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7829U - 谐振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谐振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77829U
CN214477829U CN202120780490.7U CN202120780490U CN214477829U CN 214477829 U CN214477829 U CN 214477829U CN 202120780490 U CN202120780490 U CN 202120780490U CN 214477829 U CN214477829 U CN 214477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nator
input
output
resonanc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804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善册
王烨
孙兴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x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Luxshare R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Luxshare R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Luxshare R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804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77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77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77829U/zh
Priority to US17/580,281 priority patent/US11929537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1Filters for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waves
    • H01P1/205Comb or interdigital filters; Cascaded coaxial cavi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7/00Resonators of the waveguide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谐振滤波器。谐振滤波器包括:壳体、输入谐振器和输出谐振器,其中,壳体包含输入孔和输出孔,且壳体内具有容置腔;输入谐振器位于容置腔中且固设于壳体,并包含输入谐振主体和由输入谐振主体延伸的输入端口,输入端口通过输入孔伸出壳体;输出谐振器位于容置腔中且固设于壳体,并包含输出谐振主体和由输出谐振主体延伸的输出端口,输出端口通过输出孔伸出壳体。输入谐振器和输出谐振器为具有金属表面的片材或为金属片,输入谐振主体与输出谐振主体分别包括谐振杆,谐振杆包括直立段、自直立段的一侧或两侧延伸出的延伸段和自延伸段朝远离直立段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枝节,直立段远离延伸段的一端连接至壳体。

Description

谐振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滤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谐振滤波器。
背景技术
用于选择通信信号频率并滤除通信信号频率外的杂波或干扰信号的腔体滤波器通常包括腔体、谐振杆、盖板和调谐螺杆,盖板和腔体形成谐振腔,谐振杆设置于腔体的底部且呈圆筒状,盖板配合调谐螺杆调节腔体滤波器的耦合频率。
然而,当腔体滤波器应用于天线滤波器单元(antenna filter unit,AFU)时,受限于产品的小型化趋势,存在工艺实现较困难和成本高的问题。另外,腔体滤波器因受限于圆筒状谐振杆的频率,存在无法朝更小型化发展的问题。此外,腔体滤波器的装配关系复杂,存在不利于生产自动化的问题。
有鉴于此,开发一种体积小且易于生产与组装的谐振滤波器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谐振滤波器,可以有效解决目前腔体滤波器存在因小型化工艺实现较困难和成本高的问题、因受限于圆筒状谐振杆的频率无法朝更小型化发展的问题、因装配关系复杂不利于生产自动化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了一种谐振滤波器,其包括:壳体、输入谐振器和输出谐振器,其中,壳体包含输入孔和输出孔,且壳体内具有容置腔;输入谐振器位于容置腔中且固设于壳体,并包含输入谐振主体和由输入谐振主体延伸的输入端口,输入端口通过输入孔伸出壳体;输出谐振器位于容置腔中且固设于壳体,并包含输出谐振主体和由输出谐振主体延伸的输出端口,输出端口通过输出孔伸出壳体。输入谐振器和输出谐振器为具有金属表面的片材或为金属片,输入谐振主体与输出谐振主体分别包括谐振杆,谐振杆包括直立段、自直立段的一侧或两侧延伸出的延伸段和自延伸段朝远离直立段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枝节,直立段远离延伸段的一端连接至壳体。
在一实施例中,谐振滤波器还包含隔离板,隔离板位于容置腔中,且将输入谐振器和输出谐振器分开,隔离板具有至少一开口。
