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9553U - 一种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9553U
CN214389553U CN202022998554.9U CN202022998554U CN214389553U CN 214389553 U CN214389553 U CN 214389553U CN 202022998554 U CN202022998554 U CN 202022998554U CN 214389553 U CN214389553 U CN 2143895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dor
deacidification
fan
power plant
foul sm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985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纪康
寻瑶
刘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xiang Bio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xiang Bio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xiang Bio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xiang Bio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985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95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95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95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包括:臭气收集系统、臭气输送系统、臭气脱酸系统和脱酸臭气接收系统。臭气收集系统包括布置在污水站的构筑物内部的臭气收集管道,构筑物内部的各个臭气收集管道最终并入臭气收集总管,臭气收集总管的出口与臭气脱酸系统的进口相连,臭气脱酸系统的出口与第二风机的进口相连,臭气通过臭气收集总管输送至臭气脱酸系统进行脱酸处理,脱酸臭气通过第二风机输送至脱酸臭气接收系统。臭气输送系统包括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相应的输送管道。本实用新型的臭气处理系统具有原理简单、抽风性能优异、脱酸效果显著,且能够实现构筑物密封、避免臭气泄漏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垃圾臭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垃圾焚烧电厂的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以硫化氢、甲烷为主的一些恶臭物质,能使长期处于此环境的人群发生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全身虚弱等不良反应,并且损伤人体神经系统,对周围环境及人群的危害比较大,采取除臭措施非常必要。
由于焚烧法除臭彻底,无二次污染,是较为清洁环保的技术,因此,现有的垃圾焚烧电厂处理臭气的方式基本都是通过风机将污水站的臭气直接抽到焚烧系统进行焚烧。但由于臭气中含有大量硫化氢等酸性气体,会对垃圾坑的设备或者焚烧炉内壁以及设置在焚烧炉内部的电子检测元件造成较大的腐蚀,极大的影响了垃圾坑设备及焚烧炉的使用寿命造和使用稳定性
垃圾焚烧电厂中产生臭气的源头很多,有渗滤液调节池、厌氧出水沉淀池、生化系统反硝化池和污泥处理车间等,分布较为零散,相隔距离较远。目前的污水站臭气收集系统很难保证每一个产生臭气的构筑物保证绝对的密封,更多的是通过保证构筑物长期处于微负压状态控制区域臭气。单级的风机抽负压常导致近风机侧的构筑物负压过大,危险构筑物结构稳定;远离风机的构筑物很难形成负压,存在臭气逸散的情况。各个构筑物的风压的分配和负压的控制成为污水站臭气控制的难点。
污水站的臭气处理既要保证各个产生臭气的构筑物不出现臭气逸散的情况,整个区域不产生臭气问题,又要保证高效的处理效果,尽量减少对后端焚烧系统的腐蚀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原理简单、抽风性能优异、脱酸效果显著,且能够实现构筑物微负压、避免臭气泄漏的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包括:
臭气收集系统、臭气输送系统、臭气脱酸系统以及脱酸臭气接收系统;所述臭气收集系统包括布置在所述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第一构筑物和第二构筑物内部的臭气收集管道,布置在第一构筑物内部的各个臭气收集管道最终并入第一臭气收集总管,并与所述臭气输送系统中的第一风机的进口相连,布置在第二构筑物内部的各个臭气收集管道最终并入第二臭气收集总管,所述第二臭气收集总管与第一风机的出口合并后与臭气脱酸系统的进口相连,所述臭气脱酸系统的出口与第二风机的进口相连,臭气进入臭气脱酸系统进行脱酸处理,脱酸后的臭气通过第二风机输送至脱酸臭气接收系统;所述臭气输送系统包括第一风机、第二风机以及连接第一风机出口、臭气脱酸系统、第二风机与脱酸臭气接收系统的臭气输送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构筑物通过加盖密封,且构筑物上设有呼吸阀和负压表,在风机抽取臭气的过程中,通过呼吸阀实现构筑物内部与外部的换气,通过负压表对构筑物的负压进行监测,实现构筑物的微负压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臭气脱酸系统包括用于存储碱性溶液的碱罐、以及结构相同且串联设置的第一脱酸塔和第二脱酸塔;所述第一风机的出口与第一脱酸塔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二脱酸塔的出口与第二风机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一脱酸塔和第二脱酸塔均与碱罐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脱酸塔和第二脱酸塔的顶部均设有折页板和多个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位于折页板下方,且喷淋头的输入端与碱罐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臭气脱酸系统还包括输送泵,通过输送泵将碱罐内的碱性溶液输送至脱酸塔内部的喷淋头;在脱酸塔内部,臭气与碱性溶液进行逆向接触反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碱罐上设有pH检测仪,所述第二脱酸塔的出口与第二风机的进口之间设有除雾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构筑物的臭气收集管道的输出端设有阀门,所述第一构筑物包括生化池和污泥车间,所述第二构筑物包括调节池和备用事故池。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化池包括厌氧出水沉淀池、中间水池和反硝化池,所述调节池包括生活污水调节池、低浓度调节池和渗滤液调节池,所述厌氧出水沉淀池和渗滤液调节池的臭气收集管道的输出端均设有微压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为变频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脱酸臭气接收系统包括垃圾坑,连接所述第二风机的出口与垃圾坑的臭气输送管道上设有H2S检测仪和风量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通过利用臭气收集管道对污水站的第一构筑物和第二构筑物内部的臭气进行收集,第一臭气收集总管与第一风机的进口相连,第二臭气收集总管与第一风机的出口合并后与臭气脱酸系统的进口相连,臭气被输送至臭气脱酸系统进行脱酸处理,以降低臭气的酸性、降低臭气对后续处理工艺设备的腐蚀性。通过设置第二风机将臭气脱酸系统排出的脱酸臭气输送至脱酸臭气接收系统,提高了臭气的输送效率。本实用新型的臭气处理系统具有原理简单、抽风性能优异、脱酸效果显著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通过在污水站的构筑物上设置呼吸阀和负压表,在风机抽取臭气的过程中,呼吸阀利用正负压阀盘的重量来控制构筑物的排气正压和吸气负压,实现构筑物内部与外部的气压平衡,维持构筑物内臭气压力稳定,实现了构筑物密封,也就避免了臭气泄漏。与此同时,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采用变频风机,可以根据构筑物内部臭气流量的大小灵活调整工作频率,既节能又高效。通过呼吸阀与变频风机的配合,实现了构筑物的有效密封,也实现了臭气的高效收集。
3、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通过设置结构相同且串联设置的第一脱酸塔和第二脱酸塔对臭气进行二次脱酸处理,有效降低了臭气的酸性、降低了臭气的腐蚀性。此外,在脱酸塔顶部设置了耐腐蚀的折页板和多个喷淋头,通过多个并排的喷淋头将碱性溶液均匀喷洒在脱酸塔内部,从脱酸塔底部输出的酸性臭气与脱酸塔顶部喷洒的碱性溶液在脱酸塔内部进行逆向接触,增加了碱性溶液与酸性臭气的接触反应时间,提高了臭气的脱酸成效。与此同时,折页板可以减缓臭气在脱酸塔内的通行速度,增加臭气在脱酸塔内的反应时间,而且碱性液体喷到折页板上也会顺着折页结构流下来与酸性臭气进行反应,增加了臭气进行脱酸反应的机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的工艺路线原理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厌氧出水沉淀池;2、中间水池;3、反硝化池;4、污泥车间;5、生活污水调节池;6、低浓度调节池;7、渗滤液调节池;8、备用事故池;9、第一脱酸塔;10、第二脱酸塔;11、垃圾坑;12、除雾器;13、碱罐;14、第一风机;15、阀门;16、第一微压传感器;17、呼吸阀;18、负压表;19、第二微压传感器;20、pH检测仪;21、第一输送泵;22、第二输送泵;23、H2S检测仪;24、风量计;25、第二风机;26、折页板;27喷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包括:臭气收集系统、臭气输送系统、臭气脱酸系统以及脱酸臭气接收系统。