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40167U - 一种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40167U CN214440167U CN202120366413.7U CN202120366413U CN214440167U CN 214440167 U CN214440167 U CN 214440167U CN 202120366413 U CN202120366413 U CN 202120366413U CN 214440167 U CN214440167 U CN 2144401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dy
- inlet channel
- spray
- hand
- liq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包括:外壳,其具有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上的手持部;储液容器,其安装在主体上,用于储存可雾化液体;安装在主体内的空气泵,用于产生高压气体;安装在所述喷雾端的喷雾单元;其具有进气通道、进液通道、负压室、以及喷雾口;人体感应模块,包括:信号发射单元和信号接收单元,所述信号发射单元设置在喷雾端的端面上,用于感应人体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所述空气泵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人体信号,并根据该人体信号控制所述空气泵工作。通过人体感应模块的设置,以在感应到人体信号后,自动控制空气泵工作,操作简单、效率高,并实现智能化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喷雾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喷雾的过程是通过高压气体将液体以细微的水粒喷射出去,这些微小的水粒悬浮在空气中,以向空气中喷射水雾、清新剂等,以适应不同的场合使用。但市面上在售的喷雾装置,当有人出现或经过时,都需要人工开启才能达到喷雾效果,操作繁琐、效率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通过人体感应模块的设置,以在有人出现或经过时,自动开启喷雾,操作简单,效率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包括:
外壳,其具有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上的手持部;所述主体具有喷雾端;
储液容器,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用于储存可雾化液体;
空气泵,其安装在所述主体内,用于产生高压气体;
喷雾单元,其安装在所述喷雾端;所述喷雾单元具有进气通道、进液通道、负压室、以及喷雾口,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端、进液通道的出液端、喷雾口都与所述负压室连通,且所述喷雾口朝向所述主体的外部;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端与所述空气泵连通,所述进液通道的进液端与所述储液容器连通;
人体感应模块,包括:信号发射单元和信号接收单元,所述信号发射单元设置在喷雾端的端面上,用于感应人体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所述空气泵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人体信号,并根据该人体信号控制所述空气泵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喷雾单元包括:座体和喷嘴帽,所述座体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喷嘴帽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座体与所述喷嘴帽通过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螺接,所述座体安装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喷嘴帽位于所述主体的外部;所述座体的一端的端面为锥型端面,所述喷嘴帽的内部形成有适配于所述锥型端面的锥型槽,所述喷雾口形成在所述锥型槽的尖部,所述进液通道的出液端位于所述锥型端面的尖部,所述进气通道和进液通道都形成在所述座体上,所述负压室形成在所述座体与所述喷嘴帽之间;所述喷嘴帽沿松弛方向旋拧,以调节所述喷嘴帽的锥型槽与所述座体的锥型端面之间的间隙,进而调节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喷雾口之间的进气量。
进一步地,所述喷嘴帽上设置有第一止挡部,所述座体的上设置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用于限制所述喷嘴帽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喷嘴帽与所述座体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喷雾口为锥型喷雾口。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手持部均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同侧,所述手持部上背向于所述主体的端面上设置有防滑垫。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容器具有盖体和容器本体,所述盖体固定安装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容器本体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盖体上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进液口之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大气压连通孔,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大气压连通孔,所述第一大气压连通孔与所述第二大气压连通孔之间通过大气压连通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口上还连接有吸液管,所述吸液管延伸至所述容器本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温湿度感应模块,所述温湿度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手持部上,并与所述空气泵电连接;所述温湿度感应模块用于感应环境的温湿度,并在感应到的环境温湿度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空气泵工作。
