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2355U - 一种便携式过滤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过滤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22355U
CN214422355U CN202021314793.1U CN202021314793U CN214422355U CN 214422355 U CN214422355 U CN 214422355U CN 202021314793 U CN202021314793 U CN 202021314793U CN 214422355 U CN214422355 U CN 214422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water
cup
cavity
filte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147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冠恒
潘耀权
孙玉娇
何昱寰
李星湖
刘湘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13147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22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22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22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净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过滤杯,包括杯体和设置在所述杯体内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将所述杯体的内腔分隔为原水腔和净水腔,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芯支架、滤芯组件及动力件,滤芯支架与所述杯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动力件及所述滤芯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滤芯支架上,所述滤芯组件用于对水进行过滤,所述动力件驱动所述原水腔中的水经过所述滤芯组件进入所述净水腔中。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便携式过滤杯,能够方便过滤装置在杯体中的组装、拆卸和更换,提高便携式过滤杯的整体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过滤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过滤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饮水安全的重要性认识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采用净水器净化的水作为饮用水,以保证饮水安全性。但是家庭或者公共场所用净水器通常体积较大,难以携带。当人们需要进行户外长时间活动时,户外用水的水质难以满足饮用需求,通常需要进行过滤处理,而常规的净水器难以满足户外饮水需求。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净水杯,包括储水腔、过滤装置和净水腔,过滤装置是复合滤芯,其包括三层滤材。过滤装置设置在储水腔和净水腔之间,储水腔的上端设置有杯盖,储水腔与过滤装置相连通并设为可拆卸的活动连接,过滤装置与净水腔相连通并设为可拆卸的活动连接,杯盖上设置有气体加压装置,气体加压装置设置有可折叠或可伸缩的手柄。
现有技术提供的便携式净水杯,由于复合滤芯直接设置在杯体中,且过滤装置由多层滤材组成,造成过复合滤芯在杯体中的安装、拆卸和更换困难;且由于气体加压装置设置在杯盖上,不仅导致增加杯盖的设计和加工复杂性,同时影响净水杯的外观一致性和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过滤杯,提高便携式过滤水杯的装卸和维修便利性,提高便携式过滤杯的过滤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过滤杯,包括杯体和设置在所述杯体内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将所述杯体的内腔分隔为原水腔和净水腔,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芯支架、滤芯组件及动力件,滤芯支架与所述杯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动力件及所述滤芯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滤芯支架上,所述滤芯组件用于对水进行过滤,所述动力件驱动所述原水腔中的水经过所述滤芯组件进入所述净水腔中。
作为一种便携式过滤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力件包括微型水泵。
作为一种便携式过滤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芯支架上设置有滤芯安装腔和水泵安装腔,所述滤芯组件设置在所述滤芯安装腔中,所述微型水泵设置在所述水泵安装腔中,且所述滤芯组件将所述滤芯安装腔分隔成原水进水腔和过滤腔,所述滤芯支架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原水进水腔和所述原水腔的进水孔及连通所述微型水泵的进水端与所述过滤腔的净水出水孔。
作为一种便携式过滤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芯支架包括圆筒状的主架体,所述主架体的一端开口且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封盖,所述主架体的底部沿朝向所述第一封盖的方向凸设有安装筒部,所述安装筒部朝向所述第一封盖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净水出水孔,所述安装筒部远离所述第一封盖的一端具有贯通所述主架体底部的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封盖,所述主架体与所述安装筒部之间形成所述滤芯安装腔,所述安装筒部与所述第二封盖之间形成所述水泵安装腔。
