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0685U - 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 - Google Patents

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20685U
CN214420685U CN202120545553.0U CN202120545553U CN214420685U CN 214420685 U CN214420685 U CN 214420685U CN 202120545553 U CN202120545553 U CN 202120545553U CN 214420685 U CN214420685 U CN 214420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ver
cover plate
transmission plate
venti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455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文华
武兴伟
支英超
陈凯恩
谭晓璐
钱文东
胡慕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Haixin Ship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Haixin Ship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Haixin Ship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Haixin Ship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455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20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20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2068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包括通风筒筒体,其左端前侧的外壁上设前左传动板、左端后侧的外壁上有后左传动板,其右端前侧的外壁上有前右传动板、右端后侧的外壁上有后右传动板,在通风筒筒体的前、后侧内壁的相向一侧之间有盖板铰接座支承梁;通风筒左盖板,对应于通风筒筒体的左端上部设置;通风筒右盖板,对应于通风筒筒体的右端上部设置;盖板联动机构,对应于盖板铰接座支承梁的上方的位置设置;镂空通风罩,罩置在通风筒筒体外;一对护栏,与镂空通风罩的上部的前后侧固定;联动轴操作杆,与盖板联动机构插套配合。保护货物,隔绝外界空气;设置一对护栏,消除对通行的干涉影响,起到良好的避免绊倒人员的安全作用。

Description

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货舱通风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船舶主要指但并非绝对限于指集装箱货运船舶,前述的通风筒是设置在货运船舶(习惯简称“货船”或“运货船”,以下同)的货舱与货舱之间的隔梁或称横舱壁的部位,用于向货舱内引入新风(新鲜空气),起到对舱室的通风换气作用,而在遇到风大浪高以及降水情形时又需要及时关闭,以免舱内进水而损及货物乃至引起有失安全的事故。此外,在某些意外情况如货舱内发生明火时,也需要关闭通风筒,以起到隔绝外界空气的作用。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船舶用的通风筒相关的技术信息,如CN102200330A推荐有“一种带导流罩菌形通风筒”,该专利客观上具有在其说明书第0006段中所述的技术效果,但是当其安装于船舶上时会暴露以下欠缺:其一,由于在一艘货船上通常需要安装众多的通风筒,例如依据相应的规范,一艘运输能力为三千标箱(三千个标准集装箱)的船舶需要安装七十余只通风筒,于是在海浪来袭以及天气降水急需关闭通风筒时,只能由船员对逐个通风筒的手轮操作,关闭所有通风筒所花费的时间较长,不利于及时应对风浪及降水;其二,由于在结构上采用的是手轮操作,因而相对于一个通风筒而言,所耗时间相对冗长,并且船员的操作强度大;其三,由于上部的形状呈菌形(即呈蘑菇形或称伞形)并且间隔分布于前述货舱与货舱之间的隔梁上后,当船员因作业需要而从一侧的甲舨(即“一侧的船舷”,以下同)循着隔梁走向另一侧的甲舨(即“另一侧的船舷”,以下同)时,需要不断地跨越通风筒,也就是说,这种结构形式的通风筒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船员的必要通行并且存在绊倒通行人员引发安全事故之虞。
CN111661306A提供有“T型通风筒”,该专利当需要将分盖板(即筒盖)开启或关闭时,操作手柄而通过随动杆向分盖板(即通风筒盖)施力,带动分盖板绕承接梁上的转动装置转动,两块分盖板与筒体顶部端口之间均形成通风间隙,反之同例(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5段)。相对于前述CN102200330A而言,由于由利用杠杆原理的操作手柄替代了手轮,因而开启或关闭筒盖板的速度得以明显提高。但是该CN111661306A仍存在以下缺憾:由于需要对筒盖板的启闭逐个操作,因而总体所花费的操作时间仍然是相对冗长的。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欠缺,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提高将筒盖板开启或关闭的速度而得以满足应对风大浪高海况以及天气降水时的及时快捷处置要求并且有利于保护货物、有便于体现良好的安全性而得以方便船员依需从船舶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循着横舱壁走向船舶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包括一通风筒筒体,在该通风筒筒体的左端前侧的外壁上铰设有一前左传动板,而在通风筒筒体的左端后侧的外壁上铰设有一后左传动板,并且在通风筒筒体的右端前侧的外壁上铰设有一前右传动板,而在通风筒筒体的右端后侧的外壁上铰设有一后右传动板,前、后左传动板的位置彼此对应,前、后右传动板的位置相互对应,并且前左传动板与前右传动板的设置方向彼此相反,而后左传动板与后右传动板的设置方向彼此相反,在通风筒筒体的前侧内壁与后侧内壁的相向一侧之间并且位于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固定有一盖板铰接座支承梁;一通风筒左盖板,该通风筒左盖板对应于所述通风筒筒体的左端上部设置并且该通风筒左盖板的右端与所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铰接,而左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该通风筒左盖板的前侧面与所述前左传动板滑动配合,而后侧面与所述后左传动板滑动配合;一通风筒右盖板,该通风筒右盖板对应于所述通风筒筒体的右端上部设置并且该通风筒右盖板的左端同样与所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铰接,而右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该通风筒右盖板的前侧面与所述前右传动板滑动配合,而后侧面与所述后右传动板滑动配合;一盖板联动机构,该盖板联动机构在对应于所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的上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通风筒筒体上,并且该盖板联动机构同时与所述前左传动板、前右传动板、后左传动板和后右传动板连接;一镂空通风罩,该镂空通风罩罩置在通风筒筒体外并且该镂空通风罩的下部与通风筒筒体的下部固定;而上部朝向通风筒筒体的上方伸展,由该镂空通风罩对所述盖板联动机构蔽护并且该镂空通风罩的上部构成为平面状的构造;一对护栏,该对护栏以彼此前后对应的状态与所述镂空通风罩的长度方向的上部的前后侧固定,并且一对护栏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安全通道;一联动轴操作杆,该联动轴操作杆的下端在