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4745U - 一种医用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84745U
CN214484745U CN202022688066.8U CN202022688066U CN214484745U CN 214484745 U CN214484745 U CN 214484745U CN 202022688066 U CN202022688066 U CN 202022688066U CN 214484745 U CN214484745 U CN 214484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stent
sub
medical
medical s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8806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广建
刘梦钦
姬庆如
杨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ongm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ongm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ongm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ongm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8806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84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84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84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支架,包括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包括多个波圈和连接杆,多个所述波圈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依次布置,且多个所述波圈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医用支架被配置为:当所述医用支架至少部分处于压缩态并受到轴向压力时,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相互抵靠或具有预定间距,以不减小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长度,进而克服医用支架的短缩问题,提高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支架。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一杀手。近年来,诸如支架一类的血管假体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体的各种血管通路异常例如血管瘤、夹层、栓塞、狭窄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当中。
目前,e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覆膜支架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和超滑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植入医疗器械领域。ePTFE覆膜支架的适应症包括外周血管栓塞、主动脉及分支夹层、主动脉及分支真性动脉瘤、主动脉及分支假性动脉瘤、主动脉及分支穿透性溃疡等。利用支架植入术治疗心血管疾病极大地降低了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减轻手术创伤并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机理是通过输送鞘管将覆膜支架送入病变部位后释放,支架在病变部位扩张,以撑开堵塞的血管,或隔离血管瘤与血液以消除动脉瘤破裂大出血而引起死亡的危险,或降低瘤体对周围组织、器官的压迫。现有技术中已有一些较为成熟的支架产品,例如Gore Viabahn、Bard Fluency、Aegis、Ankura等。
支架的柔顺性一直是支架产品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重点,尤其是在外周血管领域。所谓“柔顺性”是指支架的形状能够适应血管的形状,随着血管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具有良好柔顺性的支架在植入病变部位时可与血管具有良好的贴壁性,支架外壁与血管之间不留空隙。在外周血管中,病变多为血管栓塞,而发生栓塞的血管直径较小,且解剖学形态曲折,因而对支架的柔顺性要求较高。激光切割支架具有灵活的可设计性,为了保持支架的柔顺性,在对管材进行切割以形成支架时,需要将支架设计为开环结构,但开环结构的支架在从输送鞘管中顶出释放时,容易受压变形而造成支架短缩、覆膜褶皱,影响通过支架内腔的血流动力学,产生涡流等现象。然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容易激化支架内部产生血栓,造成支架内再狭窄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支架,旨在改变医用支架的结构,以使其在处于压缩态并受到轴向压力时,能够保持轴向长度,避免出现短缩、覆膜褶皱等问题,改善治疗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支架,包括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包括多个波圈和连接杆,多个所述波圈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依次布置,且多个所述波圈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
所述医用支架被配置为:当所述医用支架至少部分处于压缩态并受到轴向压力时,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相互抵靠或具有预定间距,以不减小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长度。
可选地,所述波圈包括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交替布置的波峰和波谷,在同一个所述波圈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间隔至少一个波峰和/或至少一个波谷。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为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延伸的直线构型,且所述连接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的波峰连接,或与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的波谷连接;
所述波峰的凸侧的边缘线和所述波谷的凸侧的边缘线皆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以使所述医用支架至少部分处于所述压缩态并受到轴向压力时,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相互抵靠。