在一实施例中,谐振滤波器还包含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分别接合壳体的输入孔和输出孔,输入端口穿过输入装置后伸出壳体,输出端口穿过输出装置后伸出壳体。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还包含底板部、侧壁部和盖板部,侧壁部环绕连接至底板部,侧壁部和底板部形成容置腔和开口,盖板部的一侧面覆盖固定至开口,输入谐振主体和输出谐振主体固设于底板部,输入孔和输出孔设置于底板部或侧壁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枝节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枝节彼此间隔地连接延伸段。
在一实施例中,谐振杆还包括多个第二枝节,多个第二枝节分别自多个第一枝节远离延伸段的一端延伸,多个第一枝节和多个第二枝节沿不同的轴向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枝节朝相同的方向延伸、朝接近彼此的方向延伸或朝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谐振杆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枝节与延伸段之间的耦合段,耦合段的宽度小于与其连接的第一枝节的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输入谐振主体与输出谐振主体的谐振杆的数量分别为多个,输入谐振主体与输出谐振主体还分别包括接合杆,接合杆连接多个谐振杆的相邻两个。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还包含底板部和盖板部,底板部和盖板部互相平行设置,输入谐振主体和输出谐振主体固设于底板部,盖板部上设有调节舌片与隔离舌片,调节舌片的设置位置对应于输入谐振主体或输出谐振主体的上方,隔离舌片的设置位置对应于输入谐振主体的相邻的两个谐振杆之间的上方或输出谐振主体的相邻的两个谐振杆之间的上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谐振滤波器借由输入谐振器的输入端口通过输入孔伸出壳体和输出谐振器的输出端口通过输出孔伸出壳体,实现滤波器端口的简单形式结构;通过输入谐振器和输出谐振器及其为具有金属表面的片材或为金属片的设计,使得谐振滤波器在无实体容性结构的情况下可实现容性耦合,进而实现低端传输零点;通过整体的结构设计,使得谐振滤波器体积极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谐振滤波器的小型化工艺,且有利于谐振滤波器的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依据本申请的谐振滤波器的一实施例爆炸图;
图2为图1的谐振滤波器的一实施例组合图;
图3为图1的谐振滤波器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输入谐振器/输出谐振器的一实施例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的输入谐振器/输出谐振器的另一实施例俯视图;
图6为图1的隔离板的一实施例俯视图;及
图7为图1的盖板部的一实施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相关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或方法流程。
必须了解的是,使用在本说明书中的“包含”、“包括”等词,是用于表示存在特定的技术特征、数值、方法步骤、作业处理、组件和/或组件,但并不排除可加上更多的技术特征、数值、方法步骤、作业处理、组件、组件,或以上的任意组合。
必须了解的是,当组件描述为“连接”或“耦接”至另一组件时,可以是直接连结、或耦接至其他组件,可能出现中间组件。相反地,当组件描述为“直接连接”或“直接耦接”至另一组件时,其中不存在任何中间组件。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依据本申请的谐振滤波器的一实施例爆炸图,图2为图1的谐振滤波器的一实施例组合图,图3为图1的谐振滤波器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需注意的是,为呈现谐振滤波器100的壳体110的内部组合状况,于图2的图面中省略绘制壳体110的盖板部119。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谐振滤波器100包括:壳体110、输入谐振器120和输出谐振器130,壳体110包含输入孔112和输出孔114,且壳体110内具有容置腔116。
请参阅图1至图4,图4为图1的输入谐振器/输出谐振器的一实施例俯视图。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谐振器120位于容置腔116中且固设于壳体110,并包含输入谐振主体122和由输入谐振主体122延伸的输入端口124,输入端口124通过输入孔112伸出壳体110;输出谐振器130位于容置腔116中且固设于壳体110,并包含输出谐振主体132和由输出谐振主体132延伸的输出端口134,输出端口134通过输出孔114伸出壳体110。因此,谐振滤波器100可借由输入谐振器120的输入端口124通过输入孔112伸出壳体110和输出谐振器130的输出端口134通过输出孔114伸出壳体110,实现滤波器端口的简单形式结构,且当输入孔112和输出孔114设置于壳体110的底部时,输入端口124和输出端口134可直接与外部的电路板进行贴片焊接。
另外,输入谐振器120和输出谐振器130为具有金属表面的片材或为金属片,使得谐振滤波器100在无实体容性结构的情况下可实现容性耦合,进而实现低端传输零点。当输入谐振器120和输出谐振器130为金属片时,可由金属板材直接切割成型;当输入谐振器120和输出谐振器130为具有金属表面的片材时,可由塑料材料注塑成型后电镀实现;输入谐振器120和输出谐振器130的厚度可为但不限于0.5毫米至1毫米。
