纳空间120内的制冰单元130、储冰单元140和驱动单元150。
在具体实施中,壳体110的部分壁可以由制冷设备10中限定储藏室11的内胆壁的部分壁区域形成。
具体而言,壳体110至少包括用于限定其容纳空间120的部分边界的顶壁、后壁、底壁111、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112。其中,壳体110的顶壁、后壁以及第一侧壁分别由制冷设备10的内胆壁的顶壁12、后壁13以及侧壁14的部分壁区域形成。壳体110的底壁111和第二侧壁112独立于制冷制备10的内胆壁。
壳体110还包括与其后壁相对设置的前盖113。壳体110的前盖113、顶壁、底壁111、第一侧壁、第二侧壁112以及后壁相互接合以共同限定容纳空间120。
在具体实施中,制冰单元130、储冰单元140和驱动单元150可以分别布置于容纳空间120内。
具体而言,储冰单元140沿容纳空间120的深度方向z布置,制冰单元130和驱动单元150分别沿容纳空间120的宽度方向x与储冰单元140相邻布置,驱动单元150沿容纳空间120的深度方向z位于制冰单元130的前方。
在具体实施中,容纳空间120的宽度等于制冰单元130和储冰单元140的宽度之和。容纳空间120的深度等于或者略小于制冷设备10的储藏室11的深度,但大于制冰单元130和驱动单元150沿深度方向z的长度之和。
在具体实施中,制冰单元130和储冰单元140的后侧均贴合于壳体110的后壁,制冰单元130的左右两侧分别贴合于储冰单元140的右侧以及壳体110的第一侧壁,储冰单元140的左右两侧分别贴合于壳体110的第二侧壁112以及制冰单元130的左侧,驱动单元150的左右两侧分别贴合于储冰单元140的右侧以及壳体110的第一侧壁,驱动单元150的前侧贴合于壳体110的前盖113,制冰单元130和驱动单元150之间具有空置区160。
在具体实施中,制冰单元130用以产生冰。储冰单元140用以接收并存储制冰单元130产生的冰。驱动单元150用以移动制冰机100的挡板以打开或关闭储冰单元140和外部连接的开口,通过该开口,储冰单元140内的冰能够被输出至制冰机100的外部。
具体而言,储冰单元140、驱动单元150、挡板和开口分别对应于申请公布号为CN111238102 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容器或收集盘、驱动单元、挡板和开口。
在具体实施中,制冰单元130、储冰单元140和驱动单元150均可以设置有电气元件以及与电气元件连接的电气接头,这些电气接头可暴露于空置区160。
电气接头暴露于空置区160会发生安全隐患。例如,当冰从制冰单元130转运至储冰单元140时,有可能落至空置区160并接触到电气接头,或者当储冰单元140从制冰机100内被移出后,用户将手通过开口伸入制冰机100的壳体110内时有可能暴露于空置区160并接触到电气接头。
为了避免发生安全隐患,制冰机100还包括支架170,以通过该支架170遮蔽暴露于空置区160的电气接头。
具体而言,支架170布置于容纳空间120的前端,并且包括相互接合的水平部171和竖直部172。其中,水平部171的左侧贴合于壳体110的第二侧壁112,水平部171的右侧与竖直部172接合,竖直部172的左侧与水平部171接合,竖直部172的右侧贴合于壳体110的底壁111。
在具体实施中,容纳空间120具有与外部连通并且超前开放的敞口114。该敞口114适于被前盖113从前方覆盖。支架170的水平部171可以位于该敞口114的上方,并且与前盖113前后错开。
在具体实施中,水平部171至少沿容纳空间120的宽度方向x布置于驱动单元150和储冰单元140的上方,竖直部172则布置于空置区160内并且适于至少部分地遮蔽空置区160的部分边界以隐藏暴露于部分边界的电气接头180。
在具体实施中,空置区160的边界可以由壳体110的第一侧壁、制冰单元130的前侧壁、储冰单元140的右侧壁、驱动单元150的后侧壁、壳体110的顶壁和底壁111的部分区域共同限定。
具体而言,空置区160的边界包括由储冰单元140的右侧壁的部分区域限定的第一边界161、由制冰单元130的前侧壁的部分区域限定的第二边界162、以及由驱动单元150的后侧壁的部分区域限定的第三边界(未示出)。
参照图5至图7,竖直部172包括适于遮蔽第一边界161的第一隔壁172a。第一隔壁172a与水平部171接合,并且自水平部171朝着壳体110的底壁111延伸。如此,可以将暴露于第一边界161处的电气接头遮蔽并隐藏于第一边界161和支架170之间。
竖直部172还包括适于遮蔽第二边界162的第二隔壁172b。第二隔壁172b与第一隔壁172a接合,并且自第一隔壁172a朝着壳体110的第一侧壁延伸。如此,可以将暴露于第二边界162处的电气接头遮蔽并隐藏于第二边界162和支架170之间。
竖直部172还包括适于遮蔽第三边界的第三隔壁。第三隔壁与第一隔壁172a接合,并且自第一隔壁172a朝着壳体110的第一侧壁延伸。如此,可以将暴露于第三边界处的电气接头遮蔽并隐藏于第三边界和支架170之间。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竖直部172还具有朝着空置区160内部延伸的内边沿172c,以通过内边沿172c固定于壳体110的底壁111。
