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90538U - 一种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90538U
CN214390538U CN202120580801.5U CN202120580801U CN214390538U CN 214390538 U CN214390538 U CN 214390538U CN 202120580801 U CN202120580801 U CN 202120580801U CN 214390538 U CN214390538 U CN 214390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tor base
fixed
seat
moun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808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Leimeng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Leimeng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Leimeng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Leimeng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808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90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90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905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涉及矿石破碎设备技术领域,该安装结构包括机架和电机底座,在电机底座与机架之间设置有吊装结构;机架包括有矩形支撑架和设于矩形支撑架底部的支撑柱,电机底座的一端通过连接法兰与机体的下部固定,电机底座的另一端设置有吊装撑板并通过吊装结构吊装于机架上;吊装结构包括长螺杆和弹性座,弹性座固定在矩形支撑架上,长螺杆的下端与吊装撑板固定连接,长螺杆的上端穿过矩形支撑架及弹性座固定在弹性座上;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可有效解决现有电机底座承承重受力不均匀的技术问题,采用长螺杆将冲击破安装结构两端电机底座吊装于机架上,可有效提高电机底座的承重效果以及受力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石破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立轴式冲击破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矿石破碎的设备,主要包括进料斗、转子、主轴、破碎腔、主机架、传动机构和动力源等,其中,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子作高速旋转运动,物料经转子组件加速后,以一定的速度抛入破碎腔,并在破碎腔内与周护板和物料发生高速撞击实现破碎。
公开号为CN21196438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冲击式破碎机,该冲击式破碎机包括机体及机体安装结构,而安装结构主要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下方的电机底座,电机底座上需要放置动力源结构(例如电机滑座和电机主体),而动力源结构本身具有一定重量,其作用在电机底座上很容易造成电机底座受力不均匀,同时现有电机底座采用的是由整块钢板焊接的箱体用于承载电机及电机传动附件,电机底座拼装焊接时速度慢,且对电机滑座和电机的承重效果差。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现有冲击破安装结构进一步改进,以提高电机底座的承重效果以及受力均匀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电机底座承重受力不均匀的技术问题,采用长螺杆将冲击破安装结构两端电机底座吊装于机架上,可有效提高电机底座的承重效果以及受力均匀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用于安装机体的机架和用于安装机体动力源结构的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位于所述机架的下方并且在电机底座与机架之间设置有吊装结构;其中
所述机架包括有矩形支撑架和设于矩形支撑架底部的支撑柱,所述机体的上部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电机底座的一端通过连接法兰与机体的下部固定,电机底座的另一端设置有吊装撑板并通过吊装结构吊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吊装结构包括长螺杆和弹性座,所述弹性座固定在所述矩形支撑架上,所述长螺杆的下端与所述吊装撑板固定连接,长螺杆的上端向上延伸穿过矩形支撑架及弹性座并通过螺母固定在弹性座上。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矩形支撑架包括有相互平行的两根横梁以及相互平行的两根纵梁,横梁与纵梁依次焊接,且在矩形支撑架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对应设置有一连接槽钢和一吊装结构,连接槽钢的两端分别与其对应的横梁和纵梁固定连接以形成三角形结构;本技术方案采用相互平行的两根横梁以及相互平行的两根纵梁焊接而成的矩形支撑架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且可有效节约耗材、减轻机架整体结构重量;本技术方案在矩形支撑架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对应设置有一连接槽钢,可用于安装吊装结构以吊装电机底座,使电机底座受力均匀,提高电机底座的承重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弹性座固定在连接槽钢上,以使长螺杆上端穿过连接槽钢及弹性座固定在弹性座上;本技术方案中长螺杆通过弹性座固定在机架上,弹性座受力均匀不容易出现疲劳损坏,即便弹性座出现疲劳折损,也可通过调节长螺杆以调节电机底座的水平度,保证电机底座受力均匀,该结构设计巧妙合理。