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00824U - 快拆结构、手持拍摄设备的保护壳及拍摄系统 - Google Patents

快拆结构、手持拍摄设备的保护壳及拍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00824U
CN214500824U CN202023089973.7U CN202023089973U CN214500824U CN 214500824 U CN214500824 U CN 214500824U CN 202023089973 U CN202023089973 U CN 202023089973U CN 214500824 U CN214500824 U CN 2145008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avity
piece
unlocking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899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程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899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008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00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008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快拆结构,快拆结构用于锁紧第一壳与第二壳,快拆结构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结合件及锁紧组件,第一限位件设置在第一壳,第二限位件设置在第二壳,结合件设置在第一壳或第二壳,锁紧组件与结合件连接,锁紧组件能够相对结合件转动及相对第一壳或第二壳移动,以选择性地使锁紧组件与第一限位件及与第二限位件均配合以锁紧第一壳与第二壳,或使锁紧组件与第一限位件及与第二限位件中的至少一个解除配合以解锁第一壳与第二壳。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手持拍摄设备的保护壳及拍摄系统。快拆结构可以较快速便捷地锁紧第一壳和第二壳。

Description

快拆结构、手持拍摄设备的保护壳及拍摄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快拆结构、手持拍摄设备的保护壳及拍摄系统。
背景技术
手持云台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不仅仅在地面上进行户外拍摄,也会在潜水的过程中进行拍摄。手持云台本身并不具有防水功能,直接在水中进行拍摄会造成设备进水损坏。保护壳可以将手持云台很好地保护在防水壳中,用户可以借助于保护壳在深水里拍摄。
保护壳通常包括手柄和防水筒,采用螺纹旋紧的方式将防水筒固定在手柄上,此种方式耗时费力,用户使用起来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快拆结构、手持拍摄设备的保护壳及拍摄系统。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快拆结构用于锁紧第一壳与第二壳,快拆结构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结合件及锁紧组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所述结合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或所述第二壳,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结合件连接,所述锁紧组件能够相对所述结合件转动及相对所述第一壳或所述第二壳移动,以选择性地使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及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均配合以锁紧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或使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及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中的至少一个解除配合以解锁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锁紧时,所述结合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锁紧时,所述结合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所述第一限位件相较所述结合件更靠近所述第二限位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锁紧时,所述结合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所述第二限位件相较所述结合件更靠近所述第一限位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快拆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与所述结合件转动连接,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侧转动连接,所述锁紧组件相对所述连接件转动,以使所述锁紧组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壳或所述第二壳移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有第一腔,所述连接件的第二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腔的第一侧,在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锁紧时,所述连接件完全收容在所述第一腔内,在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解除锁紧时,所述连接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外。