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11441U - 一种软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11441U
CN214411441U CN202120591758.2U CN202120591758U CN214411441U CN 214411441 U CN214411441 U CN 214411441U CN 202120591758 U CN202120591758 U CN 202120591758U CN 214411441 U CN214411441 U CN 214411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connection
area
welding
soft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917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翔
励建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Kdl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Kdl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Kdl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Kdl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917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11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11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11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部和接线端,所述连接部由多层导电箔叠合形成,所述连接部包括软连接区,所述软连接区中的至少二层且至多五层的导电箔的侧面焊接形成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位于软连接区的外侧,所述接线端的端面与连接片的表面焊接。本实用新型在软连接区中的将多层导电箔的侧面焊接形成连接片,再将接线端的端面与连接片焊接,由于采用了多层导电箔焊接成连接片,既保持了连接片易于形变的性能,使整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保持问题,同时也增强强度,使该结构在形变过程不易撕裂乃至断裂,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组件,应用了该软连接结构,使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结构稳定,提高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软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是一种软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在动力电池组件的外部和内部中,在一些用于导电的连接件上,会采用软连接结构。现有的软连接结构由多层导电箔,一般为金属箔叠合而成。与整块导电件的结构及母线、缆线、板材相比,软连接结构具有较大的柔软性,可以适应动力电池组件外部环境不稳定特点,具有缓冲减震的同时又兼具一定的连接强度、优良的导电性能,较好保持各个导电件之间的连接。
软连接结构一般包括硬连接区和软连接区,现有的软连接结构中,如果在焊接接线端的时,一般都会焊接在硬连接区的表面,但是由于硬连接区的结构强度更大,不易变形,因此如果接线端所连接的部件的位置因振动或抖动发生改变,往往会带动整个软连接结构移动,不利于保持整个软连接结构的稳定。而公告号为CN208272000U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软连接结构,其将接线端焊接在软连接区外侧的金属箔上,由于金属箔容易形变,这样接线端所连接的部件的位置改变时不会带动整个软连接结构移动,但是其连接在外侧的一层金属箔上,金属箔本身就很薄,振动或抖动时容易导致该层金属箔的撕裂乃至断裂,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保持结构稳定、使用可靠性高的一种软连接结构。
一种软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部和接线端,所述连接部由多层导电箔叠合形成,所述连接部包括软连接区,所述软连接区中的至少二层且至多五层的导电箔的侧面焊接形成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位于软连接区的外侧,所述接线端的端面与连接片的表面焊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包括硬连接区,所述硬连接区位于软连接区的两侧,所述硬连接区由区中的各层导电箔的侧面焊接形成。
进一步改进,所述硬连接区经至少一次退火后折弯形成硬连接折弯区,使连接部成L型。
进一步改进,所述硬连接区的折弯处为弧形过渡。
进一步改进,所述硬连接区中各层导电箔的侧面采用同种材料或异种材料或扩散焊接材料进行焊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硬连接区中各层导电箔侧面焊接处的横断面的外轮廓为直线或圆弧或波浪线。
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线端的端面与连接片的表面采用摩擦焊焊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箔为金属箔或者为金属箔和类电镀层金色箔。
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线端为圆柱形或者正多边棱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组件,应用了上述的任何一种软连接结构,使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结构稳定,提高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在软连接区中的将至少二层且至多五层的导电箔的侧面焊接形成连接片,再将接线端的端面与连接片焊接,由于采用了多层导电箔焊接成连接片,既保持了连接片易于形变的性能,使整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保持问题,同时也增强强度,使该结构在形变过程不易撕裂乃至断裂,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一种软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部1和接线端2,所述连接部1由多层导电箔叠合形成,所述连接部1包括软连接区11,所述软连接区11中的至少二层且至多五层的导电箔的侧面焊接形成连接片111,所述连接片111位于软连接区11的外侧,所述接线端2的端面与连接片111的表面焊接。本实施例中,导电箔优选三层或四层,通过多层导电箔的叠合,增加了结构强度,同时也能保持柔韧性,使该连接片111也易于变形。该导电箔一般采用金属箔或者采用金属箔和类电镀层金色箔两者一起叠合。另外,所述接线端2的端面与连接片111的表面采用摩擦焊焊接,具体焊接时,先在摩擦焊区域预先进行去氧化层处理,形成未氧化层,未氧化层进行活化处理后形成易焊层,接线端焊接于易焊层表面。而接线端2一般采用圆柱形或者正多边棱柱形。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改进优选的实施例:参照图1,所述连接部1包括硬连接区12,所述硬连接区12位于软连接区11的两侧,所述硬连接区12由区中的各层导电箔的侧面焊接形成。设置硬连接区12能提高整体结构强度,也便于对硬连接区12进一步加工成不同形状,以适应使用环境的要求,本实施例中,将硬连接区12折弯,使连接部成L型。实际中折弯时,硬连接区12经过至少一次退火后再折弯,形成硬连接折弯区,退火能使去除折弯区的残余应力,改善物理性能,使成型后的结构更加稳定,符合实际使用要求;退火次数可根据实现使用的材料的物理性能来决定。另外,所述硬连接区12的折弯处为弧形过渡,弧形过渡能减缓折弯过程的形变程度,使过渡较为平缓,结构稳定性更好。
