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52141U - 按压设备和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按压设备和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52141U
CN214352141U CN202023320705.1U CN202023320705U CN214352141U CN 214352141 U CN214352141 U CN 214352141U CN 202023320705 U CN202023320705 U CN 202023320705U CN 214352141 U CN214352141 U CN 214352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ressing
guide
mounting plate
flex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207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洪平
陈琼
白钢
朱礼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KA Industrial Automation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KA Industrial Automation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KA Industrial Automation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KA Industrial Automation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207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52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52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52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压设备和机器人,涉及生产装配技术领域,其中,按压设备包括:驱动组件;按压组件;柔性组件,驱动组件和按压组件通过柔性组件相连接;导向组件,导向组件的两端分别与驱动组件和按压组件相连接;其中,柔性组件被配置为基于按压组件与工件相接触的情况下能够调整按压组件相对于驱动组件的位姿;导向组件被配置为基于按压组件与工件相分离的情况下与柔性组件相配合以调整按压组件相对于驱动组件的位姿。按压组件的按压表面可自适应地进行找平,最终与待按压的工件表面紧密贴合,使工件的表面受到的压力均匀分布,从而改善了按压效果,被压合的两个工件之间的间隙均匀,提升了产品装配后的良品率。

Description

按压设备和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装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按压设备和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两个相贴合工件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产品性能。而采用机械设备将二者压合时,由于设备本身存在的误差,很难保证设备的压合面与待按压的工件能够紧密贴合,进而导致两个工件的贴合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按压设备。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按压设备,包括:驱动组件;按压组件;柔性组件,驱动组件和按压组件通过柔性组件相连接;导向组件,导向组件的两端分别与驱动组件和按压组件相连接;其中,柔性组件被配置为基于按压组件与工件相接触的情况下能够调整按压组件相对于驱动组件的位姿;导向组件被配置为基于按压组件与工件相分离的情况下与柔性组件相配合以调整按压组件相对于驱动组件的位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压设备包括驱动组件、按压组件、柔性组件和导向组件。其中,驱动组件和按压组件通过柔性组件相连接,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按压组件移动,按压组件与待按压的工件接触后,驱动组件继续动作,使按压组件能够向工件施加压力,以对工件进行按压装配。柔性组件被配置为基于按压组件与工件相接触的情况下能够调整按压组件相对于驱动组件的位姿,也即,驱动组件和按压组件通过柔性组件柔性相连,当按压组件的按压表面与待按压的工件表面接触,且按压表面与工件表面存在倾角时,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继续动作,在柔性组件的作用下,按压组件的按压表面相对于驱动部的输出端的位姿发生变化,进而使按压组件的按压表面自适应地进行找平,最终与待按压的工件表面紧密贴合,使工件的表面受到的压力均匀分布,从而改善了按压效果,被压合的两个工件之间的间隙均匀,提升了产品装配后的良品率。
当按压组件与工件相分离的情况下,导向组件能够与柔性组件相配合,以调整按压组件相对于驱动组件的位姿,使按压组件执行完按压作业后相对于驱动组件的位姿与按压组件执行按压作业之前相对于驱动组件的位姿保持一致,进而在连续的按压作业中,能够保持按压组件的按压位置精度,进一步提升了按压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并提高了按压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按压设备,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柔性组件被配置为能够产生形变以调整按压组件相对于驱动组件的位姿;导向组件与驱动组件和按压组件中的一个进行相对滑动;其中,基于按压组件与工件相接触的情况下,柔性组件被配置为具有第一压缩量;基于按压组件与工件相分离的情况下,柔性组件被配置为具有第二压缩量;第一压缩量大于第二压缩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柔性组件产生的形变可以调整按压组件相对于驱动组件的位姿,进而使按压组件的按压表面能够与待按压的工件表面紧密贴合,当按压组件与工件相分离时,柔性组件被配置为具有第二压缩量,此时导向组件在第二压缩量产生的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与驱动组件和按压组件中的一个进行相对滑动,进而对按压组件进行导向和限位,使按压组件的相对驱动组件的位姿回到进行按压前的初始状态。