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结合件包括第一子结合件及第二子结合件,所述第一子结合件及所述第二子结合件之间具有间隔,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通过第一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子结合件及所述第二子结合件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间隔内;所述连接件的第二侧通过第二轴与所述第一腔的两个侧壁连接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腔的两个侧壁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固定在所述第一子结合件及所述第二子结合件上,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套设所述第一轴并能绕所述第一轴转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子结合件及所述第二子结合件上,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轴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轴固定在所述第一腔的两个侧壁上,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套设所述第二轴并能绕所述第二轴转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腔的两个侧壁上,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轴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有第一腔,所述第一限位件能够伸入所述第一腔内以与所述第一腔的第二侧的侧壁卡合、及能够从所述第一腔内移出以解除与所述第一腔的第二侧的侧壁的卡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设置有第二腔,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伸入所述第二腔以与所述第二腔的侧壁卡合、及能够从所述第二腔内移出以解除与所述第二腔的侧壁的卡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加解锁件,所述加解锁件能够伸缩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腔内,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伸入所述第二腔以与所述加解锁件卡合、及能够从所述第二腔内移出以解除与所述加解锁件的卡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支架盖体,所述第一腔及所述第二腔均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第二腔的一侧开放;所述支架盖体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并遮盖所述第二腔的开放侧,所述支架盖体设置有通孔,所述加解锁件的部分自所述通孔伸出至所述第二腔外。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支架盖体为一体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支架盖体为分体结构,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支架盖体可拆卸地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支架盖体为分体结构,所述支架盖体通过超声波焊接在所述支架本体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加解锁件包括加解锁本体及自所述加解锁本体延伸的支臂,所述加解锁本体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贯穿所述加解锁本体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加解锁本体收容在所述第二腔内并至少部分自所述通孔伸出至所述第二腔外,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伸入所述第二腔并穿过所述贯穿孔以与所述加解锁本体的第二侧卡合;所述弹性件的第一侧与所述支臂结合,所述弹性件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腔的底壁或顶壁结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解锁本体包括位于所述贯穿孔内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配合以引导所述第二限位件穿设所述贯穿孔。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侧设置有防滑件,用于供用户握持。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拍摄设备的保护壳包括第一壳、第二壳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快拆结构,所述第一壳设有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手持拍摄设备的手持部;所述第二壳设有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二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手持拍摄设备的拍摄部;所述快拆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一壳锁紧在所述第二壳上及解除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之间的锁紧。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包括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保护壳及手持拍摄设备,所述手持拍摄设备安装在所述保护壳内,所述手持拍摄设备的手持部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所述手持拍摄设备的拍摄部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内。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快拆结构、手持拍摄设备的保护壳及拍摄系统中,锁紧组件与结合件连接且能够相对结合件转动及相对第一壳或第二壳移动,使得锁紧组件可以选择性地与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配合将第一壳和第二壳锁紧,锁紧组件也可以与第一限位件及与第二限位件中的至少一个解除配合以解锁第一壳与第二壳,进而可以较快速便捷地分开及锁紧第一壳和第二壳。