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25614U - 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25614U
CN214525614U CN202120575555.4U CN202120575555U CN214525614U CN 214525614 U CN214525614 U CN 214525614U CN 202120575555 U CN202120575555 U CN 202120575555U CN 214525614 U CN214525614 U CN 214525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groups
plate
rock
f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7555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振辉
魏宪芳
陈锦荣
李庆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inxiang Sto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inxiang Sto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inxiang Sto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inxiang Sto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7555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25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25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256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其包括若干组一体拼装的基座,各组所述基座包括栅格状的板材及固定在所述板材下端面各组边角位置的支脚,各组所述支脚的下端面与地面抵接;所述板材的下端面固定有若干组竖直设置的立柱,各组所述立柱的下端面与地面抵接;各组所述板材的四周边框的端面上均固定有连接件,相邻各组所述板材通过各组所述连接件实现一体连接。本申请通过各组各组支脚及立柱实现了对板材在堆石场地面上的架设,将开采后的石材堆放在各组板材上,进而实现了石材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当发生降雨并在地面上形成积水时,各组板材的设置将石材架高,降低了雨水对石材的浸渍,使石材保持了天然的色泽。

Description

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材堆放底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装饰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石材制品及其工程日益呈现艺术化、高档化、个性化、规模化使用的发展趋势。近几年,石材加工产业发展迅猛,石材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具、设备制造等有了很大的发展,大量石材专用、高效加工技术与设备涌现出来,石材工程施工技术和防护养护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石材矿山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石材行业生产链的不断完善,使石材行业普遍认识到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提高矿山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实现循环经济模式,只有创新才能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石材的开采过程中,经爆炸作业后,石材从山体上落下,此时借助运输工具,将整块的石材搬运至堆石场的地面上,开采的石材不断堆积在堆石场的地面上;当需要进行后期的进一步加工时,在借助叉车等将石材搬运至加工车间。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的缺陷:对于堆放石材的堆石场,由于堆石场的地面的平整度较差,故堆石场的地面上易形成积水,致使开采的石材被浸渍在堆石场的积水中,石材浸渍在积水中后,石材表面易滋生霉菌等,使石材的色泽也产生差异,故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堆放在堆石场内部的石材进行防水,降低堆石场积水对石材的浸渍,使石材保持天然的色泽,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包括若干组一体拼装的基座,各组所述基座包括栅格状的板材及固定在所述板材下端面各组边角位置的支脚,各组所述支脚的下端面与地面抵接;所述板材的下端面固定有若干组竖直设置的立柱,各组所述立柱的下端面与地面抵接;各组所述板材的四周边框的端面上均固定有连接件,相邻各组所述板材通过各组所述连接件实现一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种堆石场的底座结构包括若干组基座,各组基座一体拼装成型,各组基座由板材及支脚组成,板材为预制的构件,各组支脚固定在板材的下端面,板材的下端面与堆石场的地面抵接,使各组支脚形成对板材的支撑;同时各组立柱固定在板材的下端面,各组立柱的下端部与地面支撑,各组立柱及支脚相互配合,使板材被架设在地面上,当进行石材的堆放时,将石材放置在各组板材上,各组相邻的板材之前通过各组连接件实现一体化拼装,各组板材之间不易开裂,使各组石材能够稳定地堆放在底座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各组各组支脚及立柱实现了对板材在堆石场地面上的架设,将开采后的石材堆放在各组板材上,进而实现了石材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当发生降雨并在地面上形成积水时,各组板材的设置将石材架高,降低了雨水对石材的浸渍,使石材保持了天然的色泽。