使用状态下与所述盖板联动机构插套配合,而上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在非使用状态下定位在所述一对护栏中的其中一个护栏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通风筒筒体呈矩形框体状的构造并且通风筒筒体的内部区域构成为筒体腔,在通风筒筒体的四周外壁的底沿部位构成有一连通的筒体固定法兰边,在该筒体固定法兰边上以间隔状态固定有镂空通风罩固定支撑块,该镂空通风罩固定支撑块还与通风筒筒体的外壁固定,并且在筒体固定法兰边上还间隔开设有通风筒筒体安装固定孔;所述通风筒左盖板的右端以及通风筒右盖板的左端与所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同轴铰接,在通风筒左盖板的前侧面偏左端固定有一左盖板前导滑柱,而在通风筒左盖板的后侧面偏左端并且在对应于左盖板前导滑柱的位置固定有一左盖板后导滑柱,左盖板前导滑柱与所述前左传动板滑动配合,左盖板后导滑柱与所述后左传动板滑动配合;在所述通风筒右盖板的前侧面偏右端固定有一右盖板前导滑柱,而在通风筒右盖板的后侧面偏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右盖板前导滑柱的位置有一右盖板后导滑柱,右盖板前导滑柱与所述前右传动板滑动配合,右盖板后导滑柱与所述后右传动板滑动配合;所述的盖板联动机构同时与所述前左传动板的右端、后左传动板的右端、前右传动板的左端以及后右传动板的左端连接;所述镂空通风罩的下部四周与所述镂空通风罩固定支撑块固定;所述的一对护栏的形状呈m字形;所述联动轴操作杆的下端与所述盖板联动机构的后方或前方插套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前左传动板的左端开设有一前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而前左传动板的右端通过前左传动板右铰接轴与所述通风筒筒体的左端前侧外壁铰接,并且在前左传动板的右端上部延伸有一前左传动板铰接耳;在所述后左传动板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前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的位置开设有一后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而后左传动板的右端通过后左传动板右铰接轴与所述通风筒筒体的左端后侧外壁铰接,并且在后左传动板的右端上部延伸有一后左传动板铰接耳;在所述前右传动板的右端开设有一前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而前右传动板的左端通过前右传动板左铰接轴与所述通风筒筒体的右端前侧外壁铰接,并且在前右传动板的左端上部延伸有一前右传动板铰接耳;在所述后右传动板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前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的位置开设有一后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而后右传动板的左端通过后右传动板左铰接轴与所述通风筒筒体的右端后侧外壁铰接,并且在后右传动板的左端上部延伸有一后右传动板铰接耳;对应于所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的上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通风筒筒体上的所述盖板联动机构与所述前左传动板铰接耳、后左传动板铰接耳、前右传动板铰接耳以及后右传动板铰接耳连接;所述左盖板前导滑柱探入所述前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内并且与前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左盖板后导滑柱探入所述后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内并且与后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右盖板前导滑柱探入所述前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并且与前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右盖板后导滑柱探入所述后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并且与后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前左传动板、后左传动板、前右传动板以及后右传动板由所述镂空通风罩蔽护;在固定于所述筒体固定法兰边上的所述镂空通风罩固定支撑块上开设有镂空通风罩下梁固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上设置有一对盖板铰接臂铰接装置,该对盖板铰接臂铰接装置各包括一对盖板铰接臂销轴支承板和一盖板铰接臂销轴,一对盖板铰接臂销轴支承板的底部与盖板铰接座支承梁固定,盖板铰接臂销轴设置在一对盖板铰接臂销轴支承板的上部之间;在所述通风筒左盖板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一对盖板铰接臂铰接装置的位置固定有一对通风筒左盖板铰接臂,该对通风筒左盖板铰接臂的右端探出通风筒左盖板的右侧面并且分别与设置在一对盖板铰接臂销轴支承板的上部之间的盖板铰接臂销轴的中部铰接;在所述通风筒右盖板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一对盖板铰接臂铰接装置的位置有一对通风筒右盖板铰接臂,该对通风筒右盖板铰接臂的左端探出通风筒右盖板的左侧面并且分别与设置在一对盖板铰接臂销轴支承板的上部之间的盖板铰接臂销轴的中部铰接;在所述通风筒筒体的中部的相向一侧并且在位于所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的长度方向的左侧以及右侧的位置各固定有一盖板支承密封配合板条,所述通风筒左盖板的右端边缘部位朝向下的一侧与位于盖板铰接座支承梁左侧的盖板支承密封配合板条的上沿相配合,所述通风筒右盖板的左端边缘部位朝向下的一侧与位于盖板铰接座支承梁的右侧的盖板支承密封配合板条的上沿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由所述镂空通风罩蔽护的所述盖板联动机构包括联动轴前枢转支承座、联动轴后枢转支承座、联动轴、前螺杆联动板、后螺杆联动板、前左传动板致动螺杆、前右传动板致动螺杆、后左传动板致动螺杆和后右传动板致动螺杆,联动轴前枢转支承座以纵向状态与所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并且该联动轴前枢转支承座的下端前侧与所述通风筒筒体固定,联动轴后枢转支承座以纵向状态与盖板铰接座支承梁的后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并且该联动轴后枢转支承座的下端后侧与所述通风筒筒体固定,联动轴的前端通过联动轴前轴承转动地支承在联动轴前枢转支承座的上端,该联动轴端伸展到联动轴前枢转支承座的前侧并且构成有一联动轴前轴头,而联动轴的后端通过联动轴后轴承转动地支承在联动轴后枢转支承座的上端,该联动轴的后端伸展到联动轴后枢转支承座的后侧并且构成有一联动轴后轴头,前螺杆联动板对应于所述通风筒筒体的前侧,并且该前螺杆联动板的中部套固在所述联动轴前轴头上,后螺杆联动板对应于通风筒筒体的后侧并且该后螺杆联动板的中部套固在所述联动轴后轴头上,前左传动板致动螺杆铰接在所述前左传动板铰接耳与前螺杆联动板的左端之间,前右传动板致动螺杆铰接在所述前右传动板铰接耳与前螺杆联动板的右端之间,后左传动板致动螺杆铰接在所述后左传动板铰接耳与后螺杆联动板的左端之间,后右传动板致动螺杆铰接在所述后右传动板铰接耳与后螺杆联动板的右端之间;所述联动轴操作杆的下端与所述联动轴的后方或前方插套配合,在所述一对护栏中的其中一个护栏上构成有用于对联动轴操作杆的上端定位于非使用状态的一操作杆左限定卡脚以及一操作杆右限定卡脚,并且当所述联动轴操作杆的下端与所述联动轴的后方插套配合时,所述操作杆左限定卡脚以及操作杆右限定卡脚构成于所述一对护栏中的后方的一个护栏上,而当联动轴操作杆的下端与联动轴的前方插套配合时,所述操作杆左限定卡脚以及操作杆右限定卡脚构成于所述一对护栏中的前方的一个护栏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