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70428U - 电陶炉 - Google Patents

电陶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70428U
CN214370428U CN202120443891.3U CN202120443891U CN214370428U CN 214370428 U CN214370428 U CN 214370428U CN 202120443891 U CN202120443891 U CN 202120443891U CN 214370428 U CN214370428 U CN 214370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late
electric ceramic
ceramic stove
control circui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438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世勤
徐林江
孙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438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70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70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70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陶炉,包括:加热盘、微晶面板、传动装置和控制电路;加热盘设置在微晶面板下方,且加热盘与传动装置联动,加热盘和传动装置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用于控制传动装置移动至不同位置,以改变加热盘和微晶面板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电陶炉的散热速度,提高了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陶炉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陶炉。
背景技术
电陶炉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炉灶设备,其主要结构包括发热盘和微晶面板。
电陶炉的发热盘通常是通过底部的支撑柱设置在微晶面板下方,且为了保证加热性能,发热盘与微晶面板之间的间隙较小。电陶炉工作时发热盘的温度极高,在加热完成之后,发热盘散热较慢,微晶面板温度持续较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陶炉,用于提高电陶炉的散热速度,保证电陶炉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陶炉,包括:加热盘、微晶面板、传动装置和控制电路;
所述加热盘设置在所述微晶面板下方,且所述加热盘与所述传动装置联动,所述加热盘和所述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传动装置移动至不同位置,以改变所述加热盘和所述微晶面板之间的间隙。
通过在电陶炉中设置与发热盘联动的传动装置,使得发热盘能够在传动装置的带动下向上或向下移动,调节发热盘与微晶面板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在烹饪结束后,控制发热盘与微晶面板之间的间隙增大,使得流过发热盘的气流增大,提高散热速度,从而提高了电陶炉的安全性,避免了电陶炉微晶面板持续高温可能造成用户烫伤或导致电陶炉自身器件损坏。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和传动组件,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加热盘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驱动所述传动组件移动至不同位置,以改变所述加热盘和所述微晶面板之间的间隙。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电机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正转或反转,以驱动所述传动组件移动至不同位置。
采用液压泵驱动加热盘移动,液压泵体积小,重量轻,避免了增大电陶炉的重量和体积,便于推广应用。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液压仓和液压管;
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液压仓内,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盘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管与所述液压仓和所述液压泵分别连接。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固定底座。
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电陶炉的下盖固定连接,所述液压仓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
传动组件通过固定自作固定在电陶炉的下盖上,保证了传动组件的稳定性,避免了移动过程中传动组件的晃动导致加热盘晃动,保证了加热盘可以稳定上升或下降。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底座靠近所述电陶炉的下盖的一侧设置有限位装置。
通过限位装置对固定底座的安装位置进行固定,提升了安装的便利性。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机的两端连接;
所述开关电路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控制通过所述电机的电流流向以控制所述电机正转或反转。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电机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电机的第二端连接。
