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7889U - 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 - Google Patents

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7889U
CN214387889U CN202023146855.5U CN202023146855U CN214387889U CN 214387889 U CN214387889 U CN 214387889U CN 202023146855 U CN202023146855 U CN 202023146855U CN 214387889 U CN214387889 U CN 214387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otton
tissue
layer
urine lea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4685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晨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uh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uh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uh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uh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314685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7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7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7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包括第一棉薄布主体和与第一棉薄布主体相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棉薄布主体,第一棉薄布主体和第二棉薄布主体自上向下依次设置有药物层、吸水层和保护层;药物层由至少两条经纱和至少两条纬纱交织而成,各条经纱和各条纬纱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漏尿缝隙;或者,部分经纱和部分纬纱之间具有至少一条第二漏尿缝隙和至少一条第三漏尿缝隙,经纱和纬纱上分别含有预防型药物或治疗型药物。本实用新型针对预防型患者,保持失禁性皮炎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爽,增加患者的舒适感,进而能够预防失禁性皮炎发生;针对治疗型患者,对破溃的皮肤促进肉芽生长和皮肤再生的效能,从而促进伤口愈合。

Description

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
背景技术
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是指皮肤长期或反复暴露于尿液和粪便中所造成的炎症,伴/不伴有水疱或皮肤破损。这是失禁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同时也会造成其他一些疾病的发生,如疼痛、感染和压疮,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红斑(erythema)、水肿(edema)、浸渍(maceration)、剥脱、破损、丘疹和水疱的形成。
针对失禁性皮炎的部分患者会带上尿不湿,避免尿液浸渍皮肤,但尿不湿透气性较差,若患者排尿后不及时更换,局部潮湿和尿液中盐分会刺激患者的皮肤而引起尿布皮炎,皮肤发红甚至溃烂,从而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此外,针对患者特殊部位出现皮炎、尿诊、水肿的现象,例如:左右膝盖两侧、肛周附近、左右大腿内侧或腹股沟部位,若采用平面的隔尿垫,由于触及不到上述各个特殊部位,则针对特殊部位出现的症状则无法进行预防或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包括第一棉薄布主体和与所述第一棉薄布主体相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棉薄布主体,所述第一棉薄布主体和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自上向下依次设置有药物层、吸水层和保护层;
所述药物层由至少两条经纱和至少两条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沿第一方向排列并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纬纱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列,各条所述经纱和各条纬纱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漏尿缝隙,所述第一漏尿缝隙沿第一方向沿第二方向排列;或者,部分所述经纱和部分纬纱之间具有至少一条第二漏尿缝隙和至少一条第三漏尿缝隙,所述第二漏尿缝隙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三漏尿缝隙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上分别含有预防型药物或治疗型药物,所述预防型药物为松花粉、玉米粉或金银花粉,所述治疗型药物为几丁聚糖纤维。
优选地,所述第一棉薄布主体中所述药物层远离吸水层一侧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上设置有生物活性敷料。
优选地,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的面积小于第一棉薄布主体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第一棉薄布主体和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的形状为圆形、U形和空心形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棉薄布主体中所述吸水层和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中吸水层分别由高吸水性树脂材料构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棉薄布主体中所述保护层和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中所述保护层分别为TPU复合面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棉薄布主体中所述保护层和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