具体而言,第一隔壁172a、第二隔壁172b和/或第三隔壁具有自其底端朝着空置区160内部延伸的内边沿172c。
在具体实施中,内边沿172c与壳体110的底壁111平行,并且具有适于安装螺钉的螺孔,以通过螺钉将支架170的竖直部172固定于壳体110的底壁111。
通常,在制冰机100工作时,制冰单元130和储冰单元140会因冰的存在而产生冷气。而驱动单元150会因电气元件的工作而产生热量。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水平部171还包括分别沿容纳空间120的宽度方向x和深度方向z布置的第一水平部171a和第二水平部171b,第二水平部171b自第一水平部171a朝着壳体110的后壁延伸以将储冰单元140和制冰单元130中的冷气导入第一水平部171a,并通过第一水平部171a导入驱动单元150。
在具体实施中,第二水平部171b和第一水平部171a至少在各自靠近储冰单元140的一侧具有上边沿173。
在具体实施中,第二水平部171b还可以靠近壳体110的第二侧壁112布置,或者在其靠近壳体112的第二侧壁112的一端设置有上边沿173。
如此,可以在第二水平部171b和第一水平部171a形成适于导入冷气的风道174,以将储冰单元140和制冰单元130中的冷气引导至空置区160。冷气进入空置区160后可以进一步扩散至驱动单元150,以对驱动单元150的电气元件进行散热。
尽管上文已经描述了具体实施方案,但这些实施方案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即使仅相对于特定特征描述单个实施方案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中提供的特征示例意在进行例示,而非限制,除非做出不同表述。在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在技术上可行的情况下,将一项或者多项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与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进行组合,并可通过任何适当的方式而不是仅通过权利要求书中所列举的特定组合来组合来自相应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制冷设备(10)的制冰机(100),包括壳体(110)、由所述壳体(110)所限定的容纳空间(120)以及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20)内的制冰单元(130)、储冰单元(140)和驱动单元(150),所述储冰单元(140)沿所述容纳空间(120)的深度方向(z)布置,所述制冰单元(130)和所述驱动单元(150)分别沿所述容纳空间(120)的宽度方向(x)与所述储冰单元(140)相邻布置,所述驱动单元(150)沿所述容纳空间(120)的深度方向(z)位于所述制冰单元(130)的前方并且二者之间具有空置区(160),所述空置区(160)的部分边界(161、162)由所述驱动单元(150)、所述制冰单元(130)和所述储冰单元(140)共同限定,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70),所述支架(170)包括相互接合的水平部(171)和竖直部(172),所述水平部(171)至少沿所述容纳空间(120)的宽度方向(x)布置于所述驱动单元(150)和所述储冰单元(140)的上方,所述竖直部(172)布置于所述空置区(160)并且适于至少部分遮蔽所述部分边界(161、162)以隐藏暴露于所述部分边界(161、162)处的电气接头(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边界(161、162)包括由所述储冰单元(140)限定的第一边界(161),所述竖直部(172)包括适于遮蔽所述第一边界(161)的第一隔壁(172a),所述第一隔壁(172a)自所述水平部(171)朝着所述壳体(110)的底壁(111)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边界(161、162)包括由所述制冰单元(130)限定的第二边界(162),所述竖直部(172)包括适于遮蔽所述第二边界(162)的第二隔壁(172b),所述第二隔壁(172b)自所述第一隔壁(172a)朝着所述壳体(110)的第一侧壁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边界(161、162)包括由所述驱动单元(150)限定的第三边界,所述竖直部(172)包括适于遮蔽所述第三边界的第三隔壁,所述第三隔壁自所述第一隔壁(172a)朝着所述壳体(110)的第一侧壁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