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64312U - 一种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及连接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及连接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64312U
CN214364312U CN202023318277.9U CN202023318277U CN214364312U CN 214364312 U CN214364312 U CN 214364312U CN 202023318277 U CN202023318277 U CN 202023318277U CN 214364312 U CN214364312 U CN 2143643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fully
stressed
support negative
floor sl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1827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增武
戴超虎
何杰
何贵元
王玉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Bureau Third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Bureau Thir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Bureau Third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Bureau Thir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1827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643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643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643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及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混凝土板体、支座负筋空间桁架、板角钢筋架、板底受力钢筋。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工厂加工时,先均匀布置板底受力钢筋,再在板四周按设计要求均匀布置支座负筋桁架,在板角位置布置板角钢筋架,然后在板中部位置提前布置线盒,并根据机电设计要求提前布置好线盒管线,本实用新型的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有良好的受力性能,预制程度高,更加节能环保,施工时不需要搭设脚手架,且现场湿作业量小,极大的提高的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Description

一种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及连接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建筑楼板系统预制构件,尤其涉及一种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及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现有的装配式房屋结构的楼板系统可分为现浇混凝土楼板、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钢筋桁架组合楼板,其缺点是现场施工作业量大大量使用模板、钢筋、脚手架等,现场的操作工人多,施工速度慢,产生较大的环境污染,安全防护费用高,节能环保指标较低。
而近些年被广泛推广的混凝土叠合板楼板,板厚要求最小130mm,现场仍旧需要大量的湿作业,施工时仍需搭设脚手架,楼板的受力形式以单向受力为主,受力模式不如双向板。
以往使用的多孔预制板,由于其在地震、风等的水平作用下容易脱落倒塌,已被禁止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现场湿作业工作量最小化,无需搭设脚手架,最大化提高施工效率的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及连接节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包括预制混凝土板体1和预制在预制混凝土板体1内的支座负筋空间桁架2、板角钢筋架3和板底受力钢筋4;所述预制混凝土板体1包括中间部分和边缘部分,所述板底受力钢筋4覆盖预制混凝土板体1的中间部分和边缘部分,所述板底受力钢筋4上、在预制混凝土板体1边缘部分沿边缘延伸的方向均匀布设有支座负筋空间桁架2,所述板底受力钢筋4上在相邻边缘连接的阳角位置布设有板角钢筋架3,所述支座负筋空间桁架2和板角钢筋架3均绑扎在板底受力钢筋4上。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板底受力钢筋4的中部对应位置布设有线盒 9和线盒管线10。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座负筋空间桁架2包括支座负筋2.3、桁架腹筋2.2以及第一架立钢筋2.1,多根桁架腹筋2.2首尾相连形成齿型后、再焊接在支座负筋2.3上形成一片支座负筋桁架,两片所述支座负筋桁架之间设置多根第一架立钢筋2.1将两者连接形成整体,所述第一架立钢筋2.1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片支座负筋桁架对应的桁架腹筋2.2首尾相连处。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板角钢筋架3包括竖向弯折筋3.1和第二架立钢筋3.2,所述竖向弯折筋3.1为锯齿型,两根竖向弯折筋3.1之间设置有多根第二架立钢筋3.2将两者连接形成整体,所述第二架立钢筋3.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根竖向弯折筋3.1对应的每个转折处。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制混凝土板体1的边缘部分厚度小于中间部分。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制混凝土板体1的边缘部分厚50mm、宽度不小于350mm。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下面另一种实施方案,一种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连接节点,用于连接上述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包括钢梁5和附加钢筋7,相邻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的边缘部分支撑在钢梁5上翼缘上,相邻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的支座负筋空间桁架2通过附加钢筋7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梁5的顶部均匀布置有抗剪栓钉8,所述支座负筋2.3端部向下弯折与抗剪栓钉8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座负筋2.3长度不小于预制混凝土板体1 短跨方向长度的1/4。
