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4319U - 前端轮系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前端轮系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4319U
CN214534319U CN202022635635.2U CN202022635635U CN214534319U CN 214534319 U CN214534319 U CN 214534319U CN 202022635635 U CN202022635635 U CN 202022635635U CN 214534319 U CN214534319 U CN 214534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idler
belt
train
tens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356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祥玮
徐贤发
马灵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356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4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4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4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前端轮系及具有其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包括:主动轮,主动轮用于连接发动机输出轴;从动轮,从动轮用于连接外用设备;皮带,从动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传动连接;张紧轮,张紧轮压紧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皮带上,张紧轮用于张紧皮带;可调节惰轮,调整可调节惰轮压紧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皮带上;惰轮调节机构,惰轮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可调节惰轮的位置,以使张紧轮移动到预期工作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端轮系,通过惰轮调节机构调节可调节惰轮的位置可以使张紧轮移动到预期工作位置,进而使前端轮系的预张紧力等于设计值,增加皮带轮系静态预张紧力的一致性,保证整机的NHV(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

Description

前端轮系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端轮系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皮带轮系大多含有自动张紧轮,除张紧轮外,其他带轮的位置都是相对固定的。而张紧轮的静态位置则是根据皮带的实际长度确定的。当皮带的长度为设计名义值时,张紧轮的静态位置就会处于轮系设计的名义位置。但实际上,皮带的实际长度与设计值往往存在一定偏差。
皮带长度的变动就会造成张紧轮的静态位置偏离设计的名义位置。皮带为新带时,皮带长度的制造偏差使张紧轮或者张紧臂的实际安装位置就会偏离设计的名义位置,影响张紧轮的输出扭矩,以致轮系的实际静态预张紧力会与设计值产生较大偏差;当皮带经历耐久之后,皮带在持续拉伸力的作用下的长度变长使张紧轮的位置发生改变,进而使轮系的静态张紧力衰减。
静态预张紧力会影响皮带驱动系统的动态张力、带段横向振动、皮带打滑等动态特性,甚至影响整机的NVH。皮带轮系的静态预张紧力越大,其轮系的动态载荷也就越大,使得轮系皮带断裂、轴承磨损的风险升高;如果皮带轮系的静态预张紧力比设计值小很多,轮系打滑、带段横向振动、噪声等风险大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的前端轮系影响整机NVH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前端轮系,所述前端轮系包括:
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用于连接发动机输出轴;
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用于连接外用设备;
皮带,所述从动轮通过所述皮带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
张紧轮,所述张紧轮压紧在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的所述皮带上,所述张紧轮用于张紧所述皮带;
可调节惰轮,所述调整可调节惰轮压紧在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的所述皮带上;
惰轮调节机构,所述惰轮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可调节惰轮的位置,以使张紧轮移动到预期工作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端轮系,通过惰轮调节机构调节可调节惰轮的位置可以使张紧轮移动到预期工作位置,进而使前端轮系的预张紧力等于设计值。该前端轮系带轮系的静态预张紧力能够摆脱皮带长度偏差的影响,不管是皮带长度的制造误差还是皮带的拉伸延长,都可以将张紧轮调整至预期工作位置,增加了皮带轮系静态预张紧力的一致性。从而避免皮带发生断裂、轴承发生磨损、前端轮系打滑、带段横向振动,减小噪声等情况发生,进而保证整机的NHV。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端轮系,还可以具有如下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端轮系还包括:张紧臂和张紧轮壳,所述张紧臂以相对所述张紧轮壳可转动的连接与所述张紧轮壳,所述张紧轮设置在所述张紧轮壳内,所述张紧臂上设有凸起,所述张紧轮壳上设有凹槽,当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位置对应时,所述张紧轮位于所述预期工作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惰轮调节机构包括:
滑轨,所述可调节惰轮设置在所述滑轨的顶面;
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轨内,所述滑块用于沿着所述滑轨移动,所述可调节惰轮以相对所述滑块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滑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惰轮调节机构还包括:
轴承,所述轴承内接于所述可调节惰轮;
螺栓,所述螺栓穿设于所述轴承后与所述滑块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惰轮调节机构还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调节杆用于驱动所述滑块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以相对所述滑轨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滑轨中,所述调节杆穿设于所述滑块,所述调节杆通过设置在所述调节杆上的外螺纹与所述滑块的内螺纹配合,以驱动所述滑块移动,所述滑轨的两侧设有导向槽,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适配的导向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惰轮调节机构还包括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位于所述滑轨的外侧,所述导向块由所述滑轨的内部从所述导向槽伸出,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导向块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惰轮调节机构还包括多个连接件,所述多个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滑轨的底端,所述多个连接件用于固定所述滑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惰轮位于所述皮带围成的空间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前端轮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通过惰轮调节机构调节可调节惰轮的位置可以使张紧轮移动到预期工作位置,进而使前端轮系的预张紧力等于设计值。