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5850U - 折叠工作灯 - Google Patents

折叠工作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25850U
CN214425850U CN202022456010.XU CN202022456010U CN214425850U CN 214425850 U CN214425850 U CN 214425850U CN 202022456010 U CN202022456010 U CN 202022456010U CN 214425850 U CN214425850 U CN 214425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lamp body
pivot
pivoting
receiv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560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仇富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utai Electric Co Ltd
Ningbo Futai Electr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utai Electr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utai Electric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utai Electric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5601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25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25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25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折叠工作灯包括至少二灯体单元和至少一枢转装置,其中所述枢转装置被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并且每一个所述枢转装置被可枢转地连接两个所述灯体单元,其中所述折叠工作灯具有一折叠状态和一展开状态,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两个所述灯体单元被保持在所述枢转装置的同侧,且相互叠置;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两个所述灯体单元被保持在所述枢转装置的两相对侧,且自所述枢转装置的两相对侧反向地延展。

Description

折叠工作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折叠工作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作灯分为固定式的照明灯和移动式的照明灯。对于固定式的照明灯适于对特定的照明场地使用,比如被固定安装在墙壁的壁灯或者被安装在天花板的吊灯等,这种灯具一般体型比较大,亮度比较大,能够照射的范围比较广,但是这种固定式的照明灯具的缺点是难以随着工作人员的需要进行移动。移动式照明灯的特点与固定式照明灯相反,比如手电筒灯,其中移动式照明灯体积小巧,适于携带,能够根据使用地点进行特定角度的摆放,以便照亮小角落的区域,但是现有技术的移动式照明灯的体型小很难实现大范围的照明。因此,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移动灯具,如果体型较大,则难以携带。因此,现有技术的移动式工作灯多具有下述的至少一缺陷:第一,有些现有技术的工作灯的体积较大,难以携带和存放;第二,有些现有技术的工作灯的体积较小,光照范围小,灯具使用过程中需要不停移动位置,使用操作不方便;第三,现有技术的工作灯在使用过程中的固定不方便,只能够适应特定的安装位置,一旦使用环境变化难以保持灯具的固定位置;第四,现有技术的工作灯的照明角度会随着灯具的安装位置而固定,难以调整;第五,现有技术的工作灯在使用后的收纳不当很容易对灯具造成破坏,影响以后的使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和电动车等车辆越来越多,也方便了人的出行,但是车辆的维修和检查对车主和维修人员来说越来越重视。车辆的引擎盖下的部位需要经常检查和维修,在检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引擎检修灯进行照明。现有技术的固定式灯具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难以照射到引擎盖下面的特定位置,而移动时灯具由于照明的范围小,需要不停移动位置,如果太大,则难以在车中携带,灯具也难以收纳和存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折叠工作灯能够被打开,以增大所述灯具的照射范围,并且所述折叠工作灯能够被折叠,以缩小所述折叠工作灯的体积,以便于收纳和存放。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折叠工作灯能够被枢转,在所述折叠工作灯被固定安装在一被安装物后,通过转动所述折叠工作灯,以调整所述折叠工作灯的照射角度和照射范围,有利于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折叠工作灯能够被悬挂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引擎盖,并根据所述引擎盖的宽度调整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悬挂长度,以适应所述车辆的引擎盖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折叠工作灯具有一折叠状态和一打开状态,并在所述折叠状态和所述打开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折叠工作灯的长度被缩小,有利于存放和收纳;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折叠工作灯被打开,有利于所述折叠工作灯扩大照明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折叠工作灯具有一锁合状态和一解锁状态,并在所述锁合状态和所述解锁状态直接切换,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时,所述折叠工作灯被锁合,有利于保护所述折叠工作灯,缩小所述折叠工作灯的体积,有利于收纳和存放;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折叠工作灯可被打开,以便向两端伸展,扩大所述折叠工作灯的照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折叠工作灯可被设置成三角形结构,有利于所述折叠工作灯被放置于地面,并保持结构的稳定,其中所述折叠工作灯包括警示单元,以使得所述折叠工作灯起到警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折叠工作灯能够被展开至平角状态,并保持各灯体单元发射的照射光相互平行,有利于提高光照射的范围,和维持所述折叠工作灯工作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实用新型的一折叠工作灯,包括:
至少二灯体单元;
至少一枢转装置,其中所述枢转装置被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并且每一个所述枢转装置被可枢转地连接两个所述灯体单元,其中所述折叠工作灯具有一折叠状态和一展开状态,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两个所述灯体单元被保持在所述枢转装置的同侧,且相互叠置;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两个所述灯体单元被保持在所述枢转装置的两相对侧,且自所述枢转装置的两相对侧反向地延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灯体单元包括一第一灯体单元、一第二灯体单元以及一第三灯体单元,所述枢转装置包括一第一枢转装置和一第二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灯体单元和所述第二灯体单元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枢转装置,所述第二灯体单元和所述第三灯体单元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枢转装置的翻转方向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的翻转方向互为反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灯体单元包括一第一灯体单元、一第二灯体单元以及一第三灯体单元,所述枢转装置包括一第一枢转装置和一第二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灯体单元和所述第二灯体单元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枢转装置,所述第二灯体单元和所述第三灯体单元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枢转装置的翻转方向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的翻转方向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灯体单元具有一发光面和一背光面,其中所述发光面与所述背光面背对背地设置,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灯体单元和所述第二灯体单元的所述发光面正向相对,所述第二灯体单元与所述第三灯体单元的所述背光面正向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枢转装置的翻转角度为0°至1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枢转装置包括一第一枢转单元、一第二枢转单元以及一止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枢转单元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被可相对地转动地耦接,所述第一枢转单元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形成一止动槽,其中所述止动单元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枢转装置的所述止动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枢转单元进一步设有一第一止动单元,所述第二枢转单元进一步设有一第二止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对应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共同形成所述止动槽,当所述止动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时,所述枢转装置处于一止动状态;当所述止动单元被推动至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时,所述止动单元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脱离,以允许所述第一枢转单元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相对地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止动单元包括一止动主体和设置于所述止动主体的至少一齿槽,其中所述齿槽被设置于所述止动主体的外周,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具有多个固定档位,其中所述止动单元的所述齿槽可被固定至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一个固定档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枢转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复位装置和一推动按钮,所述止动单元具有一止动位置和一可枢转位置,所述推动按钮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其中所述推动按钮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的外侧,所述止动单元被所述推动按钮推动自所述止动位置至所述可枢转位置,其中所述复位装置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并且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和所述止动单元之间,所述复位装置在弹性作用下推动所述止动单元自所述可枢转位置移动至所述止动位置,并保持在所述止动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枢转单元包括一第一承接部、一第一转体以及一第一转轴,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一承接部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转体,且所述第一转体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所述第二枢转单元包括一第二承接部、一第二转体以及一第二转轴,其中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承接部和所述第二转轴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转体,且所述第二转体与所述第二转轴同轴,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转轴被套设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转轴被同轴,以允许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相对地转动,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承接部正向对应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承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枢转单元进一步设有一第一凸弧面和一第一凹弧面,其中所述第一凸弧面被形成于所述第一转体,所述第