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4196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84196U
CN214484196U CN202023277435.0U CN202023277435U CN214484196U CN 214484196 U CN214484196 U CN 214484196U CN 202023277435 U CN202023277435 U CN 202023277435U CN 214484196 U CN214484196 U CN 214484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main body
positioning
pot cover
electrical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774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慧民
王帅
江太阳
罗绍生
苏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774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84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84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84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主体、锅盖组件及定位结构,烹饪主体具有上端呈开口设置的腔体;锅盖组件沿上下向平移活动地安装于烹饪主体的上端,以能够向上活动至使开口显露、以及向下活动至盖合开口,锅盖组件盖合开口时,与烹饪主体共同围合形成烹饪腔;定位结构包括设于锅盖组件的定位部、以及设于烹饪主体的配合部,定位部与配合部相配合,以使得在锅盖组件盖合开口时,能够被限位;锅盖组件包括锅盖主体及投料装置,投料装置设于锅盖主体,用以分别向烹饪主体的腔体投放食材及调料。本实用新型中,锅盖组件在开盖或者关盖过程中始终保持大致水平,确保投料装置相对锅盖主体稳定,避免投料装置倾倒或者从锅盖主体上脱出。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烹饪机产品可以代替人手进行菜肴的翻炒,为用户解放双手带来了便利。但是,常规的烹饪机产品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主要包括:所有食材和调料从一开始就一次性放入烹饪机进行翻炒,无爆香佐料的过程,导致菜肴香气不足,烹饪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烹饪器具,通过在锅盖组件上设置投料装置,来分别向烹饪腔投放食材。然而,该类烹饪机一般设置为向上翻转锅盖来实现开盖,这使得在开盖过程中,锅盖组件内的投料装置或者食材容易倾倒或者掉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烹饪主体,所述烹饪主体具有上端呈开口设置的腔体;
锅盖组件,所述锅盖组件沿上下向平移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烹饪主体的上端,以能够向上活动至使所述开口显露、以及向下活动至盖合所述开口,所述锅盖组件盖合所述开口时,与所述烹饪主体共同围合形成烹饪腔;以及,
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锅盖组件的定位部、以及设于所述烹饪主体的配合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配合部相配合,以使得在所述锅盖组件盖合所述开口时,能够被限位;
其中,所述锅盖组件包括锅盖主体及投料装置,所述投料装置设于所述锅盖主体,用以分别向所述烹饪主体的腔体投放食材及调料。
可选地,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配合部其中之一为定位凸起,其中另一为定位凹部。
可选地,所述锅盖组件具有侧向延伸的第一握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支撑在所述烹饪主体的腔体的壁部上;
所述定位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握持部与所述烹饪主体的腔体的壁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握持部在所述锅盖组件的相对两侧设有两个;
所述定位结构对应两个所述第一握持部设有两个。
可选地,所述烹饪主体包括底座及内锅,所述底座内部形成有上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内锅设于所述容置腔,所述内锅形成所述腔体。
可选地,所述锅盖组件具有侧向延伸的第一握持部,所述内锅具有侧向延伸至伸出所述容置腔外的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支撑在所述第二握持部上;
所述定位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握持部与所述第二握持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握持部及所述第二握持部在所述锅盖组件的相对两侧设有两组;
所述定位结构对应两组所述第一握持部及所述第二握持部设有两个。
可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投料装置电连接,用以控制所述投料装置工作。
可选地,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电连接结构,所述电连接结构用以连接所述锅盖组件上的电路结构和所述烹饪主体上的电路结构,所述电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锅盖组件上的第一电连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烹饪主体上的第二电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为相互连接的电连接器。
可选地,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配合部其中之一为定位凸起,其中另一为定位凹部;