此外,输入谐振主体122与输出谐振主体132分别包括谐振杆50,谐振杆50包括直立段52、自直立段52的一侧或两侧延伸出的延伸段54和自延伸段54朝远离直立段52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枝节56,直立段52远离延伸段54的一端连接壳体110的底部。在一实施例中,输入谐振器120的其中一个谐振杆50的直立段52还延伸出输入端口124;输出谐振器130的其中一个谐振杆50的直立段52还延伸出输出端口134。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枝节5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枝节56彼此间隔地连接延伸段54。
在本实施例中,谐振杆50可通过不同的延伸段54和第一枝节56调整谐振频率,因此,可依据实际需求设计出不同的延伸段54和第一枝节56获得不同的谐振频率,举例而言,输入谐振器120和输出谐振器130除了可以是图4所示的结构以外,也可以如图5所示的结构(图5为本申请的输入谐振器/输出谐振器的另一实施例俯视图)。
在一实施例中,谐振杆50还包括多个第二枝节58,多个第二枝节58分别自多个第一枝节56远离延伸段54的一端延伸,多个第一枝节56和多个第二枝节58沿不同的轴向延伸。其中,多个第二枝节58可朝相同的方向延伸、朝接近彼此的方向延伸或朝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枝节56和第二枝节58是彼此垂直(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自直立段52的两侧延伸出的延伸段54可以是位在同一高度,例如自直立段52的两侧延伸出的延伸段54连成一线(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自直立段52的两侧延伸出的延伸段54可以是位在不同高度,例如自直立段52的两侧延伸出的延伸段54形成Z字形(如图5所示)。因此,谐振杆50可通过不同的第二枝节58的设计(例如:数量或位置设置)获得不同的谐振频率。
在一实施例中,谐振杆50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枝节56与延伸段54之间的耦合段59,耦合段59的宽度小于与其连接的第一枝节56的宽度。因此,谐振杆50可通过耦合段59的设计,改变第一枝节56与延伸段54之间的阻抗大小,形成类低通滤波器结构,可以有效地抑制远程谐波。
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谐振器120和输出谐振器130可具有相同的结构,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输入谐振器120和输出谐振器130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另外,由于输入谐振器120和输出谐振器130为具有金属表面的片材或为金属片,因此,可通过拨动延伸段54、第一枝节56和/或第二枝节58方式改变输入谐振主体122和/或输出谐振主体132的结构(即调节谐振杆50上局部两点的距离和谐振杆50到壳体110的距离),进而获得不同的谐振频率。
在一实施例中,输入谐振主体122与输出谐振主体132的谐振杆50的数量分别为多个,输入谐振主体122与输出谐振主体132还分别包括接合杆70,接合杆70连接多个谐振杆50的相邻两个。其中,不同的谐振杆50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输入谐振主体122与输出谐振主体132中,谐振杆50和接合杆70可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谐振主体122所包括的谐振杆50的数量可为但不限于四个,输出谐振主体132所包括的谐振杆50的数量可为但不限于四个,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和图6,图6为图1的隔离板的一实施例俯视图。谐振滤波器100还包含隔离板140,隔离板140位于容置腔116中,且将输入谐振器120和输出谐振器130分开,隔离板140具有至少一开口142。因此,谐振滤波器100可通过隔离板140及其开口142的数量与位置设置获得不同的谐振频率。其中,隔离板140可由金属板材直接切割成型。
请参阅图1和图3,谐振滤波器100还包含输入装置150和输出装置160,输入装置150和输出装置160分别接合壳体110的输入孔112和输出孔114,输入端口124穿过输入装置150后伸出壳体110,输出端口134穿过输出装置160后伸出壳体110。其中,输入装置150和输出装置160可为绝缘卡座,且可通过机械或黏贴方式接合壳体110的输入孔112和输出孔114。
请参阅图1,壳体110还包含底板部117、侧壁部118和盖板部119,侧壁部118环绕连接至底板部117,侧壁部118和底板部117形成容置腔116和开口60,盖板部119的一侧面覆盖固定至开口60,输入谐振主体122和输出谐振主体132固设于底板部117,输入孔112和输出孔114设置于底板部117或侧壁部118。其中,底板部117和侧壁部118可一体成型,即底板部117和侧壁部118可由板材通过钣金折弯或者拉伸模具直接成型,也可采用铝合金或者镁合金压铸后电镀成型,亦或者采用塑料注塑后电镀以实现成本低且重量轻的优势。
请参阅图1和图7,图7为图1的盖板部的一实施例俯视图。盖板部119可由板材直接加工成型,底板部117和盖板部119互相平行设置,输入谐振主体122和输出谐振主体132固设于底板部117,盖板部119上设有调节舌片80与隔离舌片90,调节舌片80的设置位置对应于输入谐振主体122或输出谐振主体132的上方,隔离舌片90的设置位置对应于输入谐振主体122的相邻的两个谐振杆50之间的上方或输出谐振主体132的相邻的两个谐振杆50之间的上方。因此,谐振滤波器100可通过按压或敲击调节舌片80和/或隔离舌片90的方式,使盖板部119的局部下陷变形,进而调节谐振频率和/或耦合频率。其中,调节舌片80与隔离舌片90的数量不一定与输入谐振主体122或输出谐振主体132的数量呈正相关,调节舌片80与隔离舌片90的数量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谐振滤波器借由输入谐振器的输入端口通过输入孔伸出壳体和输出谐振器的输出端口通过输出孔伸出壳体,实现滤波器端口的简单形式结构;通过输入谐振器和输出谐振器及其为具有金属表面的片材或为金属片的设计,使得谐振滤波器在无实体容性结构的情况下可实现容性耦合,进而实现低端传输零点;通过整体的结构设计,使得谐振滤波器体积极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谐振滤波器的小型化工艺,且有利于谐振滤波器的自动化生产。
