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97629U - 纸板和箱体 - Google Patents

纸板和箱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97629U
CN214397629U CN202120467303.XU CN202120467303U CN214397629U CN 214397629 U CN214397629 U CN 214397629U CN 202120467303 U CN202120467303 U CN 202120467303U CN 214397629 U CN214397629 U CN 214397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bottom cover
edge
along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673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晋惠
李凤英
温红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673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976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97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976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纸板和箱体,纸板用于折叠成箱体,该纸板包括:腰部,用于形成箱体的侧壁;底盖板,包括沿第一方向顺次与腰部的第一侧边连接的第一底盖板、第二底盖板、第三底盖板和第四底盖板;第一底盖板上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折痕;第二底盖板上沿第二方向设置有第一间隙;第三底盖板上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折痕;第四底盖板上沿第二方向设置有第二间隙;其中,在折叠成箱体的情况下,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形成穿孔,第一底盖板穿过穿孔,并沿第一折痕向箱体的内侧折叠;第三底盖板穿过穿孔,并沿第二折痕向箱体的内侧折叠。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需胶带封口,可以提高箱体的重复利用率。

Description

纸板和箱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瓦楞纸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纸板和箱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瓦楞纸箱,采用纸板折叠成箱体后需要使用胶带对箱体的底部和上部进行封口。撕开胶带的过程中容易损坏纸板,因此,纸板不能被重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纸板和箱体,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纸板,用于折叠成箱体,包括:
腰部,用于形成箱体的侧壁;
底盖板,包括沿第一方向顺次与腰部的第一侧边连接的第一底盖板、第二底盖板、第三底盖板和第四底盖板;第一底盖板上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折痕;第二底盖板上沿第二方向设置有第一间隙;第三底盖板上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折痕;第四底盖板上沿第二方向设置有第二间隙;
其中,在折叠成箱体的情况下,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形成穿孔,第一底盖板穿过穿孔,并沿第一折痕向箱体的内侧折叠;第三底盖板穿过穿孔,并沿第二折痕向箱体的内侧折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折叠成箱体的情况下,第一折痕的位置与穿孔的位置相对应,第二折痕的位置与穿孔的位置相对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间隙将第二底盖板分割为第二前底盖板和第二后底盖板,第二间隙将第四底盖板分割为第四前底盖板和第四后底盖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折叠成箱体的情况下,第二前底盖板与第四后底盖板相对设置,第二后底盖板与第四前底盖板相对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折痕设置于第一底盖板的中部,第二折痕设置于第三底盖板的中部;第一底盖板和第三底盖板与第一侧边连接的边缘的长度,大于第二底盖板和第四底盖板与第一侧边连接的边缘的长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底盖板背离第一侧边的外边缘设有第一凸部,第一底盖板与第一侧边连接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插口,第一凸部与第一插口适配;第三底盖板背离第一侧边的外边缘设有第二凸部,第三底盖板与第一侧边连接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插口,第二凸部与第二插口适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底盖板背离第一侧边的外边缘设有第一弧口,第三底盖板背离第一侧边的外边缘设有第二弧口。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腰部包括腰部主体和粘接舌,腰部主体具有共同围成矩形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相对设置,第二侧边与第四侧边相对设置;粘接舌与第二侧边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上盖板,包括沿第一方向顺次与腰部的第三侧边连接的第一上盖板、第二上盖板、第三上盖板和第四上盖板;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相对设置;