前右传动板致动螺杆、后左传动板致动螺杆以及后右传动板致动螺杆的结构是与所述前左传动板致动螺杆的结构相同的,该前左传动板致动螺杆包括一左连接螺杆节段、一右连接螺杆节段和一螺杆节段调节螺套,左连接螺杆节段的左端通过左连接螺杆节段铰接销轴与所述前左传动板铰接耳铰接,右连接螺杆节段的右端通过右连接螺杆节段铰接销轴与所述前螺杆联动板的左端铰接,螺杆节段调节螺套螺纹连接在左连接螺杆节段的右端与右连接螺杆节段的左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镂空通风罩包括罩体立柱、罩体下梁、前中间纵隔梁、后中间纵隔梁、通气栅和盖板,罩体立柱对应于所述通风筒筒体的四个角部的位置以纵向状态设置,并且罩体立柱的底部与所述筒体固定法兰边固定,罩体下梁在对应于各两相邻的罩体立柱之间、罩体立柱与前中间纵隔梁之间以及罩体立柱与后中间纵隔梁之间的位置与所述镂空通风罩固定支撑块固定,前中间纵隔梁对应于所述联动轴的前端的位置纵向设置并且该前中间纵隔梁的底部与所述筒体固定法兰边固定,上部与盖板朝向下的前侧固定,在该前中间纵隔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联动轴前轴头的位置开设有一贯通前中间纵隔梁的厚度方向的联动轴前轴头探入孔,后中间纵隔梁对应于所述联动轴的后端的位置纵向设置并且该后中间纵隔梁的底部与筒体固定法兰边固定,上部与盖板朝向下的后侧固定,在该后中间纵隔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联动轴后轴头的位置开设有一贯通后中间纵隔梁的厚度方向的联动轴后轴头探入孔,通气栅设置在各两相邻的罩体立柱的高度方向之间、罩体立柱与前中间纵隔梁的高度方向之间以及罩体立柱与后中间纵隔梁的高度方向之间,在盖板朝向下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各固定有盖板支承梁,并且盖板的四个角部与所述罩体立柱的顶部固定,中部与前中间纵隔梁以及后中间纵隔梁的顶部固定;所述一对护栏以彼此前后对应的状态与所述盖板的长度方向的前后侧固定,盖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以及一对护栏之间的空间共同构成为安全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通风筒左盖板朝向下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固定有开口向下的并且横截面形状呈冂字形的通风筒左盖板密封条定位嵌条,在该通风筒左盖板密封条定位嵌条内嵌置有通风筒左盖板密封条,在所述通风筒右盖板朝向下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固定有开口向下的并且横截面形状呈冂字形的通风筒右盖板密封条定位嵌条,在该通风筒右盖板密封条定位嵌条内嵌置有通风筒右盖板密封条,位于所述通风筒左盖板的前后侧以及左端的所述通风筒左盖板密封条与所述通风筒筒体的上沿相对应并且相配合,而位于通风筒左盖板的右端的通风筒左盖板密封条与位于所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的左侧的所述盖板支承密封配合板条的上沿相对应并且相配合,位于所述通风筒右盖板的前后侧以及右端的所述通风筒右盖板密封条与通风筒筒体的上沿相对应并且相配合,而位于通风筒右盖板的左端的通风筒右盖板密封条与位于所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的右侧的所述盖板支承密封配合板条的上沿相对应并且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联动轴前轴头以及联动轴后轴头为正六边形的六角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通气栅是由自上而下间隔设置的并且向下倾斜的板片组合而成的,各上下两相邻板片之间的空间构成为通气栅槽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盖板联动机构同时与前左传动板、前右传动板、后左传动板和后右传动板连接,又由于通风筒左盖板的前、后侧面分别与前、后左传动板滑动配合,通风筒右盖板的前、后侧面分别与前、后右传动板滑动配合,因而当对盖板联动机构操作时能同时使通风筒左、右盖板开启或关闭,相对于现有技术,对通风筒左、右盖板的开启以及关闭速度倍增,得以满足应对骤然遇到的风大浪高海况以及天气降水时的及时快捷处置要求,有利于保护货物以及有益于应对突发事件例如在货舱发生明火时可速即关闭通风筒左、右盖板,隔绝外界空气而起到良好的抑制火势的作用;由于在对应镂空通风罩的长度方向的上部的前后设置了一对护栏,并且一对护栏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安全通道,因而船员可在踩及镂空通风罩的状态下手扶一对护栏从船舶货舱的横舱壁区域的一侧走向另一侧,不存在象已有技术中的蘑菇状而迫使船员跨越的情形,不仅可消除对通行的干涉影响,而且能起到良好的避免绊倒人员的安全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整体外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例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通风筒筒体1,在该通风筒筒体1的左端前侧的外壁上铰设有一前左传动板11,而在通风筒筒体1的左端后侧的外壁上铰设有一后左传动板12,并且在通风筒筒体1的右端前侧的外壁上铰设有一前右传动板13,而在通风筒筒体1的右端后侧的外壁上铰设有一后右传动板14,前、后左传动板11、12的位置彼此对应,前、后右传动板13、14的位置相互对应,并且前左传动板11与前右传动板13的设置方向彼此相反,而后左传动板12与后右传动板14的设置方向彼此相反,在通风筒筒体1的前侧内壁与后侧内壁的相向一侧之间并且位于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固定有一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示出了一通风筒左盖板2,该通风筒左盖板2对应于前述通风筒筒体1的左端上部设置并且该通风筒左盖板2的右端与前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铰接,而左端构成为既可向上昂起又能向下俯倾的自由端,并且该通风筒左盖板2的前侧面与前述前左传动板11滑动配合,而后侧面与前述后左传动板12滑动配合;示出了一通风筒右盖板3,该通风筒右盖板3对应于前述通风筒筒体1的右端上部设置并且该通风筒右盖板3的左端同样与前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铰接,而右端同样构成为既可向上昂起又能向下俯倾的自由端,并且该通风筒右盖板3的前侧面与前述前右传动板13滑动配合,而后侧面与前述后右传动板14滑动配合;示出了一盖板联动机构4,该盖板联动机构4在对应于前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的上方的位置设置在前述通风筒筒体1上,并且该盖板联动机构4同时与前述前左传动板11、前右传动板13、后左传动板12和后右传动板14连接;示出了一镂空通风罩5,该镂空通风罩5罩置在通风筒筒体1外并且该镂空通风罩5的下部与通风筒筒体1的外侧下部固定,而上部朝向通风筒筒体1的上方伸展并且由该镂空通风罩5对前述盖板联动机构4蔽护并且该镂空通风罩5的上部构成为平面状的构造;示出了一对护栏6,该对护栏6以彼此前后对应的状态与前述镂空通风罩5的长度方向的上部的前后侧固定,并且一对护栏6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安全通道;示出了一联动轴操作杆7,该联动轴操作杆7的下端在使用状态下与前述盖板联动机构4插套配合,而上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在非使用状态下定位在前述一对护栏6中的其中一个护栏上。
由图1所示可知,前述的一对护栏6实质上以彼此前后对应的状态与前述镂空通风罩5的长度方向的顶部的前后侧固定。