其中,所述第一电连接部构成所述定位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构成所述配合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均为无线连接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沿上下向呈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投料装置包括:
料盘,所述料盘的底部设置有投料口;
叶片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料盘的上侧,所述叶片组件包括多个叶片,相邻两个所述叶片之间限定出一容纳腔;
料盒,用以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中,以被所述叶片组件带动转动,所述料盒用以存放调料;
驱动放料机构,用以在所述料盒所在的所述容纳腔置于所述投料口的上方时,驱动所述料盒开启放料;以及,
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叶片组件转动,以使得各所述容纳腔能够分别置于所述投料口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锅盖组件相对烹饪主体上下平移,使得在开盖或者关盖过程中,锅盖组件始终保持大致水平,确保投料装置相对锅盖主体大致稳定,避免投料装置倾倒或者从锅盖主体上脱出,从而能够有效防止食材或者调料的掉落;通过定位部与配合部的相互配合,使得锅盖组件能够向下平移至准确盖合烹饪主体的开口,确保烹饪器具的烹煮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其中,锅盖组件盖合开口;
图2为图1中烹饪器具的剖视示意图,其中,锅盖组件打开开口;
图3为图1中锅盖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烹饪主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锅盖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烹饪主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8中锅盖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烹饪主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料盘和叶片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料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图1中料盘、叶片组件和料盒组装后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烹饪器具 223a 第一容纳腔
100 烹饪主体 223b 第二容纳腔
110 底座 224 料盒
120 内锅 225 驱动放料机构
121 第二握持部 226 驱动机构
200 锅盖组件 230 第一握持部
210 锅盖主体 300 定位结构
211 落料口 310 定位凸起
220 投料装置 320 定位凹部
221 料盘 410 控制器
221a 投料口 420 加热装置
222 叶片组件 500 电连接结构
222a 安装部 510 第一电连接部
222b 叶片 520 第二电连接部
223 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 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可以是但不限于为炒菜机、电饭煲、压力锅。请参阅图1至图13,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具体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1包括烹饪主体100、锅盖组件200及定位结构300,其中,所述烹饪主体100具有上端呈开口设置的腔体;所述锅盖组件200沿上下向平移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烹饪主体100的上端,以能够向上活动至使所述开口显露、以及向下活动至盖合所述开口,所述锅盖组件200盖合所述开口时,与所述烹饪主体100共同围合形成烹饪腔;所述定位结构300包括设于所述锅盖组件200的定位部、以及设于所述烹饪主体100的配合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配合部相配合,以使得在所述锅盖组件200盖合所述开口时,能够被限位;其中,所述锅盖组件200包括锅盖主体210及投料装置220,所述投料装置220设于所述锅盖主体210,用以分别向所述烹饪主体100的腔体投放食材及调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锅盖组件200相对烹饪主体100上下平移,使得在开盖或者关盖过程中,锅盖组件200始终保持大致水平,确保投料装置220相对锅盖主体210大致稳定,避免投料装置220倾倒或者从锅盖主体210上脱出,从而能够有效防止食材或者调料的掉落;通过定位部与配合部的相互配合,使得锅盖组件200能够向下平移至准确盖合烹饪主体100 的开口,确保烹饪器具1的烹煮质量。
需要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所述上下向并不仅限定为竖直方向,所述上下向还可以是相对竖直方向呈一定夹角(例如呈锐角)的方向。
所述烹饪主体100一般包括底座110以及内锅120,所述底座110的内部形成有上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内锅120设于所述底座110的容置腔,所述内锅120形成所述烹饪主体100的所述腔体,提为食材及调料提供足够的烹饪空间。所述锅盖组件200向上活动至使所述开口显露时,所述开口所显露的区域至少能够供内锅120顺利取出。