可选地,所述波峰的凸侧的边缘线及所述波谷的凸侧的边缘线在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上的尺寸为0.1mm-5mm。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子连接杆,所述第一子连接杆呈Z型结构,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三杆体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杆体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波圈中的一个波圈的所述波峰的凹侧与所述第一杆体连接,另一个波圈的所述波谷的凹侧与所述第二杆体连接,以使所述医用支架至少部分处于所述压缩态并受到轴向压力时,相邻两个所述波圈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二杆体的两侧以具有所述预定间距;和/或,
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二子连接杆,所述第二子连接杆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波圈中的一个波圈的所述波峰的凸侧与另一个波圈的所述波谷的凸侧分别与所述第二子连接杆的两端连接,以使所述医用支架至少部分处于所述压缩态并受到轴向压力时,相邻两个所述波圈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二子连接杆的两侧以具有所述预定间距。
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子连接杆,所述第一子连接杆呈Z型结构,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三杆体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杆体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波圈中的一个波圈的所述波峰的凹侧与所述第一杆体连接,另一个波圈的所述波谷的凹侧与所述第二杆体连接,以使所述医用支架至少部分处于所述压缩态并受到轴向压力时,相邻两个所述波圈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二杆体的两侧以具有所述预定间距;和/或,
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二子连接杆,所述第二子连接杆呈Z型结构,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杆体、第五杆体和第六杆体,其中所述第四杆体和所述第六杆体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五杆体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波圈中的一个波圈的所述波谷的凸侧与所述第四杆体连接,另一个所述波圈的所述波峰的凸侧与所述第六杆体连接,以使所述医用支架至少部分处于所述压缩态并受到轴向压力时,所述一个波圈抵靠在所述第四杆体的近端侧,同时所述另一个波圈抵靠在所述第六杆体的远端侧以具有所述预定间距。
可选地,当所述连接杆包括所述第一子连接杆和所述第二子连接杆时,所述第一子连接杆和所述第二子连接杆分别位于同一个所述波圈的轴向两侧,且所述第一子连接杆和所述第二子连接杆在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上交替布置。
可选地,所有所述第一子连接杆绕所述医用支架的轴线排布成多个第一螺旋结构,同时所有所述第二子连接杆绕所述医用支架的轴线排布成多个第二螺旋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旋结构和所述第二螺旋结构在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上等间距地布置。
可选地,每个所述波圈的所述波峰的数量为4-20;和/或,
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2-10;和/或,
所述波圈的轴向长度为1mm-20mm。
可选地,所述波圈包括多个依次首尾相接的支架棱,相邻两个所述支架棱成角度地连接以形成所述波峰或所述波谷;相邻两个所述支架棱所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10°-80°。
可选地,所述医用支架还包括外覆膜和/或内覆膜,所述外覆膜设置在所述支架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内覆膜设置在所述支架体的内表面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医用支架,包括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包括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依次连接的多个波圈,所述波圈包括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交替布置的波峰和波谷,所述波峰和所述波谷的端部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支架体还包括连接杆,且多个所述波圈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的波峰连接,或与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的波谷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再一种医用支架,包括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包括多个波圈和连接杆,多个所述波圈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依次布置,且多个所述波圈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的波峰和波谷连接;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子连接杆和/或第二子连接杆,所述第一子连接杆为Z型结构,所述第二子连接杆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和/或所述第二子连接杆为Z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连接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的波峰的凹侧和波谷的凹侧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子连接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的波峰的凸侧和波谷的凸侧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连接杆和所述第二子连接杆分别位于同一个所述波圈的轴向两侧,且所述第一子连接杆和所述第二子连接杆在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上交替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支架具有如下优点:
所述医用支架包括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包括多个波圈和连接杆,多个所述波圈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依次布置,且多个所述波圈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医用支架被配置为当所述医用支架至少部分处于压缩态并受到轴向压力时,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相互抵靠或具有预定间距,以不减小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长度,克服所述医用支架的短缩,避免出现覆膜褶皱而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提高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医用支架的径向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医用支架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支架被压缩于输送鞘管中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支架在输送鞘管中被顶出释放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医用支架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支架被压缩于输送鞘管中时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支架在输送鞘管中被顶出释放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支架的支架体与内覆膜及外覆膜连接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0-支架体;
