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12280U - 一种立式晶闸管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晶闸管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12280U
CN214412280U CN202022414674.XU CN202022414674U CN214412280U CN 214412280 U CN214412280 U CN 214412280U CN 202022414674 U CN202022414674 U CN 202022414674U CN 214412280 U CN214412280 U CN 214412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yristor
switch
voltage
section
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146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秋雨
乔光尧
赵国亮
康伟
李芳义
李卫国
邓占锋
曾洪涛
徐云飞
刘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State Grid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State Grid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State Grid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0224146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12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12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12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晶闸管开关,包括绝缘外套(4)和封装于绝缘外套内立式圆柱形的开关芯体;所述开关芯体包括晶闸管阀串段、电抗器(3)、驱动单元、均压组件段(2)、结构件和连接件;晶闸管阀串段与旁侧驱动单元连接后,同均压组件段分别设置于结构件下段的空间内,结构件上段设置电抗器,所述开关芯体内各部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可控避雷器用立式晶闸管开关高度过高,结构不紧凑,不易于扩展,局放水平高,不适于室外等问题,显著增强了芯体开关结构的灵活扩展和紧凑性,增强了户外运行避雷器本体电位分布的适应性,达到局放小的效果,保证了可控避雷器用立式晶闸管开关快速安全的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晶闸管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特高压输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晶闸管开关。
背景技术
特高压(UHV)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电和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电的电压等级。它具有输送容量大、距离远、效率高和损耗低等技术优势,能大大提升电网的输送能力。在特高压输电系统中,经常存在两个带电的电极,距离很短,用绝缘材料分开,当两个电极间的电场强度达到击穿强度时,电极之间形成电流通路。当雷电波来到的时候首先在间隙处击穿,使间隙的空气电离,形成短路,雷电流通过间隙流入大地,而此时间隙两端的电压很低,从而达到保护线路的目的。电场强度低于击穿间隙时,放电间隙型避雷器又恢复绝缘状态。常用于高压线路的避雷防护中。在特高压输电系统中,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饱和特性更加显著,深度降低操作过电压水平对减小线路空气间隙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主要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断路器加装合闸电阻两种措施联合使用,将系统操作过电压限制在1.6p.u.~1.7p.u.。电力系统中的投、切空载线路,会产生操作过电压。为此,要在断路器上装设合闸电阻,释放电网的能量,从而保护电网电气设备。合闸电阻在主断口(灭弧室)合闸前的几个毫秒投入,在主断口合上若干毫秒后自动切除。合闸电阻作用是断路器在断开时在主触头合上前先退出,在合闸时合闸电阻先投入,当主触头合上时被短接退出,这样做可以防止操作过电压。但是,由于合闸电阻在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断路器加装合闸电阻后机构复杂,大大增加断路器的运行风险,同时断路器加装合闸电阻后成本增加较多,电力系统运行部门和制造厂商均倾向于在系统条件允许情况下断路器不采用合闸电阻。
另外一种深度限制操作过电压的方式是采用金属氧化物可控避雷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又称金属氧化锌避雷器,它与普通阀型避雷器的主要区别在于阀片材料不同,普通阀型避雷器的阀片材料是碳化硅(金刚砂),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阀片材料是由半导体氧化锌和其他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钻、氧化锰等)在高温(1000℃以上)下烧结而成。氧化锌阀片又称压敏电阻,具有比碳化硅更优良和更理想的非线性电阻特性。在系统运行电压下,它的电阻很大,通过的电流很小,阻性分量仅为10~15uA左右,这样小的电流不会烧坏阀片,因此可以不用串联间隙来隔离工频运行电压;当电压升高时,它的电阻变得很小,可以通过大电流,残压也很低,使设备得到保护,而过电压消失之后,它又恢复原状。