所述烹饪器具1一般还包括加热装置420以及控制器410,所述控制器 410与所述加热装置420电性连接,用以控制所述加热装置420对所述内锅 120进行加热。可以理解,当加热装置420设置在底座110上时,底座110即作为对内锅120进行加热的加热平台;当加热装置420设置在烹饪器具1上除烹饪主体100以外的其他构件上时,所述烹饪主体100即作为放置在加热平台上的锅体。加热装置420的具体方案有多种,例如,加热装置420可以是电磁加热器、热盘加热器、红外加热器等。加热装置420一般设置在内锅 120的下方和/或侧部,控制器410的具体设置方位不作限制,但为了便于理解,在附图1中,加热装置420及控制器410均设置在底座110上,且位于内锅120的下方。
锅盖组件200包括锅盖主体210及投料装置220,其中,锅盖主体210上设置有落料口211,投料装置220设置有投料口221a,投料口221a与落料口 211连通设置,以供投料装置220内的食材及调料自投料口221a、并经落料口 211投放至烹饪腔内;投料装置220安装在锅盖主体210上,二者的相对位置及安装方式在本设计中不作限制,例如在一实施例中,锅盖主体210提供锅盖组件200整体的结构及形状支撑,投料装置220安装在锅盖主体210的上端,投料口221a设于落料口211的上方,且落料口211沿锅盖主体210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以简化落料通道的复杂度。
锅盖主体210与投料装置220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以便利于二者的分离,从而方便对锅盖主体210及投料装置220进行清洗更换,或者便利于向投料装置220补充食材及调料。并且,锅盖主体210与投料装置220设置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在拆除投料装置220后,烹饪器具1仍具有常规的烹饪功能,可作普通烹饪器具1使用。
投料装置220的具体技术方案有多种,请参阅图11至图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投料装置220包括料盘221、叶片组件222、料盒224、驱动放料机构225以及驱动机构226,其中,所述料盘221的底部设置有投料口221a;所述叶片组件22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料盘221的上侧,所述叶片组件222 包括多个叶片222b,相邻两个所述叶片222b之间限定出一容纳腔223;所述料盒224用以安装在所述容纳腔223中,以被所述叶片组件222带动转动,所述料盒224用以存放调料;所述驱动放料机构225用以在所述料盒224所在的所述容纳腔223置于所述投料口221a的上方时,驱动所述料盒224开启放料;所述驱动机构226驱动所述叶片组件222转动,以使得各所述容纳腔 223能够分别置于所述投料口221a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料盘221还包括侧部,所述料盘221的侧部自所述料盘221的盘底朝上延伸,显然本设计不限于此,所述料盘221也可以没有设置侧部,而是只具有一个盘底。当然,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料盘221上还可以设置盖体,以罩盖所述料盘221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组件222还包括安装部222a,所述安装部222a 沿上下向的轴线转动设置,所述安装部222a具体转动安装的位置视实际情况而定,可以转动安装在所述料盘221,还可以转动安装在所述料盘221之外的部件,例如在所述料盘221的上侧设置有盖体,所述安装部222a转动安装于所述盖体,所述多个叶片222b自所述安装部222a朝向所述料盘221的盘底的周侧延伸。
多个所述容纳腔223包括第一容纳腔223a和第二容纳腔223b,所述第一容纳腔223a用以存放食材;所述料盒224用以安装在所述第二容纳腔223b 中;所述驱动放料机构225用以在所述料盒224所在的所述第二容纳腔223b 置于所述投料口221a的上方时,驱动所述料盒224开启放料;所述驱动机构 226驱动所述叶片组件222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容纳腔223a和所述第二容纳腔223b能够分别置于所述投料口221a的上方。
所述料盘221大致呈圆盘形,使得叶片组件222中的叶片222b在转动过程中与料盘221的侧部保持滑动配合,从而确保每一容纳腔223的侧壁基本不会漏料。叶片222b与安装部222a之间可一体成型设置,也可分体设置;叶片222b与安装部222a之间的连接处作圆弧过渡设置,以避免形成拐角,卡嵌食材或者调料而难于清洗。叶片222b的设置数量在本设计中不作限制,但是可以理解,在基于料盘221的有效空间,叶片222b的设置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容纳腔223的设置数量及空容积大小,因此,为了确保容纳腔223 的数量及容积处于适宜范围内,在一实施例中,可具体设置叶片222b的数量为6个,且分隔出6个容积大致相同的容纳腔223。
驱动机构226驱动叶片组件222旋转。实现该功能的驱动机构226的方案有多种,例如,驱动机构226可以由电机等具有旋转输出的动力设备直接构成,也可以由电机等动力设备与传动机构结合实现,传动机构例如为齿轮组、锥齿轮组等;当然,驱动机构226还可以采用磁力驱动,此处不作一一赘述。
料盒224用以存放颗粒状固定调料、或者液体状调料;料盒224安装在第二容纳腔223b中,以能够被叶片组件222带动而转动。
驱动放料机构225用以驱动料盒224的打开和关闭,具体来说,当料盒 224所在的第二容纳腔223b置于投料口221a的上方时,驱动放料机构225驱动料盒224打开放料;当料盒224所在的第二容纳腔223b偏离于投料口221a 的上方时,驱动放料机构225驱动料盒224关闭存料。
控制器410与上述驱动机构226、驱动放料机构225和所述加热装置420 电讯连接(可以是有线连,也可以是无线连接),以分别控制驱动机构226、驱动放料机构225及加热装置420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1在工作时,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首先,用户将菜谱对应的食材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23a内,将所述菜谱对应的调料放置于所述料内;
接着,所述控制器410在接收到工作指令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226工作,以使得所述叶片组件222转动,以将食材所在的所述第一容纳腔223a转动至所述投料口221a所在位置,进行投料,并且将所述料盒224所在的第二容纳腔223b转动至所述投料口221a所在的位置,而后控制所述驱动放料机构225驱动所述料盒224投放调料。
