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00131U - 一种电磁阀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阀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00131U
CN214500131U CN202120785375.9U CN202120785375U CN214500131U CN 214500131 U CN214500131 U CN 214500131U CN 202120785375 U CN202120785375 U CN 202120785375U CN 214500131 U CN214500131 U CN 214500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hole
working port
work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853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杉海
鲁焕炯
顾国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yao Sanlixin Solenoid Val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yao Sanlixin Solenoid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yao Sanlixin Solenoid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yao Sanlixin Solenoid Val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853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00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00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00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阀结构,包括具有阀腔的阀体、以及阀杆;阀体上设置第一工作孔、第二工作孔、第三工作孔和第四工作孔并在阀腔上形成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第三工作口和第四工作口;阀杆设置有连通件,连通件设置连通通道并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通件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的两端与阀腔密封配合;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位于第一开口朝向的阀腔上,第三工作口位于第二开口朝向的阀腔上;第四工作口位于非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朝向的阀腔上;连通通道与第三工作口连通;阀杆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二工作口与连通通道连通;阀杆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工作口与连通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其能实现二位四通阀功能且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结构,尤其是一种二位四通的电磁阀结构。
背景技术
通用类的阀一般为二位二通和二位三通,在某些复杂的管道中往往需要多个阀组合来控制流体的流动,这无疑是增加了管道的安装难度,而且使用成本也更高,多个阀的组合应用同时也增加了故障率。对于二位多通的阀,在目前的市场上,我经常见到的是气动类换向阀和油压类的换向阀。对于这种阀,它的应用介质是特定的,气动类的只能应用于压缩空气,油压类的只能应用于液压油,这也就限定了这类阀只能应用特定的工作场合。而在实际的管道控制中,水和压缩空气是最常见的介质,因此,一款水气通用的二位多通阀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更大。
现在我们见到最多的二位多通类阀,它的结构往往是滑阀类的,通过一根阀杆的移动来控制多个通路,这种结构相对比较复杂,而且对零部件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同时流量系数也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结构,其能实现二位四通阀功能且结构简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磁阀结构,包括内部具有阀腔的阀体、可活动设置在所述阀腔内的阀杆、以及设置在所述阀体上用于驱动所述阀杆运动的电磁驱动装置;
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所述阀腔连通的第一工作孔、第二工作孔、第三工作孔和第四工作孔并分别在所述阀腔内壁上形成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第三工作口和第四工作口;
所述阀杆的一端设置有连通件,所述连通件设置有贯穿自身的连通通道并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连通件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的两端与所述阀腔内壁密封配合;
所述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朝向的阀腔内壁上且所述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沿阀杆活动方向分布;所述第三工作口位于所述第二开口朝向的阀腔内壁上;所述第四工作口位于非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朝向的阀腔内壁上;
