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42631U - 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42631U
CN214442631U CN202120497231.3U CN202120497231U CN214442631U CN 214442631 U CN214442631 U CN 214442631U CN 202120497231 U CN202120497231 U CN 202120497231U CN 214442631 U CN214442631 U CN 214442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fixed
transfer gear
movable
transmissio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972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彬权
高冠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ifuhao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ifuhao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ifuhao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ifuhao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972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42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42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42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Mechanical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属于传送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背面设置背板,背板表面设置电控柜,机架下部设置支撑台,支撑台的数量为2组,其中一组支撑台上部设置第一固定传送轮,第一固定传送轮上方设置第一活动传送轮,另外一组支撑台上部设置第二固定传送轮,第二固定传送轮上方设置第二活动传送轮,第一固定传送轮、第一活动传送轮后部的安装板的后部设置第一伺服电机,第二固定传送轮、第二活动传送轮后部的安装板的后部设置第二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了现有加工方式难以实现对线形部件的稳定传送、难以使线形部件在传送过程中始终保持挺直状态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活动中,需要用到各种零件,线形部件就是其中很常见的一种,如钢丝等,此类零件形状细长,难以始终保持挺直状态,在现有加工过程中,虽然能够以非挺直状态完成传送工作,但是以非挺直状态进行加工有极大可能导致加工质量不达标,甚至无法顺利进入加工位置,基于这种情况,如何才能实现线形部件的顺利传送,并保证线形部件到达后续加工位置时仍能保持挺直状态,越来越成为相关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
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背面设置背板,所述背板表面设置电控柜,所述机架下部设置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数量为2组,其中一组所述支撑台上部设置第一固定传送轮,所述第一固定传送轮上方设置第一活动传送轮,另外一组所述支撑台上部设置第二固定传送轮,所述第二固定传送轮上方设置第二活动传送轮,所述第一固定传送轮、第一活动传送轮、第二固定传送轮、第二活动传送轮靠近所述电控柜一侧均设置安装板并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传送轮、第二固定传送轮均通过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传送轮、第一活动传送轮后部的所述安装板的后部设置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二固定传送轮、第二活动传送轮后部的所述安装板的后部设置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均与所述电控柜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部设置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母内部设置调位螺杆,所述调位螺杆与所述定位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调位螺杆底端与所述第一活动传送轮、第二活动传送轮后部的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传送轮、第一活动传送轮、第二固定传送轮、第二活动传送轮弧形表面中间位置均设置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两侧中间位置对称设置第一限位管,所述机架内部中间位置设置第二限位管,所述第一限位管、第二限位管的高度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传送轮与所述第一固定传送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管下方设置气缸,所述第二限位管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一侧设置辅助牵引轮,所述辅助牵引轮的弧形表面中间位置设置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设置牵引线,所述牵引线一端与所述辅助牵引轮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线远离所述辅助牵引轮一端设置磁吸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1、工作人员只需将待传送的线形部件端部与第一固定传送轮紧密贴合,即可通过第一活动传送轮与第一固定传送轮的相逆转动、第二活动传送轮与第二固定传送轮的相逆转动对线形部件进行传送,当需要进一步使线形部件保持挺直状态时,只需调整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的转速,使第二伺服电机略高于第一伺服电机的转速且以线形部件的拉伸状态仍符合质量要求为准,即可使线形部件始终保持挺直状态,很好地解决了现有加工方式难以实现对线形部件的稳定传送、难以使线形部件在传送过程中始终保持挺直状态的问题;
2、工作人员只需拧动调位螺杆,即可对第一活动传送轮与第一固定传送轮的间距、第二活动传送轮与第二固定传送轮的间距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本装置能够满足多种尺寸线形部件的传送需求,同时可以通过气缸对第二限位管的高度进行微调,对不同尺寸线形部件传送工作的适应性明显提升;
3、限位槽与第一限位管、第二限位管的配合,有效地实现了对线形部件的限位,结合辅助牵引轮对线形部件的牵引,进一步保证了线形部件能够始终以挺直状态完成传送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安装板,3-第一限位管,4-第一固定传送轮,5-支撑台,6-第二限位管,7-气缸,8-第二固定传送轮,9-辅助牵引轮,10-限位槽,11-磁吸块,12-第二活动传送轮,13-调位螺杆,14-定位螺母,15-第一活动传送轮,16-背板,17-第一伺服电机,18-电控柜,19-第二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说明更加清楚,结合说明书附图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背面设置背板16,所述背板16表面设置电控柜18,所述机架1下部设置支撑台5,所述支撑台5的数量为2组,其中一组所述支撑台5上部设置第一固定传送轮4,所述第一固定传送轮4上方设置第一活动传送轮15,另外一组所述支撑台5上部设置第二固定传送轮8,所述第二固定传送轮8上方设置第二活动传送轮12,所述第一固定传送轮4、第一活动传送轮15、第二固定传送轮8、第二活动传送轮12靠近所述电控柜18一侧均设置安装板2并与所述安装板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传送轮4、第二固定传送轮8均通过所述安装板2与所述支撑台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传送轮4、第一活动传送轮15后部的所述安装板2的后部设置第一伺服电机17,所述第二固定传送轮8、第二活动传送轮12后部的所述安装板2的后部设置第二伺服电机19,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7、第二伺服电机19均与所述电控柜18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上部设置定位螺母14,所述定位螺母14内部设置调位螺杆13,所述调位螺杆13与所述定位螺母14螺纹连接,所述调位螺杆13底端与所述第一活动传送轮15、第二活动传送轮12后部的所述安装板2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传送轮4、第一活动传送轮15、第二固定传送轮8、第二活动传送轮12弧形表面中间位置均设置限位槽10。