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45041U - 机床进料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机床进料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45041U
CN214445041U CN202120606814.5U CN202120606814U CN214445041U CN 214445041 U CN214445041 U CN 214445041U CN 202120606814 U CN202120606814 U CN 202120606814U CN 214445041 U CN214445041 U CN 214445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unit
feeding
machine tool
feed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068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愉克
魏雯慧
王彬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ank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ank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ank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ank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068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45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45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45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床进料口结构,包括开设在机床壳体(1)上的进料口(2),还包括可拆卸的安装在机床壳体(1)上位于进料口(2)处的送料机进板(3),在使用状态下,送料机穿过送料机进板(3)用于将工件输送至机床壳体(1)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的减少工件加工过程中,冷却油从机床的进料口甩出,即减少了减却油的浪费,又提高了机床的使用环境。

Description

机床进料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进料口结构,属于走心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床加工中,采用送料机将待加工的工件输送至机床的加工部位,出于安全的考虑,机床上壳体设置成密封状,由于工件输送需在机床壳体上开设进料口,如此在工件加工的过程中,对工件以及加工工件的冷却油会从进料口溅出或者甩出,一方面造成冷却油的浪费,另一方面冷却油从进料口甩出,对机床的使用环境造成破坏,造成机床使用的安全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床进料口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床在送料过程中,冷却油容易从机床壳体上的进料口甩出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机床进料口结构,包括开设在机床壳体上的进料口,还包括可拆卸的安装在机床壳体上位于进料口处的送料机进板,在使用状态下,送料机穿过送料机进板用于将工件输送至机床壳体内。本实用新型在机床的进料口处安装有送料机进板,在机床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对工件和刀具进行冷却的冷却油在朝着机床壳体外甩出时,被送料机进板所阻,并顺着送料机进板流入到机床壳体内,减少工件加工时冷却油的浪费以及提高机床加工的使用环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送料机进板包括上进板单元和下进板单元,上进板单元的底部开设有上凹槽,下进板单元的顶部开设有上凹槽,上进板单元的底部与下进板单元的顶部相接,上凹槽与下凹槽接拉成供送料机穿过的送料口。本实用新型中的送料机进板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在拆卸和安装送料机进板时,分别从送料机的上方和下方安装上进板单元和下进板单元,而不需将送料机进板从送料机的端部移动至安装部位,方便送料机进板的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下进板单元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左连接单元和右连接单元,右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板和安装板,安装板与下进板单元平行,连接板连接安装板与下进板单元并且安装板与下进板单元位于连接板的同一侧,在使用状态下安装板安装在机床壳体上,下进板单元的底部设置有倾斜板,倾斜板的顶端与下进板单元的底端连接,倾斜板的底端朝向机床壳体的方向倾斜,并且在使用状态下倾斜板的底端伸入进料口内。在冷却油甩到下进板单元上时,顺着下进板单元向下流动,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倾斜板,方便冷却油朝机床壳体内部流动,有利于冷却油的回收,进一步的提高本实用新型阻挡冷却油甩出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倾斜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连接单元和右连接单元的连接板固定,左连接单元与右连接单元的连接板底端靠近机床壳体的一侧向下倾斜。本实用新型中的倾斜板两端与左连接单元和右连接单元间无缝隙,更进一步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倾斜板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与下进板单元平行,用于在安装下进板单元时伸入进料口内。本实用新型设置限位板,便于下进板单元安装时的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进料口的形状为矩形,在进料口的边沿设置有“冂”形的固定板,上进板单元和下进板单元采用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固定板上。