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3474U - 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73474U
CN214473474U CN202022488324.8U CN202022488324U CN214473474U CN 214473474 U CN214473474 U CN 214473474U CN 202022488324 U CN202022488324 U CN 202022488324U CN 214473474 U CN214473474 U CN 2144734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seat
sliding rod
positioning block
loop bar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883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凡
黄中宁
陈韦强
韦亮
黄月林
高捷
陆定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883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734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734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734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设备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包括上钳夹、下钳夹;上钳夹包括上夹座、上啮合齿、滑杆、弹簧、定位块;下钳夹包括下夹座、下啮合齿、套杆;下啮合齿固定在下夹座的顶部;上啮合齿固定在上夹座底部,且上夹座与下夹座相对设置,下啮合齿与上啮合齿啮合;套杆固定在下夹座底部远离下啮合齿的一端且贯穿下夹座;套杆为空心的杆状,套杆上设置有反向的“7”字形的限位槽;滑杆的顶部固定在上夹座的底部且远离上啮合齿的一端,滑杆的底部固定有定位块,弹簧套设在滑杆外部且设置在定位块上;滑杆连同弹簧套设在套杆内部,且定位块沿着限位槽运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用性强,便于工作人员携带和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设备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运行后需要每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全面试验检查,预防设备带病运行危及电网安全,试验过程中发现一些高电压等级设备的试验接线板很高,而间隔之间比较狭窄,不能使用高空作业车,人员登梯接线容易发生人员高空坠落和损伤设备,非常危险。
对于较高设备接线都采用高空钳接线,目前使用的高空钳以下拉式为主,上钳夹钩住设备接线板,依靠人力向下拉绝缘杆使钳夹夹紧,这样存在夹持力不足,试验线与设备接线板接触不良,试验数据误差大,同时,设备在户外运行,接线板上氧化严重,这样的接线方式不能使钳齿击破氧化层,也同样存在试验线与设备接线板接触不良,试验数据误差大,造成试验对设备状态的误判断,对指导检修作业和设备运行存在极大的影响,甚至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危及电网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包括上钳夹、下钳夹;所述上钳夹包括上夹座、上啮合齿、滑杆、弹簧、定位块;所述下钳夹包括下夹座、下啮合齿、套杆;
所述下啮合齿固定在下夹座的顶部;所述上啮合齿固定在上夹座底部,且上夹座与下夹座相对设置,所述下啮合齿与上啮合齿啮合;所述套杆固定在下夹座底部远离下啮合齿的一端且贯穿下夹座;所述套杆为空心的杆状,套杆上设置有反向的“7”字形的限位槽;
所述滑杆的顶部固定在上夹座的底部且远离上啮合齿的一端,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弹簧套设在滑杆外部且设置在定位块上;所述滑杆连同弹簧套设在套杆内部,且定位块沿着限位槽运动。
优选地,所述上夹座、下夹座皆为梯形体,前半部分中间皆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上夹座的安装槽朝下,用于安装上啮合齿,所述上夹座的后端部加工有与滑杆相适应的螺孔,所述滑杆顶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滑杆通过外螺纹与上夹座后端部的螺孔固定连接;
所述下夹座的安装槽朝上,用于安装下啮合齿,所述下夹座的后端部加工有与套杆相适应的螺孔,所述套杆顶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套杆通过外螺纹与下夹座后端部的螺孔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啮合齿通过轴销安装在上夹座前半部分的安装槽内;所述下啮合齿通过轴销安装在下夹座前半部分的安装槽内。
优选地,所述上啮合齿、下啮合齿分别包括若干个带齿的铜片,所述铜片的尾部开设有孔,用于接入试验线;所述上啮合齿的铜片上的孔设置在上夹座的顶部,所述下啮合齿的铜片上的孔设置在下夹座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滑杆的底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滑杆通过底部的外螺纹与定位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中间设置有与滑杆外径的尺寸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定位块通过通孔的内螺纹与滑杆底部的外螺纹匹配实现与滑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在滑杆套设在套杆内部时凸出套杆外壁,并且在限位槽内移动。