一凹弧面被形成于所述第一承接部,所述第二枢转单元进一步设有一第二凸弧面和一第二凹弧面,其中所述第二凸弧面被形成于所述第二转体,所述第二凹弧面被形成于所述第二承接部,其中所述第一承接部具有一第一承接部上表面和一第一承接部下表面,所述第二承接部具有一第二承接部上表面和一第二承接部下表面,所述第一承接部的所述第一承接部上表面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凸弧面与所述第一承接部连接处的一切平面,所述第二承接部的所述第二承接部上表面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凸弧面与所述第二承接部连接处的一切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灯体单元包括一灯体主体和设置于所述灯体主体的至少一光源,其中所述灯体单元进一步包括一灯体前端和自所述灯体前端延伸的一灯体后端,其中所述灯体单元的所述灯体前端和/或所述灯体后端被固定于所述枢转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二锁合装置,其中所述锁合装置被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的外端,其中所述锁合装置与所述灯体单元之间形成一可容纳被钩挂物的锁挂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灯体单元具有一伸缩空间,所述锁合装置包括一锁合主体和设置于所述锁合主体的一伸缩装置,其中所述伸缩装置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的所述伸缩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一伸缩杆和一滑块,其中所述滑块被设置于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并随所述伸缩杆同步移动,其中所述灯体主体进一步包括一滑轨,所述伸缩装置的所述滑块被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合主体包括一固定器、一旋转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旋转单元的一钩挂单元,其中所述旋转单元具有一旋转槽,其中所述固定器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旋转单元的所述旋转槽,以允许所述旋转单元和所述固定器可相对地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一电源、至少一把手以及一灯体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电源被设置于所述把手,所述把手被固定于所述灯体单元,并且所述灯体单元被电气连接于所述电源,其中所述灯体控制装置被电气连接于所述灯体单元和所述电源,其被用于控制所述灯体单元的工作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折叠工作灯,包括:
至少二灯体单元;
至少一枢转装置,其中两个所述灯体单元被设置于一个所述的枢转装置,所述枢转装置可被枢转,使得与所述枢转装置相连的两个所述灯体单元相叠置;以及
至少一锁合装置,其中所述锁合装置被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的端部,所述锁合装置具有一锁挂空间,所述锁合装置可被枢转,以调整所述锁合装置的所述锁挂空间的位置和开口方向,其中所述灯体单元被相叠置时,所述锁合装置被枢转至所述锁合装置的所述锁挂空间开口朝向至少一所述灯体单元,以使至少一所述灯体单元被锁扣于所述锁合装置的所述锁挂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灯体单元包括一第一灯体单元、一第二灯体单元以及一第三灯体单元,所述枢转装置包括一第一枢转装置和一第二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灯体单元和所述第二灯体单元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枢转装置,所述第二灯体单元和所述第三灯体单元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枢转装置,所述锁合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其中所述锁合装置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灯体单元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三灯体单元的一端部,所述第一枢转装置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被枢转锁扣于所述锁合装置的所述锁挂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灯体单元包括一第一灯体单元和一第二灯体单元,所述枢转装置被设置于所述第一灯体单元和所述第二灯体单元,所述锁合装置包括一第一锁合装置和一第二锁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锁合装置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灯体单元,所述第二锁合装置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灯体单元,所述第一锁合装置可被锁扣于所述第二锁合装置的所述锁挂空间;或者所述第二锁合装置可被锁扣于所述第一锁合装置的所述锁挂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合装置包括一锁合主体和一伸缩装置,其中所述伸缩装置被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所述锁合主体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其中所述锁合装置进一步具有一锁合位置和至少一解锁位置,并且所述锁合主体被枢转,以使所述锁合装置在所述锁合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灯体单元被叠置且所述锁合装置被旋转至所述锁合位置时,所述锁合装置的所述锁挂空间的开口朝向于所述枢转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合装置包括一固定器、一旋转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旋转单元的一钩挂单元,其中所述固定器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伸缩装置,所述旋转单元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器,所述锁合装置的所述锁挂空间被形成于所述钩挂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器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固定单元、一第二固定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和所述第二固定单元被以夹持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所述旋转单元具有一旋转槽,其中所述固定器被设置于所述旋转单元的所述旋转槽,并且所述固定器被允许在所述旋转单元的所述旋转槽与所述旋转单元相对地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弹性元件和至少一限位元件,所述固定器进一步设有至少一弹簧槽,所述弹性元件和所述限位元件被设置于所述固定器的所述弹簧槽,所述旋转单元进一步设有一系列的卡位,其中所述卡位连通所述旋转单元的所述旋转槽,所述限位元件被所述弹性元件推动至所述旋转单元的所述卡位,所述限位元件限制所述固定器和所述旋转单元的相对转动,以保持所述旋转单元和所述固定器的相对转动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伸缩装置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一伸缩杆和一滑块,其中所述滑块被设置于所述伸缩杆的一个端部,以限制所述伸缩杆的移动,和保持所述伸缩杆的移动轨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灯体单元包括一灯体主体、设置于所述灯体主体的至少一光源以及至少一隔板,其中所述隔板和所述灯体主体形成一伸缩空间,所述伸缩装置的所述伸缩杆被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的所述伸缩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灯体主体进一步包括一滑轨,所述其中所述滑轨向内凸出于所述灯体单元的所述伸缩空间,其中所述滑块进一步设有一滑槽,其中所述滑块的所述滑槽适配于所述灯体主体的所述滑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合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牵引单元,所述牵引单元被可伸缩地连接所述锁合装置的所述伸缩杆于所述灯体单元的所述灯体主体,并且所述牵引单元处于被拉伸的牵引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枢转装置包括一第一枢转单元、一第二枢转单元以及一止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枢转单元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被可相对地转动地耦接,所述第一枢转单元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形成一止动槽,其中所述止动单元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枢转装置的所述止动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枢转单元进一步设有一第一止动单元,所述第二枢转单元进一步设有一第二止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对应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共同形成所述止动槽,当所述止动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时,所述枢转装置处于一止动状态;当所述止动单元被推动至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时,所述止动单元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脱离,以允许所述第一枢转单元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相对地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止动单元包括一止动主体和设置于所述止动主体的至少一齿槽,其中所述齿槽被设置于所述止动主体的外周,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具有多个固定档位,其中所述止动单元的所述齿槽可被固定至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一个固定档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折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解锁一第一枢转装置和一第二枢转装置,和保持所述第一枢转装置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处于解锁状态;和
互为反向地转动所述第一枢转装置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使得与所述第一枢转装置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的三个灯体单元相互叠置,其中相邻的两个灯体单元的发光面正向相对,相邻的两个灯体单元的背光面正向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折叠方法进一步包括:锁定所述第一枢转装置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使得所述第一枢转装置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从解锁状态转换至锁定状态,以使得所述折叠工作灯被保持在所述折叠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折叠工作灯的自锁方法,其中所述自锁方法包括:
折叠所述折叠工作灯,以使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折叠状态;和
旋转所述折叠工作灯的至少一锁合装置至一锁合位置,其中在所述锁合位置时,所述锁合装置的一锁挂空间开口朝向于所述折叠工作灯的一枢转装置,以使所述枢转装置被扣合在所述锁合装置的所述锁挂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锁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向外拉伸所述锁合装置的一锁合主体;和旋转所述锁合主体至所述锁合主体的一钩挂开口对应于所述枢转装置。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折叠工作灯的立体图,展示了所述折叠工作灯的展开状态。
图2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立体图,展示了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折叠状态。
图3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立体图,展示了所述折叠工作灯的解锁状态。
图4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立体图,展示了所述折叠工作灯的锁合状态。
图5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工作示意图,其中所述折叠工作灯被横向悬挂在一车辆的一引擎盖下方。
图6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工作示意图,其中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半展开状态,并且所述折叠工作灯被悬挂在车辆的引擎盖下方。
图7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分解示意图,其中该图展示了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
