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7028U -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77028U
CN214477028U CN202120630081.9U CN202120630081U CN214477028U CN 214477028 U CN214477028 U CN 214477028U CN 202120630081 U CN202120630081 U CN 202120630081U CN 214477028 U CN214477028 U CN 214477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heat dissipation
shaped sliding
transfer switch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300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永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m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im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im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im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300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77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77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77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底板,底板靠近四角的边缘贯穿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的上端开设有沉孔,安装通孔与沉孔之间同轴设置,底板的上端面开设有三个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的T型滑槽,T型滑槽从底板的一侧伸入到底板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卡接凸柱在推力弹簧的推力作用下,实现卡入转换开关盒上的第一卡槽内以及卡入电源上的第二卡槽内,达到便捷式安装拆卸的效果,通过设置的绝缘底板以及绝缘套筒均为绝缘结构,通过螺钉穿过绝缘套筒将装置固定在金属建筑部件上,实现防漏电的效果,通过设置的扇叶转动实现,产生从上至下的气流,吹走电源以及转换开关盒上的热量,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具体是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虽然功能全面,但是外壳采用的是冷轧钢板,不仅体型较大,而且绝缘性能不够好;现有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但是如果要分体式的话还需要另购买一个分体控制器并用航空插头连接,这样的结构不仅会增加成本而且用户选择也会很麻烦,航空插头容易坏,接插麻烦容易接触不良电源时通时断。传统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没有绝缘结构,在装置安装到金属建筑部件上容易漏电,具有安全隐患,且传统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没有散热装置,在使用时,装置容易高温烧坏,同时,在更换装置的转换开关盒或电源时通过安装拆卸螺栓,实现将其更换,导致更换麻烦。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底板,底板靠近四角的边缘贯穿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的上端开设有沉孔,安装通孔与沉孔之间同轴设置,底板的上端面开设有三个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的T型滑槽,T型滑槽从底板的一侧伸入到底板内,T型滑槽的上端与底板的上端面之间相互连接;
安装通孔内设有绝缘套筒,绝缘套筒的顶端同轴固定设有绝缘沉孔套筒,绝缘沉孔套筒位于沉孔内,绝缘套筒位于安装通孔内,底板上端的中间设有转换开关盒,转换开关盒的底端设有开关盒T形滑块,开关盒T形滑块位于T型滑槽内与底板之间卡接固定,转换开关盒的两侧均设有电源,电源的底端设有电源T形滑块,电源T形滑块位于位置相对应的T型滑槽内与底板之间卡接固定,底板的底端设有绝缘底板,绝缘底板靠近四角的位置均固定设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与安装通孔之间同轴设置,底板的上方设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通过固定连杆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位于底板上方的散热安装板,散热安装板上方靠近的两侧的位置均设有散热筒,散热筒与散热安装板之间相互连通,便于安装扇叶,散热筒顶端的内侧设有螺纹,便于安装与拆卸过滤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筒靠近底端的中间设有电机固定板,电机固定板与散热筒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呈圆周等间距排列的电机固定连杆,便于安装扇叶以及扇叶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安装板的四角均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杆,便于将散热安装板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固定板的下方设有扇叶,电机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设有扇叶电机,扇叶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电机固定板与扇叶之间同轴固定连接,便于通过扇叶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扇叶转动,实现产生从上至下的气流,吹走电源以及转换开关盒上的热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筒的上方设有过滤盖,过滤盖的中间设有过滤网,过滤盖的底端固定设有螺纹连接筒,螺纹连接筒与散热筒内壁之间螺纹连接,通过过滤网过滤空气中的障碍物防止障碍物损坏扇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T型滑槽的下方开设有若干呈线性等间距排列的弹簧槽,弹簧槽的排列方向与T型滑槽相同,弹簧槽的上方开设有卡接滑槽,卡接滑槽与弹簧槽以及T型滑槽之间均相互连通;