优选地,还包括绝缘杆接头,所述绝缘杆接头与套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簧为压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用性强等特点,便于工作人员携带和操作。本实用新型夹持力大、能击破接线板氧化层,使用线夹接触良好,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小,现场实用性强。
由于设置上啮合齿、下啮合齿,上啮合齿、下啮合齿为错位的齿形咬合结构,配合弹簧的张力,本实用新型有较大的防滑和防脱落的力,提高了检测工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钳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下钳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上钳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包括上钳夹1、下钳夹2;上钳夹1包括上夹座11、上啮合齿12、滑杆13、弹簧14、定位块15;下钳夹2包括下夹座21、下啮合齿22、套杆23;
下啮合齿22固定在下夹座21的顶部;上啮合齿12固定在上夹座11底部,且上夹座11与下夹座21相对设置,下啮合齿22与上啮合齿12啮合;套杆23固定在下夹座21底部远离下啮合齿22的一端且贯穿下夹座21;套杆23为空心的杆状,套杆23上设置有反向的“7”字形的限位槽24;
滑杆13的顶部固定在上夹座11的底部且远离上啮合齿12的一端,滑杆13的底部固定有定位块15,弹簧14套设在滑杆13外部且设置在定位块15上;滑杆13连同弹簧14套设在套杆23内部,且定位块15沿着限位槽24运动。其中弹簧14为压簧。
上夹座11、下夹座21皆为梯形体,前半部分中间皆开设有安装槽;上夹座11的安装槽朝下,用于安装上啮合齿12,上夹座11的后端部加工有与滑杆13相适应的螺孔,滑杆13顶部设置有外螺纹,滑杆13通过外螺纹与上夹座11后端部的螺孔固定连接;下夹座21的安装槽朝上,用于安装下啮合齿22,下夹座21的后端部加工有与套杆23相适应的螺孔,套杆23顶部设置有外螺纹,套杆23通过外螺纹与下夹座21后端部的螺孔固定连接。
上啮合齿12通过轴销安装在上夹座11前半部分的安装槽内;下啮合齿22通过轴销安装在下夹座21前半部分的安装槽内。
上啮合齿12、下啮合齿22分别包括若干个带齿的铜片,铜片的尾部开设有孔4,用于接入试验线,避免了一段打破薄膜后却不是接线端,从而影响导电性能的情形;上啮合齿12的铜片上的孔4设置在上夹座11的顶部,下啮合齿22的铜片上的孔4设置在下夹座21的底部。铜片相对于其他常见金属来说是一种优良的导电材料,而且本身具有耐腐蚀、抗氧化、抗疲劳以及无磁性等优异的特性,因此上啮合齿12、下啮合齿22分别选择铜片制作。
滑杆13的底部设置有外螺纹,滑杆13通过底部的外螺纹与定位块15连接。定位块15中间设置有与滑杆13外径的尺寸相匹配的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定位块15通过通孔的内螺纹与滑杆13底部的外螺纹匹配实现与滑杆13固定连接;定位块15上设置有凸起151,凸起151在滑杆13套设在套杆23内部时凸出套杆23外壁,并且在限位槽24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
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由于弹簧14自身的弹力,定位块15会处于“7”字形的限位槽24的竖直部分的最下端,使用时可手动调节上钳夹1,即,将定位块15拨动至反向的“7”字形的限位槽24的水平部分进行限位,如此将定位块15锁定在限位槽24的水平部分处,在此过程中,弹簧14被压缩,且上夹座11距离下夹座21有一定的垂直距离,随即手动打破薄膜即可。完成打破薄膜工作后上钳夹1咬住夹线板,将定位块15从限位槽24的水平部分解除锁定,弹簧14的弹性势能被释放,定位块15复位至限位槽24的竖直部分的最下端,如此,上夹座11的上啮合齿12与下夹座21的下啮合齿22瞬间咬合夹线板,操作人员即可进行相应的检测工作。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绝缘杆接头3,绝缘杆接头3与套杆23的底部固定连接,用于连接绝缘杆,绝缘杆的顶部设置有螺纹,如图4所示,定位块15设置在滑杆13底部的上方,距离滑杆13底部有一定距离,滑杆13的在定位块15下方的部分设置有螺纹,滑杆13通过在定位块15下方部分设置的螺纹与绝缘杆的顶部设置的螺纹匹配,实现与绝缘杆固定连接。在需要将定位块15复位至限位槽24的竖直部分的最下端时,操作人员旋转绝缘杆,让定位块15滑出限位槽24的水平部分即可,其他同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钳夹(1)、下钳夹(2);所述上钳夹(1)包括上夹座(11)、上啮合齿(12)、滑杆(13)、弹簧(14)、定位块(15);所述下钳夹(2)包括下夹座(21)、下啮合齿(22)、套杆(23);
所述下啮合齿(22)固定在下夹座(21)的顶部;所述上啮合齿(12)固定在上夹座(11)底部,且上夹座(11)与下夹座(21)相对设置,所述下啮合齿(22)与上啮合齿(12)啮合;所述套杆(23)固定在下夹座(21)底部远离下啮合齿(22)的一端且贯穿下夹座(21);所述套杆(23)为空心的杆状,套杆(23)上设置有反向的“7”字形的限位槽(24);
