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49549U - 一种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49549U
CN214449549U CN202120176651.1U CN202120176651U CN214449549U CN 214449549 U CN214449549 U CN 214449549U CN 202120176651 U CN202120176651 U CN 202120176651U CN 214449549 U CN214449549 U CN 214449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valve
viscosity
pipe
sol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766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shan Chuanfu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ing Baoji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ing Baoji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ing Baoji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766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49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49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49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墨机构、回收机构、清洗机构和控制单元;供墨机构、回收机构和清洗结构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该供墨机构包括墨水缸、墨水泵、主过滤器、供墨阀、头前过滤器、喷头阀和喷嘴,墨水缸、墨水泵、主过滤器、供墨阀、头前过滤器、喷头阀和喷嘴通过墨水管依次连接,墨水泵、供墨阀和喷头阀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喷码机的喷墨系统功能单一,自动清洗功能效果不佳,墨路容易堵塞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在新时代技术的发展下,UV喷码机广泛应用于卡类企业,标签企业,印制监管码行业,部分产品防伪也使用UV喷码机。对于UV喷码的要求随着市场的开拓与竞争,越来越高;目前UV喷码头的安装基本比较简单,虽然也可实现位置的调节,但是却相对比较繁琐,不易于人工操作。
喷码机是一种通过软件控制,使用非接触方式在产品上进行标识的设备。现有喷码机通过主泵向系统内墨水施加一定压力,使墨水经由喷头上的喷嘴射出。并由加在喷嘴上方晶体振荡信号将射出连续墨线分裂成频率相同,大小相等,间距一定的墨滴,然后,墨滴在经过充电电极时被分别充电,其所带电量大小由中央处理器CPU进行控制;再经过检测电极检测墨滴实际所带电量与相位是否正确;最后,带电墨滴在偏转电极形成偏转电场中发生偏转,从喷头的喷嘴处射出,分别打在产品表面不同位置,形成所需各种文字,图案等标识,而没有被充电墨滴则打入回收槽,重新进入机器内部的墨水循环系统。
专利号201520375958.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场偏转式CIJ-UV喷码机的墨路系统,包括供墨机构、喷墨机构、回收机构和控制单元;供墨机构包括通过墨水管依次连接的墨水缸、墨水泵、主过滤器、压力传感器和供墨阀;所述墨水泵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喷墨机构包括喷前过滤器和喷头,喷前过滤器通过墨水管分别与供墨阀和喷头连接;回收机构包括回收槽、回收阀和真空发生器管,回收槽位于喷头正下方且与喷嘴位置对应,回收槽、回收阀和真空发生器的进墨端管通过墨水管依次连接,真空发生器管的进墨端还与墨水泵的出墨端连接,真空发生器管的出墨端通过墨水管与墨水缸连接。该墨路系统的喷墨压力更稳定,喷墨效果更好。但是其存在功能单一,自动清洗功能效果不佳,墨路容易堵塞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喷码机的喷墨系统功能单一,自动清洗功能效果不佳,墨路容易堵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包括供墨机构、回收机构、清洗机构和控制单元;