在过电压下通过旁路开关短接一部分氧化锌避雷器的电阻片,深度降低残压,过电压消失后开关断开,被短接的避雷器电阻片投入运行,承受工频电压,维持避雷器低荷电率。根据旁路开关的类型,可分为断路器开关式可控避雷器和晶闸管开关式可控避雷器,由于断路器开关动作速度慢,只能限制合闸过电压,触点会产生火花、易烧毁触点,需要与站控系统配合使用,应用受限。晶闸管开关式可控避雷器能够独立动作,没有触点,用弱电控制强电开关,开关速度快,无需复杂的二次系统,具有与避雷器相同的响应特性,是发展方向。
晶闸管电子开关充分利用了电压过零触发、电流过零切除、开关无触点、响应速度快等晶闸管特性,可使电容上的电压从零快速上升到额定工作电压。而在断开时,晶闸管上的电流过零切除.可实现电容器投入无涌流、切除无过压、投切无电弧的快速动态补偿功能,故能较好地解决电容器投切时产生的暂态冲击问题。
随着安装高度的增加,阀片电位分布将趋于均匀;在高压端加装均压环会大大降低阀片的最大电位承担率,改善阀片的电位分布。晶闸管开关式可控避雷器中的晶闸管开关需要与避雷器本体最下段并联,立式安装,户外运行,晶闸管开关的高度对避雷器本体电位分布产生影响,需要严格限制,要求其结构紧凑,因此研究适用于户外使用的紧凑型立式晶闸管开关是可控避雷器亟需攻克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为了解决晶闸管开关高度过高、不易于扩展、局放水平偏大,不太适于户外运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晶闸管开关,包括绝缘外套4和封装于绝缘外套内立式圆柱形的开关芯体;所述开关芯体包括晶闸管阀串段、电抗器3、驱动单元、均压组件段2、结构件和连接件;晶闸管阀串段与旁侧的驱动单元连接后,同均压组件段2分别设置于结构件下段的空间内,结构件上段设置电抗器3,所述开关芯体内各部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电气连接。
优选的,所述晶闸管阀串段包括:由多层反并联晶闸管5组成晶闸管器件、顶压拉杆6、顶压螺母7和顶压端板10;
所述晶闸管器件通过顶压拉杆6和顶压螺母7压接成多个晶闸管阀段1,各晶闸管阀段1串联成阀串,阀串于顶部和/或底部通过顶压端板10连接构成重叠对三角结构。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端板10包括多个对三角结构,每个三角结构均固定一个串段。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3为圆柱结构,采用自冷式饱和电抗器,电抗器3顶部和/或底部用压装出线和/或对外连接的方式,其外部布置第一伞裙结构12。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裙结构12为绝缘的筒状柱体,侧面有凸出的伞裙状结构,齿尖朝侧面外;电抗器3的顶板与底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筒状侧面的顶端和底端。
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多个驱动组件9,驱动组件9为插拔式固定结构,每层反并联晶闸管5共用一组驱动组件9。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式固定结构为抽屉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均压组件段2包括均压组件和均压组件顶部阻尼弹簧11,
所述均压组件通过连接件中的电气连接结构件与晶闸管阀串段各单层间晶闸管器件相连接,均压组件顶部连接均压组件顶部阻尼弹簧11。
优选的,所述均压组件包括多个堆叠的均压元件;所有的均压元件串联;
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均压元件数量相同的金属件,每层均压元件均通过一个金属件与对应层的晶闸管器件并联。
优选的,所述绝缘外套4包括:底部法兰18、中间绝缘件19和顶部法兰20,
底部法兰18与顶部法兰20分别设置于中间绝缘件19顶端和底端;
芯体顶部阻尼弹簧14与顶部法兰20顶部内表面连接;
绝缘外套4为外绝缘结构,其内径根据所述开关芯体大小设定,绝缘外套4的内部按需预留扩展空间,填充氮气,整体密闭。
优选的,所述中间绝缘件19为筒状外绝缘结构,采用瓷材料或复合材料,其表面分布高度不等的第二伞裙结构。
优选的,在阀串底部与顶压端板10之间还设有均力机构8。
优选的,所述结构件包括:芯体顶部阻尼弹簧14、中层连接板15、防压支撑梁16和下部支撑板17,
所述防压支撑梁16设置于所述晶闸管阀串段和均压组件段2的周围,且高度大于所述晶闸管阀串段和均压组件段2的高度;
水平的下部支撑板17与中层连接板15分别设置于防压支撑梁16顶端和底端;
所述防压支撑梁16底部连接水平下部支撑板17上表面,其顶部连接水平中层连接板15下表面;
所述电抗器3设置于中层连接板15上表面,所述电抗器3顶端通过所述芯体顶部阻尼弹簧14与绝缘外套4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部支撑板17为板状结构位于开关芯体的底部,其上分布有孔;所述下部支撑板17与绝缘外套4之间有间隙;