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两侧中间位置对称设置第一限位管3,所述机架1内部中间位置设置第二限位管6,所述第一限位管3、第二限位管6的高度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传送轮15与所述第一固定传送轮4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管6下方设置气缸7,所述第二限位管6与所述气缸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一侧设置辅助牵引轮9,所述辅助牵引轮9的弧形表面中间位置设置限位槽10,所述限位槽10内部设置牵引线,所述牵引线一端与所述辅助牵引轮9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线远离所述辅助牵引轮9一端设置磁吸块1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将待传送线形部件插入远离辅助牵引轮9一端的第一限位管3,直至线形部件端部与第一固定传送轮4表面的限位槽10贴合,拧动调位螺杆13,直至第一活动传送轮15表面的限位槽10与线形部件端部贴合,并将第二活动传送轮12调整至与第一活动传送轮15等高,通过电控柜18启动第一伺服电机17、第二伺服电机19,即可通过第一活动传送轮15与第一固定传送轮4的相逆转动将线形部件向前传送,经过第二限位管6的辅助限位,线形部件继续通过第二活动传送轮12与第二固定传送轮8的相逆转动向前传送,直至通过第一限位管3导出,需要进一步保证线形部件保持挺直状态时,只需对第二伺服电机19的转速进行微调,使第二伺服电机19的转速略微高于第一伺服电机17的转速即可,此过程以线形部件的拉伸状态仍符合质量要求为准,工作人员可以选择线形部件自行导出,亦可通过磁吸块11将线形部件一端固定,通过辅助牵引轮9的牵引,将线形部件拉出,至此即可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背面设置背板(16),所述背板(16)表面设置电控柜(18),所述机架(1)下部设置支撑台(5),所述支撑台(5)的数量为2组,其中一组所述支撑台(5)上部设置第一固定传送轮(4),所述第一固定传送轮(4)上方设置第一活动传送轮(15),另外一组所述支撑台(5)上部设置第二固定传送轮(8),所述第二固定传送轮(8)上方设置第二活动传送轮(12),所述第一固定传送轮(4)、第一活动传送轮(15)、第二固定传送轮(8)、第二活动传送轮(12)靠近所述电控柜(18)一侧均设置安装板(2)并与所述安装板(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传送轮(4)、第二固定传送轮(8)均通过所述安装板(2)与所述支撑台(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传送轮(4)、第一活动传送轮(15)后部的所述安装板(2)的后部设置第一伺服电机(17),所述第二固定传送轮(8)、第二活动传送轮(12)后部的所述安装板(2)的后部设置第二伺服电机(19),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7)、第二伺服电机(19)均与所述电控柜(18)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部设置定位螺母(14),所述定位螺母(14)内部设置调位螺杆(13),所述调位螺杆(13)与所述定位螺母(14)螺纹连接,所述调位螺杆(13)底端与所述第一活动传送轮(15)、第二活动传送轮(12)后部的所述安装板(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传送轮(4)、第一活动传送轮(15)、第二固定传送轮(8)、第二活动传送轮(12)弧形表面中间位置均设置限位槽(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两侧中间位置对称设置第一限位管(3),所述机架(1)内部中间位置设置第二限位管(6),所述第一限位管(3)、第二限位管(6)的高度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传送轮(15)与所述第一固定传送轮(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管(6)下方设置气缸(7),所述第二限位管(6)与所述气缸(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一侧设置辅助牵引轮(9),所述辅助牵引轮(9)的弧形表面中间位置设置限位槽(10),所述限位槽(10)内部设置牵引线,所述牵引线一端与所述辅助牵引轮(9)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线远离所述辅助牵引轮(9)一端设置磁吸块(11)。
CN202120497231.3U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 Active CN214442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7231.3U CN214442631U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7231.3U CN214442631U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42631U true CN214442631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53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97231.3U Active CN214442631U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426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05528U (zh) 一种多功能的五轴联动的切割机
CN102896906B (zh) 一种气动工业打标机
CN107225521A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定位装置
CN202862820U (zh) 一种气动工业打标机
CN208811591U (zh) 一种五轴加工中心的铝型材装夹治具
CN108067658A (zh) 一种精密打印机用轴芯的自动钻孔装置
CN214442631U (zh) 一种线形部件拉直传送装置
CN203843320U (zh) 一种万向攻丝机
CN212885581U (zh) 一种便于工作人员拿取的自动焊锡机
CN209953669U (zh) 一种具有模内移载机械手冲压设备
CN204893634U (zh) 异型玻璃加工中心
CN207982762U (zh) 一种钻孔倒角攻牙一体机
CN207272264U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端面铣床
CN108856378B (zh) 一种折弯机用后挡料装置
CN209986468U (zh) 智能三重x-y-s轴滚滑旋转自动输送焊接机
CN211545366U (zh) 一种带有升降机构的拉布机
CN208099551U (zh) 一种焊锡平台花键旋转轴安装结构
CN208051394U (zh) 一种用于汽车模具加工的定位设备
CN213729448U (zh) 一种对头多工位加工设备
CN215316870U (zh) 一种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用螺栓自动安装机构
CN218926022U (zh) 一种快速冲压送料机械手
CN218707158U (zh) 一种玻璃上片台
CN206392755U (zh) 一种万能电线折弯机
CN211360809U (zh) 一种基于齿条的铣床工作台横移机构
CN219900539U (zh) 一种粉末冶金制品半联轴器的攻丝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