臭气收集系统包括布置在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第一构筑物和第二构筑物内部的臭气收集管道,布置在第一构筑物内部的各个臭气收集管道最终并入第一臭气收集总管,并与臭气输送系统中的第一风机14的进口相连,布置在第二构筑物内部的各个臭气收集管道最终并入第二臭气收集总管,第二臭气收集总管与第一风机14的出口合并后与臭气脱酸系统的进口相连,臭气脱酸系统的出口与第二风机25的进口相连,臭气进入臭气脱酸系统进行脱酸处理,脱酸后的臭气通过第二风机25输送至脱酸臭气接收系统。臭气输送系统由第一风机14、第二风机25以及连接第一风机14的出口与臭气脱酸系统的进口、臭气脱酸系统的出口与第二风机25的进口、第二风机25的出口与脱酸臭气接收系统的臭气输送管道构成。本实施例中,臭气收集管道和臭气输送管道均采用PP材质,具有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为提高臭气的抽取效率,本实施例中,第一风机14和第二风机25均为变频风机,可以根据构筑物内部臭气流量的大小灵活调整工作频率,既节能又高效。
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臭气收集管道对污水站的第一构筑物和第二构筑物内部的臭气进行收集,第一臭气收集总管与第一风机14的进口相连,第二臭气收集总管与第一风机14的出口合并后与臭气脱酸系统的进口相连,臭气被输送至臭气脱酸系统进行脱酸处理,以降低臭气的酸性、降低臭气对后续处理工艺设备的腐蚀性。通过设置第二风机25将臭气脱酸系统排出的脱酸臭气输送至脱酸臭气接收系统,提高了臭气的输送效率。本实施例的臭气处理系统具有原理简单、抽风性能优异、脱酸效果显著等优点。
本实施例中,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构筑物通过加盖密封,并且构筑物的臭气收集管道的输出端设有阀门15,通过阀门15控制臭气收集管道的通断。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阀门15具体可以采用闸阀。在其他实施例中,阀门15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阀门结构,只要能够控制臭气收集管道的通断即可。为了更好的保证每个产生臭气的构筑物均可维持所需的负压,每个构筑物上均设有呼吸阀17和负压表18。在第一风机14抽取臭气的过程中,通过呼吸阀17实现构筑物内部与外部的进行换气,通过负压表18实时监测构筑物内部的压力变化,实现构筑物的微负压状态,提高臭气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具体的,呼吸阀17利用正负压阀盘的重量来控制构筑物的排气正压和吸气负压。当往构筑物外抽取臭气时,会使构筑物内部气体的压力下降,达到呼吸阀17的操作负压时,构筑物外部的大气将呼吸阀17的负压阀盘顶开,使外界气体进入构筑物内部,使构筑物内部的压力不再继续下降,构筑物内部与外部达到气压平衡、维持臭气压力的稳定,实现了构筑物密封,也就避免了臭气泄漏。通过呼吸阀17、负压表18与臭气收集管道上的阀门15进行配合,再结合第一风机14的调频作用,实现了构筑物内部负压大小的精准控制,提高了臭气处理的成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第一构筑物包括生化池、污泥车间4和第二构筑物包括调节池和备用事故池8,生化池与污泥车间4组成第一臭气收集支路,调节池与备用事故池8组成第二臭气收集支路。生化池包括厌氧出水沉淀池1、中间水池2和反硝化池3。中间水池2的作用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厌氧出水中含有硫化氢,需要在中间水池2中预曝气,以吹脱厌氧出水中的硫化氢、游离氨等毒性抑制类气体;其二是生化系统需要适宜的碳氮比,焚烧渗滤液有时需要超越厌氧而直接进入中间水池2,进行混合搅拌以调节碳氮比。总而言之,从中间水池2出来的臭气中硫化氢和氨氮的含量都很高、臭味很重。调节池包括生活污水调节池5、低浓度调节池6和渗滤液调节池7。低浓度调节池6主要作为冷却塔排污水的储存池。
本实施例中,厌氧出水沉淀池1的臭气收集管道的输出端装有第一微压传感器16,以接收并监测厌氧出水沉淀池1内的臭气压力。由于厌氧出水沉淀池1中的臭气压力是第一臭气收集支路中最低的,若厌氧出水沉淀池1的压力达到预设的处理值,另外三个构筑物内的压力也能达到处理要求。渗滤液调节池7的臭气收集管道的输出端装有第二微压传感器19,以接收并监测渗滤液调节池7内的臭气压力。由于渗滤液调节池7中的臭气压力是第二臭气收集支路中最低的,若渗滤液调节池7的压力达到预设的处理值,另外三个构筑物内的压力也能达到处理要求。进一步地,通过第一微压传感器16与变频的第一风机14构成连锁控制组件,当微压传感器处的压力较大时,第一风机14可以加大抽风频率,加速臭气的抽取,当微压传感器处的压力较小时,第一风机14可以减小抽风频率。根据构筑物内的压力变化,灵活调整第一风机14的抽气量,提高臭气抽取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臭气处理系统的运行成本,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臭气脱酸系统包括用于存储碱性溶液的碱罐13、以及结构相同且串联设置的第一脱酸塔9和第二脱酸塔10。第一风机14的出口与第一脱酸塔9底部的进口相连,第一脱酸塔9顶部的出口与第二脱酸塔10底部的进口相连,第二脱酸塔10顶部的出口与第二风机25的进口相连。并且第一脱酸塔9和第二脱酸塔10的顶部均与碱罐13相连,通过碱罐13源源不断地提供中和酸性臭气所需的碱性溶液。