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58877U - 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58877U
CN214458877U CN202120271412.4U CN202120271412U CN214458877U CN 214458877 U CN214458877 U CN 214458877U CN 202120271412 U CN202120271412 U CN 202120271412U CN 214458877 U CN214458877 U CN 214458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adsorption
cloth
mis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714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世德
王华平
杨太然
周佳斌
马雄军
杨俊杰
谢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Fangbi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Xians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Xians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Xians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714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58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58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58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praying Plant Or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包括吸附头及与吸附头相连接的抽吸组件,所述吸附头包括吸附罩及支撑网片,吸附罩包括上侧壁、下侧壁及连接壁,上侧壁及下侧壁分别倾斜固定于连接壁的上下侧,上侧壁、下侧壁及连接壁连接成的整体两端均固定有端壁,形成具有吸附口的棱柱状壳体结构,支撑网片安装于吸附口处,以供吸附时支撑布面,吸附罩的连接壁开设有多个抽吸孔,抽吸组件与每一抽吸孔连接,通过抽吸组件的抽吸作用使得吸附罩内产生负压,从而使得水雾穿透吸附于支撑网片区域的布料。本实用新型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能平整支撑输送中的布料,增大水雾的穿透力及附着性。

Description

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染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材料的回潮率不同,其重量也不同。为了消除因回潮率不同而引起的重量不同,满足纺织材料贸易和检验的需要,国家对各种纺织材料的回潮率规定了相应的标准,称为公定回潮率。布料生产过程中在收卷之前需要定型,以使面料平整。染整厂一般使用定型机对布料进行定型。定型机主要分为五大部分,包括上料部分、纬纱器、链条、烘箱体及落布装置。经定型机加工后的布料带有一定的温度,且较为干燥,需要冷却降温及回潮处理,使布料回潮率达到公定回潮率。布料的回潮率关系到染整厂的经济效益。布料通常是按实重计价交货给客户,如果布料的回潮率太低,那么对染整厂来说就不划算。如果布料的回潮率过高,那么布料就不符合检测标准,且对客户不利。通常,染整厂生产出来的布料的回潮率低于公定回潮率。因此,如何将布料的回潮率提高到公定回潮是困扰染整厂的技术难题。一般染整厂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采用把布料堆放在回潮车间进行自然回潮的方法使布料的回潮率达到公定回潮率,由于刚生产出来的布料具有一定温度,堆放在一起会造成热量聚集而损伤布料纤维,影响布料质量。其次,这种方法时间较长,一般要12小时以上,生产车间一天要生产大量的布料,堆放的场地也是问题。此外,还有采用对布料进行回潮处理的设备,但存在以下缺陷:布料滑润不均匀,不充分,容易出现花斑现象,同时布料干燥后容易产生褶皱,回潮效率不高,难以达到国家对纺织材料贸易和检验的标准。因此,如何让水雾快速穿透布料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能平整支撑输送中的布料,增大水雾的穿透力及附着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包括吸附头及与吸附头相连接的抽吸组件,所述吸附头包括吸附罩及支撑网片,吸附罩包括上侧壁、下侧壁及连接壁,上侧壁及下侧壁分别倾斜固定于连接壁的上下侧,上侧壁、下侧壁及连接壁连接成的整体两端均固定有端壁,形成具有吸附口的棱柱状壳体结构,支撑网片安装于吸附口处,以供吸附时支撑布面,吸附罩的连接壁开设有多个抽吸孔,抽吸组件与每一抽吸孔连接,通过抽吸组件的抽吸作用使得吸附罩内产生负压,从而使得水雾穿透吸附于支撑网片区域的布料。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罩内安装有扰流板,扰流板设置于支撑网片与连接壁之间,扰流板上开设有多个过气孔,每一抽吸孔与每一过气孔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下侧壁的下方设有接水板,接水板形成有接水槽,以供暂存从下侧壁滴落的冷凝水。