第一上盖板背离第三侧边的外边缘设有第一卡槽,第三上盖板背离第三侧边的外边缘设有第二卡槽;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适配;
在折叠成箱体的情况下,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相互交叉,以使第一上盖板与第三上盖板交错卡合。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箱体,采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纸板折叠而成。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折叠底盖板的方式形成箱体的底盖并牢固地盖合箱体的底部开口,无需胶带封口,可以提高箱体的重复利用率。本申请实施例的箱体的底盖具有三层纸板,盖合牢固,从而可以承装更重的内容物。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纸板折叠成箱体的过程状态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纸板折叠成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纸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纸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纸板折叠成箱体的一种状态示意图。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纸板折叠成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纸板包括:腰部100和底盖板。
腰部100用于形成箱体的侧壁。底盖板包括沿第一方向顺次与腰部100的第一侧边连接的第一底盖板210、第二底盖板220、第三底盖板230和第四底盖板240。第一底盖板210上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折痕211。第二底盖板220上沿第二方向设置有第一间隙223。第三底盖板230上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折痕231。第四底盖板240上沿第二方向设置有第二间隙243。
其中,在折叠成箱体的情况下,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形成穿孔,第一底盖板210穿过穿孔,并沿第一折痕211向箱体的内侧折叠。第三底盖板230穿过穿孔,并沿第二折痕231向箱体的内侧折叠。
第一间隙223和第二间隙243形成的穿孔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底盖板21和第三底盖板230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相适配,以使第一底盖板21和第三底盖板230均能够顺利的穿过穿孔并翻折。
本申请实施例的纸板折叠成箱体的过程为:将腰部100在第一方向上的首端和尾端相连接牢固,形成箱体的侧壁(如图2所示)。然后通过翻折第二底盖板220和第四底盖板240,可以形成箱体的底面,并基于第一间隙223和第二间隙243在箱体的底面上形成穿孔。在此基础上,继续翻折第一底盖板210并将第一底盖板210背离腰部100的一端插入穿孔中,然后将插入穿孔中的部分第一底盖板210反向弯折包裹位于同一侧的部分第二底盖板220和第四底盖板240。然后翻折第三底盖板230并将第三底盖板230背离腰部100的一端插入穿孔中,然后将插入穿孔中的部分第三底盖板230反向弯折包裹位于同一侧的部分第二底盖板220和第四底盖板240。从而形成箱体的完整底面(如图3所示)。形成的箱体在不用胶带或其他固定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封闭箱体的底部开口并牢固的承载物品。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腰部100被折叠形成箱体的侧壁的情况下,无需额外的连接件辅助,通过折叠第一底盖板210、第二底盖板220、第三底盖板230和第四底盖板240可以将箱体的底部开口盖合,底部开口盖合后的箱体底盖具有三层纸板,可以盛装较重的内容物。
在一个示例中,为了便于理解,以图1中展开状态下的纸板定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定义图1中腰部100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即图1的水平方向),定义图1中腰部100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即图1的竖直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在一个示例中,腰部100的首端和尾端相连接牢固的方式可以为现有的或者将来的用于纸板间连接牢固的任意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腰部100可以具有方便形成箱体的前侧壁110、后侧壁130、左侧壁140及右侧壁120的折痕。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底盖板210沿第一折痕211向箱体的内侧折叠的方向与第三底盖板230沿第二折痕231向箱体的内侧折叠的方向相反。例如,第一底盖板210与箱体的前侧壁相连接,则第一底盖板210穿过穿孔后沿第一折痕211向箱体的内侧往前折叠。第三底盖板230与箱体的后侧壁相连接,则第三底盖板230穿过穿孔后沿第二折痕231向箱体的内侧往后折叠。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底盖板210和第三底盖板230的延第一方向的尺寸与穿孔的长度相适应,以使得第一底盖板210和第三盖板能够穿过穿孔。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底盖板210和第三底盖板230的延第一方向的尺寸与穿孔的长度相等,以便第一底盖板210或第三底盖板230穿孔之后,能够牢固地盖合,防止第二底盖板220和第四底盖板240脱出。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间隙223和第二间隙243的宽度也即穿孔的宽度约等于2倍纸板的厚度,避免太大的间隙,导致第一底盖板210和第三底盖板230容易脱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折叠成箱体的情况下,第一折痕211的位置与穿孔的位置相对应,第二折痕231的位置与穿孔的位置相对应。