本实施方式中,相邻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端部间距不小于7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板底受力钢筋4上采用支座负筋空间桁架2和板角钢筋架3 加强边缘和阳角,双向受力,受力性能明确,不易脱落;
2、整个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采用工厂预制,施工时不需要搭设脚手架,现场湿作业量小,加快施工速度,大大缩短工程竣工时间;
3、预制程度高,更加环保。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有良好的受力性能,预制程度高,更加节能环保,施工时不需要搭设脚手架,且现场湿作业量小,极大的提高的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的三维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筋布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盒布置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座负筋空间桁架三维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板角钢筋架三维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楼板节点大样图。
图7是图6中1-1处的剖视图。
附图说明,1-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2-支座负筋空间桁架;2.1- 第一架立钢筋;2.2-桁架腹筋;2.3-支座负筋;3-板角钢筋架;3.1-竖向弯折筋;3.2-第二架立钢筋;4-板底受力筋;5-钢梁;6-加劲板;7- 附加钢筋;8-栓钉;9-线盒;10-线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7所示,一种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包括预制混凝土板体1、支座负筋空间桁架2、板角钢筋架3、板底受力钢筋4;所述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工厂加工时,先均匀布置板底受力钢筋4,再在板四周按设计要求均匀布置支座负筋桁架,在板角位置布置板角钢筋架3,然后在板中部位置提前布置线盒9,并根据机电设计要求提前布置好线盒管线10,钢筋及线盒布置完毕以后工厂浇筑混凝土。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工厂加工完毕以后运往施工现场,通过吊装将其搁置在钢梁5上部钢梁也可以是混凝土梁,钢梁5顶部均匀布置抗剪栓钉8,板与板之间形成的凹槽部位再另外铺设附加钢筋7,完成以上工序后现场浇筑混凝土,使各混凝土与钢框架形成整体。
所述支座负筋空间桁架2由支座负筋2.3、桁架腹筋2.2以及第一架立钢筋2.1组合而成,先将多根桁架腹筋2.2的一端焊接在支座负筋 2.3的下侧面,相邻桁架腹筋2.2的另一端相互焊接形成一片支座负筋桁架,再通过第一架立钢筋2.1将两片支座负筋桁架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支座负筋空间桁架2,第一架立钢筋2.1焊接在相邻桁架腹筋2.2 焊接端。
所述板角钢筋架3由竖向弯折筋3.1与第二架立钢筋3.2组合而成,所述竖向弯折筋3.1为锯齿型,所述第二架立钢筋3.2布置在竖向弯折筋3.1每个转折处,并竖向弯折筋3.1与第二架立钢筋3.2两者通过焊缝连接。
支座负筋空间桁架2均匀布置在板四周,通过绑扎方式与板底受力钢筋4可靠连接,板角钢筋架3在楼板阳角部位设置,通过绑扎方式与板底受力钢筋5可靠连接。
所述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边缘的厚度小于板体中部板厚,本实施例中,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边缘厚为50mm,且板体边缘的宽度不小于350mm。
所述钢梁5上翼缘跨度不小于150mm,下翼缘宽度根据计算确定,尽量与隔墙宽度相同,钢梁腹板侧面均匀设置竖向加劲肋,钢梁顶部均匀布置抗剪栓钉8,栓钉尺寸根据计算确定。
现场施工时相邻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安装时,两块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连接端的间距不小于70mm,附加钢筋7与支座负筋空间桁架2 通过绑扎或焊接连接在一起形成受力整体。
现场浇筑混凝土后,新旧混凝土交界面通过桁架腹筋2.2与竖向弯折筋3.1可靠拉结,避免产生裂缝,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四周较薄部位板段与支座负筋空间桁架2形成整体,提高该板段的平面外刚度,支座负筋2.3长度不小于楼板短跨方向长度的1/4,钢筋端部向下弯折。
施工时,首先将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工厂加工完毕以后运往施工现场,通过吊装将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搁置在钢梁上部(钢梁也可以是混凝土梁),在钢梁顶部均匀布置抗剪栓钉,相邻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之间形成的凹槽部位再另外铺设附加钢筋7相连,完成以上工序后现场浇筑混凝土,使各混凝土与钢框架形成整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板体(1)和预制在预制混凝土板体(1)内的支座负筋空间桁架(2)、板角钢筋架(3)和板底受力钢筋(4);所述预制混凝土板体(1)包括中间部分和边缘部分,所述板底受力钢筋(4)覆盖预制混凝土板体(1)的中间部分和边缘部分,所述板底受力钢筋(4)上、在预制混凝土板体(1)边缘部分沿边缘延伸的方向均匀布设有支座负筋空间桁架(2),所述板底受力钢筋(4)上在相邻边缘连接的阳角位置布设有板角钢筋架(3),所述支座负筋空间桁架(2)和板角钢筋架(3)均绑扎在板底受力钢筋(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底受力钢筋(4)的中部对应位置布设有线盒(9)和线盒管线(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负筋空间桁架(2)包括支座负筋(2.3)、桁架腹筋(2.2)以及第一架立钢筋(2.1),多根桁架腹筋(2.2)首尾相连形成齿型后、再焊接在支座负筋(2.3)上形成一片支座负筋桁架,两片所述支座负筋桁架之间设置多根第一架立钢筋(2.1)将两者连接形成整体,所述第一架立钢筋(2.1)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片支座负筋桁架对应的桁架腹筋(2.2)首尾相连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角钢筋架(3)包括竖向弯折筋(3.1)和第二架立钢筋(3.2),所述竖向弯折筋(3.1)为锯齿型,两根竖向弯折筋(3.1)之间设置有多根第二架立钢筋(3.2)将两者连接形成整体,所述第二架立钢筋(3.