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弹性座包括有上座板、下座板以及设于上座板和下座板之间的弹簧,所述下座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槽钢上,使所述长螺杆上端依次穿过连接槽钢、下座板、弹簧和上座板并通过螺母固定在上座板上;本技术方案中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上座板和下座板上,可保证弹性座支撑稳定且受力均匀,构成机架与电机底座柔性连接并起到减震的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在两根平行的所述纵梁之间设置有连接梁,所述支撑柱固定在所述连接梁与纵梁的连接位置,且在支撑柱与连接梁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其目的是在考虑减轻机架重量的同时保证其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在所述矩形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机体的上部通过弹性件固定在所述矩形支撑架上;本技术方案中机体通过弹性件连接在机架上可有效起到减震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电机底座包括上面板、下底板以及连接于上面板和下底板之间的后板和两个侧板,所述上面板和下底板分别呈垂直固定于所述连接法兰的上端和下端,两个所述侧板呈相对设置并且一端与连接法兰连接,另一端与后板固定连接;本技术方案中电机底座为连接法兰与各面板构成的箱体结构以用于承载电机及电机滑座,在考虑减轻电机底座重量的同时使其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同时电机滑座和电机可安装在该箱体结构上,箱体结构内腔也可以作为容纳电机皮带轮的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两个所述侧板均为折弯侧板,折弯侧板为向电机底座外侧弯曲的弧形板,且在所述折弯侧板的中部开设有圆形孔;本技术方案中将两侧侧板设计为折弯侧板可有效提高电机底座的承重能力,而折弯板上开圆形孔的结构设计,考虑减轻电机底座重量的同时可有效提高电机及皮带轮的散热效果,并可用于观察其内部皮带轮运行情况。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上面板包括呈分体式设置的上连接板一和上连接板二,所述上连接板一和上连接板二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折弯侧板上并分别位于两个折弯侧板的两端;本技术方案中上连接板一和上连接板二起到牵拉两侧折弯侧板的作用,而由于电机底座侧板的改进,使得上连接板一和上连接板二构成的上面板相对于整张设计的面板的厚度及尺寸均可有效减小,在保证电机底座承重能力的同时可有效节约成本。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后板上等距离间隔设置有多个竖向条形孔;本技术方案中竖向条形孔的设计可进一步有效减轻电机底座整体重量,且也可以作为电机及皮带轮的散热窗口。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此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电机底座与机架之间设吊装结构,且吊装结构设于电机底座相对于连接法兰的另一端,可有效提高电机底座的承重效果,同时吊装结构包括长螺杆和弹性座,弹性座使得电机底座与机架构成柔性连接,并能够通过调节长螺杆以调节电机底座的水平度,在弹性座长期使用出现疲劳折损的情况下均可有效保证电机底座受力均匀,该安装结构设计巧妙合理。
2.本实用新型机架采用矩形支撑架及支撑柱构成,在考虑安装机架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可有效节约耗材、减轻机架整体结构重量,而在矩形支撑架的四个拐角分别设一用于安装吊装结构的连接槽钢,可对应电机底座的吊装撑板保证对电机底座吊装受力均匀,对整机的高度要求也有所降低,便于立轴式冲击破整体运输。
3.本实用新型电机底座采用焊接在连接法兰上的上面板、下底板、两个侧板以及后板构成的箱体结构,以用于承受电机滑座和电机的重量,电机底座结构简单,拼装焊接制造方便;且两个侧板优选为具有一定弧度的折弯侧板,可有效提高电机底座的整体承重能力,故可将上面板设计为分体式且厚度及尺寸更小的连接板,在降低电机底座制造成本与重量的同时可提高其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立轴式冲击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架的正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底座的正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底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底座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1-机体;11-电机;12-电机滑座;2-机架;21-矩形支撑架;211-横梁;212-纵梁;22-支撑柱;23-连接槽钢;24-连接梁;25-加强筋板;3-电机底座;31-吊装撑板;32-上面板;321-上连接板一;322-上连接板二;33-下底板;34-后板;341-竖向条形孔;35-折弯侧板;351-圆形孔;4-吊装结构;41-长螺杆;42-弹性座;421-上座板;422-下座板;423-弹簧;43-螺母;5-连接法兰;6-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用于安装机体1的机架2和用于安装机体动力源结构的电机底座3,电机底座3位于机架2的下方并且在电机底座3与机架2之间设置有吊装结构4,用于将电机底座3吊装于机架2上;其中机架2包括有矩形支撑架21和设于矩形支撑架21底部的支撑柱22;具体支撑柱22可以采用H钢立柱制成,机体1上部的主机筒固定于机架2上,具体在矩形支撑架21的顶部设置有弹性件6,机体1的主筒体通过弹性件6固定在矩形支撑架21上;本实施例中机体1通过弹性件6连接在机架2上可有效起到减震效果;电机底座3的一端通过连接法兰5与机体1的下部固定,电机底座3的另一端设置有吊装撑板31并通过吊装结构4吊装于机架2上;关键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吊装结构4包括长螺杆41和弹性座42,弹性座42固定在矩形支撑架21上,长螺杆41的下端与吊装撑板31固定连接,长螺杆41的上端向上延伸穿过矩形支撑架21及弹性座42并通过螺母43固定在弹性座42上。
