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65499U - 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65499U
CN214365499U CN202023124406.0U CN202023124406U CN214365499U CN 214365499 U CN214365499 U CN 214365499U CN 202023124406 U CN202023124406 U CN 202023124406U CN 214365499 U CN214365499 U CN 214365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lutch
arc
hollow
door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2440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燕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312440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65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65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654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涉及锁具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锁的内把手与外把手之间仅通过方铁连接,安全性低的问题,该后置离合器门锁包括外把手、内把手、锁体和离合器组件,离合器组件包括空心件、贯穿件和离合内转件,离合内转件设置于内把手中,贯穿件的一端连接离合内转件且另一端连接外把手,空心件套设于贯穿件外侧,且贯穿件能够相对于空心件转动,空心件的一端连接内把手且另一端连接锁体。本实用新型的后置离合器门锁具有更好的防盗功能,在门外下压外把手无法开门,经验证通过后才可下压外把手开门,安全性能高。

Description

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住宅安全的重视,智能门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智能门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等方面更加智能化,一般是通过密码输入来控制电路或芯片工作,从而控制机械的开锁、闭锁任务。密码输入操作可以通过传统的按键式、拨盘式等机械输入方式来进行,也可以通过较为先进的电子钥匙如:声、光、电磁波等形式将电子信号传递至位于电子门锁内部的控制电路来进行,还可以通过生物特征式如:声音、虹膜、指纹等,通过特定的输入装置输入来进行。
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智能锁具的离合机构位于门锁的前面板,该离合机构用于实现门外的把手与锁体内部传动机构的离合。但这种设置于前面板上的离合机构直接暴露在门外,易于被技术破解和暴力开锁,这种锁体安全性差。另外,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门锁是通过方铁连接于内把手和外把手之间并将方铁穿过锁体,使内把手和外把手处于联动状态,若在出门忘记锁门的情况下,在门外转动外把手时即可开门,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锁的内把手与外把手之间仅通过方铁连接,安全性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后置离合器门锁具有更好的防盗功能,在门外下压外把手无法开门,且外把手上提能够使内把手反锁,经验证通过后才可下压外把手开门,安全性能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包括外把手、内把手、锁体和离合器组件,所述离合器组件包括空心件、贯穿件和离合内转件,所述离合内转件设置于所述内把手中,所述贯穿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离合内转件且另一端连接所述外把手,所述空心件套设于所述贯穿件外侧,且所述贯穿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空心件转动,所述空心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内把手且另一端连接所述锁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内把手内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离合内转件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离合内转件通过所述限位块在所述限位槽内滑动实现与所述内把手联动或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贯穿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均呈长方体状,所述贯穿件的中段呈圆柱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空心件外部呈长方体状,所述空心件的内部贯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腔体,所述空心件套设于所述贯穿件的中段外侧且使所述贯穿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空心件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离合内转件包括连接部和插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插接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插接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