所述供墨机构包括墨水缸、墨水泵、主过滤器、供墨阀、头前过滤器、喷头阀和喷嘴,所述墨水缸、墨水泵、主过滤器、供墨阀、头前过滤器、喷头阀和喷嘴通过墨水管依次连接,所述墨水泵、供墨阀和喷头阀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管、回收阀和真空发生器管,回收管位于所述喷嘴正下方且与所述喷嘴位置对应,所述回收管、回收阀和真空发生器管的进墨端通过墨水管依次连接,真空发生器管的进墨端还与所述墨水泵的出墨端连接,所述真空发生器管的出墨端通过墨水管与所述墨水缸连接;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溶剂缸、溶剂过滤器和清洗阀,所述溶剂缸、溶剂过滤器和清洗阀通过墨水管依次连接,所述清洗阀的输入端通过墨水管与所述供墨阀连接,所述清洗机构还包括一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输入端通过墨水管与所述喷嘴连接,所述单向阀的输出端通过墨水管与所述回收阀连接,所述清洗阀和单向阀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优选地,其中所述清洗机构还包括溶剂阀,所述溶剂阀的输入端通过墨水管与所述清洗阀连接,所述溶剂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管连接。
优选地,其中还包括粘度测试装置,所述粘度测试装置包括粘度阀和粘度箱,所述粘度阀和粘度箱通过墨水管依次连接,所述粘度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管连接,且所述粘度阀和真空发生器管之间还设置有阻尼阀,所述粘度箱的输出端与所述墨水缸连接,所述粘度阀、阻尼阀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优选地,其中所述墨水缸与供墨阀之间的墨水管路上还设置有泵前过滤器和压力缓冲器,所述压力缓冲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优选地,其中所述真空发生器管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优选地,其中所述喷头阀与喷嘴之间还设置有喷头滤片。
优选地,其中所述粘度箱内具有上探针和下探针,测量时,所述粘度阀打开,墨水流入粘度箱,当粘度箱中墨水的液位上升至上探针时,控制单元关闭粘度阀,并开始计时;在重力作用下,墨水会经由粘度箱底部的细孔流出回流到墨水缸中,当粘度箱中墨水的液位下降到下探针时,计时停止;两个时间差即为粘度值。
优选地,其中所述墨水缸内设置有液位感应器,所述液位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所提供的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通过将供墨机构、回收机构、清洗机构和控制单元,将供墨、回收和清洗集成在一起,而使用时又独立完成,使得该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的功能强大,真正实现自动清洗,以及减缓或者避免墨路堵塞,实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一种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包括供墨机构、回收机构、清洗机构和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
如图1所示,该供墨机构包括墨水缸10、墨水泵11、主过滤器12、供墨阀13、头前过滤器14、喷头阀15和喷嘴16,墨水缸10、墨水泵11、主过滤器12、供墨阀13、头前过滤器14、喷头阀15和喷嘴16通过墨水管依次连接,墨水泵11、供墨阀13和喷头阀15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其中墨水缸用于循环墨水混合使用,盛装墨水耗材;墨水泵:为整个墨水循环系统提供稳定正压力抽取墨水缸中墨水,使墨水在管路中循环;主过滤器:过滤墨水缸中墨水微粒物;供墨阀:控制循环管路中溶剂、墨水流向;头前过滤器:过滤墨水中微粒物;喷嘴:墨水通过喷嘴微孔喷出至回收管处,同时控制单元的电路输出一个震荡信号到喷嘴尾端形成良好的小墨滴;喷头阀:控制循环管路中溶剂、墨水流向;
其中,控制单元可以是包括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的集成电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是,微控制器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只读存储模块(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模块(Random AccessMemory,RAM)、定时模块、数字模拟转换模块(A/D Converter)、以及若干输入/输出端口。当然,控制装置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集成电路,如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等,其属于现有技术。
该回收机构包括回收管21、回收阀22和真空发生器管23,回收管21位于喷嘴16正下方且与喷嘴位置对应,回收管21、回收阀22和真空发生器管23的进墨端通过墨水管依次连接,真空发生器管23的进墨端还与墨水泵11的出墨端连接,真空发生器管23的出墨端通过墨水管与墨水缸10连接;其中回收管:回吸喷嘴喷出的墨水或溶剂,使其回流到墨水缸中;回收阀:控制循环管路中溶剂、墨水流向;真空发生器管:(负压)吸力产生器,通过墨水快速回流至真空发生器管内循环到墨水缸时,真空发生器管会产生吸力,提供添加溶剂、吸收回收管墨水、停机时清洗喷头管路时必备的吸力;
