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34009U - 一种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及清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及清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34009U
CN214434009U CN202022986298.1U CN202022986298U CN214434009U CN 214434009 U CN214434009 U CN 214434009U CN 202022986298 U CN202022986298 U CN 202022986298U CN 214434009 U CN214434009 U CN 214434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eeper
dust outlet
groove
dust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862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慧斌
单广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oayu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oayu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oayu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oayu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862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34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34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340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及清洁系统,该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包括回收站本体、回收极片、支撑柱和触碰开关,回收站本体内设有回收风机,垃圾回收站具有与扫地机配合的配合槽,配合槽的侧壁上设有与扫地机的出尘口对接的进尘口,回收极片设在配合槽的底壁上,且能够与扫地机的充电极片接触,支撑柱可活动地设在配合槽的底壁上,支撑柱被配置为扫地机插入配合槽的过程中打开出尘口,触碰开关能够与支撑柱配合,支撑柱能够触发触碰开关以开启回收风机。该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提升了垃圾回收站的工作可靠性以及垃圾回收效率,大大提高了垃圾回收站的集尘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及清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及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扫地机技术随着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不断提升,市场对扫地机功能的多样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智能扫地机的尘盒容量较小,经常工作一段时间就要取出尘盒倒垃圾。针对这个问题,目前扫地机一般配套有一个可以回收垃圾且给扫地机充电的垃圾回收站,通过垃圾回收站的自动回收垃圾功能来解决人工频繁倒垃圾的问题。
但是传统垃圾回收站的是通过扫地机的充电极片和垃圾回收站上的回收极片接触通电触发的,只可以触发垃圾回收站的风机工作,同时传统扫地机尘盒上的出尘口开关都是通过垃圾回收站的风机工作时产生的吸力吸开,这种方式的可靠性较差,经常会出现出尘口打不开或者出尘口半开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该垃圾回收站与扫地机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仅能够触发垃圾回收站内触碰开关以启动回收风机,还能驱动扫地机的出尘盖板运动以打开尘盒的出尘口,提升了垃圾回收站的工作可靠性以及垃圾回收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清洁系统,该清洁系统的扫地机在垃圾回收的过程中,垃圾回收站的回收风机和扫地机的出尘口能够同时打开,提升了清洁系统的工作可靠性以及扫地机的垃圾回收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包括:回收站本体,所述回收站本体内设有回收风机,所述垃圾回收站具有与扫地机配合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扫地机的出尘口对接的进尘口;回收极片,所述回收极片设在所述配合槽的底壁上,且能够与所述扫地机的充电极片接触;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可活动地设在所述配合槽的底壁上,所述支撑柱被配置为所述扫地机插入所述配合槽的过程中打开所述出尘口;触碰开关,所述触碰开关能够与所述支撑柱配合,所述支撑柱能够触发所述触碰开关以开启所述回收风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柱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回收极片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槽的底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柱包括:柱本体,所述柱本体穿设在所述滑槽内;滑板部,所述滑板部连接在所述柱本体的下端,且所述滑板部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滑槽内;触发部,所述触发部连接在所述滑板部的后侧,所述触发部在所述扫地机推动所述柱本体运动时能够触发所述触碰开关。