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7413U - 晶闸管用散热器及晶闸管散热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晶闸管用散热器及晶闸管散热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77413U
CN214477413U CN202120638328.1U CN202120638328U CN214477413U CN 214477413 U CN214477413 U CN 214477413U CN 202120638328 U CN202120638328 U CN 202120638328U CN 214477413 U CN214477413 U CN 214477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main body
thyristor
water inlet
flow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383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守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Guan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Guan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Guan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Guan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383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77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77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774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晶闸管用散热器及晶闸管散热安装结构,其中散热器包括主体、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位于主体的顶面和底面;主体的顶面开槽,与上盖板之间形成上流道;主体的底面开槽,与下盖板之间形成下流道;主体的侧面开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入水口同时与上流道和下流道的进水端连通;出水口同时与上流道和下流道的出水端连通。本申请通过将散热器设计成具有上流道和下流道的散热结构,使得散热器具有上下双面的散热功效,极大地提高了散热效率。上下双面流道,采用相同的入水口和出水口,上下流道的流量分配在入水口一分为二的时候可自动通过流阻变化来实现,使上下流道流量分配更均匀,使得流阻分配偏差在±3%以内。

Description

晶闸管用散热器及晶闸管散热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晶闸管用散热器及晶闸管散热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无功补偿装置对电力系统有着重要意义。对电力系统进行适当的无功补偿,可以稳定电网电压,提高功率因数,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网络有功功率损耗,提高输电能力,平衡三相功率,为系统提供电压支撑,提高系统运行安全性。在无功补偿领域,随着SVC产品的不断优化,传统的风冷散热已经不能满足散热需求,因此考虑用水冷散热的方式来解决散热问题。由于组串结构的复杂性,对整套水冷系统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一些特定的系统中,单个水冷板的加工精度、散热能力、强度要求都会做出特殊设置,以免造成水冷系统的安装及使用问题。因此使得SVC产品的散热设计及工艺实现更为复杂。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均温性好,流阻合理,流道尺寸更稳定的晶闸管用散热器及晶闸管散热安装结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晶闸管用散热器,包括主体、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顶面和底面;
所述主体的顶面开槽,与所述上盖板之间形成上流道;所述主体的底面开槽,与所述下盖板之间形成下流道;
所述主体的侧面开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同时与所述上流道和下流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出水口同时与所述上流道和下流道的出水端连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流道和下流道均为回形盘绕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主体的顶面之间钎焊连接;所述下盖板与所述主体的底面之间钎焊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流道所在平面与所述下流道所在平面的平行度小于等于0.02。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晶闸管散热安装结构,包括若干晶闸管和上述的晶闸管用散热器;相邻散热器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中部设置有所述晶闸管。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散热器设计成具有上流道和下流道的散热结构,使得散热器具有上下双面的散热功效,极大地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由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上下双面流道,采用相同的入水口和出水口,上下流道的流量分配在入水口一分为二的时候可自动通过流阻变化来实现,使上下流道流量分配更均匀,使得流阻分配偏差在±3%以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上流道和下流道同时采用回形流道的设计形式,使得均温性更合理,使得均温性单面2℃以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上盖板和下盖板与主体之间采用钎焊的方式连接,钎焊过程中保证流道尺寸精度,保证内部流道清洁度。同时也使得本申请的散热器具有高强度耐压结构,满足晶闸管使用时的压装力。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计使得所述上流道所在平面与所述下流道所在平面的平行度小于等于0.02,进一步加强了上下流道的流量分配均匀性和均温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散热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散热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散热器中上流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0.主体;20.上盖板;30.下盖板;40.上流道;50.下流道;11.入水口;12.出水口;60.晶闸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晶闸管用散热器,包括主体10、上盖板20和下盖板30;所述上盖板20和下盖板30分别位于所述主体10的顶面和底面;
所述主体10的顶面开槽,与所述上盖板20之间形成上流道40;所述主体10的底面开槽,与所述下盖板30之间形成下流道50;
所述主体10的侧面开设有入水口11和出水口12;所述入水口11同时与所述上流道40和下流道50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出水口12同时与所述上流道40和下流道50的出水端连通。
上流道40和下流道50使得散热器具有上下双面的散热功效,极大地提高了散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0、上盖板20和下盖板30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散热液体从入水口12进入后一分为二,分别进入上流道40和下流道50;最后又分别从上流道40和下流道50的出水端流入出水口12后流出。上流道40和下流道50采用相同的入水口11和出水口12,上下流道的流量分配在入水口一分为二的时候可自动通过流阻变化来实现,使上下流道流量分配更均匀,使得流阻分配偏差在±3%以内。
其中,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主体的顶面之间钎焊连接;所述下盖板与所述主体的底面之间钎焊连接。上流道40和下流道50属于微小槽道,其形成方式中采用真空钎焊,双面焊接工艺,保证流道内部的清洁度和内部尺寸的精准性。同时也使得本申请的散热器具有高强度耐压结构,满足晶闸管使用时的压装力。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上流道40和下流道50均为回形盘绕状。入水口12设计在主体侧边靠边缘的位置,与上流道40和下流道50的进水端连通,上流道40和下流道50均从其进水端开始环形向中心盘绕,进而又从中心往外盘绕绕出,使得上流道40和下流道50均呈现回形盘状;由于每个流道靠近其进水端的温度会相对较低,靠近其出水端的温度会相对较高,回形盘绕的结构形式使得流道呈现以其中心对折的结构,相对高温处和相对低温处匹配式地分布在主题10面的一处,进而使得主体10的顶面和底面各处的温度均一性好,使得均温性更合理,使得均温性单面2℃以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流道所在平面与所述下流道所在平面的平行度小于等于0.02。进一步加强了上下流道的流量分配均匀性和均温性。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晶闸管散热安装结构,包括若干晶闸管60和上述的晶闸管用散热器;相邻散热器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中部设置有所述晶闸管60。散热器和上下盖板之间通过真空钎焊连接。
实施例1的散热器结构实现了晶闸管的组串散热器连接结构,使得散热器可同时对上下两个晶闸管60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的效率。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5)