该清洗机构包括溶剂缸31、溶剂过滤器32和清洗阀33,溶剂缸31、溶剂过滤器32和清洗阀33通过墨水管依次连接,清洗阀33的输入端通过墨水管与供墨阀13连接,清洗机构还包括一单向阀34,单向阀34的输入端通过墨水管与喷嘴16连接,单向阀34的输出端通过墨水管与回收阀22连接,清洗阀33和单向阀34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其中溶剂缸:盛装溶剂耗材,用于停机时自动清洗喷头管路及稀释墨水缸中墨水粘度;溶剂过滤器:过滤溶剂中微粒物;清洗阀:控制循环管路中溶剂流向;单向阀:用于清洗喷嘴管路回流溶剂时使用,只能单向导通;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其中清洗机构还包括溶剂阀35,溶剂阀35的输入端通过墨水管与清洗阀33连接,溶剂阀35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三通阀7与真空发生器管23连接。其中溶剂阀:控制循环管路中溶剂流向。
在本实施例中,该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通过将供墨、回收和清洗机构集成在一起,而使用时又独立完成,使得该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的功能强大,真正实现自动供墨、回收和清洗,大大减缓或者避免了墨路堵塞,实用方便。
实施例2
再次参考图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中还包括粘度测试装置,该粘度测试装置包括粘度阀51和粘度箱52,粘度阀51和粘度箱52通过墨水管依次连接,粘度阀51的输入端与真空发生器管23连接,且粘度阀51和真空发生器管23之间还设置有阻尼阀53,粘度箱52的输出端与墨水缸10连接,粘度阀51、阻尼阀53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其中粘度阀:控制循环管路中墨水流向;粘度箱:用于检测墨水缸中墨水实际粘度值高低,来确定是否添加溶剂稀释墨水粘度,使墨水粘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值内;阻尼阀始终阻止一部分墨水流量通过粘度阀流向粘度箱或墨水缸中。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其中粘度箱52内具有上探针和下探针,测量时,粘度阀打开,墨水流入粘度箱,当粘度箱中墨水的液位上升至上探针时,控制单元关闭粘度阀,并开始计时;在重力作用下,墨水会经由粘度箱底部的细孔流出回流到墨水缸中,当粘度箱中墨水的液位下降到下探针时,计时停止;两个时间差即为粘度值。
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粘度测试装置,实时检测墨水缸中的实际粘度,然后通过控制单元自动添加溶剂稀释墨水粘度,使墨水粘度始终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该设置为保证该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的自动化、压力稳定性和实用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实施例3
再次参考图1,在实施例1和/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其中墨水缸10与供墨阀13之间的墨水管路上还设置有泵前过滤器17和压力缓冲器18,压力缓冲器18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其中泵前过滤器:初次过滤墨水缸中墨水颗粒物;压力缓冲器:解决泵在提供压力时,压力出现波动时用过压力缓冲器后,使压力平滑稳定;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其中真空发生器管23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4,压力传感器24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其中压力传感器:检测墨水泵运行过程中的实际压力,输出信号到控制单元,使其控制墨水泵转速将压力稳定在设定范围值内;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其中喷头阀15与喷嘴16之间还设置有喷头滤片19。其中喷头滤片:过滤墨水微粒物;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其中墨水缸内设置有液位感应器,液位感应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压力缓冲器、压力传感器等保证了墨水泵的压力平滑稳定,为该喷码机的喷码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另外,通过设置泵前过滤器、喷头滤片等,有效过滤掉墨水管路中的微粒物,保证墨水管路不易被堵塞,进而为进一步提高该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的喷码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再次,通过在墨水缸内设置液位感应器,液位感应器的设置能够实现墨水缸中的墨水的自动补给,为该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的自动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1)开启启动循环流程