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的保护壳的一种状态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的保护壳的另一种状态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的保护壳的一个截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保护壳的区域VI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的保护壳的支架盖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的保护壳的一种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的保护壳的另一种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1000包括手持拍摄设备200的保护壳100及手持拍摄设备200,手持拍摄设备200安装在保护壳100内,手持拍摄设备200包括手持部210和拍摄部220。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保护壳100包括第一壳20、第二壳30及快拆结构10,第一壳20设有第一收容腔21,第一收容腔21用于收容手持拍摄设备200的手持部210,第二收容腔31用于收容手持拍摄设备200的拍摄部220,快拆结构10能够将第一壳20锁紧在第二壳30上及解除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之间的锁紧。
请结合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快拆结构10包括第一限位件11、第二限位件12、结合件13及锁紧组件14。第一限位件11设置在第一壳20,第二限位件12设置在第二壳30,结合件13设置在第一壳20或第二壳30,锁紧组件14与结合件13连接,锁紧组件14能够相对结合件13转动及相对第一壳20或第二壳30移动,以选择性地使锁紧组件14与第一限位件11及与第二限位件12均配合以锁紧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或使锁紧组件14与第一限位件11及与第二限位件12中的至少一个解除配合以解锁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快拆结构10、保护壳100及拍摄系统1000中,锁紧组件14与结合件13连接且能够相对结合件13转动及相对第一壳20或第二壳30移动,使得锁紧组件14可以选择性地与第一限位件11及第二限位件12配合将第一壳20和第二壳30锁紧,锁紧组件14也可以与第一限位件11及与第二限位件12中的至少一个解除配合以解锁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进而可以较快速便捷地分开及锁紧第一壳20和第二壳30。
具体地,请参阅图2,用户可以握持手持拍摄设备200拍摄,手持拍摄设备200具体可以是云台、手机、相机、平板、智能手环等具有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手持拍摄设备200包括手持部210及拍摄部220,手持部210可以用于供用户握持,拍摄部220可以用于拍摄。例如,在手持拍摄设备200为云台相机时,手持部210可以是云台的手柄,拍摄部220可以是相机。
用户可以使用拍摄系统1000在地面上进行户外拍摄,也可以使用拍摄系统1000在水下拍摄(例如用户在潜水时,可以通过拍摄系统1000拍摄水下情景)。其中,通过使用保护壳100保护手持拍摄设备200,使得拍摄系统1000可以在水下十米、二十米、三十米、四十米、五十米、六十米等更多深度进行拍摄,丰富了拍摄系统1000的使用场景。
请参阅图2,保护壳100包括第一壳20及第二壳30,第一壳20设有一侧开放的第一收容腔21。手持拍摄设备200可以从第一收容腔21的开放侧伸入第一收容腔21,在手持部210收容于第一收容腔21内时,第一壳20可以对手持部210起到保护作用。第一壳20可以是由透光材料制成,使得第一壳20外的环境光等光线可以穿过第一壳20进入到第一收容腔21内,用户可以透过第一壳20较清晰地观察到手持拍摄设备200的手持部210,以便于实时了解手持拍摄设备200的情况,例如在水进入到第一收容腔21内时用户可以及时发现;再例如,在手持部210设置有显示屏时,用户可以透光第一壳20观察到显示屏的显示情况。其中,透光材料可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玻璃等材料,在此不一一列举。需要说明的是,透光率大于50%的材料均可以认为是本实施例所述的透光材料。
请继续参阅图2,第二壳30设置有一侧开放的第二收容腔31,第二壳30的开放侧与第一壳20的开放侧连接,第二收容腔31与第一收容腔21共同形成密封的收容腔。第二壳30可以用于收容手持拍摄设备200的拍摄部220,以保护拍摄部220使拍摄部220不易受到损坏。其中,第二壳30可以由透光材料制成,例如PMMA、PC、PS等透光材料,以使第二壳30可以具有较好的透光性,便于拍摄部220可以获取到较多的光线,提高手持拍摄设备200的成像质量。
第二壳30与第一壳20可以是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例如,第二壳30与第一壳20均由PMMA制成;第二壳30与第一壳20也可以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例如,第一壳20由PMMA制成,第二壳30由PS制成。第二壳30与第一壳20的透光率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例如,第二壳30的透光率可以等于第一壳20的透光率,第二壳30的透光率可以小于第一壳20的透光率,第二壳30的透光率可以大于第一壳20的透光率。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壳30的透光率小于第一壳20的透光率,如此,进入到第二腔1413内的光线比较柔和,避免强光进入到第二壳30内影响拍摄系统1000的成像质量。
请继续参阅图2,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为分体结构,第一壳20能够拆卸地与第二壳30连接,使得在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中的一个损坏时,只需要更换损坏的那个即可,降低了拍摄系统10001000的使用成本。具体地,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为两个独立的元件,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可以通过锁紧组件14可拆卸地连接。