所述下部支撑板17的孔与所述间隙构成电火花与氮气的通道,且所述通道的排放口朝向底部法兰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晶闸管开关,包括绝缘外套4和封装于绝缘外套内立式圆柱形的开关芯体;所述开关芯体包括晶闸管阀串段、电抗器3、驱动单元、均压组件段2、结构件和连接件;晶闸管阀串段与旁侧的驱动单元连接后,同均压组件段2一起分别设置于结构件下段的空间内,结构件上段设置电抗器3,所述开关芯体内各部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电气连接。通过可控避雷器用立式晶闸管开关的紧凑型结构,适用于户外运行,有效降低晶闸管开关的高度,减小了开关芯体对避雷器本体电位分布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式晶闸管开关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绝缘外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晶闸管阀串段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饱和电抗器伞裙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饱和电抗器出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板排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晶闸管阀段;2-均压组件段;3-电抗器;4-绝缘外套;5-晶闸管;6-顶压拉杆;7-顶压螺母;8-均力机构;9-驱动组件;10-顶压端板;11-均压组件顶部阻尼弹簧;12-第一伞裙结构;13-铝排出线结构;14-芯体顶部阻尼弹簧;15-中层连接板;16-防压支撑梁;17-下部支撑板;18-底部法兰;19-中间绝缘件;20-顶部法兰;21-防爆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断路器开关动作速度慢,只能限制合闸过电压,需要与站控系统配合使用,应用受限问题;晶闸管开关式可控避雷器能够独立动作,无需复杂的二次系统,具有与避雷器相同的响应特性;并且晶闸管开关的高度对避雷器本体电位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进行严格的限制,为解决上述问题,以及为了解决晶闸管开关高度过高、不易于扩展、局放水平偏大,不太适于户外运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晶闸管开关,通过在变电站线路侧安装可控避雷器,深度降低操作过电压,包括立式晶闸管阀串段、电抗器3、驱动单元、均压组件段2、绝缘外套4、各部分之间的结构件和连接件;其中立式晶闸管阀段、电抗器3、驱动单元、均压组件段2及连接件构成了晶闸管开关芯体,芯体整体封装在绝缘外套4内部;晶闸管阀串段由多层反并联晶闸管器件压接而成,整个晶闸管开关可根据电压的需要串联多个阀段,结构可灵活性扩展;在开关芯体中电抗器3通过结构件和连接件与晶闸管阀段1串联,开关芯体整体内置于封闭绝缘外套内,具有结构紧凑、易于扩展,局放小、适于户外运行等特点。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晶闸管开关,包括绝缘外套4和封装于绝缘外套4内立式圆柱形的开关芯体;所述开关芯体包括晶闸管阀串段、电抗器3、驱动单元、均压组件段2、结构件和连接件;晶闸管阀串段与旁侧的驱动单元连接后,同均压组件段2一起分别设置于结构件下段的空间内,结构件上段设置电抗器3,所述开关芯体内各部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电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晶闸管阀串段包括:由多层反并联晶闸管5组成晶闸管器件、顶压拉杆6、顶压螺母7和顶压端板10,随着避雷器可控部分电压的提高,所需串联的晶闸管层数会随之增加,根据晶闸管开关承担的电压确定晶闸管器件串联的层数;
所述晶闸管器件通过顶压拉杆6和顶压螺母7压接成多个晶闸管阀段1,各晶闸管阀段1上下串联连接组成多个阀串,整个晶闸管开关可由多个晶闸管阀段1上下串联而成,各晶闸管阀段1之间采用顶压端板10作为过渡连接,每个阀串于顶部和/或底部通过顶压端板10采用重叠对角结构连接而成,减小晶闸管阀段1、阀串、阀串段之间连接的空间需求,同时各阀段之间采用顶压端板作为过渡连接,有效降低晶闸管阀段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顶压端板10包括多个对三角结构,每个三角结构均固定一个串段,对三角结构占用的结构空间较小,在有限空间内可以设置安装更多的串段结构,通过顶压端板10采用重叠对三角放置,有效降低晶闸管阀段的高度,能有效提高芯体开关空间利用率,降低开关芯体整体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电抗器3为圆柱结构,采用自冷式饱和电抗器,自冷式饱和电抗器在开关芯体中与晶闸管阀段1通过结构件和连接件串联,自冷式饱和电抗器3顶部和/或底部用压装出线和/或对外连接的方式,进一步地,该出线方式可以采用铝排出线结构13,其出线结构与顶部底部部分采用压力接触式结构,无需配置额外接线,结构紧凑;其外部布置第一伞裙结构12,在保证爬电距离的情况下,或者增加电抗器的爬电距离的情况下,可有效降低饱和电抗器的高度。
