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72239U - 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72239U
CN214372239U CN202023073900.9U CN202023073900U CN214372239U CN 214372239 U CN214372239 U CN 214372239U CN 202023073900 U CN202023073900 U CN 202023073900U CN 214372239 U CN214372239 U CN 214372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product
gland
detection device
al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739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春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739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72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72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72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产品上的凹槽的深度是否合格,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警示器,用于电连接于电源;探测件,用于与所述警示器及所述电源构成电流回路;和弹性件,连接至所述探测件,其中,所述探测件包括本体,以及位于所述本体上的电连部、驱动部及探测部,所述探测部用于伸至所述产品上的凹槽,所述电连部用于在所述驱动部被驱动时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使得所述电流回路导通或关断,以使所述警示器做出相应警示。与现有的通过投影检测方法及打表检测方法相比,检测装置操作简单并且检测速度快,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满足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产品全检的要求。

Description

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凹槽深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产品的U形扁平电缆槽深度的检测通常使用切片OMM(投影检测方法)和打表方法,在检测过程中,投影检测方法检一个产品需要900S左右,耗时长且检测效率低,无法满足全检要求。打表方法检一个产品需要120S左右,但因产品扁平电缆槽形状是U形,会加大检测人员的难度,且检测数据相关性差。因此,这两种方法检测速度慢且检测效率低,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效提高检测效率的检测装置。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产品上的凹槽的深度是否合格,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警示器,用于电连接于电源;探测件,用于与所述警示器及所述电源构成电流回路;和弹性件,连接至所述探测件,其中,所述探测件包括本体,以及位于所述本体上的电连部、驱动部及探测部,所述探测部用于伸至所述产品上的凹槽,所述电连部用于在所述驱动部被驱动时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使得所述电流回路导通或关断,以使所述警示器做出相应警示。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压盖,用于固定所述产品,所述压盖用于连接至所述电流回路,其中,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压盖与所述探测件的所述本体之间,以使所述探测件与所述压盖弹性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内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压盖设有面向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贯通的部分形成容纳槽,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方向与所述探测部的探测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产品,所述压盖用于压覆所述产品,且所述本体配置于所述产品及所述压盖之间。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盖设有贯通所述压盖的开口,所述本体自所述第一安装槽往所述开口的方向沿伸,所述电连部及驱动部自所述开口伸出。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传电板,用于与所述压盖接触,并且用于电连接于所述电源及所述压盖以形成所述电流回路。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传电板,用于与所述探测件的电连部电接触,且用于电连接于电源与电连部,以形成所述电流回路。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测部设于所述本体的第一端部,并自所述第一端部向两侧延伸,所述探测部与所述本体形成T型结构。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所述驱动部位于所述第二端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弹性件压缩,以带动所述电连部远离所述第二传电板。