请参阅图2至图4,保护壳100还可包括遮光件40,遮光件40可以设置在第一壳20或第二壳30内,用于阻止至少部分光线从第一收容腔21进入第二收容腔31。具体地,拍摄系统1000外的光线容易穿过第一壳20进入到第一收容腔21内,进而进入到第二收容腔31内,这些光线容易被反射至收容于第二收容腔31的手持拍摄设备200的拍摄部220内,进而影响手持拍摄设备200的成像质量。然而,在第一壳20或第二壳30内设置遮光件40可以阻止至少部分光线从第一收容腔21进入到第二收容腔31,使得从第一收容腔21进入到拍摄部220内的光线较少或者没有,从而手持拍摄设备200可以实现较高的成像质量。另外,通过设置遮光件40,第一壳20可以不用做成黑色或者不用在第一壳20的外表面喷涂黑漆,使得第一壳20可以制成透明状,从而拍摄系统1000的外观更加美观。
具体地,遮光件40可以用于阻止一收容腔21中的全部光线进入到第二收容腔31,遮光件40也可以用于阻止第一收容腔21内的部分光线(例如40%、50%、60%、70%、80%、90%、95%等更多百分比)进入到第二收容腔31内。遮光件40可以安装在第一壳20内(例如遮光件40安装在第一收容腔21内),遮光件40也可以安装在第二壳30内,遮光件40还可以安装在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的结合处(例如遮光件40安装在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之间),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遮光件40由遮光材料(例如木材、金属、深色塑料或其它可以遮光的材料)制成,以使遮光件40的透光率较低或者不透光,使得遮光件40可以将更多地阻止第一收容腔21内的光线进入到第二收容腔31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遮光材料指的是透光率小于30%的材料,并非只是透光率为零的材料。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遮光件40由透光材料或遮光材料制成,在遮光件40上设置有吸光层,使得第一收容腔21内的光线到达遮光件40时可以被吸光层吸收,使得只有较少的光线或者没有光线可以穿过遮光件40进入第二收容腔31,从而使得第一收容腔21内的光线不易对手持拍摄设备200造成干扰。其中,吸光层可以是设置在遮光件40内的吸光材料,也可以是将吸光材料涂覆在遮光件40的表面而形成吸光层,吸光层还可以是遮光件40的表面上粘贴的吸光膜。其中,可以在遮光件40的靠近第一收容腔21的表面涂覆吸光材料或粘贴吸光膜,也可以在遮光件40的靠近第二收容腔31的表面涂覆吸光材料或粘贴吸光膜,还可以在遮光件40的靠近第一收容腔21的表面及靠近第二收容腔31的表面均涂覆吸光材料或粘贴吸光膜,吸光层的设置情况在此不一一列举。
请参阅图4,保护壳100还可包括密封件50,密封件50可以安装在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之间,以密封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之间的间隙,使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之间的间隙较小或没有间隙,外界的水不易进入到保护壳100内。
下面结合附图对快拆结构10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快拆结构10包括第一限位件11、第二限位件12、结合件13及锁紧组件14。
具体地,第一限位件11设置在第一壳20上,第一限位件11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壳20的外侧的卡勾、形成在第一壳20的外表面的凹槽等,在此不一一列举。第一限位件11可以与第一壳20为一体结构,例如第一限位件11与第一壳20可以通过注塑、铸造、锻造等方式一体成型;第一限位件11可以与第一壳20为分体结构,可以通过焊接、胶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第一壳20的外侧。
请参阅图3及图4,第二限位件12设置在第二壳30上,第二限位件12可以是设置在第二壳30的外侧的卡块、开设在第一壳20的外表面的凹槽等,在此不一一列举。第二限位件12可以与第二壳30为一体结构,例如第二限位件12与第二壳30可以通过注塑、铸造、锻造等方式一体成型;第二限位件12可以与第二壳30为分体结构,可以通过焊接、胶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第二壳30的外侧。
结合件13可以设置在第一壳20或第二壳30上,结合件13可以用于与锁紧组件14连接,以将锁紧组件14连接在第一壳20或第二壳30上。在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锁紧时;结合件13可以位于第一限位件11与第二限位件12之间,或者结合件13可以设置在第一壳20,结合件13较第一限位件11更远离第二限位件12;或者,结合件13设置在第二壳30,结合件13较第二限位件12更远离第一限位件11。进一步地,结合件13、第一限位件11及第二限位件12三者的中心线可以重合或者不重合。
请参阅图3及图4,结合件1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一个结合件13可以分布在第一壳20或第二壳30的任意位置,多个结合件13可以任意分布或均匀分布在第一壳20或第二壳30的外侧,对应结合件13的设置,第一限位件11与第二限位件12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结合件13的数量为两个,均匀设置在第二壳30的外侧,第一限位件11的数量为两个,均匀设置在第一壳20且与结合件13相对应,第二限位件12的数量为两个,均匀设置在第二壳30的外侧且与结合件13相对应。当然,结合件13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图4所示的两个,还可以是一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或更多数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及图4,结合件13包括第一子结合件131和第二子结合件132,第一子结合件131与第二子结合件132之间具有间隔。从俯视或仰视的角度观察时,第一限位件11可以位于间隔内或位于间隔外,第二限位件12可以位于间隔内或位于间隔外。
请参阅图3至图4,锁紧组件14与结合件13连接,锁紧组件14能够相对结合件13转动及相对第一壳20或第二壳30移动,以使锁紧组件14与第一限位件11及第二限位件12均配合,进而锁紧第一壳20和第二壳30;或者,锁紧组件14能够相对结合件13转动及相对第一壳20或第二壳30移动,使得锁紧组件14与第一限位件11及第二限位件12中的至少一个解除配合以解锁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