贯穿件的一端相配合的连接孔,所述插接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插接部均为圆柱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插接部同轴连接,所述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插接部的直径,并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设有环形台,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环形台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内把手包括执手部和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执手部垂直连接,所述转动部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离合内转件的第一腔体,所述转动部远离所述执手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空心件相配合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执手部内设置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内把手与所述离合内转件联动状态的驱动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第一弧形台和第二弧形台,所述第一弧形台与所述第二弧形台在同一圆周上且所述第一弧形台与所述第二弧形台形成同一圆环,所述第二弧形台向靠近所述执手部的方向凸出于所述第一弧形台设置,使所述第二弧形台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弧形台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离合内转件的限位块限位于所述限位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驱动件组件包括电机、离合齿轮箱和销钉,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执手部内远离所述转动部的一端,所述执手部内设置有容纳所述离合齿轮箱的固定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入所述离合齿轮箱内,在所述离合齿轮箱内的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弹簧,电机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驱动弹簧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轴向移动,从而驱动所述离合齿轮箱在所述固定框内移动,所述销钉穿过所述固定框与所述离合齿轮箱抵接,所述销钉与所述离合内转件的卡槽相配合,所述销钉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能够将所述销钉撤出所述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外面板和内面板,所述外把手连接于所述外面板上,所述内把手连接于所述内面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置离合器门锁,通过设置外把手、内把手、锁体和离合器组件,离合器组件包括空心件、贯穿件和离合内转件,离合内转件设置于内把手中,贯穿件的一端连接离合内转件且另一端连接外把手,空心件套设于贯穿件外侧,且贯穿件能够相对于空心件转动,空心件的一端连接内把手且另一端连接锁体,离合内转件能够相对于内把手处于联动状态或转动状态。通过控制离合内转件相对于内把手处于联动状态或转动状态来改变外把手与内把手的联动状态,从而无法在门外直接转动外把手来开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将能够控制外把手与内把手联动状态的离合内转件设置于门内侧的内把手中,能够避免暴力开锁,相较于将离合器设置于前面板中的门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置离合器门锁,通过将内把手内设置有限位槽,离合内转件上设置有限位块,离合内转件通过限位块在限位槽内滑动实现与内把手联动或转动。当限位块在限位槽内滑动时,离合内转件相对于内把手转动,当限位块抵接于限位槽的一端时,离合内转件与内把手实现联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置离合器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把手和内把手与空心件和贯穿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把手和内把手与空心件和贯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把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把手的爆炸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把手的爆炸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把手的主视图;