按压组件与工件接触时,柔性组件具有第一压缩量,按压组件与工件相分离时,柔性组件具有第二压缩量,第一压缩量大于第二压缩量,使按压组件在对工件进行按压时,柔性组件可以进一步被压缩,也即柔性组件存在一定的按压行程,利用此按压行程可实现柔性组件产生形变,进而调整按压组件相对于驱动组件的位姿,提升了按压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驱动件与柔性组件相连接;传导件,传导件与驱动件和按压组件中的一个相连接,传导件用于将驱动件的输出传导至按压组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传导件,驱动件与柔性组件相连接,进而驱动与柔性组件相连的按压组件移动,以使按压组件与工件接触或与工件分离。传导件与驱动件和按压组件中的一个相连接,进行工件的按压时,传导件可与驱动件和按压组件中的另一个抵接,以向按压组件传导驱动件的输出,使被按压的两个工件可以更紧密的贴合,提升了工件的按压装配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柔性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驱动组件相连接;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与按压组件相连;多个柔性部,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通过多个柔性部相连接,多个柔性部被配置为能够产生形变;其中,多个柔性部被配置为能够调节第一安装板相对于第二安装板的倾斜角度,以调整按压组件相对于驱动组件的位姿。
在该技术方案中,柔性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多个柔性部。其中,第一安装板与驱动组件相连接,第二安装板与按压组件相连接,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通过多个柔性部柔性相连接。通过设置能够产生形变的柔性部,使第二安装板相对第一安装板的倾斜角度可以调整,与第二安装板连接的按压组件的按压表面相对于与第一安装板连接的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之间的倾角可调,进而实现按压组件相对于驱动组件的位姿可调,驱动组件与按压组件的柔性连接,在对工件进行按压时,可根据按压组件的按压表面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倾角自动对按压组件进行找平,使按压组件与工件表面能够紧密贴合,减小了被按压的两个工件之间的间隙,从而提升了被按压产品的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柔性部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相连接;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柱,弹性件套设于导向柱,导向柱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中的一个相连接,导向柱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中的另一个滑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柔性部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板相连接。也即,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通过弹性件连接,使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在执行伸出或缩回的动作时,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可同步运动,通过使用弹性件可使柔性部能够产生形变,进而调整按压组件相对于驱动组件的位姿。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柱,导向柱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中的一个固定连接,导向柱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中的另一个滑动连接,从而实现导向柱能够相对于驱动组件和按压组件中的一个进行相对滑动,弹性件套设于导向柱,导向柱和弹性件配合,进而实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间距以及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夹角在一定范围内可调。在按压工件时,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的间距减小,弹性件被压缩,通过弹性件压缩产生的弹性力可向工件传递压力。若按压组件的按压表面与待按压的工件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倾角,弹性件发生形变时还可改变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夹角,进而使与第二安装板相连的按压组件的按压表面自适应地进行找平,最终与待按压的工件表面紧密贴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导向组件还包括:容纳腔,设置于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导向柱的另一端伸入容纳腔;其中,导向柱的另一端的端部与容纳腔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向组件还包括容纳腔,容纳腔设置于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导向柱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中的一个固定连接,导向柱的另一端伸入容纳腔,导向柱伸入容纳腔的一端的端部与容纳腔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从而实现了导向柱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中的另一个滑动连接,使第一安装板可以靠近或远离第二安装板。也即,通过设置第一间隙,使得导向柱在容纳腔内可以存在一定的滑动行程,进而为第二安装板相对第一安装板的角度的调整提供了空间。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导向柱伸入容纳腔的一端的外壁与容纳腔侧壁之间同样具有间隙,进而使第二安装板能够相对于第一安装板进行摆动,也即,第二安装板相对第一安装板的倾角可以调整,进而使第二安装板与存在一定倾角的工件表面也能紧密贴合,从而提升了工件按压的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导向组件还包括:导向套,导向套套设于容纳腔内;导向部,导向部设置于导向柱的端部,导向部穿设于导向套内,导向部与导向套能够相对运动;其中,沿导向柱的延伸方向,导向部的高度小于容纳腔的高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向组件还包括导向套和导向部。其中,导向套套设于容纳腔内,导向套能够与设有容纳腔的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同步运动,导向部设置于导向柱的端部并穿设于导向套内,导向部与导向套能够相对运动,沿导向柱的延伸方向,导向部的高度小于容纳腔的高度,以将导向部全部设置于容纳腔内。