具体地,锁紧组件14可以与结合件13转动连接,例如锁紧组件14中的零件可以与结合件13转动连接,或者锁紧组件14可以通过外部元件与结合件13转动连接。需要锁紧第一壳20和第二壳30时,用户可以活动锁紧组件14使得锁紧组件14与第一限位件11及第二限位件12均配合,进而锁紧组件14可以将第一壳20和第二壳30锁紧在一起。在需要将第一壳20和第二壳30分开时,可以活动锁紧组件14使得锁紧组件14相对于结合件13转动,而使锁紧组件14与第一限位件11解除配合、或使锁紧组件14与第二限位件12解除配合、或使锁紧组件14与第一限位件11及第二限位件12均解除配合,进而可以分开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由此,通过锁紧组件14与第一限位件11及第二限位件12的配合,可以较快捷地锁紧及分开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
请参阅图3及图5,快拆结构10还可包括连接件15,连接件15包括相对的第一侧151和第二侧152,连接件15的第一侧151与结合件13转动连接,连接件15的第二侧152与锁紧组件14转动连接,锁紧组件14能够相对于连接件15转动,以使锁紧组件14能够相对于第一壳20或第二壳30移动。通过设置连接件15连接锁紧组件14及结合件13,使得锁紧组件14可以更加顺畅地相对于第一壳20或第二壳30移动,进而可以更加快速便捷地分开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
具体地,锁紧组件14包括支架141,支架141设置有第一腔1411,连接件15的第二侧152转动连接在第一腔1411的第一侧1402,在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锁紧时,连接件15可以完全收容在第一腔1411内,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解除锁紧时,连接件15可以部分位于第一腔1411外。在第一壳20和第二壳30处于锁紧状态时,连接件15不凸出于第一腔1411,使得连接件15不易相对支架141及结合件13转动,提高了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锁紧时的稳定性,另外保护壳100的外观更加美观。
请继续参阅图3、图5及图6,保护壳100还可包括第一轴60及第二轴70,连接件15的第一侧151通过第一轴60与第一子结合件131及第二子结合件132转动连接并位于间隔内,如此,连接件15在转动时不易与第一子结合件131或第二子结合件132发生碰撞。连接件15的第二侧152通过第二轴70与第一腔1411的两个侧壁1404连接并位于第一腔1411的两个侧壁1404之间,如此,支架141相对连接件15转动时更加顺畅。
具体地,第一子结合件131开设有第一转孔1311,第二子结合件132开设有第二转孔1321,连接件15的第一侧151开设有贯穿的第三转孔1511,第一轴60可以穿设第一转孔1311、第二转孔1321及第三转孔1511而将连接件15的第一侧151与第一子结合件131及第二子结合件132转动连接。在一个例子中,第一轴60固定在第一子结合件131及第二子结合件132上,连接件15的第一侧151套设第一轴60并能绕第一轴60转动。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一轴60转动连接在第一子结合件131及第二子结合件132上,连接件15的第一侧151固定套设在第一轴60上。
第一腔1411的两个侧壁1404开设有第四转孔1403,连接件15的第二侧152开设有贯穿的第五转孔1521,第二轴70可以穿设第四转孔1403和第五转孔1521而将连接件15的第二侧152与支架141转动连接。在一个例子中,第二轴70固定在第一腔1411的两个侧壁1404上,连接件15的第一侧152套设在第二轴70并能够绕第二轴70转动。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二轴70转动连接在第一腔1411的两个侧壁1404上,连接件15的第二侧152固定套设在第二轴70上。
请继续参阅图3、图5及图6,第一限位件11能够伸入第一腔1411内以与第一腔1411的第二侧1406的侧壁1408卡合,第一限位件11可以从第一腔1411内移出以解除第一腔1411的第二侧1406的侧壁1408卡合,如此,通过调整第一限位件11与第一腔1411的第二侧1406的侧壁1408之间的配合,可以改变第一壳20与支架141之间的连接状态。
具体地,第一限位件11可以包括呈钩状的第一卡勾111,第一腔1411的第二侧1406的侧壁1408可以包括呈钩状的第二卡勾1409,第一卡勾111和第二卡勾1409的延伸方向相反,使得第一卡勾111可以和第二卡勾1409相互卡合。其中,第一卡勾111的延伸方向可以向下,第二卡勾1409的延伸方向可以向上;或者,第一卡勾111的延伸方向可以向上,第二卡勾1409的延伸方向可以向下。当然,第一限位件11还可以呈其它形状,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请继续参阅图3、图5及图6,支架141还开设有第二腔1413,第二限位件12可以伸入第二腔1413以与第二腔1413的侧壁1405卡合,第二限位件12也可以从第一腔1411移出以解除与第二腔1413的侧壁1405的卡合,如此,通过调整第二限位件12与第二腔1413的侧壁1405之间的配合,可以改变第二壳30与支架141之间的连接状态。
具体地,第二限位件12可以包括呈钩状的第三卡勾121,在第二限位件12伸入第二腔1413后,第三卡勾121可以卡合第二腔1413的侧壁1405而使第二壳30与支架141相连接;在需要解除第二壳30与支架141之间的连接关系时,可以活动支架141或第二壳30而使第三卡勾121可以解除与第二腔1413的侧壁1405之间的配合,进而可以将第三卡勾121移出第二腔1413。其中,第一腔1411和第一腔1411可以连通,第一腔1411与第二腔1413也可以不连通。
请参阅图3、图5及图6,支架141包括支架本体1415及支架盖体1417,第一腔1411及第二腔1413均设置在支架本体1415上,支架盖体1417设置在支架本体1415上并遮盖第二腔1413的开放侧。支架本体1415与支架盖体1417可以为分体结构或一体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架本体1415与支架盖体1417为一体结构,例如支架本体1415与支架盖体1417可以通过注塑等方式一体成型,如此,支架本体1415与支架盖体1417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更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架本体1415与支架盖体1417为分体结构,支架本体1415与支架盖体1417为两个独立的元件,可以通过相同或不同的工艺独自成型后,支架本体1415与支架盖体1417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方式可拆卸地连接,便于拆卸支架本体1415及支架盖体1417。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支架本体1415与支架盖体1417为分体结构,支架盖体1417通过超声波焊接在支架本体1415上,如此,支架本体1415与支架盖体1417固定连接,使得支架本体1415与支架盖体1417连接的紧密性更好;当然,支架本体1415和支架盖体1417也可以通过其他焊接方式焊接在一起,在此不一一列举;或者支架本体1415和支架盖体1417可以通过胶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支架本体1415的两侧还可以设置有防滑件1419,防滑件1419可以用于供用户握持,使得用户拿取支架本体1415更加方便且不易打滑,并且用户可以更好地对支架本体1415施力以锁紧或解锁第一壳20及第二壳30。其中,防滑件1419可以包括凸起、凹槽及磨砂结构等防滑结构,在此不一一列举。