鉴于上述可知,投料装置220安装在锅盖主体210上,且在未烹饪状态下,投料装置220中的料盘221及料盒224大致相对锅盖主体210固定。因此,当锅盖主体210翻转开盖时,容易导致料盘221内的食材、以及料盒224 内的调料倾倒或者脱落,造成食材浪费、污染储放环境,且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基于此,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锅盖组件200上下平移地安装在烹饪主体100上。可以理解,上下方向也即竖直方向,能够确保料盘221内的食材、以及料盒224内的调料在锅盖组件200的平移过程中,晃动幅度减小而基本保持平稳。
由于在锅盖组件200向上平移至与烹饪主体100分离后,烹饪主体100 的腔体的开口完全显露出,内锅120能够顺利从底座110的容置腔取出,而不会与锅盖组件200产生干涉。此时,锅盖组件200一般在水平方向上与烹饪主体100产生偏移。定位结构300的设置,使得当锅盖组件200重新盖合至烹饪主体100时,能够对锅盖组件200与烹饪主体100之间的盖合位置进行纠偏,使得锅盖组件200准确安装在烹饪主体100上,保障烹饪器具1的使用品质。
定位结构300的具体方案有多种,例如,定位部可以设置为磁吸件,配合部对应设置为由铁钴镍材质制成的配合件,通过磁吸件与配合件的相互吸附,实现锅盖组件200与烹饪主体100之间的准确定位。
而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4,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配合部其中之一为定位凸起310,其中另一为定位凹部320。如此设置,在实现定位结构300 的定位功能的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特点。
所述定位凸起310的具体表现形式不作限制,例如,所述定位凸起310 的横断面形状可以设置为圆形、椭圆行、多边形或者所需异形等,所述定位凹部320的形状与定位凸起310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定位凸起310的横断面面积可设置为沿其长度方向大致相同,便利于加工成型;或者设置为沿定位凸起310的突出所在安装平面的方向呈减缩设置,使得在定位凸起310与定位凹部320的插置配合过程中,产生逐渐增大的干涉量,有助于相互限位以提高锅盖组件200与烹饪主体100之间的安装稳固。
所述定位凸起310的尺寸可设置为与所述定位凹部320的尺寸相当,实现与所述定位凹部320之间保持较大区域的面接触,或者在定位凸起310的外表面具有一定弹性形变能力时,设置为稍大于所述定位凹部320的尺寸,实现与定位凹部320之间的过盈配合。
定位凹部320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样不作限制,在具体应用时,所述定位凹部320可设置为凹槽状、或者贯通设置的通孔状。
接着,请参阅3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锅盖组件200具有侧向延伸的第一握持部230,所述第一握持部230支撑在所述烹饪主体100的腔体的壁部上;所述定位结构300设于所述第一握持部230与所述烹饪主体100的腔体的壁部之间。所述第一握持部230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为定位结构300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有助于增加定位结构300安装处的强度,且基本不会导致烹饪主体100整机尺寸的大范围增加,定位结构300安装在第一握持部230上,与锅盖组件200、内锅120之间的正常工作互不干涉;另一方面能够方便用户握持,从而便利于用户施力而驱动锅盖组件200上下平移,提高烹饪器具1的使用舒适度。第一握持部230一般呈块状,可以设计为实体结构,以增加第一握持部230处的结构强度;也可以设置为空心结构,以达到用材轻省的目的。
需要说明,在其他设计中,还可在烹饪主体100对应第一握持部230处侧向延伸形成支臂,支臂用以与第一握持部230配合而供定位结构300稳定安装,但为了增加用户握持的便利性,该支臂的侧向凸出长度小于第一握持部230的侧向凸出长度设置。
第一握持部230可以设置在锅盖组件200的周缘侧部上凸设有一个;或者,可以在所述锅盖组件200的相对两侧设有两个;所述定位结构300对应两个所述第一握持部230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握持部230的设置,便利于用户两手同时握持,从而有助于提高锅盖组件200上下平移的平稳性,且让用户操作时更为省力。
当然,在其他设计中,第一握持部230也可设置为沿锅盖组件200的周向间隔布设有多个,多个第一握持部230可作相同设置,或者至少部分设置为不同,例如设置为凸出长度不同,横断面面积不同等,提高烹饪器具1的适用性。
此外,请参阅图8至图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锅盖组件200具有侧向延伸的第一握持部230,所述内锅120具有侧向延伸至伸出所述容置腔外的第二握持部121,所述第一握持部230支撑在所述第二握持部121上;所述定位结构300设于所述第一握持部230与所述第二握持部121之间。第一握持部 230及第二握持部121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本设计中不作限制,可以设置为任意所需形状、所述尺寸及所需材质,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此处不作一一赘述。
如此设置,用户可首先操作第二握持部121,使得锅盖组件200及内锅 120均与底座110分离,然后操作第一握持部230,使得锅盖组件200与内锅 120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握持部230的侧向凸出长度设置为大于第二握持部 121的侧向凸出长度,以能够在第一握持部230与第二握持部121之间形成长度差,便利于用户直接操作第一握持部230,实现锅盖组件200与内锅120的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握持部121可设置为有隔热材质制成,也即由导热能力较弱的材质制成,例如具有足够强度的木材等,以避免聚集过多热量,容易烫伤用户。当然,所述第一握持部230同理,此处不作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握持部230和/或第二握持部121的外表面可设置有防滑纹路,以增大摩擦干涉,达到到防滑防脱的目的。