①控制单元控制墨水泵11启动,通过泵前过滤器17,吸收墨水缸10中墨水,正向压力经过主过滤器12后,分支三路正向墨水流量,一路通向压力缓冲器18;二路通向真空发生器管23再回流到墨水缸10中,此时第二三通阀处具有回吸力;三路通向阻尼阀53经粘度阀51C-R端再回流到墨水缸10中;
②供墨阀13得电打开P端与C端相通,此时墨水经过压力缓冲器18,并通过头前过滤器14;
③喷头阀15得电打开,墨水顺利经过喷头滤片19至喷嘴16微孔处喷射到回收管21内,此时因为回收阀22不得电,C端与R端相通,第二三通阀7处因为具有回吸力可将回收管21内墨水顺利吸收经真空发生器管23流向墨水缸10内;
④启动循环稳定后,粘度阀51得电打开,墨水通过粘度阀51C端-P端,流入粘度箱52中。当粘度箱52充满时,粘度阀51断电关闭。粘度箱52内墨水回流至墨水缸10中,直至粘度箱51内墨水流空后,粘度阀51再次得电打开,依次循环,通过粘度箱52从充满到流空后的时间,控制单元计算出粘度实际值。
2)停机喷头管路清洗流程
①喷头阀15关闭、供墨阀13关闭C与R端相通;此时无墨水流向喷嘴16,喷嘴16孔墨线被快速断开,回收管21内残留墨水继续被回吸进入墨水缸10内;
②回收阀22得电打开C端与P端相通,喷嘴16孔内残余墨水经单向阀34通过真空发生器管23进入墨水缸10内;此时回收管21不再有回吸;
③清洗阀33得电打开、喷头阀15得电打开:从溶剂缸31中经过溶剂过滤器32吸入溶剂。从第一三通阀6经过溶剂阀35R-C端,清洗阀33C-P端,供墨阀13R-C端,头前过滤器14,喷头阀15,喷头滤片19,再途径喷嘴16,单向阀34,到回收阀22P端与C端处,经第二三通阀7后因为真空发生器管23产生负压的原因,通过每个阀门的控制,使负压形成回路后流入墨水缸10中,溶剂缸31中溶剂被迅速抽满整个管路中;
④当溶剂被充满整个吸收回路时,回收阀22关闭C与P端断开后C与R相通,回收管21此时有负压吸力,整个清洗抽取溶剂管路回路被中断,溶剂此时不再被抽出;
⑤清洗阀33关闭C与P断开后C与R相通。供墨阀13得电打开C与R断开后C与P相通,将接入由压力缓冲器18流入的正向流量墨水,导致供墨阀13到喷嘴16处的小管内溶剂不断往前被挤压推进,致使溶剂充喷嘴16微孔处喷射出来后进入回收管21内,有效的清洗喷头管路、喷嘴16、回收管21的功能,避免堵塞;
⑥当溶剂快被完全喷射完以后,喷头阀15关闭、供墨阀13关闭。回收管21内残留溶剂继续被回吸进入墨水缸10内;回收阀22得电打开C端与P端相通,喷嘴16孔内残余溶剂经单向阀34通过真空发生器管23进入墨水缸10内;此时回收管21不再有回吸;
⑦回收阀22关闭,墨水泵11停止,清洗管路停机结束。
3)添加溶剂循环流程
添加溶剂循环需要满足添加条件:a、泵运行状态;b、溶剂缸溶剂足;c、粘度循环检测实际值高于设置值;
①溶剂阀35得电打开C与P端相通,经过溶剂过滤器,通过第一三通阀6后到清洗阀33R与C端,清洗阀33得电打开后与真空发生器管23形成回路,溶剂被成功抽出进入墨水缸10与墨水混合;
②通过控制粘度阀51的打开与关闭状态,使粘度箱52液位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流通时间,计算出实际粘度数值。当粘度值高与设置值时执行添加溶剂程序,稀释墨水粘度达到与设置值相等,达到墨水粘度稳定的作用;
4)喷嘴逆清洗循环流程
执行喷嘴16逆清洗时,墨水泵11将开启,墨水流经真空发生器管23负压产生后回收阀22开启C与P端相通,喷嘴16孔残留墨水途径单向阀34被吸入墨水缸10中。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墨机构、回收机构、清洗机构和控制单元;
所述供墨机构包括墨水缸、墨水泵、主过滤器、供墨阀、头前过滤器、喷头阀和喷嘴,所述墨水缸、墨水泵、主过滤器、供墨阀、头前过滤器、喷头阀和喷嘴通过墨水管依次连接,所述墨水泵、供墨阀和喷头阀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管、回收阀和真空发生器管,回收管位于所述喷嘴正下方且与所述喷嘴位置对应,所述回收管、回收阀和真空发生器管的进墨端通过墨水管依次连接,真空发生器管的进墨端还与所述墨水泵的出墨端连接,所述真空发生器管的出墨端通过墨水管与所述墨水缸连接;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溶剂缸、溶剂过滤器和清洗阀,所述溶剂缸、溶剂过滤器和清洗阀通过墨水管依次连接,所述清洗阀的输入端通过墨水管与所述供墨阀连接,所述清洗机构还包括一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输入端通过墨水管与所述喷嘴连接,所述单向阀的输出端通过墨水管与所述回收阀连接,所述清洗阀和单向阀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构还包括溶剂阀,所述溶剂阀的输入端通过墨水管与所述清洗阀连接,所述溶剂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度测试装置,所述粘度测试装置包括粘度阀和粘度箱,所述粘度阀和粘度箱通过墨水管依次连接,所述粘度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管连接,且所述粘度阀和真空发生器管之间还设置有阻尼阀,所述粘度箱的输出端与所述墨水缸连接,所述粘度阀、阻尼阀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缸与供墨阀之间的墨水管路上还设置有泵前过滤器和压力缓冲器,所述压力缓冲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发生器管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阀与喷嘴之间还设置有喷头滤片。