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96382U - 车身侧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侧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96382U
CN214396382U CN202022413815.6U CN202022413815U CN214396382U CN 214396382 U CN214396382 U CN 214396382U CN 202022413815 U CN202022413815 U CN 202022413815U CN 214396382 U CN214396382 U CN 214396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width direction
battery pack
vehicle
vehicl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1381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露崎匠
樱田千寻
阿部祐也
浦野亲人
太田佳克
泉佳孝
新田贵志
松嶋佑树
福山龙
芝田泰之
山本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96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963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与以往比较使电池组的容量增加。在各下纵梁(12)的下部(44)的下方设置支承电池组(16)的电池组支承部件(30),在上部(42)的内部配置吸收侧碰撞载荷的载荷吸收部件(50),在下部(44)的内壁外侧配置支承侧碰撞载荷的载荷支承部(26),在电池组(16)的内部配置能够将输入至载荷支承部(26)的侧碰撞载荷沿车宽方向传递的电池组横梁(24),电池组支持部件(30)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至电池组横梁(24)的下表面,并且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中空体(80),多个中空体(80)在沿着车宽方向的截面中在车宽方向上邻接。

Description

车身侧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驱动用电池搭载于地板下的汽车的车身侧部构造。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将驱动用电池配置在地板下的电动汽车中,利用配置在下纵梁内的能量吸收部件吸收侧碰撞载荷。
该能量吸收部件配置在下纵梁的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央位置,并设置为沿着下纵梁的轴向延伸。另外,在能量吸收部件的车宽方向内侧设有底板横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702161号说明书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侧碰撞载荷吸收构造中,由于能量吸收部件配置在下纵梁的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央,因此需要减小电池组的沿着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
假设使电池组的沿着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增大,则存在电池组的下表面与路面接近而电池组的下表面与路面接触的可能。其结果,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侧碰撞载荷吸收构造中,很难实现电池的容量增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前述问题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以往比较能够使电池组的容量增加的车身侧部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一对下纵梁,其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电池组,其配置在地板下,并包含收纳在内部的电池;以及底板横梁,其沿着车宽方向配置,使左右一对下纵梁之间相连,各所述下纵梁由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上部和下部构成,在所述下部的下方设置支承所述电池组的电池组支承部件,在所述上部的内部配置吸收侧碰撞载荷的载荷吸收部件,所述底板横梁以能够将输入至所述载荷吸收部件的侧碰撞载荷沿车宽方向传递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下部的内壁外侧配置传递侧碰撞载荷的载荷支承部,在所述电池组的内部配置能够将输入至所述载荷支承部的侧碰撞载荷沿车宽方向传递的电池组横梁,所述电池组支承部件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至所述电池组横梁的下表面,并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中空体,所述多个中空体在沿着车宽方向的截面中在车宽方向上邻接。
实用新型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获得与以往比较能够使电池组的容量增加的车身侧部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的车身侧部的俯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纵剖视图。
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纵剖视图。
图4是示出将下纵梁外构件拆下后的状态且示出在下纵梁的内壁设置的载荷吸收部件及隔板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在下纵梁的内壁内侧设置的载荷支承部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6是电池组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从图6所示的电池组将上侧壳体拆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图6所示的电池组的仰视图。