图8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一灯体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灯体单元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所述折叠工作灯的一锁合装置位于所述灯体单元的一伸缩空间。
图10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一枢转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所述折叠工作灯自所述折叠状态切换至所述展开状态。
图11A和图11B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枢转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枢转装置的剖视图,其中该图展示了所述枢转装置自所述折叠状态切换至所述展开状态的操作方法。
图13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由折叠状态到展开状态的动作示意图。
图14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锁合装置的旋转动作示意图。
图15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锁合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6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锁合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一把手的立体示意图,其中该图展示了所述把手被安装在所述灯体单元的端部。
图18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把手分解示意图。
图19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折叠流程示意图,其中该图展示了所述折叠工作灯由展开状态到折叠状态。
图20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锁合流程示意图,其中该图展示了所述折叠工作灯由解锁状态到锁合状态。
图21为依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折叠工作灯的立体图,展示了所述折叠工作灯的展开和解锁状态。
图22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立体图,展示了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折叠和锁合状态。
图23为依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折叠工作灯的立体图,展示了所述折叠工作灯的展开状态。
图24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立体图,展示了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折叠和锁合状态。
图25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折叠工作灯的立体图,展示了所述折叠工作灯的另一工作状态,其中所述折叠工作灯被设置成三脚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照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20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折叠工作灯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折叠工作灯包括至少二灯体单元10和至少一枢转装置20,其中所述灯体单元10被设置于所述枢转装置 20,由所述枢转装置20支撑并连接所述灯体单元10,并允许所述灯体单元10 基于所述枢转装置20转动,以使所述折叠工作灯具有一折叠状态和一展开状态,并在所述折叠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作为示例地,当所述灯体单元10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枢转装置20的数量为两个,其中所述灯体单元10和所述枢转装置20被顺次且交替地设置,即同一所述枢转装置20连接两个所述的灯体单元1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灯体单元10的数量可以为二个,并且所述枢转装置20的数量为一个;或者所述灯体单元10的数量可以为四个,并且所述枢转装置20的数量为三个,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灯体单元和所述枢转装置20的数量不做限制。
如图1所示,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连接同一所述枢转装置20的两个所述灯体单元10被设置于所述枢转装置20的两端,即所述枢转装置20基于两相反方向连接并支撑所述灯体单元10,以使得两个所述灯体单元10 自所述枢转装置20的两侧反方向延展,增大所述折叠工作灯的照射范围。值得一提的是,设所述枢转装置20连接的两个所述灯体单元10与所述枢转装置20 连线之间的展开角度为α,优选地,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α可达180°,即当所述折叠工作灯被全部展开时,所述折叠工作灯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灯体单元10处于同一平面,可最大化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灯体单元10的照射范围。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工作灯的各所述灯体单元10的照射方向同向,即所述折叠工作灯完全地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各所述灯体单元10同向照射(图示中X方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折叠工作灯从所述折叠状态展开至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灯体单元10被打开,适于照明。
如图2所示,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两个所述灯体单元10 位于所述枢转装置20的同一侧且相互叠置,使得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整体长度被缩小,有利于所述折叠工作灯的存放,节省了所述折叠工作灯的存放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完全地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枢转装置20连接的两个所述灯体单元10与所述枢转装置20之间的展开角度α最小可达0°。当所述折叠工作灯被完全折叠时,连接同一所述枢转装置20的两个所述灯体单元10在所述枢转装置20的同侧正向折叠(图示中Y方向)和/或反向折叠(图示中Y方向的反方向),以最小化所述折叠工作灯的灯体长度,适于存放和收纳。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工作灯自所述折叠状态切换为所述展开状态,由所述枢转装置20连接的两个所述灯体单元10与所述枢转装置20之间的展开角度α从0°至180°,即所述枢转装置20的翻转角度在0°到180°。
所述折叠工作灯进一步包括二锁合装置30,其中所述锁合装置30被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10的端部,且所述锁合装置30可被枢转,以允许所述锁合装置 30以枢转的方式在一锁合位置301和至少一解锁位置302之间切换。
如图3所示,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且当所述锁合装置30被旋转至所述解锁位置302,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解锁状态,以允许所述折叠工作灯自所述折叠状态被展开以至所述展开状态。如图4所示,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且当所述锁合装置30被旋转至所述锁合位置301时,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所述锁合装置30将所述灯体单元10扣在所述枢转装置20,以防止所述灯体单元10被展开。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锁合装置30 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10,所述锁合装置30可自所述灯体单元10的端部向外伸展,以延长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整体长度。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或板展开状态时,所述锁合装置30可被挂设或钩设于一被钩挂物,比如一车辆的引擎盖。
所述锁合装置30进一步设有至少一锁挂空间300,其中在锁合状态时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锁挂空间300适于容纳所述枢转装置20,在所述折叠工作灯悬挂使用时,所述锁合装置30适于将所述被附着去钩挂在所述锁挂空间300。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折叠工作灯在展开状态时,可被挂在所述被钩挂物的两侧,其中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锁合装置30可自所述灯体单元10的两端向外伸展,调整所述折叠工作灯的长度,以适应不同宽度的被钩挂物,比如车辆的引擎盖。所述折叠工作灯在半展开状态时,所述折叠工作灯的一个所述的锁合装置30被旋转至所述解锁位置302,以允许所述折叠工作灯被悬挂在所述车辆的引擎盖。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通过旋转所述锁合装置30被旋转至所述锁合位置301,使得所述枢转装置20被所述锁合装置30 钩挂在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所挂空间300,即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锁合装置30将所述枢转装置20和所述灯体单元10锁合,以实现所述折叠工作灯的自锁。如图7所示,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灯体单元10包括一第一灯体单元10a、一第二灯体单元10b以及一第三灯体单元10c,所述枢转装置20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枢转装置20a和一第二枢转装置20b,其中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和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枢转装置20a,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和所述第三灯体单元10c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枢转装置20b。所述灯体单元10具有一发光面101和一背光面102,其中所述灯体单元10自所述发光面101向外投射光线,中所述背光面102背向于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发光面101,即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发光面101与所述背光面102相背对背地设置。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以及所述第三灯体单元10c的所述发光面101相互平行(图示中X轴方向),即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各所述灯体单元10的光照射方向相互平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以及所述第三灯体单元10c的结构大致相同,以下以所述灯体单元10做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枢转装置20 的所述第一枢转装置20a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20b的结构和功能相同,以下以所述枢转装置20的结构和功能做进一步描述。
更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枢转装置20的所述第一枢转装置20a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20b被以互为反向翻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的两个端部。设所述第一枢转装置20a的翻转方向为正向,所述第二枢转装置20b的翻转方向为反向,即所述折叠工作灯在转动时,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和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向所述光照方向翻转(图示中X轴方向),以使得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的所述发光面 101a正对于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的发光面101b;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和所述第三灯体单元10c向所述光照方向的反向方翻转(图示中X轴反方向),以使得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的所述背光面 102b正对于所述第三灯体单元10c的所述背光面102c。简言之,所述折叠工作灯自所述展开状态切换为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灯体单元10 被折叠成三折结构,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b经所述第一枢转装置20a翻转被折叠在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的上方(沿图示中X轴方向),所述第三灯体单元10c 经所述第二枢转装置20b翻转被折叠在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的下方(沿图示中 X轴的反方向)。