与上述同理地,所述第一握持部230及所述第二握持部121在所述锅盖组件200的相对两侧设有两组;所述定位结构300对应两组所述第一握持部 230及所述第二握持部121设有两个。两组所述第一握持部230、第二握持部 121的设置,便利于用户两手同时握持,从而有助于提高锅盖组件200上下平移的平稳性,且让用户操作时更为省力。
需要说明,当如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定位结构300设有至少两个时,两个定位结构300中,两个定位凸起310的端面之间、以及两个定位凹部320 的底面之间,尽可能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确保在锅盖组件200盖合烹饪主体100的腔体的开口时能够保持平衡稳定;并且,在锅盖组件200与烹饪主体100分离,将锅盖组件200放置在例如桌面等平台上时,锅盖组件200能够平稳支撑在平台上,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及安全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烹饪主体100还包括控制器410,控制器410至少与投料装置220中的驱动机构226和驱动放料机构225、以及烹饪主体100中的加热装置420等进行电性连接。因此,锅盖组件200与烹饪主体100之间存在电连接结构500。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1还包括电连接结构500,所述电连接结构500用以连接所述锅盖组件200上的电路结构和所述烹饪主体100 上的电路结构,所述电连接结构500包括设置在所述锅盖组件200上的第一电连接部510、以及设置在所述烹饪主体100上的第二电连接部520。
电连接结构500的具体方案有多种,例如,电连接结构500可以直接设置为电连接线,电连接线可以设置为一根整线,此时,第一电连接部510为位于锅盖组件200上的电连接线段、第二电连接部520为位于烹饪主体100 上的电连接线段;当然,电连接线也可以设置为可通断的两个单线,两个单线其中之一为第一电连接部510,另一为第二电连接部520,两个单线具有分别显露在锅盖组件200的下端、以及烹饪主体100的上端的触点,两个触点抵接,则实现电连接线的导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连接部510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520为相互连接的电连接器,例如插头及插座,第一电连接部510及第二电连接部520 其中之一为连接器,另一为对接器,便利于在操作锅盖组件200向下平移至盖合烹饪主体100的腔体的开口时,第一电连接部510与第二电连接部520 连接;在操作锅盖组件200向上平移至打开烹饪主体100的腔体的开口时,第一电连接部510与第二电连接部520断开。
需要说明,电连接结构500与定位结构300可分体设置,二者互不干扰;或者,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配合部其中之一为定位凸起310,其中另一为定位凹部320;其中,所述第一电连接部510构成所述定位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520构成所述配合部。如此设置,使得电连接结构500与定位结构300一体化设置,电连接结构500在进行电性插接的同时,还能起到定位的作用,有助于烹饪器具1的整机结构紧凑。
当然,请参阅图5至图7,在一实施例中,电连接结构500也可以设置为成对配套使用的无线连接件,第一电连接部510与第二电连接部520在靠近至设定距离时,即能实现电性导通。
可以理解,第一电连接部510与第二电连接部520不限制为邻近定位结构300设置;第一电连接部510及第二电连接部520设置为位于烹饪器具1 的同一侧,以尽可能多地减小二者之间的安装距离;第一电连接部510可以设置在上述第一握持部230上,也可以设置在锅盖主体210的其他部位,或者设置在投料装置220上;第二电连接部520同理。但在本实施例中,可选所述第一电连接部510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520沿上下向呈相对设置,使得在锅盖组件200盖合烹饪主体100的腔体的开口时,第一电连接部510与第二电连接部520充分靠近,有助于电信号的有效传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烹饪主体,所述烹饪主体具有上端呈开口设置的腔体;
锅盖组件,所述锅盖组件沿上下向平移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烹饪主体的上端,以能够向上活动至使所述开口显露、以及向下活动至盖合所述开口,所述锅盖组件盖合所述开口时,与所述烹饪主体共同围合形成烹饪腔;以及,
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锅盖组件的定位部、以及设于所述烹饪主体的配合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配合部相配合,以使得在所述锅盖组件盖合所述开口时,能够被限位;
其中,所述锅盖组件包括锅盖主体及投料装置,所述投料装置设于所述锅盖主体,用以分别向所述烹饪主体的腔体投放食材及调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配合部其中之一为定位凸起,其中另一为定位凹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组件具有侧向延伸的第一握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支撑在所述烹饪主体的腔体的壁部上;
所述定位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握持部与所述烹饪主体的腔体的壁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持部在所述锅盖组件的相对两侧设有两个;