图8为图7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中:1、内把手;11、转动部;111、安装孔;112、第一弧形台;113、第二弧形台;114、限位槽;115、第一腔体;12、执手部;121、第二腔体;122、固定框;13、离合内转件;131、连接部;132、插接部;133、环形台;134、限位块;135、连接孔;136、卡槽;14、销钉;15、离合齿轮箱;16、电机;17、电池;18、电路板;19、离合固定盖;10、顶盖;2、外把手;3、锁体;4、内面板;5、外面板;6、空心件;7、贯穿件;71、第一连接头;72、第二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如图1-图6所示,包括外把手2、内把手1、锁体3和离合器组件,离合器组件包括空心件6、贯穿件7和离合内转件13。离合内转件13设置于内把手1中,贯穿件7的一端连接离合内转件13且另一端连接外把手2,空心件6套设于贯穿件7外侧。且贯穿件7能够相对于空心件6转动,空心件6的一端连接内把手1且另一端连接锁体3。离合内转件13能够相对于内把手1处于联动状态或转动状态。本实施例的后置离合器门锁通过空心件6连接于锁体和内把手之间,将贯穿件7连接于外把手2和离合内转件13之间,且空心件6能够相对于贯穿件7转动。由于空心件连接于锁体和内把手之间,内把手1转动时能够带动空心件6在锁体中转动,从而实现在门内侧下压内把手1可以随时开锁,且上提内把手1可以反锁。由于外把手与离合内转件之间通过贯穿件7连接,使外把手2通过贯穿件7与离合内转件13之间形成联动。若离合内转件13与内把手1为转动状态时,在门外下压外把手2,外把手2带动离合内转件13在内把手1中空转,无法开门;若离合内转件13与内把手1为联动状态时,下压外把手2,外把手2能够带动离合内转件13转动,离合内转件13联动内把手1转动,从而通过内把手1实现上提外把手反锁,下压外把手开门的作用。本实施例通过控制离合内转件13相对于内把手1处于联动状态或转动状态来改变外把手与内把手的联动状态,从而无法在门外直接转动外把手来开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另外,将能够控制外把手与内把手的联动状态的离合内转件13设置于门内侧的内把手中,能够避免暴力开锁,相较于将离合器设置于前面板中的门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6所示,内把手1内设置有限位槽114,离合内转件13上设置有限位块134,离合内转件13通过限位块134在限位槽114内滑动实现与内把手1联动或转动。本实施例的后置离合器门锁通过设置限位块134和限位槽114,使限位块134能够在限位槽114内滑动或者使限位块134抵接于限位槽114的一端,当限位块134在限位槽114内滑动时,离合内转件13相对于内把手1转动,当限位块134抵接于限位槽114的一端时,离合内转件13与内把手1实现联动。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槽114可以直接设置于内把手1内;限位槽114也可以设置于离合外固件上,离合外固件固定于内把手1内,通过改变离合内转件13与离合外固件的离合状态来控制离合内转件13与内把手1联动或转动。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的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贯穿件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71和第二连接头72,第一连接头71和第二连接头72均呈长方体状,贯穿件7的中段呈圆柱状。贯穿件通过第一连接头71与离合内转件13连接,贯穿件7通过第二连接头72与外把手2连接。长方体状的第一连接头71和第二连接头72使离合内转件13和外把手2不会相对于贯穿件7转动,使贯穿件7与离合内转件13和外把手2之间的连接更稳固,当下压外把手2时能够同步带动离合内转件13转动。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的技术方案,如图2-图3所示,空心件6外部呈长方体状,空心件6的内部贯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腔体,空心件6套设于贯穿件7的中段外侧且使贯穿件7能够相对于空心件6转动。长方体状的空心件6符合国际关于锁体的标准,能够使内把手与空心件6和锁体实现耦合。空心件6套设于贯穿件7的外侧,使空心件6与贯穿件7分别作用,互不影响,且减少空间占用,空间布局合理。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的技术方案,如图6所示,离合内转件13包括连接部131和插接部132,连接部131与插接部132相连接,连接部131远离插接部132的一端设置有与贯穿件7的一端相配合的连接孔135,连接孔135为长方体状。插接部132远离连接部131的一端设置有卡槽136,卡槽136沿连接部131的径向设置。连接部131用于连接贯穿件7。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的技术方案,如图6所示,连接部131和插接部132均为圆柱状,连接部131与插接部132同轴连接,连接部131的直径小于插接部132的直径,并在插接部132与连接部131的连接处设有环形台133,限位块134设置于环形台133上。圆柱状的离合内转件13能够在内把手1内转动,从而使限位块134在限位槽114内转动。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后置离合器门锁还包括外面板5和内面板4,外把手2连接于外面板5上,内把手1连接于内面板4上。外面板5和内面板4分别用于安装于门的外侧和内侧。外把手2和内把手1分别能够在外面板5和内面板4上转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5所示,内把手1包括执手部12和转动部11,转动部11与执手部12垂直连接,转动部11内设置有用于容纳离合内转件13的第一腔体115,转动部11远离执手部12的一端设置有与空心件6相配合的安装孔111,安装孔111与第一腔体115连通,执手部12内设置有第二腔体121,第二腔体121与第一腔体115连通,第二腔体12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内把手1与离合内转件13联动状态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通过与离合内转件13的卡槽136相配合,实现内把手1与离合内转件13的联动或分离。另外,外把手2也包括执手部12和转动部11,转动部11与执手部12垂直连接,外把手2的转动部11与贯穿件7的第二连接头72相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的技术方案,如图5-图8所示,第一腔体115内设置有第一弧形台112和第二弧形台113,第一弧形台112与第二弧形台113在同一圆周上且第一弧形台112与第二弧形台113形成同一圆环,第二弧形台113向靠近执手部12的方向凸出于第一弧形台112设置,使第二弧形台113的两端与第一弧形台112之间形成限位槽114,离合内转件13的限位块134限位于限位槽114中。