第一折痕211的位置与穿孔的位置相对应,可以使得第一底盖板210沿第一折痕211向箱体的内侧折叠后,第一折痕211的两侧纸板分别与第二前底盖板221和第四后底盖板242的两相对端面贴合。第二折痕231的位置与穿孔的位置相对应,可以使得第三底盖板230沿第二折痕231向箱体的内侧折叠后,第二折痕231的两侧纸板分别与第二后底盖板222与第四后前盖板的两相对端面贴合。从而使得底盖板牢固地盖合箱体的底部开口。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间隙223将第二底盖板220分割为第二前底盖板221和第二后底盖板222,第二间隙243将第四底盖板240分割为第四前底盖板241和第四后底盖板242。在纸板折叠成箱体的情况下,第一间隙223和第二间隙243形成穿孔,使得第一底盖板210和第三底盖板230可以穿过穿孔。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前底盖板221和第二后底盖板222沿第一方向顺次与腰部100的第一侧边连接。第四前底盖板241和第四后底盖板242沿第一方向顺次与腰部100的第一侧边连接。也即是说,第一间隙223由第二底盖板220的外边缘沿第二方向延伸至腰部100的第一侧边,第二间隙243由第四底盖板240的外边缘沿第二方向延伸至腰部100的第一侧边。使得穿孔的长度最长。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第一底盖板210和第三底盖板230的整个长度穿过穿孔。
在穿孔的长度不是最长的情况下,第一底盖板210中背离腰部100的一侧区域的长度与穿孔的长度相适应时,也可以实现将第一底盖板210穿过穿孔并向箱体的内侧折叠。第三底盖板230与第一底盖板210类似。可以理解,该方式也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折叠成箱体的情况下,第二前底盖板221与第四后底盖板242相对设置,第二后底盖板222与第四前底盖板241相对设置。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前底盖板221与第四后底盖板242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尺寸等于第二后底盖板222与第四前底盖板241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尺寸。使得第一间隙223从第二底盖板220的中间将第二底盖板220分割为第二前底盖板221和第二后底盖板222,第二间隙243从第四底盖板240的中间将第四底盖板240分割为第四前底盖板241和第四后底盖板242。也即是说将穿孔设置于第二底盖板220和第四底盖板240的中间,第一底盖板210和第三底盖板230可以从位于中间的穿孔穿过,分别向箱体的内侧折叠,使得底盖更牢固。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底盖板210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三尺寸与第三底盖板230在第一方向上的第四尺寸相等。第三尺寸和第四尺寸均与穿孔的长度相适应,使得第一底盖板210和第三底盖板230能够穿过穿孔。
在折叠成箱体的情况下,第二前底盖板221与第四后底盖板242相对设置,第二后底盖板222与第四前底盖板241相对设置。也即是说第二前底盖板221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五尺寸与第四后底盖板242在第二方向上的第六尺寸之和小于等于第一底盖板210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三尺寸。第二后底盖板222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七尺寸与第四前底盖板241在第二方向上的第八尺寸之和小于等于第三底盖板230在第一方向上的第四尺寸。以第一盖板为示例,在折叠成箱体的情况下,第一底盖板210盖合住的第二后底盖板222和第四前底盖板241的长度之后不大于第一底盖板210的长度(第三尺寸),避免第二后底盖板222和第四前底盖板241向箱体的内侧折叠后造成部分重叠,可以使得折叠而成的箱体底盖平整,无凸起。
在一个示例中,第五尺寸、第六尺寸、第七尺寸和第八尺寸相等并等于第三尺寸或第四尺寸的1/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折痕211设置于第一底盖板210的中部,第二折痕231设置于第三底盖板230的中部。使得第一底盖板210沿第一折痕211向箱体的内侧折叠,以及第三底盖板230沿第二折痕231向箱体的内侧折叠后,形成三层全覆盖的底盖,使得底盖更牢固,不容易脱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底盖板210和第三底盖板230与第一侧边连接的边缘的长度,大于第二底盖板220和第四底盖板240与第一侧边连接的边缘的长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底盖板210和第三底盖板230连接于箱体的较长的侧壁,第二底盖板220和第四底盖板240连接于箱体的较短的侧壁。
由于在折叠成箱体的情况下,第一底盖板210沿第一折痕211向箱体的内侧折叠后,需要卡合住第二前底盖板221和第四后底盖板242,以防止第二前底盖板221和第四后底盖板242脱出。相应地,第三底盖板230沿第二折痕231向箱体的内侧折叠后,需要卡合住第二后底盖板222和第四前底盖板241,以防止第二后底盖板222和第四前底盖板241脱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底盖板210和第三底盖板230连接于箱体的较长的侧壁,第二底盖板220和第四底盖板240连接于箱体的较短的侧壁。以第一底盖板210为例,一方面,第二前底盖板221和第四后底盖板242为分离状态,第一底盖板210连接于箱体的较长的侧壁可以使得第一底盖板210能够卡合住更长的第二前底盖板221和第四后底盖板242,从而使得第二前底盖板221和第四后底盖板242难以脱出。另一方面,第一底盖板210需要穿过穿孔从而沿第一折痕211向箱体的内侧折叠,第二底盖板220和第四底盖板240连接于箱体的较短的侧壁可以使得第一底盖板210方便穿过穿孔,提高箱体的拆装效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底盖板210的背离第一侧边的外边缘设有第一弧口212,第三底盖板230的背离第一侧边的外边缘设有第二弧口232。通过第一弧口212可以方便地从箱体内侧拉动第一底盖板210的端部,再将第一底盖板210从穿孔穿出。