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度箱内具有上探针和下探针,测量时,所述粘度阀打开,墨水流入粘度箱,当粘度箱中墨水的液位上升至上探针时,控制单元关闭粘度阀,并开始计时;在重力作用下,墨水会经由粘度箱底部的细孔流出回流到墨水缸中,当粘度箱中墨水的液位下降到下探针时,计时停止;两个时间差即为粘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缸内设置有液位感应器,所述液位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CN202120176651.1U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 Active CN214449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6651.1U CN214449549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6651.1U CN214449549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49549U true CN214449549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13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76651.1U Active CN214449549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495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74373U (zh) 一种陶瓷喷墨打印机循环墨路系统
CN103144438B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供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0548681C (zh) 液体喷射装置和液体处理方法
CN206367288U (zh) 打印机墨盒
CN203157378U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供墨系统
KR100756121B1 (ko) 고농도 안료를 포함하는 잉크를 위한 잉크젯 프린팅장치 및 상기 장치를 이용하는 잉크젯 프린팅 방법
CN109515005B (zh) 一种高温玻璃喷墨打印机的墨路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064973A1 (zh) 一种适用于循环式打印头的墨水循环系统
CN206367289U (zh) 墨盒及使用该墨盒的打印机
CN106853689A (zh) 一种3d打印设备的正负压供墨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3963475B (zh) 一种多级供墨系统
CN113635674B (zh) 一种用于陶瓷墨水打印的供墨系统
US8388121B2 (en) Liquid-jetting apparatus
CN210082677U (zh) 一种高温玻璃喷墨打印机的墨路循环系统
CN105922737A (zh) 一种可正压清洗并负压喷墨的供墨系统及打印机
CN210970365U (zh) 循环供墨装置
CN214449549U (zh) 一种喷码机墨水管路循环系统
CN206201690U (zh) 数码光油印刷机用大墨量喷头的供墨系统
CN205498353U (zh) 墨水循环系统
KR101293772B1 (ko) 잉크젯 프린터의 잉크공급장치
CN203093318U (zh) 印刷电路板喷墨印刷机喷墨系统
CN105538915A (zh) 一种微量供墨电子调节装置
CN103085478A (zh) 印刷电路板喷墨印刷机喷墨系统
CN206485048U (zh) 自动粘度控制器的自动极速清洗装置
CN206826171U (zh) 一种喷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8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3rd Floor, No. 118 Shuangyun Road, Dayun Town, Jiashan Coun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113

Patentee after: Jiashan Chuanfu Machine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14100 3-2-101, xiangmenli community, zhangjiaqiao oasis, Jiashan Coun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ining Baojie Machine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