虽然在本申请的图式中包含了以上描述的组件,但不排除在不违反实用新型的精神下,使用更多其他的附加组件,已达成更佳的技术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使用以上实施例进行说明,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描述并非用于限缩本实用新型。相反地,此实用新型涵盖了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与相似设置。所以,权利要求范围须以最宽广的方式解释来包含所有显而易见的修改与相似设置。

Claims (10)

1.一种谐振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含输入孔和输出孔,且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置腔;
输入谐振器,位于所述容置腔中且固设于所述壳体,并包含输入谐振主体和由所述输入谐振主体延伸的输入端口,所述输入端口通过所述输入孔伸出所述壳体;
输出谐振器,位于所述容置腔中且固设于所述壳体,并包含输出谐振主体和由所述输出谐振主体延伸的输出端口,所述输出端口通过所述输出孔伸出所述壳体;
其中,所述输入谐振器和所述输出谐振器为具有金属表面的片材或为金属片,所述输入谐振主体与所述输出谐振主体分别包括谐振杆,所述谐振杆包括直立段、自所述直立段的一侧或两侧延伸出的延伸段和自所述延伸段朝远离所述直立段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枝节,所述直立段远离所述延伸段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滤波器还包含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位于所述容置腔中,且将所述输入谐振器和所述输出谐振器分开,所述隔离板具有至少一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滤波器还包含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和所述输出装置分别接合所述壳体的所述输入孔和所述输出孔,所述输入端口穿过所述输入装置后伸出所述壳体,所述输出端口穿过所述输出装置后伸出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含底板部、侧壁部和盖板部,所述侧壁部环绕连接至所述底板部,所述侧壁部和所述底板部形成所述容置腔和开口,所述盖板部的一侧面覆盖固定至所述开口,所述输入谐振主体和所述输出谐振主体固设于所述底板部,所述输入孔和所述输出孔设置于所述底板部或所述侧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枝节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枝节彼此间隔地连接所述延伸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谐振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杆还包括多个第二枝节,所述多个第二枝节分别自所述多个第一枝节远离所述延伸段的一端延伸,所述多个第一枝节和所述多个第二枝节沿不同的轴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谐振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枝节朝相同的方向延伸、朝接近彼此的方向延伸或朝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杆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枝节与所述延伸段之间的耦合段,所述耦合段的宽度小于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枝节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谐振主体与所述输出谐振主体的所述谐振杆的数量分别为多个,所述输入谐振主体与所述输出谐振主体还分别包括接合杆,所述接合杆连接所述多个谐振杆的相邻两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谐振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含底板部和盖板部,所述底板部和所述盖板部互相平行设置,所述输入谐振主体和所述输出谐振主体固设于所述底板部,所述盖板部上设有调节舌片与隔离舌片,所述调节舌片的设置位置对应于所述输入谐振主体或所述输出谐振主体的上方,所述隔离舌片的设置位置对应于所述输入谐振主体的相邻的两个所述谐振杆之间的上方或所述输出谐振主体的相邻的两个所述谐振杆之间的上方。
CN202120780490.7U 2021-04-16 2021-04-16 谐振滤波器 Active CN214477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0490.7U CN214477829U (zh) 2021-04-16 2021-04-16 谐振滤波器