所述连通通道始终与所述第三工作口连通;
所述阀杆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工作口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
所述阀杆位于第二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连通件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的两端与所述阀腔内壁密封配合使得所述连通通道中的介质与所述阀腔内的介质部流通;
由于所述第四工作口位于非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朝向的阀腔内壁上,故所述第四工作口始终与所述阀腔连通;
当所述阀杆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连通件随所述阀杆同步运动,所述第二工作口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即所述第二工作口与所述第三工作口连通,而所述第一工作口位于所述连通件的外侧,故所述第一工作口通过所述阀腔与所述第四工作口连通;
当所述阀杆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连通件随所述阀杆同步运动,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即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第三工作口连通,而所述第二工作口位于所述连通件的外侧,故所述第二工作口通过所述阀腔与所述第四工作口连通。
使用时,一款二位四通阀至少能顶替两个二通阀,这无疑降低了阀的使用成本;而且对于管道系统而言,单个电磁阀结构比多个电磁阀结构故障率肯定更低,因此可靠性也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设置有与所述阀腔连通的驱动轴孔,所述驱动轴孔的轴向方向与所述阀杆的轴向方向一致,所述阀杆活动的设置在所述驱动轴孔中;所述电磁驱动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驱动轴孔外的电磁线圈、设置在所述驱动轴孔远离所述阀腔一端的静铁芯、以及作用于所述阀杆的复位弹性件,所述阀杆形成为动铁芯,所述复位弹性件作用于所述阀杆使得所述阀杆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工作位置运动的趋势;
所述电磁线圈断电的状态下,所述阀杆位于第一工作位置;
所述电磁线圈通电的状态下,所述阀杆位于第二工作位置。
采用上述结构,当所述电磁线圈处于断电的情况下,所述电磁线圈不产生电磁力,在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阀杆向第一工作位置侧移动并保持在第一工作位置处;
当所述电磁线圈处于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使得所述阀杆克服复位弹性件的弹性力向第二工作位置侧移动并保持在第二工作位置处。
具体的,所述阀杆沿着其轴向方向运动,当所述电磁阀结构处于所述第一工作口位于第二工作口上方的状态下,所述电磁线圈断电情况下,所述阀杆沿其轴向向下运动,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情况下,所述阀杆沿其轴向向上运动;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件包括安装件、滑移件、以及驱动弹性件;所述安装件设置有贯穿自身的安装通孔;所述滑移件设置有两个且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通孔的两端,两个所述滑移件朝向所述阀腔内壁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驱动弹性件作用于两个所述滑移件使得两个所述滑移件具有朝向所述阀腔内壁运动的趋势;两个所述滑移件均设置有中空通孔,两个所述滑移件中的中空通孔、以及安装件中的安装通孔形成为所述连通通道。
采用上述结构,在所述驱动弹性件的作用下,两个所述滑移件具有朝向所述阀腔内壁运动的趋势,故最终两个所述滑移件上的第一密封件始终与所述阀腔内壁密封配合;所述驱动弹性件的设置使得两个所述滑移件与所述阀腔内壁为活动密封配合,故当所述阀杆带动所述连通件移动时,两个所述滑移件上的第一密封件与阀腔内壁之间的密封面可以自动进行调整,从而使得连通件与阀腔内壁之间的密封效果更佳;具体的,所述安装通孔为直线型,两个所述滑移件背对设置,所述驱动弹性件设置在两个所述滑移件之间且所述驱动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使得两个所述滑移件相互远离朝向阀腔内壁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件上的第一密封件通过橡胶注塑工艺直接连在所述滑移件上,所述滑移件的材质为黄铜。通过橡胶注塑工艺将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滑移件上,使滑移件的体积更小,同时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件与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滑移件与所述安装通孔为滑动安装,故两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隙,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件可以将所述滑移件与所述安装通孔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实现所述滑移件在所述俺咋混个通孔内密封滑动,使得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阀腔之间密封隔离,