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脱酸塔9和第二脱酸塔10实现了臭气的二次脱酸,有效提高了臭气的脱酸效果,降低臭气的腐蚀性,以便于后续的焚烧处理。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脱酸塔9和第二脱酸塔10的顶部均设有折页板26和多个喷淋头27,喷淋头27位于折页板26下方,且喷淋头27的输入端与碱罐13相连。相应的,碱罐13分别与第一输送泵21和第二输送泵22相连,通过第一输送泵21和第二输送泵22分别将碱罐13内的碱性溶液输送至第一脱酸塔9和第二脱酸塔10内部的喷淋头27中。在脱酸塔内部,臭气与碱性溶液进行逆向接触反应。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泵21和第二输送泵22具体可以采用隔膜泵。在其他实施例中,输送泵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泵结构,只要能够实现碱灌13内的碱性溶液输送至脱酸塔即可。
本实施例中,在脱酸塔顶部设置了耐腐蚀的折页板26和多个喷淋头27,通过多个并排的喷淋头27将碱性溶液喷洒在脱酸塔内部,从脱酸塔底部输出的酸性臭气与脱酸塔顶部喷洒的碱性溶液在脱酸塔内部进行逆向接触,增加了碱性溶液与酸性臭气的接触反应时间,提高了臭气的脱酸成效。与此同时,折页板26可以减缓臭气在脱酸塔内的通行速度,增加臭气在脱酸塔内的反应时间,而且碱性液体喷到折页板26上也会顺着折页结构流下来与酸性臭气进行反应,增加了臭气进行脱酸反应的机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碱罐13上设有pH检测仪20,第二脱酸塔10的出口与第二风机25的进口之间设有除雾器12。本实施例中,碱罐13中的碱性溶液为NaOH溶液,pH值为9~11。由第二脱酸塔10排出的臭气经除雾器12除雾后再进入第二风机25中,以减小脱酸臭气的湿度,降低脱酸臭气对第二风机25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垃圾焚烧电厂的垃圾处理量为5000t/天,根据GB/T 11742-1989《居住区大气中硫化氢卫生检验标准方法》的相关规定,分别检测了2020年7月至2020年10月,第一风机14进口和第二风机25进口处的H2S浓度,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Figure BDA0002834357430000061
根据表1的检测结果可以明显看出,经过第一脱酸塔9和第二脱酸塔10的二次脱酸处理后,臭气中的H2S浓度明显降低了,即臭气的腐蚀性大大降低了。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脱酸臭气接收系统包括垃圾坑11,连接第二风机25的出口与垃圾坑11的臭气输送管道上设有H2S检测仪23和风量计24。脱酸臭气进入垃圾坑11中转,最终进入焚烧炉进行焚烧,臭气燃烧后产生的副产物经烟气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无二次污染,实现了真正的无害化处置。通过H2S检测仪23实时监测脱酸臭气的H2S含量,通过风量计24实时监测脱酸臭气的排放量,并根据监测的结果,调整焚烧炉及烟气净化系统的相关工艺参数,以实现臭气的高效、无害化处理。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和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气收集系统、臭气输送系统、臭气脱酸系统以及脱酸臭气接收系统;所述臭气收集系统包括布置在所述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第一构筑物和第二构筑物内部的臭气收集管道,布置在第一构筑物内部的各个臭气收集管道最终并入第一臭气收集总管,并与所述臭气输送系统中的第一风机(14)的进口相连,布置在第二构筑物内部的各个臭气收集管道最终并入第二臭气收集总管,所述第二臭气收集总管与第一风机(14)的出口合并后与臭气脱酸系统的进口相连,所述臭气脱酸系统的出口与第二风机(25)的进口相连,臭气进入臭气脱酸系统进行脱酸处理,脱酸后的臭气通过第二风机(25)输送至脱酸臭气接收系统;所述臭气输送系统包括第一风机(14)、第二风机(25)以及连接第一风机(14)出口、臭气脱酸系统、第二风机(25)与脱酸臭气接收系统的臭气输送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构筑物通过加盖密封,且构筑物上设有呼吸阀(17)和负压表(18),在风机抽取臭气的过程中,通过呼吸阀(17)实现构筑物内部与外部的换气,通过负压表(18)对构筑物的负压进行监测,实现构筑物的微负压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气脱酸系统包括用于存储碱性溶液的碱罐(13)、以及结构相同且串联设置的第一脱酸塔(9)和第二脱酸塔(10);所述第一风机(14)的出口与第一脱酸塔(9)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二脱酸塔(10)的出口与第二风机(25)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一脱酸塔(9)和第二脱酸塔(10)均与碱罐(1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酸塔(9)和第二脱酸塔(10)的顶部均设有折页板(26)和多个喷淋头