作为一种便携式过滤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芯组件包括呈圆筒状的粗滤单元和精滤单元,所述精滤单元位于所述粗滤单元的内侧,且所述粗滤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封盖和主架体的底部密封连接,所述精滤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封盖及所述安装筒部的底部密封连接。
作为一种便携式过滤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筒部的底部沿朝向所述第一封盖的方向凸设有出水管部,所述出水管部的内腔与所述水泵安装腔连通,精滤单元环绕所述出水管部设置,且所述出水管部上开设有所述净水出水孔。
作为一种便携式过滤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精滤单元和所述粗滤单元间隔设置,所述精滤单元和所述粗滤单元之间形成有一级过滤腔,所述第一封盖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原水腔和所述一级过滤腔的废水排出孔,所述废水排出孔处设置有仅允许水从所述一级过滤腔流至所述原水腔的单向阀。
作为一种便携式过滤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封盖包括上盖板部,所述上盖板部上开设有所述废水排出孔和所述进水孔;
所述上盖板部远离所述第二封盖的一侧凸设有间隔且同轴设置的两个第一挡环,所述废水排出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挡环之间,所述进水孔位于外侧的所述第一挡环的外侧;和/或
所述上盖板部远离所述第二封盖的一侧凸设有间隔且同轴设置的两个第二挡环,所述进水孔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挡环之间,所述废水排出孔位于内侧的所述第二挡环的内侧。
作为一种便携式过滤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架体的底部和所述粗滤单元对应端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定位环,另一个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第一定位环插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凹槽中;和/或
所述第一封盖和所述粗滤单元对应端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二定位环,另一个设置有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定位环插设在所述第二定位凹槽中。
作为一种便携式过滤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杯体内设置有定位台阶,所述滤芯支架的一端端面抵靠在所述定位台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过滤杯,通过将动力件和滤芯组件均设置在滤芯支架上,将滤芯支架可拆卸地设置在杯体中,能够在过滤装置整体加工及组装完毕后安装入杯体中,方便过滤装置的组装、拆卸和更换,提高滤芯组件和动力件在杯体内的设置稳定性;由于仅滤芯支架与杯体连接,能够减小过滤装置的设置对杯体结构的改进要求,降低杯体的设计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式过滤杯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封盖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便携式过滤杯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便携式过滤杯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如下:
1、杯体;11、杯主体;111、定位台阶;112、净水腔;113、原水腔;114、第一杯体;115、第二杯体;116、分隔板;1161、净水出水孔;12、净水端盖体;13、原水端盖体;
2、滤芯支架;21、主架体;22、第一封盖;221、上盖板部;222、第一挡环;223、第二挡环;224、第二定位环;226、废水排出孔;227、原水进水腔; 228、一级过滤腔;23、第二封盖;24、安装筒部;25、出水管部;251、净水出水孔;26、隔离筒部;27、过滤腔;
3、滤芯组件;31、粗滤单元;32、精滤单元;
4、微型水泵;41、进水端;42、出水端;
5、活塞;51、活塞杆部;52、压片部;521、排水孔;53、操作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水杯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滤装置的剖视图,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水杯,其可以将水过滤成达到饮用标准的净水,且体积小,便于携带,能够适用于外出旅行或其他户外活动等使用场景。
具体地,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过滤杯包括杯体1和设置在所述杯体1内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将杯体1的内腔分隔为原水腔113和净水腔112,过滤装置包括滤芯支架2、滤芯组件3及动力件,滤芯支架2与杯体1可拆卸连接,动力件及滤芯组件3均设置在滤芯支架2上,动力件用于驱动原水腔113中的水通过滤芯组件3后进入净水腔112中,滤芯组件3用于对水进行过滤。
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过滤杯,通过将动力件和滤芯组件3均设置在滤芯支架2上,将滤芯支架2可拆卸地设置在杯体1中,能够在过滤装置整体加工及组装完毕后安装入杯体1中,方便过滤装置的组装、拆卸和更换,提高滤芯组件3和动力件在杯体1内的设置稳定性;由于仅滤芯支架2与杯体1连接,能够减小过滤装置的设置对杯体1结构的改进要求,降低杯体1的设计复杂度;再者,在过滤装置中设置动力件驱动水从原水腔113经过滤芯组件3进入净水腔112,能够增大水通过滤芯组件3的压力,提高过滤效率和过滤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件为微型水泵4,其能够提供较大的驱动力,提高便携式过滤杯的过滤效率和过滤效果。且微型水泵4能够设置在过滤支架2的内部,内藏于杯体1中,提高便携式过滤杯的外观一致性和美观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动力件也可以为活塞等手动操作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杯体1包括杯主体11和分别设置在杯主体11两端且与杯主体11可拆卸连接的两个盖体,杯主体11呈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其整体外形可参考现有水杯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杯主体11的内腔沿其长度方向由过滤装置分隔为原水腔113和净水腔112,盖体包括盖设在原水腔 113一端开口处的原水端盖体13和盖设在净水腔112一端开口处的净水端盖体 12。通过设置与杯主体11可拆卸的原水端盖体13和净水端盖体12,通过拆卸原水端盖体13,能够方便将外部水灌入原水腔113中,通过设置净水端盖体12,能够方便对净水腔的水进行饮用。