请继续见图1,前述通风筒筒体1呈矩形框体状即呈长方形的框体状的构造并且通风筒筒体1的内部区域构成为筒体腔16,该筒体腔16也可称为进风腔或称通风腔,在通风筒筒体1的四周外壁的底沿部位构成有一连通的筒体固定法兰边17,在该筒体固定法兰边17上以间隔状态固定有镂空通风罩固定支撑块171,该镂空通风罩固定支撑块171还与通风筒筒体1的外壁固定,并且在筒体固定法兰边17上还间隔开设有通风筒筒体安装固定孔172,该通风筒筒体安装固定孔172用于将通风筒筒体1与由图4所示的货船8的位于两相邻货舱81之间的横舱壁811固定;前述通风筒左盖板2的右端以及通风筒右盖板3的左端与前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同轴铰接,在通风筒左盖板2的前侧面偏左端固定有一左盖板前导滑柱21,而在通风筒左盖板2的后侧面偏左端并且在对应于左盖板前导滑柱21的位置焊接固定有一左盖板后导滑柱22,左盖板前导滑柱21与前述前左传动板11滑动配合,左盖板后导滑柱22与前述后左传动板12滑动配合;在前述通风筒右盖板3的前侧面偏右端固定有一右盖板前导滑柱31,而在通风筒右盖板3的后侧面偏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右盖板前导滑柱31的位置有一右盖板后导滑柱32,右盖板前导滑柱31与前述前右传动板13滑动配合,右盖板后导滑柱32与前述后右传动板14滑动配合;前述的盖板联动机构4同时与前述前左传动板11的右端、后左传动板12的右端、前右传动板13的左端以及后右传动板14的左端连接;前述镂空通风罩5的下部四周与前述镂空通风罩固定支撑块171固定。前述的一对护栏6的形状大体上呈m字形;前述联动轴操作杆7的下端与前述盖板联动机构4的后方或前方插套配合。
在前述前左传动板11的左端开设有一前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11,而前左传动板11的右端通过前左传动板右铰接轴112与前述通风筒筒体1的左端前侧外壁铰接,并且在前左传动板11的右端上部延伸有一前左传动板铰接耳113;在前述后左传动板12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前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11的位置开设有一后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21,而后左传动板12的右端通过后左传动板右铰接轴122与前述通风筒筒体1的左端后侧外壁铰接,并且在后左传动板12的右端上部延伸有一后左传动板铰接耳123;在前述前右传动板13的右端开设有一前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31,而前右传动板13的左端通过前右传动板左铰接轴132与前述通风筒筒体1的右端前侧外壁铰接,并且在前右传动板13的左端上部延伸有一前右传动板铰接耳133;在前述后右传动板14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前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31的位置开设有一后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41,而后右传动板14的左端通过后右传动板左铰接轴142与前述通风筒筒体1的右端后侧外壁铰接,并且在后右传动板14的左端上部延伸有一后右传动板铰接耳143。
由图1所示,对应于前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的上方的位置设置在前述通风筒筒体1上的前述盖板联动机构4与前述前左传动板铰接耳113、后左传动板铰接耳123、前右传动板铰接耳133以及后右传动板铰接耳143连接;前述左盖板前导滑柱21探入前述前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11内并且与前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11滑动配合,前述左盖板后导滑柱22探入前述后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21内并且与后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21滑动配合,前述右盖板前导滑柱31探入前述前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31并且与前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31滑动配合,前述右盖板后导滑柱32探入前述后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41并且与后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41滑动配合;前述前左传动板11、后左传动板12、前右传动板13以及后右传动板14由前述镂空通风罩5蔽护;在固定于前述筒体固定法兰边17上的前述镂空通风罩固定支撑块171上开设有镂空通风罩下梁固定孔1711。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在前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上设置有一对盖板铰接臂铰接装置151,该对盖板铰接臂铰接装置151各包括一对盖板铰接臂销轴支承板1511和一盖板铰接臂销轴1512,一对盖板铰接臂销轴支承板1511的底部与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固定,盖板铰接臂销轴1512设置在一对盖板铰接臂销轴支承板1511的上部之间;在前述通风筒左盖板2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一对盖板铰接臂铰接装置151的位置固定有一对通风筒左盖板铰接臂23,该对通风筒左盖板铰接臂23的右端探出通风筒左盖板2的右侧面并且分别与设置在一对盖板铰接臂销轴支承板1511的上部之间的盖板铰接臂销轴1512的中部铰接;在前述通风筒右盖板3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一对盖板铰接臂铰接装置151的位置有一对通风筒右盖板铰接臂33,该对通风筒右盖板铰接臂33的左端探出通风筒右盖板3的左侧面并且分别与设置在一对盖板铰接臂销轴支承板1511的上部之间的盖板铰接臂销轴1512的中部铰接;在前述通风筒筒体1的中部的相向一侧并且在位于前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的长度方向的左侧以及右侧的位置各固定有一盖板支承密封配合板条18(也可称“筒体腔中间分隔板”,以下同),前述通风筒左盖板2的右端边缘部位朝向下的一侧与位于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左侧的盖板支承密封配合板条18的上沿相配合,前述通风筒右盖板3的左端边缘部位朝向下的一侧与位于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的右侧的盖板支承密封配合板条18的上沿相配合。由该段内容的说明可知:由于前述一对通风筒左盖板铰接臂23的右端以及一对通风筒右盖板铰接臂33的左端均铰接在一对盖板铰接臂销轴1512上,因而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通风筒左盖板2的右端以及通风筒右盖板3的左端同轴铰接在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上的表述。前述的两枚盖板支承密封配合板条18实质上是对应于通风筒左盖板2的通风筒筒体1的筒体腔16的左腔室的右侧板以及对应于通风筒右盖板3的通风筒筒体1的筒体腔16的右腔室的左侧板,由此可知筒体腔16被分隔为两个矩形或称口字形腔。
