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67028U - 一种管道修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修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67028U
CN214467028U CN202120186848.3U CN202120186848U CN214467028U CN 214467028 U CN214467028 U CN 214467028U CN 202120186848 U CN202120186848 U CN 202120186848U CN 214467028 U CN214467028 U CN 214467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repairing
supporting plate
pipelin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868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永立
韩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Kehuanyich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Kehuanyich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Kehuanyich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Kehuanyich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868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67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67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67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修复装置,包括若干个可拆卸连接的定位杆,定位杆上依次可拆卸套设有推送组件、修复管以及推进装置,实现对若干个修复管的插接与输送;定位杆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定位杆上卡接有固定装置,实现对推送组件与推进装置位置的定位。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推送组件与推进装置,实现对多个修复管的插接与输送,提高对地下管道的维修效率;通过设置带有锥形头的推送组件,实现对地下管道维修的过程中,同时对地下管道进行清淤,避免出现地下管道内杂物过多导致的维修效果差;通过设置带有定位孔的定位杆与固定装置,实现了推送组件与推进装置的位置固定,进而实现对修复管在地下管道内的稳定输送,保证了地下管道的维修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城市建设近年来十分迅速,城市的地下管道的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是随着地下管道的日益增多,地下管道的损坏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管道修复技术中普遍通过对修复管道的拉伸实现对修复管道的输送,使得修复管道易发生被拉断或者脱落,导致修复管道的浪费、维修工作量增加的问题;而拉伸后的修复管易出现撕裂导致密封效果差,导致在管道修复过程中出现泄漏,使维修时间增长、维修后的管道质量变差、维修效率变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不会对修复管道造成损坏的管道修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修复装置,包括若干个可拆卸连接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依次可拆卸套设有推送组件、若干个修复管以及推进装置,用于实现对若干个修复管的插接与输送;
所述定位杆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定位杆上还卡接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固定装置,用于实现对推送组件与推进装置位置的定位。
所述推进装置一端设置有第一托板,所述推进装置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托板,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第二托板另一侧,用于实现推进装置位置的固定。
所述定位杆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槽。
所述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一与定位杆相匹配的通孔,以实现定位杆贯穿设置于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上。
优选的,所述修复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所述管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连接端本体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接端本体外壁的卡接部与密封部,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二连接端本体以及设置于第二连接端本体内侧的凹槽,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相匹配,用于实现管体之间的卡接;
优选的,所述卡接部与第一连接端本体之间形成角槽;
优选的,所述凹槽包括与第一连接端本体相匹配的密封槽以及与卡接部相匹配的防脱槽,所述密封槽与防脱槽之间形成角块,所述角块与角槽相匹配,实现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的稳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接部为设置于第一连接端本体外壁一端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呈燕尾型;
