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93743U - 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93743U
CN214493743U CN202120135535.5U CN202120135535U CN214493743U CN 214493743 U CN214493743 U CN 214493743U CN 202120135535 U CN202120135535 U CN 202120135535U CN 214493743 U CN214493743 U CN 214493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locking
lock
packaging box
cylind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3553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p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p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p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p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3553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93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93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93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包括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所述第一筒盖和所述第二筒盖同轴配合构成用于容纳物体的空腔,所述第一筒盖和所述第二筒盖通过旋扣组件配合连接,所述旋扣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筒盖固定连接的锁槽、弹性阻挡部以及与所述第二筒盖固定连接的凸起,嵌入到所述锁槽的极限位置时,此时转动所述第二筒盖能使得所述凸起到达锁槽中的紧锁位置。在所述弹性阻挡部的作用下,提供一种起着安全保护作用的筒状包装盒,可以防止小孩等特定人群过于容易地将其打开,又可以方便成年人等合适的药品使用者轻易地打开与锁紧。

Description

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轻易锁紧与解锁的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
背景技术
一般的包装盒盛装有一定限制性物品时,特定人群(一般为儿童)能随意打开并接触到盛装的内容物,这样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常用的筒状的包装盒或者包装瓶子,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可以轻易地旋转将其打开,因此,依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起着安全保护作用的筒状包装盒,可以防止小孩等特定人群过于容易地将其打开,又可以方便成年人等合适的药品使用者轻易地打开与锁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包括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所述第一筒盖和所述第二筒盖同轴配合构成用于容纳物体的空腔,所述第一筒盖和所述第二筒盖通过旋扣组件配合连接,所述旋扣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筒盖固定连接的锁槽、弹性阻挡部以及与所述第二筒盖固定连接的凸起,所述凸起沿着第二筒盖的轴向嵌入所述锁槽,嵌入到所述锁槽的极限位置时,第二筒盖需要开始克服所述弹性阻挡部才能持续运动,此时转动所述第二筒盖能使得所述凸起到达锁槽中的紧锁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阻挡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筒盖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筒盖内侧固定设有第一锁环,所述第一锁环内壁上固定设有朝径向延伸的所述弹性阻挡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环上远离所述弹性阻挡部的一端设有所述锁槽。
进一步地,所述锁槽为“L” 形状的。
进一步地,所述锁槽为“U”形状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筒盖内侧套有第二锁环,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二锁环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方形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采用纸质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锁环和第二锁环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和锁槽围绕所述第一筒盖的轴心圆周阵列分布,数量都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包括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所述第一筒盖和所述第二筒盖同轴配合构成用于容纳物体的空腔,所述第一筒盖和所述第二筒盖通过旋扣组件配合连接,所述旋扣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筒盖固定连接的锁槽、弹性阻挡部以及与所述第二筒盖固定连接的凸起,所述凸起沿着第二筒盖的轴向嵌入所述锁槽,嵌入到所述锁槽的极限位置时,第二筒盖需要开始克服所述弹性阻挡部才能持续运动,此时转动所述第二筒盖能使得所述凸起到达锁槽中的紧锁位置。在所述弹性阻挡部的作用下,所述第二筒盖上的凸起无法轻易地从锁槽中脱离,因此,在锁紧时,需要使用者按压第二筒盖以克服所述弹性阻挡部弹性力,待到达所述锁槽中合适的位置时,可以转动所述第二筒盖以实现锁紧,因此,在开启所述第二筒盖时,也需要按压所述第二筒盖以克服所述弹性阻挡部,使得所述凸起从锁紧位置脱离,最后转动所述第二锁筒实现解锁。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2是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第一锁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第一锁环与第二锁环互相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第一锁环与第二锁环互相配合时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附图5中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1-第一筒盖、2-第一锁环、201-锁槽、202-弹性阻挡部、3-第二锁环、301-凸起、4-第二筒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附图1至图6所示,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包括第一筒盖1和第二筒盖4,所述第一筒盖1和所述第二筒盖4同轴配合构成用于容纳物体的空腔,所述第一筒盖1和所述第二筒盖4通过旋扣组件配合连接,所述旋扣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筒盖1固定连接的锁槽201、弹性阻挡部202以及与所述第二筒盖4固定连接的凸起301,所述凸起301沿着第二筒盖4的轴向嵌入所述锁槽201,嵌入到所述锁槽201的极限位置时,第二筒盖4需要开始克服所述弹性阻挡部202才能持续运动,此时转动所述第二筒盖4能使得所述凸起301到达锁槽201中的紧锁位置。
实施例中,嵌入到所述锁槽201的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筒盖4开始与所述弹性阻挡部20相抵,在锁紧时,需要使用者按压第二筒盖4以克服所述弹性阻挡部202弹性力,待到达所述锁槽中合适的位置时,可以转动所述第二筒盖以实现锁紧,因此,在开启所述第二筒盖4时,也需要按压所述第二筒盖4以克服所述弹性阻挡部202的弹性力,使得所述凸起301从锁紧位置脱离,最后转动所述第二锁筒4实现解锁。
实施例中,所述锁槽201为“L” 形状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槽201为“U”形状的。