继续见图1,由前述镂空通风罩5蔽护的前述盖板联动机构4包括联动轴前枢转支承座41、联动轴后枢转支承座42、联动轴43、前螺杆联动板44、后螺杆联动板45、前左传动板致动螺杆46、前右传动板致动螺杆47、后左传动板致动螺杆48和后右传动板致动螺杆49,联动轴前枢转支承座41以纵向状态与前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并且该联动轴前枢转支承座41的下端前侧面与前述通风筒筒体1的内壁焊接固定,联动轴后枢转支承座42以纵向状态与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的后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并且该联动轴后枢转支承座42的下端后侧面与前述通风筒筒体1的内壁焊接固定,联动轴43的前端通过联动轴前轴承431转动地支承在联动轴前枢转支承座41的上端,该联动轴43端伸展到联动轴前枢转支承座41的前侧并且构成有一联动轴前轴头433,而联动轴43的后端通过联动轴后轴承432转动地支承在联动轴后枢转支承座42的上端,该联动轴43的后端伸展到联动轴后枢转支承座42的后侧并且构成有一联动轴后轴头434,前螺杆联动板44对应于前述通风筒筒体1的前侧,并且该前螺杆联动板44的中部套固在前述联动轴前轴头433上,后螺杆联动板45对应于通风筒筒体1的后侧并且该后螺杆联动板45的中部套固在前述联动轴后轴头434上,前左传动板致动螺杆46铰接在前述前左传动板铰接耳113与前螺杆联动板44的左端之间,前右传动板致动螺杆47铰接在前述前右传动板铰接耳133与前螺杆联动板44的右端之间,后左传动板致动螺杆48铰接在前述后左传动板铰接耳123与后螺杆联动板45的左端之间,后右传动板致动螺杆49铰接在前述后右传动板铰接耳143与后螺杆联动板45的右端之间。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前述联动轴操作杆7的下端与前述联动轴43的后方即后端插套配合,因而在前述一对护栏6中的位于后侧的一个护栏上构成有用于对联动轴操作杆7的上端定位于非使用状态的一操作杆左限定卡脚61以及一操作杆右限定卡脚62。如果将联动轴操作杆7的下端与前述联动轴43的前方即前端插套配合,那么在前述一对护栏6中的位于前侧的一个护栏上构成有用于对联动轴操作杆7的上端定位于非使用状态的一操作杆左限定卡脚61以及一操作杆右限定卡脚62。
为了充分保障前螺杆联动板44以及后螺杆联动板45分别与联动轴前轴头433以及与联动轴后轴头434的套固效果,以后螺杆联动板45为例并且由图1所示,在后螺杆联动板45的中部构成有一后螺杆联动板固定套451,在该后螺杆联动板固定套451上配设有一固定套锁定螺钉4511,由该固定套锁定螺钉4511将后螺杆联动板固定套451与联动轴后轴头434锁定,从而确保整枚后螺杆联动板45与联动轴后轴头434固定。由于前螺杆联动板44与联动轴前轴头433的固定与前述后螺杆联动板45同例,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继续见图1,前述的前右传动板致动螺杆47、后左传动板致动螺杆48以及后右传动板致动螺杆49的结构是与前述前左传动板致动螺杆46的结构相同的,因而申请人仅对前左传动板致动螺杆46作详细说明,该前左传动板致动螺杆46包括一左连接螺杆节段461、一右连接螺杆节段462和一螺杆节段调节螺套463,左连接螺杆节段461的左端通过左连接螺杆节段铰接销轴4611与前述前左传动板铰接耳113铰接,右连接螺杆节段462的右端通过右连接螺杆节段铰接销轴4621与前述前螺杆联动板44的左端铰接,螺杆节段调节螺套463螺纹连接在左连接螺杆节段461的右端与右连接螺杆节段462的左端之间。当螺杆节段调节螺套463将左连接螺杆节段461以及右连接螺杆节段462的相向一端之间的距离调节到最大限度即最大距离时,那么在前、后螺杆联动板44、45的作用下,通过前、后左传动板致动螺杆46、48以及前、后右传动板致动螺杆47、49的作用,再通过前、后左传动板11、12以及前、后右传动板13、14而分别使通风筒左盖板2以及通风筒右盖板3在关闭时充分(即完全)关闭,反之则留有一定的微渺或称微小间隙。
请参见图3并且继续结合图1,前述镂空通风罩5包括罩体立柱51、罩体下梁52、前中间纵隔梁53、后中间纵隔梁54、通气栅55和盖板56,罩体立柱51对应于前述通风筒筒体1的四个角部的位置以纵向状态设置,并且罩体立柱51的底部与前述筒体固定法兰边17固定,由此可知,在本实施例中,纵立柱51的数量有四根,但并不意味着该数量是必择的,因此不能以纵立柱51的增减限制本实用新型,罩体下梁52在对应于各两相邻的罩体立柱51之间、罩体立柱51与前中间纵隔梁53之间以及罩体立柱51与后中间纵隔梁54之间的位置与前述镂空通风罩固定支撑块171固定,即通过罩体下梁固定螺钉在对应于预设在罩体下梁51上的罩体下梁螺孔521的位置与前述镂空通风罩下梁固定孔1711固定,前中间纵隔梁53(图3示)对应于前述联动轴43的前端的位置纵向设置并且该前中间纵隔梁53的底部与前述筒体固定法兰边17固定,上部与盖板56朝向下的前侧固定,在该前中间纵隔梁5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联动轴前轴头433的位置开设有一贯通前中间纵隔梁53的厚度方向的联动轴前轴头探入孔531,后中间纵隔梁54对应于前述联动轴43的后端的位置纵向设置并且该后中间纵隔梁54的底部与筒体固定法兰边17固定,上部与盖板56朝向下的后侧固定,在该后中间纵隔梁54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联动轴后轴头434的位置开设有一贯通后中间纵隔梁54的厚度方向的联动轴后轴头探入孔541,通气栅55设置在各两相邻的罩体立柱51的高度方向之间、罩体立柱51与前中间纵隔梁53的高度方向之间以及罩体立柱51与后中间纵隔梁54的高度方向之间,在盖板56朝向下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各固定有盖板支承梁57,并且盖板56的四个角部与前述罩体立柱51的顶部固定,中部与前中间纵隔梁53以及后中间纵隔梁54的顶部固定。由前述的说明并且结合图1和图3可知,前述的一对护栏6以彼此前后对应的状态与前述盖板56的长度方向的前后侧固定,盖板56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以及一对护栏6之间的空间共同构成为安全通道,具体而言,前述的盖板56朝向上的一侧表面呈平面状的构造,以便供船员过往时踩踏。为了增进盖板56的强度,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可在盖板56朝向下的一侧焊固盖板补强横梁561,在使用状态下将盖板补强横梁561的两端面与上面提及的货舱盖81的横舱壁811焊固。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将前述的一对护栏6设置于盖板56的长度方向的前后侧时,最好将一对护栏6的两端的底部与前述纵立柱51的顶部对应。
前述的操作杆左限位卡脚61和一操作杆右限位卡脚62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一对护栏6中的后方的一个护栏上的,并且在前述联动轴操作杆7的下端构成有一操作杆套筒71,该操作杆套筒71与联动轴43的后方即后端插套配合,具体是将操作杆套筒71(内六边形的套筒)在对应于前述的联动轴后轴头探入孔541的位置与联动轴后轴头434套配(插套配合)并且无需分离。待完成了对通风筒左、右盖板2、3的开启或关闭操作后使联动轴操作杆7的上端卡入前述的操作杆左限位卡脚61和操作杆右限位卡脚62处。
继续见图1,在前述通风筒左盖板2朝向下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优选以焊接方式固定有开口向下的并且横截面形状呈冂字形的通风筒左盖板密封条定位嵌条24,在该通风筒左盖板密封条定位嵌条24内嵌置有通风筒左盖板密封条241,在前述通风筒右盖板3朝向下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优选以焊接方式固定有开口向下的并且横截面形状呈冂字形的通风筒右盖板密封条定位嵌条34,在该通风筒右盖板密封条定位嵌条34内嵌置有通风筒右盖板密封条341,位于前述通风筒左盖板2的前后侧以及左端的前述通风筒左盖板密封条241与前述通风筒筒体1的上沿相对应并且相配合,而位于通风筒左盖板2的右端的通风筒左盖板密封条241与位于前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的左侧的前述盖板支承密封配合板条18(即筒体腔16的左腔室的右壁体)的上沿相对应并且相配合,位于前述通风筒右盖板3的前后侧以及右端的前述通风筒右盖板密封条341与通风筒筒体1的上沿相对应并且相配合,而位于通风筒右盖板3的左端的通风筒右盖板密封条341与位于前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的右侧的前述盖板支承密封配合板条18(即筒体腔16的右腔室的左壁体)的上沿相对应并且相配合。
由于前述的联动轴前轴头433以及联动轴后轴头434为正六边形的六角头,因而前述的后螺杆固定套451以及操作杆套筒71为内六角套筒。
由图1和图3的示意可知,前述的通气栅55是由自上而下间隔设置的并且向下倾斜的板片组合而成的,各上下两相邻板片之间的空间构成为通气栅槽腔。
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1至图3,通常情况下,如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所述,一艘三千标箱(可容纳或称运输三千个集装箱)的运货船上通常安装有七十余个通风筒。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通风筒筒体1通过其筒体固定法兰边17上的通风筒筒体安装固定孔172与前面已提及的横舱壁811固定,横舱壁811(也可称横舱板)位于两相邻的舱室之间。
