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7716U - 一种防鼓包锂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鼓包锂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77716U CN214477716U CN202022260657.5U CN202022260657U CN214477716U CN 214477716 U CN214477716 U CN 214477716U CN 202022260657 U CN202022260657 U CN 202022260657U CN 214477716 U CN214477716 U CN 2144777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heat
- plate
- connecting rod
- heat transf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2579 anti-swelling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733 Li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989 lithium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3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55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4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22 swel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鼓包锂电池,包括外壳,还包括效率高的散热结构、防鼓包的防护结构以及简易型的断电结构,所述外壳内部的一侧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内壳,且内壳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电池芯,所述内壳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传热板,且散热结构设置于传热板的一侧,所述防护结构设置于传热板远离外壳的一端,所述断电结构设置于外壳一侧的两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壳隆起,从而挤压传热板发生活动,使得固定板活动,使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沿着轴鞘发生偏移,同时缓冲弹簧发生形变,增大缓冲,防止装置鼓包,使得装置发生损坏,有利于增加装置的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鼓包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而现有的锂电池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第一、传统的锂电池,不具有防鼓包功能,导致锂电池长时间使用造成热胀现象,使得电池无法正常使用;
第二、传统的锂电池,不具有自动断电功能,导致锂电池在停止使用时,会发生走电现象,造成电池使用寿命变短;
第三、传统的锂电池,不具有很好的散热功能,导致电池放电大量热量积累,从而造成鼓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鼓包锂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具有防鼓包功能、不具有自动断电功能和散热功能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鼓包锂电池,包括外壳,还包括效率高的散热结构、防鼓包的防护结构以及简易型的断电结构;
所述外壳内部的一侧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内壳,且内壳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电池芯,所述内壳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传热板,且散热结构设置于传热板的一侧;
所述防护结构设置于传热板远离外壳的一端;
所述断电结构设置于外壳一侧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断电结构包括套壳,所述套壳均设置于外壳一侧的两端,且套壳内部的一侧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一侧的套壳内部均设置有电极,所述电极的一侧均延伸至套壳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电极和套壳的内壁之间均匀设置有辅助弹簧,且辅助弹簧的两侧分别与电极和套壳的内壁焊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鳍片和导热板,所述导热板设置于传热板一侧的外壳两端内壁之间,且传热板与导热板构成滑动结构,所述导热板远离传热板的一侧安装有散热鳍片,且散热鳍片的一侧延伸至外壳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的横截面呈矩形,且导热板的面积和外壳的内部横截面面积相等。
优选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缓冲弹簧、第一连杆、轴鞘、第二连杆和固定板,所述轴鞘均设置于传热板远离外壳的一端,且轴鞘外壁的两端均套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的轴鞘外壁均套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端或底端均分别与传热板或外壳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之间的轴鞘两侧均均匀设置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的顶端和底端与固定板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电极、辅助弹簧和连接头,当使用者将电池进行安装时,电极受力被挤压,辅助弹簧发生形变,在压力的作用下,电极移动直到与连接头接触,使得电极处于连接状态,从而才能对外进行电量输出,使用完毕,取出电池,在辅助弹簧的反作用力下,使得连接头和电极断开,该结构实现了自动点断功能;
