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6310U - 新型翘盖式点火器 - Google Patents

新型翘盖式点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6310U
CN214536310U CN202120750703.1U CN202120750703U CN214536310U CN 214536310 U CN214536310 U CN 214536310U CN 202120750703 U CN202120750703 U CN 202120750703U CN 214536310 U CN214536310 U CN 214536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gnition
spring
igniter
cavity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507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首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7507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6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6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6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ers Containing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翘盖式点火器,其包括旋转盖、壳体及设置在该壳体内的点火组件、弹簧和点火开关,所述壳体设有用来设置旋转盖的安装腔,所述旋转盖包括盖体部、枢接部和触动部,枢接部的外壁一体成型有铰接轴。在打开旋转盖时,触动部翘起顶压在点火开关上,接通点火回路,达到点火的目的;松开旋转盖后,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触动部自动返回远离点火开关,断开点火回路,达到熄灭目的,与此同时,枢转部亦带动盖体部封闭点火口,操作简单,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在所述旋转盖的枢接部上一体成型有铰接轴,可以直接与安装腔的腔壁上的轴孔相配合,省去再额外增插梢钉,装配更简单,更适用于自动化生产装配,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新型翘盖式点火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火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翘盖式点火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人们普遍使用的打火机有燃气式打火机、煤油式打火机等等,虽然上述打火机已经应用多年,技术成熟,但由于使用时,必须添加燃料如汽油、液化气等,因此,对使用者来说,仍存在使用不便、不安全和不清洁等问题;为了解决燃料问题,人们研发了电弧式打火机和发热丝式打火机。
电弧式打火机和发热丝式打火机由于共有充电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因而深受广大用户喜爱。现有的电弧式打火机和发热丝式打火机多为采用滑盖或翻盖的结构,在打开盖体后,还要再触按点火开关,使用相对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使用方便、简单的新型翘盖式点火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翘盖式点火器,其包括旋转盖、壳体及设置在该壳体内的点火组件、弹簧和点火开关,所述壳体上设有让所述点火组件的点火器外露的点火口,该壳体对应点火口的一侧位置设有用来设置旋转盖的安装腔,所述点火开关设置在安装腔的一侧位置,且与所述点火组件相连接,所述旋转盖包括按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连接的盖体部、枢接部和触动部,所述枢接部的外壁一体成型有铰接轴,并通过该铰接轴设置在安装腔的腔壁上,该枢接部能以所述铰接轴为轴心转动使盖体部封闭或打开所述点火口以及使触动部远离或顶压在所述点火开关上,所述弹簧的下端设置在安装腔的底面,上端伸入所述枢接部,在自然状态下弹簧迫使枢接部以铰接轴为轴心转动使盖体部封闭所述点火口以及使触动部远离所述点火开关。所述点火组件为电弧式点火组件或发热丝式点火组件。该电弧式点火组件和发热丝式点火组件的点火器相应为放电电极和发热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盖体部的底面设有插柱,该插柱的两侧对称设有插片,所述枢接部上设有让所述插柱贯穿的通孔,该通孔的边缘位置设有与所述插片相适配的插槽,通过插片插入插槽进行过盈配合,实现安装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盖体部的顶面设有防滑凸纹,具有防滑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枢接部的下部设有空腔,所述插柱贯穿通孔伸入所述空腔内,所述弹簧的上端伸入所述空腔内,并套在所述插柱上,该弹簧的下端向下延伸至安装腔的底面,并在该底面上设有插入弹簧的固定柱。通过弹簧的弹力使旋转盖复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枢接部的两相对外侧壁上各设有一铰接轴,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上设有与该铰接轴相适配的轴孔,通过铰接轴装入轴孔,实现枢接部装配在安装腔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对应点火口的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一定位凸起,所述盖体部的前部宽度等于或小于两个定位凸起之间的间距。在盖合时,盖体部的前部恰好位于两个定位凸起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点火口上罩设有金属罩,该金属罩上设有与点火口相对应的圆孔,该圆孔上设有径向护杆。