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板的底部设有出水管,以供排出冷凝水。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口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沿吸附口延长方向往复滑动的滑动板,以供调节吸附口的大小,滑动板设置于吸附罩内且位于支撑网片与扰流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抽吸组件包括与每一抽吸孔连接的抽吸支管,与吸附罩一半段的至少一根抽吸支管相连通的第一抽吸主管,以及与吸附罩另一半段的至少一根抽吸支管相连通的第二抽吸主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抽吸主管与第二抽吸主管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为封闭端,第一抽吸主管与第二抽吸主管的另一端均为开口端,第一抽吸主管与第二抽吸主管的开口端均安装有抽雾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抽吸主管与第二抽吸主管外径相同且其轴心线重合,第一抽吸主管与第二抽吸主管与吸附头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抽吸主管与第二抽吸主管的封闭端之间连接有装饰管,将第一抽吸主管与第二抽吸主管连接成一条整体管。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抽雾风机的底部设有支架,两支架分别与吸附头两端固定连接,从而将抽雾装置连接成一个整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通过设置吸附头及与吸附头相连接的抽吸组件相配合,吸附头通过吸附罩及支撑网片相配合。支撑网片安装于吸附罩的吸附口处,通过抽吸组件的抽吸作用使得吸附罩内产生负压,从而使得水雾穿透吸附于支撑网片区域的布料。如此实现平整支撑输送中的布料,增大水雾的穿透力及附着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定回缩机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定回缩机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定回缩机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定回缩机的水雾发生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定回缩机的雾化壳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公定回缩机的吸附头的立体图;
图8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各部件名称及其标号:水雾发生装置1、抽雾装置2、雾化壳11、超声波雾化器12、水雾排风机13、出雾口110、过布间隙102、主壳体111、盖板112、导风板113、挡水板114、安装口1110、进风口1120、顶板115、底板116、调节板119、导水板117、水流间隙1170、积水腔100、回流管118、涂布辊16、水位控制阀19、溢流孔190、转臂17、安装座18、吸附头21、抽吸组件22、吸附罩211、支撑网片212、扰流板213、上侧壁2111、下侧壁2112、连接壁2113、吸附口2114、端壁2115、过气孔2130、抽吸孔2110、接水板214、滑动板215、抽吸支管221、第一抽吸主管222、第二抽吸主管223、抽雾风机224、装饰管225、支架2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定回缩机,包括水雾发生装置1及抽雾装置2。水雾发生装置1包括雾化壳11、超声波雾化器12(图8)及水雾排风机13。雾化壳11形成有雾化腔,超声波雾化器12设置于雾化壳11的雾化腔内,以供雾化腔内充满水时超声波雾化器12沉浸于水中。通过超声波雾化器12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采用电子超频震荡,向水中发射指定频率的超声波,通过超声波雾化器12的雾化片高频谐振,将水抛离水面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水雾颗粒直径能达到1-5μm,便于布料均匀、充分吸收水雾。水雾排风机13安装于雾化壳11的一侧,雾化壳11的另一侧开设有出雾口110(图4),以通过水雾排风机13将雾化腔内产生的水雾从出雾口110喷出。抽雾装置2设置于雾化壳11的出雾口110处,抽雾装置2的吸附端与出雾口110端相对应,且具有过布间隙102,以供布料穿过过布间隙102时水雾在水雾排风机13及抽雾装置2的共同作用下快速穿透布料。通过水雾排风机13及抽雾装置2的共同作用,从而增大水雾的穿透力及附着力,保证了布料滑润的均匀性,使得布料收缩平整,布料的回潮率快速增加至公定回潮率,回潮的效果较好。