(2)通过设置有导热板和散热鳍片,当装置在进行工作时,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直接传至导热板,导热板可将热量传至散热鳍片内部,因为散热鳍片的一侧均与外界空气相连接,可加速散热鳍片的散热效率,降低电池内部的温度,该结构提高了装置的散热效率;
(3)通过设置有内壳、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内壳隆起,从而挤压传热板发生活动,使得固定板活动,使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沿着轴鞘发生偏移,同时缓冲弹簧发生形变,增大缓冲,防止装置鼓包,使得装置发生损坏,该结构实现了装置的防鼓包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和第一连杆的组合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辅助弹簧;2、连接头;3、电极;4、套壳;5、电池芯;6、传热板;7、内壳;8、散热结构;801、散热鳍片;802、导热板;9、防护结构;901、缓冲弹簧;902、第一连杆;903、轴鞘;904、第二连杆;905、固定板;10、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防鼓包锂电池,包括外壳10,还包括效率高的散热结构8、防鼓包的防护结构9以及简易型的断电结构;
外壳10内部的一侧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内壳7,且内壳7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电池芯5,内壳7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传热板6,且散热结构8设置于传热板6的一侧;
防护结构9设置于传热板6远离外壳10的一端;
断电结构设置于外壳10一侧的两端。
请参阅图1-4,一种防鼓包锂电池还包括断电结构,断电结构包括套壳4,套壳4均设置于外壳10一侧的两端,且套壳4内部的一侧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连接头2,连接头2一侧的套壳4内部均设置有电极3,电极3的一侧均延伸至套壳4的一侧;
电极3和套壳4的内壁之间均匀设置有辅助弹簧1,且辅助弹簧1的两侧分别与电极3和套壳4的内壁焊接;
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使用该机构时,电极3受力被挤压,辅助弹簧1发生形变,在压力的作用下,电极3移动直到与连接头2接触,使得电极3处于连接状态,从而才能对外进行电量输出,使用完毕,取出电池,在辅助弹簧1的反作用力下,使得连接头2和电极3断开。
实施例2:散热结构8包括散热鳍片801和导热板802,导热板802设置于传热板6一侧的外壳10两端内壁之间,且传热板6与导热板802构成滑动结构,导热板802远离传热板6的一侧安装有散热鳍片801,且散热鳍片801的一侧延伸至外壳10的一侧;
导热板802的横截面呈矩形,且导热板802的面积和外壳10的内部横截面面积相等;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该机构时,热量直接传至导热板802,导热板802可将热量传至散热鳍片801内部,因为散热鳍片801的一侧均与外界空气相连接,可加速散热鳍片801的散热效率,降低电池内部的温度。
实施例3:防护结构9包括缓冲弹簧901、第一连杆902、轴鞘903、第二连杆904和固定板905,轴鞘903均设置于传热板6远离外壳10的一端,且轴鞘903外壁的两端均套设有第一连杆902,第一连杆902一端的轴鞘903外壁均套设有第二连杆904,第一连杆902和第二连杆904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板905,且固定板905的顶端或底端均分别与传热板6或外壳10相连接;
固定板905之间的轴鞘903两侧均均匀设置有缓冲弹簧901,且缓冲弹簧901的顶端和底端与固定板905焊接;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内壳7隆起,从而挤压传热板6发生活动,使得固定板905活动,使得第一连杆902和第二连杆904沿着轴鞘903发生偏移,同时缓冲弹簧901发生形变,增大缓冲,防止装置鼓包。
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先,装置进行使用前,在辅助弹簧1的作用力下,电极3与连接头2呈断开模式,当使用者将电池进行安装时,电极3受力被挤压,辅助弹簧1发生形变,在压力的作用下,电极3移动直到与连接头2接触,使得电极3处于连接状态,从而才能对外进行电量输出,使用完毕,取出电池,在辅助弹簧1的反作用力下,使得连接头2和电极3断开。
之后,当装置在进行工作时,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直接传至导热板802,导热板802可将热量传至散热鳍片801内部,因为散热鳍片801的一侧均与外界空气相连接,可加速散热鳍片801的散热效率,降低电池内部的温度。
最后,当装置发生鼓包,内壳7隆起,从而挤压传热板6发生活动,使得固定板905活动,使得第一连杆902和第二连杆904沿着轴鞘903发生偏移,同时缓冲弹簧901发生形变,增大缓冲,防止装置鼓包,使得装置发生损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防鼓包锂电池,包括外壳(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效率高的散热结构(8)、防鼓包的防护结构(9)以及简易型的断电结构;
所述外壳(10)内部的一侧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内壳(7),且内壳(7)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电池芯(5),所述内壳(7)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传热板(6),且散热结构(8)设置于传热板(6)的一侧;
所述防护结构(9)设置于传热板(6)远离外壳(10)的一端;