在本实施例中,净水端盖体12与原水端盖体13均与杯主体11旋合连接,即在盖体的内周面上设置内螺纹,在杯主体11两端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旋合实现盖体与杯主体11的连接和螺纹密封,防止杯主体11内的水流出。在其他实施例中,盖体与杯主体11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其他方式连接,如卡扣连接等。
在本实施例中,净水端盖体12与原水端盖体13采用不同结构形式,以避免出现混淆而导致净水腔112被污染。优选地,净水端盖体12采用带内藏式吸嘴的盖体结构,在不需要进行饮水时,吸嘴内藏于净水端盖体12内部,在需要进行饮水时,可以将吸嘴外露。该种设置,一方面方便用户饮水,另一方面,避免将外部水引入原水腔113时对吸嘴造成污染,提高饮水安全性。其中,带内藏式吸嘴的盖体结构可采用现有成熟产品,本实施例对其结构不做具体描述和限制。
滤芯组件3为复合滤芯,其包括粗滤单元31和精滤单元32,粗滤单元31 用于过滤水中的可见物、灰层及杂质等,并吸收水中有机化合物产生的异味和颜色等,粗滤单元31可以为活性炭滤芯、PP棉滤芯或其他能够对水进行粗过滤的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精滤单元32用于除去水中的细菌、病毒及孢子等物质,其可以采用5RO膜、超滤膜或者其他反渗透膜等精滤膜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滤芯支架2具有分隔的滤芯安装腔和水泵安装腔,滤芯组件3可拆卸地设置在滤芯安装腔中,微型水泵4可拆卸地设置在水泵安装腔中,且粗滤单元31将滤芯安装腔分隔为原水进水腔227和过滤腔,滤芯支架2上设置有连通原水进水腔227和原水腔113的进水孔以及连通过滤腔与水泵安装腔的净水出水孔251。
具体地,滤芯支架2包括圆筒状的主架体21,主架体21的一端开口且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封盖22,主架体21的底部沿朝向第一封盖22的方向凸设有安装筒部24,安装筒部24朝向第一封盖22的一端封闭,安装筒部24远离第一封盖22的一端具有贯通主架体21底部的安装开口,安装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封盖23,主架体21、安装筒部24及第一封盖22合围形成有滤芯安装腔,安装筒部24与第二封盖23之间形成水泵安装腔。第一封盖22上设置有进水口,安装筒部上设置有净水出水孔251。
在本实施例中,粗滤单元31环绕安装筒部设置且与安装筒部之间具有间隙,且粗滤单元31的一端与主架体21的底部密封连接,粗滤单元31的另一端与第一封盖22密封连接。为方便粗滤单元31的安装,优选地,主架体21的底部设置有与粗滤单元31同轴的第一定位环,粗滤单元31的对应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第一定位环插设在第一定位凹槽中。第一封盖22上朝向粗滤单元 31的一端凸设有与粗滤单元31同轴的第二定位环224,粗滤单元31的对应端开设有第二定位凹槽,第二定位环224插设在第二定位凹槽中。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粗滤单元31上设置定位环,在主架体21的底部和/或第一封盖 22上设置定位凹槽。
为方便精滤单元32的设置,优选地,安装筒部24的顶部沿朝向第一封盖 22的方向凸设有中空的出水管部25,出水管部25的一端封闭,出水管部25的另一端连通水泵安装腔。精滤单元32环绕出水管部25设置,且精滤单元32可以贴合缠绕在出水管部25上,以提高精滤单元32的设置稳定性。精滤单元32 的一端与安装筒部的底部密封连接,精滤单元32的另一端与第一封盖22密封连接。
微型水泵4具有进水端41和出水端42,进水端41插设在出水管部25中并与出水管部25内腔导通,出水端42密封穿过第二封盖23与净水腔112连通,出水管部25上设置开设有上述的净水出水孔251。
在微型水泵4的驱动作用下,原水腔113中的水经过进水孔进入过滤装置的原水进水腔227中,原水进水腔227中的水经过粗滤单元31被初步过滤后进入过滤腔,进入过滤腔中的水被精滤单元32过滤后通过净水出水孔251进入出水管部25,出水管部25中的过滤水被微型水泵4从进水端41抽吸至出水端42 并流入净水腔112中,实现对原水的过滤净化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粗滤单元31的高度为主架体21高度的0.4~0.7倍,以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降低过滤成本。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环224沿其轴向方向的长度为主架体21高度的0.3~0.6倍,以方便滤芯支架2的加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定位环的高度为主架体21高度的0.3~0.6倍,或者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224的高度可以加工便利性自行设置,只要保证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224分别插设在粗滤单元31两端的定位槽中即可。