请参阅图4及图5,雾化壳11包括主壳体111、盖板112、导风板113及挡水板114。主壳体111呈长条状水槽结构,长条状水槽结构的长度与布面宽度相适配。主壳体11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1110,以供置入超声波雾化器12并将其安装于主壳体111底部内壁。盖板112安装于安装口1110上,以供罩设安装口1110。盖板112上开设有进风口1120,水雾排风机13安装于盖板112上,水雾排风机13的出风口与进风口1120连通。盖板112呈阶梯板状结构,以供水雾排风机13安装于阶梯板状结构的阶梯槽内,使其整体结构更规整,结构强度更高。导风板113倾斜固定于盖板112下表面,形成上宽下窄的导风槽,以供将水雾排风机13产生的风力集中作用于主壳体111内的水面上,从而有利于水雾的快速排出。挡水板114安装于主壳体111内且位于主壳体111底壁与导风板113之间,挡水板114上开设有气孔,以供阻挡雾化时喷溅的水珠并使得水雾顺利通过。出雾口110开设于主壳体111一侧且靠近其顶部位置,以供使用时出雾口110高于主壳体111水槽内的液位。通过水雾排风机13产生自上而下的气流驱动水雾先向上再沿水平方向从出雾口110喷出,如此,不会扰乱水雾流向,保证水雾均匀从出雾口110喷出。出雾口110沿主壳体111长度方向延伸,以供形成与布面宽度相适配的喷雾区域。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雾化壳11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制造,有利于聚集水雾从出雾口110快速排出。
请结合参阅图8,主壳体111的出雾口110处具有顶板115、底板116及两块端板,顶板115及底板116上下相对设置,两块端板分别固定于顶板115及底板116整体的两端,以供形成出雾口110。出雾口110两端均设有调节板119,每一调节板119可沿出雾口110延长方向滑动调节位置,以供调节出雾口110大小,从而适用于不同宽度的布料。底板116倾斜连接于主壳体111的侧壁,使得出雾口110的高度沿水雾排出方向逐渐增大,从而减小水雾在底板116的冷凝量,有利于减小水雾损耗;此外,还增大了水雾与布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快速滑润布料。底板116的下方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水板117,导水板117一侧固定于主壳体111侧壁,其另一侧与底板116外边缘之间形有水流间隙1170,两块端板封堵底板116及导水板117整体两端,以供形成积水腔100。导水板117与主壳体111的连接位置低于导水板117另一侧,以供底板116上产生的冷凝水从水流间隙1170沿导水板117流动并暂存于积水腔100,避免冷凝水滴落至布料上而影响产品质量。主壳体111内设置有回流管118,回流管118顶端连接于主壳体111侧壁且与积水腔100导通,其底端延伸至主壳体111的水槽,以供引导冷凝水回流至主壳体111的水槽内循环利用。
为了便于自动供水,主壳体111一端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伸入主壳体111水槽内的一端设有水位控制阀19,以供自动控制主壳体111水槽内的水位。为了便于排出主壳体111水槽内的废水,主壳体111底壁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为了避免水位控制阀19发生故障时而造成主壳体111水槽内的水位过高,主壳体111上开设有溢流孔190,溢流孔190位于水位控制阀19以上且位于出雾口110以下。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雾滑润布料的均匀性,雾化壳11顶部设置有涂布辊16,涂布辊16的两端均设有转臂17,涂布辊16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两转臂17的一端,两转臂17的另一端铰接于雾化壳11顶部,以供两转臂17带动涂布辊16接触布面,从而将布面展平并将布面水雾涂布均匀,提高布面的平整度。
为了便于将水雾发生装置1安装至定型机机架指定位置,雾化壳11两端固定有安装座18。
超声波雾化器12可从市面上采购得到,其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水雾排风机13宜采用贯流风机,便于沿主壳体111长度方向布置,形成长条形出风区域,保证出风均匀,气流能到达较远的距离。
请参阅图6及图7,抽雾装置2包括吸附头21及与吸附头21相连接的抽吸组件22。吸附头21包括吸附罩211、支撑网片212及扰流板213。吸附罩211包括上侧壁2111、下侧壁2112及连接壁2113。上侧壁2111及下侧壁2112分别倾斜固定于连接壁2113的上下侧,上侧壁2111、下侧壁2112及连接壁2113连接成的整体两端均固定有端壁2115,形成具有吸附口2114的棱柱状壳体结构,棱柱状壳体结构的横截面呈梯形。吸附口2114与出雾口110相适配,当布料通过过布间隙102时,通过出雾口110向布料一表面喷出水雾,通过吸附口2114从布料另一表面吸附水雾,这样增大了水雾的穿透力及附着力,保证了布料滑润的均匀性,使得布料收缩平整,布料的回潮率快速增加至公定回潮率。支撑网片212安装于吸附口2114处,以供吸附时支撑布面,防止吸附力过大时布面被吸入吸附罩211内。扰流板213安装于吸附罩211内,且平行设置于支撑网片212与吸附罩211的连接壁2113之间,扰流板213上开设有多个过气孔2130,吸附罩211的连接壁2113开设有多个抽吸孔2110,每一抽吸孔2110与每一过气孔2130错位设置。抽吸组件22与每一抽吸孔2110连接,气流在扰流板213的作用下,使得抽吸组件22的抽吸力能均匀作用于布面上。
下侧壁2112的下方设有接水板214,接水板214形成有接水槽,以供暂存从下侧壁2112滴落的冷凝水。接水板214的底部设有出水管,以供排出冷凝水。
吸附口2114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沿吸附口2114延长方向往复滑动的滑动板215,以供调节吸附口2114的大小。滑动板215设置于吸附罩211内且位于支撑网片212与扰流板213之间。