弹簧槽内设有推力弹簧,推力弹簧的上端设有卡接凸柱,卡接凸柱位于卡接滑槽内与底板之间滑动连接,卡接凸柱的底端固定设有限位盘,卡接凸柱的顶端设有圆弧凸起,该圆弧凸起位于T型滑槽的上端面,限位盘位于弹簧槽内,开关盒T形滑块的底端开设有若干呈线性等间距排列的第一卡槽,电源T形滑块的底端开设有若干呈线性等间距排列的第二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卡接凸柱在推力弹簧的推力作用下,实现卡入转换开关盒上的第一卡槽内以及卡入电源上的第二卡槽内,达到便捷式安装拆卸的效果,通过设置的绝缘底板以及绝缘套筒均为绝缘结构,通过螺钉穿过绝缘套筒将装置固定在金属建筑部件上,实现防漏电的效果,通过设置的扇叶转动实现,产生从上至下的气流,吹走电源以及转换开关盒上的热量,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中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1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中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图4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图4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图4中D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安装通孔11;沉孔111;T型滑槽12;绝缘套筒13;绝缘沉孔套筒131;弹簧槽14;卡接滑槽141;
转换开关盒2;开关盒T形滑块21;第一卡槽22;电源3;电源T形滑块31;第二卡槽32;绝缘底板4;连接通孔41;
散热装置5;散热安装板51;散热筒52;螺纹521;电机固定板522;电机固定连杆523;固定连杆53;扇叶54;扇叶电机541;过滤盖55;过滤网551;螺纹连接筒552;
卡接件6;推力弹簧61;卡接凸柱62;限位盘6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底板1,底板1靠近四角的边缘贯穿设有安装通孔11,安装通孔11的上端开设有沉孔111,安装通孔11与沉孔111之间同轴设置,底板1的上端面开设有三个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的T型滑槽12,T型滑槽12从底板1的一侧伸入到底板1内,T型滑槽12的上端与底板1的上端面之间相互连接;
安装通孔11内设有绝缘套筒13,绝缘套筒13的顶端同轴固定设有绝缘沉孔套筒131,绝缘沉孔套筒131位于沉孔111内,绝缘套筒13位于安装通孔11内,底板1上端的中间设有转换开关盒2,转换开关盒2的底端设有开关盒T形滑块21,开关盒T形滑块21位于T型滑槽12内与底板1之间卡接固定,转换开关盒2的两侧均设有电源3,电源3的底端设有电源T形滑块31,电源T形滑块31位于位置相对应的T型滑槽12内与底板1之间卡接固定,底板1的底端设有绝缘底板4,绝缘底板4靠近四角的位置均固定设有连接通孔41,连接通孔41与安装通孔11之间同轴设置,底板1的上方设有散热装置5,散热装置5通过固定连杆53与底板1之间固定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T型滑槽12的尺寸与电源T形滑块31的尺寸以及开关盒T形滑块21的尺寸相适配,便于电源T形滑块31以及开关盒T形滑块21与T型滑槽12之间卡接,便于结构的适配安装。
本事实例中,散热装置5包括位于底板1上方的散热安装板51,散热安装板51上方靠近的两侧的位置均设有散热筒52,散热筒52与散热安装板51之间相互连通,便于安装扇叶54,散热筒52顶端的内侧设有螺纹521,便于安装与拆卸过滤盖55。
进一步的是,散热筒52靠近底端的中间设有电机固定板522,电机固定板522与散热筒5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呈圆周等间距排列的电机固定连杆523,便于安装扇叶54以及扇叶电机541。
除此之外的是,散热安装板51的四角均与底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杆53,便于将散热安装板51固定。
值得注意的是,电机固定板522的下方设有扇叶54,电机固定板522的顶端固定设有扇叶电机541,扇叶电机541的输出轴穿过电机固定板522与扇叶54之间同轴固定连接,便于通过扇叶电机541的输出轴转动带动扇叶54转动,实现产生从上至下的气流,吹走电源3以及转换开关盒2上的热量。
深入的是,散热筒52的上方设有过滤盖55,过滤盖55的中间设有过滤网551,过滤盖55的底端固定设有螺纹连接筒552,螺纹连接筒552与散热筒52内壁之间螺纹连接,通过过滤网551过滤空气中的障碍物防止障碍物损坏扇叶54。
值得说明的是,散热筒52的尺寸与螺纹连接筒552的尺寸相适配,便于过滤盖55与散热筒52之间螺纹连接,便于过滤盖55的安装与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绝缘底板4以及绝缘套筒13均为绝缘结构,通过螺钉穿过绝缘套筒13将装置固定在金属建筑部件上,在装置使用过程中,启动扇叶电机541,扇叶电机541的输出轴转动带动扇叶54转动,通过扇叶54转动实现,产生从上至下的气流,吹走电源3以及转换开关盒2上的热量。
实施例2:请参阅图4~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T型滑槽12的下方开设有若干呈线性等间距排列的弹簧槽14,弹簧槽14的排列方向与T型滑槽12相同,弹簧槽14的上方开设有卡接滑槽141,卡接滑槽141与弹簧槽14以及T型滑槽12之间均相互连通;
弹簧槽14内设有推力弹簧61,推力弹簧61的上端设有卡接凸柱62,卡接凸柱62位于卡接滑槽141内与底板1之间滑动连接,卡接凸柱62的底端固定设有限位盘621,卡接凸柱62的顶端设有圆弧凸起,该圆弧凸起位于T型滑槽12的上端面,限位盘621位于弹簧槽14内,开关盒T形滑块21的底端开设有若干呈线性等间距排列的第一卡槽22,电源T形滑块31的底端开设有若干呈线性等间距排列的第二卡槽32。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卡槽22的尺寸以及第二卡槽32的尺寸与卡接凸柱62的尺寸相适配,便于在推力弹簧61的推力作用下,使卡接凸柱62卡接在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卡槽22以及第二卡槽32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安装以及更换转换开关盒2或电源3时,将转换开关盒2或电源3从T型滑槽12伸出底板1的一侧插入到T型滑槽12内,使开关盒T形滑块21或电源T形滑块31从T型滑槽12内滑入进去,在推力弹簧61的推力作用下,使卡接凸柱62插入到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卡槽32内,从而将转换开关盒2以及电源3卡接在底板1上;