上述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先通过驱动部带动弹性件压缩并使探测件的本体移动,此时探测部远离待检测的凹槽,电连部远离电源对应的接触部位,电流回路处于关断状态。然后松开驱动部,本体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带动探测部伸至凹槽中,当凹槽深度小于设定的最浅的深度时,探测部被凹槽顶出,电连部无法接触电源对应的接触部位,电流回路仍处于关断状态,此时警示器处于断路状态,无法做出相应警示,表示该产品不合格。当凹槽深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最浅的深度时,探测部容置于凹槽中,电连部接触电源对应的接触部位,电流回路处于导通状态,此时警示器处于通路状态,做出相应警示,表示该产品合格。与现有的通过投影检测方法及打表检测方法相比,检测装置操作简单并且检测速度快,有利于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满足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产品全检的要求。本申请提供的检测装置通过电学器件的状态变化来检测产品的机械结构的品质,检测结果直观,且无需复杂的检测设备,有利于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检测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中探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中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检测装置 100
警示器 10
第三传电板 11
电源 20
绝缘盒 21
电池 22
开关 23
弹性件 30
探测件 40
本体 41
第一端部 41a
第二端部 41b
第一安装槽 411
电连部 42
接头 421
驱动部 43
探测部 44
压盖 50
第二安装槽 51
开口 52
定位孔 53
基板 60
容纳腔 61
压板 62
定位销 63
第一传电板 70
第二传电板 80
产品 90
凹槽 9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产品上的凹槽的深度是否合格,检测装置包括警示器,用于电连接于电源;探测件,用于与警示器及电源构成电流回路;和弹性件,连接至探测件,其中,探测件包括本体,以及位于本体上的电连部、驱动部及探测部,探测部用于伸至产品上的凹槽,电连部用于在驱动部被驱动时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使得电流回路导通或关断,以使警示器做出相应警示。
上述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先通过驱动部带动弹性件压缩并使本体移动,此时探测部远离待检测的凹槽,电连部远离电源对应的接触部位,电流回路处于关断状态。然后松开驱动部,本体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带动探测部伸至凹槽中,当凹槽深度小于设定的最浅的深度时,探测部被凹槽顶出,电连部无法接触电源对应的接触部位,电流回路仍处于关断状态,此时警示器处于断路状态,无法做出相应警示,表示该产品不合格。当凹槽深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最浅的深度时,探测部容置于凹槽中,电连部接触电源对应的接触部位,电流回路处于导通状态,此时警示器处于通路状态,做出相应警示,表示该产品合格。与现有的通过投影检测方法及打表检测方法相比,检测装置操作简单并且检测速度快,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满足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产品全检的要求。检测装置的检测技术结果明朗且不受环境影响,避免检测数据相关性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检测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检测装置100用于检测产品90上的凹槽91的深度是否合格。本申请中的凹槽91呈U形扁平槽状,检测装置100用于检测U形扁平槽深度尺寸的上限,即U形扁平槽深度是否小于设定的最浅的深度,若U形扁平槽深度小于设定的最浅的深度则该产品90不合格。
检测装置100包括警示器10、电源20、弹性件(未示出)和探测件40。警示器10用于电连接于电源20,探测件40用于与警示器10及电源20构成电流回路。弹性件连接至探测件40。探测件40用于伸至产品90上的凹槽91内并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与电流回路导通或关断,以使警示器10做出相应警示。
上述检测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当凹槽91深度小于设定的最浅的深度时,探测件40的探测部位被凹槽91顶出,探测件40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使得电流回路关断,此时警示器10处于断路状态,无法做出相应警示,表示该产品不合格。当凹槽91深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最浅的深度时,探测件40的探测部位容置于凹槽91中,探测件40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使得电流回路导通,此时警示器10处于通路状态,做出相应警示,表示该产品合格。