通过该金属罩来保护点火组件的点火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枢接部的外部上部设有倾斜面,下部设有圆弧面,该圆弧面和倾斜面的连接处呈V字形,形成避空位,避免干涉到枢接部的转动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腔的开口边缘外翻形成托边,该托边能增大承托面积,对枢接部限位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在打开旋转盖时,通过枢转部自动带动触动部翘起顶压在点火开关上,接通点火回路,达到点火的目的;松开旋转盖后,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旋转盖自动复位,通过枢转部自动带动触动部返回远离点火开关,断开点火回路,达到熄灭目的,与此同时,枢转部亦带动盖体部封闭点火口,操作简单,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在所述旋转盖的枢接部上一体成型有铰接轴,可以直接与安装腔的腔壁上的轴孔相配合,省去再额外增插梢钉,装配更简单,更适用于自动化生产装配,生产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盖闭合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盖打开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翘盖式点火器,其包括旋转盖1、壳体2及设置在该壳体2内的点火组件3、弹簧4和点火开关5。
所述壳体2上设有让所述点火组件3的点火器31外露的点火口,该壳体2对应点火口的一侧位置设有用来设置旋转盖1的安装腔21。
所述旋转盖1包括按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连接的盖体部11、枢接部12和触动部13,所述枢接部12的外壁一体成型有铰接轴14,并通过该铰接轴14设置在安装腔21的腔壁上。具体的,在所述枢接部12的两相对外侧壁上各设有一铰接轴14,所述安装腔21的腔壁上设有与该铰接轴14相适配的轴孔22,通过铰接轴14装入轴孔22,实现枢接部12装配在安装腔21的目的。在所述旋转盖1的枢接部12上一体成型有铰接轴14,省去再额外增插梢钉,装配更简单,更适用于自动化生产装配,生产效率高。所述枢接部12、铰接轴14和触动部13为一体连接结构,可以采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较佳的,所述枢接部12的外部上部设有倾斜面124,下部设有圆弧面125,该圆弧面125和倾斜面124的连接处呈V字形,形成避空位,避免干涉到枢接部12的转动动作。所述安装腔21的开口边缘外翻形成托边23,该托边23能增大承托面积,对枢接部12限位效果好。
装配好后,所述枢接部12能以所述铰接轴14为轴心转动使盖体部11封闭或打开所述点火口以及使触动部13远离或顶压在所述点火开关5上,所述弹簧4的下端设置在安装腔21的底面,上端伸入所述枢接部12,在自然状态下弹簧4迫使枢接部12以铰接轴14为轴心转动使盖体部11封闭所述点火口以及使触动部13远离所述点火开关5。
所述点火开关5设置在安装腔21的一侧位置,且与所述点火组件3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点火开关5位于安装腔21的外侧旁边位置,需要安装腔21的腔壁上设有能让触动部13伸出的触动口。其他实施例中,若安装腔21的空间较大,可以直接将所述点火开关5设置在安装腔21内。
所述点火组件3为电弧式点火组件或发热丝式点火组件。该电弧式点火组件和发热丝式点火组件的点火器31相应为放电电极和发热丝。本实施例中,所述点火组件为发热丝式点火组件。该发热丝式点火组件包括电池32、控制电路板33和发热丝,在所述控制电路板33上设有Micro USB充电插口34,并在所述壳体2上设有让该Micro USB充电插口34外露的点火口,给充电使用带来方便。所述电池32通过点火开关5与控制电路板33相连接,该控制电路与所述发热丝相连接。其他实施例中,该点火组件也可以为电弧式点火组件。该电弧式点火组件包括电池、高压发生装置和放电电极,高压发生装置的输入端通过点火开关5与电池相连,高压发生装置的输出端与放电电极相连。高压发生装置用于提供高压、并向放电电极提供放电的电能,放电电极用于产生电弧,达到点火的目的。
在所述盖体部11的底面设有插柱111,该插柱111的两侧对称设有插片112,所述枢接部12上设有让所述插柱111贯穿的通孔121,该通孔121的边缘位置设有与所述插片112相适配的插槽122,通过插片112插入插槽122进行过盈配合,实现安装的目的。优选在所述盖体部11的顶面设有防滑凸纹113,具有防滑效果。
在所述枢接部12的下部设有空腔123,所述插柱111贯穿通孔121伸入所述空腔123内,所述弹簧4的上端伸入所述空腔123内,并套在所述插柱111上,该弹簧4的下端向下延伸至安装腔21的底面,并在该底面上设有插入弹簧4的固定柱。通过弹簧4的弹力使旋转盖1复位。
所述壳体2对应点火口的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一定位凸起24,所述盖体部11的前部宽度等于或小于两个定位凸起24之间的间距。在盖合时,盖体部11的前部恰好位于两个定位凸起24之间,通过定位凸起24对盖体部11进行限位,提升盖合结构稳定性。
较佳的,在所述点火口上罩设有金属罩6,该金属罩6上设有与点火口相对应的圆孔,该圆孔上设有径向护杆。通过该金属罩来保护点火组件的点火器31。
需要点火时,打开旋转盖1,通过枢转部自动带动触动部13翘起顶压在点火开关5上,接通点火回路,达到点火的目的;松开旋转盖1后,在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旋转盖1自动复位,通过枢转部自动带动触动部13返回远离点火开关5,断开点火回路,达到熄灭目的,与此同时,枢转部亦带动盖体部11封闭点火口,操作简单,方便。