依据本申请所提供的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通过人体感应模块的设置,以在感应到人体信号后,自动控制空气泵工作,操作简单、效率高,并实现智能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喷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7中A-A的剖面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人体感应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中主控原理电路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中电源原理电路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中充电口电路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中LED光源与人体感应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本申请提供的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通过空气泵加压的方式将可雾化液体喷射出形成喷雾。通常可以用在需要加湿的环境中喷射水雾。当然,其也可应用在其他使用环境中,例如,喷射消毒液、喷射营养液、喷射除螨液、喷射除甲醛液、喷射清新剂等。
参阅图1-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包括:外壳10,储液容器20,空气泵30,喷雾单元40,人体感应模块50,以及温湿度感应模块60。
外壳10具有主体11和手持部12,手持部12设置在主体11上,主体11还具有喷雾端S。手持部12与主体11形成枪型形状。手持部12用于供手部握持,以便于拿取、移动本喷雾装置。
储液容器20安装在主体11上,该储液容器20用于储存可雾化液体。可雾化液体可以是水、消毒液、除螨液、除甲醛液、清新剂等。
本实施例中,主体11的内部具有中空腔室111,该中空腔室111形成为用于安装前述空气泵30的安装空间。空气泵30安装在主体11的中空腔室111内,空气泵30用于产生高压气体。
在一实施例中,在主体11上还开设有多个与其中空腔室111连通的散热孔112,散热孔112具体是对准安装空气泵30的位置,以散除空气泵30工作所产生的热量,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本申请中,储液容器20与手持部12均设置在主体11的同侧,储液容器20的高度至少等于储液容器20的高度,手持部12背向于主体11的端面可放置在水平面(例如,桌面)上,以将本喷雾装置放置在水平面上。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手持部12上背向于主体11的端面上设置有防滑垫121,该防滑垫121可采用硅胶垫。
当然,也可在手持部12背向于主体11的端面上设置防滑结构,同样可起到防滑的作用。
如图1所示,喷雾单元40安装在主体11的喷雾端S。如图5所示,该喷雾单元40具有进气通道41、进液通道42、负压室43、以及喷雾口44,进气通道41具有进气端411和出气端412,进液通道42具有进液端421和出液端422,进气通道41的出气端412、进液通道42的出液端422、以及喷雾口44都与负压室43连通,并且,喷雾口44朝向主体11的外部,也就是说,喷雾口44的方向朝向外壳10的外部。进气通道41的出气端412与进液通道42的出液端422分别位于负压室43的两侧。
结合图2所示,进气通道41的出气端412连通到喷雾口44处,进气通道41的进气端411与空气泵30之间通过进气管路413连通,空气泵30所产生的高压气体经进气通道41的进气端411、出气端412、进气管路413进入到负压室43,并使得负压室43内形成负压,进液通道42的进液端422与储液容器20之间通过进液管路423连通,在负压室43所形成的负压的作用下,储液容器20中所储存的可雾化液体经进液通道42的进液端421、出液端422、进液管路423进入到负压室43中,并经负压室43进入到喷雾口44,在进气通道41的出气端412的高压气体的作用下,使得可雾化液体形成为喷雾从喷雾口44喷射出去。
在一实施例中,喷雾口44优选为锥型喷雾口,以形成放射状的喷雾效果。
参见图6所示,人体感应模块50包括:信号发射单元51和信号接收单元52,信号发射单元51设置在喷雾端S的端面上,信号发射单元51用于感应人体信号。信号接收单元52与空气泵30电连接,信号接收单元52用于接收信号发射单元51所感应到的人体信号,并根据该人体信号控制空气泵30工作。
具体而言,人体感应模块50为红外传感器,相应的,信号发射单元51为红外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单元52为红外信号接收器,红外信号发射器发射红外信号,当该红外信号被经过的人体阻挡、反射后,红外信号接收器接收到反射的信号,即,接收到红外信号,从而控制空气泵30工作,以产生高压气体。
上述实施方式中,信号发射单元51设置在喷雾端S的端面上,以便于及时、准确的感应到人体信号。
本申请所提供的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通过人体感应模块50的设置,以在感应到人体信号后,自动控制空气泵30工作,操作简单、效率高,并实现智能化控制。
本申请中,人体感应模块50中的信号接收单元52在接收到人体信号后,需通过控制器控制空气泵30进行工作,具体原理如图7所示,图7示出的是控制器控制原理的电路图。
温湿度感应模块60设置在手持部12上,该温湿度感应模块60与空气泵30电连接。该温湿度感应模块60用于感应环境的温湿度,并在感应到的环境温湿度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时,控制空气泵30工作,以产生高压气体。
当然,温湿度感应模块60是将感应到的温湿度信号输送给控制器,当控制器判断该温湿度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是,则控制空气泵30工作。
温湿度感应模块60采用温湿度传感器。在其他实施例中,温湿度传感器也可设置在外壳10的其他部位上。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喷雾端S的端面上还设置有多个LED光源70,多个LED光源70可以发射出光线,以便于本喷雾装置在黑暗环境中的使用。