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还包括支撑弹性件,所述支撑弹性件连接在所述滑板部的后侧且与所述触发部并列设置,所述扫地机脱离所述柱本体时,所述支撑弹性件能够推动所述滑板部向前运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相邻的两个侧壁中,其中一个侧壁与所述柱本体相连,另一个与所述滑板部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清洁系统,包括:扫地机,所述扫地机具有尘盒,所述尘盒的后侧壁上设有所述出尘口,且所述尘盒的底壁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充电极片;前文所述的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收极片为两个,两个所述回收极片间隔开地设在所述配合槽的底壁上,所述支撑柱为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配合槽的底壁上设有两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均位于所述支撑柱及回收极片之间;所述尘盒的底壁上设有两个容纳槽,每个所述充电极片设在一个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具有导向口,所述导向口能够与所述导向柱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槽的底壁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尘盒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凸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尘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后侧壁上设有所述出尘口;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壳体内;出尘盖板,所述出尘盖板可转动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导风板的后侧,所述尘盒具有扫地状态和回收状态,在所述扫地状态,所述出尘盖板遮挡所述出尘口,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出尘盖板垂直设置,在所述回收状态,所述出尘盖板打开所述出尘口,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出尘盖板垂直设置;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设在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与所述导风板和所述出尘盖板配合,所述联动机构具有伸出所述壳体的按钮部,所述扫地机插入所述配合槽的过程中,所述支撑柱能够驱动所述按钮部运动以驱动所述导风板及所述出尘盖板转动。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出尘盖板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转轴部,所述导风板的两端均设有两个第二转轴部;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为两个,每个所述滑块均设有所述按钮部,且每个所述滑块均设有第一转动槽和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与所述第一转轴部配合,所述第二转动槽与所述第二转轴部配合;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止抵在所述滑块的设有所述第一转动槽的一端,另一端止抵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止抵在所述滑块的设有所述第二转动槽的一端,另一端止抵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的有益效果:由于垃圾回收站上设有与扫地机的充电极片对应的回收极片,以及能够打开扫地机的出尘口的支撑柱和能够收到支撑柱触发的触碰开关,实现了利用垃圾回收站与扫地机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触发垃圾回收站内触碰开关以启动回收风机,并且驱动扫地机的出尘盖板运动以打开尘盒的出尘口的功能,提升了垃圾回收站的工作可靠性以及垃圾回收效率,大大提高了垃圾回收站的集尘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系统的有益效果,由于具有前文所述的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在扫地机回到垃圾回收站的过程中,垃圾回收站与扫地机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仅能够触发垃圾回收站内触碰开关以启动回收风机,还能驱动扫地机的出尘盖板运动以打开尘盒的出尘口,提升了清洁系统的工作可靠性以及扫地机的垃圾回收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柱和触碰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盒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盒的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联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盒处于扫地位置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盒处于回收位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1、回收站本体;111、配合槽;112、进尘口;113、滑槽;114、定位槽;12、回收极片;13、支撑柱;131、柱本体;132、滑板部;133、触发部;134、支撑弹性件;135、加强筋;14、触碰开关;15、导向柱;16、柔性罩;