图9是示出在电池组内收纳的电池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1是沿着图8的XI-XI线的纵剖视图。
图12是沿着图8的XII-XII线的纵剖视图。
图13是示出在载荷支承部设置的加强筋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14是示出载荷支承部及隔板的放大立体图。
图15是示出侧碰撞载荷的传递路径(F1~F3)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车辆
11 电池
12 下纵梁
16 电池组
18 底板横梁
24 电池组横梁
26 载荷支承部
28 载荷承受板
30 电池组支承部件
36 (底板横梁的)凸缘部
40 闭合截面
42 (下纵梁的)上部
44 (下纵梁的)下部
46 倾斜面
48 内壁
50 载荷吸收部件
54 凸缘部
58 螺栓
63 垂直面
66 鼓出部
68 台座部
72 隔板
74 (隔板的)倾斜片
76 安装托架
80 中空体
82 下纵梁安装部
86 单元
88 倾斜壁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适当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前后”表示车辆前后方向,“左右”表示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上下”表示车辆上下方向(铅直上下方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应用于例如将驱动用电池搭载于地板下的由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辆、燃料电池车辆等构成的车辆10。该车辆10具备高压的电池11(参照后述的图)、电动机(行驶用马达)、对来自电池11的电力进行控制并向电动机供给的PDU(Power Drive Unit:动力驱动单元)等电气设备等。
如图1、图2所示,车辆10构成为,具备:左右一对下纵梁12、12,其分别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底板14,其横跨各下纵梁12的车宽方向内侧地配置;电池组16,其配置在底板14的面板下;以及底板横梁18,其沿着车宽方向配置,使左右一对下纵梁12、12之间相连。
如图2、图9所示,电池组16包含电池壳体20及收纳在该电池壳体20的室内的多个电池11(参见图7、图9、图10)。需要说明的是,省略在电池壳体20内配置的配管、线缆等的图示。多个电池11沿车辆前后方向以规定间隔分离并沿车宽方向并排设置。另外,在电池组16的内部并排设有设置在邻接的电池11之间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多个电池组横梁24。各电池组横梁24分别以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规定的分离间隔均等地配置(参见图7)。电池壳体20由在上下方向上分为两部分的上侧壳体22a(参见图6)和下侧壳体22b(参见图8)构成。
该电池组横梁24将输入至后述的载荷支承部26的侧碰撞载荷沿车宽方向传递。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组横梁24一体地形成在下侧壳体22b的内侧底面,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分体构成的电池组横梁24相对于下侧壳体22b的内侧底面并排设置并固定。
在各电池组横梁24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具有与车宽方向正交的平面的载荷承受板28(参见图9、图10)。该载荷承受板28固定在后述的电池组支承部件30(延伸部78)的上表面。载荷承受板28的截面大致呈L字状(参见图12)。另外,在载荷承受板28的下部侧设有侧面观察朝向车宽方向外侧鼓出的左右成对的鼓出部29、29(参见图7、图9、图10)。左右成对的鼓出部29、29之间由凹部形成(参见图10)。电池组横梁24配置在沿着车宽方向与后述的载荷支承部26相对的位置(参见图2)。
各电池组横梁24的上下方向上的上部侧以一部分在其上下方向上与各下纵梁12的底面侧重叠(lap)的方式设置。在该重叠的部分(参见图2中的LAP部分),能够将输入至下纵梁12的侧碰撞载荷顺畅地经由后述的载荷支承部26向各电池组横梁24传递。
底板横梁18具备在底板14上配置的多个横梁。如图1所示,多个横梁由在底板14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配置的中央横梁34a、与该中央横梁34a相比配置在车辆前方的前横梁34b、和与中央横梁34a相比配置在车辆后方的后横梁34c构成。
底板横梁18的轴垂直截面呈帽形状,在车辆前方端部及车辆后方端部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凸缘部36(参见图3)。在该凸缘部36设有借助螺栓38与电池组横梁24紧固(结合)的紧固部(结合部)40(参见图3)。该螺栓38贯通凸缘部36、底板14及上侧壳体22a,并紧固在电池组横梁24的上壁。需要说明的是,底板横梁18中的前横梁34b及中央横梁34a各自在车辆前方端部及车辆后方端部分别设有凸缘部36,但后横梁34c仅在车辆前方端部设有凸缘部36。
如图2所示,各下纵梁12由钢板形成,并由在轴垂直截面中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下纵梁外构件12a和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的下纵梁内构件12b构成。下纵梁外构件12a的凸缘与下纵梁内构件12b的凸缘相互接合,以在内部形成闭合截面40。
另外,如图2所示,各下纵梁12由在轴垂直截面中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上部42和下部44构成。在下纵梁12的车宽方向内侧,与上部42相比,下部44以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构成。由此,电池壳体20容易从下方向各下纵梁12搭载。在各下纵梁12的下部44的内侧设有内壁48,该内壁48具有以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下方而下降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46。在闭合截面40内的各下纵梁12的上部42的内部配置有吸收侧碰撞载荷的载荷吸收部件50。
