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0711U - 显示屏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80711U
CN214480711U CN202120521544.8U CN202120521544U CN214480711U CN 214480711 U CN214480711 U CN 214480711U CN 202120521544 U CN202120521544 U CN 202120521544U CN 214480711 U CN214480711 U CN 214480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display
display surface
display screen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215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215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80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80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807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显示屏和移动终端。本公开的显示屏包括:第一面板,第一面板包括第一显示面;第二面板,第二面板一侧与第一面板一侧铰接;第二面板包括第二显示面,显示屏为折叠状态时,第二显示面与第一显示面相对设置;第二面板配置为在显示屏为折叠状态时,第一显示面和/或第二显示面发出的光线可穿过第二面板。本公开不仅能够满足用户对大显示屏的需求,还可以提供多种使用场景。

Description

显示屏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终端的使用环境,常常是复杂和多变的。有需要低功耗低亮度的场景,也有需要高亮度大尺寸的显示效果。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折叠屏、滑卷屏等各种形式的可弯折的终端形式正在成为各大厂商竞争的领域。
可弯折的终端,小屏显示基本信息时,且便于携带功耗低。使用大屏,显示效果更佳。可以满足消费者更多的日常使用场景。
目前,可弯折的终端主要采用柔性屏幕作为弯折部,这样不仅容易造成柔情屏幕的损坏。并且,在终端小屏幕显示时,整个屏幕依然需要耗能,降低了终端的待机时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屏和移动终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包括第一显示面;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一侧与所述第一面板一侧铰接;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第二显示面,所述显示屏为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显示面与所述第一显示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面板配置为在所述显示屏为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显示面和/或所述第二显示面发出的光线可穿过所述第二面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显示面相背设置的第三显示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触控模组;在所述显示屏为折叠状态时,通过触控模组接收触控信号,用于控制以下一个或多个显示面进行显示:所述第一显示面、所述第二显示面、所述第三显示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组包括第一触控模组,设置于第一面板;所述显示屏为折叠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一触控模组接收触控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组包括第二触控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所述显示屏为折叠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二触控模组接收触控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组包括第三触控模组和第四触控模组;所述第三触控模组和所述第四触控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其中,所述第三触控模组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显示面,所述第四触控模组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三显示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为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显示面与所述第一面板的显示面位于同一平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第一发光模组,所述第二显示面和所述第三显示面均通过所述第一发光模组显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第二发光模组和第三发光模组,所述第二显示面通过所述第二发光模组显示,所述第三显示面通过所述第三发光模组显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的显示屏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并且第二面板配置为透明屏幕。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显示屏在折叠状态时,第一显示面和或第二显示面发出的光线可以穿过第二面板。即显示屏折叠时,也可以直接使用第一面板显示画面。在显示屏展开时,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可以同时显示。在显示屏折叠时,可以关闭第二面板的显示,采用第一面板作为显示面。这样不仅能够满足用户对大显示屏的需求,在显示屏折叠后,仅采用一个面板作为显示面,有助于节省移动终端的用电,增加了移动终端的续航能力。并且,还可以提供多种使用场景。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折叠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折叠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二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展开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终端的使用环境,常常是复杂和多变的。有需要低功耗低亮度的场景,也有需要高亮度大尺寸的显示效果。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折叠屏、滑卷屏等各种形式的可弯折的终端形式正在成为各大厂商竞争的领域。