当要关闭通风筒左、右盖板2、3时,由船员对联动轴操作杆7操作,由于操作杆套筒71原先处于与联动轴后轴头434的套配状态,因此由船员站在前述镂空通风罩5的结构体系的盖板56上将联动轴操作杆7向左扳动(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由操作杆套筒71带动联动轴后轴头434连同联动轴43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由于前、后螺杆联动板44、45分别固定在联动轴前、后轴头433、434上,因而由联动轴43带动前、后螺杆联动板44、45随联动轴43逆时针转动相应的角度。以前螺杆联动板44为例,由前螺杆联动板44的左端拉动前左传动板致动螺杆46右移,拉动前左传动板11,由于左盖板前导滑柱21与前左传动板11的前述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11滑动配合,因而由前左传动带11带动通风筒左盖板2的左端即前述的自由端向上昂起,从而对通风筒筒体1 的筒体腔16开启,外界空气从通气栅55进入。与此同时,由前螺杆联动板44的右端拉动前右传动板致动螺杆47左移,拉动前右传动板13,由于右盖板前导滑柱31与前右传动板13的前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31滑动配合,因而由前右传动板13带动通风筒右盖板3的右端即前述的自由端向上昂起,从而对通风筒筒体1的筒体腔16开启,外界空气从通风栅55进入。由于后左传动板12是与前左传动板11同步运动的,因而不再复述,同样,由于后右传动板14是与前右传动板13同步运动的,因而也不再复述。还由于关闭通风筒左盖板2以及通风右盖板3的过程与前述相反,因而同样不再赘述。由前述说明可知,由于本实用新型一次操作可实现对通风筒左、右盖板2、3的同时开启或关闭,因而得以显著提高操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通风筒筒体(1),在该通风筒筒体(1)的左端前侧的外壁上铰设有一前左传动板(11),而在通风筒筒体(1)的左端后侧的外壁上铰设有一后左传动板(12),并且在通风筒筒体(1)的右端前侧的外壁上铰设有一前右传动板(13),而在通风筒筒体(1)的右端后侧的外壁上铰设有一后右传动板(14),前、后左传动板(11、12)的位置彼此对应,前、后右传动板(13、14)的位置相互对应,并且前左传动板(11)与前右传动板(13)的设置方向彼此相反,而后左传动板(12)与后右传动板(14)的设置方向彼此相反,在通风筒筒体(1)的前侧内壁与后侧内壁的相向一侧之间并且位于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固定有一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一通风筒左盖板(2),该通风筒左盖板(2)对应于所述通风筒筒体(1)的左端上部设置并且该通风筒左盖板(2)的右端与所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铰接,而左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该通风筒左盖板(2)的前侧面与所述前左传动板(11)滑动配合,而后侧面与所述后左传动板(12)滑动配合;一通风筒右盖板(3),该通风筒右盖板(3)对应于所述通风筒筒体(1)的右端上部设置并且该通风筒右盖板(3)的左端同样与所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铰接,而右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该通风筒右盖板(3)的前侧面与所述前右传动板(13)滑动配合,而后侧面与所述后右传动板(14)滑动配合;一盖板联动机构(4),该盖板联动机构(4)在对应于所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的上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通风筒筒体(1)上,并且该盖板联动机构(4)同时与所述前左传动板(11)、前右传动板(13)、后左传动板(12)和后右传动板(14)连接;一镂空通风罩(5),该镂空通风罩(5)罩置在通风筒筒体(1)外并且该镂空通风罩(5)的下部与通风筒筒体(1)的下部固定;而上部朝向通风筒筒体(1)的上方伸展,由该镂空通风罩(5)对所述盖板联动机构(4)蔽护并且该镂空通风罩(5)的上部构成为平面状的构造;一对护栏(6),该对护栏(6)以彼此前后对应的状态与所述镂空通风罩(5)的长度方向的上部的前后侧固定,并且一对护栏(6)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安全通道;一联动轴操作杆(7),该联动轴操作杆(7)的下端在使用状态下与所述盖板联动机构(4)插套配合,而上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在非使用状态下定位在所述一对护栏(6)中的其中一个护栏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筒筒体(1)呈矩形框体状的构造并且通风筒筒体(1)的内部区域构成为筒体腔(16),在通风筒筒体(1)的四周外壁的底沿部位构成有一连通的筒体固定法兰边(17),在该筒体固定法兰边(17)上以间隔状态固定有镂空通风罩固定支撑块(171),该镂空通风罩固定支撑块(171)还与通风筒筒体(1)的外壁固定,并且在筒体固定法兰边(17)上还间隔开设有通风筒筒体安装固定孔(172);所述通风筒左盖板(2)的右端以及通风筒右盖板(3)的左端与所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同轴铰接,在通风筒左盖板(2)的前侧面偏左端固定有一左盖板前导滑柱(21),而在通风筒左盖板(2)的后侧面偏左端并且在对应于左盖板前导滑柱(21)的位置固定有一左盖板后导滑柱(22),左盖板前导滑柱(21)与所述前左传动板(11)滑动配合,左盖板后导滑柱(22)与所述后左传动板(12)滑动配合;在所述通风筒右盖板(3)的前侧面偏右端固定有一右盖板前导滑柱(31),而在通风筒右盖板(3)的后侧面偏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右盖板前导滑柱(31)的位置有一右盖板后导滑柱(32),右盖板前导滑柱(31)与所述前右传动板(13)滑动配合,右盖板后导滑柱(32)与所述后右传动板(14)滑动配合;所述的盖板联动机构(4)同时与所述前左传动板(11)的右端、后左传动板(12)的右端、前右传动板(13)的左端以及后右传动板(14)的左端连接;所述镂空通风罩(5)的下部四周与所述镂空通风罩固定支撑块(171)固定;所述的一对护栏(6)的形状呈m字形;所述联动轴操作杆(7)的下端与所述盖板联动机构(4)的后方或前方插套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左传动板(11)的左端开设有一前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11),而前左传动板(11)的右端通过前左传动板右铰接轴(112)与所述通风筒筒体(1)的左端前侧外壁铰接,并且在前左传动板(11)的右端上部延伸有一前左传动板铰接耳(113);在所述后左传动板(12)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前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11)的位置开设有一后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21),而后左传动板(12)的右端通过后左传动板右铰接轴(122)与所述通风筒筒体(1)的左端后侧外壁铰接,并且在后左传动板(12)的右端上部延伸有一后左传动板铰接耳(123);在所述前右传动板(13)的右端开设有一前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31),而前右传动板(13)的左端通过前右传动板左铰接轴(132)与所述通风筒筒体(1)的右端前侧外壁铰接,并且在前右传动板(13)的左端上部延伸有一前右传动板铰接耳(133);在所述后右传动板(14)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前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