如图10所示,图10示出的是多个LED光源70与人体感应模块50之间的接线图。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各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本喷雾装置还包括:电池80,如图2和图3所示,电池80可为空气泵30、人体感应模块50、温湿度感应模块60等供电。如图8所示,图8示出的是电池与各用电设备的接线图。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7所示,在外壳10上还设置有控制开关81,控制开关81连接在电池80与其他所有用电设备之间,以控制电池80与其他用电设备之间的通断,在不使用时可通过控制开关81切断连接。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开关81即可使得本喷雾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开关81至少具有两个档位,其中,一个档位下,使得本喷雾装置处于待机状态,仅通过人体感应模块50、温湿度感应模块60来控制本喷雾装置进行喷雾,另一档位下,可直接启动空气泵30工作。
上述实施方式中,电池80采用充电电池,相应的,在外壳10的主体11上还设置有充电口82,以通过充电口82外接电源的方式为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结合图9所示,图9示出的是充电口82的接线示意图。
继续参见图2和图3所示,外壳10由两个半壳13组成,两个半壳13可通过注塑工艺制作。图2和图3仅示出了其中的一个半壳13,两个半壳13都形成为枪型形状,两个枪型形状的半壳13在固定组装后形成为外壳10。换言之,前述的主体11与手持部12为一体式结构,前述的电池80固定安装在手持部12的内部。
继续参见图2和图3所示,储液容器20具有盖体21和容器本体22,盖体21固定安装在主体11的中空腔室11的内部,容器本体22与盖体21之间螺纹连接,在盖体21上设有出液口211,出液口211与进液通道41的进液口411之间通过进液管路413连通。
本实施例中,在盖体21上还设置有第一大气压连通孔212,在外壳10的主体11上还设置有第二大气压连通孔114,第一大气压连通孔212与第二大气压连通孔114之间通过大气压连通管路213连通,从而将容器本体22与大气连通,一方面,在本喷雾装置发生倾倒时,可使得可雾化液体沿着大气压连通管路213排放到外壳10的外部,另一方面,使得容器本体22内部与大气压的压力平衡。
在一实施例中,在出液口211上还连接有吸液管(图中未示出),该吸液管延伸至容器本体2的内部,更为具体的是,该吸液管位于容器本体22内部的一端延伸至容器本体22内部的底部。
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吸液管位于容器本体22内部的一端还可设置过滤器,以过滤可雾化液体中的杂质。
继续参见图4和图5所示,喷雾单元40包括:座体45和喷嘴帽46,座体45安装在主体11的中空腔室111内部,喷嘴帽46位于主体11的外部。座体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451,喷嘴帽46上设置有内螺纹461,座体45与喷嘴帽46通过外螺纹451与内螺纹461螺接,进气通道41和进液通道42都形成在座体45上,负压室43形成在座体45与喷嘴帽46之间。座体45的一端的端面为锥型端面452,喷嘴帽46的内部形成有适配于锥型端面452的锥型槽462,喷雾口44形成在锥型槽462的尖部,进液通道41的出液端422位于锥型端面452的尖部。通过使得喷嘴帽46沿松弛方向旋拧,以调节喷嘴帽46的锥型槽462与座体45的锥型端面451之间的间隙,进而调节进气通道41与喷雾口44之间的进气量,从而调节负压室43内的负压压力,进而调节从喷雾口44的喷雾大小。
在一实施例中,在喷嘴帽46与座体45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组件47。具体的是,在座体45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安装槽453,密封组件47为密封圈,密封圈套接在环形安装槽453中,从而对喷嘴帽46与座体45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继续参见图5所示,为避免沿松弛方向旋拧的喷嘴帽46拧出脱离座体45,在喷嘴帽46上设置有第一止挡部463,在座体45的上设置有第二止挡部454,第一止挡部463与第二止挡部454用于限制喷嘴帽46的移动,避免其沿松弛方向旋拧的喷嘴帽46拧出脱离座体45。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通过人体感应模块的设置,以在感应到人体信号后,自动控制空气泵工作,操作简单、效率高,并实现智能化控制。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其具有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上的手持部;所述主体具有喷雾端;
储液容器,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用于储存可雾化液体;
空气泵,其安装在所述主体内,用于产生高压气体;
喷雾单元,其安装在所述喷雾端;所述喷雾单元具有进气通道、进液通道、负压室、以及喷雾口,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端、进液通道的出液端、喷雾口都与所述负压室连通,且所述喷雾口朝向所述主体的外部;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端与所述空气泵连通,所述进液通道的进液端与所述储液容器连通;
