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7014U - 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7014U
CN219717014U CN202320891959.3U CN202320891959U CN219717014U CN 219717014 U CN219717014 U CN 219717014U CN 202320891959 U CN202320891959 U CN 202320891959U CN 219717014 U CN219717014 U CN 219717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on
lead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919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谌育青
魏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nshi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nshi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nshi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nshi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919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7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7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70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包括外壳和导热机构;外壳:其内部底端放置有电池槽,电池槽内部填充有稀硫酸溶液,电池槽内部底端均匀开设的安装槽一内均固定连接有正极板,电池槽内部底端均匀开设的安装槽二内均固定连接有负极板,负极板分别为于相邻的两个正极板之间,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均设置有隔板,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盖,正极板后侧顶端的凸起一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汇流板,该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可以将铅酸蓄电池槽内的温度快速均匀的导出铅酸蓄电池外,可以有效防止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的铅酸蓄电池鼓包损坏,可以有效延长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铅酸电池放电状态下,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充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在铅酸蓄电池充电或放电的过程中,铅酸蓄电池槽内部的化学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量,如果温度不能快速下降会加速铅酸蓄电池槽的老化,因此需要使用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对电池槽内部的热量进行快速降温,现有的大部分的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通常是在铅酸蓄电池槽内部加装有隔板,将正极板和负极板分组隔开,以此来增加导热的面积,对铅酸蓄电池槽内部的热量进行快速换热,但是由于换热导热的热量有限,且铅酸蓄电池槽吸收的热量仍留在铅酸蓄电池内部,当铅酸蓄电池槽发生化学反应出现的温度过大时,产生的气体造成内部压力过大,电池容易鼓胀失效,为此,我们提出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可以将铅酸蓄电池槽内的温度快速均匀的导出铅酸蓄电池外,可以有效防止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的铅酸蓄电池鼓包损坏,可以有效延长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包括外壳和导热机构;
外壳:其内部底端放置有电池槽,电池槽内部填充有稀硫酸溶液,电池槽内部底端均匀开设的安装槽一内均固定连接有正极板,电池槽内部底端均匀开设的安装槽二内均固定连接有负极板,负极板分别为于相邻的两个正极板之间,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均设置有隔板,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盖,正极板后侧顶端的凸起一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汇流板,第一汇流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正极端子,负极板前侧顶端的凸起二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汇流板,第二汇流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负极端子,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盖;
导热机构:其设置于外壳的内壁与电池槽之间,可以将铅酸蓄电池槽内的温度快速均匀的导出铅酸蓄电池外,可以有效防止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的铅酸蓄电池鼓包损坏,可以有效延长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分隔板,增加导热的面积,可以有效的将电池槽内部的热量快速导出。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机构包括第一导热板、第一散热片、第一方形管和第一导热垫片,所述第一导热板对称固定连接于外壳前后两侧内壁的左右两端,第一导热板远离外壳竖向中心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散热片,位于同一个第一导热板上的第一散热片之间均穿插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方形管,第一导热板与电池槽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导热垫片,将电池槽前后两侧的热量进行导出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机构还包括第二导热垫片、第二导热板、第二散热片和第二方形管,所述第二导热板固定连接于外壳左右两侧内壁的前后两端,第二导热板远离外壳竖向中心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散热片,位于同一个第二导热板上的第二散热片之间均穿插有均匀分布的第二方形管,第二导热板与电池槽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导热垫片,将电池槽左右两侧的热量进行导出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便于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与外壳之间通过螺丝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缓冲柱,对外壳进行缓冲。
进一步的,第一导热垫片为第一硅胶导热片,第二导热垫片为第二硅胶导热片,隔板为超细玻璃纤维隔板,保证正常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具有以下好处:
在充电或放电时,电池槽内部产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热量,通过电池槽和电池槽内部的分隔板使得导热的面积增加,对电池槽内部产生热量进行热传递,对电池槽内的热量进行吸收,电池槽吸收的热量而升温,电池槽前后两侧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热垫片传递给第一导热板,再通过第一导热板传递给第一散热片,通过第一散热片之间穿插的第一方形管与第一散热片的配合使用增大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散热的面积,电池槽左右两侧的热量通过第二导热垫片传递给第二导热板,再由第二导热板传递给第二散热片,通过第二散热片和第二方形管之间的配合作用进行散热,通过电池槽内部均匀分布的分隔板和电池槽的配合使用使得导热的面积增加,可以将电池槽内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均匀的换热吸收,然后由第一导热垫片和第二导热垫片将热量传递给第一导热垫片和第二导热板,然后通过第一方形管与第一散热片的配合使用、第二散热片和第二方形管之间的配合使用,增大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对外部进行换热,可以将铅酸蓄电池槽内的温度快速均匀的导出铅酸蓄电池外,可以有效防止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的铅酸蓄电池鼓包损坏,可以有效延长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顶盖、3缓冲柱、4把手、5分隔板、6电池槽、7正极板、8隔板、9负极板、10第一汇流板、11第二汇流板、12导热机构、121第一导热板、122第一散热片、123第一方形管、124第一导热垫片、125第二导热垫片、126第二导热板、127第二散热片、128第二方形管、13正极端子、14负极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包括外壳1和导热机构12;
外壳1:其内部底端放置有电池槽6,电池槽6内部填充有稀硫酸溶液,电池槽6内部底端均匀开设的安装槽一内均固定连接有正极板7,电池槽6内部底端均匀开设的安装槽二内均固定连接有负极板9,负极板9分别为于相邻的两个正极板7之间,正极板7与负极板9之间均设置有隔板8,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盖2,正极板7后侧顶端的凸起一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汇流板10,第一汇流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正极端子13,负极板9前侧顶端的凸起二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汇流板11,第二汇流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负极端子14,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盖2,电池槽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分隔板5,顶盖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4,顶盖2与外壳1之间通过螺丝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缓冲柱3,将外部电线的正极与正极端子13连接,将外部电线的正极与负极端子14连接,在充电时,在正极板7上的氧化铅变成了棕褐色的二氧化铅,在负极板9上的氧化铅就变成灰色的绒状铅,在放电时,正极板7和负极板9上的活性物质都吸收硫酸起了化学变化,逐渐变成了硫酸铅,当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都变成了同样的硫酸铅后,蓄电池的电压就下降到不能再放电了;
导热机构12:其设置于外壳1的内壁与电池槽6之间,导热机构12包括第一导热板121、第一散热片122、第一方形管123和第一导热垫片124,第一导热板121对称固定连接于外壳1前后两侧内壁的左右两端,第一导热板121远离外壳1竖向中心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散热片122,位于同一个第一导热板121上的第一散热片122之间均穿插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方形管123,第一导热板121与电池槽6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导热垫片124,导热机构12还包括第二导热垫片125、第二导热板126、第二散热片127和第二方形管128,第二导热板126固定连接于外壳1左右两侧内壁的前后两端,第二导热板126远离外壳1竖向中心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散热片127,位于同一个第二导热板126上的第二散热片127之间均穿插有均匀分布的第二方形管128,第二导热板126与电池槽6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导热垫片125,第一导热垫片124为第一硅胶导热片,第二导热垫片125为第二硅胶导热片,隔板8为超细玻璃纤维隔板,在充电或放电时,电池槽6内部产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热量,通过电池槽6和电池槽6内部的分隔板5使得导热的面积增加,对电池槽6内部产生热量进行热传递,对电池槽6内的热量进行吸收,电池槽6吸收的热量而升温,电池槽6前后两侧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热垫片124传递给第一导热板121,再通过第一导热板121传递给第一散热片122,通过第一散热片122之间穿插的第一方形管123与第一散热片122的配合使用增大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散热的面积,电池槽6左右两侧的热量通过第二导热垫片125传递给第二导热板126,再由第二导热板126传递给第二散热片127,通过第二散热片127和第二方形管128之间的配合作用进行散热,通过电池槽6内部均匀分布的分隔板5和电池槽6的配合使用使得导热的面积增加,可以将电池槽6内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均匀的换热吸收,然后由第一导热垫片124和第二导热垫片125将热量传递给第一导热垫片124和第二导热板126,然后通过第一方形管123与第一散热片122的配合使用、第二散热片127和第二方形管128之间的配合使用,增大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对外部进行换热,可以将铅酸蓄电池槽内的温度快速均匀的导出铅酸蓄电池外,可以有效防止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的铅酸蓄电池鼓包损坏,可以有效延长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铅酸蓄电池时,人员将外部电线的正极与正极端子13连接,将外部电线的正极与负极端子14连接,在充电时,在正极板7上的氧化铅变成了棕褐色的二氧化铅,在负极板9上的氧化铅就变成灰色的绒状铅,在放电时,正极板7和负极板9上的活性物质都吸收硫酸起了化学变化,逐渐变成了硫酸铅,当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都变成了同样的硫酸铅后,蓄电池的电压就下降到不能再放电了,在充电或放电时,电池槽6内部产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热量,通过电池槽6和电池槽6内部的分隔板5使得导热的面积增加,对电池槽6内部产生热量进行热传递,对电池槽6内的热量进行吸收,电池槽6吸收的热量而升温,电池槽6前后两侧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热垫片124传递给第一导热板121,再通过第一导热板121传递给第一散热片122,通过第一散热片122之间穿插的第一方形管123与第一散热片122的配合使用增大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散热的面积,电池槽6左右两侧的热量通过第二导热垫片125传递给第二导热板126,再由第二导热板126传递给第二散热片127,通过第二散热片127和第二方形管128之间的配合作用进行散热,通过电池槽6内部均匀分布的分隔板5和电池槽6的配合使用使得导热的面积增加,可以将电池槽6内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均匀的换热吸收,然后由第一导热垫片124和第二导热垫片125将热量传递给第一导热垫片124和第二导热板126,然后通过第一方形管123与第一散热片122的配合使用、第二散热片127和第二方形管128之间的配合使用,增大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对外部进行换热,可以将铅酸蓄电池槽内的温度快速均匀的导出铅酸蓄电池外,可以有效防止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的铅酸蓄电池鼓包损坏,可以有效延长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导热机构(12);
