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68984U - 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68984U
CN214468984U CN202120488216.2U CN202120488216U CN214468984U CN 214468984 U CN214468984 U CN 214468984U CN 202120488216 U CN202120488216 U CN 202120488216U CN 214468984 U CN214468984 U CN 214468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recovery
refrigerant
central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882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sheng Electric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sheng Electric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sheng Electric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sheng Electric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882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68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68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68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包括有中央空调外机组、热回收机和承压储水罐,热回收机的制冷剂入口与中央空调外机组的压缩机排气口连通、制冷剂出口与中央空调外机组的散热器接入口连通,热回收机的进水口与承压储水罐的循环出口连通、出水口与承压储水罐的循环进口连通,进水口和循环出口之间连通有循环泵和单向阀,循环泵和单向阀之间连通至自来水管路,承压储水罐设置有热水出口。如此设置,既可以实现废热的再利用,又可以通过水冷的方式对中央空调外机组进行降温,一举两得;而且将自来水接入循环水的流通回路可以实现自动且及时地补水,保证承压储水罐的水平衡。

Description

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冷热源系统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该系统采用液体气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热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热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冷暖负荷。
传统的中央空调外机安装在室外,以使得产生的热量排出,实现室内的降温,但是这样会造成大量的热量能源的浪费,不利于节约资源;而且,由于安装位置的限制,有些中央空调外机安装在狭小或密闭的空间,散热不好而造成中央空调制冷效果不好。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中央空调外机散热不好、容易影响室内机制冷效果,且造成热量能源的浪费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的中央空调外机散热不好、容易影响室内机制冷效果,且造成热量能源的浪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包括有中央空调外机组、热回收机和承压储水罐,所述热回收机的制冷剂入口与所述中央空调外机组的压缩机排气口连通、制冷剂出口与所述中央空调外机组的散热器接入口连通,所述热回收机的进水口与所述承压储水罐的循环出口连通、出水口与所述承压储水罐的循环进口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循环出口之间连通有循环泵和位于所述循环泵靠近所述循环出口一侧的单向阀,且所述循环泵和所述单向阀之间连通至自来水管路,所述承压储水罐还设置有热水出口。
优选地,所述热回收机内部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制冷剂入口和所述制冷剂出口之间制冷剂管路、以及连通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的循环水管路,所述制冷剂管路和所述循环水管路中部重叠、并形成热交换区域。
优选地,所述制冷剂入口和所述制冷剂出口之间连通有导通管路,所述制冷剂管路靠近所述制冷剂入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导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均设置为电磁二通阀。
优选地,所述循环泵与所述进水口之间连通有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循环泵与所述进水口之间连通有水流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排气口和所述制冷剂入口之间、所述散热器接入口与所述制冷剂出口之间通过铜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热回收机包括防雨机箱,所述防雨机箱的正面设置有防雨门,所述制冷剂入口、所述制冷剂出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设置在所述防雨机箱的背面。
优选地,所述防雨机箱内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制冷剂入口的温度的第一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制冷剂出口的温度的第二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进水口的温度的第三显示器和用于显示所述出水口的温度的第四显示器。