通过第二弧口232可以方便地从箱体内侧拉动第三底盖板230的端部,再将第三底盖板230从穿孔穿出,从而拆卸箱体的底盖,方便箱体回收和存放,提高箱体的重复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弧口212和第二弧口232可以为方便拉动第一底盖板210或第三底盖板230的端部的任意形状以及任意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弧口212和第二弧口232均为半圆弧状。第一弧口212可以与第二弧口232的位置相对应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腰部100包括腰部100主体和粘接舌150,腰部100主体具有共同围成矩形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相对设置,第二侧边与第四侧边相对设置。粘接舌150与第二侧边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粘接舌150与腰部100主体一体成型,粘接舌150的一面涂有用于粘接的粘性物。将粘接舌150与腰部100主体的第四侧面粘接,使得腰部100形成箱体的侧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纸板还包括上盖板。上盖板包括沿第一方向顺次与腰部100的第三侧边连接的第一上盖板310、第二上盖板320、第三上盖板330和第四上盖板340。第一上盖板310与腰部100相对的外边缘设有第一卡槽311,第三上盖板330与腰部100相对的外边缘设有第二卡槽331。第一卡槽311与第二卡槽331的位置对应。在折叠成箱体的情况下,第一卡槽311与第二卡槽331相互交叉,以使第一上盖板310与第三上盖板330交错卡合。在纸板折叠成箱体的情况下,第一上盖板310与第三上盖板330形成重叠区域,第一卡槽311和第二卡槽331的深度与重叠区域的尺寸大小相适应。
在一种示例性的应用场景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纸板折叠成的箱体可以应用于频繁搬运货品的场景中。在将纸板折叠成箱体的情况下,将货品装入箱体内,通过第一卡槽311和第二卡槽331相互交叉,盖合箱体的上部开口。到达目的地之后,打开上部开口,将货品卸除,箱体可以继续装入货品以进行连续装卸。在无需拆装胶带的情况下,可以提高箱体的重复利用率并且有利于提高货品的装卸效率。
在另一种示例性的应用场景中,可以在将纸板折叠成箱体的情况下,将货品装入箱体内,通过第一卡槽311和第二卡槽331相互交叉,盖合箱体的上部开口。到达目的地之后,打开上部开口,将货品卸除。并将第一底盖板210和第三底盖板230穿出穿孔,以拆卸箱体的底盖,将箱体折叠成板状进行回收和存放,提高箱体的重复利用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上盖板310和第三上盖板330与第三侧边连接的边缘的长度,大于第二上盖板320和第四上盖板340与第一侧边连接的边缘的长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底盖板210背离第一侧边的外边缘设有第一凸部213,第一底盖板210与第一侧边连接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插口214,第一凸部213与第一插口214适配。第三底盖板230背离第一侧边的外边缘设有第二凸部233,第三底盖板230与第一侧边连接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插口234,第二凸部233与第二插口234适配。
在折叠成箱体的过程中,翻折第一底盖板210并将第一底盖板210背离腰部100的一端插入穿孔中,并将插入穿孔中的部分第一底盖板210反向弯折包裹位于同一侧的部分第二底盖板220和第四底盖板240后,将第一底盖板210的第一凸部213插入第一插口214,以实现插入穿孔中的部分第一底盖板210的固定。翻折第三底盖板230并将第三底盖板230背离腰部100的一端插入穿孔中,并将插入穿孔中的部分第三底盖板230反向弯折包裹位于同一侧的部分第二底盖板220和第四底盖板240后,将第三底盖板230的第二凸部233插入第二插口234,以实现插入穿孔中的部分第三底盖板230的固定。
上述实施例的纸板的其他构成可以采用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现在和未来知悉的各种技术方案,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箱体,采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纸板折叠而成。采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纸板折叠而成的箱体无需胶带封口,可以多次重复利用。
上述实施例的箱体的其他构成可以采用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现在和未来知悉的各种技术方案,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纸板,其特征在于,用于折叠成箱体,包括:
腰部,用于形成箱体的侧壁;
底盖板,包括沿第一方向顺次与所述腰部的第一侧边连接的第一底盖板、第二底盖板、第三底盖板和第四底盖板;所述第一底盖板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折痕;所述第二底盖板上沿第二方向设置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三底盖板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折痕;所述第四底盖板上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有第二间隙;