可弯折的终端,小屏显示基本信息时,且便于携带功耗低。使用大屏,显示效果更佳。可以满足消费者更多的日常使用场景。
目前,可弯折的终端主要采用柔性屏幕作为弯折部,这样不仅容易造成柔情屏幕的损坏。并且,在终端小屏幕显示时,整个屏幕依然需要耗能,降低了终端的待机时长。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屏。本公开的显示屏,包括:第一面板,第一面板包括第一显示面;第二面板,第二面板一侧与第一面板一侧铰接;第二面板包括第二显示面,显示屏为折叠状态时,第二显示面与第一显示面相对设置;第二面板配置为在显示屏为折叠状态时,第一显示面和/或第二显示面发出的光线可穿过第二面板。
本公开的显示屏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并且第二面板配置为透明屏幕。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显示屏在折叠状态时,第一显示面发出的光线可以穿过第二面板。即显示屏折叠时,也可以直接使用第一面板或者第二显示面显示画面。在显示屏展开时,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可以同时显示。在显示屏折叠时,可以关闭第二面板的显示,采用第一面板作为显示面。这样不仅能够满足用户对大显示屏的需求,在显示屏折叠后,仅采用一个面板作为显示面,有助于节省移动终端的用电,增加了移动终端的续航能力。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折叠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公开中,显示屏10,包括: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200。第二面板200的一侧与第一面板100的一侧铰接,例如,可以是第二面板200的第一侧201与第一面板的一侧铰接。
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设置为铰接,第二面板以第一侧为轴转动,远离或者靠近第一面板。采用这样的连接方式,可以使得显示屏形成展开或者折叠。
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可以是轴连接,例如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直接设置转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设置限位装置,使得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呈任意状态固定,满足用户的多种使用需求。
如图3所示,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可以呈垂直固定。在这样的状态下,可以采用第二面板显示画面,第一面板利用触控,配置为键盘,满足用户的打字需求。
如图1所示,第一面板100包括第一显示面101,第二面板200包括第二显示面202。如图2所示,显示屏10为折叠状态时,第二显示面202与第一显示面101相对设置。
在本公开中,第二面板200配置为在显示屏10为折叠状态时,第一显示面101发出的光线可穿过第二面板200。
在本公开中,第二面板200可以是透明屏幕,即在显示屏10为折叠状态时,第二面板200盖住第一面板100的第一显示面101。此时,由于第二面板200为透明屏幕,使得用户可以透过第二面板200看到第一显示面101显示的画面。
并且,用户也可以透过第二面板200,看到第二显示面显示的画面。
这样的设置,使得显示屏在折叠状态下,依然可以采用第一显示面作为显示屏的显示面,用于显示画面。同时,第二面板为关闭状态,即在显示屏折叠状态,第一面板显示画面时,第二面板不显示画面。
这种状态的第二面板由于为熄屏状态,耗电量极低,有利于节省用电,增加显示屏的待机时长。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折叠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二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者也可以是柔性显示屏,本公开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面板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的技术较成熟,采用液晶显示屏作为第一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已有的多种技术,满足本公开的设置。
在本公开所说的透明屏幕,并不限定为完全透明,而是可以使得光线通过,用户在显示面板的一面观看时,可以透过显示面板看到显示面板另一边的东西。
在本公开中,显示屏可以配置为利用触控的方式操作显示面。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屏还包括触控模组;在显示屏为折叠状态时,通过触控模组接收触控信号,用于控制以下一个或多个显示面进行显示:第一显示面、第二显示面、第三显示面。
如图3所示,第一面板可以包括第一显示模组120和显示屏的功能模组110。
在本公开中,显示屏的功能模组110可以是显示屏的中框、电池、主板、后盖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如图6所示,第一显示模组120从上往下可以依次包括第一盖板121、第一触控模组122、发光模组123。
在本公开中,第一盖板121可以玻璃,用于保护第一显示面。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控模组包括第一触控模组122,设置于第一面板100。显示屏10为折叠状态时,通过第一触控模组122接收触控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显示屏为折叠状态时,第一触控模组122接受触控信号后,可以设置为触发第一显示面101显示,也可以设置为触发第二显示面202显示。
在本公开中,第二面板可以是一面显示,也可以是双面显示。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面板200还包括与第二显示面202相背设置的第三显示面203。
在显示屏为折叠状态时,第一触控模组接受触控信号后,还可以设置为触发第三显示面显示。
具体的设置,可以根据显示屏的具体使用场景决定,也可以由用户选择用哪个显示面显示。
在本公开中,第二面板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LCD),也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OLED)。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面板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可以通过在显示面板的侧面设置发光二极管,然后通过导光板将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点光源变为面光源,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面板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采用有机发光材料作为发光模组,向显示面板提供背光,用于显示。