具体的,所述滑移件朝向所述安装通孔的外壁上凹陷形成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密封件的第二密封件安装凹槽;所述第二密封件为V型圈。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件本体、以及金属镶件,所述安装件本体设置有与所述金属镶件相匹配的贯通孔以用于安装所述金属镶件;所述金属镶件设置有贯通孔形成为所述安装通孔。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金属镶件可以保证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度和表面的光洁度;所述安装件本体为塑料注塑件。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件中的中空通孔至少靠近所述阀腔内壁一侧的内壁沿着靠近所述阀腔内壁方向向远离中空通孔的轴线侧倾斜。
所述中空通道内壁的倾斜使得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大小增大;采用上述结构,在保证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中能够切换连通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小阀杆的行程,从而降低电磁线圈的功率;同时保证阀杆切换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二开口始终能与第三工作口连通。
具体的,所述中空通道沿着靠近所述阀腔内壁方向依次包括圆柱段和圆台段,所述圆台段的上底面与所述圆柱段相匹配连接,所述圆台端的下底面朝向所述阀腔内壁且面积大于所述上底面,所述圆台端的下底面形成为所述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件与所述阀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燕尾凹槽,所述阀杆用于安装所述连通件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燕尾凹槽相匹配的燕尾凸块,所述连通件与所述阀杆通过燕尾凹槽与燕尾凸块匹配安装。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连通件与所述阀杆通过燕尾凹槽与燕尾凸块形成燕尾连接,这是一种轴向强制性连接,所述连通件与阀杆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进一步保证所述连通件随所述阀杆的同步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阀腔内壁设置所述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座,所述连通件设置有第一开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座密封配合,所述第一密封座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连通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
所述阀腔内壁设置所述第三工作口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座,所述连通件设置有第二开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座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密封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工作口连通的第三穿孔。
所述第三工作口通过第三穿孔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
所述阀杆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工作口通过第二穿孔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
所述阀杆位于第二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工作口通过第一穿孔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
所述第一密封座和第二密封座的材料为PTFE加石墨,并通过四氟模压工艺一次成型,再进行研磨处理,上述结构保证第一密封座和第二密封座的密封性和润滑性,使得连通件能与第一密封座、第二密封座滑动密封配合;所述第一密封座和第二密封座是在同一中心线上,且两者互相平行。
具体的,所述阀腔内壁设置所述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的一侧内壁上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一密封座相匹配的第一密封座安装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座安装凹槽在设置所述第一工作口处和第二工作口处分别凸起形成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密封座朝向所述第一工作口和第二工作口的一侧分别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相匹配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座安装至所述第一密封座凹槽时,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座与所述第一密封座安装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五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座凹陷形成用于安装所述第五密封件的第五密封件安装凹槽;所述第三密封件、第四密封件、第五密封件均为O型圈;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第三密封件、第四密封件使得连通的第一工作口、第一穿孔与连通的第二工作口、第二穿孔之间相互密封隔离;所述第五密封件将所述第一密封座与所述第一密封座安装凹槽之间的安装间隙进行密封,防止阀腔与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通过第一密封座与第一密封座安装凹槽之间的安装间隙连通;