当离合内转件13放置于第一腔体115中时,离合内转件13的环形台133与第二弧形台113抵接,离合内转件13转动时,环形台133上的限位块134在限位槽114中滑动,如图8所示,且限位块134在限位槽114中的滑动弧度大于7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弧形台112与第二弧形台113形成的限位槽114的结构也可以设置于离合外固件上,并将离合外固件固定于内把手1内,使离合内转件13的限位块134限位于离合外固件的限位槽114中。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的技术方案,如图4和图5所示,驱动件组件包括电机16、离合齿轮箱15和销钉14,电机16设置于执手部12内远离转动部11的一端,执手部12内设置有容纳离合齿轮箱15的固定框122,电机16的输出轴穿入离合齿轮箱15内,在离合齿轮箱15内的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弹簧,电机的转动能够带动驱动弹簧在电机16的输出轴上轴向移动,从而驱动离合齿轮箱15在固定框122内移动,销钉14穿过固定框122与离合齿轮箱15抵接,销钉14与离合内转件的卡槽136相配合,销钉14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能够将销钉14撤出卡槽136。优选的,在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固定销,固定销穿过驱动弹簧的螺旋弹簧丝间的空隙设置,电机的转动能够带动驱动弹簧沿固定销螺旋转动从而使驱动弹簧向上移动。本实施例的后置离合器门锁通过电机向一侧转动能够带动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弹簧向上移动,驱动弹簧推动离合齿轮箱15在固定框122内向上移动,从而推动销钉14,使销钉14伸入卡槽136中,使内把手1与离合内转件13实现联动。当电机向另一侧转动时,驱动弹簧在电机输出轴上下移,销钉14在复位弹簧在作用下向下移动,撤出卡槽136,使内把手1与离合内转件13处于分离状态。优选地,内把手的第二空腔内还设置有电池17,电池17设置于电机远离离合齿轮箱15的一端,电池17用于为电机供电。优选地,内把手1中还设置有电路板18和离合固定盖19,电路板18设置于驱动件组件上,离合固定盖19设置于离合内转件13上,离合固定盖19与内把手连接将离合内转件13固定于内把手1的第一腔体中。内把手1上还设置有顶盖10,顶盖10与内把手连接,使内把手1的第二腔体形成密闭空间。
本实施例的后置离合器门锁能够实现五种功能状态。第一种功能状态为当上提内把手时能够对门锁反锁,下压内把手能够随时开门。由于内把手、空心件和锁体三者是强耦合关系,内把手的转动直接可以带动空心件的转动,进而对锁体控制开关状态,上提内把手即对内把手顺时针旋转45°到75°,带动空心件,进而带动锁体反锁。第二种功能状态为当下压外把手时外把手空转,无法开门。由于下压外把手即外把手顺时针转动45°-75°,外把手带动贯穿件转动,由于贯穿件在空心件内转动,无法直接连动锁体,贯穿件后端联动离合内转件顺时针转动,由于离合内转件与内把手顺时针方向存在超过75°的非接触区间,即离合内转件的限位块134在内把手的限位槽114内滑动,使离合内转件无法驱动内把手,进而无法开门。第三种功能状态为上提外把手对门锁反锁。上提外把手即外把手逆时针转动45°-75°,外把手带动贯穿件,贯穿件后端联动离合内转件逆时针转动,由于离合内转件与内把手逆时针方向直接接触,即离合内转件的限位块134卡于内把手的限位槽114的一端,离合内转件逆时针转动直接驱动内把手,内把手联动空心件,空心件联动锁体,从而当外把手逆时针转动,联动离合内转件、内把手和空心件,传动到锁体实现反锁的目的。第四种功能状态为门锁验证通过后能够下压外把手开门。验证通过后,电机带动离合器齿轮箱推动销钉前进,销钉卡在离合内转件的卡槽中,由于离合器齿轮箱和销钉固定在内把手上,就实现了离合内转件和内把手的连动,8秒时间内,下压外把手,外把手联动贯穿件顺时针转动45°-75°,贯穿件带动离合内转件,离合内转件联动内把手,内把手联动空心件,实现开门的目的。8秒后,电子系统使电机反转退回销钉,解除离合内转件与内把手连动状态,外把手顺时针转动无法开门。
对于未在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门锁的结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把手(2)、内把手(1)、锁体(3)和离合器组件,所述离合器组件包括空心件(6)、贯穿件(7)和离合内转件(13),所述离合内转件(13)设置于所述内把手(1)中,所述贯穿件(7)的一端连接所述离合内转件(13)且另一端连接所述外把手(2),所述空心件(6)套设于所述贯穿件(7)外侧,且所述贯穿件(7)能够相对于所述空心件(6)转动,所述空心件(6)的一端连接所述内把手(1)且另一端连接所述锁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把手(1)内设置有限位槽(114),所述离合内转件(13)上设置有限位块(134),所述离合内转件(13)通过所述限位块(134)在所述限位槽(114)内滑动实现与所述内把手(1)联动或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件(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71)和第二连接头(72),所述第一连接头(71)和第二连接头(72)均呈长方体状,所述贯穿件(7)的中段呈圆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件(6)外部呈长方体状,所述空心件(6)的内部贯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腔体,所述空心件(6)套设于所述贯穿件(7)的中段外侧且使所述贯穿件(7)能够相对于所述空心件(6)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内转件(13)包括连接部(131)和插接部(132),所述连接部(131)与所述插接部(132)相连接,所述连接部(131)远离所述插接部(13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贯