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锁合装置被设置于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的一个端部和所述第三灯体单元10c的一个端部,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两个所述锁合装置30可被枢转至所述锁合位置301。所述第一枢转装置20a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20b处于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锁挂空间300,以限制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和所述第三灯体单元10c的转动。在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锁合装置30自所述锁合位置301枢转至所述解锁位置302时,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锁合空间300处于所述第一枢转装置20a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20b的外侧,以允许所述折叠工作灯自所述折叠状态旋转展开至所述展开状态。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灯体单元10包括一灯体主体11和设置于所述灯体主体11的至少一光源12,其中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发光面101被形成于所述光源12的表面,所述光源12自所述发光面101向外投射照射光线。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背光面102被形成于所述灯体主体11且与所述发光面101背对背地设置。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光源11为LED光源,其中所述光源11呈长条状或板状结构的光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灯体单元10的形状和所述光源11的类型在此仅仅作为示例的,而非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灯体单元10还可被实施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光源11还可被实施为OLED光源。
所述灯体单元10进一步包括一灯体前端13和自所述灯体前端13延伸的一灯体后端14,其中所述第一枢转装置20a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灯体单元 10a的所述灯体后端14和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的所述灯体前端13,其中所述第二枢转装置20b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的所述灯体后端14 和所述第三灯体单元10c的所述灯体前端13。一个所述的锁合装置30被设置于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的所述灯体前端13,另一所述的锁合装置30被设置于所述第三灯体单元10c的所述灯体后端14。
优选地,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光源12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灯体主体11。更优选地,所述光源12被扣合在所述灯体主体11的上端。
所述灯体单元10进一步设有至少一灯体腔103,其中所述光源12和所述灯体主体11共同形成所述灯体腔103,并且所述光源12被设置于所述灯体腔103 的上方。值得一提的是,电气连接所述灯体单元10的电线或导线等电子元件被布置在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灯体腔103。所述灯体单元10进一步包括一隔板 15,所述隔板15被设置于所述灯体主体11,并且所述隔板15和所述灯体主体 11之间形成一伸缩空间104,其中所述隔板15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灯体腔103 和所述伸缩空间104之间。所述锁合装置30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10 的所述伸缩空间104。
相应地,所述灯体主体11进一步设有二对称的隔板安装槽110,所述隔板 15被设置于所述隔板安装槽110,所述隔板15被用以限制所述锁合装置30在所述伸缩空间104内平行伸缩地移动。
如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枢转装置20包括一第一枢转单元21和一第二枢转单元22以及一止动单元23,其中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被耦接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并且由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形成一止动槽 201,所述止动单元23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枢转装置20的所述止动槽201。两个所述灯体单元10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枢转装置20的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被可相对地转动设置,以便设置于所述枢转装置20的两个所述灯体单元10的展开和折叠。
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进一步设有一第一止动单元210,所述第二枢转单元 22进一步设有一第二止动单元220,其中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210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220对应,并且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210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220共同形成所述止动槽201。所述枢转装置20的所述止动单元23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枢转装置20的所述止动槽201。当所述止动单元23位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210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220时,即所述止动单元23位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 22之间,所述止动单元23阻止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相对地转动,即所述枢转装置20处于一止动状态。当所述止动单元23被推动至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210或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220时,所述止动单元23可随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相对地转动,或者所述止动单元23可随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相对地转动,即所述枢转单元处于一可枢转状态。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止动单元23被推至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220,其中所述止动单元23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脱离,以允许所述止动单元23随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止动单元23包括一止动主体231和形成于所述止动主体231 的至少一齿槽232,其中所述齿槽232被设置于所述止动主体231的外周。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210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220为适配于所述止动单元23的齿轮状凹槽。相应地,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210具有多个固定档位,当所述止动单元23进入到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210时,所述止动单元23的所述齿槽 232被固定至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一个固定档位,以使所述枢转装置20处于所述止动状态,阻止所述枢转装置20连接的两个所述灯体单元10转动,以保持所述灯体单元10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折叠工作灯可在所述折叠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的多个工作位置进行切换,即所述折叠工作灯可被展开(或折叠)至多个工作位置,并且在任意一个工作位置所述枢转装置 20能够被锁定,以保持所述折叠工作灯位姿的稳定性,不会被随意地展开或折叠。
作为示例的,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枢转装置20自所述折叠状态至所述展开状态每间隔10°设有一工作位置,即所述枢转装置20的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自所述折叠状态向所述展开状态相对地转动10°可被固定,并保持所述枢转装置20连接的两个所述灯体单元10相对位置和角度的固定,以使得所述折叠工作灯具有多种照明姿态,适应不同的照明环境,并且在不同照明环境下保持所述折叠工作灯的位姿稳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枢转装置20的固定工作位置在此仅仅作为示例的,而非限制。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枢转装置20的还可被实施为无极调整的方式固定所述灯体单元10的工作位置。
所述枢转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复位装置24和一推动按钮25,所述复位装置24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220,所述推动按钮25 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所述止动单元23具有一止动位置和一可枢转位置,当所述止动单元23处于所述止动位置时,即所述止动单元23位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210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220之间时,所述止动单元23阻止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 22的相对转动。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复位装置24在弹性作用下推动所述止动单元23处于所述止动位置。所述推动按钮25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 21,所述止动单元23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推动按钮25,其中所述推动按钮25 可将所述止动单元23由所述止动位置推动至所述可枢转位置,以使得所述枢转装置20处于所述可枢转状态。
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包括一第一承接部211、一第一转体212以及一第一转轴213,其中所述第一转轴213和所述第一承接部21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转体212,其中所述灯体单元10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承接部211。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包括一第二承接部221、一第二转体222以及一第三转轴223,其中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承接部221和所述第三转轴223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转体222,所述灯体单元10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承载部221。所述第一止动单元210被形成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转体212,所述第二止动单元220被形成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转体222。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转轴213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转轴223被同轴地设置,允许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转轴213 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转轴223相对地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承接部211正对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承接部221,以便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承接部211连接的所述灯体单元10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承接部221连接的所述灯体单元10能够正向地对应,避免所述灯体单元10之间相互交错。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由所述枢转装置20连接的两个所述灯体单元10上下地叠置,进一步减小所述折叠工作灯收纳所需的空间。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转轴213被套设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转轴223的外侧,并且通过所述第一转轴21和所述第二转轴223可枢转地固定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可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可枢转地固定所述第一转轴21和所述第二转轴223。所述止动单元23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转轴213,并在所述复位装置24的推力作用下保持所述止动单元23处于所述止动位置,当所述止动单元23在止动位置时受到所述推动按钮25的作用力,沿所述第一转轴213被推动至所述可枢转位置。