本实用新型设直固定板,方便上进板单元和下进板单元的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固定板上设置有“冂”形的支撑板,在支撑板、机床壳体以及固定板间形成“冂”形的连接槽,在使用状态下,上进板单元的两端以及左连接单元和右连接单元的安装板均抵在支撑板上,用于安装上进板单元和下进板单元的螺栓与固定板位于连接槽内的部分螺纹配合。本实用新型设置支撑板,将上进板单元和下进板单元安装的螺栓与进料口隔开,防止冷却油顺着螺栓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进板单元的左右两端各采用上下两根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固定板上,下进板单元的左右两端亦各采用两根螺栓可拆卸的安装于固定板上,并且安装下进板单元的螺栓同时穿过下进板单元和安装板。本实用新型中上进板单元与下进板单元安装稳定性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进板单元与下进板单元安装于机床壳体上以后,两者的外表面与机床壳体的外表面共面。本实用新型中上进板单元与下进板单元不会凸出于机床壳体,减少了本实用新型所占用的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的减少工件加工过程中,冷却油从机床的进料口甩出,即减少了减却油的浪费,又提高了机床的使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机床壳体;2、进料口;3、送料机进板;4、上进料板单元;5、下进料板单元;6、上凹槽;7、下凹槽;8、连接板;9、安装板;10、倾斜板;11、限位板;12、固定板;13、支撑板;14、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的机床进料口结构,包括开设在机床壳体1上的进料口2,本实施例还包括可拆卸的安装在机床壳体1上位于进料口2处的送料机进板3,在使用状态下,送料机穿过送料机进板3用于将工件输送至机床壳体1内,本实施例由于在进料口2处安装了送料机进板3,因此机床内加工工件时甩出的冷却油被送料机进板3所阻,减少了冷却油从进料口2中甩出的量。
本实施例中的送料机进板3包括上进板单元4和下进板单元5,上进板单元4的底部开设有上凹槽6,下进板单元5的顶部开设有下凹槽7,上进板单元4的底部与下进板单元5的顶部相接,上凹槽6与下凹槽7接拉成供送料机穿过的送料口,在安装送料机进板3时,将上进板单元4从送料机的上方安装在机床壳体1上,将下进板单元5从送料机的下方安装在机床壳体1上,而在拆卸送料机进板3时,将上进料板单元4拆除后从送料机的上方移除,将下进料板单元5拆除后从送料机的下方移除,而无需从送料机的端部将送料机进板3套设于送料机上后再安装在机床壳体1上,也不需将将送料机进板3沿送料机长度方向移动后再从送料机的端部将送料机进板3移除,方便了送料机进板3的安装与拆卸。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进一步的改进,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中下进板单元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左连接单元和右连接单元,右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板8和安装板9,安装板9与下进板单元5平行,连接板8连接安装板9与下进板单元5并且安装板9与下进板单元5位于连接板8的同一侧,在使用状态下安装板9安装在机床壳体1上,下进板单元5的底部设置有倾斜板10,倾斜板10的顶端与下进板单元5的底端连接,倾斜板10的底端朝向机床壳体1的方向倾斜,并且在使用状态下倾斜板10的底端伸入进料口2内,本实施例中下进板单元5、连接板8、安装板9和倾斜板10一体成型制成,如采用一块金属板通过多次弯折制成。
本实施例中的倾斜板1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连接单元和右连接单元的连接板8固定,左连接单元与右连接单元的连接板8底端靠近机床壳体1的一侧向下倾斜,使连接板8的底端与倾斜板10的外表面共面。本实施例在倾斜板10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与下进板单元5平行,用于在安装下进板单元5时伸入进料口2内,本实施例中的倾斜板10与限位板11一体成型制成,在安装下进板单元5时,先将限位板11伸入进料口2内,对下进板单元5进行定位再采用螺栓将下进板单元5安装在机床壳体1上。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可参考实施例1,本实施例不予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的改进,相较于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进料口2的形状为矩形,在进料口2的边沿设置有“冂”形的固定板12,上进板单元4和下进板单元5采用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固定板12上。
本实施例中在固定板12上设置有“冂”形的支撑板13,在支撑板13、机床壳体1以及固定板12间形成“冂”形的连接槽14,在使用状态下,上进板单元4的两端以及左连接单元和右连接单元的安装板9均抵在支撑板13上,用于安装上进板单元4和下进板单元5的螺栓与固定板12位于连接槽14内的部分螺纹配合,本实施例在连接槽14内开设有螺纹孔,在使用状态下,安装上进板单元4和下进板单元5的螺栓与螺纹孔螺纹配合。
本实施例优选的上进板单元4的左右两端各采用上下两根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固定板12上,下进板单元5的左右两端亦各采用两根螺栓可拆卸的安装于固定板12上,并且安装下进板单元5的螺栓同时穿过下进板单元5和安装板9,即本实施例在下进板单元5两端和每个安装板9上各开有上下两个通孔,并且下进板单元5上的两个通孔与安装板9上的两个通孔相对应,螺栓依次穿过下进板单元5上的通孔和安装板9上的通孔后再与螺纹孔相配合,将下进板单元5可拆卸的安装在固定板12上,从而将下进板单元5安装于机床壳体1上。
本实施例中的上进板单元4与下进板单元5安装于机床壳体1上以后,两者的外表面与机床壳体1的外表面共面。
以上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能实现。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9)