31)的位置开设有一后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41),而后右传动板(14)的左端通过后右传动板左铰接轴(142)与所述通风筒筒体(1)的右端后侧外壁铰接,并且在后右传动板(14)的左端上部延伸有一后右传动板铰接耳(143);对应于所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的上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通风筒筒体(1)上的所述盖板联动机构(4)与所述前左传动板铰接耳(113)、后左传动板铰接耳(123)、前右传动板铰接耳(133)以及后右传动板铰接耳(143)连接;所述左盖板前导滑柱(21)探入所述前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11)内并且与前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11)滑动配合,所述左盖板后导滑柱(22)探入所述后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21)内并且与后左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21)滑动配合,所述右盖板前导滑柱(31)探入所述前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31)并且与前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31)滑动配合,所述右盖板后导滑柱(32)探入所述后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41)并且与后右传动板弧形导滑槽(141)滑动配合;所述前左传动板(11)、后左传动板(12)、前右传动板(13)以及后右传动板(14)由所述镂空通风罩(5)蔽护;在固定于所述筒体固定法兰边(17)上的所述镂空通风罩固定支撑块(171)上开设有镂空通风罩下梁固定孔(17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上设置有一对盖板铰接臂铰接装置(151),该对盖板铰接臂铰接装置(151)各包括一对盖板铰接臂销轴支承板(1511)和一盖板铰接臂销轴(1512),一对盖板铰接臂销轴支承板(1511)的底部与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固定,盖板铰接臂销轴(1512)设置在一对盖板铰接臂销轴支承板(1511)的上部之间;在所述通风筒左盖板(2)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一对盖板铰接臂铰接装置(151)的位置固定有一对通风筒左盖板铰接臂(23),该对通风筒左盖板铰接臂(23)的右端探出通风筒左盖板(2)的右侧面并且分别与设置在一对盖板铰接臂销轴支承板(1511)的上部之间的盖板铰接臂销轴(1512)的中部铰接;在所述通风筒右盖板(3)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一对盖板铰接臂铰接装置(151)的位置有一对通风筒右盖板铰接臂(33),该对通风筒右盖板铰接臂(33)的左端探出通风筒右盖板(3)的左侧面并且分别与设置在一对盖板铰接臂销轴支承板(1511)的上部之间的盖板铰接臂销轴(1512)的中部铰接;在所述通风筒筒体(1)的中部的相向一侧并且在位于所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的长度方向的左侧以及右侧的位置各固定有一盖板支承密封配合板条(18),所述通风筒左盖板(2)的右端边缘部位朝向下的一侧与位于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左侧的盖板支承密封配合板条(18)的上沿相配合,所述通风筒右盖板(3)的左端边缘部位朝向下的一侧与位于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的右侧的盖板支承密封配合板条(18)的上沿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其特征在于由所述镂空通风罩(5)蔽护的所述盖板联动机构(4)包括联动轴前枢转支承座(41)、联动轴后枢转支承座(42)、联动轴(43)、前螺杆联动板(44)、后螺杆联动板(45)、前左传动板致动螺杆(46)、前右传动板致动螺杆(47)、后左传动板致动螺杆(48)和后右传动板致动螺杆(49),联动轴前枢转支承座(41)以纵向状态与所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并且该联动轴前枢转支承座(41)的下端前侧与所述通风筒筒体(1)固定,联动轴后枢转支承座(42)以纵向状态与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的后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并且该联动轴后枢转支承座(42)的下端后侧与所述通风筒筒体(1)固定,联动轴(43)的前端通过联动轴前轴承(431)转动地支承在联动轴前枢转支承座(41)的上端,该联动轴(43)端伸展到联动轴前枢转支承座(41)的前侧并且构成有一联动轴前轴头(433),而联动轴(43)的后端通过联动轴后轴承(432)转动地支承在联动轴后枢转支承座(42)的上端,该联动轴(43)的后端伸展到联动轴后枢转支承座(42)的后侧并且构成有一联动轴后轴头(434),前螺杆联动板(44)对应于所述通风筒筒体(1)的前侧,并且该前螺杆联动板(44)的中部套固在所述联动轴前轴头(433)上,后螺杆联动板(45)对应于通风筒筒体(1)的后侧并且该后螺杆联动板(45)的中部套固在所述联动轴后轴头(434)上,前左传动板致动螺杆(46)铰接在所述前左传动板铰接耳(113)与前螺杆联动板(44)的左端之间,前右传动板致动螺杆(47)铰接在所述前右传动板铰接耳(133)与前螺杆联动板(44)的右端之间,后左传动板致动螺杆(48)铰接在所述后左传动板铰接耳(123)与后螺杆联动板(45)的左端之间,后右传动板致动螺杆(49)铰接在所述后右传动板铰接耳(143)与后螺杆联动板(45)的右端之间;所述联动轴操作杆(7)的下端与所述联动轴(43)的后方或前方插套配合,在所述一对护栏(6)中的其中一个护栏上构成有用于对联动轴操作杆(7)的上端定位于非使用状态的一操作杆左限定卡脚(61)以及一操作杆右限定卡脚(62),并且当所述联动轴操作杆(7)的下端与所述联动轴(43)的后方插套配合时,所述操作杆左限定卡脚(61)以及操作杆右限定卡脚(62)构成于所述一对护栏(6)中的后方的一个护栏上,而当联动轴操作杆(7)的下端与联动轴(43)的前方插套配合时,所述操作杆左限定卡脚(61)以及操作杆右限定卡脚(62)构成于所述一对护栏(6)中的前方的一个护栏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右传动板致动螺杆(47)、后左传动板致动螺杆(48)以及后右传动板致动螺杆(49)的结构是与所述前左传动板致动螺杆(46)的结构相同的,该前左传动板致动螺杆(46)包括一左连接螺杆节段(461)、一右连接螺杆节段(462)和一螺杆节段调节螺套(463),左连接螺杆节段(461)的左端通过左连接螺杆节段铰接销轴(4611)与所述前左传动板铰接耳(113)铰接,右连接螺杆节段(462)的右端通过右连接螺杆节段铰接销轴(4621)与所述前螺杆联动板(44)的左端铰接,螺杆节段调节螺套(463)螺纹连接在左连接螺杆节段(461)的右端与右连接螺杆节段(462)的左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通风罩(5)包括罩体立柱(51)、罩体下梁(52)、前中间纵隔梁(53)、后中间纵隔梁(54)、通气栅(55)和盖板(56),罩体立柱(51)对应于所述通风筒筒体(1)的四个角部的位置以纵向状态设置,并且罩体立柱(51)的底部与所述筒体固定法兰边(17)固定,罩体下梁(52)在对应于各两相邻的罩体立柱(51)之间、罩体立柱(51)与前中间纵隔梁(53)之间以及罩体立柱(51)与后中间纵隔梁(54)之间的位置与所述镂空通风罩固定支撑块(171)固定,前中间纵隔梁(53)对应于所述联动轴(43)的前端的位置纵向设置并且该前中间纵隔梁(53)的底部与所述筒体固定法兰边(17)固定,上部与盖板(56)朝向下的前侧固定,在该前中间纵隔梁(5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联动轴前轴头(433)的位置开设有一贯通前中间纵隔梁(53)的厚度方