具体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矩形支撑架21包括有相互平行的两根横梁211以及相互平行的两根纵梁212,本实施例提供两根横梁211采用H钢横梁211制成,两根纵梁212采用直梁制成,横梁211与纵梁212依次焊接制成矩形支撑架21;在两根平行的纵梁212之间焊接有与横梁211相平行的两根连接梁24,在矩形支撑架21底部具有四个支撑柱22,四个支撑柱22分别固定在连接梁24与纵梁212的连接位置,且在支撑柱22与连接梁24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25,其目的是在考虑减轻机架重量的同时保证其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特别地,本实施例在矩形支撑架21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对应设置有一连接槽钢23和一吊装结构4,连接槽钢23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其对应的横梁211和纵梁212固定连接,以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连接槽钢23可用于安装吊装结构4以吊装电机底座3,使电机底座3受力均匀,提高电机底座3的承重效果;具体地,弹性座42固定在连接槽钢23上,以使长螺杆41上端穿过连接槽钢23及弹性座42并通过螺母43固定在弹性座42上;本实施例中长螺杆41通过弹性座42固定在机架2上,弹性座42受力均匀不容易出现疲劳损坏,即便弹性座42出现疲劳折损,也可通过调节长螺杆41以调节电机底座3的水平度,保证电机底座3受力均匀,该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为保证弹性座42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本实施例提供的弹性座42包括有上座板421、下座板422以及固定设于上座板421和下座板422之间的弹簧423,下座板422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槽钢23上,连接槽钢23、上座板421和下座板422上设有供长螺杆41穿过的通孔,使长螺杆41上端能够依次穿过连接槽钢23、下座板422、弹簧423和上座板421并通过螺母43固定在上座板421上;本实施例中弹簧423的两端分别作用在上座板421和下座板422上,可保证弹性座42支撑稳定且受力均匀,构成机架2与电机底座3柔性连接并起到减震的作用。
由上所述,本实施例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整体设计简单,通过设于电机底座3与机架2之间的吊装结构4可有效提高电机底座3的承重效果,且弹性座42使得电机底座3与机架2构成柔性连接,并能够通过调节长螺杆41以调节电机底座3的水平度,在弹性座42长期使用出现疲劳折损的情况下均可有效保证电机底座3受力均匀,可有效提高电机底座3的承重效果以及受力均匀性,同时对整机的高度要求也有所降低,便于立轴式冲击破整体运输。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1至图3及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为提高电机底座3本身承重能力,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机底座3包括上面板32、下底板33以及连接于上面板32和下底板33之间的后板34和两个侧板,上面板32和下底板33分别呈垂直焊接固定于连接法兰5的上端和下端,两个侧板呈相对设置并且两个侧板的左端分别与连接法兰5焊接固定,两个侧板的右端分别与后板34焊接固定;本实施例中电机底座3为连接法兰5与各面板构成的箱体结构以用于承载电机11及电机滑座12,在考虑减轻电机底座3重量的同时使其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其中电机滑座12和电机11可安装在该箱体结构上,箱体结构内腔也可以作为容纳电机11皮带轮的空间。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两个侧板均为折弯侧板35,折弯侧板35为向电机底座外侧弯曲的弧形板,可有效提高电机底座3的承重能力;且在折弯侧板35的中部开设有圆形孔351,考虑减轻电机底座3重量的同时可有效提高电机11及皮带轮的散热效果,并可用于观察其内部皮带轮运行情况;基于两个侧板的改进,本实施例提供的上面板32可以设置成分体式结构的上连接板一321和上连接板二322,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上连接板一321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折弯侧板35上在并位于两个折弯侧板35的左端,上连接板二32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折弯侧板35上在并位于两个折弯侧板35的右端,上连接板一321和上连接板二322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的间隔,本实施例中上连接板一321和上连接板二322起到牵拉两侧折弯侧板35的作用,而由于电机底座3侧板的改进,使得上连接板一321和上连接板二322构成的上面板32相对于整张设计的面板的厚度及尺寸均可有效减小,也就是说原本上面板32需要厚度为20mm的整板,改进后的上面板32仅需厚度为12mm的上连接板一321和上连接板二322代替,在保证电机底座3承重能力的同时可有效节约成本。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吊装撑板31焊接固定在折弯侧板35上并且位于折弯侧板35靠近后板34一端,在后板34上等距离间隔设置有多个竖向条形孔341,本实施例以提供八个竖向条形孔341为例,本实施例中竖向条形孔341的设计可进一步有效减轻电机底座3整体重量,且也可以作为电机11及皮带轮的散热窗口,增强电机11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电机底座3整体结构设计简单但拼装焊接制造方便,将电机底座3两侧侧板设计为折弯侧板35,可有效提高电机底座3的整体承重能力,在降低电机底座3制造成本与重量的同时可提高其力学性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附图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用于安装机体的机架和用于安装机体动力源结构的电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底座位于所述机架的下方并且在电机底座与机架之间设置有吊装结构;其中