所述第一承接部211具有一第一承接空间2110,所述第二承接部221具有一第二承接空间2210,其中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灯体前端13或所述灯体后端 14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承接部211的所述第一承接空间2110或所述第二承接部221的所述第二承接空间2210。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进一步设有一第一凸弧面214和一第一凹弧面215,其中所述第一凸弧面214被形成于所述第一转体 212,所述第一凹弧面215被形成于所述第一承接部211。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 进一步设有一第二凸弧面224和一第二凹弧面225,其中所述第二凸弧面224被形成于所述第二转体222,所述第二凹弧面225被形成于所述第二承接部221。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凸弧面214正对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凹弧面225,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凸弧面224正对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凹弧面225,以允许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同轴转动。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转体212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转体222被实施为圆柱形结构即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凸弧面214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 22的所述第二凸弧面224为圆弧面。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转体212与所述第一承接部21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转体222与所述第二承接部221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一承接部211具有一第一承接部上表面2111和一第一承接部下表面 2112,其中所述第一承接部上表面2111与所述第二承接部下表面2112相背对背地设置;所述第二承接部221具有一第二承接部上表面2211和一第二承接部下表面2212,其中所述第二承接部221的所述第二承接部上表面2211与所述第二承接部下表面2212相背对背地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承接部211的所述第一承接部上表面2111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凸弧面214 与所述第一承接部211连接处的一切平面,所述第二承接部212的所述第二承接部上表面2211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凸弧面224与所述第二承接部221连接处的一切平面,以使所述枢转装置20的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被旋转至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承接部211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承接部221相互抵触,以阻止所述枢转装置20继续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承接部211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承接部221相互抵触时,即所述灯体单元10被完全展开时,所述枢转装置20的所述第一承接部211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承接部221被旋转至平角状态,即与所述枢转装置 20连接的两个所述灯体单元10处在同一长度方向相互延伸,进而最大化地延长所述折叠工作灯在展开状态时的照明长度。换句话说,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枢转装置20的所述第一承接部211与所述第二承接部221 正向相对,其中所述第一承接部211的所述第一承接部上表面2111平行地反向延伸于所述第二承接部212的所述第二承接部上表面2121。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枢转装置20的所述第一承接部211与所述第二承接部 221反向相对,其中所述第一承接部211的所述第一承接部下表面2112与所述第二承接部212的所述第二承接部下表面2122相面对面地设置。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凹弧面215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凹弧面225对应的弧度角大致为90°或稍小于90°,即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的所述第一转体212的直径是所述第一承接部211厚度的两倍大小,以使得所述折叠工作灯在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枢转装置20连接的两个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背光面102(或发光面 101)能够正面相对。
如图12所示,所述枢转装置20的所述第一枢转单元21进一步设有一第一线槽216,其中所述第一线槽216连通所述第一承接部211的第一承接空间2110 和所述第一止动单元210。所述枢转装置20的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进一步设有一第二线槽226,其中所述第二线槽226连通所述第二承接部221的所述第二承接空间2210和所述第二止动单元220。可以理解的是,被设置于所述枢转装置 20的两个所述灯体单元10的电线自所述第一承接部211的所述第一承接空间 2110经所述第一线槽216到达所述第一止动单元210,再经所述第二止动单元 220经所述第二线槽226到达所述第二承接部221的所述第二承接空间2210,以便实现两个所述灯体单元10的电气连接。
如图13至图16所示,所述锁合装置30包括一锁合主体31和一伸缩装置32,其中所述伸缩装置32被设置于所述锁合主体31,并自所述锁合主体31延伸。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伸缩装置32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灯体主体11。通过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锁合主体31牵引所述伸缩装置32自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伸缩空间104向所述灯体单元10的外侧延伸,延长所述折叠工作灯的长度或扩展所述锁合主体31的钩挂范围,以适应所述折叠工作灯的工作场景。如图5所示,在车辆的引擎维修时,牵引所述折叠工作灯两端的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锁合主体31,使得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伸缩装置32自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伸缩空间104被拉出,以便所述折叠工作灯钩挂在所述车辆引擎盖的两侧。
所述锁合主体31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伸缩装置32,所述锁合主体31具有一旋转轴,其中所述锁合主体31可基于所述旋转轴转动。优选地,所述锁合主体31可基于所述旋转轴自由地转动,即所述锁合主体31可在所述伸缩装置32 的端部360°地转动,以调整所述锁挂空间300的位置和角度。
所述伸缩装置32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伸缩空间104,所述伸缩装置32可在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伸缩空间104往复地移动。详细地说,所述伸缩装置32包括一伸缩杆321和一滑块322,其中所述滑块322被设置于所述伸缩杆321的一个端部,其被用以限制所述伸缩杆321的移动。所述伸缩杆321进一步包括一牵引端3211和自所述牵引端3211延伸的一滑动端3212,其中所述滑块322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伸缩杆321的所述滑动端3212,所述伸缩杆321的所述牵引端3211被固定于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锁合主体31。
所述锁合主体31通过所述伸缩杆321的所述牵引端3211牵引所述滑块322 与所述伸缩杆321同步移动。所述灯体主体11进一步包括一滑轨111,其中所述滑轨111向内凸出于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伸缩空间104。
所述锁合装置3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牵引单元33,其中所述牵引单元33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伸缩杆321和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灯体主体11。所述牵引单元33处于被拉伸的牵引状态,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伸缩杆321被所述牵引单元33牵引,以便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锁合主体31处于紧缩的状态,便于钩挂在被钩挂物。
优选地,所述牵引单元33的一端被设置于所述伸缩杆321的所述滑动端3212,所述牵引单元33的另一端被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灯体前端13或所述灯体后端14。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牵引单元33可以但不限于弹性皮筋、弹簧以及拉力带等弹性装置。
如图14所示,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锁合主体31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伸缩装置32。所述锁合主体31包括一固定器311、一旋转单元312以及设置于所述旋转单元312的一钩挂单元313,其中所述旋转单元312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器311,以允许所述旋转单元312和所述固定器311可相对地转动。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固定器311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伸缩杆321,以使得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锁合主体31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伸缩装置32。
所述固定器311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固定单元3111、一第二固定单元3112,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3111和所述第二固定单元3112的一弹性元件3113以及至少一限位元件3114,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单元3111和所述第二固定单元3112 被以夹持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伸缩杆321的所述牵引端3211。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单元3111和所述第二固定单元3112可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
所述固定器311进一步包括一固定器固定端3115和自所述固定器固定端3115延伸的一固定器枢转端3116,其中所述固定器311的所述固定器固定端3115 被固定于所述伸缩杆321的所述牵引端3211,所述固定器枢转端3116为圆柱形结构,其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旋转单元312。
所述旋转单元312具有一旋转槽3120,其中所述固定器311被设置于所述旋转单元312的所述旋转槽3120,并且所述固定器311被允许在所述旋转单元312 的所述旋转槽3120与所述旋转单元312相对地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单元进一步设有一系列的卡位3121,其中所述卡位3121环绕所述旋转单元312的所述旋转槽3120的周边,其中所述固定器311可被卡固在所述旋转单元312的所述卡位3121,以允许所述锁合装置30将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灯体单元10固定在当前的照射角度或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折叠工作灯被固定在被钩挂物后,用户可通过驱动所述灯体单元10或所述枢转装置20,以转动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固定器311,以使得所述固定器311和所述旋转单元312相对地转动。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可通过调整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固定器311和所述旋转单元312相对地转动角度,以调整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灯体单元10的照射角度,并且所述折叠工作灯可 360°旋转,以便根据使用场景调整所述折叠工作灯的照射角度和照射方向,提高了所述折叠工作灯的适用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枢转装置20允许所述灯体单元10在所述折叠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切换,以调整所述灯体单元的照射范围;其中所述锁合装置30允许所述灯体单元10在沿一轴向方向自由地转动,以调整所述灯体单元10的照射角度。简言之,所述折叠工作灯可根据使用需求调整其照射的范围和照射角度,提高了所述折叠工作灯的适用性。