请参阅图3及图6,锁紧组件14还包括加解锁件142,加解锁件142能够伸缩地安装在第二腔1413内,第二限位件12能够伸入第二腔1413以与加解锁件142卡合,第二限位件12能够从第二腔1413内移出以解除与加解锁件142的卡合,如此,通过加解锁件142与第二限位件12之间的配合,可以较便捷地解除第二壳30与支架141之间的锁合状态。其中,加解锁件142可以通过弹簧、导轨与轨道配合、齿轮与齿条配合等方式伸缩地安装在第二腔1413内。
具体地,第二腔1413的一侧开放,加解锁件142可以从第二腔1413的开放侧安装至第二腔1413内,支架盖体1417安装在支架本体1415上并可以遮盖第二腔1413的开放侧,可以理解,支架盖体1417可以对加解锁件142起到限定作用,使得加解锁件142不易从第二腔1413内滑出。进一步地,支架盖体1417设置有通孔1418,部分加解锁件142可以自通孔1418伸出至第二腔1413外,用户可以按压位于第二腔1413外的加解锁件142,使加解锁件142可以在第二腔1413内伸缩,以调整加解锁件142与第二限位件12之间的配合关系。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加解锁件142包括加解锁本体1421及自加解锁本体1421延伸的支臂1423,加解锁本体1421可以收容在第二腔1413内并至少部分自通孔1418伸出第二腔1413外。加解锁本体1421包括第一侧1424和第二侧1426,第一侧1424为加解锁本体1421朝向第二壳30的一侧,第二侧1426为加解锁本体1421背离第二壳30的一侧。加解锁本体1421开设有贯穿孔1422,贯穿孔1422贯穿加解锁本体1421的第一侧1424和第二侧1426,第二限位件12能够伸入第二腔1413并穿过贯穿孔1422与加解锁本体1421的第二侧1426卡合,如此,贯穿孔1422可以限制第二限位件12的移动,使得第二限位件12与加解锁本体142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从而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之间的锁紧关系更加稳定,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不易分开,确保了拍摄系统1000拍摄时的稳定性。
请结合图6,加解锁本体1421包括位于贯穿孔1422内的第一斜面1428,第二限位件12包括第二斜面122,第一斜面1428可以与第二斜面122配合以引导第二限位件12穿设贯穿孔1422,如此,在第二限位件12伸入贯穿孔1422时将更加快捷,可以提高加锁过程中的效率。具体地,第二限位件12伸入贯穿孔1422时,第二斜面122可以在第一斜面1428上滑行,使得第二限位件12可以更快地穿过贯穿孔1422并卡合在加解锁本体1421的第二侧1426。其中,第一斜面1428与第二斜面122的倾斜角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支臂1423可以自加解锁本体1421的中心向远离加解锁本体1421的中心的一侧或两侧延伸。请结合图3及图6,锁紧组件14还包括弹性件143,弹性件143的第一侧1431可以与支臂1423结合,弹性件143的第二侧1432可以与第二腔1413的底壁或顶壁结合;由此,在解除施加在加解锁本体1421上的压力时,加解锁本体1421在弹性件143的作用下可以较快地恢复至原位置;另外,弹性件143可以使加解锁本体1421具有向上或向下的作用力,以使加解锁本体1421与第二限位件12之间卡合得更加紧密。其中,弹性件143可以包括弹簧等具有弹性的元件。
其中,弹性件143安装在支臂1423与第二腔1413的底壁或顶壁时,弹性件143的第一侧1431可以卡合在支臂1423上,弹性件143的第二侧1432可以卡合在第二腔1413的底壁或顶壁上,由此,按压加解锁件142时弹性件143不易错位。当然,弹性件143的第一侧1431也可以不卡合在支臂1423内,只与支臂1423相接触;弹性件143的第二侧1432也可以不卡合在第二腔1413的底壁或顶壁内,只与第二腔1413的底壁或顶壁相接触。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支臂1423的数量为两个,弹性件143的数量为两个,请结合图7,支架盖体1417上设置有两个抵持柱14171,弹性件143的两侧分别与支臂1423及第二腔1413的底壁相结合,两个抵持柱14171可以分别抵持两个支臂1423以限制支臂1423沿远离第一腔1411的方向上的活动距离。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安装锁紧组件14可以是如下过程:先将两个弹性件143安装在第二腔1413内,然后将加解锁件142安装在第二腔1413内,最后将支架盖体1417安装在支架本体1415上。
请参阅图8及图9,解除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之间的锁紧关系可以是如下过程:第一、按压加解锁件142,同时使用手指或工具扣动支架141,以解除第二限位件12与加解锁件14之间的配合,使得保护壳100处于如图8所示的状态;第二、向斜向下的方向转动支架141,使第一限位件11从第一腔1411内移出,使得保护壳100处于如图9所示的状态。锁紧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的过程与解除第一壳20与第二壳30之间的锁紧的过程相反,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7)

1.一种快拆结构,用于锁紧第一壳与第二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壳的第一限位件;
设置在所述第二壳的第二限位件;
设置在所述第一壳或所述第二壳的结合件;及