1.机床进料口结构,包括开设在机床壳体(1)上的进料口(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的安装在机床壳体(1)上位于进料口(2)处的送料机进板(3),在使用状态下,送料机穿过送料机进板(3)用于将工件输送至机床壳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进料口结构,其特征在于:送料机进板(3)包括上进板单元(4)和下进板单元(5),上进板单元(4)的底部开设有上凹槽(6),下进板单元(5)的顶部开设有下凹槽(7),上进板单元(4)的底部与下进板单元(5)的顶部相接,上凹槽(6)与下凹槽(7)接拉成供送料机穿过的送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进料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下进板单元(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左连接单元和右连接单元,右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板(8)和安装板(9),安装板(9)与下进板单元(5)平行,连接板(8)连接安装板(9)与下进板单元(5)并且安装板(9)与下进板单元(5)位于连接板(8)的同一侧,在使用状态下安装板(9)安装在机床壳体(1)上,下进板单元(5)的底部设置有倾斜板(10),倾斜板(10)的顶端与下进板单元(5)的底端连接,倾斜板(10)的底端朝向机床壳体(1)的方向倾斜,并且在使用状态下倾斜板(10)的底端伸入进料口(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床进料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倾斜板(1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连接单元和右连接单元的连接板(8)固定,左连接单元与右连接单元的连接板(8)底端靠近机床壳体(1)的一侧向下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床进料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倾斜板(10)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与下进板单元(5)平行,用于在安装下进板单元(5)时伸入进料口(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床进料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料口(2)的形状为矩形,在进料口(2)的边沿设置有“冂”形的固定板(12),上进板单元(4)和下进板单元(5)采用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固定板(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床进料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板(12)上设置有“冂”形的支撑板(13),在支撑板(13)、机床壳体(1)以及固定板(12)间形成“冂”形的连接槽(14),在使用状态下,上进板单元(4)的两端以及左连接单元和右连接单元的安装板(9)均抵在支撑板(13)上,用于安装上进板单元(4)和下进板单元(5)的螺栓与固定板(12)位于连接槽(14)内的部分螺纹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床进料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进板单元(4)的左右两端各采用上下两根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固定板(12)上,下进板单元(5)的左右两端亦各采用两根螺栓可拆卸的安装于固定板(12)上,并且安装下进板单元(5)的螺栓同时穿过下进板单元(5)和安装板(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床进料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进板单元(4)与下进板单元(5)安装于机床壳体(1)上以后,两者的外表面与机床壳体(1)的外表面共面。
CN202120606814.5U 2021-03-25 2021-03-25 机床进料口结构 Active CN214445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6814.5U CN214445041U (zh) 2021-03-25 2021-03-25 机床进料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6814.5U CN214445041U (zh) 2021-03-25 2021-03-25 机床进料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45041U true CN214445041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59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06814.5U Active CN214445041U (zh) 2021-03-25 2021-03-25 机床进料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45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67813Y (zh) 大型深孔钻镗床
CN212945600U (zh) 一种循环降温型钻床
CN214445041U (zh) 机床进料口结构
CN205520439U (zh) 一种卧式三轴钻铰攻丝复合机床
CN208178926U (zh) 一种铣钻一体机
CN210359447U (zh) 一种仿形钻铣机床
CN207272845U (zh) 一种金属切削机的铁屑收集机构
CN212217169U (zh) 一种用于加工铜接头的铣孔装置
CN114083331B (zh) 一种金属构件加工用碎屑收集装置
CN114102251A (zh) 一种具有冷却循环装置的五轴数控机床
CN217433638U (zh) 一种高速数控钻铣床用防粉尘装置
CN208744143U (zh) 双头式型材复合加工中心
CN208214822U (zh) 一种横梁加工镗铣床用工作台
CN210702687U (zh) 一种中速柴油发电机接管的偏心盲孔加工工装
CN214922724U (zh) 一种用于铣床工作台面铁屑清洁装置
CN212885386U (zh) 一种副轴加工用具有夹持定位结构的拉床
CN210160424U (zh) 一种同步多区域仿形车削刀
CN218879976U (zh) 一种回转支承数控淬火机床
CN215847274U (zh) 一种圆锯机锯片润滑装置
CN214869042U (zh) 机床航空插头连接板安装结构
CN216680413U (zh) 一种大型铣刀刀盘
CN213615579U (zh) 一种高效自动化倒角机
CN218971252U (zh) 一种前后溜机头防撞喷雾装置
CN212599082U (zh) 一种工件前端底部水平通孔镗削钻孔加工辅助装置
CN216608197U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理结构的五金工件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