中所述保护层远离吸水层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防滑颗粒,所述防滑颗粒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排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针对预防型患者,尿液随第一漏尿缝隙排出后快速被吸水层吸收,汗液或遗留的尿液被松花粉、玉米粉或金银花粉吸走预防浸渍,从而保持失禁性皮炎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爽,增加患者的舒适感,进而能够预防失禁性皮炎发生;针对治疗型患者,尿液随第二漏尿缝隙和第三漏尿缝隙排出后快速被吸收层吸收,由于破溃的皮肤部分或全部贴合于含有几丁聚糖纤维的经纱和纬纱上,从而可以对破溃的皮肤促进肉芽生长和皮肤再生的效能,从而促进伤口愈合;通过在凹陷部内放置一个生物活性敷料,当失禁性皮炎处皮肤破溃后,在皮肤破溃处直接贴附生物活性敷料,需要使用时无需另外花费时间去寻找伤口敷料,从而方便快捷使用的同时有效节约时间;将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的面积小于第一棉薄布主体的面积,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失禁性皮炎患者的特殊部位进行预防或保护性治疗,进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防滑颗粒能够增加棉薄布的摩擦力,避免棉薄布在病床上滑动,从而有效防止病床上床单被褥被尿液侵袭,进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棉薄布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棉薄布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棉薄布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棉薄布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层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棉薄布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棉薄布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棉薄布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棉薄布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层的仰视图。
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包括第一棉薄布主体1和与所述第一棉薄布主体1相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棉薄布主体2,所述第一棉薄布主体1和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2自上向下依次设置有药物层3、吸水层4和保护层5;
所述药物层3由至少两条经纱和至少两条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沿第一方向X排列并沿第二方向Y延伸,所述纬纱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沿第二方向Y排列,各条所述经纱和各条纬纱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漏尿缝隙6,所述第一漏尿缝隙6沿第一方向X并沿第二方向Y排列;或者,部分所述经纱和部分纬纱之间具有至少一条第二漏尿缝隙7和至少一条第三漏尿缝隙8,所述第二漏尿缝隙7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沿第二方向Y排列,所述第三漏尿缝隙8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沿第一方向X排列,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第二方向Y相交;
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上分别含有预防型药物或治疗型药物,所述预防型药物为松花粉、玉米粉或金银花粉,所述治疗型药物为几丁聚糖纤维。
具体的,如图1、2、3、6所示,第一棉薄布主体1和至少一个第二棉薄布主体2,第一棉薄布主体1和第二棉薄布主体2可以为可拆卸式连接,例如:第一棉薄布主体1和第二棉薄布主体2可以通过绳体或魔术贴方式连接,也可以采用固定方式连接,例如:将第二棉薄布主体2直接缝接于第一棉薄布主体1上;第一棉薄布主体1和第二棉薄布主体2自上向下依次设置有药物层3、吸水层4和保护层5,药物层3、吸水层4和保护层5可以缝接在一起,药物层3由至少两条经纱和至少两条纬纱交织而成,经纱沿第一方向X排列并沿第二方向Y延伸,纬纱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沿第二方向Y排列,其中,第一方向X为药物层3向左或向右延伸方向,第二方向Y为药物层3向前或向后延伸的方向,在各条所述经纱和各条纬纱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漏尿缝隙6,第一漏尿缝隙6沿第一方向X并沿第二方向Y排列,即每个漏尿点在每个“十字型”之间,在药物层3中各个第一漏尿缝隙6呈稀疏型均匀分布在各条经纱和各条纬纱之间,经纱和纬纱上分别含有预防型药物,例如:松花粉、玉米粉或金银花粉,其中,松花粉以收敛止血收敛疮口为主要功效,对失禁性皮炎患者的湿疹、尿布性皮炎、红臀有很好效果;玉米粉具有吸收汗液、爽滑肌肤的功能,同时无毒无刺激,质地更加温和、健康、安全;金银花粉具有抑菌、抗炎作用,纯天然,不刺激;预防胜于治疗,针对预防型患者,由于经纱和纬纱上含有预防型药物,如松花粉、玉米粉或金银花粉,皮肤贴合于含有松花粉、玉米粉或金银花粉的经纱和纬纱上,当患者不自觉排尿时,尿液随第一漏尿缝隙6排出后快速被吸水层4吸收,汗液或遗留的尿液被松花粉、玉米粉或金银花粉吸走预防浸渍,从而保持失禁性皮炎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爽,增加患者的舒适感,进而能够预防失禁性皮炎发生。