开关电路中利用开关管实现对电极的两端中的一端提供正电源,电路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且成本较低。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端口之间;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端口之间;所述第三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之间;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之间。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之间通过第一电容连接。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陶炉,包括:加热盘、微晶面板、传动装置和控制电路;加热盘设置在微晶面板下方,且加热盘与传动装置联动;传动装置和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用于控制传动装置移动至不同位置,以改变加热盘和微晶面板之间的间隙。从而,在烹饪时,控制电路可以控制传动装置带动发热盘移动至距离微晶面板较近的位置,减小加热盘和微晶面板之间的间隙,保证烹饪时的加热性能,而在烹饪结束后,控制电路可以控制传动装置带动发热盘移动至距离微晶面板较远的位置,增大加热盘和微晶面板之间的间隙,提高烹饪结束后的散热速度,提高电陶炉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陶炉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陶炉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陶炉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陶炉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陶炉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陶炉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电路示意图一;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电路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11:加热盘;
12:微晶面板;
13:传动装置;
131:驱动单元;
1311:液压泵;
132:传动组件;
1321:传动杆;
1322:液压仓;
1323:液压管;
1324:固定底座;
1325:加热盘固定螺丝;
1326:固定孔;
1327:限位装置;
14:控制电路;
141:控制单元;
142:开关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电陶炉利用电流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炉灶设备,其主要结构包括发热盘、微晶面板、控制系统和炉体等。电陶炉的发热盘由发热部份的发热片和绝热盘组成,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发热盘发热对放置在微晶面板上的锅具进行加热。电陶炉由于对锅具材质没有特殊要求,因此受到广泛应用,例如,铁质锅具、铝制锅具、陶瓷锅具、玻璃锅具等均可以使用电陶炉进行加热。
电陶炉的发热盘设置在微晶面板下方,由于电陶炉是利用发热盘产生的热量对微晶面板上的锅具进行加热,为了保证电陶炉的加热性能,发热盘和微晶面板的间隙较小。
电陶炉工作时,发热盘发热极高,示例的,发热盘的温度可以达到700摄氏度,电陶炉工作时利用风扇进行散热,以保护电陶炉内部的器件,延长使用寿命。但是,由于发热盘和微晶面板的间隙较小,发热盘散热较慢,特别是在烹饪完成后,发热盘散热较慢会导致微晶面板持续保持高温,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下降至安全温度,这就电陶炉在烹饪完成后的安全隐患仍然较大,例如,可能导致用户被烫伤,或者持续高温导致电陶炉中的器件容易损坏。
为了提高散热速度,提高电陶炉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电陶炉,该电陶炉除了包括加热盘和微晶面板外,还包括了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可以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移动,并且传动装置与加热盘联动,从而传动装置可以在电陶炉的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带动发热盘移动。这样,在电陶炉开始烹饪时,控制电路可以控制传动装置带动发热盘移动至距离微晶面板较近的位置,减小加热盘和微晶面板之间的间隙,保证烹饪时的加热性能,而在烹饪结束后,控制电路可以控制传动装置带动发热盘移动至距离微晶面板较远的位置,增大加热盘和微晶面板之间的间隙,提高烹饪结束后的散热速度,提高电陶炉的安全性。
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电陶炉进行详细地说明。可以理解的是,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陶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陶炉包括:加热盘11、微晶面板12、传动装置13和控制电路14。
其中,加热盘11设置在微晶面板12下方,且加热盘11与传动装置13联动;加热盘11和传动装置13分别与控制电路14电连接。
控制电路14用于控制传动装置13移动至不同位置,以改变加热盘11和微晶面板12之间的间隙。
加热盘11在控制电路14的控制下加热。传动装置13可以设置在加热盘11下方,或者传动装置13也可以设置在加热盘11周围,传动装置13中的部分结构或全部结构可以在控制电路14的控制下向上或向下运动,即朝向接近微晶面板12的方向运动或远离微晶面板12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加热盘11相应的向上或向下运动。
示例的,传动装置13中的部分结构与加热盘11联动,控制电路14可以通过控制该部分与加热盘11联动的结构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加热盘11相应的向上或向下运动。
电陶炉烹饪时,控制电路14控制传动装置13中的部分结构或全部结构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加热盘11向上移动靠近微晶面板12,加热盘11和微晶面板12之间的间隙变小,这时,电陶炉的风扇运行产生的流过加热盘11的气流减小,加热性能较好。电陶炉烹饪结束后,控制电路14控制传动装置13中的部分结构或全部结构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加热盘11向下移动远离微晶面板12,加热盘11和微晶面板12之间的间隙变大,同时,在电陶炉烹饪结束后,风扇会继续运行进行散热,且风扇运行产生的流过加热盘11的气流增大,加热盘11的散热速度加快。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在电陶炉中设置与加热盘11联动的传动装置13,使得加热盘11能够在传动装置13的带动下向上或向下移动,调节加热盘11与微晶面板12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在烹饪结束后,控制加热盘11与微晶面板12之间的间隙增大,使得流过加热盘11的气流增大,提高散热速度,从而提高了电陶炉的安全性,避免了电陶炉微晶面板12持续高温可能造成用户烫伤或导致电陶炉自身器件损坏。
以下进一步结合具体实施例,对电陶炉中的传动装置13以及传动装置13与加热盘11之间如何设置进行说明。
可选的,如图2中所示,传动装置13包括驱动单元131和传动组件132,驱动单元131和控制电路14电连接,传动组件132与加热盘11固定连接。
驱动单元131用于在控制电路14的控制下,驱动传动组件132移动至不同位置,以改变加热盘11和微晶面板12之间的间隙。
其中,传动组件132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当传动组件132为一个时,传动组件132可以设置在加热盘11下方中心位置,从而能够稳定带动加热盘11向上或向下移动。当传动组件132为多个时,多个传动组件132可以均匀分布在加热盘11下方或周围,从而能够控制加热盘11较为平稳的向上或向下移动。
可选的,驱动单元131中可以包括电机,驱动单元131通过电机驱动传动组件132移动至不同位置,从而带动加热盘11移动至不同位置。
