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4285U - 一种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24285U CN214424285U CN202023103744.6U CN202023103744U CN214424285U CN 214424285 U CN214424285 U CN 214424285U CN 202023103744 U CN202023103744 U CN 202023103744U CN 214424285 U CN214424285 U CN 2144242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frame
- sliding
- buffer
- wall
- control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所述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包括墙体和安装在墙体上的主框架;滑槽,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滑槽的一侧为开口;滑孔,所述滑孔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一侧,所述滑孔与所述滑槽相连通,所述主框架的顶部设有衔接孔,所述衔接孔与所述滑孔相连通;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墙体上,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滑孔相连通;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墙体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具有在室内发生火灾时可以较为快速的自动打开窗户,较为有效的排出有害气体、方便人们逃生、在自动关闭窗户时可以较为有效的减少震动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开窗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开窗器是应用广泛的开窗执行机构。它广泛应用于高窗、智能控制要求的需要等。它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控制简单、适用工作环境恶劣的场合,开启和关闭力量大,从而取代人工的手动操作。
传统的窗户一般都是人工开窗,在需要通风的时候才会把窗户打开,当室内发生火灾,这时窗户可能会处于密封的状态,火灾发生时会产生很多的有害气体,无法得到有效的排出,等到人们察觉到时可能为时已晚,人体会吸入有害气体,长时间可能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在室内发生火灾时可以较为快速的自动打开窗户,较为有效的排出有害气体、方便人们逃生、在自动关闭窗户时可以较为有效的减少震动的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包括:墙体和安装在墙体上的主框架;滑槽,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滑槽的一侧为开口;滑孔,所述滑孔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一侧,所述滑孔与所述滑槽相连通,所述主框架的顶部设有衔接孔,所述衔接孔与所述滑孔相连通;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墙体上,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滑孔相连通;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墙体上;滑轨,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滑槽的底部内壁上;两个滑动机构,两个所述滑动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两个缓冲机构,两个所述缓冲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螺杆、减速电机、滑块、矩形块、玻璃框架和钢化玻璃,所述第一腔体设置在所述墙体上,所述第一腔体分别与所述滑孔和所述安装槽相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转动槽,所述第二腔体设置在所述转动槽的一侧内壁上,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转动槽内,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螺纹安装在所述螺杆上,所述矩形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的底部,所述玻璃框架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所述玻璃框架的顶部与所述矩形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钢化玻璃固定安装在所述玻璃框架上。
优选的,两个所述转动槽的内壁均固定镶嵌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均固定套设在所述螺杆上。
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衔接块、滑杆和四个滚轮,所述衔接块设置在所述滑轨内,所述滑杆的顶端与所述玻璃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底端与所述衔接块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滚轮对称转动安装在所述衔接块上,四个所述滚轮均与所述滑轨的内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槽、缓冲块和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槽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缓冲块设置在所述缓冲槽内,所述缓冲块与所述缓冲槽相适配,所述缓冲块的一侧与所述玻璃框架相接触,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缓冲槽的一侧内壁和所述缓冲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述玻璃框架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垫,两个所述密封垫均与所述主框架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框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烟雾传感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通过烟雾传感器、控制器、减速电机、螺杆、滑块、矩形块、玻璃框架、钢化玻璃、滑杆、衔接块、滚轮、滑轨、滑槽、滑孔和安装槽,可以自动打开窗户,较为有效的排出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浓雾,还可以方便人们进行逃生,以降低人们的伤亡程度;通过缓冲块、缓冲弹簧和缓冲槽,这样就可以增加缓冲效果,减少玻璃框架直接触碰主框架造成震动,较为有效的防止玻璃震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主框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所示墙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原理框图。