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结合件连接,所述锁紧组件能够相对所述结合件转动及相对所述第一壳或所述第二壳移动,以选择性地使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及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均配合以锁紧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或使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及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中的至少一个解除配合以解锁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锁紧时,
所述结合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或
所述结合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所述第一限位件相较所述结合件更靠近所述第二限位件;或
所述结合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所述第二限位件相较所述结合件更靠近所述第一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结构还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与所述结合件转动连接,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侧转动连接,所述锁紧组件相对所述连接件转动,以使所述锁紧组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壳或所述第二壳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设置有第一腔,所述连接件的第二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腔的第一侧,在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锁紧时,所述连接件完全收容在所述第一腔内,在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解除锁紧时,所述连接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件包括第一子结合件及第二子结合件,所述第一子结合件及所述第二子结合件之间具有间隔,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通过第一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子结合件及所述第二子结合件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间隔内;所述连接件的第二侧通过第二轴与所述第一腔的两个侧壁连接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腔的两个侧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固定在所述第一子结合件及所述第二子结合件上,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套设所述第一轴并能绕所述第一轴转动;或
所述第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子结合件及所述第二子结合件上,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固定在所述第一腔的两个侧壁上,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套设所述第二轴并能绕所述第二轴转动;或
所述第二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腔的两个侧壁上,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设置有第一腔,所述第一限位件能够伸入所述第一腔内以与所述第一腔的第二侧的侧壁卡合、及能够从所述第一腔内移出以解除与所述第一腔的第二侧的侧壁的卡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置有第二腔,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伸入所述第二腔以与所述第二腔的侧壁卡合、及能够从所述第二腔内移出以解除与所述第二腔的侧壁的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
加解锁件,所述加解锁件能够伸缩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腔内,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伸入所述第二腔以与所述加解锁件卡合、及能够从所述第二腔内移出以解除与所述加解锁件的卡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支架本体,所述第一腔及所述第二腔均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第二腔的一侧开放;及
支架盖体,所述支架盖体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并遮盖所述第二腔的开放侧,所述支架盖体设置有通孔,所述加解锁件的部分自所述通孔伸出至所述第二腔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支架盖体为一体结构;或
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支架盖体为分体结构,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支架盖体可拆卸地连接;或
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支架盖体为分体结构,所述支架盖体通过超声波焊接在所述支架本体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加解锁件包括:
加解锁本体,所述加解锁本体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贯穿所述加解锁本体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加解锁本体收容在所述第二腔内并至少部分自所述通孔伸出至所述第二腔外,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伸入所述第二腔并穿过所述贯穿孔以与所述加解锁本体的第二侧卡合;及