1.晶闸管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上盖板和下盖板;
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顶面和底面;
所述主体的顶面开槽,与所述上盖板之间形成上流道;所述主体的底面开槽,与所述下盖板之间形成下流道;
所述主体的侧面开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同时与所述上流道和下流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出水口同时与所述上流道和下流道的出水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流道和下流道均为回形盘绕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主体的顶面之间钎焊连接;所述下盖板与所述主体的底面之间钎焊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流道所在平面与所述下流道所在平面的平行度小于等于0.02。
5.晶闸管散热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晶闸管和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晶闸管用散热器;相邻散热器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中部设置有所述晶闸管。
CN202120638328.1U 2021-03-30 2021-03-30 晶闸管用散热器及晶闸管散热安装结构 Active CN214477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8328.1U CN214477413U (zh) 2021-03-30 2021-03-30 晶闸管用散热器及晶闸管散热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8328.1U CN214477413U (zh) 2021-03-30 2021-03-30 晶闸管用散热器及晶闸管散热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77413U true CN214477413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75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38328.1U Active CN214477413U (zh) 2021-03-30 2021-03-30 晶闸管用散热器及晶闸管散热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774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18156U (zh) 一种微通道铜铝复合铲齿液冷散热器
JP2021500755A (ja) パワー半導体素子用の改良された放熱装置及び方法
CN209882439U (zh) 一种双面散热的高性能水冷散热器及电器设备
CN214477413U (zh) 晶闸管用散热器及晶闸管散热安装结构
US20030221813A1 (en) Heat sink assembly
CN106993401B (zh) 一种适用于相控阵雷达中的液冷式串联管路组件
US20220316817A1 (en) Liquid-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CN214797389U (zh) 一种高散热效率的液冷散热器
CN213547724U (zh) 一种液体浸沉冷却式交换机
CN210325774U (zh) 液冷散热器
CN108389765A (zh) 用于磁控管的散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磁控管
US20220174840A1 (en) Cooling arrangement
CN210200706U (zh) 新型吹胀板式翅片散热模组
CN210454525U (zh) 立体散热器及车载电源
CN116544118B (zh) 一种igbt模块并联式水冷散热器及制备方法
CN105552049A (zh) 功率模块的一体化液冷散热装置及其使用的底板
CN213214172U (zh) 一种具有整体式的散热器的基板
CN211481140U (zh) 大功率三电平功率组件
CN110473847A (zh) 一种适用于喷淋液冷服务器的平放式芯片散热器
CN218101447U (zh) 一种水冷板及电池模组
CN208570375U (zh) 大电流中压隔离开关及其静触座
CN218472067U (zh) 液冷板及电池包
CN209787713U (zh) 一种大功率均匀散热的水冷散热器及电器设备
CN216532401U (zh) 一种多层液冷板及散热器
CN215955006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