当需要更换转换开关盒2或电源3时,将转换开关盒2或电源3向T型滑槽12伸出底板1的一侧抽出,在卡接凸柱62上端面的圆弧作用下,使卡接凸柱62受挤压,将推力弹簧61压缩,卡接凸柱62从第一卡槽22以及第二卡槽32内退出来,从而可将转换开关盒2或电源3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靠近四角的边缘贯穿设有安装通孔(11),安装通孔(11)的上端开设有沉孔(111),安装通孔(11)与沉孔(111)之间同轴设置,底板(1)的上端面开设有三个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的T型滑槽(12),T型滑槽(12)从底板(1)的一侧伸入到底板(1)内,T型滑槽(12)的上端与底板(1)的上端面之间相互连接;
安装通孔(11)内设有绝缘套筒(13),绝缘套筒(13)的顶端同轴固定设有绝缘沉孔套筒(131),绝缘沉孔套筒(131)位于沉孔(111)内,绝缘套筒(13)位于安装通孔(11)内,底板(1)上端的中间设有转换开关盒(2),转换开关盒(2)的底端设有开关盒T形滑块(21),开关盒T形滑块(21)位于T型滑槽(12)内与底板(1)之间卡接固定,转换开关盒(2)的两侧均设有电源(3),电源(3)的底端设有电源T形滑块(31);
电源T形滑块(31)位于位置相对应的T型滑槽(12)内与底板(1)之间卡接固定,底板(1)的底端设有绝缘底板(4),绝缘底板(4)靠近四角的位置均固定设有连接通孔(41),连接通孔(41)与安装通孔(11)之间同轴设置,底板(1)的上方设有散热装置(5),散热装置(5)通过固定连杆(53)与底板(1)之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5)包括位于底板(1)上方的散热安装板(51),散热安装板(51)上方靠近的两侧的位置均设有散热筒(52),散热筒(52)与散热安装板(51)之间相互连通,散热筒(52)顶端的内侧设有螺纹(5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筒(52)靠近底端的中间设有电机固定板(522),电机固定板(522)与散热筒(5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呈圆周等间距排列的电机固定连杆(5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安装板(51)的四角均与底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杆(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固定板(522)的下方设有扇叶(54),电机固定板(522)的顶端固定设有扇叶电机(541),扇叶电机(541)的输出轴穿过电机固定板(522)与扇叶(54)之间同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散热筒(52)的上方设有过滤盖(55),过滤盖(55)的中间设有过滤网(551),过滤盖(55)的底端固定设有螺纹连接筒(552),螺纹连接筒(552)与散热筒(52)内壁之间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滑槽(12)的下方开设有若干呈线性等间距排列的弹簧槽(14),弹簧槽(14)的排列方向与T型滑槽(12)相同,弹簧槽(14)的上方开设有卡接滑槽(141),卡接滑槽(141)与弹簧槽(14)以及T型滑槽(12)之间均相互连通;
弹簧槽(14)内设有推力弹簧(61),推力弹簧(61)的上端设有卡接凸柱(62),卡接凸柱(62)位于卡接滑槽(141)内与底板(1)之间滑动连接,卡接凸柱(62)的底端固定设有限位盘(621),卡接凸柱(62)的顶端设有圆弧凸起,该圆弧凸起位于T型滑槽(12)的上端面,限位盘(621)位于弹簧槽(14)内,开关盒T形滑块(21)的底端开设有若干呈线性等间距排列的第一卡槽(22),电源T形滑块(31)的底端开设有若干呈线性等间距排列的第二卡槽(32)。
CN202120630081.9U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Active CN214477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0081.9U CN214477028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0081.9U CN214477028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77028U true CN214477028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75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30081.9U Active CN214477028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770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66545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母线槽
CN216767849U (zh) 一种散热型高效电机风叶
CN214477028U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210490135U (zh) 一种智能交流低压配电柜
CN211047566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新型节电器
CN213937355U (zh) 一种便于吊装的母线槽
CN209844282U (zh) 一种配电柜的护板结构
CN212719047U (zh) 一种用于楼宇资源管理分配整合的显示终端
CN218919913U (zh) 一种交直流通用母线槽
CN216291779U (zh) 一种在线教育学习机的电路板卡
CN220208211U (zh) 一种拼装的笔记本电脑散热组件
CN220066621U (zh) 一种组装式多功能低压配电箱
CN217281804U (zh) 一种可拆卸的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CN211956978U (zh) 一种拆装方便的led屏
CN211235682U (zh) 一种基于epc技术的在线气相色谱仪
CN218213949U (zh) 一种具有防尘性能的平板电脑主板
CN214800045U (zh) 一种耐高温双面电路板
CN212970332U (zh) 一种方便拆卸维修的风量控制器
CN214587766U (zh) 防水防尘工控显示屏后盖
CN216590794U (zh) 一种显控系统控制台
CN211739006U (zh) 一种红外节能照明装置
CN213126877U (zh) 一种电力用便于拆装的散热片
CN217509256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控制盒安装结构
CN212115564U (zh) 一种互联网信息网络交换机
CN219697538U (zh) 一种新能源光伏发电板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