具体的,如图1、4、5、6所示,包括第一棉薄布主体1和至少一个第二棉薄布主体2,第一棉薄布主体1和第二棉薄布主体2可以为可拆卸式连接,例如:第一棉薄布主体1和第二棉薄布主体2可以通过绳体或魔术贴方式连接,也可以采用固定方式连接,例如:将第二棉薄布主体2直接缝接于第一棉薄布主体1;第一棉薄布主体1和第二棉薄布主体2自上向下依次设置有药物层3、吸水层4和保护层5,药物层3、吸水层4和保护层5可以缝接在一起,药物层3由至少两条经纱和至少两条纬纱交织而成,经纱沿第一方向X排列并沿第二方向Y延伸,纬纱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沿第二方向Y排列,其中,第一方向X为药物层3向左或向右延伸方向,第二方向Y为药物层3向前或向后延伸的方向,部分所述经纱和部分纬纱之间具有至少一条第二漏尿缝隙7和至少一条第三漏尿缝隙8,第二漏尿缝隙7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沿第二方向Y排列,第三漏尿缝隙8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沿第一方向X排列,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第二方向Y相交,即每个漏尿点位于每个“#字型”之间,如每隔一段距离的经纱和每隔一段距离的纬纱之间具有第二漏尿缝隙7和第三漏尿缝隙8,如该棉薄布的尺寸可以为50cm*50cm,每隔4-7cm的经纱和每隔4-7cm的纬纱之间可以设置至少一条第二漏尿缝隙7和至少一条第三漏尿缝隙8;该经纱和纬纱上分别含有治疗型药物,治疗型药物为几丁聚糖纤维,几丁聚糖纤维不仅具有天然抑菌、止血、促进伤口愈合,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学功能。具体使用时,针对治疗型患者,当该棉薄布位于臀下至膝盖之间时,破溃的皮肤部分或全部贴合于含有几丁聚糖纤维的经纱和纬纱上,当患者不自觉排尿时,尿液随第二漏尿缝隙7和第三漏尿缝隙8排出后快速被吸收层4吸收,由于破溃的皮肤部分或全部贴合于含有几丁聚糖纤维的经纱和纬纱上,从而可以对破溃的皮肤促进肉芽生长和皮肤再生的效能,从而促进伤口愈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棉薄布主体1中所述药物层3远离吸水层4一侧设置有凹陷部9,所述凹陷部9上设置有生物活性敷料10;在凹陷部9内放置一个生物活性敷料10,当失禁性皮炎处皮肤破溃后,在皮肤破溃处直接贴附生物活性敷料10,生物活性敷料10既能吸收创面渗液,保证充分引流,又能将渗液部分保留代敷料中,维持一个仿效创面生理性愈合的局部湿润环境,有利于伤口肉芽组织和上皮细胞再生,进而加速创面愈合,需要使用时无需另外花费时间去寻找伤口敷料,从而方便快捷使用的同时有效节约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2的面积小于第一棉薄布主体1的面积,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失禁性皮炎患者的特殊部位进行预防或保护性治疗,例如左右两侧膝盖、左右两侧腹股沟处,肛周等部位,进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2的形状可以为圆形、U形和空心形的一种或多种,圆形的第二棉薄布主体适用于左右两侧膝盖,U形的第二棉薄布主体适用于左右两侧腹股沟,空心形的第二棉薄布主体适用于肛周部位,根据不同的部位选取合适的第二棉薄布主体2对失禁性皮炎患者进行预防或治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棉薄布主体1中所述吸水层4和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2中所述吸水层4分别由高吸水性树脂材料构成,该高吸水性树脂材料具有高吸水性、高吸水速率、高保水性、高膨胀性,通过由高吸水性树脂材料构成的吸水层4,可以将尿液快速吸收,进而避免尿液浸泡失禁性患者的皮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棉薄布主体1中所述保护层5和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2中所述保护层5分别为TPU复合面料,TPU是由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或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等二异氰酸酯类分子和大分子多元醇、低分子多元醇(扩链剂)共同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采用TPU复合面料具有弹性好、强韧、耐磨、环保无毒的优越特性,经过复合的面料具有防水透湿、抗磨损等特殊功能,通过TPU复合面料既可以使棉薄布透气又防水,能给失禁性皮炎带来舒适透气的同时,有效避免病床上的床单被褥被尿液侵袭,进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棉薄布主体1中所述保护层5和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2中所述保护层5远离吸水层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防滑颗粒11,所述防滑颗粒11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排布,通过防滑颗粒能够增加棉薄布的摩擦力,避免棉薄布在病床上滑动,从而有效防止病床上床单被褥被尿液侵袭,进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针对预防型患者,尿液随第一漏尿缝隙排出后快速被吸水层吸收,汗液或遗留的尿液被松花粉、玉米粉或金银花粉吸走预防浸渍,从而保持失禁性皮炎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爽,增加患者的舒适感,进而能够预防失禁性皮炎发生;针对治疗型患者,尿液随第二漏尿缝隙和第三漏尿缝隙排出后快速被吸收层吸收,由于破溃的皮肤部分或全部贴合于含有几丁聚糖纤维的经纱和纬纱上,从而可以对破溃的皮肤促进肉芽生长和皮肤再生的效能,从而促进伤口愈合;通过在凹陷部内放置一个生物活性敷料,当失禁性皮炎处皮肤破溃后,在皮肤破溃处直接贴附生物活性敷料,需要使用时无需另外花费时间去寻找伤口敷料,从而方便快捷使用的同时有效节约时间;将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的面积小于第一棉薄布主体的面积,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失禁性皮炎患者的特殊部位进行预防或保护性治疗,进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防滑颗粒能够增加棉薄布的摩擦力,避免棉薄布在病床上滑动,从而有效防止病床上床单被褥被尿液侵袭,进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8)

1.一种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棉薄布主体和与所述第一棉薄布主体相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棉薄布主体,所述第一棉薄布主体和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自上向下依次设置有药物层、吸水层和保护层;