1100-波圈;
1100a-第一波圈,1100b-第二波圈,1100c-第三波圈;
1110-波峰,1120-波谷;
1101-支架棱;
1200-连接杆;
1210-第一子连接杆;
1211-第一杆体,1212-第二杆体,1213-第三杆体;
1220-第二子连接杆;
1310-外覆膜,1320-内覆膜;
1-输送鞘管,2-顶推杆;
10-覆膜工装,20-隔离膜,30-热缩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以下说明内容的各个实施例分别具有一或多个技术特征,然此并不意味着使用本实用新型者必需同时实施任一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或仅能分开实施不同实施例中的一部或全部技术特征。换句话说,在实施为可能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并视设计规范或实作需求,选择性地实施任一实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的技术特征,或者选择性地实施多个实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借此增加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的弹性。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复审形式“多个”包括两个以上的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以及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支架,所述医用支架包括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包括多个波圈和连接杆,多个所述波圈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依次布置,且多个所述波圈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医用支架被配置为当所述医用支架至少部分处于压缩态并受到轴向压力时,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相互抵靠或具有预定间距,以不减小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长度,从而可克服所述医用支架短缩及覆膜褶皱的问题,进而避免流经所述医用支架内腔的血流发生动力学改变而引起血栓、支架内再狭窄等不良后果,提高治疗效果。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请参考图1、图3、图7及图8,所述医用支架包括支架体1000,所述支架体1000包括多个波圈1100和连接杆1200,多个所述波圈1100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依次布置,且多个所述波圈1100通过所述连接杆1200连接。所述医用支架被配置为当所述医用支架至少部分处于压缩态并受到轴向压力时,相邻两个所述波圈1100相互抵靠或具有预定间距,以不减小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长度。所述“轴向压力”是指,所述医用支架的近端受到一指向远端的外力,和/或所述医用支架的远端受到一指向近端的外力。所述“近端”、“远端”是从使用该医疗器械的医生角度来看相对于彼此的元件或动作的相对方位、相对位置、方向,尽管“近端”、“远端”并非是限制性的,但是“近端”通常指该医疗设备在正常操作过程中靠近医生的一端,而“远端”通常是指首先进入患者体内的一端。以图1、图3、图5、图6所示方位为例,近端是指左端,远端是指右端。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所述医用支架还包括覆膜,所述覆膜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聚氨酯(PU)、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或聚四氟乙烯(PTFE)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覆膜至少设置在所支架体1000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优选同时设置在所述外表面和所述内表面上,即所述覆膜同时包括外覆膜1310和内覆膜1320。后文中以所述医用支架包括外覆膜1310和内覆膜1320为例进行说明。
通过对所述支架体1000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使得所述医用支架至少部分处于所述压缩态并受到轴向压力时,相邻两个所述波圈1100相互抵靠或间隔预定间距,以克服所述医用支架在从输送鞘管中顶出释放时的短缩问题,进而避免所述外覆膜1310及所述内覆膜1320出现褶皱,继而避免血液在流经所述医用支架的内腔时因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引发血栓、支架内再狭窄等情况。
接下去,本文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下仅以列举的方式说明所述医用支架的可能结构,但其并不是必须的选择,因而不应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
请返回参考图1,所述波圈1100包括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交替布置的波峰1110和波谷1120。具体来说,所述波圈1100包括多个依次首尾相接的支架棱1101,且相邻两个所述支架棱1101成角度地连接,以形成所述波峰1110和所述波谷1120。本文中,对于同一个所述波圈1100而言,所述波峰1110的凸侧朝向所述医用支架的近端、凹侧朝向所述医用支架的远端,所述波谷1120的凸侧朝向所述医用支架的远端而凹侧朝向所述医用支架的近端。在同一个波圈1100上,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1200之间间隔至少一个所述波峰1110和/或所述一个波谷1120,以保持所述医用支架的柔顺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优选相邻两个所述波圈1100具有相同的相位,为方便表述,本文中将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依次布置的三个波圈1100分别称之为第一波圈1100a、第二波圈1100b和第三波圈1100c,其中所述第一波圈1100a与所述第二波圈1100b相邻,所述第二波圈1100b与所述第三波圈1100c相邻。所述连接杆1200为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延伸的直线构型。其中,一部分所述连接杆1200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波圈1100a的波峰1110的凹侧及所述第二波圈1100b的波峰1110的凸侧连接,另一部分所述连接杆1200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波圈1100b的波谷1120的凸侧及所述第三波圈1100c的波谷1120的凹侧连接。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波圈1100的所述波峰1110和所述波谷1120的端部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具体来说,所述波峰1110的端部是指所述波峰1110的凸侧,也就是说,所述波圈1100的所述波峰1110的凸侧的边缘线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同理,所述波谷1120的端部是指所述波谷1120的凸侧,如此所述波谷1120的凸侧的边缘线也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换句话说,当所述医用支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波峰1110的凸侧的边缘线和所述波谷1120的凸侧的边缘线均为直线型。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展开状态”是指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线将所述支架剖开,并将所述医用支架拉伸为平面结构时的状态。