图中标号:1、墙体;2、主框架;3、滑槽;4、滑孔;5、安装槽;6、第一腔体;7、第二腔体;8、螺杆;9、减速电机;10、滑块;11、矩形块;12、玻璃框架;13、钢化玻璃;14、滑轨;15、衔接块;16、滑杆;17、滚轮;18、缓冲槽;19、缓冲块;20、缓冲弹簧;21、密封垫;22、烟雾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主框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所示墙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原理框图。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包括:墙体1和安装在墙体1上的主框架2;滑槽3,所述滑槽3设置在所述主框架2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滑槽3的一侧为开口;滑孔4,所述滑孔4设置在所述主框架2的一侧,所述滑孔4与所述滑槽3相连通,所述主框架2的顶部设有衔接孔,所述衔接孔与所述滑孔4相连通;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设置在所述墙体1上,所述安装槽5与所述滑孔4相连通;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墙体1上;滑轨14,所述滑轨14固定安装在所述滑槽3的底部内壁上;两个滑动机构,两个所述滑动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框架2上;两个缓冲机构,两个所述缓冲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框架2上。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腔体6、第二腔体7、螺杆8、减速电机9、滑块10、矩形块11、玻璃框架12和钢化玻璃13,所述第一腔体6设置在所述墙体1上,所述第一腔体6分别与所述滑孔4和所述安装槽5相连通,所述第一腔体6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转动槽,所述第二腔体7设置在所述转动槽的一侧内壁上,所述螺杆8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转动槽内,所述减速电机9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腔体7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减速电机9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0螺纹安装在所述螺杆8上,所述矩形块11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10的底部,所述玻璃框架12设置在所述主框架2上,所述玻璃框架12的顶部与所述矩形块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钢化玻璃13固定安装在所述玻璃框架12上,可用来打开所述玻璃框架12。
两个所述转动槽的内壁均固定镶嵌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均固定套设在所述螺杆8上,可以更好的去固定。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衔接块15、滑杆16和四个滚轮17,所述衔接块15设置在所述滑轨14内,所述滑杆16的顶端与所述玻璃框架12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6的底端与所述衔接块15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滚轮17对称转动安装在所述衔接块15上,四个所述滚轮17均与所述滑轨14的内壁转动连接,可以更好的使所述玻璃框架12移动。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槽18、缓冲块19和缓冲弹簧20,所述缓冲槽18设置在所述主框架2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缓冲块19设置在所述缓冲槽18内,所述缓冲块19与所述缓冲槽18相适配,所述缓冲块19的一侧与所述玻璃框架12相接触,所述缓冲弹簧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缓冲槽18的一侧内壁和所述缓冲块19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可以用来增加缓冲效果,减少所述玻璃框架12关闭直接触碰所述主框架2造成震动,较为有效的防止玻璃震碎。
所述玻璃框架1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垫21,两个所述密封垫21均与所述主框架2密封连接,可以用来密封。
所述主框架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烟雾传感器22,在室内发生火灾时可以检测到一定的浓雾,进而自动启动减速电机9,去打开所述玻璃框架12,去排出浓雾和有害气体,方便人们进行逃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墙体1上设有通风口,钢化玻璃13位于通风口的一侧,钢化玻璃13为透明材质,这样不易遮挡阳光,平时还可以进行遮挡密封;
使用时,在室内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很多的有害气体和浓雾,这时窗户正处于密封状态的时候,烟雾传感器22检测到一定浓度的浓雾时,会通过控制器自动启动减速电机9,减速电机9带动螺杆8转动,螺杆8带动滑块10向左运动,滑块10带动矩形块11向左运动,矩形块11带动玻璃框架12和钢化玻璃13向左运动,玻璃框架12带动两个滑杆16向左运动,两个滑杆16带动两个衔接块15向左运动,两个衔接块15带动八个滚轮17在滑轨14内转动,进而使玻璃框架12通过滑槽3和滑孔4向左运动到安装槽5内,这时主框架2上的通风口会较为有效的排出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浓雾,还可以方便人们进行逃生,以降低人们的伤亡程度;
在玻璃框架12关闭时,玻璃框架12在接触到两个缓冲块19时带动两个缓冲块19向右运动,使两个缓冲弹簧20收紧,进而使玻璃框架12缓慢的接触主框架2,这样就可以增加缓冲效果,减少直接触碰造成震动,较为有效的防止玻璃震碎。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通过烟雾传感器22、控制器、减速电机9、螺杆8、滑块10、矩形块11、玻璃框架12、钢化玻璃13、滑杆16、衔接块15、滚轮17、滑轨14、滑槽3、滑孔4和安装槽5,可以自动打开窗户,较为有效的排出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浓雾,还可以方便人们进行逃生,以降低人们的伤亡程度;通过缓冲块19、缓冲弹簧20和缓冲槽18,这样就可以增加缓冲效果,减少玻璃框架12直接触碰主框架2造成震动,较为有效的防止玻璃震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墙体和安装在墙体上的主框架;