所述药物层由至少两条经纱和至少两条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沿第一方向排列并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纬纱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列,各条所述经纱和各条纬纱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漏尿缝隙,所述第一漏尿缝隙沿第一方向沿第二方向排列;或者,部分所述经纱和部分纬纱之间具有至少一条第二漏尿缝隙和至少一条第三漏尿缝隙,所述第二漏尿缝隙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三漏尿缝隙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上分别含有预防型药物或治疗型药物,所述预防型药物为松花粉、玉米粉或金银花粉,所述治疗型药物为几丁聚糖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棉薄布主体中所述药物层远离吸水层一侧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上设置有生物活性敷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的面积小于第一棉薄布主体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棉薄布主体和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的形状为圆形、U形和空心形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棉薄布主体中所述吸水层和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中吸水层分别由高吸水性树脂材料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棉薄布主体中所述保护层和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中所述保护层分别为TPU复合面料。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棉薄布主体中所述保护层和所述第二棉薄布主体中所述保护层远离吸水层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防滑颗粒,所述防滑颗粒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排布。
CN202023146855.5U 2020-12-23 2020-12-23 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 Active CN214387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6855.5U CN214387889U (zh) 2020-12-23 2020-12-23 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6855.5U CN214387889U (zh) 2020-12-23 2020-12-23 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7889U true CN214387889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40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46855.5U Active CN214387889U (zh) 2020-12-23 2020-12-23 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78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u-Fun et al. Development of medical garments and apparel for the elderly and the disabled
CN105555324B (zh) 含有托玛琳的女性卫生巾、尿失禁卫生巾、伤口处理用砂布/绷带及外科敷料
Rajendran et al. Developments in medical textiles
US6770793B2 (en) Disposable absorbent wound dressing with skin health treatment additives
US20140221948A1 (en) Hygienic or personal care article having a content of copper or copper ions
US20090312684A1 (en) Underpad for preventing and reducing skin wounds
EP2809363B1 (de) Wundpflegeartikel, aufweisend mindestens eine oberfläche mit abrasiven eigenschaften
US20050118383A1 (en) Multi-layer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dispersed super absorbent polymeric material
US20100050316A1 (en) Synthetic woven patient gown for preventing and reducing skin wounds
CA2587029A1 (en) Methods and materials for treating wounds, burns, and skin conditions
US20090308404A1 (en) Fabrics for preventing and reducing skin wounds
Rajendran et al. Hi-tech textiles for interactive wound therapies
JP5642173B2 (ja) 皮膚創傷を予防および低減するための改良された布
CN214387889U (zh) 用于解决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绵薄布
KR101540061B1 (ko) 다층구조의 폴리에스테르 드레싱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Davies Use of knitted spacer fabrics for hygiene applications
JP2009178353A (ja) 患部乾燥用の包帯
Nakod The Development of a Textile Wound Dressing for Vacuum Assisted Wound Therapy.
WO2003102281A1 (fr) Materiau naturel bactericide et son utilisation, et production de bactericide
Rahman et al. Smart medical clothing for disabled and aged people
Byrne Wound Management and Bandaging
KR200270995Y1 (ko) 위생용 패드
Hasan et al. Medical and healthcare devices: materials perspective
AU2013200461A1 (en) Improved fabric for preventing and reducing skin wounds
KR20110004429U (ko) 욕창예방 및 치료겸용 기저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