抽吸组件22包括与每一抽吸孔2110连接的抽吸支管221,与吸附罩211一半段的两根抽吸支管221相连通的第一抽吸主管222,以及与吸附罩211另一半段的两根抽吸支管221相连通的第二抽吸主管223。第一抽吸主管222与第二抽吸主管223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为封闭端,第一抽吸主管222与第二抽吸主管223的另一端均为开口端,第一抽吸主管222与第二抽吸主管223的开口端均安装有抽雾风机224,以供分段抽吸使得吸附罩211内产生负压,从而让水雾能充分穿过布料。第一抽吸主管222与第二抽吸主管223外径相同且其轴心线重合,第一抽吸主管222与第二抽吸主管223与吸附头21平行设置。采用上述结构能将气流引导至布料两侧喷出,避免布料晃动而影响布料输送。此外,如此设计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制造及维护,便于在现有设备上升级改造。第一抽吸主管222与第二抽吸主管223的封闭端之间连接有装饰管225,将第一抽吸主管222与第二抽吸主管223连接成一条整体管。
每一抽雾风机224的底部设有支架23,两支架23分别与吸附头21两端固定连接,从而将抽雾装置2连接成一个整体,以提高抽雾装置2的结构强度,便于安装使用。
请参阅图8及图9,图9中箭头表示气流方向。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公定回缩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布料呈展平状态从过布间隙102以指定输送速度穿过,超声波雾化器12将雾化壳11内的水产生水雾,水雾排风机13驱动水雾先向上再沿水平方向从出雾口110喷射至布料一表面,布料另一表面在抽雾装置2的吸附作用下使得水雾穿透布料。
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的公定回缩机的定型机,定型机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部分、纬纱器、链条、烘箱体及落布装置,公定回缩机设置于落布装置上,公定回缩机与落布装置的导布辊平行设置,以供引导布料穿过过布间隙102从而滑润布料。
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定回缩机,通过水雾发生装置1及抽雾装置2相配合。采用超声波雾化器12产生水雾,无需加热,有利于冷却布料。产生的水雾颗粒直径能细至1-5μm,有利于充分、均匀渗透布料。在水雾排风机13及抽雾装置2的共同作用下,增大了水雾作用于布料的穿透力及附着力,保证了布料滑润的均匀性,使得布料收缩平整,布料的回潮率快速增加至公定回潮率,回潮效果好。在增加布料重量的同时,布料仍能保持手感丰满,尺寸和颜色稳定性增强。此外,本实用新型公定回缩机能避免堆放在一起的布料因热量聚集而损伤布料纤维,有利于提升布料质量。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包括吸附头(21)及与吸附头(21)相连接的抽吸组件(2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头(21)包括吸附罩(211)及支撑网片(212),吸附罩(211)包括上侧壁(2111)、下侧壁(2112)及连接壁(2113),上侧壁(2111)及下侧壁(2112)分别倾斜固定于连接壁(2113)的上下侧,上侧壁(2111)、下侧壁(2112)及连接壁(2113)连接成的整体两端均固定有端壁(2115),形成具有吸附口(2114)的棱柱状壳体结构,支撑网片(212)安装于吸附口(2114)处,以供吸附时支撑布面,吸附罩(211)的连接壁(2113)开设有多个抽吸孔(2110),抽吸组件(22)与每一抽吸孔(2110)连接,通过抽吸组件(22)的抽吸作用使得吸附罩(211)内产生负压,从而使得水雾穿透吸附于支撑网片(212)区域的布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罩(211)内安装有扰流板(213),扰流板(213)设置于支撑网片(212)与连接壁(2113)之间,扰流板(213)上开设有多个过气孔(2130),每一抽吸孔(2110)与每一过气孔(2130)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壁(2112)的下方设有接水板(214),接水板(214)形成有接水槽,以供暂存从下侧壁(2112)滴落的冷凝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板(214)的底部设有出水管,以供排出冷凝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口(2114)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沿吸附口(2114)延长方向往复滑动的滑动板(215),以供调节吸附口(2114)的大小,滑动板(215)设置于吸附罩(211)内且位于支撑网片(212)与扰流板(21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组件(22)包括与每一抽吸孔(2110)连接的抽吸支管(221),与吸附罩(211)一半段的至少一根抽吸支管(221)相连通的第一抽吸主管(222),以及与吸附罩(211)另一半段的至少一根抽吸支管(221)相连通的第二抽吸主管(2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吸主管(222)与第二抽吸主管(223)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为封闭端,第一抽吸主管(222)与第二抽吸主管(223)的另一端均为开口端,第一抽吸主管(222)与第二抽吸主管(223)的开口端均安装有抽雾风机(22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吸主管(222)与第二抽吸主管(223)外径相同且其轴心线重合,第一抽吸主管(222)与第二抽吸主管(223)与吸附头(21)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吸主管(222)与第二抽吸主管(223)的封闭端之间连接有装饰管(225),将第一抽吸主管(222)与第二抽吸主管(223)连接成一条整体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抽雾风机(224)的底部设有支架(23),两支架(23)分别与吸附头(21)两端固定连接,从而将抽雾装置(2)连接成一个整体。