优选的,所述密封部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端本体外壁的环槽以及设置于环槽外侧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环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本体内径与管体内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端本体外径与管体外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本体长度长于第二连接端本体长度,两个管体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连接处涂抹有粘合装置,实现两个管体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管体的长度为50cm。
优选的,所述推送组件包括一锥形头,所述锥形头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清淤孔,所述锥形头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上设置有三个限位孔,所述内套管的外径与所述修复管的内径相匹配,用于推送组件与修复管之间的卡紧。
优选的,所述管道修复装置还包括一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与内套管相匹配,所述外套管的外径与内径均与修复管相同,所述外套管一端设置有与修复管的第二连接端结构相同的第三连接端,用于实现与修复管的第一连接端相匹配,所述外套管一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内套管位置大小均匹配的三个限位孔,所述管道修复装置还包括一与限位孔相匹配的限位杆,用于对限位孔进行卡紧,以实现外套管与内套管的固定。
所述第一托板的外径大于修复管的外径,所述第一托板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修复管限位杆,用于实现对修复管位置的限位。
所述推进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圆盘以及设置于两个圆盘之间的若干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两端分别与两个圆盘固定连接。
所述圆盘的一侧设置有与定位杆外径相匹配的开口。
所述第二托板的外径大于圆盘的外径,所述第二托板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圆盘限位杆,用于实现对圆盘位置的限位。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推送组件固定组件和推进固定组件,所述推送组件固定组件为设置于推送组件内部的内螺纹固定杆,所述内螺纹固定杆与推送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螺纹固定杆的螺纹与定位杆的螺纹相匹配,用于实现推送组件与定位杆之间的固定,所述推进固定组件包括与定位孔相匹配的固定杆以及固定设置于固定杆一端的把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推送组件与推进装置,实现对多个修复管的插接与输送,提高了对地下管道的维修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锥形头的推送组件,实现对地下管道维修的过程中,同时对地下管道进行清淤,避免了出现地下管道内的杂物过多导致维修效果差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定位孔的定位杆与固定装置,实现了推送组件与推进装置的位置固定,进而实现对修复管在地下管道内的稳定输送,保证了地下管道的维修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道修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道修复装置的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道修复装置的修复管插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道修复装置的修复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道修复装置的修复管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道修复装置的修复管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的组装的剖视图;
图中:
1,定位杆、101,定位孔、102,螺纹杆、103,螺纹槽;
2,推送组件、201,内套管;
3,推进装置、301,圆盘、302,液压缸、303,开口;
4,固定装置、401,推进固定组件、4011,固定杆、4012,把手、402,推送组件固定组件;
5,修复管;501,管体、502,第二连接端、5021,第二连接端本体、 5022,凹槽、5023,角块、503,第一连接端、5031,第一连接端本体、5032,卡接部、5033,密封部、5034,角槽、504,粘合装置;
6,第一托板、601,修复管限位杆;
7,第二托板、701,圆盘限位杆;
8,外套管、801,第三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修复装置,包括若干个可拆卸连接的定位杆1,所述定位杆1上依次可拆卸套设有推送组件2、若干个修复管5以及推进装置3,用于实现对若干个修复管5的插接与输送;
所述定位杆1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101,所述定位杆1上还卡接有与定位孔101相匹配的固定装置4,用于实现对推送组件2与推进装置3位置的定位。
所述推进装置3一端设置有第一托板6,所述推进装置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托板7,所述固定装置4设置于第二托板7另一侧,用于实现推进装置3位置的固定。
所述定位杆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102,所述定位杆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螺纹杆102相匹配的螺纹槽103。
所述第一托板6与第二托板7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一与定位杆1相匹配的通孔,以实现定位杆1贯穿设置于第一托板6与第二托板7上。