进一步地,为提高微型水泵4的抽吸效果,粗滤单元31和精滤单元32间隔设置,粗滤单元31和精滤单元32之间形成有一级过滤腔228,第一封盖22 上开设有连通一级过滤腔228和原水腔113的废水排出孔226,废水排出孔226 中设置有仅允许水流从一级过滤腔228进入原水腔113的单向阀。该种设置,能够使一级过滤腔228中无法被精滤单元32过滤的废水从废水排出孔226中排出,避免一级过滤腔228中废水滞留导致水压过大而无法进行持续过滤,提高过滤效果。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封盖的俯视图,如图2和3所示,更为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封盖22包括上盖板部221,上盖板部221远离第二封盖23的一侧凸设有两个同心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挡环222,废水排出孔226 设置在上盖板部221并位于两个第一挡环222之间,进水孔位于外侧的第一挡环222的外侧。第一挡环222的设置,能够尽可能地隔离废水排出孔226和进水孔,避免废水排出孔226排出的废水通过进水孔直接进入滤芯支架2内部,提高过滤效果。
更为优选地,上盖板部221远离第二封盖23的一侧凸设有两个同心且间隔设置的第二挡环223,进水孔设置在上盖板部221上并位于两个第二挡环223 之间,废水排出孔226位于内侧的第二挡环223的内侧。通过设置第二挡环223,能够进一步地避免废水排出孔226排出的废水通过进水孔进入滤芯支架2内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孔和废水排出孔226均为弧形孔,且弧形孔环绕滤芯支架2的轴线间隔设置有多个。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水孔和/或废水排出孔226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如进水孔可以为环形孔或圆形孔,废水排出孔 226可以为圆形孔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封盖22与主架体21之间及第二封盖23与主架体21 之间可以卡接连接,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或者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只要能保证第一封盖22和第二封盖23与主架体21可拆卸密封连接即可。
如图1所示,为方便过滤装置在杯体1内的设置,杯体1内设置有环形的定位台阶111,滤芯支架2朝向净水腔112的一端抵靠在定位台阶111上。在安装时,过滤装置从原水腔113的一端开口处插入杯体1中,提高过滤装置在杯体1内的设置稳定性,且减小过滤装置对净水腔112的影响。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滤装置也可以从净水腔112的开口处插入杯体1中,且过滤装置朝向原水端盖体13的一端抵靠在定位台阶上。
优选地,杯体1的内壁与滤芯支架2的外壁过盈配合。该种设置方式,只需要在安装时,将过滤装置插设在杯体1内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滤芯支架 2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设置在杯体1中,如滤芯支架2的外壁与杯体1的内壁卡接或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微型水泵4需要采用电池驱动,杯体1靠近微型水泵 4的侧壁开设有电控容纳部,电池容纳在电控容纳部中,微型水泵4的外接导线密封穿过滤芯支架2并与电控容纳部中的电连接,以使电池对微型水泵4进行供电。电控容纳部内还设置有控制板,电池并与控制板电连接。电控容纳部的开口处盖设有封板,封板上设置有按键,按键与控制板电连接,用于控制微型水泵4的开启或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采用可充电电池,并能通过封板的拆装进行电池的更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封板上设置充电接口,实现对电池的在线充电。充电接口可以为普通的USB充电接口,也可以为磁吸充电接口等。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板与微型水泵4的电连接及对微型水泵4的控制、按键的结构和设置方式及充电接口的设置均为常规电气设置,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杯体1及过滤支架21均可以由金属或塑料材质制成,且塑料材质选优选为PP材质、PU材质、PC等常规用于水杯生产的材质,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过滤杯,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过滤杯的整体结构基本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至于在于杯体1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不再对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进行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杯体包括杯主体,杯主体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上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第一杯体的两端开口,其远离第二杯体的一端开口处扣合连接有原水端盖体,第一杯体朝向第二杯体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台阶,过滤装置设置在第一杯体内且远离原水端盖体的一端抵接在定位台阶上。
第一杯体远离原水端盖体的一端设置有电控容纳部和封板,电控容纳部中设置有电池和控制板,微型水泵的外接导线密封穿过第二封盖及第一杯体的一侧外壁后与电控容纳部中的控制板电连接。
第二杯体远离第一杯体的一端设置有净水端盖体,第二杯体靠近第一杯体的一端与第一杯体螺纹连接。净水端盖体、原水端盖体及过滤装置的设置可以参考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将杯主体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杯体和第一杯体,可以方便微型水泵与控制板的电连接,同时方便对杯主体进行清洁和维护。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过滤杯,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过滤杯的整体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仅过滤装置的设置存在差异,本实施例不再对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进行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滤芯组件中的粗滤单元和精滤单元均呈与杯体的轴线垂直的板状结构,粗滤单元沿杯体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且精滤单元位于粗滤单元朝向净水腔的一侧,滤芯支架的内腔沿杯体的轴线方向被滤芯组件分隔为原水进水腔和过滤腔,过滤支架朝向原水端盖体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原水腔和原水进水腔的进水孔,过滤支架朝向净水端盖体的一端开设有连通过滤腔与净水腔的出水口,微型水泵设置在过滤腔中,且微型水泵的出水端插入出水口中。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过滤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过滤杯,其体积小,便于携带,能够在户外的使用场合中对水进行过滤。