所述固定器311进一步设有至少一弹簧槽3115,其中所述弹簧槽3115被形成于所述固定器311的所述第一固定单元3111和所述第二固定单元3112,所述弹性元件3113被设置于所述弹簧槽3115。所述限位元件3114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弹簧槽3115,并且所述限位元件3114被所述弹性元件3113推动至所述旋转单元312的所述卡位3121,借以所述限位元件3114限制所述固定器311和所述旋转单元312的相对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锁合装置30被驱动旋转时,所述限位元件3114被所述卡位3121挤压,回缩至所述固定器311的所述弹簧槽3115,以允许所述限位元件3114被切换至另一所述卡位3121的位置,即所述锁合装置30被旋转至另一角度,以使得所述灯体单元10在不同的旋转角度下保持固定。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3113被实施为一弹簧,所述限位元件3114被实施为一球形钢珠。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弹性元件3113和所述限位元件3114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质的,而非限制。
所述锁合主体3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阻尼垫314,其中所述阻尼垫314被设置于所述固定器311的外周,所述阻尼垫314间隔在所述固定器311和所述旋转单元312的内壁之间。所述锁合主体31的所述固定器311和所述旋转单元312之间相对转动时,所述阻尼垫314增加所述固定器311和所述旋转单元312之间的摩擦力,以减缓所述固定器311和所述旋转单元312转动速度。
所述旋转单元312具有安装通孔3120,固定装置比如螺钉通过所述旋转单元 312的所述安装通孔3120固定所述旋转单元312与所述固定器311,以使得所述固定器311与所述旋转单元312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器311,防止所述旋转单元312与所述固定器311脱离。
所述钩挂单元313具有一钩挂开口3130,其中所述钩挂开口3130连通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锁挂空间300,其中被钩挂物,比如引擎盖自所述钩挂单元 313的所述钩挂开口3130进入到所述锁挂空间300,以使所述折叠工作灯被钩挂在所述被钩挂物。
优选地,所述旋转单元312与所述钩挂单元313为一体式结构,通过旋转所述锁合主体31,调整所述钩挂单元313的所述钩挂开口3130的开口方向,以调整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锁挂空间300的位置。
如图7所示,所述折叠工作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电源40和至少一把手50,其中所述电源40被设置于所述把手50,所述灯体单元10被电气连接于所述电源40,所述电源40为所述灯体单元10提供工作电能。所述把手50被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10的端部,以供用户通过所述把手50操作所述折叠工作灯,比如旋转所述折叠工作灯的照射角度,折叠所述灯体单元等。
所述把手50被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10的端部,其被用于固定所述电源40 和限制所述锁合装置30,以防止所述锁合装置30脱离所述灯体单元10。所述把手50被设置包裹在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灯体前端13(或所述灯体后端14) 的外周,其中所述灯体单元10被所述把手50固定,因此,所述把手50被用于保护所述灯体单元10和所述电源40。所述把手50被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灯体前端13(或所述灯体后端14),其还被用于对接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锁合主体31和缓冲所述锁合装置30回复至初始状态时对所述灯体单元10的冲击作用。
如图17至图18所示,详细地说,所述把手50进一步包括两个第一把手单元51和两个第二把手单元52,其中所述电源40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把手单元51。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把手50的所述第一把手单元51和所述第二把手单元52互为反向地安装在所述折叠工作灯的两端,即所述第一把手单元51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第三灯体单元10c的所述灯体后端14,所述第二把手单元52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的所述灯体前端13,并且所述第一把手单元51和所述第二把手单元52的安装方向相反,以便所述折叠工作灯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
如图18所示,所述第一把手单元51进一步包括一电池仓511、一灯体固定部512以及一锁合装置对接部513,其中所述电源40被设置于所述把手单元51 的所述电池仓511,所述灯体固定部512被固定在所述灯体单元10a的所述灯体前端13,其中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锁合主体31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锁合装置对接部513。所述第一把手单元5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止脱件514和进一步设有至少一伸缩腔515,其中所述止脱件514被设置于所述伸缩腔515,并且所述伸缩装置32可在所述第一把手单元51的所述伸缩腔515内伸缩地移动。所述止脱件514被设置于所述伸缩腔515,以限制所述伸缩腔515的孔径,使得所述伸缩腔515的孔径小于所述滑块322,防止所述伸缩装置32的所述滑块322自所述第一把手单元51的所述伸缩腔515滑出。
所述折叠工作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灯体控制装置60,其中所述灯体控制装置60被电气连接于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电源40和所述灯体单元10,其中所述灯体控制装置60被用于控制所述灯体单元10的工作状态。所述灯体控制装置 60包括一控制开关61、一控制器62以及至少一指示灯63,其中所述控制开关 61、所述控制器62以及所述指示灯63被设置于所述把手50的所述第一把手单元51。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电源40 位可充电电源,相应地,所述折叠工作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充电单元70,其中所述充电单元70被电气连接于所述电源40,由所述充电电源70为所述电源40 充电。所述充电单元70被设置于所述把手50的所述第一把手单元51。
如图18所示,所述把手50的所述第二把手单元52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的所述灯体前端13。所述第二把手单元52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把手单元5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所述第二把手单元52被安装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把手单元51的安装方向相反。
如图19示出了所述折叠工作灯自所述展开状态转换至所述折叠状态的动作流程。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折叠工作灯的折叠方法,其中所述折叠方法包括:步骤一,解锁所述枢转装置20的所述第一枢转装置20a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20b,使得所述第一枢转装置20a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20b从锁定状态转换至所述解锁状态;和步骤二,基于所述灯体单元10的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互为反向地转动所述第一枢转装置20a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20b,正向对应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和所述第三灯体单元10c与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其中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与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的所述发光面101正向相对,所述第二灯体单元 10b所述第三灯体单元10c的所述背光面102正向相对。
在上述折叠方法的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枢转装置20的所述第一枢转装置20a 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20b的解锁步骤包括如下:驱动所述止动单元23至所述第二枢转单元22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220,以使得所述枢转装置20自所述止动状态切换至所述可枢转状态;和保持所述止动单元23处于所述第二止动单元220,以保持所述枢转装置20处于所述可枢转状态。上述折叠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三,锁定所述枢转装饰20的所述第一枢转装置20a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20b,使得所述第一枢转装置20a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20b从所述解锁状态转换至所述锁定状态,以使得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
如图20示出了所述折叠工作灯自所述解锁状态转换至所述锁合状态的自锁动作流程。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折叠工作灯的自锁方法,其中所述自锁方法包括:步骤一,折叠所述折叠工作灯,使得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和步骤二,旋转所述锁合装置30,以至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锁挂空间300对应于所述枢转装置20,以使得所述枢转装置20被所述锁合装置30扣合在所述锁挂空间300。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自锁方法的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折叠方法与上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折叠方法相同。
上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自锁方法的所述步骤二进一步包括步骤:拉伸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锁合主体31;和在拉伸状态下旋转所述锁合主体31,以至所述锁合主体31的一钩挂开口3130对应于所述枢转装置20。
参照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之图21和图22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折叠工作灯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灯体主体10的数量为两个,即所述灯体主体10包括一第一灯体主体10a和一第二灯体主体10b,所述枢转装置20的数量为一个,其中所述枢转装置20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灯体主体10a和所述第二灯体主体10b。值得一提的是,与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相同的是,所述灯体主体10、所述枢转装置20、所述锁合装置30、所述电源40、所述把手50、所述灯体控制装置60以及所述充电单元70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点在于所述枢转装置20和所述灯体单元10的数量,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折叠方法以及所述折叠工作灯的自锁方法。
当所述折叠工作灯自所述展开状态转动至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的所述发光面101和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的所述发光面101正向相对;或者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的所述背光面102正向相对。简言之,所述枢转装置20被设置正向翻转或者反向翻转,以使得所述灯体单元 10相互折叠。
当所述折叠工作灯自锁时,其中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设置于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的所述锁合装置30被钩挂于另一所述锁合装置30;或者被设置于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的所述锁合装置30被钩挂于设置于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的所述锁合装置30,以实现所述折叠工作灯的自锁。