上述检测装置100中,探测件40与弹性件配合用于检测凹槽91深度,通过警示器10做出相应警告。与现有的通过投影检测方法及打表检测方法相比,检测装置100操作简单并且检测速度快,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满足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产品90全检的要求。检测装置100的检测技术结果明朗且不受环境影响,避免检测数据相关性差。
下面将继续参阅附图说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中探测件的结构示意图。探测件40包括本体41,以及位于本体41上的电连部42、驱动部43及探测部44。本体41与弹性件连接,用于使本体41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移动。探测部44用于伸至产品90上的凹槽91,电连部42用于在驱动部43被驱动时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使得电流回路导通或关断,以使警示器10做出相应警示。
具体地,本体41呈长条状。本体41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41a及第二端部41b。探测部44设于本体41的第一端部41a,并自第一端部41a向两侧延伸,探测部44与本体41形成T型结构,用于伸至产品90上的凹槽91中。探测部44自第一端部41a向两侧延伸的长度与产品90上的凹槽91的长度相同,用以一次检测凹槽91内所有部位的深度。在一实施例中,探测部44的探测长度等于凹槽91设定的最浅的深度。
驱动部43位于本体41的第二端部41b,驱动部43呈杆状竖立于本体41表面,以便于人工抓握驱动部43驱动本体41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移动。电连部42位于驱动部43与探测部44之间的本体41上,电连部42一端连接于本体41,另一端设有与本体41移动方向平行并朝向探测部44方向的接头421,接头421用于与电源20对应的接触部位接触,控制电流回路导通或关断,以使警示器10做出相应警示。
上述检测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先通过驱动部43带动弹性件压缩并使本体41移动,此时探测部44远离待检测的凹槽91,电连部42的接头421远离电源20对应的接触部位,电流回路处于关断状态。然后松开驱动部43,本体41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带动探测部44伸至凹槽91中,当凹槽91深度小于设定的最浅的深度时,探测部44被凹槽91顶出,接头421无法接触电源20对应的接触部位,电流回路仍处于关断状态,此时警示器10处于断路状态,无法做出相应警示,表示该产品不合格。当凹槽91深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最浅的深度时,探测部44容置于凹槽91中,接头421接触电源20对应的接触部位,电流回路处于导通状态,此时警示器10处于通路状态,做出相应警示,表示该产品合格。
上述检测装置100中,本体41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移动,探测部44自第一端部41a向两侧延伸,用以一次检测凹槽91内所有部位的深度。驱动部43便于人工抓握驱动部43驱动本体41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移动。接头421用于与电源20对应的接触部位接触,控制电流回路导通或关断,以使警示器10做出相应警示。与现有的通过投影检测方法及打表检测方法相比,检测装置100操作简单并且检测速度快,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满足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产品90全检的要求。检测装置100的检测技术结果明朗且不受环境影响,避免检测数据相关性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部43还可以通过气缸来驱动,气缸与一控制器相连,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驱动部的自动驱动。
下面将继续参阅附图说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检测装置还包括压盖50,用于固定产品90。探测件40的本体41滑动连接于压盖50,压盖50覆盖于产品90表面以固定产品90,以便于探测件40的探测部44通过滑动伸至产品90上的凹槽91内进行检测。在一实施例中,压盖50朝向产品90的表面设有朝向凹槽91方向的滑槽,探测件40的本体41滑动连接于该滑槽中。
压盖50设有贯通压盖50的开口52。本体41自压盖50内往开口52的方向沿伸,电连部42及驱动部43自开口52伸出,以便于电连部42的接头421与电源20对应的接触部位接触,以及便于人工抓握驱动本体41相对压盖50移动。
检测装置还包括基板60,基板60上设有容纳腔61,容纳腔61用于容纳产品90,压盖50用于压覆产品90,且本体41配置于产品90及压盖50之间。在一实施例中,基板60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压板62,压板62用于压持容纳与容纳腔61中的产品,压板62位于产品及压盖50之间。在一实施例中,基板60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定位销63,压盖50对应定位销63的部位设有定位孔53,定位销63穿过定位孔53以使压盖50与基板60之间精确定位。