所述定位结构对应两个所述第一握持部设有两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主体包括底座及内锅,所述底座内部形成有上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内锅设于所述容置腔,所述内锅形成所述腔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组件具有侧向延伸的第一握持部,所述内锅具有侧向延伸至伸出所述容置腔外的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支撑在所述第二握持部上;
所述定位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握持部与所述第二握持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持部及所述第二握持部在所述锅盖组件的相对两侧设有两组;
所述定位结构对应两组所述第一握持部及所述第二握持部设有两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投料装置电连接,用以控制所述投料装置工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电连接结构,所述电连接结构用以连接所述锅盖组件上的电路结构和所述烹饪主体上的电路结构,所述电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锅盖组件上的第一电连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烹饪主体上的第二电连接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为相互连接的电连接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配合部其中之一为定位凸起,其中另一为定位凹部;
其中,所述第一电连接部构成所述定位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构成所述配合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均为无线连接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沿上下向呈相对设置。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装置包括:
料盘,所述料盘的底部设置有投料口;
叶片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料盘的上侧,所述叶片组件包括多个叶片,相邻两个所述叶片之间限定出一容纳腔;
料盒,用以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中,以被所述叶片组件带动转动,所述料盒用以存放调料;
驱动放料机构,用以在所述料盒所在的所述容纳腔置于所述投料口的上方时,驱动所述料盒开启放料;以及,
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叶片组件转动,以使得各所述容纳腔能够分别置于所述投料口的上方。
CN202023277435.0U 2020-12-29 2020-12-29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4484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7435.0U CN214484196U (zh) 2020-12-29 2020-12-29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7435.0U CN214484196U (zh) 2020-12-29 2020-12-29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84196U true CN214484196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13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77435.0U Active CN214484196U (zh) 2020-12-29 2020-12-29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841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84208U (zh) 投料装置、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5191113U (zh) 料盒结构、投料装置、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4484196U (zh) 烹饪器具
CN216317037U (zh) 投料装置、锅盖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101091625B (zh) 带有储藏容器的家用器具
CN214484199U (zh) 烹饪器具
CN210124590U (zh) 烹饪器具
CN214048453U (zh) 烹饪器具
CN211833902U (zh) 一种多功能烹调器
CN210961691U (zh) 锅具提手组件及锅
CN111053455B (zh) 烹饪电器
CN218164973U (zh) 可换深浅盘的电饼铛
CN214484261U (zh) 投料装置、锅盖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215650672U (zh) 一种烘烤箱的接电结构
CN114073421B (zh) 烹饪器具
CN217696121U (zh) 推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4964723U (zh) 一种多功能早餐机
CN215077682U (zh) 一种组合式烹饪器具
CN220045563U (zh) 一种自动添加食材的烹饪器具
CN208590923U (zh) 煎烤机
CN218164857U (zh) 多功能烹饪工具
CN220344176U (zh) 一种嵌入式多功能厨用烹饪器具
CN214284457U (zh) 锅盖及炒菜机
CN219331450U (zh) 烹饪设备
CN211582588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