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53465U - 一种外包装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包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53465U
CN214453465U CN202022730191.0U CN202022730191U CN214453465U CN 214453465 U CN214453465 U CN 214453465U CN 202022730191 U CN202022730191 U CN 202022730191U CN 214453465 U CN214453465 U CN 214453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assembly
capsule
buckle assembly
buckl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301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pi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pi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pi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pi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301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53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53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53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外包装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封口装置,封口装置包括上扣组件,设于上纸壳;和下扣组件,用于与上扣组件连接,下扣组件设于下纸壳;封装有胶粘剂的胶囊,在上扣组件和下扣组件连接时受两者挤压使胶粘剂挤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包装体,封装有胶粘剂的胶囊可方便长期存储,且存储方便,所占材积较小;将胶囊设置在上扣组件和下扣组件之间,在上扣组件和下扣组件连接时,上扣组件和下扣组件挤压胶囊使胶粘剂挤出,从而实现对上纸壳和下纸壳的封口,操作简单快捷、不会产生噪音,同时,由于采用包装一体化损坏性构造,可以避免收回外包装体造假或拆封后二次包装,提高用户购物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外包装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外包装体。
背景技术
商品的买卖流通,运输储存离不开商品包装,而包装技术是实现包装保护功能、保证内装商品质量的关键。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简单快捷,灵活方便的包装方式不仅有利于包装操作人员进行快速的包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更便于包装物料的储存,促进产品销售;
现有包装盒、外箱等包材大多通过打钉,自粘等方式将包装盒粘黏起来形成立方体,放入产品后,再通过胶带进行人工封口,但上述打包方式有诸多缺点。例如,采用胶带封口时,操作复杂,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的进行胶带粘连才能保证产品包装的牢固性,需要一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且胶带封口噪音较大、封口不够美观,影响包装盒、外箱等包材的外观效果,同时外箱拆箱时需要借助工具对胶带进行撕毁破裂处理才能开箱;而采用打钉方式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包材,且不被很多国家所接受;采用自粘的方式会大大增加包材的运输材积,增加了不必要的运输成本;同时,采用打钉及自粘的粘黏方式会因包装的材质及其他自然因素造成储存时间较短,对于包装运输有较大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包装体,以解决现有打包方式中存在的操作复杂、噪音大以及体积大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外包装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还包括封口装置,所述封口装置包括上扣组件,设于所述上壳体;和下扣组件,用于与所述上扣组件连接,所述下扣组件设于所述下壳体;封装有胶粘剂的胶囊,设置在所述上扣组件与所述下扣组件之间,并用于在所述上扣组件和所述下扣组件连接时受两者挤压使所述胶粘剂挤出。
进一步地,所述下扣组件开设有开口朝向所述上扣组件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供所述上扣组件插入,所述胶囊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封口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下扣组件的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在所述下扣组件放置所述胶囊的表面形成有引流入口,所述引流通道在所述下扣组件靠近所述上扣组件的表面形成有引流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引流通道的所述引流入口沿所述下扣组件放置所述胶囊的表面均匀分布,多个所述引流通道的所述引流出口沿所述下扣组件靠近所述上扣组件的表面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上扣组件包括卡扣件,设于所述上壳体,所述卡扣件可插入所述第一容纳腔;顶针,设于所述卡扣件靠近所述下扣组件的一端,用于刺破所述胶囊。
进一步地,所述下扣组件设有第一卡凸,所述卡扣件靠近所述下扣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凸,所述第一卡凸和所述第二卡凸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凸和所述第二卡凸均呈倒锥形,所述第二卡凸在所述第一卡凸的倒锥形的引导下移动至所述第一卡凸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卡凸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凸内开设有开口朝向所述下扣组件的第二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顶针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封口装置还包括下扣外套,所述下扣外套套设于所述下扣组件和所述下壳体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包装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封装有胶粘剂的胶囊可方便长期存储,且存储方便,所占材积较小;将胶囊设置在上扣组件和下扣组件之间,在上扣组件和下扣组件连接时,上扣组件和下扣组件挤压胶囊使胶粘剂挤出,从而实现对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封口,操作简单快捷、不会产生噪音,同时,由于采用包装一体化损坏性构造,可以避免收回外包装体造假或拆封后二次包装,提高用户购物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包装体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包装体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包装体使用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上壳体;2-下壳体;3-封口装置;31-上扣组件;311-卡扣件;3111-第二卡凸;3112-第二容纳腔;312-顶针;32-下扣组件;321-第一容纳腔;322- 