如图4所示,载荷吸收部件50在从车宽方向外侧侧面观察时具有整体上包含帽型截面的帽型截面形状部52a和局部包含帽型截面的波形截面形状部52b。帽型截面形状部52a及波形截面形状部52b在下纵梁12的闭合截面40内沿车辆左右方向以直线状延伸,并沿车辆前后方向以直线状彼此分离地配置。在帽型截面形状部52a及波形截面形状部52b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上端部及后方上端部分别设有凸缘部54。该凸缘部54与下纵梁12的上部的上表面(内壁面)接合。
波形截面形状部52b由位于车辆前方侧的2个形状体及位于车辆后方侧的2个形状体构成。另外,帽型截面形状部52a由位于车辆前方侧的波形截面形状部52b与位于车辆后方侧的波形截面形状部52b之间的2个形状体构成。
帽型截面形状部52a及波形截面形状部52b设有在车辆前方端的凸缘部54与车辆后方端的凸缘部54之间沿帽型截面延伸的加强筋部56(参见图4、图13、图14)。该加强筋部56侧面观察沿倾斜面以直线状延伸,由在俯视观察相互对置的倾斜面时朝向下纵梁12的下部侧凹陷的凹部形成。
此外,在各下纵梁12的下部的下方设有支承电池组16并借助螺栓58将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紧固在下纵梁12的下部44的电池组支承部件30。
此外,在各下纵梁12的下部44的位于下纵梁12的车宽方向内侧且在闭合截面40外的内壁48的外侧(下纵梁内构件12b的下部侧),配置有支承侧碰撞载荷的载荷支承部26。载荷支承部26的轴垂直截面呈大致L字状,构成为包含由垂直面形成的纵壁27a和由水平面形成的横壁27b。纵壁27a的上部凸缘与下纵梁12的内壁48接合,横壁27b的后述的台座部68与下纵梁12的下部44的下表面接合。
载荷支承部26配置在下纵梁12的下部44的电池组16侧。该载荷支承部26沿着下纵梁12的下部44的内壁48地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在轴垂直截面中,载荷支承部26具有覆盖下纵梁12的内壁48的垂直面63。在该载荷支承部26的垂直面63与下纵梁的内壁48的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下方而下降的倾斜面46之间具有截面三角形状的闭合截面(参见图2)。
载荷支承部26也可以具有朝向电池组横梁24鼓出的鼓出部66(参见图11)。该载荷支承部26将输入至下纵梁12的侧碰撞载荷沿着车宽方向内侧向电池组横梁24传递,并变形以吸收冲击。另外,在载荷支承部26的下部具有朝向上方隆起的台座部68(参见图2、图5)。该台座部68与电池组支持部件30一并与各下纵梁12的底面部(底壁)结合。台座部68设置为,从载荷支承部26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朝向车宽方向内侧而具有大致U字状的棱线70(参见图5),棱线70的内周缘与其他部位比较朝向上方隆起。
如图4所示,在下纵梁12的闭合截面40内的内壁48固定有多个隔板72。各隔板72从下纵梁12的上部42朝向下部44连续,且沿车辆前后方向以规定间隔分离配置。该隔板72具有以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下方而下降的方式倾斜的倾斜片74。在隔板72的上部接合沿着车宽方向与底板横梁18相对的载荷吸收部件50的上部。
在隔板72的下方侧固定借助螺栓58紧固在电池组支承部件30上的安装托架76(参见图2)。该安装托架76的截面呈大致L字状,分别固定在下纵梁12的下部44的底壁及与该底壁连续并面向载荷支承部26侧的倾斜壁的一部分。
如图8所示,在电池组16的下方侧配置有在四面覆盖该电池壳体20的下表面周围以进行保护(加强)的电池组支承部件30。在车宽方向两侧配置的各电池组支承部件30构成为,位于下纵梁12的下部44的下方并与电池壳体20的底面大致齐平面。电池组支承部件30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借助多个螺栓58分别安装在各下纵梁12的下部44的下表面。
电池组支承部件30具有从电池壳体20的外周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至电池组横梁24的下表面的延伸部78(参见图11)。另外,电池组支承部件30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中空体80。该多个中空体80在沿着车宽方向的截面中在车宽方向上邻接。通过对中空体80的形状、尺寸、个数、板厚等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控制侧碰撞载荷吸收量。
电池组支承部件30通过螺栓58在隔板72的附近部位轴支承于各下纵梁12的底壁(参见图4)。即,支承电池组支承部件30的螺栓58在固定于下纵梁12的底壁的隔板72的附近部位被紧固。
在电池组支承部件30的车宽方向外侧设有下纵梁安装部82(参见图11、图12)。该下纵梁安装部82设置为,由具有供螺栓58穿插的贯通孔84的柱环部件形成,从电池组支承部件30的上表面朝向上方突出。
电池组支承部件30由多个单元(方格)86构成。在各单元86的交点I(参见图12)配置有所述下纵梁安装部82。构成电池组支承部件30的电池壳体20的外周的单元86的内壁由向上方且向外侧倾斜的倾斜壁88构成。
应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的车辆10基本上按照上述方式构成,接下来对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输入至下纵梁12的侧碰撞载荷通过沿着上下方向的下纵梁12的上部42、下部44、电池组支承部件30这3个路径(F1~F3)传递。例如,针对下纵梁12碰撞到杆柱P的情况(杆柱碰撞)这种局部输入载荷,使下纵梁12的上部42、下部44、电池组支承部件30分别压溃(变形),从而良好地吸收侧碰撞载荷。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输入侧碰撞载荷时将纵梁12的上部42、下部44、电池组支承部件30分别均等地压溃,以实现(特别是杆柱碰撞)最大的侧碰撞载荷吸收,首先是以能够与在上部42的内部设置的载荷吸收部件50进行载荷传递的方式配置底板横梁18。即,侧碰撞载荷将支承于底板横梁18的载荷吸收部件50直接压坏。其次是以能够与在下部44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的载荷支承部26进行载荷传递的方式配置电池组横梁24(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能够在电池组横梁24与下纵梁12的下部的重叠部分进行载荷传递)。即,侧碰撞载荷使下纵梁12向车宽方向的内侧移动,在与电池组横梁24之间将载荷支承部26变形、压坏。该载荷支承部26能够与电池组横梁24接近配置,因此能够抑制与上方的载荷吸收部件50的直接压坏的时机的偏差。