2、尘盒;21、壳体;211、上壳;212、下壳;2121、出尘口;2122、容纳槽;2123、导向口;2124、定位凸起;22、充电极片;23、导风板;231、第二转轴部;24、出尘盖板;241、第一转轴部;25、联动机构;251、滑块;2511、按钮部;2512、第一转动槽;2513、第二转动槽;252、第一弹性件;253、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的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如图1-图3所示,该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包括回收站本体11、回收极片12、支撑柱13和触碰开关14,回收站本体11内设有回收风机,垃圾回收站具有与扫地机配合的配合槽111,配合槽111的侧壁上设有与扫地机的出尘口2121对接的进尘口112,回收极片12设在配合槽111的底壁上,且能够与扫地机的充电极片22接触,支撑柱13可活动地设在配合槽111的底壁上,支撑柱13被配置为扫地机插入配合槽111的过程中打开出尘口2121,触碰开关14能够与支撑柱13配合,支撑柱13能够触发触碰开关14以开启回收风机。
可以理解的是,在扫地机的清洁过程中,扫地机清洁一段时间后朝向本实施例的垃圾回收站运动,在扫地机逐渐插入配合槽111的过程中,回收极片12和充电极片22逐渐贴合,当回收极片12和充电极片22完全贴合时垃圾回收站就能够给扫地机充电。与此同时,在扫地机逐渐插入配合槽111的过程中,扫地机会和设置在配合槽111的底壁上的支撑柱13发生相互作用,使得支撑柱13能够触发尘盒2上能够开启出尘口2121的机构,使得出尘口2121开启,而扫地机则能够推动支撑柱13向后运动,使得位于支撑柱13后方的触碰开关14触发,在回收极片12和充电极片22完全贴合的同时,支撑柱13也正好触发触碰开关14,扫地机的出尘口2121也正好打开并且与垃圾回收站的进尘口112对接。由此,垃圾回收站与扫地机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仅能够触发垃圾回收站内触碰开关14以启动回收风机,还能驱动扫地机的出尘盖板24运动以打开尘盒2的出尘口2121,提升了垃圾回收站的工作可靠性以及垃圾回收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由于垃圾回收站上设有与扫地机的充电极片22对应的回收极片12,以及能够打开扫地机的出尘口2121的支撑柱13和能够收到支撑柱13触发的触碰开关14,实现了利用垃圾回收站与扫地机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触发垃圾回收站内触碰开关14以启动回收风机,并且驱动扫地机的出尘盖板24运动以打开尘盒2的出尘口2121的功能,提升了垃圾回收站的工作可靠性以及垃圾回收效率,大大提高了垃圾回收站的集尘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柱13和回收极片12均为两个,两个支撑柱13分别位于两个回收极片12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柱13为两个,相应的触碰开关14也为两个,这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要有一个触碰开关14被触发,并且充电极片22和回收极片12贴合就可以触发回收风机,提升了垃圾回收站的工作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配合槽111的底壁上设有滑槽113,支撑柱13包括柱本体131、滑板部132和触发部133,柱本体131穿设在滑槽113内,滑板部132连接在柱本体131的下端,且滑板部132可滑动地配合在滑槽113内,触发部133连接在滑板部132的后侧,触发部133在扫地机推动柱本体131运动时能够触发触碰开关14。可以理解的是,滑板部132和滑槽113的配合较好地限定了柱本体131的运动方向,从而确保扫地机能够稳定地驱动柱本体131运动以触发触碰开关14。而柱本体131穿设在滑槽113内,则确保了扫地机在插入配合槽111的过程中能够稳定地与柱本体131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既能确保了柱本体131稳定地触发触碰开关14,又能确保柱本体131能够稳定地驱动扫地机内的驱动结构打开出尘口2121。而增设的触发部133能够确保柱本体131向后运动的过程中稳定地触发触碰开关14,从而保证回收风机能够稳定开启。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支撑柱13还包括支撑弹性件134,支撑弹性件134连接在滑板部132的后侧且与触发部133并列设置,扫地机脱离柱本体131时,支撑弹性件134能够推动滑板部132向前运动。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不设置支撑弹性件134,当扫地机脱离配合槽111后,支撑柱13不能自动复位,这样在当扫地机再次插入配合槽111的过程中就不能触发触碰开关14使得回收风机启动。为了确保垃圾回收站的稳定工作,就需要设置一个复位驱动件来实现支撑柱13的自动复位。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支撑弹性件134作为支撑柱13的自动复位件,当扫地机插入配合槽111内并且驱动柱本体131运动时,支撑弹性件134发生形变并且储存能量,而当扫地机脱离配合槽111时,支撑弹性件134释放能量并且驱动柱本体131回复原位以等待下一次触发。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支撑柱13还包括加强筋135,加强筋135的相邻的两个侧壁中,其中一个侧壁与柱本体131相连,另一个与滑板部132相连。由此,加强筋135能够提升柱本体131的强度,避免了扫地机在驱动柱本体131运动的过程中柱本体131断裂的现象发生,确保了支撑柱13的工作可靠性。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柱本体131上套设有柔性罩16,柔性罩16能能够在保证扫地机驱动柱本体131运动同时降低扫地机施加在柱本体131上的作用力,从而进一步避免支撑柱13断裂的现象发生。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系统的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清洁系统,如图4所示,该清洁系统包括扫地机和前文所述的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扫地机具有尘盒2,尘盒2的后侧壁上设有出尘口2121,且尘盒2的底壁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充电极片22。