该前端轮系带轮系的静态预张紧力能够摆脱皮带长度偏差的影响,不管是皮带长度的制造误差还是皮带的拉伸延长,都可以将张紧轮调整至预期工作位置,增加了皮带轮系静态预张紧力的一致性。从而避免皮带发生断裂、轴承发生磨损、前端轮系打滑、带段横向振动,减小噪声等情况发生,进而保证整机的NHV。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端轮系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惰轮调节机构的整体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惰轮调节机构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前端轮系的张紧轮臂和张紧轮壳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张紧轮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
100:前端轮系;
10:主动轮;
20:从动轮、21:水泵从动轮、22:空调从动轮、23:发电机从动轮、24:风扇从动轮;
30:皮带;
40:张紧轮、41:张紧臂、411:凸起、42:张紧轮壳、421:凹槽;
50:可调节惰轮;
60:惰轮调节机构:61:滑轨、611:导向槽、62:滑块、621:导向块、 63:轴承、64:螺栓、65:调节杆、66:限位螺母、67:连接件;
70:固定惰轮;
201:第一位置;
202: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它们的组合。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前端轮系100,前端轮系100 包括:主动轮10、从动轮20、皮带30、张紧轮40、可调节惰轮50和惰轮调节机构60,具体地,主动轮10用于连接发动机输出轴,从动轮20用于连接外用设备,从动轮20通过皮带30与主动轮10传动连接,张紧轮40压紧在主动轮 10与从动轮20之间的皮带30上,张紧轮40用于张紧皮带30,调整可调节惰轮50压紧在主动轮10与从动轮20之间的皮带30上,惰轮调节机构60用于调节可调节惰轮50的位置,以使张紧轮40移动到预期工作位置。
具体地,可以通过调整惰轮调节机构60调整可调节惰轮50的位置,以使可调节惰轮50从第一位置201移动到第二位置202,或者将可调节惰轮50从第二位置202调整到第一位置20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端轮系100,通过惰轮调节机构60调节可调节惰轮的位置可以使张紧轮移动到预期工作位置,进而使前端轮系的预张紧力等于设计值。该前端轮系100带轮系的静态预张紧力能够摆脱皮带长度偏差的影响,不管是皮带长度的制造误差还是皮带的拉伸延长,都可以将张紧轮调整至预期工作位置,增加了皮带轮系静态预张紧力的一致性。从而避免皮带发生断裂、轴承发生磨损、前端轮系打滑、带段横向振动,减小噪声等情况发生,进而保证整机的NHV。
本实施例中,主动轮10为曲轴主动轮,曲轴主动轮与发动机输出轴连接,通过发动机驱动主动轮10转动。从动轮20可以驱动多个外部设备,外部设备可以为水泵、空调、发电机或者风扇。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前端轮系100包括水泵从动轮21、空调从动轮22、发电机从动轮23和风扇从动轮24。另外,本实施例中除了可通过惰轮调节机构60调节位置的可调节惰轮50,还包括固定惰轮70,固定惰轮70固定设置,不能够调节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前端轮系100还包括张紧臂41和张紧轮壳 42,其中张紧臂41与张紧轮壳42连接,且张紧臂41与张紧轮壳42的相对位置可调节,张紧轮40设置在张紧轮壳42内。具体地,张紧臂41上设有凸起 411,张紧轮壳42上设有凹槽421,当凸起411与凹槽421位置对应时,张紧轮40处于预期工作位置。通过惰轮调节机构60调节可调节惰轮的位置可以使张紧臂41与张紧轮壳42的相对位置发生转动,直至凸起411与凹槽421位置对应为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惰轮调节机构60包括:滑轨61和滑块62,具体地,可调节惰轮50设置在滑轨61的顶面且可调节惰轮50可以在滑轨61 的顶端移动,滑块62设置在滑轨61内,滑块62用于沿着滑轨61移动,可调节惰轮50以相对滑块62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滑块62。通过滑块62与滑轨61 的配合使滑块62带动可调节惰轮50移动,从而调整可调节惰轮50的位置。另外,可调节惰轮50可以相对滑块62转动,以保证可调节惰轮50可以转动,保证前端轮系100的正常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惰轮调节机构60还包括:轴承63和螺栓 64,具体地,轴承63内接于可调节惰轮50,螺栓64穿设于轴承63后与滑块 62连接,从而使可调节惰轮50连接于滑块62,轴承63能够保证可调节惰轮 50相对滑块62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惰轮调节机构60还包括调节杆65,调节杆65与滑块62连接,调节杆65用于驱动滑块62移动。通过调节杆65可以驱动滑块62沿着滑轨61移动,从而使滑块62带动可调节惰轮50移动,以达到调节可调节惰轮50的位置目的。
具体地,调节杆65以相对滑轨61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滑轨61中,本实施例中,调节杆65支撑在滑轨61中且调节杆65可以相对滑轨61转转动,调节杆65穿设于滑块62,调节杆65通过设置在调节杆65上的外螺纹与滑块62的内螺纹配合,以驱动滑块62移动。滑轨61的两侧设有导向槽611,滑块62上设有与导向槽611相适配的导向块621。通过转动调节杆65使滑块62在导向块621与导向槽611的配合及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下移动,进而调整可调节惰轮50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惰轮调节机构60还包括限位螺母66,限位螺母66位于滑轨61的外侧,导向块621由滑轨61的内部伸出导向槽611,限位螺母66与导向块621连接。限位螺母66能够防止滑块62在滑轨61中沿垂直于滑块62移动的方向移动,起到限位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惰轮调节机构60还包括多个连接件67,多个连接件67设置在滑轨61的底端,多个连接件67用于固定滑轨61。通过多个连接件67固定在其他设备或者固定位置上,以保证滑轨61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惰轮调节机构60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调节惰轮50位于皮带30围成的空间的外侧。以便于惰轮调节机构60操作,避免因将可调节惰轮50设置于皮带30围城的空间内而难以操作惰轮调节机构60。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发动机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前端轮系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通过惰轮调节机构60调节可调节惰轮的位置可以使张紧轮移动到预期工作位置,进而使前端轮系的预张紧力等于设计值。该前端轮系100带轮系的静态预张紧力能够摆脱皮带长度偏差的影响,不管是皮带长度的制造误差还是皮带的拉伸延长,都可以将张紧轮调整至预期工作位置,增加了皮带轮系静态预张紧力的一致性。从而避免皮带发生断裂、轴承发生磨损、前端轮系打滑、带段横向振动,减小噪声等情况发生,进而保证整机的NHV。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轮系包括:
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用于连接发动机输出轴;
