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34656U - 一种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34656U
CN217334656U CN202122931207.9U CN202122931207U CN217334656U CN 217334656 U CN217334656 U CN 217334656U CN 202122931207 U CN202122931207 U CN 202122931207U CN 217334656 U CN217334656 U CN 217334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head line
body unit
line multi
arrest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312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正科
段生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Dehong Power Supply Bureau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Dehong Power Supply Burea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Dehong Power Supply Bureau filed Critical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Dehong Power Supply Bureau
Priority to CN2021229312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34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34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346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包括本体单元,包括绝缘筒,设置于所述绝缘筒内腔的金属电极,设置于所述绝缘筒表面的硅橡胶伞裙,以及设置于所述绝缘筒顶部的接线端,支撑单元,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绝缘筒的底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底部的连接支架。本设备具有通流容量大、故障率低、少维护、寿命长;环境适应性好,无阀片失效和受潮问题,重量轻、便于安装、成本低、可广泛推广等优点,其有效降低配电网的雷击跳闸率,提高供电可靠性,本设备采用多腔室间隙结构的灭弧机理,根据工频续流产生的条件、有效降低工频续流产生概率的方法、提高灭弧能力的最优结构参数等技术条件。

Description

一种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
背景技术
10kV架空配电线路分布较广,线路长,所处地形复杂,而10kV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低,雷电过电压能够使绝缘子发生闪络,在雷击闪络通道上形成工频续流烧断导线,造成断线的主要原因是在雷击闪络通道上建弧形成工频续流,弧根的温度很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导线烧断,即使是裸导线,如果通过的电流很大,亦能够将导线烧断,目前配网线路防雷领域采用的招弧角方式能有效地保护线路导线和线路绝缘子,但由于该方式是在电弧电流过零点自然熄弧,熄弧能力差、灭弧时间长,并有可能复燃,所以不能降低线路跳闸率,需要与自动重合闸装置配合,传统氧化锌避雷器和串联间隙避雷器方式能够有效保护绝缘子不受电弧损伤,减少线路雷击跳闸率,但存在氧化锌电阻片高压电老化、电阻片密封失效受潮、串联间隙制作工艺复杂等缺陷,并且重量和体积大造成装置安装困难,运行维护成本高,限制了其在配网大范围推广应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来解决此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目前配网线路防雷领域采用的招弧角方式能有效地保护线路导线和线路绝缘子,但由于该方式是在电弧电流过零点自然熄弧,熄弧能力差、灭弧时间长,并有可能复燃,所以不能降低线路跳闸率,需要与自动重合闸装置配合,传统氧化锌避雷器和串联间隙避雷器方式能够有效保护绝缘子不受电弧损伤,减少线路雷击跳闸率,但存在氧化锌电阻片高压电老化、电阻片密封失效受潮、串联间隙制作工艺复杂等缺陷,并且重量和体积大造成装置安装困难,运行维护成本高,限制了其在配网大范围推广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其包括,
本体单元,包括绝缘筒,设置于所述绝缘筒内腔的金属电极,设置于所述绝缘筒表面的硅橡胶伞裙,设置于所述绝缘筒顶部的接线端。
支撑单元,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绝缘筒的底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底部的连接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硅橡胶伞裙为过氧化物固化的有机硅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本体单元的标称电压为10kV。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本体单元的额定电压为13kV。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本体单元的8/20μs标称放电电流为10kV。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本体单元的工频持续电流为0.7kA。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本体单元的U50%雷电冲击放电电压为85kV。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本体单元的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干为34kV,湿为28kV。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本体单元的4/10μs大冲击电流为100kV。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本体单元的8/20μs脉动冲击电流耐受,耐受次数为四次。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设备具有通流容量大、故障率低、少维护、寿命长;环境适应性好,无阀片失效和受潮问题,重量轻、便于安装、成本低、可广泛推广等优点,其有效降低配电网的雷击跳闸率,提高供电可靠性,本设备采用多腔室间隙结构的灭弧机理,根据工频续流产生的条件、有效降低工频续流产生概率的方法、提高灭弧能力的最优结构参数等技术条件,该设备主体结构由金属电极和空气间隙串联而成,辅以硅橡胶护套,结构和材料简单和普遍,使用具有自恢复能力的空气作为绝缘和灭弧材料,避免了定期试验和更换等运维工作,采用本技术后能够大幅降低雷击跳闸事故,通过项目的实施,能够极大的促进10kV线路防雷水平,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和故障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的结构图。
图2为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的剖面结构图。
图3为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的支柱式绝缘子安装结构图。
图4为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的卧式瓷横担安装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包括
本体单元100,包括绝缘筒101,设置于绝缘筒101内腔的金属电极102,设置于绝缘筒101表面的硅橡胶伞裙103,以及设置于绝缘筒101顶部的接线端 104。
支撑单元200,包括底座201、设置于绝缘筒101的底部,以及设置于底座 201底部的连接支架202。
具体的,硅橡胶伞裙103为过氧化物固化的有机硅材质。