第3是使电池组支承部件30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至电池组横梁24的下表面,并使多个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空体80在车宽方向上邻接。即,侧碰撞载荷从车宽方向的外侧到内侧依次将多个中空体80变形、压坏。这些中空体80能够通过对形状、尺寸、个数、板厚等进行调整来抑制与上方的载荷吸收部件50、载荷支承部件26的变形、压坏的时机的偏差。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经由沿着上下方向的3个路径(F1~F3)在大致相同的时机分别沿着车宽方向均等地传递侧碰撞载荷、吸收冲击。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增大电池组16的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与以往比较,能够增大电池组16的容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载荷吸收部件50在从车宽方向外侧侧面观察时,具有整体上包含帽型截面的帽型截面形状部52a和局部包含帽型截面的波形截面形状部52b。在帽型截面形状部52a及波形截面形状部52b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上端部及后方上端部分别设有凸缘部54,该凸缘部54与下纵梁12的上部的上表面(内壁面)接合。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为载荷吸收部件50的帽型截面形状部52a及波形截面形状部52b,设有沿着帽型截面在车辆前方端的凸缘部54与车辆后方端的凸缘部54之间延伸的加强筋部56。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具有在侧面观察整体或部分包含帽型截面的帽型截面,从而能够使帽型截面在输入至载荷吸收部件50的侧碰撞载荷的作用下容易地沿着车宽方向变形。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吸收更大的碰撞载荷。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设置凸缘部54而容易地将载荷吸收部件50固定在下纵梁12的上部42的上表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沿着帽型截面设置加强筋部56,从而能够以该加强筋部56为起点,更加容易地使帽型截面沿着车宽方向变形。由此,能够利用具有加强筋部56的载荷吸收部件50进一步吸收侧碰撞载荷,因此有助于底板横梁18的轻量化。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各下纵梁12设有具有以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下方而下降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46的内壁48。载荷支承部26具有覆盖该内壁48的垂直面63。另外,在内壁48的内侧固定有具有以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下方而下降的方式倾斜的倾斜片74的隔板72。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输入至下纵梁12的侧碰撞载荷的作用下,隔板72朝向载荷支承部26的垂直面63转动,从而良好地吸收侧碰撞载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组支承部件30利用螺栓58在隔板72的附近部位轴支承于各下纵梁12的底壁。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使用螺栓58的电池组支承部件30的支承刚性,将电池组16稳定地搭载在底板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载荷支承部26具有朝向电池组横梁24鼓出的鼓出部66。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鼓出部66以仅使载荷支承部26的一部分鼓出,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可靠地经由鼓出部66将侧碰撞载荷向电池组横梁24传递。另外,通过在载荷支承部26设置朝向电池组横梁24鼓出的鼓出部66,从而该鼓出部66不易与电池组16内的配管、线缆等抵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下纵梁12具有由钢板形成的闭合截面40。构成为在下纵梁12的车宽方向内侧,下部44与上部42相比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在下部44的电池组16侧配置有载荷支承部26,该载荷支承部26以与电池组横梁24在车辆上下方向相对的(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下纵梁12使用钢板形成为闭合截面40,因此能够价格便宜地制造车身。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下纵梁12的车宽方向内侧,下部44与上部42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因此在被输入侧碰撞载荷时,存在下纵梁12的下部44与上部42相比被向电池组16侧推入的可能。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被输入侧碰撞载荷时,由于设置在下纵梁12的下部44且面向电池组16侧的载荷支承部26与沿着车宽方向接近的电池组横梁24干涉,因此能够阻止前述推入作用,对于下纵梁12截面而言,下纵梁12的下部44也与下纵梁12的上部42(包含内部的载荷吸收部件50)一并同时塑性变形,能够将下纵梁12截面上下均等地完全压溃,增大侧碰撞载荷的吸收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从下纵梁12的车宽方向内侧追加附设载荷支承部26,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并有助于车身的轻量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载荷支承部26的下部具有朝向上方隆起的台座部68。该台座部68与电池组支承部件30一并与各下纵梁12的底面部(底壁)结合。