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用于连接外用设备;
皮带,所述从动轮通过所述皮带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
张紧轮,所述张紧轮压紧在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的所述皮带上,所述张紧轮用于张紧所述皮带;
可调节惰轮,所述可调节惰轮压紧在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的所述皮带上;
惰轮调节机构,所述惰轮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可调节惰轮的位置,以使所述张紧轮移动到预期工作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轮系还包括张紧臂和张紧轮壳,所述张紧臂以相对所述张紧轮壳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张紧轮壳,所述张紧轮设置在所述张紧轮壳内,所述张紧臂上设有凸起,所述张紧轮壳上设有凹槽,当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位置对应时,所述张紧轮位于所述预期工作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调节机构包括:
滑轨,所述可调节惰轮设置在所述滑轨的顶面;
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轨内,所述滑块用于沿着所述滑轨移动,所述可调节惰轮以相对所述滑块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调节机构还包括:
轴承,所述轴承内接于所述可调节惰轮;
螺栓,所述螺栓穿设于所述轴承后与所述滑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调节机构还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调节杆用于驱动所述滑块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以相对所述滑轨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滑轨中,所述调节杆穿设于所述滑块,所述调节杆通过设置在所述调节杆上的外螺纹与所述滑块的内螺纹配合,所述滑轨的两侧设有导向槽,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适配的导向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调节机构还包括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位于所述滑轨的外侧,所述导向块由所述滑轨的内部从所述导向槽伸出,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导向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调节机构还包括多个连接件,所述多个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滑轨的底端,所述多个连接件用于固定所述滑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惰轮位于所述皮带围成的空间的外侧。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端轮系。
CN202022635635.2U 2020-11-13 2020-11-13 前端轮系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Active CN214534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35635.2U CN214534319U (zh) 2020-11-13 2020-11-13 前端轮系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35635.2U CN214534319U (zh) 2020-11-13 2020-11-13 前端轮系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4319U true CN214534319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88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35635.2U Active CN214534319U (zh) 2020-11-13 2020-11-13 前端轮系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343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4651A (zh) * 2022-03-17 2022-06-28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前端轮系的皮带的安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4651A (zh) * 2022-03-17 2022-06-28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前端轮系的皮带的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53996B1 (en) Endless drive arrangement for hybrid vehicle using two-armed tensioner with non-orbiting arms
US9364968B2 (en) Chain tension adjustment device of chain saw
US9651122B2 (en) Dual arm tensioner
US20030153422A1 (en) Belt tensioner with pivot bushing
US20020148673A1 (en) Gearing without backlash for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US20050133297A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CN214534319U (zh) 前端轮系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DE102010045302A1 (de) Antriebsriemenspanner für eine Motor/Generator-Einheit
US8025470B2 (en) Pay-out and take-up device for tightener
JPWO2004018279A1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1672352A (zh) 链传动张紧装置
JP2006027577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8512183B2 (en) Belt drive system assembly and tension apparatus
CN202392059U (zh) 一种发动机附件轮系皮带张紧机构
WO2006021279A1 (de) Zugmitteltrieb,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US8061227B2 (en) Small slider unit
CN103982609A (zh) 一种偏心惰轮及其使用方法
US20140213400A1 (en) Belt drive system
CN204140794U (zh) 一种偏心惰轮
CN209990862U (zh) 一种自动张紧装置、传动皮带附件轮系、发动机及车辆
CN108443438B (zh) 免调节张紧轮
CN201539543U (zh) 传动张紧装置
CN219673195U (zh) 皮带调整张紧机构
CN209972714U (zh) 一种链条张紧机构以及车辆
CN219734117U (zh) 一种皮带张紧装置及健身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