所述机架包括有矩形支撑架和设于矩形支撑架底部的支撑柱,所述机体的上部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电机底座的一端通过连接法兰与机体的下部固定,电机底座的另一端设置有吊装撑板并通过吊装结构吊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吊装结构包括长螺杆和弹性座,所述弹性座固定在所述矩形支撑架上,所述长螺杆的下端与所述吊装撑板固定连接,长螺杆的上端向上延伸穿过矩形支撑架及弹性座并通过螺母固定在弹性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支撑架包括有相互平行的两根横梁以及相互平行的两根纵梁,且横梁与纵梁依次焊接,且在矩形支撑架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对应设置有一连接槽钢和一吊装结构,连接槽钢的两端分别与其对应的横梁和纵梁固定连接以形成三角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座固定在连接槽钢上,以使长螺杆上端穿过连接槽钢及弹性座固定在弹性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座包括有上座板、下座板以及设于上座板和下座板之间的弹簧,所述下座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槽钢上,使所述长螺杆上端依次穿过连接槽钢、下座板、弹簧和上座板并通过螺母固定在上座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两根平行的所述纵梁之间设置有连接梁,所述支撑柱固定在所述连接梁与纵梁的连接位置,且在支撑柱与连接梁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矩形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机体的上部通过弹性件固定在所述矩形支撑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底座包括上面板、下底板以及连接于上面板和下底板之间的后板和两个侧板,所述上面板和下底板分别呈垂直固定于所述连接法兰的上端和下端,两个所述侧板呈相对设置并且一端与连接法兰连接,另一端与后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均为折弯侧板,折弯侧板为向电机底座外侧弯曲的弧形板,且在所述折弯侧板的中部开设有圆形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包括呈分体式设置的上连接板一和上连接板二,所述上连接板一和上连接板二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折弯侧板上并分别位于两个折弯侧板的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上等距离间隔设置有多个竖向条形孔。
CN202120580801.5U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 Active CN214390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0801.5U CN214390538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0801.5U CN214390538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90538U true CN214390538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29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80801.5U Active CN214390538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905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70428U (zh) 一种光伏板转运装置
CN214390538U (zh) 一种立轴式冲击破安装结构
CN201621834U (zh) 一种风冷式空调机组框架
CN211114101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钢结构板房
CN219219495U (zh) 一种玻璃幕墙龙骨
CN203497907U (zh) 一种新型的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楼层板
US20190093675A1 (en) Centrifugal compressor
CN211310618U (zh) 一种安装高度便于调节的配电柜安装用起吊装置
CN220604841U (zh) 电池柜
CN215278520U (zh) 一种整体框架式结构封闭双仓平筛
CN202245850U (zh) 油气悬挂油缸支座组件及具有其的汽车起重机
CN207748710U (zh) 一种驱动装置的安装结构
CN213782244U (zh) 一种具备rfid技术均衡增强的交叉平行式矩阵天线
CN217321646U (zh) 一种不易变形的集装箱底板
CN215908315U (zh) 一种电气机械减震机座结构
CN214780118U (zh) 一种电梯轿厢架结构
CN219730447U (zh) 一种便捷移动的升降装置
CN205915916U (zh) 电动压缩机支架
CN218986757U (zh) 汽车轻量化底盘后纵梁总成
CN217329308U (zh) 一种车载方舱显示器用升降装置
CN219382597U (zh) 一种轻量化高稳定车架总成
CN218228717U (zh) 一种座椅加强板组件
CN219536459U (zh) 一种核电机柜框架
CN118100770A (zh) 一种带有光伏的预制板
CN219362397U (zh) 一种降低落料高度、减少磕碰输送称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