图4示出了所述医用支架被压缩在输送鞘管1中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在所述输出鞘管1内,一顶出杆2在所述医用支架的近端施加轴向压力F,以将所述医用支架顶出所述输送鞘管1时的示意图。请参考图4及图5,所述第一波圈1100a的所述波谷1120的直线型的边缘线与所述第二波圈1100b的所述波峰1110的直线型的边缘线相互抵靠,从而所述第一波圈1100a的所述波谷1120不能进入所述第二波圈1110b的相邻两个所述波峰1110之间的空隙,同理,所述第二波圈1100b的波峰1110不能进入所述第一波圈1100a的相邻两个所述波谷1120之间的空隙,以保持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长度。与之相同地,所述第二波圈1100b的波谷1120的直线型的边缘线与所述第三波圈1100c的波峰1110的直线型的边缘线抵靠。
可选地,所述波峰1110的凸侧的边缘线在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上的尺寸为0.1mm-5mm。所述波谷1120的凸侧的边缘线在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上的尺寸也为0.1mm-5mm。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医用支架处于所述压缩态并受到轴向压力时,相邻两个所述波圈1100抵靠在所述连接杆1200的相对两侧,以使相邻两个所述波圈1100保持所述预定间距而克服短缩。
详细来说,如图6至图9所示,所述连接杆1200包括第一子连接杆1210和第二子连接杆1220。所述第一子连接杆呈Z型结构,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体1211、第二杆体1212和第三杆体1213。其中,所述第一杆体1211和所述第三杆体1213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杆体1212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二子连接杆1220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本实施例中,优选在同一个所述波圈1100上既设置有所述第一子连接杆1110,又设置有所述第二子连接杆1120,且所述第一子连接杆1210和所述第二子连接杆1220位于该所述波圈1100的轴向两侧,以及所述第一子连接杆1100和所述第二子连接杆1120在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上交替布置。
请重点参考图6和图7,所述第一波圈1100a与所述第二波圈1100b通过所述第一子连接杆1210连接,以图6所示的医用支架为例,所述第一波圈1100a的波峰1110的凹侧与所述第一子连接杆1210的所述第一杆体1211连接,所述第二波圈1100b的波谷1120的凹侧与所述第一子连接杆1210的第三杆体1213连接。所述第二波圈1100b的波谷1120的凸侧与所述第三波圈1100c的波峰1110的凸侧通过所述第二子连接杆1210连接。
图8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医用支架被压缩在输送鞘管1中的示意图,图9示出了在所述输出鞘管1内,一顶出杆2在所述医用支架的近端施加轴向压力F,以将所述医用支架顶出所述输送鞘管1时的示意图。此时,所述第一波圈1100a和所述第二波圈1100b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子连接杆1210的第二杆体1212的相对两侧上,以使所述第一波圈1100a和所述第二波圈1100b之间具有所述预定间距,所述预定间距为所述第二杆体1212在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二波圈1100b和所述第三波圈1100c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二子连接杆1220的相对两侧,以具有所述预定间距,在此,所述预定间距为所述第二子连接杆1220在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上的尺寸。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连接杆1210和所述第二子连接杆1220的宽度可以是0.1mm-2mm。可理解,对于所述第一子连接杆1210而言,所谓“宽度”是指所述第一杆体1211和所述第三杆体1213在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上的尺寸,以及所述第二杆体1212在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上的尺寸。同理,对于所述第二子连接杆1220而言,所谓“宽度”是指所述第二子连接杆1220在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上的尺寸。
请返回参考图6和图7,所有所述第一子连接杆1110绕所述医用支架的轴线排布成多个第一螺旋结构,同时所有所述第二子连接杆1120绕所述医用支架的轴线排布成多个第二螺旋结构,如此所述第一螺旋结构和所述第二螺旋结构在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上交替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结构和所述第二螺旋结构在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上等间距地布置。如此设置,使得所述医用支架兼顾柔顺性和防短缩性,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一个具体的所述医用支架中,在同一个波圈1100上,例如所述第二波圈1100b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连接杆1210之间间隔三个波谷1120和两个波峰1110,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子连接杆1120之间亦间隔三个波谷1120和两个波峰1110。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替代性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1200并不必然同时具有所述第一子连接杆1110和所述第二子连接杆1120。实际上,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杆1200可仅包括所述第一子连接杆1110,或所述连接杆1200仅包括所述第二子连接杆1120,均可以起到减少短缩,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连接杆也可以呈Z型结构,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杆体、第五杆体和第六杆体,其中所述第四杆体和所述第六杆体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五杆体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延伸。以所述第二子连接杆的所述第四杆体与所述第二波圈的波谷的凸侧连接,同时所述第六杆体与所述第三波圈的波峰的凸侧连接为例,当所述医用支架至少部分地处于所述压缩态,并受到轴向压力时,所述第二波圈的波谷的凸侧抵靠在所述第四杆体的近端侧上,所述第三波圈的波峰的凸侧抵靠在所述第六杆体的远端侧上(图中未示出)。