上述检测装置100中,容纳腔61与压盖50配合固定产品90,通过压板62进一步固定产品,通过定位销63与定位孔53配合使压盖50与基板60之间精确定位。提高了产品90固定的稳定性,便于探测件40与产品90之间保持稳定,提高检测准确度。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弹性件30位于压盖50与本体41之间,以使探测件40与压盖50弹性连接。弹性件30的弹力方向与探测部的探测方向平行,以使探测部44在弹性件30的弹性作用下伸至产品90上的凹槽91内进行检测。具体地,本体41内设有第一安装槽411,压盖50设有面向第一安装槽411的第二安装槽51,第一安装槽411与第二安装槽51贯通的部分形成容纳槽,弹性件30设置于该容纳槽内。当驱动部43受外力带动本体41移动时,第一安装槽411与第二安装槽51错开,第一安装槽411与第二安装槽51贯通的部分收缩进而带动弹性件30收缩。当驱动部43不受外力时,弹性件30在弹性作用下带动第一安装槽411与第二安装槽51复位,进而使本体41与压盖50复位。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0为弹簧,沿着弹簧轴线方向,弹簧的一半收容于第一安装槽411内,另一半收容于第二安装槽51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0还可为其他具备弹性功能的器件。
本体41自第一安装槽411往开口52的方向沿伸,以使电连部42及驱动部43自开口52伸出。
压盖50用于连接至电流回路,用于与电连部42配合控制电流回路导通或关断。具体的,检测装置100还包括第一传电板70,第一传电板70用于与压盖50接触,并且用于电连接于电源20及压盖50以形成电流回路。由于本体41通过滑动连接与压盖50接触,第一传电板70通过压盖50将电源20产生的电荷传递至本体41,以及本体41上的电连部42的接头421。
检测装置100还包括第二传电板80,第二传电板80用于与探测件40的电连部42的接头421电接触,第二传电板80即上文所述与接头421接触的电源20对应的接触部位。第二传电板80用于电连接于电源20与电连部42,以形成电流回路。
具体的电流回路过程为:电源20通过第一传电板70负电荷传递至压盖50,压盖50与本体41接触并将电荷传递至电连部42的接头421,当接头421与第二传电板80接触时,接头421通过第二传电板80将电荷传递至与第二传电板80电连接的电源,以形成电流回路。当接头421与第二传电板80存在间隙时,无法形成电流回路。
上述检测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压盖50覆盖于产品90表面以固定产品90,通过自开口52伸出的驱动部43驱动本体在弹性件30的弹性作用下移动。此时探测部44远离待检测的凹槽91,电连部42的接头421远离第二传电板80,电流回路处于关断状态。然后松开驱动部43,本体41在弹性件30的弹性作用下带动探测部44伸至凹槽91中,当凹槽91深度小于设定的最浅的深度时,探测部44被凹槽91顶出,接头421无法接触第二传电板80,电流回路仍处于关断状态,此时警示器10处于断路状态,无法做出相应警示,表示该产品不合格。当凹槽91深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最浅的深度时,探测部44容置于凹槽91中,接头421接触第二传电板80,电流回路处于导通状态,此时警示器10处于通路状态,做出相应警示,表示该产品合格。
与现有的通过投影检测方法及打表检测方法相比,检测装置100操作简单并且检测速度快,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满足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产品90全检的要求。检测装置100的检测技术结果明朗且不受环境影响,避免检测数据相关性差。
下面将继续参阅附图说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中电源的结构示意图。电源20包括绝缘盒21及电池22。电池22固定于绝缘盒21中,绝缘盒21固定于压盖50背离产品90的表面,并位于开口52一侧。第一传电板70设置于绝缘盒21远离开口52的一侧,第一传电板70电连接于电池22及压盖50以形成电流回路。第二传电板80设置于绝缘盒21朝向开口52的一侧,以与自开口52伸出的电连部42的接头421接触。第二传电板80电连接于电池22以形成电流回路。电源20还包括开关23,开关23电连接于电流回路,以控制检测装置100开启或关闭。
警示器10固定于绝缘盒21中,并电连接于第二传电板80与电池22之间。在一实施例中,警示器10通过第三传电板11电连接于电池22。当电流回路处于关断状态,此时警示器10处于断路状态,无法做出相应警示;当电流回路处于导通状态,此时警示器10处于通路状态,做出相应警示。
在一实施例中,警示器10为指示灯。当电流回路为关断状态,则指示灯不亮,当处于导通状态,则指示灯亮。在其他实施例中,警示器10为警报器,电铃或者烟雾器,也可为声音播放器等。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传电板70、第二传电板80可以用其他具有传电作用的器件取代。
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通过电学器件的状态变化,来检测产品的机械结构的品质,即通过警示灯的亮与灭来判断线槽深度是否合格,检测结果直观,且无需复杂的检测设备,有利于节约成本。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而并非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产品上的凹槽的深度是否合格,其特征在于:包括:
警示器,用于电连接于电源;
探测件,用于与所述警示器及所述电源构成电流回路;和
弹性件,连接至所述探测件;
其中,所述探测件包括本体,以及位于所述本体上的电连部、驱动部及探测部,所述探测部用于伸至所述产品上的凹槽,所述电连部用于在所述驱动部被驱动时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使得所述电流回路导通或关断,以使所述警示器做出相应警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盖,用于固定所述产品,所述压盖用于连接至所述电流回路;
