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68185U - 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68185U
CN214368185U CN202023093736.8U CN202023093736U CN214368185U CN 214368185 U CN214368185 U CN 214368185U CN 202023093736 U CN202023093736 U CN 202023093736U CN 214368185 U CN214368185 U CN 2143681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necting rod
mounting plate
spring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937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ongbo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uantuorui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uantuorui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uantuorui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9373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681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681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681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包括:安装板、连接筒、连接杆;所述安装板呈矩形板状结构;所述连接筒设置在安装板的上部,且连接筒与安装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杆设置在连接筒的上部,且连接杆与连接筒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限位板设置在连接杆的顶端,且限位板与连接杆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弹簧设置在连接杆的上部,且弹簧与连接杆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安装板的上部,且连接板与安装板通过拉簧相连接;通过对现有装置的改进,该装置具有缓冲吸震效果好、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支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
背景技术
抗震支架是一种用于抵抗震动,防止设备损坏的专用支架,多用于管道体系当中,在建筑设施中十分常见,主要是对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等管道进行安装支撑,但是现有的抗震支架存在部分不足之处。
现有的防震支架,抗震动能力较差,无法对管道进行有效的缓冲,易导致管道在受到震动时发生形变。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防震支架,抗震动能力较差,无法对管道进行有效的缓冲,易导致管道在受到震动时发生形变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包括:安装板、连接筒、连接杆、螺栓、限位板、弹簧、连接板、拉簧、固定板、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所述安装板呈矩形板状结构;所述连接筒设置在安装板的上部,且连接筒与安装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杆设置在连接筒的上部,且连接杆与连接筒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限位板设置在连接杆的顶端,且限位板与连接杆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弹簧设置在连接杆的上部,且弹簧与连接杆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安装板的上部,且连接板与安装板通过拉簧相连接;所述固定板设置在连接板的上部,且固定板与连接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设置在固定板的侧部,且第一加强板与固定板及连接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板设置在固定板的侧部,且第二加强板与固定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安装板呈矩形板状结构,且连接筒、连接杆、螺栓、限位板及弹簧在安装板的上部均设置有两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安装板的上部与连接板的下部均设置有两处吊环,所述吊环与拉簧挂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安装板的中部设置有若干处圆形通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均呈三角形板状结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通过设置连接板及固定板用于本装置的安装固定,且在连接板的下部设置有安装板用于安装固定管道,安装板与连接板通过拉簧、弹簧、及连接杆进行连接,其在发生震动时,安装板能够上下浮动,通过弹簧及拉簧能够实现有效的缓冲吸震,能够避免安装板的上的管道发生形变,同时本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装置的改进,具有缓冲吸震效果好、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拆卸结构示意图。
图中:安装板1、连接筒2、连接杆3、螺栓4、限位板5、弹簧6、连接板7、拉簧8、固定板9、第一加强板10、第二加强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3,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包括:安装板1、连接筒2、连接杆3、螺栓4、限位板5、弹簧6、连接板7、拉簧8、固定板9、第一加强板10、第二加强板11;安装板1呈矩形板状结构;连接筒2设置在安装板1的上部,且连接筒2与安装板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连接杆3设置在连接筒2的上部,且连接杆3与连接筒2通过螺栓4相连接;限位板5设置在连接杆3的顶端,且限位板5与连接杆3为一体式结构;弹簧6设置在连接杆3的上部,且弹簧6与连接杆3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连接板7设置在安装板1的上部,且连接板7与安装板1通过拉簧8相连接;固定板9设置在连接板7的上部,且固定板9与连接板7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第一加强板10设置在固定板9的侧部,且第一加强板10与固定板9及连接板7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第二加强板11设置在固定板9的侧部,且第二加强板11与固定板9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具体的,安装板1呈矩形板状结构,且连接筒2、连接杆3、螺栓4、限位板5及弹簧6在安装板1的上部均设置有两处,用于支持安装板1实现上下浮动,从而进行实现缓冲,防止管道损坏。
具体的,安装板1的上部与连接板7的下部均设置有两处吊环,吊环与拉簧8挂接,拉簧8用于对振动进行缓冲,防止管道损坏。
具体的,安装板1的中部设置有若干处圆形通孔,便于通过卡箍安装管道。