具体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过滤杯包括杯体1和设置在杯体1内的滤芯组件3,杯体1内形成有原水腔113、滤芯安装腔及净水腔112,滤芯组件3设置在滤芯安装腔中,原水腔113与滤芯安装腔之间通过进水孔连通,滤芯安装腔与净水腔112之间通过净水出水孔(未示出)连通,原水腔113 中还设置有用于推动水从原水腔113进入滤芯安装腔的活塞5。
杯体1包括杯主体11,杯主体11的一端开口,另一端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口。杯主体11于开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封闭开口的盖体(未示出),杯主体11远离盖体的一端向内凸设有圆筒状的安装筒部24,安装筒部24朝向盖体的一端封闭,安装筒部24远离盖体的一端开口。安装筒部24的底部沿远离盖体的方向凸设有隔离筒部26,隔离筒部26与安装筒部24同轴设置,隔离筒部26与安装筒部24的底部合围形成原水腔113,隔离筒部26与安装筒部24之间的空间形成滤芯安装腔,安装筒部24与杯主体11之间的空间形成净水腔112。隔离筒部26上开设有上述的进水孔,安装筒部24的侧壁上开设有上述的净水出水孔。
杯主体11远离盖体的一端设置有封盖(未示出),封盖与杯主体11可拆卸连接,且封闭滤芯安装腔的开口,以防止滤芯组件3从滤芯安装腔的开口漏出,封盖对应原水腔113开口端的位置设置有避让通孔,方便活塞5在原水腔113 中的移动和安装。
滤芯组件3包括粗滤单元31和精滤单元32,粗滤单元31和精滤单元32 的类型可参考实施例一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中,粗滤单元31和精滤单元32均为与隔离筒部26同轴设置的筒状结构,且粗滤单元31设置在精滤单元32和隔离筒部26之间,精滤单元32和粗滤单元31均一端与安装筒部24的底部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封盖的内侧面密封连接。
活塞5包括沿杯体1的轴线方向设置的活塞杆部51和设置在活塞杆部51 上的压片部52,压片部52的直径等于隔离筒部26的直径,且压片部52与隔离筒部26滑动连接。
优选地,压片部52上设置有排水孔521,排水孔521的横截面积小于进水孔的横截面积。通过在压片部52上设置排水孔521,能够在活塞5挤压水流的过程中,防止水无法压缩而卡死,提高过滤效果。
进一步地,压片部52沿活塞杆部5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每个压片部52上均设置有排水孔521,提高对原水腔113中的水的挤压效果,提高过滤效率和过滤效果。更为优选地,相邻两个压片部52上的排水孔521沿活塞杆部51圆周方向错位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压片部52设置有三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压片部52可以设置两个或者更多个。
更为优选地,为方便手动对活塞5进行操作,活塞杆部51远离压片部52 的一端设置有操作板部53,操作板部53与活塞杆部51垂直。更为优选地,操作板部53的横截面积与杯体1对应端的横截面积相等,且活塞杆部51完全位于原水腔113中时,操作板部53与杯体1底部抵接,提高便携式过滤杯的外形美观性。
在本实施例中,滤芯组件3呈与杯体1同轴的环形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滤芯组件3也可以呈与杯体1的轴线垂直的板状结构,本实施例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杆部51的长度方向与杯体1的轴线方向平行,在其他实施例中,活塞杆部51的长度方向也可以与杯体1的轴向方向垂直或者呈一定夹角,此时,原水腔113的开口可以不设置在杯体1的端部,而设置在杯体1 的侧壁处,其设置方式可以参考原水腔113的开口设置在杯体1端部时的设置,本实施例不再一一进行赘述。
实施例五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过滤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过滤杯,其体积小,便于携带,能够在户外的使用场合中对水进行过滤。
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过滤杯的杯体1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杯体114和第二杯体115,第一杯体114和第二杯体115的内腔采用分隔板116分离,且第一杯体114的内腔形成净水腔112,第二杯体1的腔内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将第二杯体115的内腔分隔为原水腔113和过滤腔27,分隔板116上设置有连通净水腔112和过滤腔27的净水出水孔116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杯体114采用硬质塑料、玻璃或不锈钢等水杯常用的材质制成,第二杯体115采用弹性材质材料制成,如软性橡胶等。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挤压第二杯体115使第二杯体115发生弹性变形,为原水腔113中的水提供通过过滤装置提供压力,提高便携式过滤杯对水的过滤效率和过滤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设置在第二杯体115中并与分隔板116连接,以避免对第二杯体115的挤压造成过滤装置变形损坏。过滤装置包括滤芯支架2 和滤芯组件3,滤芯支架2包括安装筒部24,安装筒部24的一端与分隔板116 密封连接,安装筒部24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有封板,滤芯组件3设置在安装筒部 24内,且滤芯组件3的内腔形成过滤腔27。