通过优化设计的圆柱结构,有效克服了电抗器3周围的电场分布不均匀,在保证相同爬电距离的情况下,有效的降低了电抗器3的高度;通过电抗器3顶部和/或底部采用压装出线和/或对外连接的方式,省去了螺栓或者焊接以及其他多余接线的空间,使电抗器3空间结构更加合理;配合外部布置的伞裙结构12,以增加电抗器的爬电距离,可有效减小电抗器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伞裙结构12为筒状柱体,侧面有凸出的伞裙状结构伞裙朝侧面外;电抗器3的顶板与底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筒状侧面的顶端和底端,进一步优化了电抗器的爬电距离效果,减小电抗器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多个驱动组件9,驱动组件9为插拔式固定结构,每层反并联晶闸管5共用一组驱动组件9,通过每层都配置并和反并联晶闸管5共用,提高了驱动组件9的使用效率,增强驱动组件的驱动性能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插拔式固定结构为抽屉式结构,在保证连接紧固的情况下,便于检修和维护,方便实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均压组件段2包括均压组件和均压组件顶部阻尼弹簧11。
所述均压组件通过连接件中的电气连接结构件与晶闸管阀串段各单层间晶闸管器件相连接,均压组件顶部连接均压组件顶部阻尼弹簧11,均压组件不需要顶压接触,但考虑到工作、运输及地震时振动的影响,在均压组件段顶部增加了均压组件顶部阻尼弹簧11,用来吸收工作或运输过程中的振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均压组件包括多个堆叠的均压元件;所有的均压元件串联;串联的数量与晶闸管器件串联的数量相对应。
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均压元件数量相同的金属件,该金属件可以是金属垫块或其他具有该功能的金属结构,每层均压元件均通过一个金属件(也即金属垫块),通过该金属垫块的电气连接结构件与晶闸管阀串段单层间相连接,实现对应层的晶闸管器件层间并联。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绝缘外套4包括:底部法兰18、中间绝缘件19和顶部法兰20,底部法兰18与顶部法兰20分别设置于中间绝缘件19顶端和底端;芯体顶部阻尼弹簧14与顶部法兰20顶部内表面连接,芯体顶部阻尼弹簧14为了吸收运输、安装及户外地震过程中的振动,提升开关芯体抗震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晶闸管开关内部为开关芯体,外部为绝缘外套4,开关芯体在绝缘外套4中固定,绝缘外套4为外绝缘结构,其内径根据所述开关芯体大小设定,并考虑一定的安装空间,绝缘外套4的内部按需预留扩展空间,绝缘外套4中填充氮气使芯体处于气体绝缘环境,绝缘外套4整体密闭,开关以整体的方式运输、安装并实现功能,适于户外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间绝缘件19为筒状结构,采用瓷材料或复合材料,进一步的筒状结构可采用瓷套或者复合绝缘外套,中间绝缘件19可采用瓷材料或者复合材料,所述中间绝缘件19其表面分布高度不等的第二伞裙结构,第二伞裙结构可以影响中间绝缘件19表面电场和电荷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3所示,为保证晶闸管器件压接面受力均匀,阀串内部还设计有均力机构,在阀串底部与顶压端板10之间还设有均力机构8。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结构件包括:芯体顶部阻尼弹簧14、中层连接板15、防压支撑梁16和下部支撑板17。
所述防压支撑梁16设置于所述晶闸管阀串段和均压组件段2的周围,且高度大于所述晶闸管阀串段和均压组件段2的高度。
为了减少芯体顶部阻尼弹簧14的压力对底部晶闸管阀串段的压力影响,水平的下部支撑板17与中层连接板15分别设置于防压支撑梁16顶端和底端。
所述防压支撑梁16底部连接水平下部支撑板17上表面,其顶部连接水平中层连接板15下表面。
所述电抗器3设置于中层连接板15上表面,所述电抗器3顶端通过所述芯体顶部阻尼弹簧14与绝缘外套4连接,在开关芯体中设计中间连接板15和防压支撑梁16,形成开关芯体多个阀段的支撑结构,实现开关芯体在顶部弹簧压力下与立式晶闸管阀段1的隔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下部支撑板17为板状结构位于开关芯体的底部,采用上下相互错位并堆叠的异形结构,其上分布有孔;所述下部支撑板17与绝缘外套4之间有间隙。
为了适应瓷套密闭空间的防爆要求,开关芯体中下部支撑板17上留有足够的排爆通道。所述下部支撑板17的孔与所述间隙构成电火花与氮气的排爆通道,且所述排爆通道的排放口朝向底部法兰18,满足绝缘外套内防爆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整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可控避雷器用立式晶闸管开关的紧凑型结构,适用于户外运行,可有效降低晶闸管开关的高度,减小对避雷器本体电位分布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冷式饱和电抗器3结构,采用在顶部和/或底部压装出线和对外连接的方式,可避免增加辅助接线和固定螺栓带来的对局部放电和/或电位分布的影响;饱和电抗器外部布置绝缘伞裙12,可在满足爬电距离的情况下有效降低饱和电抗器3的高度,有效降低晶闸管开关整体高度,结构紧凑;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插拔式结构的驱动组件9,便于检修和维护;
4、本实用新型中多段段晶闸管阀串重叠对三角放置,能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芯体整体高度;
5、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绝缘瓷套或者复合绝缘外套的封装方式,适于户外运行,设计具有适应绝缘外套4密闭空间的排爆通道,满足绝缘外套4内防爆要求;
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适应开关整体运输的芯体顶部阻尼弹簧14和防压支撑梁16,适应开关抗震要求,保障了立式压装晶闸管受力的均匀性;