滑槽,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滑槽的一侧为开口;
滑孔,所述滑孔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一侧,所述滑孔与所述滑槽相连通,所述主框架的顶部设有衔接孔,所述衔接孔与所述滑孔相连通;
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墙体上,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滑孔相连通;
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墙体上;
滑轨,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滑槽的底部内壁上;
两个滑动机构,两个所述滑动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
两个缓冲机构,两个所述缓冲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螺杆、减速电机、滑块、矩形块、玻璃框架和钢化玻璃,所述第一腔体设置在所述墙体上,所述第一腔体分别与所述滑孔和所述安装槽相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转动槽,所述第二腔体设置在所述转动槽的一侧内壁上,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转动槽内,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螺纹安装在所述螺杆上,所述矩形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的底部,所述玻璃框架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所述玻璃框架的顶部与所述矩形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钢化玻璃固定安装在所述玻璃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槽的内壁均固定镶嵌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均固定套设在所述螺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衔接块、滑杆和四个滚轮,所述衔接块设置在所述滑轨内,所述滑杆的顶端与所述玻璃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底端与所述衔接块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滚轮对称转动安装在所述衔接块上,四个所述滚轮均与所述滑轨的内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槽、缓冲块和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槽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缓冲块设置在所述缓冲槽内,所述缓冲块与所述缓冲槽相适配,所述缓冲块的一侧与所述玻璃框架相接触,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缓冲槽的一侧内壁和所述缓冲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框架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垫,两个所述密封垫均与所述主框架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烟雾传感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03744.6U CN214424285U (zh) | 2020-12-21 | 2020-12-21 | 一种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03744.6U CN214424285U (zh) | 2020-12-21 | 2020-12-21 | 一种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24285U true CN214424285U (zh) | 2021-10-19 |
Family
ID=78053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103744.6U Active CN214424285U (zh) | 2020-12-21 | 2020-12-21 | 一种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24285U (zh) |
-
2020
- 2020-12-21 CN CN202023103744.6U patent/CN2144242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79431A (zh) | 一种轻便式自平衡提升窗 | |
CN204326815U (zh) | 一种电动的推拉窗 | |
CN214424285U (zh) | 一种电动开窗器控制系统 | |
CN111058716A (zh) | 一种可根据有害气体浓度自动开合的窗户 | |
CN108757035B (zh) | 自复式的上下转动式斜井防爆门 | |
ATE59688T1 (de) | Luftdicht schliessende schiebetuer mit anpressdruck und zusammengefasster einhandbetaetigung. | |
CN215632600U (zh) | 一种节能静音铝合金平开窗 | |
CN211398685U (zh) | 一种中央空调磁力式泄压阀 | |
CN215056462U (zh) | 铝合金节能防火窗的扇叶自动关闭装置 | |
CN214659825U (zh) | 一种玻璃窗户防台风装置 | |
CN212985002U (zh) | 一种83系列极窄门窗 | |
CN207847362U (zh) | 一种减震缓冲推拉窗 | |
CN220909532U (zh) | 一种自动隔烟的防火门 | |
CN219228137U (zh) | 一种窗户控制器 | |
CN220621685U (zh) | 一种建筑节能门窗系统 | |
CN213573731U (zh) | 一种平开式防火门 | |
CN213573773U (zh) | 一种超净实验室的窗体安装结构 | |
CN207348753U (zh) | 一种易安装的双层玻璃固定气密窗 | |
CN213297726U (zh) | 一种消防门的安装结构 | |
CN215485694U (zh) | 一种具有良好保温性的自动化门窗 | |
CN216197527U (zh) | 一种具有消防急救功能的门窗 | |
CN211623180U (zh) | 悬摆式防爆破活门 | |
CN211115449U (zh) | 一种密封保温的窗户 | |
CN219950283U (zh) | 一种防爆起重机用控制台防护结构 | |
CN110067484B (zh) | 一种带有检测警报功能的地铁人防门及其检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