所述滑杆(13)的顶部固定在上夹座(11)的底部且远离上啮合齿(12)的一端,所述滑杆(13)的底部固定有定位块(15),所述弹簧(14)套设在滑杆(13)外部且设置在定位块(15)上;所述滑杆(13)连同弹簧(14)套设在套杆(23)内部,且定位块(15)沿着限位槽(24)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座(11)、下夹座(21)皆为梯形体,前半部分中间皆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上夹座(11)的安装槽朝下,用于安装上啮合齿(12),所述上夹座(11)的后端部加工有与滑杆(13)相适应的螺孔,所述滑杆(13)顶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滑杆(13)通过外螺纹与上夹座(11)后端部的螺孔固定连接;
所述下夹座(21)的安装槽朝上,用于安装下啮合齿(22),所述下夹座(21)的后端部加工有与套杆(23)相适应的螺孔,所述套杆(23)顶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套杆(23)通过外螺纹与下夹座(21)后端部的螺孔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啮合齿(12)通过轴销安装在上夹座(11)前半部分的安装槽内;所述下啮合齿(22)通过轴销安装在下夹座(21)前半部分的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啮合齿(12)、下啮合齿(22)分别包括若干个带齿的铜片,所述铜片的尾部开设有孔(4),用于接入试验线;所述上啮合齿(12)的铜片上的孔(4)设置在上夹座(11)的顶部,所述下啮合齿(22)的铜片上的孔(4)设置在下夹座(2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3)的底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滑杆(13)通过底部的外螺纹与定位块(1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5)中间设置有与滑杆(13)外径的尺寸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定位块(15)通过通孔的内螺纹与滑杆(13)底部的外螺纹匹配实现与滑杆(13)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15)上设置有凸起(151),所述凸起(151)在滑杆(13)套设在套杆(23)内部时凸出套杆(23)外壁,并且在限位槽(24)内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杆接头(3),所述绝缘杆接头(3)与套杆(23)的底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4)为压簧。
CN202022488324.8U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 Active CN2144734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8324.8U CN214473474U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8324.8U CN214473474U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73474U true CN214473474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48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88324.8U Active CN214473474U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734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62916A (zh) 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
CN110061370B (zh) 一种便携式架空绝缘导线接地装置
CN201548642U (zh) 高压试验接线杆
CN214473474U (zh) 一种新型高空接线钳夹
CN108173016B (zh) 一种活动配合的对接式线缆配节装置
CN209215438U (zh) 一种二次端子排测试接线固定装置
CN108110689B (zh) 一种防爆安全的组合式线缆配接装置
CN207148160U (zh) 一种高空试验接线杆
CN210015129U (zh) 一种测试仪器用的夹紧装置
CN210015130U (zh) 一种短接夹具
CN210893632U (zh) 一种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辅助接头装置
CN210865857U (zh) 一种套管末屏接地装置
CN113131231A (zh) 适用于多场景的可变形三相短路接地线装置
CN208946009U (zh) 一种用于检测镶嵌有钢丝螺套和铜柱的母排的工装
CN112003037A (zh) 柜体内开关接地装置
CN218471426U (zh) 短接线断线自动报警装置
CN206470292U (zh) 一种用于架空电气设备的电气试验引线装置
CN210074178U (zh) 一种母线快装接头及与其配合使用的母线导体
CN211014505U (zh) 一种避雷器的测试工具
CN218896136U (zh) 一种试验工装
CN112332130B (zh) 一种接地棒的接地线拨引装置
CN213026587U (zh) 一种连接线夹金具
CN214412169U (zh) 一种电气试验用束线接线盒
CN203895636U (zh) 多用型接地线锁紧夹头
CN220584273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试验线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