人体感应模块,包括:信号发射单元和信号接收单元,所述信号发射单元设置在喷雾端的端面上,用于感应人体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所述空气泵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人体信号,并根据该人体信号控制所述空气泵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单元包括:座体和喷嘴帽,所述座体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喷嘴帽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座体与所述喷嘴帽通过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螺接,所述座体安装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喷嘴帽位于所述主体的外部;所述座体的一端的端面为锥型端面,所述喷嘴帽的内部形成有适配于所述锥型端面的锥型槽,所述喷雾口形成在所述锥型槽的尖部,所述进液通道的出液端位于所述锥型端面的尖部,所述进气通道和进液通道都形成在所述座体上,所述负压室形成在所述座体与所述喷嘴帽之间;所述喷嘴帽沿松弛方向旋拧,以调节所述喷嘴帽的锥型槽与所述座体的锥型端面之间的间隙,进而调节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喷雾口之间的进气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帽上设置有第一止挡部,所述座体的上设置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用于限制所述喷嘴帽的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帽与所述座体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组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口为锥型喷雾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手持部均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同侧,所述手持部上背向于所述主体的端面上设置有防滑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容器具有盖体和容器本体,所述盖体固定安装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容器本体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盖体上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进液口之间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大气压连通孔,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大气压连通孔,所述第一大气压连通孔与所述第二大气压连通孔之间通过大气压连通管路连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上还连接有吸液管,所述吸液管延伸至所述容器本体的内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湿度感应模块,所述温湿度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手持部上,并与所述空气泵电连接;所述温湿度感应模块用于感应环境的温湿度,并在感应到的环境温湿度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空气泵工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66413.7U CN214440167U (zh) | 2021-02-09 | 2021-02-09 | 一种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66413.7U CN214440167U (zh) | 2021-02-09 | 2021-02-09 | 一种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40167U true CN214440167U (zh) | 2021-10-22 |
Family
ID=78143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366413.7U Active CN214440167U (zh) | 2021-02-09 | 2021-02-09 | 一种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40167U (zh) |
-
2021
- 2021-02-09 CN CN202120366413.7U patent/CN21444016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543701B1 (en) | Pocket-type ultrasonic atomizer structure | |
US7624898B2 (en) | Delivery system | |
KR20180025133A (ko) | 액체 스프레이 건 | |
AU2003277324A1 (en) | Spary gun with pressure assisted liquid supply cup comprising an inner liner | |
US11637449B2 (en) | Wireless charging air compressor | |
US7588198B2 (en) | Power sprayer | |
US20190344296A1 (en) | Spray device | |
EP1598117A4 (en) | LIQUID TYPE SUBSTANCE SPRAY ADAPTER AND LIQUID TYPE SUBSTANCE SUPPLY / CONTAINER | |
CN214440167U (zh) | 一种手持便携式喷雾装置 | |
CN211024307U (zh) | 一种香薰机 | |
CN106377821A (zh) | 一种压电陶瓷雾化装置 | |
WO2021238160A1 (zh) | 自动调节感应高度的洗手机 | |
CN111053520A (zh) | 一种蒸汽清洁设备 | |
CN217286595U (zh) | 手持便携式移动雾化装置 | |
CA2501687A1 (en) | Decontamination liquid spraying apparatus | |
WO2021238159A1 (zh) | 自动调节感应高度的双头洗手机 | |
KR20140003394U (ko) | 압축필터를 구비한 가습기 | |
CN213549682U (zh) | 一种雾化器台座系统 | |
CN219646454U (zh) | 一种雾化装置 | |
CN220531941U (zh) | 一种电动喷雾装置 | |
WO2020119124A1 (zh) | 一种扩香设备 | |
CN221558730U (zh) | 一种手持式电动喷雾器 | |
CN220824998U (zh) | 一种便携式水雾发生器 | |
JP3196758U (ja) | 携帯型塗装装置 | |
CN217794002U (zh) | 雾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