所述阀腔内壁设置所述第三工作口的一侧内壁上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二密封座相匹配的第二密封座安装凹槽,所述第二密封座与所述第二密封座安装凹槽之间设置有第六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座凹陷形成用于安装所述第六密封件的第六密封件安装凹槽;上述结构,防止第三工作开口通过第二密封座与第二密封座安装凹槽之间安装间隙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包括阀体本体、阀盖、以及隔磁管;所述第一工作孔、第二工作孔设置在所述阀盖上,所述第三工作孔、第四工作孔设置在所述阀体本体上,所述阀体本体与所述阀盖组合形成所述阀腔;所述隔磁管设置在所述阀体本体上且所述隔磁管设置有内孔并贯穿所述阀体本体用于安装所述隔磁管的侧壁与所述阀腔连通形成为所述驱动轴孔。
所述隔磁管与所述阀体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七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性件位于所述静铁芯和阀杆之间;
所述电磁阀结构包括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安装凹槽的导向柱,所述阀杆朝向所述静铁芯的一端凹陷形成第二弹性件安装凹槽,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凹槽和第二弹性件凹槽内且所述导向柱一端大部分伸入所述第二弹性件安装凹槽中,另一端与所述静铁芯抵靠。
采用上述结构,保证所述复位弹性件在伸缩过程中部被扭曲和变形,同时保证复位弹性件的弹力精度,进一步增加了复位弹性件的使用寿命;所述导向柱大部分伸入所述第二弹性件安装凹槽中可以理解为所述导向柱超过一半伸入所述第二弹性件安装凹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结构其能实现二位四通阀功能且结构简单。
(2)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结构其结构设计合理,密封效果更好。
(3)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结构其至少能顶替两个二通阀,这无疑降低了阀的使用成本;而且对于管道系统而言,单个电磁阀结构比多个电磁阀结构故障率肯定更低,因此可靠性也更高。
(4)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结构其可适用的介质包括空气、水等中性介质,对于低粘度的轻油也可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结构的另一方向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结构中连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结构的连通件中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结构的连通件中滑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结构中阀杆与连通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结构中阀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结构的阀杆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断电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结构的阀杆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通电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阀体;101阀腔;1011第一密封座安装凹槽;1011a第一凸起;1011b第二凸起;1012第二密封座安装凹槽;102第一工作孔;1021第一工作口;103第二工作孔;1031第二工作口;104第三工作孔;1041第三工作口;105第四工作孔;1051第四工作口;106驱动轴孔;107阀体本体;108阀盖;109隔磁管;2阀杆;201燕尾凸块;202第二弹性件安装凹槽;3连通件;301连通通道;302第一开口;303第二开口;304安装件;3041安装通孔;3042安装件本体;3043金属镶件;305滑移件;3051中空通孔;3051a圆柱段;3051b圆台段;3052第二密封件安装凹槽;306驱动弹性件;307燕尾凹槽;4电磁驱动装置;401电磁线圈;402静铁芯;403复位弹性件;5第一密封座;501第一穿孔;502第二穿孔;503第一凹槽;504第二凹槽;6第二密封座;601第三穿孔;7导向柱;701第一弹性件安装凹槽;8第一密封件;9第二密封件;10第三密封件;11第四密封件;12第五密封件;13第六密封件;14第七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10所示,一种电磁阀结构,包括内部具有阀腔101的阀体1、可活动设置在所述阀腔101内的阀杆2、以及设置在所述阀体1上用于驱动所述阀杆2运动的电磁驱动装置4;
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所述阀腔101连通的第一工作孔102、第二工作孔103、第三工作孔104和第四工作孔105并分别在所述阀腔101内壁上形成第一工作口1021、第二工作口1031、第三工作口1041和第四工作口1051;
所述阀杆2的一端设置有连通件3,所述连通件3设置有贯穿自身的连通通道301并形成第一开口302和第二开口303;所述连通件3设置有第一开口302、第二开口303的两端与所述阀腔101内壁密封配合;