参照图3至图7所示的结构对传动装置13进行示例说明。
可选的,驱动单元131包括液压泵1311,液压泵1311的电机与控制电路14电连接,液压泵1311的电机用于在控制电路14的控制下正转或反转,以驱动传动组件132移动至不同位置。
可选的,液压泵1311通过螺丝固定在电陶炉的下盖上。
示例的,电陶炉工作时,控制电路14控制液压泵1311的电机正转,驱动传动组件132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加热盘11向上移动靠近微晶面板12,加热盘11和微晶面板12之间的间隙变小,这时,流过加热盘11的气流减小,加热性能较好。电陶炉烹饪结束后,控制电路14控制液压泵1311的电机反转,驱动传动组件132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加热盘11向下移动远离微晶面板12,加热盘11和微晶面板12之间的间隙变大,这时,流过加热盘11的气流增大,加热盘11的散热速度加快。
可选的,传动组件132包括传动杆1321、液压仓1322和液压管1323。
传动杆1321的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液压仓1322内,传动杆1321的另一端与加热盘11固定连接,液压管1323与液压仓1322和液压泵1311分别连接。
液压泵1311通过液压管1323驱动传动杆1321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加热盘11向上或向下移动。传动组件132可以为多个,示例的,图3中以3个传动组件132为例进行示例,这3个传动组件132沿圆周均匀分布,每个传动组件132中的传动杆1321可以分别与加热盘11的一个位置固定连接,保证加热盘11可以平稳上升或下降。
示例的,加热盘11通过加热盘固定螺丝1325与传动杆1321固定连接,或者,加热盘11与传动杆1321之间也可以焊接固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传动组件132还包括固定底座1324。固定底座1324与电陶炉的下盖固定连接,液压仓1322设置在固定底座1324上。可选的,可以采用螺丝通过固定孔1326将固定底座1324固定在电陶炉的下盖上。
可选的,固定底座1324靠近电陶炉的下盖的一侧设置有限位装置1327。限位装置1327用于固定传动组件132的安装位置,便于进行安装。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说明,控制电路14通过控制液压泵1311的电机正转或反转来驱动传动组件132移动至不同位置,从而调整加热盘11与微晶面板12之间的间隙。在此基础上,对控制电路14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8所示,控制电路14包括:控制单元141以及与控制单元141连接的开关电路142,开关电路142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开关电路142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电机的两端连接。
开关电路142用于在控制单元141的控制下,控制通过电机的电流流向以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
开关电路142与电机的两端连接,在控制单元141的控制下,电源通过开关电路142向电机的两端中的一端输入正向电源,从而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
可选的,控制单元141通过两个端口分别与开关电路142连接,控制单元141通过其中一个端口控制电机正转,通过另一个端口控制电机反转。
如图9所示,开关电路142包括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
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与控制单元141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与电源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与电机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与控制单元141的第二端口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与电源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三端与电机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的,开关电路142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
第一电阻R1连接在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与控制单元141的第一端口之间;第二电阻R2连接在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与控制单元141的第二端口之间;第三电阻R3连接在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与电源之间;第四电阻R4连接在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与电源之间。
可选的,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三端之间通过电容C1连接。
电陶炉开始烹饪时,控制单元141通过第一端口输出高电平,第一开关管Q1导通,从而向电机的第一端输入正向电源,电机正转,进而能够驱动传动组件132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加热盘11向上移动靠近微晶面板12,加热盘11和微晶面板12之间的间隙变小,这时,流过加热盘11的气流减小,加热性能较好。
电陶炉烹饪结束后,控制单元141通过第二端口输出高电平,第二开关管Q2导通,从而向电机的第二端输入正向电源,电机反转,控制电路14控制液压泵1311的电机反转,驱动传动组件132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加热盘11向下移动远离微晶面板12,加热盘11和微晶面板12之间的间隙变大,这时,流过加热盘11的气流增大,加热盘11的散热速度加快。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及其变形可以指非限制性的包括;术语“或”及其变形可以指“和/或”。本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本申请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陶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盘(11)、微晶面板(12)、传动装置(13)和控制电路(14);