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载荷支承部26设置朝向上方隆起的台座部68,从而能够容易地使截面L字状的载荷支承部26的横壁27b与下纵梁12的底面部相比位于下方。因此,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能够充分获得载荷支承部26的横壁27b的下表面与电池组横梁24的上表面的重叠量(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部分的尺寸)。此外,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邻接的台座部68、68之间,在载荷支承部26的横壁27b的上表面与下纵梁12的底面部之间形成有间隙。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经由该间隙涂布在载荷支承部26上的电泳涂料去除,提高防锈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组横梁24具有载荷承受板28,该载荷承受板28配置在电池组横梁24的沿着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电池组横梁24的外侧端部设置载荷承受板28,从而能够在被输入侧碰撞载荷时,避免与载荷支承部26干涉而发生断裂-龟裂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载荷承受板28固定在电池组支承部件30的上表面。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侧碰撞载荷被输入至载荷承受板28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电池组支承部件30弯折,而使侧碰撞载荷稳定地向电池组横梁24传递。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组支承部件30由具有中空体80的多个单元(方格)86构成。在各单元86的交点I(参见图12)配置有下纵梁安装部82。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电池组16的安装刚性并提高车身刚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电池组支承部件30的上方的单元86的内壁由向上方且向外侧倾斜的倾斜壁88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倾斜壁88,从而能够在沿着车宽方向的电池之间确保转动容许空间。能够利用该转动容许空间吸收侧碰撞载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纵梁12的闭合截面40内的内壁48固定有多个隔板72。在隔板72的上部接合沿着车宽方向与底板横梁18相对的载荷吸收部件50的上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从下纵梁12的上部42连续到下部44的隔板72,从而能够提高下纵梁12的刚性、强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隔板72的上部接合载荷吸收部件50,从而能够容易地安装载荷吸收部件5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载荷吸收部件50与底板横梁24相对配置,从而能够增大载荷吸收部件50的载荷吸收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隔板72的下方侧借助螺栓58固定有紧固于电池组支承部件30的安装托架7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隔板72的下方侧设置安装托架76,从而能够提高电池组16的支承刚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底板横梁18的轴垂直截面呈帽形状,且底板横梁18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凸缘部36。在该凸缘部36设有借助螺栓38紧固(结合)于电池组横梁24的紧固部(结合部)40。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多个电池组横梁24沿车辆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均等地配置。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侧碰撞载荷向电池组横梁24的载荷分散效率。

Claims (15)

1.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右一对下纵梁,其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电池组,其配置在地板下,并包含收纳在内部的电池;以及
底板横梁,其沿着车宽方向配置,使左右一对下纵梁之间相连,
各所述下纵梁由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上部和下部构成,
在所述下部的下方设置支承所述电池组的电池组支承部件,
在所述上部的内部配置吸收侧碰撞载荷的载荷吸收部件,
所述底板横梁以能够将输入至所述载荷吸收部件的侧碰撞载荷沿车宽方向传递的方式设置,
在所述下部的内壁外侧配置传递侧碰撞载荷的载荷支承部,
在所述电池组的内部配置能够将输入至所述载荷支承部的侧碰撞载荷沿车宽方向传递的电池组横梁,
所述电池组支承部件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至所述电池组横梁的下表面,并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中空体,
所述多个中空体在沿着车宽方向的截面中在车宽方向上邻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荷吸收部件在从车宽方向外侧侧面观察时,整体或部分包含帽型截面,且具有固定在各所述下纵梁的所述上部的上表面的凸缘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荷吸收部件具有沿着所述帽型截面呈加强筋形状的加强筋形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下纵梁具备内壁,所述内壁具有以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下方而下降的方式倾斜的倾斜片,
所述载荷支承部具有覆盖所述内壁的垂直面,