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如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它结构的打火装置,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翘盖式点火器,其包括旋转盖、壳体及设置在该壳体内的点火组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弹簧和点火开关,所述壳体上设有让所述点火组件的点火器外露的点火口,该壳体对应点火口的一侧位置设有用来设置旋转盖的安装腔,所述点火开关设置在安装腔的一侧位置,且与所述点火组件相连接,所述旋转盖包括按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连接的盖体部、枢接部和触动部,所述枢接部的外壁一体成型有铰接轴,并通过该铰接轴设置在安装腔的腔壁上,该枢接部能以所述铰接轴为轴心转动使盖体部封闭或打开所述点火口以及使触动部远离或顶压在所述点火开关上,所述弹簧的下端设置在安装腔的底面,上端伸入所述枢接部,在自然状态下弹簧迫使枢接部以铰接轴为轴心转动使盖体部封闭所述点火口以及使触动部远离所述点火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翘盖式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部的底面设有插柱,该插柱的两侧对称设有插片,所述枢接部上设有让所述插柱贯穿的通孔,该通孔的边缘位置设有与所述插片相适配的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翘盖式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部的顶面设有防滑凸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翘盖式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的下部设有空腔,所述插柱贯穿通孔伸入所述空腔内,所述弹簧的上端伸入所述空腔内,并套在所述插柱上,该弹簧的下端向下延伸至安装腔的底面,并在该底面上设有插入弹簧的固定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翘盖式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的两相对外侧壁上各设有一铰接轴,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上设有与该铰接轴相适配的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翘盖式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对应点火口的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一定位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翘盖式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部的前部宽度等于或小于两个定位凸起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翘盖式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口上罩设有金属罩,该金属罩上设有与点火口相对应的圆孔,该圆孔上设有径向护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翘盖式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的外部上部设有倾斜面,下部设有圆弧面,该圆弧面和倾斜面的连接处呈V字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翘盖式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边缘外翻形成托边。
CN202120750703.1U 2021-04-14 2021-04-14 新型翘盖式点火器 Active CN214536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0703.1U CN214536310U (zh) 2021-04-14 2021-04-14 新型翘盖式点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0703.1U CN214536310U (zh) 2021-04-14 2021-04-14 新型翘盖式点火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6310U true CN214536310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73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50703.1U Active CN214536310U (zh) 2021-04-14 2021-04-14 新型翘盖式点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36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36310U (zh) 新型翘盖式点火器
JPS581329B2 (ja) ライタ−
CN220038534U (zh) 电弧打火机
EP0341641A2 (en) Improvement in or relating to a gaslighter structure
CN209944408U (zh) 外接电源驱动式电子打火机
CN208901434U (zh) 具有打火轮点火功能的电弧打火机
CN214536311U (zh) 新型翻盖式点火器
CN208458013U (zh) 翻盖式电子点烟器
CN209147137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打火机
CN208011784U (zh) 燃气灶具
CN207279694U (zh) 气体点火与电子点火的组合打火机
CN211119482U (zh) 一种打火机
US6129543A (en) Gas lighter with safety device
CN212930076U (zh) 砂轮打火机
CN216790237U (zh) 具有娱乐功能的打火机
CN214664592U (zh) 可自动复位的双面点烟器
CN109404961B (zh) 打火机
CN210219849U (zh) 一种多功能打火机
CN214370358U (zh) 一种打火机
CN216346390U (zh) 一种点火器
CN209371307U (zh) 电子点烟器
CN209524538U (zh) 点烟器
CN220471681U (zh) 一种多功能可充电脉冲打火机
CN213215322U (zh) 一种烟盒
CN209068546U (zh) 一种打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