其中,在折叠成所述箱体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形成穿孔,所述第一底盖板穿过所述穿孔,并沿所述第一折痕向所述箱体的内侧折叠;所述第三底盖板穿过所述穿孔,并沿所述第二折痕向所述箱体的内侧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板,其特征在于,在折叠成所述箱体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折痕的位置与所述穿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折痕的位置与所述穿孔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将所述第二底盖板分割为第二前底盖板和第二后底盖板,所述第二间隙将所述第四底盖板分割为第四前底盖板和第四后底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板,其特征在于,在折叠成所述箱体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前底盖板与所述第四后底盖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后底盖板与所述第四前底盖板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痕设置于所述第一底盖板的中部,所述第二折痕设置于所述第三底盖板的中部;所述第一底盖板和所述第三底盖板与所述第一侧边连接的边缘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底盖板和所述第四底盖板与所述第一侧边连接的边缘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盖板背离所述第一侧边的外边缘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底盖板与所述第一侧边连接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一插口适配;所述第三底盖板背离所述第一侧边的外边缘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三底盖板与所述第一侧边连接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插口,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二插口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盖板背离所述第一侧边的外边缘设有第一弧口,所述第三底盖板背离所述第一侧边的外边缘设有第二弧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包括腰部主体和粘接舌,所述腰部主体具有共同围成矩形的所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相对设置;所述粘接舌与所述第二侧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纸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盖板,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顺次与所述腰部的第三侧边连接的第一上盖板、第二上盖板、第三上盖板和第四上盖板;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上盖板背离所述第三侧边的外边缘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三上盖板背离所述第三侧边的外边缘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适配;
在折叠成所述箱体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相互交叉,以使所述第一上盖板与所述第三上盖板交错卡合。
10.一种箱体,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纸板折叠而成。
CN202120467303.XU 2021-03-04 2021-03-04 纸板和箱体 Active CN2143976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67303.XU CN214397629U (zh) 2021-03-04 2021-03-04 纸板和箱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67303.XU CN214397629U (zh) 2021-03-04 2021-03-04 纸板和箱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97629U true CN214397629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27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67303.XU Active CN214397629U (zh) 2021-03-04 2021-03-04 纸板和箱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976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9538B2 (en) Corrugated box with an improved opening system
CN111278739A (zh) 储存和运输箱
CN109436502B (zh) 一种模数穿插式缓冲包装箱
JP7107098B2 (ja) 包装箱
CN214397629U (zh) 纸板和箱体
CN109132081A (zh) 快锁防盗易拆式包装箱、包装箱坯件及折叠方法
JP7044145B2 (ja) 包装箱
JP2015085942A (ja) 梱包箱
CN114180182A (zh) 可伸放折叠式简便型无胶带瓦楞纸箱
US8944251B1 (en) Packaging device
CN215707807U (zh) 一种承重型拉链纸盒
CN215623338U (zh) 一种手提包装盒
CN207482378U (zh) 一种快速折叠包装盒
JP6849463B2 (ja) 箱用シート
JP4881099B2 (ja) 包装箱
CN215362306U (zh) 一种易开启免胶带的瓦楞纸箱
JP7115527B2 (ja) 包装箱
JP5103435B2 (ja) 包装箱
CN217023258U (zh) 一种自锁式瓦楞纸纸箱
CN210592907U (zh) 一种快扣纸餐盒
CN218617663U (zh) 一种包装盒
JP3194136U (ja) 再封可能な包装箱
CN216943977U (zh) 一种可二次包装使用的侧面开纸箱
CN212710469U (zh) 一种纸板插接环保包装盒
CN211391997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环保瓦楞包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