当按压组件处于未按压工件的移动状态下,导向套与导向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防止驱动部的输出端在伸出的过程中导向部相对容纳腔移动或摆动而改变第二安装板相对于第一安装板的位置,进而使按压组件能够被精准送至待按压的位置,提升了产品装配后的良品率。按压组件接触到工件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间距逐渐减小,此时导向部与导向套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第二安装板相对第一安装板的角度可根据工件表面相对按压组件的角度自适应地进行调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导向套包括第一导向面;导向部包括第二导向面,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相适配;其中,基于按压组件与工件相分离的情况下,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相贴合;沿导向柱伸入容纳腔的方向,第一导向面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向套包括第一导向面,导向部包括第二导向面,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相适配,沿导向柱伸入容纳腔的方向,第一导向面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当按压组件处于与工件相分离的状态时,导向部与导向套相抵接,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相贴合,而导向套无法相对容纳腔摆动,故与导向套贴合的导向部也无法相对于容纳腔摆动。同时,沿导向柱伸入容纳腔的方向,第一导向面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也即第一导向面相对竖直方向存在一定倾角,第一导向面可对导向部进一步进行限位,从而防止导向部相对于容纳腔滑动。此时,第二安装板无法相对于第一安装板摆动或产生位移,进而保证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在伸出过程中,与第二安装板相连的按压组件运动的平稳性,而不会偏离预设的按压位置。按压组件接触到工件后,导向部和导向套发生相对运动,此时,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不再贴合,进而使二者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导向部可利用此间隙相对于容纳腔摆动,从而调节第二安装板相对第一安装板的倾角,在对工件进行按压时,可根据按压组件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倾角自动对与第二安装板相连的按压组件进行找平,使按压组件与工件表面可以紧密贴合,改善工件按压效果,使被压合的两个工件之间的间隙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按压组件的按压动作完成后,弹性件回弹,第二安装板朝向远离第一安装板的方向运动,导向部朝与按压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置于导向套的第一导向面与设置于导向部的第二导向面再次贴合,而第一导向面相对竖直方向存在一定倾角,进而对导向部进行限位,防止导向柱脱离出容纳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传导件包括:顶柱,设置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中的一个,顶柱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中的另一个之间具有第二间隙,顶柱位于相邻的两个柔性部之间;其中,第二间隙的宽度小于第一间隙的宽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传导件还包括顶柱。其中,顶柱设置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中的一个,进行工件的按压时,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间距减小,顶柱可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中的另一个抵接,传递驱动件输出的压力,使被按压的两个工件可以更紧密的贴合,并使按压设备能够满足多种零件的按压需求,提升了按压设备的兼容性。
将顶柱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柔性部之间,使顶柱提供的刚性压力位于第二安装板的中间区域,进而使第二安装板向按压组件传递的压力更加均匀。顶柱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中的另一个之间具有第二间隙,且第二间隙的宽度小于第一间隙的宽度。通过上述设置,当第一安装板向第二安装板靠近时,可在导向柱的一端与容纳腔的底壁接触之前,使顶柱能够先与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抵接,确保顶柱能向按压部提供压力,以提升按压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按压组件包括:压板,压板与柔性组件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按压组件包括与柔性组件相连的压板,压板能够跟随柔性组件的移动同步进行位移,压板能够用于向被按压的工件传递压力。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括:机械臂;及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按压设备,按压设备与机械臂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器人,包括机械臂和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按压设备,因此,具有上述按压设备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具体地,按压设备与机械臂相连接,机械臂能够带动按压设备移动,进而对处于不同位置的工件进行按压,待按压的工件表面与按压设备的按压部紧密贴合,使工件的表面受到的压力均匀分布,从而改善了按压效果,被压合的两个工件之间的间隙均匀,提升了产品装配后的良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按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按压设备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按压设备与工件相分离的情况下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按压设备