120)具有连通外部并且朝前开放的敞口(114),所述水平部(171)位于所述开口(113)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171)包括分别沿所述容纳空间(120)的宽度方向(x)和深度方向(z)布置的第一水平部(171a)和第二水平部(171b),所述第二水平部(171b)自所述第一水平部(171a)朝着所述壳体(110)的后壁延伸以将所述储冰单元(140)和所述制冰单元(130)中的冷气通过所述第一水平部(171a)导入所述驱动单元(1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部(171b)靠近所述壳体(110)的第二侧壁(112)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部(171b)和所述第一水平部(171a)至少在各自靠近所述储冰单元(140)的一侧具有上边沿(173、173),以在所述第二水平部(171b)和所述第一水平部(171a)形成适于导入所述冷气的风道(17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部(172)具有朝着所述空置区(160)内部延伸的内边沿(172c),所述支架(170)通过所述内边沿(172c)安装于所述壳体(110)的底壁(111)。
10.一种制冷设备(10),包括储藏室(1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藏室(11)内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制冰机(100)。
CN202023209890.7U 2020-12-28 2020-12-28 制冰机及包含其的制冷设备 Active CN214536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9890.7U CN214536958U (zh) 2020-12-28 2020-12-28 制冰机及包含其的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9890.7U CN214536958U (zh) 2020-12-28 2020-12-28 制冰机及包含其的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6958U true CN214536958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96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09890.7U Active CN214536958U (zh) 2020-12-28 2020-12-28 制冰机及包含其的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369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81195B1 (en) Refrigerator having drawer
EP3617630B1 (en) Refrigerator
EP2116799B1 (en) Refrigerator with Cold Storage Unit
CN106662392B (zh) 冰箱
KR101761739B1 (ko) 냉장고용 수납서랍을 구비한 냉장고
KR102447530B1 (ko) 냉장고
CN214536958U (zh) 制冰机及包含其的制冷设备
CN109696013B (zh) 使用于紧凑型机械室的除霜水槽以及使用其的冰箱
US20060279188A1 (en) Door compartment for a refrigerator
KR102338781B1 (ko) 냉장고
CN103181727B (zh) 一种方便观察接水盒存水量的调理器
GB2418978A (en) Refrigerator
CN218348997U (zh) 隔板组件及制冷设备
JPH09243219A (ja) 冷蔵庫
KR102562299B1 (ko) 냉장고
CN216644709U (zh) 用于冰箱的制冰设备及冰箱
CN107461982B (zh) 展示装置及具有该展示装置的冰箱
KR101040417B1 (ko) 냉장고용 저장수단
KR101713325B1 (ko) 냉장고
JP4162534B2 (ja) 冷蔵庫
CN207161384U (zh) 便于收纳的风扇
CN220627131U (zh) 售货篮筐及包含其的卧式智能冷冻售货柜
EP4080144A1 (en) Refrigerator
JP2011012884A (ja) 冷蔵庫
CN102235798B (zh) 制冷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