外壳(1):其内部底端放置有电池槽(6),电池槽(6)内部填充有稀硫酸溶液,电池槽(6)内部底端均匀开设的安装槽一内均固定连接有正极板(7),电池槽(6)内部底端均匀开设的安装槽二内均固定连接有负极板(9),负极板(9)分别为于相邻的两个正极板(7)之间,正极板(7)与负极板(9)之间均设置有隔板(8),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盖(2),正极板(7)后侧顶端的凸起一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汇流板(10),第一汇流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正极端子(13),负极板(9)前侧顶端的凸起二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汇流板(11),第二汇流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负极端子(14),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盖(2);
导热机构(12):其设置于外壳(1)的内壁与电池槽(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槽(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分隔板(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机构(12)包括第一导热板(121)、第一散热片(122)、第一方形管(123)和第一导热垫片(124),所述第一导热板(121)对称固定连接于外壳(1)前后两侧内壁的左右两端,第一导热板(121)远离外壳(1)竖向中心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散热片(122),位于同一个第一导热板(121)上的第一散热片(122)之间均穿插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方形管(123),第一导热板(121)与电池槽(6)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导热垫片(1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机构(12)还包括第二导热垫片(125)、第二导热板(126)、第二散热片(127)和第二方形管(128),所述第二导热板(126)固定连接于外壳(1)左右两侧内壁的前后两端,第二导热板(126)远离外壳(1)竖向中心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散热片(127),位于同一个第二导热板(126)上的第二散热片(127)之间均穿插有均匀分布的第二方形管(128),第二导热板(126)与电池槽(6)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导热垫片(1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与外壳(1)之间通过螺丝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缓冲柱(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垫片(124)为第一硅胶导热片,第二导热垫片(125)为第二硅胶导热片,隔板(8)为超细玻璃纤维隔板。
CN202320891959.3U 2023-04-18 2023-04-18 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 Active CN219717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1959.3U CN219717014U (zh) 2023-04-18 2023-04-18 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1959.3U CN219717014U (zh) 2023-04-18 2023-04-18 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7014U true CN219717014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0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91959.3U Active CN219717014U (zh) 2023-04-18 2023-04-18 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70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37787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结构及其18650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5870373A (zh) 圆柱电池组中用来放置圆柱电池的散热支架
CN216354415U (zh) 电芯模组及电池包
CN112582703B (zh) 一种基于热管与液冷板耦合的新型电池冷却结构
CN219717014U (zh) 铅酸蓄电池槽均衡散热结构
CN116454468A (zh) 电池模组及储能装置
CN110854328A (zh) 一种带集流体冷却流道的锂离子电池
CN217086695U (zh) 一种散热功能良好的锂离子电池电芯结构
CN105845967A (zh) 一种散热型锂离子电池模块
CN212461855U (zh) 一种汽车电池外壳
CN115224446A (zh) 一种具有相变材料的电池导电装置及大容量电池组
CN211879560U (zh) 一种电池包散热结构
CN210897340U (zh) 一种高散热铅酸电池塑壳
CN209786146U (zh) 一种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
CN208460912U (zh) 一种高性能石墨烯蓄电池
CN219534830U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内部绝缘结构
CN101399387A (zh) 一种电池组
CN206893764U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蓄电池
CN216015555U (zh) 一种耐高温的散热型铅酸蓄电池
CN218586196U (zh) 一种电芯模组结构
CN212659620U (zh) 一种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
CN21904060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保护装置
CN213093265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蓄电池
CN219106276U (zh) 一种直连式锂电池
CN219497895U (zh) 电池壳体及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