所述第一托板6的外径大于修复管5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道修复装置应用于在地下管道的维修过程中对修复管5的插接与输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各个定位杆1之间螺纹连接,若干个修复管5依次设置于推送组件2与推进装置3之间,实现对修复管5的插接,固定装置4实现定位杆1、推送组件2与推进装置3的位置固定,避免了推送组件2与推进装置3在定位杆1上的滑动,使得通过定位杆1、推送组件2与推进装置3实现对若干个修复管5的插接与输送,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修复管道的拉伸实现对修复管道的输送,使得修复管道易发生被拉断或者脱落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5至图7所示,在实施例中,所述修复管5包括管体501,所述管体501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503,所述管体50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502,所述第一连接端503包括第一连接端本体5031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接端本体5031外壁的卡接部5032与密封部5033,所述第二连接端502 包括第二连接端本体5021以及设置于第二连接端本体5021内侧的凹槽 5022,所述第一连接端503与第二连接端502相匹配,用于实现管体501之间的卡接;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如图5至图7所示,在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503 的卡接部5032与第二连接端502的凹槽5022相匹配,实现管体501之间的卡接,第一连接端503的密封部5033与第二连接端502的凹槽5022相匹配,实现管体501之间的密封,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修复管5被拉伸导致密封效果差,进而导致在管道修复过程中出现泄漏的问题。
进一步地,在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卡接部5032与第一连接端本体5031之间形成角槽5034;
在实施例中,所述凹槽5022包括与第一连接端本体5031相匹配的密封槽以及与卡接部5032相匹配的防脱槽,所述密封槽与防脱槽之间形成角块 5023,所述角块5023与角槽5034相匹配,实现第一连接端503与第二连接端502的稳定连接;
在实施例中,所述角槽5034与角块5023的横截面均呈相同的锐角,使卡接部5032与防脱槽之间卡紧。
在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5032为设置于第一连接端本体5031外壁一端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呈燕尾型;
在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的横截面的角度为锐角,并且,所述凸起的角度小于所述角槽5034的角度,使得凸起与防脱槽、角块5023与角槽5034之间相互制约,避免了管体501之间的脱落,使管体50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在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5033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端本体5031外壁的环槽以及设置于环槽外侧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环槽相匹配;
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本体5031内径与管体501内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端本体5021外径与管体501外径相同。
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本体5031长度长于第二连接端本体5021 长度,两个管体501的第一连接端503与第二连接端502连接处涂抹有粘合装置504,实现两个管体501的固定连接。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如图5至图7所示,在实施例中,凸起与防脱槽相匹配,角块5023与角槽5034相匹配,并且凸起的角度小于角槽5034的角度,使得凸起与防脱槽、角块5023与角槽5034之间相互制约,使管体501 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在实施例中,所述管体501的长度为50cm。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现有地下管道的铺设普遍以米为单位进行铺设,因此,当管体501的长度为50cm时,针对这种地下管道的维修更为容易,并且可以依照地下管道的长度随意连接管体501达到维修长度,增加了管体 501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所述推送组件2包括一锥形头,所述锥形头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清淤孔,所述锥形头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内套管201,所述内套管201上设置有三个限位孔,所述内套管201的外径与所述修复管5的内径相匹配,用于推送组件2与修复管5之间的卡紧。
在实施例中,所述管道修复装置还包括一外套管8,所述外套管8与内套管201相匹配,所述外套管8的外径与内径均与修复管5相同,所述外套管8一端设置有与修复管5的第二连接端502结构相同的第三连接端801,用于实现与修复管5的第一连接端503相匹配,所述外套管8一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内套管201位置大小均匹配的三个限位孔,所述管道修复装置还包括一与限位孔相匹配的限位杆,用于对限位孔进行卡紧,以实现外套管8与内套管201的固定。
所述第一托板6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修复管限位杆601,用于实现对修复管5位置的限位。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如图1、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第一托板6上的修复管限位杆601实现对修复管5位置的限位,推送组件2上的内套管201 与修复管5的第一连接端503卡紧,实现对修复管5一端的固定,进而使得对修复管5的输送,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修复管道的拉伸实现对修复管道的输送,使得修复管道易发生被拉断或者脱落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推进装置3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圆盘301 以及设置于两个圆盘301之间的若干个液压缸302,所述液压缸302两端分别与两个圆盘301固定连接。