(27),所述喷淋头(27)位于折页板(26)下方,且喷淋头(27)的输入端与碱罐(13)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气脱酸系统还包括输送泵,通过输送泵将碱罐(13)内的碱性溶液输送至脱酸塔内部的喷淋头(27);在脱酸塔内部,臭气与碱性溶液进行逆向接触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罐(13)上设有pH检测仪(20),所述第二脱酸塔(10)的出口与第二风机(25)的进口之间设有除雾器(1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构筑物的臭气收集管道的输出端设有阀门(15),所述第一构筑物包括生化池和污泥车间(4),所述第二构筑物包括调节池和备用事故池(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池包括厌氧出水沉淀池(1)、中间水池(2)和反硝化池(3),所述调节池包括生活污水调节池(5)、低浓度调节池(6)和渗滤液调节池(7),所述厌氧出水沉淀池(1)和渗滤液调节池(7)的臭气收集管道的输出端均设有微压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14)和第二风机(25)均为变频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酸臭气接收系统包括垃圾坑(11),连接所述第二风机(25)的出口与垃圾坑(11)的臭气输送管道上设有H2S检测仪(23)和风量计(24)。
CN202022998554.9U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 Active CN2143895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98554.9U CN214389553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98554.9U CN214389553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9553U true CN214389553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37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98554.9U Active CN214389553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95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5867B (zh) 一种生化废气除臭净化装置及生物除臭方法
CN103623692B (zh) 一种毯式废气生物过滤装置及其处理废气的方法
CN211659719U (zh) 一种屠宰废水站废气的加盖收集及处理装置
CN103599695A (zh) 一种有机废气的集成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7986595B (zh) 一种污泥浓缩池臭气收集及处理方法
CN204543902U (zh) 一种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气体净化装置
CN214389553U (zh) 一种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
CN213060554U (zh) 高效的一体化生物除臭处理系统
CN203710909U (zh) 一种有机废气的集成处理装置
CN212262890U (zh) 一种有机肥除臭系统
CN112473333A (zh) 一种垃圾焚烧电厂污水站的臭气处理系统
CN111495130A (zh) 高湿废气离子除臭装置
CN202061547U (zh) 油田高浓度恶臭废气uv光解净化设备
CN212142054U (zh) 一种含油污水池废气处理系统
CN208933196U (zh) 一种使用绿色能源的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的装置
CN210907353U (zh) 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设备
CN114288825A (zh) 一种vocs异味臭气处理系统
CN102107114A (zh) 污泥消化产生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1735332U (zh) 污泥消化产生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7102328U (zh) 一种移动式废气快速收集及净化装置
KR101846524B1 (ko) 안정화조의 악취처리장치
CN212663208U (zh) 一种异味控制系统
CN109111053A (zh) 一种使用绿色能源的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的工艺及其装置
CN106268286B (zh) 一种城市垃圾填埋场气体的生物过滤处理系统
CN213623711U (zh) 一种用于废气废水综合处理一体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