或者,一个所述医用支架中同时包括所述第一子连接杆和两种结构的所述第二子连接杆。即,在一个所述医用支架中,一部分的所述第二子连接杆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另一部分的所述第二子连接杆呈Z型结构。
如前所述,所述医用支架包括所述支架体1000、所述外覆膜1310和所述内覆膜1320,下面介绍所述医用支架的加工方法。
首先,通过对管材进行激光雕刻以得到所述支架体1000。所述医用支架包括但不限于自膨式支架,当所述医用支架为自膨式支架时,所述管材的材质可以是形状记忆合金或具有高回弹性的材料,例如钛基合金、钴铬合金、不锈钢等,所述钛基合金可以选自镍钛合金。
接着,在所述支架体1000上设置所述外覆膜1310和所述内覆膜1320。具体地,请参考图10,根据所述支架体1000的直径选择覆膜工装10,在所述覆膜工装10的外表面上包覆一层隔离膜20,然后将所述内覆膜1320设置在所述隔离膜20的外表面上。之后,将所述支架体1000套装在所述内覆膜1320的外表面,并在所述支架体1000的外表面包覆外覆膜1310。随后,在所述外覆膜1310的外表面设置另一层所述隔离膜20,并在所述另一层隔离膜20的外表面套装热缩管30。
接着,对所述热缩管30加热至预定温度,以使所述外覆膜1310和所述内覆膜1320连接至所述支架体1000上。
最后,拆除所述热缩管30和所述隔离膜20,并将所述医用支架从所述覆膜工装10取下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晓,所述覆膜工装10是现有技术,其结构是公知常识,此处不做介绍。另外,本实施例中,可通过热处理炉对所述热缩管20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需要,所述医用支架的每个所述波圈1100上可具有4-20个所述波峰1110,所述波谷1120的数量与所述波峰1110相对应,即所述波谷1120的数量也为4-20个。所述连接杆1200的数量为2-10个。当所述医用支架处于扩张状态时,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所述波峰1110到所述波谷1120的距离(即所述波圈1100的轴向长度)为1mm-20mm,同时相邻两个所述支架棱1101之间所形成的夹角α(如图1所示)的角度为10°-80°。另外,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医用支架的直径不作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医用支架的全部轴向上具有均一的直径(包括内径和外径),即所述医用支架为等径支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医用支架在不同的轴向位置具有不同的直径,即所述医用支架为变径支架。根据病变血管的直径,所述医用支架的外径在2mm-30mm内选择,所述支架体1000的壁厚为0.1mm-5mm。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包括多个波圈和连接杆,多个所述波圈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依次布置,且多个所述波圈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
所述医用支架被配置为:当所述医用支架至少部分处于压缩态并受到轴向压力时,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相互抵靠或具有预定间距,以不减小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圈包括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交替布置的波峰和波谷,在同一个所述波圈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间隔至少一个波峰和/或至少一个波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延伸的直线构型,且所述连接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的波峰连接,或与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的波谷连接;
所述波峰的凸侧的边缘线和所述波谷的凸侧的边缘线皆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以使所述医用支架至少部分处于所述压缩态并受到轴向压力时,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相互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的凸侧的边缘线及所述波谷的凸侧的边缘线在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上的尺寸为0.1mm-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子连接杆,所述第一子连接杆呈Z型结构,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三杆体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杆体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波圈中的一个波圈的所述波峰的凹侧与所述第一杆体连接,另一个波圈的所述波谷的凹侧与所述第二杆体连接,以使所述医用支架至少部分处于所述压缩态并受到轴向压力时,相邻两个所述波圈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二杆体的两侧以具有所述预定间距;和/或,
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二子连接杆,所述第二子连接杆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波圈中的一个波圈的所述波峰的凸侧与另一个波圈的所述波谷的凸侧分别与所述第二子连接杆的两端连接,以使所述医用支架至少部分处于所述压缩态并受到轴向压力时,相邻两个所述波圈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二子连接杆的两侧以具有所述预定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子连接杆,所述第一子连接杆呈Z型结构,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三杆体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杆体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波圈中的一个波圈的所述波峰的凹侧与所述第一杆体连接,另一个波圈的所述波谷的凹侧与所述第二杆体连接,以使所述医用支架至少部分处于所述压缩态并受到轴向压力时,相邻两个所述波圈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二杆体的两侧以具有所述预定间距;和/或,