所述圆盘301的一侧设置有与定位杆1外径相匹配的开口303。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第二托板7的外径大于圆盘301的外径,所述第二托板7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圆盘限位杆701,用于实现对圆盘301 位置的限位。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推送组件固定组件402和推进固定组件 401,所述推送组件固定组件402为设置于推送组件2内部的内螺纹固定杆 4011,所述内螺纹固定杆4011与推送组件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螺纹固定杆4011的螺纹与定位杆1的螺纹相匹配,用于实现推送组件2与定位杆1之间的固定,所述推进固定组件401包括与定位孔101相匹配的固定杆4011以及固定设置于固定杆4011一端的把手4012。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两个圆盘301 上的开口303与定位杆1相匹配,实现两个圆盘301套设于定位杆1上,第二托板7上的圆盘限位杆701实现对圆盘301位置的限位,并且固定杆4011 与定位孔101相匹配,实现定位杆1与推进装置3的固定,进而对修复管5 位置进行固定,液压缸302的输出端伸出使位于推送组件2与推进装置3内的若干个修复管5进行插接,实现了对修复管5的插接与输送,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修复管道的拉伸实现对修复管道的输送,使得修复管道易发生被拉断或者脱落的问题。
在实施例中,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在对管道的修复过程中,需要在管道的两端分别放置牵引装置以及管道修复装置,其中,牵引装置的一端固定于墙壁,牵引装置的另一端与定位杆固定连接,进而实现对管道修复装置的牵引,便于对管道修复装置的整体输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当需要逐个修复管5进行插接时:
将牵引装置的一端固定于待修复的地下管道的一端的墙壁上,再将牵引装置与定位杆1螺纹固定连接,该定位杆1与推送组件2的内螺纹固定杆的一端固定,使牵引装置的输出端伸出,直至将推送组件2推至待修复的地下管道的另一端,将推送组件2的内螺纹固定杆的另一端与一个定位杆1螺纹连接,将外套管8带有限位孔的一端套设于推送组件2的内套管201上,并使限位孔一一对应,再将限位杆插设于限位孔内,将第一个修复管5的管体501一端的第一连接端503的环槽处套设一密封圈,将第一个修复管5的第一连接端503与外套管8的第三连接端801相对接,将第一托板6与第一个修复管5的第二连接端502位置相匹配,使第一托板6的修复管限位杆601 与修复管5相匹配,实现对修复管5位置的限位,再将两个圆盘301上的开口303与定位杆1相匹配,实现两个圆盘301套设于定位杆1上,将第二托板7上的圆盘限位杆701与圆盘301相匹配,实现对圆盘301位置的限位,将固定杆4011插设于定位孔101内,此时定位杆1与推进装置3的位置固定,进而对修复管5位置进行固定,将液压缸302的输出端伸出,使位于推送组件2与推进装置3内的外套管8与第一个修复管5之间进行相互插接,此时,卡接部5032的凸块与防脱槽相匹配,角块5023与角槽5034相匹配,实现外套管8与第一个修复管5之间的插接,将第一个修复管5的第一连接端503与外套管8的第三连接端801连接处涂抹粘合装置504,实现修复管 5与外套管8的固定连接,待修复管5插接完毕后,牵引装置的输出端收回与修复管5长度相同的位置,使得将修复管5输送进待修复的地下管道内,完成修复管5的输送与插接;
以此类推,当与待修复的地下管道长度相匹配的若干个修复管5插接完毕且被输送进待修复的地下管道后,向地下管道内壁与修复管5外壁之间灌入修复浆液,待修复浆液凝固完毕后,将液压缸302的输出端收回,通过把手4012将固定杆4011拔出定位孔101,将第二托板7、圆盘301以及第一托板6从定位杆1上卸下,将定位杆1从推送组件2一端依次螺旋抽出,实现对管道修复推进装置3的拆卸。
当需要若干个修复管5统一进行插接时:
将牵引装置的一端固定于待修复的地下管道的一端的墙壁上,再将牵引装置与定位杆1螺纹固定连接,该定位杆1与推送组件2的内螺纹固定杆的一端固定,使牵引装置的输出端伸出,直至将推送组件2推至待修复的地下管道的另一端,将推送组件2的内螺纹固定杆的另一端与一个定位杆1螺纹连接,将外套管8带有限位孔的一端套设于推送组件2的内套管201上,并使限位孔一一对应,再将限位杆插设于限位孔内,将第一个修复管5的管体501一端的第一连接端503的环槽处套设一密封圈,将第一个修复管5的第一连接端503与外套管8的第三连接端801相对接,牵引装置的输出端收回与修复管5长度相同的位置,使得将修复管5输送进待修复的地下管道内,实现对修复管5的输送,以此类推,将若干个修复管5的第一连接端503与第二连接端502进行依次对接,当若干个修复管5全部套接完毕后,将第一托板6与最末端的修复管5相匹配,使第一托板6的修复管限位杆601与修复管5相匹配,实现对修复管5位置的限位,再将两个圆盘301上的开口303 与定位杆1相匹配,实现两个圆盘301套设于定位杆1上,将第二托板7上的圆盘限位杆701与圆盘301相匹配,实现对圆盘301位置的限位,将固定杆4011插设于定位孔101内,此时定位杆1与推进装置3的位置固定,进而对修复管5位置进行固定,将液压缸302的输出端伸出,使位于推送组件 2与推进装置3内的若干个修复管5依次进行相互插接,实现若干个修复管 5的插接,待若干个修复管5插接完毕后,完成修复管5的输送与插接;
以此类推,当与待修复的地下管道长度相匹配的若干个修复管5插接完毕且被输送进待修复的地下管道后,向地下管道内壁与修复管5外壁之间灌入修复浆液,待修复浆液凝固完毕后,将液压缸302的输出端收回,通过把手4012将固定杆4011拔出定位孔101,将第二托板7、圆盘301以及第一托板6从定位杆1上卸下,将定位杆1从推送组件2一端依次螺旋抽出,实现对管道修复推进装置3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通过推送组件2与推进装置3,实现对多个修复管5的插接与输送,提高了对地下管道的维修效率;通过设置带有锥形头的推送组件2,实现对地下管道维修的过程中,同时对地下管道进行清淤,避免了出现地下管道内的杂物过多导致维修效果差的情况;通过设置带有定位孔101的定位杆1与固定装置4,实现了推送组件2与推进装置3的位置固定,进而实现对修复管5在地下管道内的稳定输送,保证了地下管道的维修质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可拆卸连接的定位杆(1),所述定位杆(1)上依次可拆卸套设有推送组件(2)、若干个修复管(5)以及推进装置(3),用于实现对若干个修复管(5)的插接与输送;