所述锁合装置30包括一第一锁合装置30a和一第二锁合装置30b,其中所述第一锁合装置30a被设置于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的一个端部,其中所述第一锁合装置30a与所述枢转装置20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二锁合装置30b被设置于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b的一个端部,其中所述第一锁合装置30b与所述枢转装置 20相对设置。
作为示例的,经翻转所述枢转装置20,使得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锁合装置30a被调整至所述锁合位置301,所述第二锁合装置30b钩挂在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锁挂空间300,即所述第二锁合装置30b被所述第一锁合装置30a钩挂,以实现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折叠后的自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调整所述第二锁合装置30b的旋转角度,以使得所述第二锁合装置30b的所述锁挂空间300对应于所述第一锁合装置30a,以使得第一锁合装置30a被锁挂在所述第二锁合装置30b,即实现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折叠自锁。
参照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之图23至图25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折叠工作灯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折叠工作灯包括三个灯体单元10、两个枢转装置20、两个锁合装置30、一电源40、两个把手50、一灯体控制装置60以及一充电单元70,与上述较佳实施例相同的是,所述灯体单元 10、所述枢转装置20、所述锁合装置30、所述电源40、所述把手50、所述灯体控制装置60以及所述充电单元70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点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枢转装置20的折叠方向为通向折叠,并且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折叠方法与上述较佳实施例不同。
详细地讲,所述枢转装置20被设置于两个灯体单元10之间,其被用于翻转与之相连的所述灯体单元10,以使得所述折叠工作灯在所述折叠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和所述第三灯体单元10c被折叠在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的上方或下方。
与上述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两个所述的枢转装置20的转动方向相同,并且所述折叠工作灯在所述折叠状态下为三折结构,即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位于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和所述第三灯体单元10c之间;或者所述第三灯体单元 10a位于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和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c之间。所述枢转装置20 的一第一枢转装置20a被设置于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和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 之间,所述枢转装置20的一第二枢转装置20b被设置于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 和所述第三灯体单元10c之间。先通过枢转所述第一枢转装置20a,使得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被折叠至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的上方(或下方),再通过转动所述第二枢转装置20b,使得所述第三灯体单元10c被折叠至所述第一灯体单元 10a的上方(或下方),以实现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折叠。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工作灯的所述自锁方法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自锁方法不同,其不同点在于,只需要一端的所述锁合装置30将一枢转装置20锁挂即可实现所述折叠工作灯的自锁。
如图24所示,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锁合装置30被旋转至所述锁合位置301,其中所述枢转装置20的所述第二枢转装置20b被所述锁合装置30锁挂在所述锁合装置30的所述锁挂空间300,以实现所述折叠工作灯的自锁。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工作灯还可被折叠成三角形支撑结构,即基于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翻转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 和所述第三灯体单元10c,以使得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所述第二灯体单元10b 以及所述第三灯体单元10c通过所述枢转装置20的所述第一枢转装置20a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20b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被设置于所述第一灯体单元10a和所述第三灯体单元10c的两个所述锁合装置30相互钩挂,以使得折叠工作灯形成的所述三角形支撑结构稳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折叠工作灯被折叠成所述三角形支撑结构,可被用作车用三角警示牌,在车辆需要停放在道路时,使用所述折叠工作灯作为警示灯。
相应地,所述折叠工作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警示单元80,其中所述警示单元 80被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10的侧边。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警示单元80可以但不限于反光条,其中所述反光条被贴附在所述灯体单元 10的两侧,当灯光照射到所述警示单元80时,所述警示单元80通过反射光线的方式发出警示信号。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8)

1.一折叠工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二灯体单元;
至少一枢转装置,其中所述枢转装置被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并且每一个所述枢转装置被可枢转地连接两个所述灯体单元,其中所述折叠工作灯具有一折叠状态和一展开状态,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两个所述灯体单元被保持在所述枢转装置的同侧,且相互叠置;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两个所述灯体单元被保持在所述枢转装置的两相对侧,且自所述枢转装置的两相对侧反向地延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灯体单元包括一第一灯体单元、一第二灯体单元以及一第三灯体单元,所述枢转装置包括一第一枢转装置和一第二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灯体单元和所述第二灯体单元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枢转装置,所述第二灯体单元和所述第三灯体单元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枢转装置的翻转方向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的翻转方向互为反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灯体单元包括一第一灯体单元、一第二灯体单元以及一第三灯体单元,所述枢转装置包括一第一枢转装置和一第二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灯体单元和所述第二灯体单元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枢转装置,所述第二灯体单元和所述第三灯体单元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枢转装置的翻转方向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的翻转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灯体单元具有一发光面和一背光面,其中所述发光面与所述背光面背对背地设置,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灯体单元和所述第二灯体单元的所述发光面正向相对,所述第二灯体单元与所述第三灯体单元的所述背光面正向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枢转装置的翻转角度为0°至180°。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枢转装置包括一第一枢转单元、一第二枢转单元以及一止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枢转单元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被可相对地转动地耦接,所述第一枢转单元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形成一止动槽,其中所述止动单元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枢转装置的所述止动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第一枢转单元进一步设有一第一止动单元,所述第二枢转单元进一步设有一第二止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对应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共同形成所述止动槽,当所述止动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时,所述枢转装置处于一止动状态;当所述止动单元被推动至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时,所述止动单元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脱离,以允许所述第一枢转单元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相对地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止动单元包括一止动主体和设置于所述止动主体的至少一齿槽,其中所述齿槽被设置于所述止动主体的外周,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具有多个固定档位,其中所述止动单元的所述齿槽可被固定至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一个固定档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枢转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复位装置和一推动按钮,所述止动单元具有一止动位置和一可枢转位置,所述推动按钮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其中所述推动按钮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的外侧,所述止动单元被所述推动按钮推动自所述止动位置至所述可枢转位置,其中所述复位装置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并且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和所述止动单元之间,所述复位装置在弹性作用下推动所述止动单元自所述可枢转位置移动至所述止动位置,并保持在所述止动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第一枢转单元包括一第一承接部、一第一转体以及一第一转轴,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一承接部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转体,且所述第一转体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所述第二枢转单元包括一第二承接部、一第二转体以及一第二转轴,其中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承接部和所述第二转轴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转体,且所述第二转体与所述第二转轴同轴,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转轴被套设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转轴被同轴,以允许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相对地转动,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承接部正向对应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承接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工作灯,所述第一枢转单元进一步设有一第一凸弧面和一第一凹弧面,其中所述第一凸弧面被形成于所述第一转体,所述第一凹弧面被形成于所述第一承接部,所述第二枢转单元进一步设有一第二凸弧面和一第二凹弧面,其中所述第二凸弧面被形成于所述第二转体,所述第二凹弧面被形成于所述第二承接部,其中所述第一承接部具有一第一承接部上表面和一第一承接部下表面,所述第二承接部具有一第二承接部上表面和一第二承接部下表面,所述第一承接部的所述第一承接部上表面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凸弧面与所述第一承接部连接处的一切平面,所述第二承接部的所述第二承接部上表面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凸弧面与所述第二承接部连接处的一切平面。