优选的,所述板材的上端面凹设有两组平行设置的沉槽,两组所述沉槽之间的水平距离与叉车的两组叉车臂之间的距离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材的上端面凹设有两组沉槽,两组沉槽之间的距离与叉车的两组叉车臂之间的距离相同,当进行石材的搬运时,将叉车的两组叉车臂插入各组沉槽内部,各组沉槽的设置便于将石材从底座上进行取放,提升了搬运过程的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块及插销,各组所述板材的四周侧面上凹设有壁槽,相邻两组所述板材上的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壁槽插接配合,所述板材上端面开设有与各组所述壁槽连通的插孔,各组所述插销插接入各组所述插孔内部并贯穿所述连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板材通过各组连接件实现一体连接,连接件包括连接块及插销,当进行各组板材的拼装时,将连接块插接入壁槽内部,插孔与各组壁槽连通,各组插孔内部插接有插销,上述设置实现了相邻各组板材的连接,使各组板材的一体性提升。
优选的,所述板材的上端面的两组边沿固定有若干组定位销,各组所述定位销所在的直线平行于所述沉槽的延伸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定位销固定在板材上端面,各组定位销的所在直线平行于沉槽的延伸方向,当各组石材放置在板材上时,各组定位销将板材的两侧进行加高,上述设置使各组石材在板材上的稳定性提升,石材不易从板材上向地面滚落。
优选的,所述板材及各组所述支脚的外表面均喷涂有防锈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材及支脚的外表面均喷涂有防锈层,防锈层对板材及支脚进行覆盖,当降雨或地面的水位较高时,支脚及板材浸入水体中,防锈层的设置降低了板材及支脚与水体的接触,降低了锈蚀过程的电化学反应,降低了锈蚀的过程。
优选的,各组所述支脚呈角钢结构,所述支脚的两组翼板的上端面与所述板材下端面的两组边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支脚呈角钢结构,支脚的两组翼板与板材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上述设置提升了板材与各组支脚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各组支脚与板材之间的结构强度提升,使该种底座的承载能力提升。
优选的,所述板材的上端面铺设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铺设在板材的上端面,当向板材上堆放石材时,胶层的设置起到将石材与板材上端面的隔离作用,降低了放置石材时的碰撞噪声,降低了石材对板材的磕碰。
优选的,各组所述插孔为阶梯孔,各组所述插销的头部与所述板材的上端面共面;所述橡胶层对各组所述插销进行覆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插孔呈阶梯孔结构,当各组插销插接入插孔内部时,各组插销的上端面与板材的上端面共面,从而提升了板材上端面的平整度,橡胶层对各组插销进行覆盖,使各组插销位置的橡胶层不会产生凸起。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各组各组支脚及立柱实现了对板材在堆石场地面上的架设,将开采后的石材堆放在各组板材上,进而实现了石材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当进行石材的搬运时,将叉车的两组叉车臂插入各组沉槽内部,各组沉槽的设置便于将石材从底座上进行取放,提升了搬运过程的便捷性;当发生降雨并在地面上形成积水时,各组板材的设置将石材架高,降低了雨水对石材的浸渍,使石材保持了天然的色泽;
2.各组板材通过各组连接件实现一体连接,连接件包括连接块及插销,当进行各组板材的拼装时,将连接块插接入壁槽内部,插孔与各组壁槽连通,各组插孔内部插接有插销,上述设置实现了相邻各组板材的连接,使各组板材的一体性提升;各组定位销固定在板材上端面,各组定位销的所在直线平行于沉槽的延伸方向,当各组石材放置在板材上时,各组定位销将板材的两侧进行加高,上述设置使各组石材在板材上的稳定性提升,石材不易从板材上向地面滚落;
3.各组支脚呈角钢结构,支脚的两组翼板与板材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上述设置提升了板材与各组支脚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各组支脚与板材之间的结构强度提升,使该种底座的承载能力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板材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俯视视角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11、板材;111、沉槽;112、壁槽;113、插孔;12、支脚;2、地面;3、立柱;4、连接件;41、连接块;42、插销;5、定位销;6、橡胶层;7、石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参照图1,堆石场的地面2水平设置,地面2上放置有该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该种底座结构包括若干组板材11及支脚12,各组板材11及支脚12均为尺寸固定的预制构件。各组板材11呈栅格状的长方形结构,各组板材11的材质为高强钢,各组支脚12固定在板材11下端面的四角位置上;各组支脚12的下端面共面与堆石场的地面2抵接。采石场的石块不断经输送工具进行运输,将各组石材7放置在各组板材11的上端面。各组板材11的四周边框上固定有连接件4。
参照图2,各组支脚12呈角钢结构,各组支脚12的两组翼板的上端面与板材11下端面的四角位置的两组边框固定连接,各组翼板的所在平面垂直于板材11的所在平面。各组板材11的下端面固定有三组立柱3,立柱3的高度与各组支脚12的高度相同,各组立柱3呈长方体,各组立柱3的下端面与堆石场的地面2共面。板材11及各组所述支脚12的外表面均喷涂有防锈层。
参照图3及图4,板材11的上端面凹设有两组沉槽111,两组沉槽111平行设置,两组沉槽111之间的水平距离与叉车的两组叉车臂之间的距离相同,两组沉槽111的槽深与叉车的叉车臂厚度相配合,当石材7位于板材11的上端面时,便于将叉车的叉车臂插接入沉槽111内部。板材11上端面的两侧边沿上固定有若干组竖直设置的定位销5,各侧的多组定位销5共线设置,且所在直线平行于沉槽111的延伸方向;各组定位销5等间距分布。
各组板材11的上端面铺设有橡胶层6,橡胶层6分为三部分,使橡胶层6覆盖沉槽111两侧的板材11上端面。各组橡胶层6上开设有与各组定位销5位置对应的圆孔,各组定位销5插接入各组圆孔内部,使橡胶层6固定在板材11的上端面。
参照图3及图4,各组板材11的四周外端面上均固定有连接件4,各组连接件4包括连接块41及插销42,板材11的四周边框上凹设有壁槽112,板材11的上端面凹设有与各组壁槽112连通的插孔113;当进行各组板材11的拼装时,将板材11上的连接块41与相邻板材11上的壁槽112插接,再将各组插销42插接入插孔113内部,使插销42贯通连接块41,实现相邻各组板材11之间的连接。插孔113的入口呈阶梯状结构,插销42的上端面与板材11的上端面共面,橡胶层6对各组插销42进行覆盖。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该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在进行安装时,将各组板材11搬运至堆石场的地面2上,将相邻各组板材11上的连接块41插接入各组壁槽112内部,再将各组插销42插接入各组插孔113内部,最后将各组橡胶层6铺设在板材11的上端面,完成对板材11的铺设过程。