所述第一工作口1021、第二工作口1031位于所述第一开口302朝向的阀腔101内壁上且所述第一工作口1021、第二工作口1031沿阀杆2活动方向分布;所述第三工作口1041位于所述第二开口303朝向的阀腔101内壁上;所述第四工作口1051位于非所述第一开口302、第二开口303朝向的阀腔101内壁上;
所述连通通道301始终与所述第三工作口1041连通;
所述阀杆2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工作口1031与所述连通通道301连通;
所述阀杆2位于第二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工作口1021与所述连通通道301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连通件3设置有第一开口302、第二开口303的两端与所述阀腔101内壁密封配合使得所述连通通道301中的介质与所述阀腔101内的介质部流通;
由于所述第四工作口1051位于非所述第一开口302、第二开口303朝向的阀腔101内壁上,故所述第四工作口1051始终与所述阀腔101连通;
如图9所示,当所述阀杆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连通件3随所述阀杆2同步运动,所述第二工作口1031与所述连通通道301连通即所述第二工作口1031与所述第三工作口1041连通,而所述第一工作口1021位于所述连通件3的外侧,故所述第一工作口1021通过所述阀腔101与所述第四工作口1051连通;
如图10所示,当所述阀杆2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连通件3随所述阀杆2同步运动,所述第一工作口1021与所述连通通道301连通即所述第一工作口1021与所述第三工作口1041连通,而所述第二工作口1031位于所述连通件3的外侧,故所述第二工作口1031通过所述阀腔101与所述第四工作口1051连通。
使用时,一款二位四通阀至少能顶替两个二通阀,这无疑降低了阀的使用成本;而且对于管道系统而言,单个电磁阀结构比多个电磁阀结构故障率肯定更低,因此可靠性也更高。
如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阀体1设置有与所述阀腔101连通的驱动轴孔106,所述驱动轴孔106的轴向方向与所述阀杆2的轴向方向一致,所述阀杆2活动的设置在所述驱动轴孔106中;所述电磁驱动装置4包括套设在所述驱动轴孔106外的电磁线圈401、设置在所述驱动轴孔106远离所述阀腔101一端的静铁芯402、以及作用于所述阀杆2的复位弹性件403,所述阀杆2形成为动铁芯,所述复位弹性件403作用于所述阀杆2使得所述阀杆2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工作位置运动的趋势;
所述电磁线圈401断电的状态下,所述阀杆2位于第一工作位置;
所述电磁线圈401通电的状态下,所述阀杆2位于第二工作位置。
采用上述结构,当所述电磁线圈401处于断电的情况下,所述电磁线圈401不产生电磁力,在复位弹性件403的作用下,所述阀杆2向第一工作位置侧移动并保持在第一工作位置处;
当所述电磁线圈401处于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电磁线圈401产生电磁力使得所述阀杆2克服复位弹性件403的弹性力向第二工作位置侧移动并保持在第二工作位置处。
具体的,所述阀杆2沿着其轴向方向运动,当所述电磁阀结构处于所述第一工作口1021位于第二工作口1031上方的状态下,所述电磁线圈401断电情况下,所述阀杆2沿其轴向向下运动,所述电磁线圈401通电情况下,所述阀杆2沿其轴向向上运动;所述复位弹性件403为弹簧。
如图4、6所示,优选的,所述连通件3包括安装件304、滑移件305、以及驱动弹性件306;所述安装件304设置有贯穿自身的安装通孔3041;所述滑移件305设置有两个且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通孔3041的两端,两个所述滑移件305朝向所述阀腔101内壁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密封件8,所述驱动弹性件306作用于两个所述滑移件305使得两个所述滑移件305具有朝向所述阀腔101内壁运动的趋势;两个所述滑移件305均设置有中空通孔3051,两个所述滑移件305中的中空通孔3051、以及安装件304中的安装通孔3041形成为所述连通通道301。
采用上述结构,在所述驱动弹性件306的作用下,两个所述滑移件305具有朝向所述阀腔101内壁运动的趋势,故最终两个所述滑移件305上的第一密封件8始终与所述阀腔101内壁密封配合;所述驱动弹性件306的设置使得两个所述滑移件305与所述阀腔101内壁为活动密封配合,故当所述阀杆2带动所述连通件3移动时,两个所述滑移件305上的第一密封件8与阀腔101内壁之间的密封面可以自动进行调整,从而使得连通件3与阀腔101内壁之间的密封效果更佳;具体的,所述安装通孔3041为直线型,两个所述滑移件305背对设置,所述驱动弹性件306设置在两个所述滑移件305之间且所述驱动弹性件306处于压缩状态,使得两个所述滑移件305相互远离朝向阀腔101内壁运动。
优选的,所述滑移件305上的第一密封件8通过橡胶注塑工艺直接连在所述滑移件305上,所述滑移件305的材质为黄铜。通过橡胶注塑工艺将第一密封件8设置在滑移件305上,使滑移件305的体积更小,同时密封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滑移件305与所述安装通孔304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9。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滑移件305与所述安装通孔3041为滑动安装,故两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隙,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件9可以将所述滑移件305与所述安装通孔3041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实现所述滑移件305在所述俺咋混个通孔内密封滑动,使得所述连通通道301与所述阀腔101之间密封隔离,