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灯体单元包括一灯体主体和设置于所述灯体主体的至少一光源,其中所述灯体单元进一步包括一灯体前端和自所述灯体前端延伸的一灯体后端,其中所述灯体单元的所述灯体前端和/或所述灯体后端被固定于所述枢转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工作灯,进一步包括二锁合装置,其中所述锁合装置被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的外端,其中所述锁合装置与所述灯体单元之间形成一可容纳被钩挂物的锁挂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灯体单元具有一伸缩空间,所述锁合装置包括一锁合主体和设置于所述锁合主体的一伸缩装置,其中所述伸缩装置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的所述伸缩空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一伸缩杆和一滑块,其中所述滑块被设置于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并随所述伸缩杆同步移动,其中所述灯体主体进一步包括一滑轨,所述伸缩装置的所述滑块被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锁合主体包括一固定器、一旋转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旋转单元的一钩挂单元,其中所述旋转单元具有一旋转槽,其中所述固定器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旋转单元的所述旋转槽,以允许所述旋转单元和所述固定器可相对地转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工作灯,进一步包括一电源、至少一把手以及一灯体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电源被设置于所述把手,所述把手被固定于所述灯体单元,并且所述灯体单元被电气连接于所述电源,其中所述灯体控制装置被电气连接于所述灯体单元和所述电源,其被用于控制所述灯体单元的工作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工作灯,其中所述灯体单元包括一第一灯体单元、一第二灯体单元以及一第三灯体单元,所述枢转装置包括一第一枢转装置和一第二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灯体单元和所述第二灯体单元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枢转装置,所述第二灯体单元和所述第三灯体单元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枢转装置的翻转方向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的翻转方向互为反向;或者所述第一枢转装置的翻转方向和所述第二枢转装置的翻转方向相同,其中所述灯体单元具有一发光面和一背光面,其中所述发光面与所述背光面背对背地设置,当所述折叠工作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灯体单元和所述第二灯体单元的所述发光面正向相对,所述第二灯体单元与所述第三灯体单元的所述背光面正向相对,其中所述枢转装置的翻转角度为0°至180°,其中所述枢转装置包括一第一枢转单元、一第二枢转单元以及一止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枢转单元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被可相对地转动地耦接,所述第一枢转单元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形成一止动槽,其中所述止动单元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枢转装置的所述止动槽,其中所述第一枢转单元进一步设有一第一止动单元,所述第二枢转单元进一步设有一第二止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对应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共同形成所述止动槽,当所述止动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时,所述枢转装置处于一止动状态;当所述止动单元被推动至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时,所述止动单元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脱离,以允许所述第一枢转单元和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相对地转动,其中所述止动单元包括一止动主体和设置于所述止动主体的至少一齿槽,其中所述齿槽被设置于所述止动主体的外周,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具有多个固定档位,其中所述止动单元的所述齿槽可被固定至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一个固定档位,其中所述枢转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复位装置和一推动按钮,所述止动单元具有一止动位置和一可枢转位置,所述推动按钮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其中所述推动按钮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止动单元的外侧,所述止动单元被所述推动按钮推动自所述止动位置至所述可枢转位置,其中所述复位装置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止动单元,并且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和所述止动单元之间,所述复位装置在弹性作用下推动所述止动单元自所述可枢转位置移动至所述止动位置,并保持在所述止动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枢转单元包括一第一承接部、一第一转体以及一第一转轴,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一承接部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转体,且所述第一转体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所述第二枢转单元包括一第二承接部、一第二转体以及一第二转轴,其中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承接部和所述第二转轴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转体,且所述第二转体与所述第二转轴同轴,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转轴被套设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转轴被同轴,以允许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相对地转动,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承接部正向对应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承接部,所述第一枢转单元进一步设有一第一凸弧面和一第一凹弧面,其中所述第一凸弧面被形成于所述第一转体,所述第一凹弧面被形成于所述第一承接部,所述第二枢转单元进一步设有一第二凸弧面和一第二凹弧面,其中所述第二凸弧面被形成于所述第二转体,所述第二凹弧面被形成于所述第二承接部,其中所述第一承接部具有一第一承接部上表面和一第一承接部下表面,所述第二承接部具有一第二承接部上表面和一第二承接部下表面,所述第一承接部的所述第一承接部上表面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一凸弧面与所述第一承接部连接处的一切平面,所述第二承接部的所述第二承接部上表面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枢转单元的所述第二凸弧面与所述第二承接部连接处的一切平面,其中所述灯体单元包括一灯体主体和设置于所述灯体主体的至少一光源,其中所述灯体单元进一步包括一灯体前端和自所述灯体前端延伸的一灯体后端,其中所述灯体单元的所述灯体前端和/或所述灯体后端被固定于所述枢转装置,进一步包括二锁合装置,其中所述锁合装置被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的外端,其中所述锁合装置与所述灯体单元之间形成一可容纳被钩挂物的锁挂空间灯,其中所述灯体单元具有一伸缩空间,所述锁合装置包括一锁合主体和设置于所述锁合主体的一伸缩装置,其中所述伸缩装置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灯体单元的所述伸缩空间,其中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一伸缩杆和一滑块,其中所述滑块被设置于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并随所述伸缩杆同步移动,其中所述灯体主体进一步包括一滑轨,所述伸缩装置的所述滑块被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其中所述锁合主体包括一固定器、一旋转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旋转单元的一钩挂单元,其中所述旋转单元具有一旋转槽,其中所述固定器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旋转单元的所述旋转槽,以允许所述旋转单元和所述固定器可相对地转动,进一步包括一电源、至少一把手以及一灯体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电源被设置于所述把手,所述把手被固定于所述灯体单元,并且所述灯体单元被电气连接于所述电源,其中所述灯体控制装置被电气连接于所述灯体单元和所述电源,其被用于控制所述灯体单元的工作状态。
CN202022456010.XU 2020-10-29 2020-10-29 折叠工作灯 Active CN214425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6010.XU CN214425850U (zh) 2020-10-29 2020-10-29 折叠工作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6010.XU CN214425850U (zh) 2020-10-29 2020-10-29 折叠工作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25850U true CN214425850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59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56010.XU Active CN214425850U (zh) 2020-10-29 2020-10-29 折叠工作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258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4331A (zh) * 2021-12-28 2022-05-13 桂林智神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用灯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4331A (zh) * 2021-12-28 2022-05-13 桂林智神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用灯具
CN114484331B (zh) * 2021-12-28 2023-10-27 桂林智神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用灯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42045B2 (en) Utility light with articulating mounting legs adapted with suction cup fasteners
EP3532768B1 (en) Site light
US5148849A (en) Lighted retractable awning
CN214425850U (zh) 折叠工作灯
EP3715701B1 (en) Clamping work light
US20100296301A1 (en) Pull-down Self-supportive Lighting mounted on hand-reachable ceilings
US10429013B1 (en) Portable worklight
US5428520A (en) Adjustable protable utility light stand
KR101282241B1 (ko) 휴대용 교통안전표시기
GB2416025A (en) Multi-lamp torch with swivel handle
CN214425851U (zh) 折叠工作灯
CN218237260U (zh) 支撑座、风扇及灯具
US8632231B1 (en) Mechanic's light
US11933480B2 (en) Portable lighting systems
CN114427672A (zh) 折叠工作灯及其折叠方法和自锁方法
CN214001850U (zh) 一种充电口盖结构、充电机构及电动汽车
US20120300438A1 (en) Folding spotlight
CN216897203U (zh) 一种照明装置
US11454358B2 (en) Work light
US7670024B2 (en) Utility light
CN211475558U (zh) 一种便携式工作灯
US7048417B1 (en) Adjustable desk lamp
GB2499640A (en) Portable, collapsible warning sign with housing
CN218846017U (zh) 一种折叠三叶灯
CN110207076A (zh) 一种可折叠的多功能工作灯及其底部折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