优选地,所述防雨机箱内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热回收机的工作状态的指示灯和控制开关。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热回收机的制冷剂入口与中央空调外机组的压缩机排气口连通,且热回收机的制冷剂出口与中央空调外机组的散热器接入口连通,进而构成制冷剂在热回收机内的循环;热回收机的进水口与承压储水罐的循环出口连通,且热回收机的出水口与承压储水罐的循环进口连通,进而实现循环水在热回收机内的循环,在内循环过程中,制冷剂由气态变为液态所产生的热量被循环水吸收,进而通过热回收机将常温水转化成热水的可储水式回收。在进水口和循环出口之间连通有循环泵和单向阀,在循环泵的带动下,可以提供循环水由循环出口向进水口流通的动力,以使得在热回收机和承压储水罐之间形成循环水的流通回路;单向阀设置在循环泵和循环出口之间,保证循环水单向流通的稳定性,避免循环水回流。而且,在循环泵和单向阀之间连通有自来水管路,通过将自来水通入循环水的流通回路,当承压储水罐内水量减少时,自来水管路可以自动及时补水,保证承压储水罐内的水量恒定。单向阀的作用也可以防止自来水管路内的水由循环出口流入承压储水罐。保证自来水必须经过热回收机再流入承压储水罐。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的系统图;
图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热回收机的背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热回收机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热回收机的正面内层图。
图中:1、中央空调外机组;2、热回收机;3、承压储水罐;4、制冷剂入口;5、制冷剂出口;6、进水口;7、出水口;8、循环进口;9、循环出口;10、热水出口;11、循环泵;12、单向阀;13、自来水管路;14、过滤器;15、水流传感器;16、第一阀门;17、第二阀门;18、防雨机箱;19、防雨门;20、控制开关;21、第一显示器;22、第二显示器;23、第三显示器;24、第四显示器;25、电源指示灯;26、工作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或方法的例子。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考图1-图4,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包括有中央空调外机组1、热回收机2和承压储水罐3,其中,中央空调外机组1为中央空调的室外部分,用于热量散发,以保证室内部分具有较好的制冷效果;热回收机2分别与中央空调外机组1和承压储水罐3连通,用于将中央空调外机组1的制冷剂和承压储水罐3的循环水导入到热回收机2内、并将制冷剂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循环水,进而实现承压储水罐3内循环水的加热。
具体地,热回收机2的制冷剂入口4与中央空调外机组1的压缩机排气口连通,且热回收机2的制冷剂出口5与中央空调外机组1的散热器接入口连通,进而实现制冷剂在热回收机2内的循环;热回收机2的进水口6与承压储水罐3的循环出口9连通,且热回收机2的出水口7与承压储水罐3的循环进口8连通,进而实现循环水在热回收机2内的循环,在循环过程中,制冷剂由气态变为液态所产生的热量被循环水吸收,进而通过热回收机2将常温水转化成热水的可储水式回收。
其中,在进水口6和循环出口9之间连通有循环泵11和单向阀12,在循环泵11的带动下,可以提供循环水由循环出口9向进水口6流通的动力,以使得在热回收机2和承压储水罐3之间形成循环水的流通回路;单向阀12设置在循环泵11和循环出口9之间,保证循环水单向流通的稳定性,避免循环水回流。而且,在循环泵11和单向阀12之间连通有自来水管路13,通过将自来水通入循环水的流通回路,当承压储水罐3内水量减少时,自来水管路13可以自动及时补水,保证承压储水罐3内的水量恒定。这里,单向阀12的作用也可以防止自来水管路13内的水由循环出口9流入承压储水罐3。
为了方便使用承压储水罐3内的循环水,在承压储水罐3上还设置有热水出口10。当然,本装置还包括有控制器,用于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控制,比如控制第一阀门16和第二阀门17的开合。
如此设置,通过热回收机2可以利用中央空调的中央空调外机组1产生的大量热量将承压储水罐3的循环水进行加热,既可以实现废热的再利用,又可以通过水冷的方式对中央空调外机组1进行降温,一举两得;而且将自来水接入循环水的流通回路可以实现自动且及时地补水,保证承压储水罐3的水平衡。
本实施例中,热回收机2内设置有制冷剂管路和循环水管路,其中,制冷剂管路连通于制冷剂入口4和制冷剂出口5之间,以供制冷剂在热回收机2内流通;循环水管路连通于进水口6和出水口7之间,以供循环水在热回收机2内流通。而且,制冷剂管路和循环水管路的中部重叠设置、以形成热交换区域,进而在热交换区域,实现热量转换,稳定且可靠。
其中,制冷剂入口4和制冷剂出口5之间连通有导通管路,通过到导通管路可以使制冷剂不经过制冷剂管路而在制冷剂入口4和制冷剂出口5之间流通,制冷剂管路靠近制冷剂入口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16,导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7。这样,通过第一阀门16和第二阀门17方便对制冷剂的流通路径进行控制,便捷可靠。
具体地,第一阀门16和第二阀门17均设置为电磁二通阀。中央空调在运转制冷模式下,热回收机2接收信号后打开第一阀门16形成开路,且关闭第二阀门17形成断路,制冷剂在压缩机的推动下产生高压变成热能给循环水进行加热。中央空调在运行制热模式下,热回收机2接收信号后关闭第一阀门16形成断路,且打开第二阀门17形成开路,以使得热回收机2不在进行热交换工作,把热量送到室内机。这样,可以根据中央空调的工作模式自适应调节,方便稳定。
一些优选方案中,循环泵11和进水口6之间连通有过滤器14,这里选用Y型过滤器,可以将自来水中的杂质过滤掉,保证循环水的清洁。
循环泵11和进水口6之间连通有水流传感器15,水流传感器15和循环泵11可以连接控制器,通过水流传感器15感应水流的流速,并相应地调节循环泵11的输出动力,保证循环水的稳定流通。
压缩机排气口和制冷剂入口4之间、散热器接入口与制冷剂出口5之间通过铜管连通,可以避免制冷剂的腐蚀和泄露,保证制冷剂的稳定流通。
一些实施例中,热回收机2包括防雨机箱18,防雨机箱18的正面设置有防雨门19,由于热回收机2通常设置在室外,防水的设计可以避免内部线路受潮或进水,有利于保证系统稳定性;而且,制冷剂入口4、制冷剂出口5、进水口6和出水口7均设置在防雨机箱18的背面,既方便防雨门19的开关,又便于安装拆卸。
具体地,制冷剂入口4和制冷剂出口5采用加厚铜管ф15.88mm焊接口,进水口6和出水口7均采用DN32铜螺丝口;防雨门19和防雨机箱18采用合页铰接,防雨门19上设置有带锁的把手,且防雨机箱18通过机脚螺丝扣固定。
一些优选方案中,防雨机箱18内设置有用于显示制冷剂入口4的温度的第一显示器21、用于显示制冷剂出口5的温度的第二显示器22、用于显示进水口6的温度的第三显示器23和用于显示出水口7的温度的第四显示器24,这样,通过四个显示器可以实时获取制冷剂和循环水的温度,并得出热转换效率。其中四个显示器尺寸相一致,方便安装加工,且节约成本。