具体的,所述滑移件305朝向所述安装通孔3041的外壁上凹陷形成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密封件9的第二密封件安装凹槽3052;所述第二密封件9为V型圈。
如图5所示,优选的,所述安装件304包括安装件本体3042、以及金属镶件3043,所述安装件本体3042设置有与所述金属镶件3043相匹配的贯通孔以用于安装所述金属镶件3043;所述金属镶件3043设置有贯通孔形成为所述安装通孔3041。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金属镶件3043可以保证所述安装通孔3041的中心度和表面的光洁度;所述安装件本体3042为塑料注塑件。
优选的,所述滑移件305中的中空通孔3051至少靠近所述阀腔101内壁一侧的内壁沿着靠近所述阀腔101内壁方向向远离中空通孔3051的轴线侧倾斜。
所述中空通道内壁的倾斜使得所述第一开口302和第二开口303的大小增大;采用上述结构,在保证第一开口302与所述第一工作口1021、第二工作口1031中能够切换连通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小阀杆2的行程,从而降低电磁线圈401的功率;同时保证阀杆2切换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二开口303始终能与第三工作口1041连通。
具体的,所述中空通道沿着靠近所述阀腔101内壁方向依次包括圆柱段3051a和圆台段3051b,所述圆台段3051b的上底面与所述圆柱段3051a相匹配连接,所述圆台端的下底面朝向所述阀腔101内壁且面积大于所述上底面,所述圆台端的下底面形成为所述第一开口302或第二开口303。
如图7所示,优选的,所述连通件3与所述阀杆2的连接处设置有燕尾凹槽307,所述阀杆2用于安装所述连通件3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燕尾凹槽307相匹配的燕尾凸块201,所述连通件3与所述阀杆2通过燕尾凹槽307与燕尾凸块201匹配安装。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连通件3与所述阀杆2通过燕尾凹槽307与燕尾凸块201形成燕尾连接,这是一种轴向强制性连接,所述连通件3与阀杆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进一步保证所述连通件3随所述阀杆2的同步运动。
如图2、8所示,优选的,所述阀腔101内壁设置所述第一工作口1021、第二工作口1031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座5,所述连通件3设置有第一开口3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座5密封配合,所述第一密封座5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作口1021、第二工作口1031连通的第一穿孔501和第二穿孔502;
所述阀腔101内壁设置所述第三工作口1041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座6,所述连通件3设置有第二开口30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座6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密封座6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工作口1041连通的第三穿孔601。
所述第三工作口1041通过第三穿孔601与所述连通通道301连通。
所述阀杆2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工作口1031通过第二穿孔502与所述连通通道301连通;
所述阀杆2位于第二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工作口1021通过第一穿孔501与所述连通通道301连通。
所述第一密封座5和第二密封座6的材料为PTFE加石墨,并通过四氟模压工艺一次成型,再进行研磨处理,上述结构保证第一密封座5和第二密封座6的密封性和润滑性,使得连通件3能与第一密封座5、第二密封座6滑动密封配合;所述第一密封座5和第二密封座6是在同一中心线上,且两者互相平行。
具体的,所述阀腔101内壁设置所述第一工作口1021、第二工作口1031的一侧内壁上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一密封座5相匹配的第一密封座安装凹槽1011,所述第一密封座安装凹槽1011在设置所述第一工作口1021处和第二工作口1031处分别凸起形成第一凸起1011a和第二凸起1011b,所述第一密封座5朝向所述第一工作口1021和第二工作口1031的一侧分别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一凸起1011a、第二凸起1011b相匹配的第一凹槽503和第二凹槽504,所述第一密封座5安装至所述第一密封座5凹槽时,所述第一凸起1011a与所述第一凹槽503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件10,所述第二凸起1011b与所述第二凹槽504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件11,所述第一密封座5与所述第一密封座安装凹槽1011之间设置有第五密封件12;所述第三密封件10、第四密封件11、第五密封件12均为O型圈;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第三密封件10、第四密封件11使得连通的第一工作口1021、第一穿孔501与连通的第二工作口1031、第二穿孔502之间相互密封隔离;所述第五密封件12将所述第一密封座5与所述第一密封座安装凹槽1011之间的安装间隙进行密封,防止阀腔101与第一工作口1021、第二工作口1031通过第一密封座5与第一密封座安装凹槽1011之间的安装间隙连通;
所述阀腔101内壁设置所述第三工作口1041的一侧内壁上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二密封座6相匹配的第二密封座安装凹槽1012,所述第二密封座6与所述第二密封座安装凹槽1012之间设置有第六密封件13,所述第二密封座6凹陷形成用于安装所述第六密封件13的第六密封件安装凹槽;上述结构,防止第三工作开口通过第二密封座6与第二密封座安装凹槽1012之间安装间隙连通。