其中,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压盖与所述探测件的所述本体之间,以使所述探测件与所述压盖弹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压盖设有面向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贯通的部分形成容纳槽,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方向与所述探测部的探测方向平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产品,所述压盖用于压覆所述产品,且所述本体配置于所述产品及所述压盖之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设有贯通所述压盖的开口,所述本体自所述第一安装槽往所述开口的方向沿伸,所述电连部及驱动部自所述开口伸出。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传电板,用于与所述压盖接触,并且用于电连接于所述电源及所述压盖以形成所述电流回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传电板,用于与所述探测件的电连部电接触,且用于电连接于电源与电连部,以形成所述电流回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部设于所述本体的第一端部,并自所述第一端部向两侧延伸,所述探测部与所述本体形成T型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所述驱动部位于所述第二端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弹性件压缩,以带动所述电连部远离所述第二传电板。
CN202023073900.9U 2020-12-19 2020-12-19 检测装置 Active CN214372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73900.9U CN214372239U (zh) 2020-12-19 2020-12-19 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73900.9U CN214372239U (zh) 2020-12-19 2020-12-19 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72239U true CN214372239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85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73900.9U Active CN214372239U (zh) 2020-12-19 2020-12-19 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722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3820B (zh) 一种绝缘子放电报警装置
CN107508090B (zh) 一种具有漏电保护的安全插头
CN212808528U (zh) 一种微动开关模块的通断测试仪
CN214372239U (zh) 检测装置
CN112198381A (zh) 一种车辆电容门把手的测试系统
CN204347160U (zh) 一种电子产品电性能测试装置
CN103295848B (zh) 一种室内用电测控模块
CN1885048A (zh) 无人测试高压自动接入装置
CN212364495U (zh) 半导体芯片的高温测试平台
CN203133221U (zh) 用于线束导通测试仪的测试治具
CN203216947U (zh) 自动功能的测试夹具
CN218828149U (zh) 线束接通机构
CN113238155B (zh) 一种基于冲击放电的电池故障或失效检测方法
CN111948439A (zh) 一种验电可视操作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19936084U (zh) 一种电池管理单元性能检测治具
CN215953762U (zh) 一种配电用可靠性测试装置
CN214953826U (zh) 一种弹片针模组寿命老化装置
CN219179555U (zh) 一种电路板检测装置
CN217846391U (zh) 一种老化测试装置
CN211206312U (zh) 一种电线电缆耐热性检测装置
CN210894534U (zh) 接线端子快速测试工装
CN216595459U (zh) 汽车线束流水装配线用预装工位装配装置的智能检测治具
CN110514986A (zh) 一种高压断路器试验标准化接口及其测试方式
CN214899231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检测的转接装置及转接组件
CN215738925U (zh) 一种智能手环心率功能模块连接装置及测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09 Foxconn H5 plant 101, No. 2, Donghuan 2nd Road, Fukang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lant 5, building C09, 4th floor, building C07, 2nd floor, building C08, 3rd floor, 4th floor, building C04, zone B, Foxconn Hongg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Fucheng Dasan community, Guanlan street,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9 Guangzhou Guanlan Foxconn Hongguan Science Park B workshop 5 C09 buildings 4 floors, C07 buildings 2 floors, C08 buildings 3 floors 4 floors, C04 buildings 1 floors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