可以理解的是,在扫地机的清洁过程中,清洁一段时间后朝向垃圾回收站运动,在扫地机逐渐插入配合槽111的过程中,垃圾回收站与扫地机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仅能够触发垃圾回收站内触碰开关14以启动回收风机,还能驱动扫地机的出尘盖板24运动以打开尘盒2的出尘口2121,提升了垃圾回收站的工作可靠性以及垃圾回收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系统,由于具有前文所述的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在扫地机回到垃圾回收站的过程中,垃圾回收站与扫地机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仅能够触发垃圾回收站内触碰开关14以启动回收风机,还能驱动扫地机的出尘盖板24运动以打开尘盒2的出尘口2121,提升了清洁系统的工作可靠性以及扫地机的垃圾回收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回收极片12为两个,两个回收极片12间隔开地设在所述配合槽111的底壁上,支撑柱13为间隔设置的两个,配合槽111的底壁上设有两个导向柱15,导向柱15均位于支撑柱13及回收极片12之间。尘盒2的底壁上设有两个容纳槽2122,每个充电极片22设在一个容纳槽2122内,容纳槽2122具有导向口2123,导向口2123能够与导向柱15配合。可以理解的是,在扫地机逐渐插入配合槽111的过程中,导向柱15与导向口2123的配合能够限制扫地机的运动方向,使得扫地机上的充电极片22能够与垃圾回收站的回收极片12稳定贴合,从而确保了扫地机能够稳定充电,并且确保了扫地机的出尘口2121和垃圾回收站的进尘口112稳定对接,从而确保了垃圾回收站能够稳定地进行垃圾回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配合槽111的底壁上设有定位槽114,尘盒2的底壁上设有与定位槽114配合的定位凸起2124。由此,定位槽114和定位凸起2124能够确保扫地机和垃圾回收站的稳定配合,从而确保扫地机能够稳定地充电,垃圾回收站能够稳定地进行垃圾回收。定位槽114和定位凸起2124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在此不对定位槽114和定位凸起2124的形状做出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尘盒2包括壳体21、导风板23、出尘盖板24和联动机构25,壳体21包括上壳211和下壳212,下壳212的后侧壁上设有出尘口2121,导风板23可转动地设在壳体21内,出尘盖板24可转动设在壳体21内,且位于导风板23后侧,尘盒2具有扫地状态和回收状态,如图9所示,在扫地状态,出尘盖板24遮挡出尘口2121,导风板23与出尘盖板24垂直设置,如图10所示,在回收状态,出尘盖板24打开出尘口2121,导风板23与出尘盖板24垂直设置,联动机构25设在壳体21内,且分别与导风板23和出尘盖板24配合,联动机构25具有伸出壳体21的按钮部2511,扫地机插入配合槽111的过程中,支撑柱13能够驱动按钮部2511运动以驱动导风板23及出尘盖板24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清洁状态下,出尘盖板24遮挡出尘口2121,而此时的导风板23与出尘盖板24垂直设置,导风板23起到了导向气流的作用,保证了扫地机能够稳定地吸尘。而当扫地机插入配合槽111的过程中,尘盒2由扫地状态切换至回收状态,此时支撑柱13驱动按钮部2511运动,从而使得导风板23和出尘盖板24转动,使得出尘盖板24打开出尘口2121,而此时导风板23仍然与出尘盖板24垂直设置,这样在垃圾回收的过程中,外部的灰尘就不能从扫地机的吸尘口进入尘盒2内部,再进入垃圾回收站中。这样保证了垃圾回收站能够较为迅速的完成垃圾回收,避免了尘盒2内不断有垃圾进入导致的垃圾残留现象。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出尘盖板24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转轴部241,导风板23的两端均设有两个第二转轴部231;联动机构25包括滑块251、第一弹性件252和第二弹性件253,滑块251为两个,每个滑块251均设有按钮部2511,且每个滑块251均设有第一转动槽2512和第二转动槽2513,第一转动槽2512与第一转轴部241配合,第二转动槽2513与第二转轴部231配合,第一弹性件252的一端止抵在滑块251的设有第一转动槽2512的一端,另一端止抵在壳体21的内侧壁上,第二弹性件253的一端止抵在滑块251的设有第二转动槽2513的一端,另一端止抵在壳体21的内侧壁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扫地机逐渐插入配合槽111的过程中,支撑柱13推动按钮部2511向前运动,使得滑块251向前运动。而在滑块251向前运动的过程中,第一转动槽2512侧壁推动出尘盖板24由遮挡出尘口2121的位置运动到打开出尘口2121的位置,第二转动槽2513的侧壁推动导风板23由与吸尘气流平行的位置运动到与吸尘气流垂直的位置,从而完成尘盒2由扫地状态到回收状态的切换。与此同时,在滑块251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252和第二弹性件253被压缩,按钮部2511脱离支撑柱13时,第一弹性件252和第二弹性件253带动滑块251复位,从而带动出尘盖板24和导风板23复位,使得扫地机能够进行正常的清扫功能。
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清洁系统的具体结构。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洁系统包括扫地机和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
如图5-图10所示,扫地机具有尘盒2,尘盒2包括壳体21、导风板23、出尘盖板24和联动机构25。壳体21包括上壳211和下壳212,下壳212的后侧壁上设有出尘口2121,下壳212的底壁上设有两个容纳槽2122,每个充电极片22设在一个容纳槽2122内,容纳槽2122具有导向口2123。
导风板23可转动地设在壳体21内,出尘盖板24可转动设在壳体21内,且位于导风板23后侧,尘盒2具有扫地状态和回收状态,在扫地状态,出尘盖板24遮挡出尘口2121,导风板23与出尘盖板24垂直设置,在回收状态,出尘盖板24打开出尘口2121,导风板23与出尘盖板24垂直设置,联动机构25设在壳体21内,出尘盖板24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转轴部241,导风板23的两端均设有两个第二转轴部231;联动机构25包括滑块251、第一弹性件252和第二弹性件253,滑块251为两个,每个滑块251均设有按钮部2511,且每个滑块251均设有第一转动槽2512和第二转动槽2513,第一转动槽2512与第一转轴部241配合,第二转动槽2513与第二转轴部231配合,第一弹性件252的一端止抵在滑块251的设有第一转动槽2512的一端,另一端止抵在壳体21的内侧壁上,第二弹性件253的一端止抵在滑块251的设有第二转动槽2513的一端,另一端止抵在壳体21的内侧壁上。