所述加热盘(11)设置在所述微晶面板(12)下方,且所述加热盘(11)与所述传动装置(13)联动;所述加热盘(11)和所述传动装置(13)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14)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14)用于控制所述传动装置(13)移动至不同位置,以改变所述加热盘(11)和所述微晶面板(12)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13)包括驱动单元(131)和传动组件(132),所述驱动单元(131)和所述控制电路(14)电连接,所述传动组件(132)与所述加热盘(11)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单元(131)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14)的控制下,驱动所述传动组件(132)移动至不同位置,以改变所述加热盘(11)和所述微晶面板(12)之间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131)包括液压泵(1311),所述液压泵(1311)的电机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14)的控制下正转或反转,以驱动所述传动组件(132)移动至不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132)包括传动杆(1321)、液压仓(1322)和液压管(1323);
所述传动杆(1321)的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液压仓(1322)内,所述传动杆(1321)的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盘(11)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管(1323)与所述液压仓(1322)和所述液压泵(1311)分别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132)还包括固定底座(1324);
所述固定底座(1324)与所述电陶炉的下盖固定连接,所述液压仓(1322)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132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324)靠近所述电陶炉的下盖的一侧设置有限位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14)包括:控制单元(141)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141)连接的开关电路(142),所述开关电路(142)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开关电路(142)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机的两端连接;
所述开关电路(142)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141)的控制下,控制通过所述电机的电流流向以控制所述电机正转或反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142)包括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
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141)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与所述电机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141)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三端与所述电机的第二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142)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
所述第一电阻R1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141)的第一端口之间;所述第二电阻R2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141)的第二端口之间;所述第三电阻R3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之间;所述第四电阻R4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三端之间通过第一电容C1连接。
CN202120443891.3U 2021-03-01 2021-03-01 电陶炉 Active CN214370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43891.3U CN214370428U (zh) 2021-03-01 2021-03-01 电陶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43891.3U CN214370428U (zh) 2021-03-01 2021-03-01 电陶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70428U true CN214370428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67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43891.3U Active CN214370428U (zh) 2021-03-01 2021-03-01 电陶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704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7294B (zh) 烹调应用中的可变速对流
CN1068125C (zh) 电子烹调炉及其操作方法
CN104930561A (zh) 一种电磁炉
CN100455149C (zh) 复合烹调设备和控制该设备的方法
CN214370428U (zh) 电陶炉
US20100300305A1 (en) Cooking grill
CN106123054A (zh) 一种电加热炉具
CN205181143U (zh) 电烤炉
CN106562685A (zh) 烹饪电器的烹饪方法
CN204943588U (zh) 一种电磁炉
CN204693530U (zh) 一种家用微波炉装置
CN105987412A (zh) 电烹饪器及其控制电路和电烹饪器的烹饪方法
CN106562684A (zh) 烹饪电器的烹饪方法
CN211609367U (zh) 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CN208388402U (zh) 一种多功能糯米饭电饭锅
CN102783909B (zh) 一种可多档调节压力的电压力锅
CN109489084B (zh) 一种具有防烫功能的可开闭电磁炉
CN204438252U (zh) 电烹饪器及其控制电路
CN202775827U (zh) 一种压力可调的电压力锅电路
CN113143047B (zh) 一种电披萨炉
CN217184759U (zh) 一种基于电动推杆的自动煮面机
CN214855976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机械式电饭煲
CN217154258U (zh) 一种电磁炉
CN209153258U (zh) 一种顶部集成电陶炉的组合式电烤箱
CN216244444U (zh) 一种安全性高且加热均匀的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