向的联动轴前轴头探入孔(531),后中间纵隔梁(54)对应于所述联动轴(43)的后端的位置纵向设置并且该后中间纵隔梁(54)的底部与筒体固定法兰边(17)固定,上部与盖板(56)朝向下的后侧固定,在该后中间纵隔梁(54)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联动轴后轴头(434)的位置开设有一贯通后中间纵隔梁(54)的厚度方向的联动轴后轴头探入孔(541),通气栅(55)设置在各两相邻的罩体立柱(51)的高度方向之间、罩体立柱(51)与前中间纵隔梁(53)的高度方向之间以及罩体立柱(51)与后中间纵隔梁(54)的高度方向之间,在盖板(56)朝向下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各固定有盖板支承梁(57),并且盖板(56)的四个角部与所述罩体立柱(51)的顶部固定,中部与前中间纵隔梁(53)以及后中间纵隔梁(54)的顶部固定;所述一对护栏(6)以彼此前后对应的状态与所述盖板(56)的长度方向的前后侧固定,盖板(56)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以及一对护栏(6)之间的空间共同构成为安全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风筒左盖板(2)朝向下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固定有开口向下的并且横截面形状呈冂字形的通风筒左盖板密封条定位嵌条(24),在该通风筒左盖板密封条定位嵌条(24)内嵌置有通风筒左盖板密封条(241),在所述通风筒右盖板(3)朝向下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固定有开口向下的并且横截面形状呈冂字形的通风筒右盖板密封条定位嵌条(34),在该通风筒右盖板密封条定位嵌条(34)内嵌置有通风筒右盖板密封条(341),位于所述通风筒左盖板(2)的前后侧以及左端的所述通风筒左盖板密封条(241)与所述通风筒筒体(1)的上沿相对应并且相配合,而位于通风筒左盖板(2)的右端的通风筒左盖板密封条(241)与位于所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的左侧的所述盖板支承密封配合板条(18)的上沿相对应并且相配合,位于所述通风筒右盖板(3)的前后侧以及右端的所述通风筒右盖板密封条(341)与通风筒筒体(1)的上沿相对应并且相配合,而位于通风筒右盖板(3)的左端的通风筒右盖板密封条(341)与位于所述盖板铰接座支承梁(15)的右侧的所述盖板支承密封配合板条(18)的上沿相对应并且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轴前轴头(433)以及联动轴后轴头(434)为正六边形的六角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栅(55)是由自上而下间隔设置的并且向下倾斜的板片组合而成的,各上下两相邻板片之间的空间构成为通气栅槽腔。
CN202120545553.0U 2021-03-16 2021-03-16 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4420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5553.0U CN214420685U (zh) 2021-03-16 2021-03-16 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5553.0U CN214420685U (zh) 2021-03-16 2021-03-16 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20685U true CN214420685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74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45553.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4420685U (zh) 2021-03-16 2021-03-16 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206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0095A (zh) * 2021-03-16 2021-06-15 常熟市海鑫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0095A (zh) * 2021-03-16 2021-06-15 常熟市海鑫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
CN112960095B (zh) * 2021-03-16 2024-04-26 常熟市海鑫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260348A1 (en) Sidewall vent valves for a convertible compartment aircraft
US7789347B2 (en) Device for articulating a door of a nacelle of an aircraft and nacelle provided with said articulation device
CN214420685U (zh) 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
US20010008346A1 (en) Cab enclosure panels
US20110097202A1 (en) Paneling of a Nacelle of a Wind Energy Installation
US20180106216A1 (en) Nacelle of a turbojet engine comprising an inverter flap
CN214420684U (zh) 船舶用的通风装置
US20200070992A1 (en) Aircraft Pylon Central Fairing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Articulated Panel, And Aircraft Equipped With Said Central Fairing
DE2605941C3 (de) Gehäuse
DE3916692A1 (de) Lastkraftwagen mit auf dem fahrerhaus angeordnetem windabweiser mit integriertem kuehler-luefter-aggregat
CN109441315B (zh) 具有气水分离功能的船用气动风雨密百叶窗结构
US11142327B2 (en) Aircraft turbomachine assembly comprising an articulated cowl
US11319083B2 (en) Aircraft nacelle comprising a cowl with two articulated doors
KR101639706B1 (ko) 이중 구조의 블레이드를 갖는 선박용 웨더 타이트 루버의 개폐구조물 및 이중 구조의 블레이드가 적용된 선박용 웨더 타이트 루버
DE102013214335A1 (de) Schienenfahrzeugwagen
GB2174339A (en) Lift truck cab
JPH02124320A (ja) 車両ルーフ
CN214420686U (zh) 船舶用通风装置的盖板联动驱动结构
CN112960095A (zh) 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
CN112829918A (zh) 船舶用的通风装置
KR20170021985A (ko) 루버가 구비된 선박용 해치 환기장치
US7464660B2 (en) Windshield including vented walk-through door
CN212125437U (zh) 船舶用的防水炮百叶窗
JPH05139156A (ja) 作業機の空調用ダクトのグリルドア
CN111439339A (zh) 船舶用的防水炮百叶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