当然,在防雨机箱18内设置有用于显示热回收机2的工作状态的指示灯和控制开关20,这里,指示灯包括有电源指示灯25和工作指示灯26,控制开关20设置为船型开关(手动、自动、关)三个控制,有利于对热回收机2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表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不是对具体顺序的限制,仅仅只是用于区分各个部件或功能。所阐述的“水平”“竖直”“上”“下”“左”“右”是在该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处于自然摆放状态时之所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本申请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互相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中央空调外机组(1)、热回收机(2)和承压储水罐(3),所述热回收机(2)的制冷剂入口(4)与所述中央空调外机组(1)的压缩机排气口连通、制冷剂出口(5)与所述中央空调外机组(1)的散热器接入口连通,所述热回收机(2)的进水口(6)与所述承压储水罐(3)的循环出口(9)连通、出水口(7)与所述承压储水罐(3)的循环进口(8)连通,所述进水口(6)和所述循环出口(9)之间连通有循环泵(11)和位于所述循环泵(11)靠近所述循环出口(9)一侧的单向阀(12),且所述循环泵(11)和所述单向阀(12)之间连通至自来水管路(13),所述承压储水罐(3)还设置有热水出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机(2)内部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制冷剂入口(4)和所述制冷剂出口(5)之间制冷剂管路、以及连通于所述进水口(6)和所述出水口(7)之间的循环水管路,所述制冷剂管路和所述循环水管路中部重叠、并形成热交换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入口(4)和所述制冷剂出口(5)之间连通有导通管路,所述制冷剂管路靠近所述制冷剂入口(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16),所述导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16)和所述第二阀门(17)均设置为电磁二通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11)与所述进水口(6)之间连通有过滤器(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11)与所述进水口(6)之间连通有水流传感器(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排气口和所述制冷剂入口(4)之间、所述散热器接入口与所述制冷剂出口(5)之间通过铜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机(2)包括防雨机箱(18),所述防雨机箱(18)的正面设置有防雨门(19),所述制冷剂入口(4)、所述制冷剂出口(5)、所述进水口(6)和所述出水口(7)均设置在所述防雨机箱(18)的背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机箱(18)内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制冷剂入口(4)的温度的第一显示器(21)、用于显示所述制冷剂出口(5)的温度的第二显示器(22)、用于显示所述进水口(6)的温度的第三显示器(23)和用于显示所述出水口(7)的温度的第四显示器(24)。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机箱(18)内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热回收机(2)的工作状态的指示灯和控制开关(20)。
CN202120488216.2U 2021-03-05 2021-03-05 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 Active CN214468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88216.2U CN214468984U (zh) 2021-03-05 2021-03-05 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88216.2U CN214468984U (zh) 2021-03-05 2021-03-05 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68984U true CN214468984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53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88216.2U Active CN214468984U (zh) 2021-03-05 2021-03-05 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689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15671U (zh) 一种机柜服务器散热用前板系统
CN208042440U (zh) 一种基于数据中心的余热回收系统
CN108469111A (zh) 一种基于数据中心的余热回收系统及余热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7690264A (zh) 一种利用地下水辅助制冷的水冷式集装箱数据中心
CN214413341U (zh) 一种数据中心的散热系统
CN104613667A (zh) 组合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9232943A1 (zh) 多联机空调及其的控制方法
CN214468984U (zh) 中央空调外机废热量回收装置
CN211240611U (zh) 一种机房冷却系统
JP2010286144A (ja) 蓄熱式給湯空調システム
CN203216149U (zh) 能源集成供暖或制冷系统
CN212910620U (zh) 变频器专用水源冷却机组
CN205316561U (zh) 一种集装箱式的模块化自然冷却机组
CN212006303U (zh) 换热装置及空调系统
CN210425382U (zh) 一种带余热回收及自然冷源利用的室外机
CN209960684U (zh) 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系统的专用暖气片
CN102927647A (zh) 一种基站空调
CN114390851A (zh) 一种机房散热降温系统、机房
CN207688427U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
CN109910542B (zh) 一种车辆及车辆热管理系统
CN205408386U (zh) 一种供回水双环路冷却循环系统
CN204555407U (zh) 节能型机房空调
CN215582376U (zh) 一种数据中心制冷供热系统及数据中心
CN211575598U (zh) 一种制冷/制热/热水三用分体空调系统
CN220624247U (zh) 一种水冷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