例如,可以采用透明材料作为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阳极和阴极,使得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形成透明状态。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面板包括第一发光模组,第二显示面和第三显示面均通过第一发光模组显示。
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一发光模组可以两面发光。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通过对发光模组中的像素模块编码,完成同一组发光模块的两面发光。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控模组包括第二触控模组,设置于第二面板;显示屏为折叠状态时,通过第二触控模组接收触控信号。
如图4所示,第二面板200可以包括第二盖板221、第一功能模组210和第二功能模组222。
如图5所示,第一功能模组210可以包括第一反光模组211和第二触控模组212。
在本公开中,显示屏10可以配置为,第二触控模组212接收触控信号后,触发第一显示面101显示。
在本公开中,显示屏10也可以配置为,第二触控模组212接收触控信号后,触发第二显示面202显示。
在本公开中,显示屏10也可以配置为,第二触控模组212接收触控信号后,触发第三显示面203显示。
在本公开中,第二面板也可以包括两组发光模组,分别用于第二显示面和第三显示面的显示。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二显示面和第三显示面同时显示不同的画面。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面板包括第二发光模组和第三发光模组,第二显示面通过第二发光模组显示,第三显示面通过第三发光模组显示。
在本公开中,当第二面板配置有两组发光模组时,第二面板也可以同时配置两组触控模组。两组触控模组分别用于操作第二显示面和第三显示面显示,这样的设置,使得可以两个人同时操作第二面板的不同显示面。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控模组包括第三触控模组和第四触控模组;第三触控模组和第四触控模组设置于第二面板;其中,第三触控模组设置于靠近第二显示面,第四触控模组设置于靠近第三显示面。
例如,可以由一个人利用第三触控模组操作第二显示面,同时,另一个人可以通过第四触控模组操作第三显示面。
或者,可以由一个人利用第三触控模组操作第三显示面,同时,另一个人可以通过第四触控模组操作第二显示面。
如上述实施例,本公开的设置,可以实现多个用户同时操作一个移动终端。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设计,增加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场景。具体地,例如,在两个用户分别操作第二显示面和第三显示面时,可以由第三个用户操作第一显示面,进一步增加同时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用户人数。
或者,也可以由一个用户操作第三显示面,由另一个用户同时操作第一显示面和第二显示面,此时,第一显示面和第二显示面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显示面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述的第二面板和第一面板,并不一定为单个面板。例如,第一面板可以包括多个显示面板,第二面板也可以包括多个显示面板。
根据上述实施例,本公开可以提供更多的操作使用方式,适用于不同是使用场景,甚至可以提供多人同时使用的方式。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屏为展开状态时,第一显示面与第一面板的显示面位于同一平面。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展开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一显示面与第二显示面可以位于同一平面。
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显示面和第二显示面相互配合,作为一个显示面用于显示图像。这样可以增大显示屏的显示面积,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的显示屏。
本公开的显示屏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并且第二面板配置为透明屏幕。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显示屏在折叠状态时,第一显示面发出的光线可以穿过第二面板。即显示屏折叠时,也可以直接使用第一面板显示画面。在显示屏展开时,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可以同时显示。在显示屏折叠时,可以关闭第二面板的显示,采用第一面板作为显示面。这样不仅能够满足用户对大显示屏的需求,在显示屏折叠后,仅采用一个面板作为显示面,有助于节省移动终端的用电,增加了移动终端的续航能力。
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可以在小屏显示基本信息时,功耗低。视频或游戏时,使用大屏,显示效果更佳。可以满足消费者更多的日常使用场景。
本方公开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终端形式,并配以控制方法,增加用户的使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使用透明屏幕作为终端的第二屏幕或者第三屏幕,第一屏幕使用普通的屏幕(OLED或者LCD或者其他形式)作为主显示屏幕,完成用户基本显示与触控需求。同时配备一块可以透明显示的屏幕,这部分可以单面显示或者双面显示。
如图7所示,展开状态时,屏幕的显示尺寸,可以扩大一倍或者几倍,透视触控和本体的触控需要配合完成用户的操作请求。
双面显示,即使用A面,例如第二显示面进行显示,这折叠状态时,可以点亮透明的A面,完成用户的显示需求。这部分可以设置成自定义的模式,选取部分显示功能,也可以完成前部的显示功能。同时在A面配触控模组,完成传统触控显示屏幕的功能。
透明部分,可以选择A面显示,也可以选择B面,例如第三显示面进行显示。完成不同的场景应用。
透明部分,也可以不显示,由于是透明材质,第一种方案:可以使用第一屏幕的显示和触控,通过透视功能来完成用户的功能。
在折叠状态,第二种显示方案:使用透明屏幕A面的触控+显示,透明B面和第一屏幕,关闭显示和触控功能。
另外的第三种选择,透明的触控和显示足够纤薄,可以使用第一屏幕的触控和显示功能。
或者使用A面的触控和第一屏幕的显示,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以上三种可以自适应,或者手动选择功耗更低的屏幕来完成显示和触控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和移动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除非有特殊说明,“连接”包括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构件的直接连接,也包括两者之间存在其他元件的间接连接。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构思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包括第一显示面;