如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阀体1包括阀体本体107、阀盖108、以及隔磁管109;所述第一工作孔102、第二工作孔103设置在所述阀盖108上,所述第三工作孔104、第四工作孔105设置在所述阀体本体107上,所述阀体本体107与所述阀盖108组合形成所述阀腔101;所述隔磁管109设置在所述阀体本体107上且所述隔磁管109设置有内孔并贯穿所述阀体本体107用于安装所述隔磁管109的侧壁与所述阀腔101连通形成为所述驱动轴孔106。
所述隔磁管109与所述阀体本体107之间设置有第七密封件14。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性件403位于所述静铁芯402和阀杆2之间;
所述电磁阀结构包括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安装凹槽701的导向柱7,所述阀杆2朝向所述静铁芯402的一端凹陷形成第二弹性件安装凹槽202,所述复位弹性件403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凹槽701和第二弹性件凹槽内且所述导向柱7一端大部分伸入所述第二弹性件安装凹槽202中,所述复位弹性件403通过导向柱7与所述静铁芯402抵靠。
采用上述结构,保证所述复位弹性件403在伸缩过程中部被扭曲和变形,同时保证复位弹性件403的弹力精度,进一步增加了复位弹性件403的使用寿命;所述导向柱7大部分伸入所述第二弹性件安装凹槽202中可以理解为所述导向柱7超过一半伸入所述第二弹性件安装凹槽202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具有阀腔(101)的阀体(1)、可活动设置在所述阀腔(101)内的阀杆(2)、以及设置在所述阀体(1)上用于驱动所述阀杆(2)运动的电磁驱动装置(4);
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阀腔(101)连通的第一工作孔(102)、第二工作孔(103)、第三工作孔(104)和第四工作孔(105)并分别在所述阀腔(101)内壁上形成第一工作口(1021)、第二工作口(1031)、第三工作口(1041)和第四工作口(1051);
所述阀杆(2)的一端设置有连通件(3),所述连通件(3)设置有贯穿自身的连通通道(301)并形成第一开口(302)和第二开口(303);所述连通件(3)设置有第一开口(302)、第二开口(303)的两端与所述阀腔(101)内壁密封配合;
所述第一工作口(1021)、第二工作口(1031)位于所述第一开口(302)朝向的阀腔(101)内壁上且所述第一工作口(1021)、第二工作口(1031)沿阀杆(2)活动方向分布;所述第三工作口(1041)位于所述第二开口(303)朝向的阀腔(101)内壁上;所述第四工作口(1051)位于非所述第一开口(302)、第二开口(303)朝向的阀腔(101)内壁上;
所述连通通道(301)始终与所述第三工作口(1041)连通;
所述阀杆(2)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工作口(1031)与所述连通通道(301)连通;
所述阀杆(2)位于第二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工作口(1021)与所述连通通道(30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设置有与所述阀腔(101)连通的驱动轴孔(106),所述驱动轴孔(106)的轴向方向与所述阀杆(2)的轴向方向一致,所述阀杆(2)活动的设置在所述驱动轴孔(106)中;
所述电磁驱动装置(4)包括套设在所述驱动轴孔(106)外的电磁线圈(401)、设置在所述驱动轴孔(106)远离所述阀腔(101)一端的静铁芯(402)、以及作用于所述阀杆(2)的复位弹性件(403),所述阀杆(2)形成为动铁芯,所述复位弹性件(403)作用于所述阀杆(2)使得所述阀杆(2)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工作位置运动的趋势;
所述电磁线圈(401)断电的状态下,所述阀杆(2)位于第一工作位置;
所述电磁线圈(401)通电的状态下,所述阀杆(2)位于第二工作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件(3)包括安装件(304)、滑移件(305)、以及驱动弹性件(306);所述安装件(304)设置有贯穿自身的安装通孔(3041);所述滑移件(305)设置有两个且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通孔(3041)的两端,两个所述滑移件(305)朝向所述阀腔(101)内壁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密封件(8),所述驱动弹性件(306)作用于两个所述滑移件(305)使得两个所述滑移件(305)具有朝向所述阀腔(101)内壁运动的趋势;两个所述滑移件(305)均设置有中空通孔(3051),两个所述滑移件(305)中的中空通孔(3051)、以及安装件(304)中的安装通孔(3041)形成为所述连通通道(3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件(305)与所述安装通孔(304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304)包括安装件本体(3042)、以及金属镶件(3043),所述安装件本体(3042)设置有与所述金属镶件(3043)相匹配的贯通孔以用于安装所述金属镶件(3043);所述金属镶件(3043)设置有贯通孔形成为所述安装通孔(304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件(305)中的中空通孔(3051)至少靠近所述阀腔(101)内壁一侧的内壁沿着靠近所述阀腔(101)内壁方向向远离中空通孔(3051)的轴线侧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件(3)与所述阀杆(2)的连接处设置有燕尾凹槽(307),所述阀杆