具体的,第一加强板10与第二加强板11均呈三角形板状结构,用于连接板7与固定板9的连接加强。
具体实施步骤:使用该装置时,通过螺栓贯穿固定板9将本装置进行安装固定,然后通过卡箍将管道与安装板1进行连接固定,在发生震动时,安装板1与管道会上下浮动,通过拉簧8及弹簧6进行缓冲吸震,限位板5用于限位防坠,从而防止管道损坏,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能够对震动进行缓冲防止管道损坏的优点。
综上所述:该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通过设置连接板及固定板用于本装置的安装固定,且在连接板的下部设置有安装板用于安装固定管道,安装板与连接板通过拉簧、弹簧、及连接杆进行连接,其在发生震动时,安装板能够上下浮动,通过弹簧及拉簧能够实现有效的缓冲吸震,能够避免安装板的上的管道发生形变,同时本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防震支架,抗震动能力较差,无法对管道进行有效的缓冲,易导致管道在受到震动时发生形变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包括:安装板(1)、连接筒(2)、连接杆(3)、螺栓(4)、限位板(5)、弹簧(6)、连接板(7)、拉簧(8)、固定板(9)、第一加强板(10)、第二加强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呈矩形板状结构;所述连接筒(2)设置在安装板(1)的上部,且连接筒(2)与安装板(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杆(3)设置在连接筒(2)的上部,且连接杆(3)与连接筒(2)通过螺栓(4)相连接;所述限位板(5)设置在连接杆(3)的顶端,且限位板(5)与连接杆(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弹簧(6)设置在连接杆(3)的上部,且弹簧(6)与连接杆(3)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板(7)设置在安装板(1)的上部,且连接板(7)与安装板(1)通过拉簧(8)相连接;所述固定板(9)设置在连接板(7)的上部,且固定板(9)与连接板(7)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10)设置在固定板(9)的侧部,且第一加强板(10)与固定板(9)及连接板(7)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板(11)设置在固定板(9)的侧部,且第二加强板(11)与固定板(9)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2)、连接杆(3)、螺栓(4)、限位板(5)及弹簧(6)在安装板(1)的上部均设置有两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上部与连接板(7)的下部均设置有两处吊环,所述吊环与拉簧(8)挂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中部设置有若干处圆形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10)与第二加强板(11)均呈三角形板状结构。
CN202023093736.8U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 Active CN2143681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93736.8U CN214368185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93736.8U CN214368185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68185U true CN214368185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87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93736.8U Active CN214368185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681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48012A (zh) 一种新型单杆万向抗震支吊架
CN101699679A (zh) 母线安装支架
CN204830244U (zh) 固定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CN214368185U (zh) 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防震支架
CN208331456U (zh) 一种矩形风管抗震吊架
CN205278562U (zh) 发动机管路固定支架
CN209398930U (zh) 一种管道安装尺寸可调式抗震支吊架
CN213145748U (zh) 一种抗震滑移式管道支架
CN211145750U (zh) 一种纵向抗震支吊架
CN212536958U (zh) 一种抗震支吊架辅助安装工装
CN214999794U (zh) 一种用于建筑机电安装支吊架系统的连接座
CN213452104U (zh) 一种抗震支架固定连接装置
CN210197615U (zh) 对夹式风管支架
CN212361227U (zh) 一种带有橡胶缓冲结构的汽车管路固定用管夹
CN218375641U (zh) 一种抗震集成轻钢结构房
CN214744126U (zh) 一种限制风管地震位移的抗震支架
CN211343028U (zh) 一种隧道内通风管的固定装置
CN214171526U (zh) 一种弹簧抱箍及管道固定装置
CN110925898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空调外机固定支架
CN220732314U (zh) 一种隔震层电气桥架转换平台
CN219912056U (zh) 一种多层管道抗震支架
CN212776227U (zh) 一种对夹式风管支架
CN210484816U (zh) 一种矩形风管抗震支架
CN220470808U (zh) 夹紧支撑组件
CN210266384U (zh) 一种用于动车车辆抗震管阀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4

Address after: No. 58, Shangyao Natural Village, Shangzhao Village, Meixi Town, Anji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3307

Patentee after: Yu Guizhen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2902, No. 92, Wanhui 1st Street, Luoga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chuantuorui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6

Address after: Room 1804-3, Building 6, No. 1 Xiyuanba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2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Longbo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8, Shangyao Natural Village, Shangzhao Village, Meixi Town, Anji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3307

Patentee before: Yu Guiz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