所述定位杆(1)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101),所述定位杆(1)上还卡接有与定位孔(101)相匹配的固定装置(4),用于实现对推送组件(2)与推进装置(3)位置的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装置(3)一端设置有第一托板(6),所述推进装置(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托板(7),所述固定装置(4)设置于第二托板(7)另一侧,用于实现推进装置(3)位置的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102),所述定位杆(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螺纹杆(102)相匹配的螺纹槽(10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6)与第二托板(7)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一与定位杆(1)相匹配的通孔,以实现定位杆(1)贯穿设置于第一托板(6)与第二托板(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内套管(201),所述内套管(201)的外径与所述修复管(5)的内径相匹配,用于推送组件(2)与修复管(5)之间的卡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6)的外径大于修复管(5)的外径,所述第一托板(6)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修复管限位杆(601),用于实现对修复管(5)位置的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装置(3)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圆盘(301)以及设置于两个圆盘(301)之间的若干个液压缸(302),所述液压缸(302)两端分别与两个圆盘(30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301)的一侧设置有与定位杆(1)外径相匹配的开口(30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板(7)的外径大于圆盘(301)的外径,所述第二托板(7)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圆盘限位杆(701),用于实现对圆盘(301)位置的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推送组件固定组件(402)和推进固定组件(401),所述推进固定组件(401)包括与定位孔(101)相匹配的固定杆(4011)以及固定设置于固定杆(4011)一端的把手(4012)。
CN202120186848.3U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管道修复装置 Active CN214467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86848.3U CN214467028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管道修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86848.3U CN214467028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管道修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67028U true CN214467028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13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86848.3U Active CN214467028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管道修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670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3339A (zh) * 2022-07-12 2022-10-04 无锡市公用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地下排水管道的修复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3339A (zh) * 2022-07-12 2022-10-04 无锡市公用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地下排水管道的修复装置及方法
CN115143339B (zh) * 2022-07-12 2023-09-01 无锡市公用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地下排水管道的修复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67028U (zh) 一种管道修复装置
CN113202997B (zh) 富水环境下大口径球磨铸铁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5148912U (zh) 一种钢骨架塑料复合管管件推送固定器
CN104339120A (zh) 急冷换热器管拼接用的自紧式对口器
CN112728281A (zh) 一种管道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RU2293905C2 (ru) Способ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трубопровод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11118208U (zh) 一种具有承插式的编制缠绕拉挤玻璃钢管
CN206647684U (zh) 变径管道免开挖修复装置
CN209925803U (zh) 一种高密度聚乙烯缠绕管装置
CN214467051U (zh) 一种管道修复推进装置
CN205364532U (zh) 一种用于大口径ppr管现场热熔连接的简易装置
CN210034766U (zh) 一种管道修复粘合装置
CN206356855U (zh) 卡套接头预装组件和装置
CN202513534U (zh) 变形堵塞塑料管修复装置
CN209839474U (zh) 一种扩张式拼接管道修复型材及扩张装置
CN203375041U (zh) 大小头固定节
CN112901895A (zh) 一种管道修复推进装置及其推进方法
CN101666412A (zh) 一种双壁波纹管的连接方法
CN206824916U (zh) 一种用于卧式注水泵的填料取出器
CN202591304U (zh) 矫形对口机
CN206478348U (zh) 承插式钢管防脱口装置
CN219432725U (zh) 一种快速连接管道的管道连接件
CN220506110U (zh) 一种便于对接的管道
CN209115859U (zh) 橡胶软管接头
CN217325704U (zh) 一种污水管道内部堵漏外部注浆施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