7、开关整体呈圆柱形结构,通过优化设计,开关在持续运行下整体局放水平小于2pC。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申请待批的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立式晶闸管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外套(4)和封装于绝缘外套内立式圆柱形的开关芯体;
所述开关芯体包括晶闸管阀串段、电抗器(3)、驱动单元、均压组件段(2)、结构件和连接件;
晶闸管阀串段与旁侧的驱动单元连接后,同均压组件段(2)一起分别设置于结构件下段的空间内,结构件上段设置电抗器(3),所述开关芯体内各部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晶闸管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闸管阀串段包括:由多层反并联晶闸管(5)组成晶闸管器件、顶压拉杆(6)、顶压螺母(7)和顶压端板(10);
所述晶闸管器件通过顶压拉杆(6)和顶压螺母(7)压接成多个晶闸管阀段(1),各晶闸管阀段(1)串联成阀串,阀串于顶部和/或底部通过顶压端板(10)连接构成重叠对三角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晶闸管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端板(10)包括多个对三角结构,每个三角结构均固定一个串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晶闸管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3)为圆柱结构,采用自冷式饱和电抗器,电抗器(3)顶部和/或底部用压装出线和/或对外连接的方式,其外部布置第一伞裙结构(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晶闸管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裙结构(12)为筒状柱体,侧面有伞裙状结构,伞裙朝侧面外;电抗器(3)的顶板与底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筒状侧面的顶端和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晶闸管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多个驱动组件(9),驱动组件(9)为插拔式固定结构,每层反并联晶闸管(5)共用一组驱动组件(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晶闸管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式固定结构为抽屉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晶闸管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组件段(2)包括均压组件和均压组件顶部阻尼弹簧(11),
所述均压组件通过连接件中的电气连接结构件与晶闸管阀串段各单层间晶闸管器件相连接,均压组件顶部连接均压组件顶部阻尼弹簧(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晶闸管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组件包括多个堆叠的均压元件;所有的均压元件串联;
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均压元件数量相同的金属件,每层均压元件均通过一个金属件与对应层的晶闸管器件并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晶闸管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套(4)包括:底部法兰(18)、中间绝缘件(19)和顶部法兰(20),
底部法兰(18)与顶部法兰(20)分别设置于中间绝缘件(19)顶端和底端;
芯体顶部阻尼弹簧(14)与顶部法兰(20)顶部内表面连接;
绝缘外套(4)为外绝缘结构,其内径根据所述开关芯体大小设定,绝缘外套(4)的内部按需预留扩展空间,填充氮气,整体密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立式晶闸管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绝缘件(19)为筒状结构,采用瓷材料或复合材料,其表面分布高度不等的第二伞裙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晶闸管开关,其特征在于,在阀串底部与顶压端板(10)之间还设有均力机构(8)。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立式晶闸管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包括:芯体顶部阻尼弹簧(14)、中层连接板(15)、防压支撑梁(16)和下部支撑板(17),
所述防压支撑梁(16)设置于所述晶闸管阀串段和均压组件段(2)的周围,且高度大于所述晶闸管阀串段和均压组件段(2)的高度;
水平的下部支撑板(17)与中层连接板(15)分别设置于防压支撑梁(16)顶端和底端;
所述防压支撑梁(16)底部连接水平下部支撑板(17)上表面,其顶部连接水平中层连接板(15)下表面;