CN202120271412.4U 2021-02-01 2021-02-01 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 Active CN214458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1412.4U CN214458877U (zh) 2021-02-01 2021-02-01 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1412.4U CN214458877U (zh) 2021-02-01 2021-02-01 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58877U true CN214458877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16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71412.4U Active CN214458877U (zh) 2021-02-01 2021-02-01 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588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3623A (zh) * 2021-02-01 2021-05-18 湖南先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3623A (zh) * 2021-02-01 2021-05-18 湖南先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58877U (zh) 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
CN210458657U (zh) 一种纺织面料整烫装置
CN214458840U (zh) 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水雾发生装置
CN210851686U (zh) 一种织物蒸化装置
CN219385646U (zh) 一种条纹花型定型机
CN211160406U (zh) 一种自动往复喷涂机
CN112813623A (zh) 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抽雾装置
CN210458590U (zh) 一种用于纺织品的加湿装置
CN112813620A (zh) 公定回缩机、定型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0966850A (zh) 一种纺织用可干燥布料的拉布机
CN208497976U (zh) 一种数码喷绘广告布烘干装置
CN214033085U (zh) 一种纺织用的除尘辅助装置
CN116971135A (zh) 一种基于面料加工的面料除皱设备及其除皱方法
CN112813619A (zh) 用于公定回缩机的水雾发生装置
CN216738892U (zh) 一种纺织布料印染用快速烘干装置
CN114016192B (zh) 带嵌入式打卷装置的智能喷水织机及方法
CN214469894U (zh) 一种纤维加工设备自动调节装置
CN214052353U (zh) 一种自动点胶烘干机构
CN213232731U (zh) 一种无纺布染色生产装置
CN205347782U (zh) 安装有加湿器的印染纺织品定型机
CN208454039U (zh) 一种纺织布用卷布装置
CN110843336A (zh) 一种化纤布的收卷型印花装置
CN210975215U (zh) 一种强风降噪纺织烫平机
CN217636610U (zh) 一种纺织印染连续收卷装置
CN219178208U (zh) 印染用的烘干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31

Address after: 427000 Building 101, Factory Building, Yanghuping Town,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ongwen Street, Zhangjiajie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Fangbi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205 room 205, building 5, Zhongdian Software Park, high tech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nan xians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