所述断电结构设置于外壳(10)一侧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鼓包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断电结构包括套壳(4),所述套壳(4)均设置于外壳(10)一侧的两端,且套壳(4)内部的一侧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一侧的套壳(4)内部均设置有电极(3),所述电极(3)的一侧均延伸至套壳(4)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鼓包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3)和套壳(4)的内壁之间均匀设置有辅助弹簧(1),且辅助弹簧(1)的两侧分别与电极(3)和套壳(4)的内壁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鼓包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8)包括散热鳍片(801)和导热板(802),所述导热板(802)设置于传热板(6)一侧的外壳(10)两端内壁之间,且传热板(6)与导热板(802)构成滑动结构,所述导热板(802)远离传热板(6)的一侧安装有散热鳍片(801),且散热鳍片(801)的一侧延伸至外壳(10)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鼓包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802)的横截面呈矩形,且导热板(802)的面积和外壳(10)的内部横截面面积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鼓包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9)包括缓冲弹簧(901)、第一连杆(902)、轴鞘(903)、第二连杆(904)和固定板(905),所述轴鞘(903)均设置于传热板(6)远离外壳(10)的一端,且轴鞘(903)外壁的两端均套设有第一连杆(902),所述第一连杆(902)一端的轴鞘(903)外壁均套设有第二连杆(904),所述第一连杆(902)和第二连杆(904)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板(905),且固定板(905)的顶端或底端均分别与传热板(6)或外壳(10)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鼓包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905)之间的轴鞘(903)两侧均均匀设置有缓冲弹簧(901),且缓冲弹簧(901)的顶端和底端与固定板(905)焊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60657.5U CN214477716U (zh) | 2020-10-10 | 2020-10-10 | 一种防鼓包锂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60657.5U CN214477716U (zh) | 2020-10-10 | 2020-10-10 | 一种防鼓包锂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77716U true CN214477716U (zh) | 2021-10-22 |
Family
ID=78107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260657.5U Active CN214477716U (zh) | 2020-10-10 | 2020-10-10 | 一种防鼓包锂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77716U (zh) |
-
2020
- 2020-10-10 CN CN202022260657.5U patent/CN21447771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516935U (zh) |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动车锂电池 | |
CN214477716U (zh) | 一种防鼓包锂电池 | |
KR20190084775A (ko) | 배터리 모듈 | |
CN109037787B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结构及其18650电池的制造方法 | |
CN209981316U (zh) | 一种铅碳纳米硅胶蓄电池 | |
CN212323079U (zh) | 一种新能源电池组加热型连接板 | |
CN209607884U (zh) | 电池模组 | |
CN111490206A (zh) | 一种氢镍蓄电池壳体 | |
CN216389581U (zh) | 一种大容量卷绕式锂电池 | |
CN109802070A (zh) | 一种电动车电池保护控制系统 | |
CN217280940U (zh) | 一种单体软包锂离子电池成型结构 | |
CN213093265U (zh) | 一种安全性高的蓄电池 | |
CN216354542U (zh) |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锂电池 | |
CN213752968U (zh) | 一种新型耐用的蓄电池 | |
CN212257601U (zh) |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铅蓄电池壳体 | |
CN216597727U (zh) | 一种风冷式蓄电池组件 | |
CN212085085U (zh) | 一种新型锂电池电芯结构 | |
CN210778895U (zh) | 一种动力锂电池模块导热装置及动力锂电池模块 | |
CN217507477U (zh) | 一种具有低温保护层的低温锂电池 | |
CN210379298U (zh) | 一种新型卷绕式锂电池电芯 | |
CN210866364U (zh) | 一种防爆的小型锂电池 | |
CN213905534U (zh) | 一种用于锂电池组的连接器构件 | |
CN213782102U (zh) | 一种高功率型阀控式胶体蓄电池 | |
CN213459952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防止温度传递装置 | |
CN214672748U (zh) | 一种带有充电保护结构的锂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