所述电抗器(3)设置于中层连接板(15)上表面,所述电抗器(3)顶端通过所述芯体顶部阻尼弹簧(14)与绝缘外套(4)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立式晶闸管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支撑板(17)为板状结构位于开关芯体的底部,其上分布有孔;所述下部支撑板(17)与绝缘外套(4)之间有间隙;
所述下部支撑板(17)的孔与所述间隙构成电火花与氮气的通道,且所述通道的排放口朝向底部法兰(18)。
CN202022414674.XU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立式晶闸管开关 Active CN214412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4674.XU CN214412280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立式晶闸管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4674.XU CN214412280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立式晶闸管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12280U true CN214412280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33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14674.XU Active CN214412280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立式晶闸管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122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00181A (en) Commutation circuit for an HVDC circuit breaker
CN106558864A (zh) 一种混合式快速直流断路器
CN112467706A (zh) 一种可控避雷器用立式晶闸管开关
US20160156175A1 (en) Current-limiting reactor apparatus
RU2657009C1 (ru) Баковый выключатель с импульсным разрядником, соединенным через изоляционные втулки каждого полюса
CN101136290A (zh) 一种40.5kV六氟化硫断路器的灭弧室
CN102074409B (zh) 带散热装置的固封极柱
CN214412280U (zh) 一种立式晶闸管开关
US20070183112A1 (en) Spark gap arrestor
US2220615A (en) Electric transformer structure
CN115346830A (zh) 一种快速机械开关及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
US5734140A (en) Gas insulated high voltage circuit breaker including tulip contact assembly and insertion resistor
US4103128A (en) Tank-type compressed-gas circuit-breaker having capacitance-supporting means
Doukas et al. Damping of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s in a superconducting VSC transmission system
US3037152A (en) Device for protecting an electric plant against over-voltages
Hu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high power thyristors in HVDC and FACTS systems
CN210467524U (zh) 一种同铁芯可扩展结构的直流隔离变压器
US5610381A (en) Compression gas puffer type circuit breaker
CN1213464A (zh) 开关装置
RU270663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щиты вакуумнокоммутируем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от перенапряжений
CN214226813U (zh) 一种铁道专用单极真空断路器
JP3750279B2 (ja) タンク形避雷器
Rieder Circuit breakers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problems III-Arc-medium considerations
US3363135A (en) Magnetic drive lightning arrester having a variably spaced arcing gap
CN217334656U (zh) 一种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