自所述加解锁本体延伸的支臂,所述弹性件的第一侧与所述支臂结合,所述弹性件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腔的底壁或顶壁结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解锁本体包括位于所述贯穿孔内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配合以引导所述第二限位件穿设所述贯穿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侧设置有防滑件,用于供用户握持。
16.一种手持拍摄设备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所述第一壳设有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手持拍摄设备的手持部;
第二壳,所述第二壳设有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二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手持拍摄设备的拍摄部;及
权利要求1-15任意一项所述的快拆结构,所述快拆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一壳锁紧在所述第二壳上及解除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之间的锁紧。
17.一种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保护壳;及
手持拍摄设备,所述手持拍摄设备安装在所述保护壳内,所述手持拍摄设备的手持部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所述手持拍摄设备的拍摄部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内。
CN202023089973.7U 2020-12-18 2020-12-18 快拆结构、手持拍摄设备的保护壳及拍摄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00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9973.7U CN214500824U (zh) 2020-12-18 2020-12-18 快拆结构、手持拍摄设备的保护壳及拍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9973.7U CN214500824U (zh) 2020-12-18 2020-12-18 快拆结构、手持拍摄设备的保护壳及拍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00824U true CN214500824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07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8997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00824U (zh) 2020-12-18 2020-12-18 快拆结构、手持拍摄设备的保护壳及拍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008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4397A (zh) * 2020-12-18 2022-05-1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拍摄设备的保护壳及拍摄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4397A (zh) * 2020-12-18 2022-05-1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拍摄设备的保护壳及拍摄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16538B2 (en) Quick-release ball-and-socket joint camera mount
US8718457B2 (en) Camera case
US9423673B2 (en) Quick-release ball-and-socket joint camera mount
US11714338B2 (en) Camera housing
US10025166B2 (en) Swivel wrist mount
US9625791B2 (en) Swivel camera mount
TWI580338B (zh) 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防水殼體結構及用於電子平板的防水殼體結構
US10539858B2 (en) Camera mount
JP5969602B2 (ja) タブレットコンピュータを収納するためのハウジング
CN214500824U (zh) 快拆结构、手持拍摄设备的保护壳及拍摄系统
JP2014533379A (ja) 保護ケースおよび製造方法
WO2018089620A1 (en) Universal mount for a mobile hand-h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4053327A (zh) 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及电子平板的防水壳体结构
CN214504092U (zh) 手持拍摄设备的保护壳及拍摄系统
EP3413128A1 (en) Waterproof camera case
EP4221475A1 (en) Fixing member for waterproof shell, and waterproof shell
US9325366B1 (en)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and mounting a personal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camera
CN114019750A (zh) 一种防水运动相机
CN111418199A (zh) 一种防护壳结构、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CN213302744U (zh) 相机密封装置以及相机
CN114514397A (zh) 手持拍摄设备的保护壳及拍摄系统
JP4503943B2 (ja) 防水機能を有する機器
KR200359424Y1 (ko) 카메라의 방수케이스.
NZ625857B2 (en) Protective cas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