US17/580,281 US11929537B2 (en) 2021-04-16 2022-01-20 Resonator filt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0490.7U CN214477829U (zh) 2021-04-16 2021-04-16 谐振滤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77829U true CN214477829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78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80490.7U Active CN214477829U (zh) 2021-04-16 2021-04-16 谐振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929537B2 (zh)
CN (1) CN21447782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6619A (zh) * 2021-12-23 2022-03-08 立讯精密工业(滁州)有限公司 谐振滤波器
CN115133243A (zh) * 2022-07-27 2022-09-30 江苏贝孚德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5g通信系统的小金属滤波器
CN115377636A (zh) * 2022-08-19 2022-11-22 昆山立讯射频科技有限公司 滤波器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67116B2 (en) * 2011-12-19 2016-10-11 Intel Corporation Broad band diplexer using suspended strip-line capacitor technology
US10236550B2 (en) * 2014-12-15 2019-03-19 Commscope Italy S.R.L. In-line filter having mutually compensating inductive and capacitive coupling
SE1950509A1 (en) 2019-04-26 2020-10-06 Microdata Telecom Innovation Stockholm Ab Sheet metal rf cavity filter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6619A (zh) * 2021-12-23 2022-03-08 立讯精密工业(滁州)有限公司 谐振滤波器
CN115133243A (zh) * 2022-07-27 2022-09-30 江苏贝孚德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5g通信系统的小金属滤波器
CN115377636A (zh) * 2022-08-19 2022-11-22 昆山立讯射频科技有限公司 滤波器及其制造方法
TWI808886B (zh) * 2022-08-19 2023-07-11 中國大陸商昆山立訊射頻科技有限公司 濾波器及其製造方法
CN115377636B (zh) * 2022-08-19 2023-12-15 苏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滤波器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29537B2 (en) 2024-03-12
US20220336937A1 (en) 2022-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77829U (zh) 谐振滤波器
US5047739A (en) Transmission line resonator
CN113113743B (zh) 一种单腔谐振器及射频腔体滤波器
CN212209713U (zh) 金属片材射频腔体滤波器
EP3306739B1 (en) Cavity filter
CN200969387Y (zh) 紧凑型矩形波导滤波器
US20080042783A1 (en) Filter
EP0924790B1 (en) Filter
CN201134487Y (zh) 用于wimax通信系统的带阻滤波器
US7388458B2 (en) DC extracting arrangement and a filter
CN212303856U (zh) 金属片材射频腔体滤波器
CN101471470A (zh) 一种带阻滤波器
CN215869728U (zh) 腔体滤波器
CN110416671A (zh) 谐振器、腔体滤波器及其调试方法
CN210326074U (zh) 一种合路器的端口耦合片安装结构及合路器
CN211125952U (zh) 腔体滤波器、通信设备
CN202333095U (zh) 一种带阻滤波器
CN214411483U (zh) 一种单腔谐振器及射频腔体滤波器
EP3525281B1 (en) Combiner and antenna device
CN202259612U (zh) 一种带阻滤波器
CN217485686U (zh) 腔体滤波器
CN103117434A (zh) 一种带阻滤波器
CN220604945U (zh) 滤波器
CN217544893U (zh) 一种y型双脊波导环形器
CN216214004U (zh) 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3, 5, and auxiliary buildings of the second phase standard factory building, No. 99 Xubang Road, Wuzh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24

Patentee after: Suzhou Lix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58, Jinchang Road, Jinxi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LIXUN RF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