安装筒部24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孔(未示出),进水孔处设置有仅允许水流从原水腔113流入净水腔112的单向阀。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筒部24与分隔板116一体成型或焊接连接,提高安装筒部24与分隔板116之间的连接密封性。封板与安装筒部24可拆卸连接,方便通过安装筒部24远离分隔板116的一侧开口装入或拆出过滤装置,有利于过滤装置的安装、拆卸和更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封板与安装筒部24一体成型,分隔板116与安装筒部24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滤芯组件3为复合滤芯,其设置可参考实施例一中的设置,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为将水注入原水腔113中,第二杯体115远离第一杯体114的一端设置有原水进口,原水进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原水端盖体13,原水端盖体13的材质与第二杯体115的材质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第二杯体115上开设注水口,在注水口处设置用于封堵注水口的堵塞。
进一步地,为避免挤压第二杯体115的过程中,杯体1内出现气压不平衡而影响挤压效果,原水端盖体13上设置有气压平衡孔,但需要进行过滤时,将第二杯体115所在端朝上进行挤压,在饮用水时,将第一杯体114所在端朝上进行饮用。
在本实施例中,滤芯组件3呈与杯体1同轴的环形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滤芯组件3也可以呈与杯体1的轴线垂直的板状结构,本实施例不再进行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过滤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1)和设置在所述杯体(1)内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将所述杯体(1)的内腔分隔为原水腔(113)和净水腔(112),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芯支架(2)、滤芯组件(3)及动力件,滤芯支架(2)与所述杯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动力件及所述滤芯组件(3)均设置在所述滤芯支架(2)上,所述滤芯组件(3)用于对水进行过滤,所述动力件驱动所述原水腔(113)中的水经过所述滤芯组件(3)进入所述净水腔(11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过滤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包括微型水泵(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过滤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支架(2)上设置有滤芯安装腔和水泵安装腔,所述滤芯组件(3)设置在所述滤芯安装腔中,所述微型水泵(4)设置在所述水泵安装腔中,且所述滤芯组件(3)将所述滤芯安装腔分隔成原水进水腔(227)和过滤腔,所述滤芯支架(2)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原水进水腔(227)和所述原水腔(113)的进水孔及连通所述微型水泵(4)的进水端(41)与所述过滤腔的净水出水孔(2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过滤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支架(2)包括圆筒状的主架体(21),所述主架体(21)的一端开口且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封盖(22),所述主架体(21)的底部沿朝向所述第一封盖(22)的方向凸设有安装筒部(24),所述安装筒部(24)朝向所述第一封盖(22)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净水出水孔(251),所述安装筒部(24)远离所述第一封盖(22)的一端具有贯通所述主架体(21)底部的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封盖(23),所述主架体(21)与所述安装筒部(24)之间形成所述滤芯安装腔,所述安装筒部(24)与所述第二封盖(23)之间形成所述水泵安装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过滤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组件(3)包括呈圆筒状的粗滤单元(31)和精滤单元(32),所述精滤单元(32)位于所述粗滤单元(31)的内侧,且所述粗滤单元(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封盖(22)和主架体(21)的底部密封连接,所述精滤单元(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封盖(22)及所述安装筒部(24)的底部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过滤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部(24)的底部沿朝向所述第一封盖(22)的方向凸设有出水管部(25),所述出水管部(25)的内腔与所述水泵安装腔连通,精滤单元(32)环绕所述出水管部(25)设置,且所述出水管部(25)上开设有所述净水出水孔(25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过滤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滤单元(32)和所述粗滤单元(31)间隔设置,所述精滤单元(32)和所述粗滤单元(31)之间形成有一级过滤腔(228),所述第一封盖(22)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原水腔(113)和所述一级过滤腔(228)的废水排出孔(226),所述废水排出孔(226)处设置有仅允许水从所述一级过滤腔(228)流至所述原水腔(113)的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过滤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盖(22)包括上盖板部(221),所述上盖板部(221)上开设有所述废水排出孔(226)和所述进水孔;