第一卡凸;33-胶囊;34-胶粘剂;35-引流通道;351-引流入口;352-引流出口; 36-下扣外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包装体进行说明,外包装体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还包括封口装置3,封口装置3包括上扣组件31,设于上壳体1;和下扣组件32,用于与上扣组件31连接,下扣组件32设于下壳体2;封装有胶粘剂34的胶囊33,设置在上扣组件31与下扣组件32之间,并用于在上扣组件31和下扣组件32连接时受两者挤压使胶粘剂34挤出。具体实施时,上扣组件31和下扣组件32可以为塑料材质;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相互靠近的过程中,上扣组件31和下扣组件32逐渐挤压设于上扣组件31和下扣组件 32之间的胶囊33使胶粘剂34挤出,胶粘剂34从胶囊33中挤出后流向上壳体 1和下壳体2之间,从而实现对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封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包装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封装有胶粘剂34的胶囊 33可方便长期存储,且存储方便,所占材积较小;将胶囊33设置在上扣组件31和下扣组件32之间,在上扣组件31和下扣组件32连接时,上扣组件31和下扣组件32挤压胶囊33使胶粘剂34挤出,从而实现对上壳体1和下壳体2 的封口,操作简单快捷、不会产生噪音,同时,由于采用包装一体化损坏性构造,可以避免收回外包装体造假或拆封后二次包装,提高用户购物体验。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包装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扣组件32开设有开口朝向上扣组件31的第一容纳腔321,第一容纳腔321用于供上扣组件31插入,胶囊33设置于第一容纳腔321。具体实施时,上扣组件31和下扣组件32可以为塑料材质;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相互靠近的过程中,上扣组件31插入第一容纳腔321,开始挤压位于第一容纳腔321 的胶囊33;当胶囊33破裂时,胶粘剂34从胶囊33中流出至第一容纳腔321,并从第一容纳腔321向外溢出至下扣组件32靠近上扣组件31的表面以及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从而实现对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封口。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容纳腔321还可以开设于上扣组件31,胶囊33设于第一容纳腔321,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逐渐靠近时,下扣组件32插入第一容纳腔321并挤压胶囊 33,只要是能够实现上扣组件31和下扣组件32挤压位于第一容纳腔321中的胶囊33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包装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封口装置3还包括设于下扣组件32的引流通道35,引流通道35在下扣组件32放置胶囊33的表面形成有引流入口351,引流通道35在下扣组件32 靠近上扣组件31的表面形成有引流出口352。通过设置引流通道35,可以使得胶粘剂34更好的引流至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从而实现封口。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包装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引流通道35为多个,多个引流通道35的引流入口351沿下扣组件32放置胶囊33的表面均匀分布,多个引流通道35的引流出口352沿下扣组件32靠近上扣组件 31的表面均匀分布。具体实施时,下扣组件32靠近上扣组件31的表面可以位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即下扣组件32靠近上扣组件31的表面高于下壳体2靠近上壳体1的表面,也可以与下壳体2靠近上壳体1的表面齐平;在上扣组件31插入第一容纳腔321时,胶粘剂34在上扣组件31的挤压下从引流入口351经过引流通道35和引流出口352流至下扣组件32靠近上扣组件31的;由于下扣组件32靠近上扣组件31的表面高于下壳体2靠捡上壳体1的表面或下扣组件32靠近上扣组件31的表面与下壳体2靠捡上壳体1的表面齐平,位于下扣组件32靠近上扣组件31的表面的胶粘剂34会继续流至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从而实现封口。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包装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扣组件31包括卡扣件311,设于上壳体,卡扣件311可插入第一容纳腔321;顶针 312,设于卡扣件311靠近下扣组件32的一端,用于刺破胶囊33。通过在上扣组件31靠近下扣组件32的一端设置顶针312,相比挤压方式,用顶针312刺破胶囊33使得胶粘剂34流出的方式的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包装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扣组件32设有第一卡凸322,卡扣件311靠近下扣组件32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凸3111,第一卡凸322和第二卡凸3111卡接。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包装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卡凸322和第二卡凸3111均呈倒锥形,第二卡凸3111在第一卡凸322的倒锥形的引导下移动至第一卡凸322的下方并与第一卡凸322卡接。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包装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卡凸3111内开设有开口朝向下扣组件32的第二容纳腔3112。通过第二卡凸3111 内设有开口朝向下扣组件32的第二容纳腔3112,使得第二卡凸3111在收到挤压力时产生朝向第二容纳腔3112的变形,使得第二卡凸3111在第一卡凸322 的引导下变形并移动至第一卡凸322的下方,再与第一卡凸322卡接。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包装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顶针312 设于第二容纳腔3112。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包装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封口装置3还包括下扣外套36,下扣外套36套设于下扣组件32和下壳体2的下方。通过下扣外套36的设置,可以对下扣组件32进行固定,同时还可以对下扣组件32起到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外包装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口装置,所述封口装置包括:
上扣组件,设于所述上壳体;和
下扣组件,用于与所述上扣组件连接,所述下扣组件设于所述下壳体;
封装有胶粘剂的胶囊,设置在所述上扣组件与所述下扣组件之间,并用于在所述上扣组件和所述下扣组件连接时受两者挤压使所述胶粘剂挤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扣组件开设有开口朝向所述上扣组件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供所述上扣组件插入,所述胶囊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下扣组件的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在所述下扣组件放置所述胶囊的表面形成有引流入口,所述引流通道在所述下扣组件靠近所述上扣组件的表面形成有引流出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引流通道的所述引流入口沿所述下扣组件放置所述胶囊的表面均匀分布,多个所述引流通道的所述引流出口沿所述下扣组件靠近所述上扣组件的表面均匀分布。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外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扣组件包括:
卡扣件,设于所述上壳体,所述卡扣件可插入所述第一容纳腔;
顶针,设于所述卡扣件靠近所述下扣组件的一端,用于刺破所述胶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扣组件设有第一卡凸,所述卡扣件靠近所述下扣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凸,所述第一卡凸和所述第二卡凸卡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凸和所述第二卡凸均呈倒锥形,所述第二卡凸在所述第一卡凸的倒锥形的引导下移动至所述第一卡凸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卡凸卡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凸内开设有开口朝向所述下扣组件的第二容纳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装置还包括下扣外套,所述下扣外套套设于所述下扣组件和所述下壳体的下方。
CN202022730191.0U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外包装体 Active CN214453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0191.0U CN214453465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外包装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0191.0U CN214453465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外包装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53465U true CN214453465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83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30191.0U Active CN214453465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外包装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534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8802A (zh) * 2020-11-23 2021-02-02 深圳市飞速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包装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8802A (zh) * 2020-11-23 2021-02-02 深圳市飞速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包装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93043B1 (en) Dual-chamber container
EP0970892A1 (en) Plug and amorphous container using the plug
CN214453465U (zh) 一种外包装体
CN112298802A (zh) 一种外包装体
CN106586170A (zh) 锁扣机构及免胶纸纸箱
CA2116909A1 (en) Outlet stopper
CN206691558U (zh) 锁扣机构及免胶纸纸箱
CN203593250U (zh) 一种设置有单边拉链封口的通用包装袋
CN211732382U (zh) 一种带有撕带结构的拉链型纸箱
JP3119760U (ja) 容易に混合可能な剤型分室包装袋構造
CN218173264U (zh) 一种联合压封式湿巾包装盖
CN208134996U (zh) 一种快递袋
CN113727916B (zh) 具有肩部一体型折叠顶盖的泡罩包装容器
CN115231132A (zh) 联合压封式湿巾密封装置
JP3600442B2 (ja) 合成樹脂製包装用袋
JP6565150B2 (ja) チャック付き包装袋
CN208343756U (zh) 一种环保耐撕破文件袋
CN206827115U (zh) 一种扣合包装箱及扣合结构
CN208699497U (zh) 一种用于箱盒的锁扣机构
CN220333490U (zh) 一种方便连抽湿巾的包装袋盖子
CN208550285U (zh) 防止儿童打开的拉链袋
KR20210116063A (ko) 부정 개봉 방지 지퍼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부정 개봉 방지 지퍼백
CN205652587U (zh) 一种内衣包装袋
CN213355387U (zh) 一种便于撕拉的环保型防尘热收缩袋
JPH11147548A (ja) 2剤式チューブ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