优选的,本体单元100的标称电压为10kV。
较佳的,本体单元100的额定电压为13kV。
在使用时,首先在安装时要使引弧电极与导线呈垂直状态,并且使引弧电极的凹面要正对着导线,其次必须保证引弧电极与导线间的距离在30mm(± 5mm)之间,另外必须保证雷击闪络保护器的本体与线路绝缘子、导线间的距离大于150mm,且必须保证防雷装置吹弧通道方向背向绝缘子,吹弧通道延伸线与临近导线不发生交叉,安装完成后,应用检查引弧电极与导线间的距离应正确,然后检查各固定螺杆应安装牢固,当安装后启用时,本体单元100基于磁流体动力学理论,利用灭弧栅工作原理进行灭弧,其工作原理是将触头分离时在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吸入灭弧栅片内,由灭弧栅片将电弧在运动中分割成若干小段,在每小段的栅片上都形成一阴极称近级效应,这样多片压降的积累使总的电弧压降增加到不足以使电源电压再维持电弧燃烧,达到灭弧目的。
实施例2
参照图2~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
具体的,本体单元100的8/20μs标称放电电流为10kV。
优选的,本体单元100的工频持续电流为0.7kA。
较佳的,本体单元100的U50%雷电冲击放电电压为85kV。
在使用时,本体单元100基于磁流体动力学理论,利用灭弧栅工作原理进行灭弧,其工作原理是将触头分离时在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吸入灭弧栅片内,由灭弧栅片将电弧在运动中分割成若干小段,在每小段的栅片上都形成一阴极称近级效应,这样多片压降的积累使总的电弧压降增加到不足以使电源电压再维持电弧燃烧,达到灭弧目的。
实施例3
参照图3~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前两个实施例:
具体的,本体单元100的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干为34kV,湿为28kV。
优选的,本体单元100的4/10μs大冲击电流为100kV。
较佳的,本体单元100的8/20μs脉动冲击电流耐受,耐受次数为四次。
在使用时,首先在安装时要使引弧电极与导线呈垂直状态,并且使引弧电极的凹面要正对着导线,其次必须保证引弧电极与导线间的距离在30mm(± 5mm)之间,另外必须保证雷击闪络保护器的本体与线路绝缘子、导线间的距离大于150mm,且必须保证防雷装置吹弧通道方向背向绝缘子,吹弧通道延伸线与临近导线不发生交叉,安装完成后,应用检查引弧电极与导线间的距离应正确,然后检查各固定螺杆应安装牢固,当安装后启用时,本体单元100基于磁流体动力学理论,利用灭弧栅工作原理进行灭弧,其工作原理是将触头分离时在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吸入灭弧栅片内,由灭弧栅片将电弧在运动中分割成若干小段,在每小段的栅片上都形成一阴极称近级效应,这样多片压降的积累使总的电弧压降增加到不足以使电源电压再维持电弧燃烧,达到灭弧目的。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单元(100),包括绝缘筒(101),设置于所述绝缘筒(101)内腔的金属电极(102),设置于所述绝缘筒(101)表面的硅橡胶伞裙(103),以及设置于所述绝缘筒(101)顶部的接线端(104);
支撑单元(200),包括底座(201)、设置于所述绝缘筒(101)的底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201)底部的连接支架(2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橡胶伞裙(103)为过氧化物固化的有机硅材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单元(100)的标称电压为10kV。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单元(100)的额定电压为13kV。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单元(100)的8/20μs标称放电电流为10kV。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单元(100)的工频持续电流为0.7kA。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单元(100)的U50%雷电冲击放电电压为85kV。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单元(100)的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干为34kV,湿为28kV。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单元(100)的4/10μs大冲击电流为100kV。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单元(100)的8/20μs脉动冲击电流耐受,耐受次数为四次。
CN202122931207.9U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 Active CN217334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31207.9U CN217334656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31207.9U CN217334656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34656U true CN217334656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45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31207.9U Active CN217334656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346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78816U (zh) 气吹、可变间隙灭弧防雷间隙装置
CN110829183A (zh) 用于输电线路的避雷装置
CN101697299B (zh) 架空线路绝缘导线用避雷绝缘子
CN110098564A (zh) 一种带外串联间隙避雷器及避雷系统
CN201307473Y (zh) 10kV线路雷击防护器
CN211480883U (zh) 一种可带电更换的固定间隙多腔室间隙避雷器
CN201348907Y (zh) 10kV线路防雷器
CN201171150Y (zh) 防止雷击断线耐张杆用的过电压保护器
CN217334656U (zh) 一种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
CN2852338Y (zh) 一种复合外套氧化锌避雷器
CN207265416U (zh) 一种10kV交流架空线路吹弧式防雷装置
Podporkin et al.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overhead lines rated at 3–35 kV and above with the help of multi-chamber arresters and insulator-arresters
CN202102814U (zh) 一种用于防止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瓷绝缘子
CN112909741A (zh) 一种适用于高阻值山区的多腔室避雷器及其生产工艺
CN201498289U (zh) 一种10kV支柱避雷器
CN201260026Y (zh) 带串联间隙的防雷保护器
CN207442184U (zh) 一种低残压、劣化可示的固定外串联间隙避雷器
CN204143985U (zh) 一种防爆避雷器
CN113782288B (zh) 一种适用于高阻值山区的跌落式间隙避雷器及其生产工艺
CN209199696U (zh) 一种新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CN2438213Y (zh) 线路防雷用复合绝缘氧化锌避雷器
CN202167303U (zh) 防雷过电压保护器
CN201514819U (zh) 架空线路绝缘导线用避雷绝缘子
CN205429713U (zh) 一种过电压保护器
CN104715869A (zh) 一种绝缘子支撑固定间隙过电压保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