如图1-图3所示,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包括回收站本体11、回收极片12、支撑柱13和触碰开关14,回收站本体11内设有回收风机,垃圾回收站具有与扫地机配合的配合槽111,配合槽111的侧壁上设有与出尘口2121对接的进尘口112,配合槽111的底壁上设有滑槽113,回收极片12为两个,且间隔开地设在配合槽111的底壁上,两个回收极片12能够分别与两个充电极片22接触,支撑柱13为两个,两个支撑柱13能够与两个按钮部2511配合。每个支撑柱13包括柱本体131、滑板部132、触发部133、支撑弹性件134和加强筋135,柱本体131穿设在滑槽113内且柱本体131上套设有柔性罩16,滑板部132连接在柱本体131的下端,且滑板部132可滑动地配合在滑槽113内,触发部133连接在滑板部132的后侧,触发部133在按钮部2511推动柱本体131运动时能够触发触碰开关14,从而打开回收风机。加强筋135的相邻的两个侧壁中,其中一个侧壁与柱本体131相连,另一个与滑板部132相连。配合槽111的底壁上设有两个导向柱15,导向柱15均位于支撑柱13及回收极片12之间,导向柱15能够与导向口2123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清洁系统的优点:
第一:垃圾回收站与扫地机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仅能够触发垃圾回收站内的触碰开关14以启动回收风机,还能驱动扫地机的出尘盖板24运动以打开尘盒2的出尘口2121,提升了清洁系统的工作可靠性以及扫地机的垃圾回收效率;
第二:尘盒2的导风板23与出尘盖板24采用联动机构25驱动,确保了出尘口2121打开时,尘盒2的吸尘气流被导风板23阻挡,而出尘口2121关闭时,导风板23导向吸尘气流,既能确保扫地机稳定地除尘,又能使得垃圾回收站能够较为迅速的完成垃圾回收,避免了尘盒2内不断有垃圾进入导致的垃圾残留现象。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收站本体(11),所述回收站本体(11)内设有回收风机,所述垃圾回收站具有与扫地机配合的配合槽(111),所述配合槽(111)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扫地机的出尘口(2121)对接的进尘口(112);
回收极片(12),所述回收极片(12)设在所述配合槽(111)的底壁上,且能够与所述扫地机的充电极片(22)接触;
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可活动地设在所述配合槽(111)的底壁上,所述支撑柱(13)被配置为所述扫地机插入所述配合槽(111)的过程中打开所述出尘口(2121);
触碰开关(14),所述触碰开关(14)能够与所述支撑柱(13)配合,所述支撑柱(13)能够触发所述触碰开关(14)以开启所述回收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3)和所述回收极片(12)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柱(13)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回收极片(12)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111)的底壁上设有滑槽(113),所述支撑柱(13)包括:
柱本体(131),所述柱本体(131)穿设在所述滑槽(113)内;
滑板部(132),所述滑板部(132)连接在所述柱本体(131)的下端,且所述滑板部(132)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滑槽(113)内;
触发部(133),所述触发部(133)连接在所述滑板部(132)的后侧,所述触发部(133)在所述扫地机推动所述柱本体(131)运动时能够触发所述触碰开关(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3)还包括支撑弹性件(134),所述支撑弹性件(134)连接在所述滑板部(132) 的后侧且与所述触发部(133)并列设置,所述扫地机脱离所述柱本体(131)时,所述支撑弹性件(134)能够推动所述滑板部(132)向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3)还包括加强筋(135),所述加强筋(135)的相邻的两个侧壁中,其中一个侧壁与所述柱本体(131)相连,另一个与所述滑板部(132)相连。
6.一种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扫地机,所述扫地机具有尘盒(2),所述尘盒(2)的后侧壁上设有出尘口(2121),且所述尘盒(2)的底壁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充电极片(22);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极片(12)为两个,两个所述回收极片(12)间隔开地设在所述配合槽(111)的底壁上,所述支撑柱(13)为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配合槽(111)的底壁上设有两个导向柱(15),所述导向柱(15)均位于所述支撑柱(13)及所述回收极片(12)之间;
所述尘盒(2)的底壁上设有两个容纳槽(2122),每个所述充电极片(22)设在一个所述容纳槽(2122)内,所述容纳槽(2122)具有导向口(2123),所述导向口(2123)能够与所述导向柱(15)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111)的底壁上设有定位槽(114),所述尘盒(2)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114)配合的定位凸起(2124)。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盒(2)包括:
壳体(21),所述壳体(21)的后侧壁上设有所述出尘口(2121);
导风板(23),所述导风板(23)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壳体(21)内;