在所述内壁内侧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具有以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下方而下降的方式倾斜的倾斜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组支承部件在所述隔板的附近部位被轴支承于各所述下纵梁的底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荷支承部具有朝向所述电池组横梁鼓出的鼓出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下纵梁具有由钢板形成的闭合截面,
所述下纵梁构成为,所述下部与所述上部相比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
在所述下部的所述电池组侧配置有所述载荷支承部,
所述载荷支承部沿着车宽方向与所述电池组横梁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载荷支承部的下部具有朝向上方隆起的台座部,
所述台座部与所述电池组支承部件一并与各所述下纵梁的底面部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组横梁具有载荷承受板,
所述载荷承受板配置在所述电池组横梁的沿着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荷承受板固定在所述电池组支承部件的上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组支承部件由具有所述中空体的多个单元构成,
在各所述单元的交点配置有下纵梁安装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电池组支承部件的上方的所述单元的内壁为向上方且向外侧倾斜的倾斜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下纵梁具有从所述上部连续到所述下部的隔板,
在所述隔板的上部接合有沿着车宽方向与所述底板横梁相对的所述载荷吸收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隔板的下方侧固定有紧固于所述电池组支承部件的安装托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横梁具有凸缘部,
在所述凸缘部设有与所述电池组横梁结合的结合部。
CN202022413815.6U 2019-12-04 2020-10-27 车身侧部构造 Active CN21439638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9522 2019-12-04
JP2019219522A JP2021088264A (ja) 2019-12-04 2019-12-04 車体側部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96382U true CN214396382U (zh) 2021-10-15

Family

ID=76219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13815.6U Active CN214396382U (zh) 2019-12-04 2020-10-27 车身侧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088264A (zh)
CN (1) CN21439638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39503B2 (ja) * 2020-01-14 2023-03-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JP2024055529A (ja) * 2022-10-07 2024-04-18 豊田鉄工株式会社 車両用衝撃吸収構造
JP2024055528A (ja) * 2022-10-07 2024-04-18 豊田鉄工株式会社 車両用衝撃吸収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88264A (ja) 2021-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96382U (zh) 车身侧部构造
US11208152B2 (en) Vehicle body side section structure
US10710638B2 (en) Vehicle lower portion structure
US10464406B2 (en) Vehicle body bottom structure
CN105936300B (zh) 能量吸收下边梁总成
CN110239628B (zh) 车辆后部构造
KR20190124368A (ko) 차량용 배터리 케이스
US11518227B2 (en) Battery box with reinforcement element
US11225291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and vehicle
KR101565981B1 (ko) 전기 자동차용 플로워 패널 조립체
CN111619670B (zh) 前车身结构及汽车
CN110077469B (zh) 车身构造
US10850774B2 (en) Side rail assembly for a vehicle
US9643516B2 (en) Vehicle drive battery attachment structure
CN114228833B (zh) 一种汽车小偏置碰撞的吸能结构及汽车
JP7339565B2 (ja) 自動車の下部構造
US20230264561A1 (en) Rear vehicle-body structure
JP7366342B2 (ja) 電動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13212562A (zh) 车辆的地板构造
JP2020131728A (ja) 燃料電池車両の下部構造
US20220379707A1 (en) Lower structure for vehicle
KR20130033749A (ko) 전기 자동차의 언더 바디
US20240017770A1 (en) Side sill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for electric vehicle
KR20230067363A (ko) 차량 플로어구조
JP2021091341A (ja) 車体側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