穿件(7)的一端相配合的连接孔(135),所述插接部(132)远离所述连接部(131)的一端设置有卡槽(1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31)和所述插接部(132)均为圆柱状,所述连接部(131)与所述插接部(132)同轴连接,所述连接部(131)的直径小于所述插接部(132)的直径,并在所述插接部(132)与所述连接部(131)的连接处设有环形台(133),所述限位块(134)设置于所述环形台(13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把手(1)包括执手部(12)和转动部(11),所述转动部(11)与所述执手部(12)垂直连接,所述转动部(11)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离合内转件(13)的第一腔体(115),所述转动部(11)远离所述执手部(1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空心件(6)相配合的安装孔(111),所述安装孔(111)与所述第一腔体(115)连通,所述执手部(12)内设置有第二腔体(121),所述第二腔体(121)与所述第一腔体(115)连通,所述第二腔体(12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内把手(1)与所述离合内转件(13)联动状态的驱动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15)内设置有第一弧形台(112)和第二弧形台(113),所述第一弧形台(112)与所述第二弧形台(113)在同一圆周上且所述第一弧形台(112)与所述第二弧形台(113)形成同一圆环,所述第二弧形台(113)向靠近所述执手部(12)的方向凸出于所述第一弧形台(112)设置,使所述第二弧形台(113)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弧形台(112)之间形成限位槽(114),所述离合内转件(13)的限位块(134)限位于所述限位槽(114)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16)、离合齿轮箱(15)和销钉(14),所述电机(16)设置于所述执手部(12)内远离所述转动部(11)的一端,所述执手部(12)内设置有容纳所述离合齿轮箱(15)的固定框(122),所述电机(16)的输出轴穿入所述离合齿轮箱(15)内,在所述离合齿轮箱(15)内的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弹簧,电机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驱动弹簧在电机(16)的输出轴上轴向移动,从而驱动所述离合齿轮箱(15)在所述固定框(122)内移动,所述销钉(14)穿过所述固定框(122)与所述离合齿轮箱(15)抵接,所述销钉(14)与所述离合内转件的卡槽(136)相配合,所述销钉(14)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能够将所述销钉(14)撤出所述卡槽(13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面板(5)和内面板(4),所述外把手(2)连接于所述外面板(5)上,所述内把手(1)连接于所述内面板(4)上。
CN202023124406.0U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 Active CN214365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4406.0U CN214365499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4406.0U CN214365499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65499U true CN214365499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87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24406.0U Active CN214365499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654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00554A1 (zh) 一种电子挂锁
CN106677611A (zh) 一种智能门锁
CN214365499U (zh) 一种后置离合器门锁
CN108322230A (zh) 插卡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948671A (zh) 一种智能箱包指纹电子锁
CN108457534B (zh) 一种自动锁及安全箱包
CN211058492U (zh) 一种机电锁
CN208056868U (zh) 一种智能箱包指纹电子锁
CN206581701U (zh) 一种智能门锁
CN216811309U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锁的离合器装置
CN212958072U (zh) 一种新型智能门锁
CN104790773A (zh) 一种薄型箱包密码锁
CN204609538U (zh) 一种薄型箱包密码锁
CN209942441U (zh) 一种安全联锁
CN211598222U (zh) 一种翻盖式电子密码保险箱
CN214532402U (zh) 自动转向微型锁
CN210888442U (zh) 箱锁
CN210217387U (zh) 一种无源智能锁及挂锁
CN201343918Y (zh) 用于电子锁的驱动器装置
CN208486683U (zh) 安全锁及收纳装置
CN207974659U (zh) 保险柜门锁
CN208310466U (zh) 一种自动锁及安全箱包
CN210032926U (zh) 翻盖式智能锁
CN212837152U (zh) 一种锁体及智能家居门锁
CN212656673U (zh) 一种电子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