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03172U - 一种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03172U
CN214403172U CN202120065623.2U CN202120065623U CN214403172U CN 214403172 U CN214403172 U CN 214403172U CN 202120065623 U CN202120065623 U CN 202120065623U CN 214403172 U CN214403172 U CN 214403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gear
rack
bevel gea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656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以评
陈以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Jianma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Jianma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Jianma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Jianma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656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03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03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03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包括门体,以及驱动所述门体滑动实现门体开启或关闭功能的驱动电机,在所述门体的一侧设有侧装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传动斜齿轮,所述传动斜齿轮啮接有伞形齿轮,所述伞形齿轮包括与所述传动斜齿轮啮合的斜齿轮,以及与所述斜齿轮连接跟随所述斜齿轮转动的直齿轮,所述直齿轮与所述侧装齿条啮合。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斜齿轮和伞形齿轮传动至侧装齿轮从而实现门体的开启和关闭,采用传动斜齿轮和伞形齿轮使得伞形齿轮和侧装齿条侧边啮合传动,齿轮齿条配合紧密,避免齿条齿轮过度配合导致齿轮齿条承受压力过大,产生噪音、齿条齿轮过度磨损,行走不顺畅,卡顿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悬浮门、直线门大多应用外置电机配合下装齿条传动,底梁下侧安装固定齿条与电机输出齿条配合。这样的传动结构使得悬浮门、直线门的齿条齿轮过度配合,导致齿轮齿条承受压力过大,产生噪音、齿条齿轮过度磨损,行走不顺畅,卡顿现象。由于直线门使用轮子为承重及行走载体,容易受地面高低不平影响,更加容易出现齿轮齿条承重压力过大,或者齿条与电机齿轮悬空现象,导致传动失效。
专利CN200820108755.3公开了一种无轨电动直线门,包括设置于通道上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位于所述通道的一侧,位于该门体的一侧面装有内置驱动电机与减速装置的机箱;所述门体由门扇与底轨固接而成;该门扇的长度略长于所述通道的宽度,与其相接的底轨长度长于所述门扇的长度;所述门扇前端与所述底轨前端齐平,所述底轨后端的长出部分与所述门扇后端倾斜安装一固定杆;所述底轨的长出部分与该通道一侧地面设置的2个滚轮组套接,2个滚轮组平行且间隔固定于该侧的所述通道上及该通道外侧的延长线上。所述底轨相对于所述机箱一侧装有齿条,齿条长度略小于底轨的长度;所述机箱内的减速装置输出轴装有一齿轮,减速装置通过该齿轮与所述齿条啮接,机箱内电动机通过减速装置驱动齿轮转动,齿轮啮动齿条拉动所述底轨前移或后退。所述底轨相对于所述机箱一侧装有齿条,齿条长度略小于底轨的长度;所述机箱内的减速装置输出轴装有一齿轮,减速装置通过该齿轮与所述齿条啮接,机箱内电动机通过减速装置驱动齿轮转动,齿轮啮动齿条拉动所述底轨前移或后退。该专利采用侧装齿条与输出轴的齿轮啮接从而驱动门体,但是齿轮仍与齿条的底部啮接,导致齿轮齿条承受压力过大,产生噪音、齿条齿轮过度磨损,行走不顺畅,卡顿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受压力小且行走顺畅的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包括门体,以及驱动所述门体滑动实现门体开启或关闭功能的驱动电机,在所述门体的一侧设有侧装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传动斜齿轮,所述传动斜齿轮啮接有伞形齿轮,所述伞形齿轮包括与所述传动斜齿轮啮合的斜齿轮,以及与所述斜齿轮连接跟随所述斜齿轮转动的直齿轮,所述直齿轮与所述侧装齿条啮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伞形齿轮的伞形齿轮安装座,所述伞形齿轮安装座包括固定板,设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固定轴,所述伞形齿轮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伞形齿轮与所述固定轴通过轴承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门体的一侧设有电箱,所述驱动电机设在所述电箱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电箱包括底板,以及设在所述底板上的用于隔离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隔离罩,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电机隔离罩。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电箱内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的电机固定座,所述电机固定座为悬空结构,所述电机固定座和所述电箱螺钉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侧装齿条的上方和下方都设有与所述侧装齿条平行的软条刷。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门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软条刷的凹槽,所述软条刷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斜齿轮和伞形齿轮传动至侧装齿轮从而实现门体的开启和关闭,采用传动斜齿轮和伞形齿轮使得伞形齿轮和侧装齿条侧边啮合传动,齿轮齿条配合紧密,避免齿条齿轮过度配合导致齿轮齿条承受压力过大,产生噪音、齿条齿轮过度磨损,行走不顺畅,卡顿现象。
二、在侧装齿条的上方和下方安装有软条刷,挡住灰尘、污泥进入到侧装齿条和伞形齿轮之间以及伞形齿轮和传动斜齿轮之间,避免杂物对传动结构的运行造成阻碍,且软条刷不会阻碍门体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的结构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的侧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的立体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驱动电机,2:侧装齿条,3:传动斜齿轮,4:伞形齿轮,5:电机
安装座,6:伞形齿轮固定座。
4-1:斜齿轮,4-2:直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至少”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包括门体,以及驱动所述门体滑动实现门体开启或关闭功能的驱动电机1,在所述门体的一侧设有侧装齿条2,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安装有传动斜齿轮3,所述传动斜齿轮3啮接有伞形齿轮4,所述伞形齿轮4包括与所述传动斜齿轮3啮合的斜齿轮4-1,以及与所述斜齿轮4-1连接并跟随所述斜齿轮4-1转动的直齿轮4-2,所述直齿轮4-2与所述侧装齿条2啮合。