所述上盖板部(221)远离所述第二封盖(23)的一侧凸设有间隔且同轴设置的两个第一挡环(222),所述废水排出孔(226)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挡环(222)之间,所述进水孔位于外侧的所述第一挡环(222)的外侧;和/或
所述上盖板部(221)远离所述第二封盖(23)的一侧凸设有间隔且同轴设置的两个第二挡环(223),所述进水孔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挡环(223)之间,所述废水排出孔(226)位于内侧的所述第二挡环(223)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过滤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21)的底部和所述粗滤单元(31)对应端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定位环,另一个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第一定位环插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凹槽中;和/或
所述第一封盖(22)和所述粗滤单元(31)对应端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二定位环(224),另一个设置有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定位环(224)插设在所述第二定位凹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过滤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内设置有定位台阶(111),所述滤芯支架(2)的一端端面抵靠在所述定位台阶(111)上。
CN202021314793.1U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便携式过滤杯 Active CN214422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14793.1U CN214422355U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便携式过滤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14793.1U CN214422355U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便携式过滤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22355U true CN214422355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58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14793.1U Active CN214422355U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便携式过滤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223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6260A1 (zh) * 2021-12-22 2023-06-29 广州同飞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饮水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6260A1 (zh) * 2021-12-22 2023-06-29 广州同飞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饮水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22355U (zh) 一种便携式过滤杯
CN105776666A (zh) 一种饮用水处理用五合一平压式滤芯
CN211999102U (zh) 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CN210121366U (zh) 一种可更换滤芯本体的滤芯
CN107398108A (zh) Pe微孔过滤器
CN201997154U (zh) 水净化器
CN111115757A (zh) Ro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复合滤芯、水处理装置
CN214693563U (zh) 一种组合式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净水器
CN213623531U (zh) 复合滤芯结构和净水系统
CN112624367A (zh) 前后置可拆一体化滤芯结构
CN114405130B (zh) 滤芯及净水设备
WO2020088560A1 (zh) Ro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复合滤芯、水处理装置
KR100490758B1 (ko) 휴대용 자동정수기
CN216259542U (zh) 一种复合过滤器、净水机
CN213192720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滤瓶装置
CN213171774U (zh) 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CN217015609U (zh) 滤芯及净水设备
CN213141611U (zh) 滤芯设备
CN214880625U (zh) 一种滤芯及净水设备
CN214167504U (zh) 净水设备
CN219355442U (zh) 过滤组件及电热水设备
CN205031970U (zh) 一种龙头净水器
CN211714093U (zh) 一种大型消防储水容器
CN213623517U (zh) 净水设备
CN213771563U (zh) 具有防水透气装置的滤芯及具有该滤芯的滤水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