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一侧与所述第一面板一侧铰接;
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第二显示面,所述显示屏为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显示面与所述第一显示面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面板配置为在所述显示屏为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显示面和/或所述第二显示面发出的光线可穿过所述第二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显示面相背设置的第三显示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触控模组;
在所述显示屏为折叠状态时,通过触控模组接收触控信号,用于控制以下一个或多个显示面进行显示:所述第一显示面、所述第二显示面、所述第三显示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模组包括第一触控模组,设置于第一面板;
所述显示屏为折叠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一触控模组接收触控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模组包括第二触控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
所述显示屏为折叠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二触控模组接收触控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模组包括第三触控模组和第四触控模组;
所述第三触控模组和所述第四触控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
其中,所述第三触控模组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显示面,所述第四触控模组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三显示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屏为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显示面与所述第一面板的显示面位于同一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第一发光模组,所述第二显示面和所述第三显示面均通过所述第一发光模组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第二发光模组和第三发光模组,所述第二显示面通过所述第二发光模组显示,所述第三显示面通过所述第三发光模组显示。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
CN202120521544.8U 2021-03-12 2021-03-12 显示屏和移动终端 Active CN214480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21544.8U CN214480711U (zh) 2021-03-12 2021-03-12 显示屏和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21544.8U CN214480711U (zh) 2021-03-12 2021-03-12 显示屏和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80711U true CN214480711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55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21544.8U Active CN214480711U (zh) 2021-03-12 2021-03-12 显示屏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807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20888B (zh) 显示屏及其显示装置
CN106504645B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设备
KR102268964B1 (ko) Lcd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이동 단말기
US10545534B2 (en) Multiple display device
US20200341514A1 (en) Terminal with flexible screen
US6961029B1 (en) Pixel border for improved viewability of a display device
US11531377B2 (en) Foldable display apparatus
JP5858986B2 (ja) 省電力有機発光ダイオードディスプレイ
CN201409149Y (zh) 一种显示屏及使用该显示屏的手机
US2015013821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2610194A (zh) 混合顺序色彩显示
TWI254901B (en) Display device
KR20160018830A (ko) 확대 가능한 스크린을 구비한 통신 기기
JP2013142904A (ja) ダブルタッチ式電子装置及びその操作方法
WO2019161571A1 (zh)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方法
CN209947878U (zh)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US20070126654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130095084A (ko) 이동 단말기
CN103442110B (zh) 移动终端的配件
CN203759584U (zh) 双面显示装置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13516915B (zh) 显示模组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037796B (zh) 电子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941560A (zh) 移动终端
WO2023019722A1 (zh) 一种折叠智能显示设备
CN214480711U (zh) 显示屏和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