出尘盖板(24),所述出尘盖板(24)可转动设在所述壳体(21)内,且位于所述导风板(23)的后侧,所述尘盒(2)具有扫地状态和回收状态,在所述扫地状态,所述出尘盖板(24)遮挡所述出尘口(2121),所述导风板(23)与所述出尘盖板(24)垂直设置,在所述回收状态,所述出尘盖板(24)打开所述出尘口(2121),所述导风板(23)与所述出尘盖板(24)垂直设置;
联动机构(25),所述联动机构(25)设在所述壳体(21)内,且分别与所述导风板(23)和所述出尘盖板(24)配合,所述联动机构(25)具有伸出所述壳体(21)的按钮部(2511),所述扫地机插入所述配合槽(111)的过程中,所述支撑柱(13)能够驱动所述按钮部(2511)运动以驱动所述导风板(23)及所述出尘盖板(24)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尘盖板(24)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转轴部(241),所述导风板(23)的两端均设有两个第二转轴部(231);所述联动机构(25)包括:
滑块(251),所述滑块(251)为两个,每个所述滑块(251)均设有所述按钮部(2511),且每个所述滑块(251)均设有第一转动槽(2512)和第二转动槽(2513),所述第一转动槽(2512)与所述第一转轴部(241)配合,所述第二转动槽(2513)与所述第二转轴部(231)配合;
第一弹性件(252),所述第一弹性件(252)的一端止抵在所述滑块(251)的设有所述第一转动槽(2512)的一端,另一端止抵在所述壳体(21)的内侧壁上;
第二弹性件(253),所述第二弹性件(253)的一端止抵在所述滑块(251)的设有所述第二转动槽(2513)的一端,另一端止抵在所述壳体(21)的内侧壁上。
CN202022986298.1U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及清洁系统 Active CN214434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6298.1U CN214434009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及清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6298.1U CN214434009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及清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34009U true CN214434009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88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86298.1U Active CN214434009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及清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340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4275A (zh) * 2022-01-28 2022-05-17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尘站和清洁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4275A (zh) * 2022-01-28 2022-05-17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尘站和清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122428A1 (en) Cleaner station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994212B (zh) 清洁器系统
EP4023126B1 (en)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and hand-held and upright integrated vacuum cleaner
CN214434009U (zh) 一种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及清洁系统
US20230218133A1 (en) Vacuum cleaner station, vacuum clean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acuum cleaner station
CN113116222B (zh) 一种回收装置、衔接装置、开合机构及垃圾回收系统
CN115426929A (zh) 吸尘器基站
CN110604512B (zh) 清洁设备、清洁机及其集尘盒
CN115443089B (zh) 工作站和包括该工作站的除尘系统
CN212698726U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的基站及其系统
KR101256636B1 (ko) 진공 청소기
CN214434010U (zh) 一种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及清洁系统
CN214434011U (zh) 一种扫地机的垃圾回收站及清洁系统
CN110638370A (zh) 一种便携式吸尘器及其操作方法
KR20210128786A (ko) 스테이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먼지 제거 시스템
US20230263348A1 (en) Cleaner station
EP4179940A1 (en) Cleaner station
CN114947606B (zh) 一种地刷组件、清洁设备及清洁方法
CN219229733U (zh) 一种便于倒尘的卧式吸尘设备
CN217013900U (zh) 清洁设备
CN217185999U (zh) 垃圾盒及清洁设备
CN219374531U (zh) 一种清洁机
CN219557136U (zh) 一种吸尘器主机
CN217744253U (zh) 清洁设备
CN216293902U (zh) 一种方便倒尘的手持式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