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二子连接杆,所述第二子连接杆呈Z型结构,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杆体、第五杆体和第六杆体,其中所述第四杆体和所述第六杆体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五杆体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波圈中的一个波圈的所述波谷的凸侧与所述第四杆体连接,另一个所述波圈的所述波峰的凸侧与所述第六杆体连接,以使所述医用支架至少部分处于所述压缩态并受到轴向压力时,所述一个波圈抵靠在所述第四杆体的近端侧,同时所述另一个波圈抵靠在所述第六杆体的远端侧以具有所述预定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杆包括所述第一子连接杆和所述第二子连接杆时,所述第一子连接杆和所述第二子连接杆分别位于同一个所述波圈的轴向两侧,且所述第一子连接杆和所述第二子连接杆在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上交替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第一子连接杆绕所述医用支架的轴线排布成多个第一螺旋结构,同时所有所述第二子连接杆绕所述医用支架的轴线排布成多个第二螺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结构和所述第二螺旋结构在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上等间距地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波圈的所述波峰的数量为4-20;和/或,
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2-10;和/或,
所述波圈的轴向长度为1mm-20mm。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圈包括多个依次首尾相接的支架棱,相邻两个所述支架棱成角度地连接以形成所述波峰或所述波谷;相邻两个所述支架棱所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10°-80°。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支架还包括外覆膜和/或内覆膜,所述外覆膜设置在所述支架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内覆膜设置在所述支架体的内表面上。
13.一种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包括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依次连接的多个波圈,所述波圈包括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交替布置的波峰和波谷,所述波峰和所述波谷的端部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体还包括连接杆,且多个所述波圈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的波峰连接,或与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的波谷连接。
15.一种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包括多个波圈和连接杆,多个所述波圈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依次布置,且多个所述波圈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的波峰和波谷连接;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子连接杆和/或第二子连接杆,所述第一子连接杆为Z型结构,所述第二子连接杆沿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延伸和/或所述第二子连接杆为Z型结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的波峰的凹侧和波谷的凹侧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连接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波圈的波峰的凸侧和波谷的凸侧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杆和所述第二子连接杆分别位于同一个所述波圈的轴向两侧,且所述第一子连接杆和所述第二子连接杆在所述医用支架的周向上交替布置。
CN202022688066.8U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医用支架 Active CN214484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88066.8U CN214484745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医用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88066.8U CN214484745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医用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84745U true CN214484745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05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88066.8U Active CN214484745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医用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847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05401A1 (zh) * 2020-11-19 2022-05-27 上海鸿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05401A1 (zh) * 2020-11-19 2022-05-27 上海鸿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23080B1 (en) Stent graft
EP3388032B1 (en) Reduced granulation and inflammation stent design
EP1779809B1 (en) Combined film-coated stent which can bend in any direction
JP4268779B2 (ja) 可撓性末端管腔ステントおよび製造方法
US8728146B2 (en) Stent configurations
US20120239136A1 (en) Flexible intraluminal stent
US8348993B2 (en) Flexible stent design
US8128678B2 (en) Stent having less invasive ends and improved radial force
CA2630872A1 (en) Stent
JP6278973B2 (ja) 非対称ステントスプリングを有する血管インプラント
US20070260304A1 (en) Bifurcated stent with minimally circumferentially projected side branch
US8790388B2 (en) Stent with reduced profile
US11534318B2 (en) Stent graft having an internal bidirectional branch
CN214484745U (zh) 一种医用支架
EP2961359B1 (en) Apparatus for expanding a balloon expandable stent graft
JP2022514173A (ja) 二又ステントグラフト、ステント、および方法
CN114533355A (zh) 一种医用支架
US7951191B2 (en) Bifurcated stent with entire circumferential petal
CN219896041U (zh) 主动脉支架组件
CN217772587U (zh) 一种医用支架
CN116407375A (zh) 裸支架及支架系统
CN117100455A (zh) 一种医用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