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根竖向弯折筋(3.1)对应的每个转折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体(1)的边缘部分厚度小于中间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体(1)的边缘部分厚50mm、宽度不小于350mm。
7.一种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连接节点,用于连接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梁(5)和附加钢筋(7),相邻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的边缘部分支撑在钢梁(5)上翼缘上,相邻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的支座负筋空间桁架(2)通过附加钢筋(7)相互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5)的顶部均匀布置有抗剪栓钉(8),所述支座负筋(2.3)端部向下弯折与抗剪栓钉(8)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负筋(2.3)长度不小于预制混凝土板体(1)短跨方向长度的1/4。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相邻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端部间距不小于70mm。
CN202023318277.9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及连接节点 Active CN2143643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18277.9U CN214364312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及连接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18277.9U CN214364312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及连接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64312U true CN214364312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51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18277.9U Active CN214364312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及连接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643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78747U (zh) 一种叠合楼板预制板
CN108385904B (zh) 一种屋面女儿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4264895A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f板及框架结构体系
CN210152069U (zh) 一种装配式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
EP2076637B1 (en) Building floor structure comprising framed floor slab
CN211974012U (zh) 装配式建筑的现浇框架
CN214364312U (zh) 一种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及连接节点
CN107989247B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CN217517829U (zh) 建筑预制楼面屋面板连接结构
CN110777967A (zh) 一种轻钢轻混结构
CN115653319A (zh) 一种外型钢内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
CN115822130A (zh) 一种预制钢筋骨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5262834A (zh) 一种用于loft公寓隔层搭建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结构
RU2637248C1 (ru)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большепролётных монолитных железобетонных перекрытий
CN112726918A (zh) 一种全预制双向受力楼板及连接节点
CN211421475U (zh) 一种预制墙和梁的连接结构
CN210288825U (zh) 一种装配式、现浇组合梁板结构
CN210066816U (zh) 一种装配式拱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
RU96589U1 (ru) Каркас здания
KR101148546B1 (ko) 장스팬용 조립 철골 보 및 그를 이용한 철골 골조
CN111411722A (zh) 适用于装配体系的预制叠合梁板
CN110700468A (zh) 预制拼装式箱型免拆模密肋叠合楼板施工方法
US3349539A (en) Construction of two-way composite building system
CN216130355U (zh) 边缘现浇叠合楼板的板缝节点及与框架梁的连接构造
CN216276381U (zh) 一种预制双向肋梁空心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