其中,所述伞形齿轮4安装在伞形齿轮固定座6上,所述伞形齿轮固定座6包括固定板,设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固定轴,所述伞形齿轮4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伞形齿轮4与所述固定轴通过轴承连接。
在所述门体的一侧设有电箱,所述驱动电机1设在所述电箱内。在所述电箱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电机1的电机安装座5,所述电机安装座5为悬空结构,所述电机安装座5与所述电箱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地,所述直齿轮设在所述斜齿轮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伞形齿轮正向安装在伞形齿轮安装座上,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结合图4所示,所述直伞形齿轮反向安装在伞形齿轮安装座上;不限于本实施例,可根据侧装齿轮和驱动电机输出轴所在位置决定。
所述电箱包括底板,以及设在所述底板上的用于隔离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隔离罩,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电机隔离罩。所述伞形齿轮固定座固设在所述底板上并位于所述电机隔离罩外。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门体由门扇和底轨固接而成。所述侧装齿条设在所述底轨的一侧。
在所述侧装齿轮2的上方和下方都设有与所述侧装齿条平行的软条刷。位于侧装齿条上方所述软条刷延伸至电机隔离罩;位于侧装齿条下方的软条刷延伸至伞形齿轮安装座的安装轴,为了使得门体运行顺畅,软条刷与电机隔离罩、安装轴之间具有间隙。软条刷用于挡住灰尘、污泥进入到侧装齿条和伞形齿轮之间以及伞形齿轮和传动斜齿轮之间,避免杂物对传动结构的运行造成阻碍,且软条刷不会阻碍门体的运行。
在所述底轨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软条刷的凹槽,所述软条刷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顶部设有往内延伸的限位板,所述软条刷包括安装条以及设置所述安装条上的软毛,所述安装条穿插进凹槽内,在所述凹槽的两端卡设有封端盖。软条刷可拆卸安装方便拆洗清洗或更换软条刷。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项及其等同物限定之。具体实施方式中未阐述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

Claims (8)

1.一种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包括门体,以及驱动所述门体滑动实现门体开启或关闭功能的驱动电机,在所述门体的一侧设有侧装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传动斜齿轮,所述传动斜齿轮啮接有伞形齿轮,所述伞形齿轮包括与所述传动斜齿轮啮合的斜齿轮,以及与所述斜齿轮连接跟随所述斜齿轮转动的直齿轮,所述直齿轮与所述侧装齿条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伞形齿轮的伞形齿轮安装座,所述伞形齿轮安装座包括固定板,设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固定轴,所述伞形齿轮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齿轮与所述固定轴通过轴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体的一侧设有电箱,所述驱动电机设在所述电箱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箱包括底板,以及设在所述底板上的用于隔离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隔离罩,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电机隔离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箱内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的电机固定座,所述电机固定座为悬空结构,所述电机固定座和所述电箱螺钉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装齿条的上方和下方都设有与所述侧装齿条平行的软条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软条刷的凹槽,所述软条刷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凹槽内。
CN202120065623.2U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 Active CN214403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5623.2U CN214403172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5623.2U CN214403172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03172U true CN214403172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45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65623.2U Active CN214403172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031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31625U (zh) 双轨电动窗帘架
US20130097790A1 (en) Automatic Cleaning Machine for Wall Plates
US20070234644A1 (en) Sliding window assembly
CN214403172U (zh) 一种悬浮门、直线门的传动结构
CN201664255U (zh) 自动擦背机
CN106948703B (zh) 链式开窗机及开窗机构
CN101836833B (zh) 一种自动擦背机
CN202104726U (zh) 汽车侧窗的电动拉帘
CN21200592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523679U (zh) 一种消音耐磨的电动手动卷帘门
CN206707504U (zh) 一种大角度开启的非手动式门窗
CN215278711U (zh) 一种利用自动门开关动作进行自动清理的自动门
CN212224995U (zh) 一种带有雨水收集结构的铝合金窗框
CN217203792U (zh) 一种滚刷装置及其应用的路面清洁车辆
CN211313822U (zh) 一种高铁车厢自动开关门
CN202359936U (zh) 一种无轨道自动开关门机构
CN211854193U (zh) 空调室内机
RU2746015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гибкой зубчатой рейкой для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окнами остекления
CN220469657U (zh) 一种淋浴房导轨
RU201556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гибкой зубчатой рейкой для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окнами остекления
CN220067129U (zh) 一种车用直升款窗帘驱动装置的传动组件
CN217922983U (zh) 一种机场道面拉毛施工装置
CN201148815Y (zh) 可随启闭自动擦窗的推拉门窗
CN218716096U (zh) 一种电机驱动移门
CN212261100U (zh) 一种电动双向开合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