借助叉车将各组石材7搬运至板材11上,叉车的两组叉车臂插接入各组沉槽111内部,此时将石材7降落至板材11上,橡胶层6的设置将石材7与板材11进行隔离,并降低了石材7降落时的碰撞噪声。各组定位销5的设置避免了石材7向地面2的滚落。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各组各组支脚12及立柱3实现了对板材11在堆石场地面2上的架设,将开采后的石材7堆放在各组板材11上,进而实现了石材7与地面2之间的距离,当进行石材7的搬运时,将叉车的两组叉车臂插入各组沉槽111内部,各组沉槽111的设置便于将石材7从底座上进行取放,提升了搬运过程的便捷性;当发生降雨并在地面2上形成积水时,各组板材11的设置将石块架高,降低了雨水对石材7的浸渍,使石材7保持了天然的色泽。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包括若干组一体拼装的基座(1),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基座(1)包括栅格状的板材(11)及固定在所述板材(11)下端面各组边角位置的支脚(12),各组所述支脚(12)的下端面与地面(2)抵接;所述板材(11)的下端面固定有若干组竖直设置的立柱(3),各组所述立柱(3)的下端面与地面(2)抵接;各组所述板材(11)的四周边框的端面上均固定有连接件(4),相邻各组所述板材(11)通过各组所述连接件(4)实现一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11)的上端面凹设有两组平行设置的沉槽(111),两组所述沉槽(111)之间的水平距离与叉车的两组叉车臂之间的距离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包括连接块(41)及插销(42),各组所述板材(11)的四周侧面上凹设有壁槽(112),相邻两组所述板材(11)上的所述连接块(41)与所述壁槽(112)插接配合,所述板材(11)上端面开设有与各组所述壁槽(112)连通的插孔(113),各组所述插销(42)插接入各组所述插孔(113)内部并贯穿所述连接块(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11)的上端面的两组边沿固定有若干组定位销(5),各组所述定位销(5)所在的直线平行于所述沉槽(111)的延伸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11)及各组所述支脚(12)的外表面均喷涂有防锈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支脚(12)呈角钢结构,所述支脚(12)的两组翼板的上端面与所述板材(11)下端面的两组边框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11)的上端面铺设有橡胶层(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插孔(113)为阶梯孔,各组所述插销(42)的头部与所述板材(11)的上端面共面;所述橡胶层(6)对各组所述插销(42)进行覆盖。
CN202120575555.4U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25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5555.4U CN214525614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5555.4U CN214525614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25614U true CN214525614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64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7555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25614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25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67243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
CN112320069A (zh) 一种堆叠装配式叠合板存放、运输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104631623B (zh) 重型箱式建筑模块、重型箱式模块化建筑及其建造方法
CN214525614U (zh) 一种防积水的露天堆石场底座结构
CN102808512A (zh) 一种用于箱式建筑的建筑方法
CN206635953U (zh) 一种拆卸式板房
CN102720346B (zh) 多功能脚手架立杆底座及其制造工艺
CN217557331U (zh) 一种既有建筑砖瓦幕墙结构体系
CN202882109U (zh) 轻型连装木结构
CN202858307U (zh) 加强式组合支架
CN202139603U (zh) 仓储式塔吊基础
CN21446113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
CN211817372U (zh) 预制混合承重墙
CN218346233U (zh) 一种大截面承台模板安装结构
CN209976068U (zh) 一种用于顶升增层的可连接钢垫块
CN220283291U (zh) 装配式楼板运输装置
CN207714367U (zh) 一种装配式挡土结构
CN209817393U (zh) 一种用于机电安装的多功能脚手架
CN214777402U (zh) 一种新型机床包装箱
CN214110363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墙体堆放支架
CN220283292U (zh) 装配式墙体运输装置
CN106639378B (zh) 一种具有穿插结构的景观廊架
CN215368492U (zh) 一种装配式架空地面结构
CN204531173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基础梁结构
CN211341278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墙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