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参照图1,所述硬连接区12中各层导电箔的侧面采用同种材料或异种材料或扩散焊接材料进行焊接。焊接时,通过熔融的材料覆盖在各层导电箔的侧面上,冷却后形成一层坚硬的焊接材料层,使各层导电箔固定在一起形成整体式结构。而所述硬连接区12中各层导电箔侧面焊接处的横断面的外轮廓为直线或圆弧或波浪线,该焊接为二维封焊,通过在焊接处堆积焊接材料,使该处密封固定;一般的,在焊接处堆积的焊接材料越多,焊接后的强度会越高,而焊接处的横断面可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形状。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组件,其主要是应用了上述的软连接结构,使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结构稳定,也提高使用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排布”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排布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软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部(1)和接线端(2),所述连接部(1)由多层导电箔叠合形成,所述连接部(1)包括软连接区(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区(11)中的至少二层且至多五层的导电箔的侧面焊接形成连接片(111),所述连接片(111)位于软连接区(11)的外侧,所述接线端(2)的端面与连接片(111)的表面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包括硬连接区(12),所述硬连接区(12)位于软连接区(11)的两侧,所述硬连接区(12)由区中的各层导电箔的侧面焊接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连接区(12)经至少一次退火后折弯形成硬连接折弯区,使连接部成L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连接区(12)的折弯处为弧形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连接区(12)中各层导电箔的侧面采用同种材料或异种材料或扩散焊接材料进行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连接区(12)中各层导电箔侧面焊接处的横断面的外轮廓为直线或圆弧或波浪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2)的端面与连接片(111)的表面采用摩擦焊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箔为金属箔或者为金属箔和类电镀层金色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2)为圆柱形或者正多边棱柱形。
10.一种动力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软连接结构。
CN202120591758.2U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软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组件 Active CN214411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1758.2U CN214411441U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软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1758.2U CN214411441U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软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11441U true CN214411441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29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91758.2U Active CN214411441U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软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114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9478B (zh) 蓄电元件
WO2012050173A1 (ja) 導電性連結部材、導電性連結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導電性連結部材が電極とされたバッテリ
WO2012164884A1 (ja) ヒューズ板、およびそれを具備する電池ブロック
JP2008108584A (ja) リード部材とその接合方法及び非水電解質蓄電デバイス
JP2007324603A (ja) リボンとして形成されたボンディングワイヤ
JP2003223880A (ja) 電池タブにリードを接続する方法
JP4946098B2 (ja) 超音波接合の接合構造
JP2006261100A (ja) バスバー、電気回路システム
CN101569536A (zh) 一种超声换能器的制造方法
US20190148706A1 (en) Accumulator module
JP2005513315A (ja) 構造コンポーネント
JP4876374B2 (ja) 扁平型電池
CN214411441U (zh) 一种软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组件
JP2006024523A (ja) 接続端子及び超音波接続装置、方法並びに接続部
JP5166976B2 (ja) フレキシブル回路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18804B2 (ja) コンデンサ
JP5017582B2 (ja) コンデンサ用リード線
CN209747622U (zh) 一种可扭弯电池连接件
CN211683828U (zh) 铜铝复合板结构
JPH08132252A (ja) アルミニウム材の抵抗溶接方法及びt字型アルミニウム構造体
CN209814202U (zh) 一种船用夹层板拐角连接结构
JP6782830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20059052A (ja) 接合構造体
JP4923986B2 (ja) 電池
JPWO2015147286A1 (ja) コンデンサ用リード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