(2)用于安装所述连通件(3)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燕尾凹槽(307)相匹配的燕尾凸块(201),所述连通件(3)与所述阀杆(2)通过燕尾凹槽(307)与燕尾凸块(201)匹配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101)内壁设置所述第一工作口(1021)、第二工作口(1031)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座(5),所述连通件(3)设置有第一开口(3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座(5)密封配合,所述第一密封座(5)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作口(1021)、第二工作口(1031)连通的第一穿孔(501)和第二穿孔(502);
所述阀腔(101)内壁设置所述第三工作口(1041)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座(6),所述连通件(3)设置有第二开口(30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座(6)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密封座(6)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工作口(1041)连通的第三穿孔(60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包括阀体本体(107)、阀盖(108)、以及隔磁管(109);所述第一工作孔(102)、第二工作孔(103)设置在所述阀盖(108)上,所述第三工作孔(104)、第四工作孔(105)设置在所述阀体本体(107)上,所述阀体本体(107)与所述阀盖(108)组合形成所述阀腔(101);所述隔磁管(109)设置在所述阀体本体(107)上且所述隔磁管(109)设置有内孔并贯穿所述阀体本体(107)用于安装所述隔磁管(109)的侧壁与所述阀腔(101)连通形成为所述驱动轴孔(106)。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性件(403)位于所述静铁芯(402)和阀杆(2)之间;
所述电磁阀结构包括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安装凹槽(701)的导向柱(7),所述阀杆(2)朝向所述静铁芯(402)的一端凹陷形成第二弹性件安装凹槽(202),所述复位弹性件(403)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凹槽(701)和第二弹性件凹槽内且所述导向柱(7)大部分伸入所述第二弹性件安装凹槽(202)中,所述复位弹性件(403)通过导向柱(7)与所述静铁芯(402)抵靠。
CN202120785375.9U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电磁阀结构 Active CN214500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5375.9U CN214500131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电磁阀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5375.9U CN214500131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电磁阀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00131U true CN214500131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03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85375.9U Active CN214500131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电磁阀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00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2459796A (en) Springless compressor valve
CN106641398B (zh) 一种大口径先导卸荷式电磁阀
CN103700464A (zh) 一种新型比例电磁铁
CN104344015A (zh) 一种电磁阀
CN108194442B (zh) 一种二位二通电磁阀及其工作方法
CN107956911A (zh) 一种电磁阀
US3601509A (en) Electromagnetic pump
CN214500131U (zh) 一种电磁阀结构
CN111219502A (zh) 基于高速开关阀的三位四通水压比例阀
CN108980442B (zh) 一种电磁换向阀
CN112923099A (zh) 一种电磁阀结构
CN113819267B (zh) 一种阀杆组件、主阀结构及泄压式两位五通电磁换向阀
CN203770781U (zh) 自力式截止阀
CN107559478B (zh) 一种电磁启动式流体动力差开闭装置
CN105351570A (zh) 一种二位二通电磁阀
CN214404787U (zh) 电气比例压力阀
CN114233869A (zh) 一种工程车辆用电液比例减压阀
CN201916267U (zh) 阀盖凸起型液压插装阀
CN216867668U (zh) 双稳态二位三通电磁阀
CN217842887U (zh) 一种双向截止电磁换向阀
CN221443383U (zh) 高可靠性的两位两通电磁阀
CN219734289U (zh) 一种底部供气的气控阀
CN214367840U (zh) 一种气动阀门
CN221033981U (zh) 一种内平衡直动式电磁阀
CN219510142U (zh) 一种常闭电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