参考附图2、图4与图6所示,使用时,不管所述锁槽201为“L” 形状的还是“U”形状的,其共同点在于,所述凸起301可以从所述锁槽201的一端顺利地进入,当到达锁槽201里面的末端时,就进入了锁紧位置。以“L”形状的锁槽201为例子,所述凸起201先是朝着所述第二筒盖4的轴向嵌入其中,在未达到“L”状锁槽201的底部时(弯折点),由于所述弹性阻挡部202的阻挡作用,需要施加作用力克服该弹性力,使得所述凸起201顺利到达“L”状锁槽201的底部,此时,继续施加轴向的作用力也无法使得所述凸起201继续运动,需要转动所述第二筒盖4并带动所述凸起201朝“L”状锁槽201底部的横向槽道运动,直至到达其末端,此时,所述凸起201达到锁紧位置,使用者无法继续转动所述第二筒盖4。
参考附图2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阻挡部20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筒盖1的内侧。实施例中,所述凸起301和锁槽201围绕所述第一筒盖1的轴心圆周阵列分布,数量都为三个。实际上,所述凸起301与弹性阻挡部202的数量可以任意设置,但至少为一个。
参考附图2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筒盖1内侧固定设有第一锁环2,所述第一锁环2内壁上固定设有朝径向延伸的弹性阻挡部202。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筒盖1与第一锁环2之间采用胶粘的连接方式,两者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锁环2的外壁紧密贴合在所述第一筒盖1的内壁上。
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阻挡部202设置为在第一锁环2上沿着第一筒盖1的轴心圆周阵列分布的三个。
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环2上远离所述弹性阻挡部202的一端设有所述锁槽201。
参考附图2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筒盖4内侧套有第二锁环3,所述凸起301设置在所述第二锁环3内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筒盖4与第二锁环3之间采用胶粘的连接方式,两者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锁环3的外壁紧密贴合在所述第二筒盖4的内壁上。
实施例中,所述凸起301为方形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301为棱锥或者棱台状结构。
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筒盖1和第二筒盖4采用纸质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锁环2和第二锁环3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筒盖1和第二筒盖4也可以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优选的具体方式之一,本领域的技术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盖(1)和第二筒盖(4),所述第一筒盖(1)和所述第二筒盖(4)同轴配合构成用于容纳物体的封闭空腔,所述第一筒盖(1)和所述第二筒盖(4)通过旋扣组件配合连接,所述旋扣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筒盖(1)固定连接的锁槽(201)、弹性阻挡部(202)以及与所述第二筒盖(4)固定连接的凸起(301),所述凸起(301)沿着第二筒盖(4)的轴向嵌入所述锁槽(201),嵌入到所述锁槽(201)的极限位置时,第二筒盖(4)需要开始克服所述弹性阻挡部(202)才能持续运动,此时转动所述第二筒盖(4)能使得所述凸起(301)到达锁槽(201)中的紧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阻挡部(20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筒盖(1)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盖(1)内侧固定设有第一锁环(2),所述第一锁环(2)内壁上固定设有朝径向延伸的所述弹性阻挡部(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环(2)上远离所述弹性阻挡部(202)的一端设有所述锁槽(2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槽(201)为“L”形状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槽(201)为“U”形状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盖(4)内侧套有第二锁环(3),所述凸起(301)设置在所述第二锁环(3)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301)为方形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盖(1)和第二筒盖(4)采用纸质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锁环(2)和第二锁环(3)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301)和锁槽(201)围绕所述第一筒盖(1)的轴心圆周阵列分布,数量都为三个。
CN202120135535.5U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 Active CN214493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35535.5U CN214493743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35535.5U CN214493743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93743U true CN214493743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15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35535.5U Active CN214493743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937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13510B2 (ja) ワンタッチ方式でキャップが開閉操作される化粧品容器
US7175055B2 (en) Frontloaded injection device
KR101562137B1 (ko) 음료용 용기의 마개체
US4146146A (en) Safety containers
CN207901017U (zh) 一种螺丝刀
US20070123822A1 (en) Safety syringe for taking blood
WO2013003293A1 (en) Fluid safety dispenser
KR101221795B1 (ko) 측면 가압식 안전캡
CN214493743U (zh) 一种带锁扣的筒状包装盒
CN100525849C (zh) 针毂组件的安全适配器
TW201119914A (en) Closure and container having the same
CN212173084U (zh) 一种带有锁扣结构的翻盖盒
WO2009054597A1 (en) Hand-held type aromatic diffusing capsule
US20030108376A1 (en) Propel-repel package for deodorant and antiperspirant sticks
CN211469309U (zh) 一种医用塑料包装瓶
KR101491386B1 (ko) 용기용 캡의 구조
CN212853186U (zh) 保温桶盖及保温桶
KR100563989B1 (ko) 어린이 보호용 캡
US11261012B2 (en) Secured storage apparatus
US20050011790A1 (en) Child resistant container for applicator
US10961031B2 (en) Container assembly with locking closure
CN212557501U (zh) 安全盒
CN220757121U (zh) 一种单手按压速开杯盖
WO2008002079A1 (en) Closure of vessel
JP2007175218A (ja) 棒状化粧料製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