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按压设备在与工件相接触且工件与按压组件之间存在倾角的情况下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按压设备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按压设备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被按压的散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被压合的太阳能电池板和散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按压设备,200柔性组件,210第一安装板,220第二安装板,230柔性部,232弹性件,300驱动组件,310驱动件,320传导件,322顶柱,400按压组件,410压板,420压块,500导向组件,510导向柱,520容纳腔,530导向套,532第一导向面,540导向部,542第二导向面,600散热支架,610隔板,700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按压设备和机器人。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压设备100,包括:驱动组件300、按压组件400、柔性组件200和导向组件500。
其中,驱动组件300和按压组件400通过柔性组件200相连接,导向组件500的两端分别与驱动组件300和按压组件400相连接,柔性组件200被配置为基于按压组件400与工件相接触的情况下能够调整按压组件400相对于驱动组件300的位姿,导向组件500被配置为基于按压组件400与工件相分离的情况下与柔性组件200相配合以调整按压组件400相对于驱动组件300的位姿。
本实施例提供的按压设备100,驱动组件300能够驱动按压组件400移动,按压组件400与待按压的工件接触后,驱动组件300继续动作,使按压组件400能够向工件施加压力,以对工件进行按压装配。柔性组件200被配置为基于按压组件400与工件相接触的情况下能够调整按压组件400相对于驱动组件300的位姿,也即,驱动组件300和按压组件400通过柔性组件200柔性相连,当按压组件400的按压表面与待按压的工件表面接触,且按压表面与工件表面存在倾角时,驱动组件300的输出端继续动作,在柔性组件200的作用下,按压组件400的按压表面相对于驱动部的输出端的位姿发生变化,进而使按压组件400的按压表面自适应地进行找平,最终与待按压的工件表面紧密贴合,使工件的表面受到的压力均匀分布,从而改善了按压效果,被压合的两个工件之间的间隙均匀,提升了产品装配后的良品率。
当按压组件400与工件相分离的情况下,导向组件500能够与柔性组件200相配合,以调整按压组件400相对于驱动组件300的位姿,使按压组件400执行完按压作业后相对于驱动组件300的位姿与按压组件400执行按压作业之前相对于驱动组件300的位姿保持一致,进而在连续的按压作业中,能够保持按压组件400的按压位置精度,进一步提升了按压设备100运行的稳定性并提高了按压质量。
实施例二: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柔性组件200被配置为能够产生形变以调整按压组件400相对于驱动组件300的位姿;导向组件500与驱动组件300和按压组件400中的一个进行相对滑动;其中,基于按压组件400与工件相接触的情况下,柔性组件200被配置为具有第一压缩量;基于按压组件400与工件相分离的情况下,柔性组件200被配置为具有第二压缩量;第一压缩量大于第二压缩量。
具体地,通过柔性组件200产生的形变可以调整按压组件400相对于驱动组件300的位姿,进而使按压组件400的按压表面能够与待按压的工件表面紧密贴合,当按压组件400与工件相分离时,柔性组件200被配置为具有第二压缩量,进而使得在第二压缩量产生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导向组件500能够与驱动组件300和按压组件400中的一个进行相对滑动,进而对按压组件400进行导向,使按压组件400的相对驱动组件300的位姿回到进行按压前的初始状态。按压组件400与工件接触时,柔性组件200具有第一压缩量,按压组件400与工件相分离时,柔性组件200具有第二压缩量,第一压缩量大于第二压缩量,使按压组件400在对工件进行按压时,柔性组件200可以进一步被压缩,也即柔性组件200存在一定的按压行程,利用此按压行程可实现柔性组件200产生形变,进而调整按压组件400相对于驱动组件300的位姿,提升了按压效果。
实施例三:
如图3至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柔性组件200包括:第一安装板210、第二安装板220和多个柔性部230。
具体地,第一安装板210与驱动组件300相连接,第二安装板220与按压组件400相连接,第一安装板210与第二安装板220通过多个柔性部230柔性相连接。通过设置能够产生形变的柔性部230,使第二安装板220相对第一安装板210的倾斜角度可以调整,与第二安装板220连接的按压组件400的按压表面相对于与第一安装板210连接的驱动组件300的输出端之间的倾角可调,进而实现按压组件400相对于驱动组件300的位姿可调,驱动组件300与按压组件400的柔性连接,在对工件进行按压时,可根据按压组件400的按压表面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倾角自动对按压组件400进行找平,使按压组件400与工件表面能够紧密贴合,减小了被按压的两个工件之间的间隙,从而提升了被按压产品的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6所示,柔性部230包括弹性件232,导向组件500包括导向柱510。其中,弹性件2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210和第二安装板220相连接,弹性件232套设于导向柱510,导向柱510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210和第二安装板220中的一个相连接,导向柱510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板210和第二安装板220中的另一个滑动连接。
具体地,柔性部230包括弹性件232,弹性件232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210相连接,弹性件232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板220相连接。也即,第一安装板210和第二安装板220通过弹性件232连接,使驱动组件300的输出端在执行伸出或缩回的动作时,第一安装板210和第二安装板220可同步运动,通过使用弹性件232可使柔性部230能够产生形变,进而调整按压组件400相对于驱动组件300的位姿。导向组件500包括导向柱510,导向柱510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210和第二安装板220中的一个固定连接,导向柱510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板210和第二安装板220中的另一个滑动连接,从而实现导向柱510能够相对于驱动组件300和按压组件400中的一个进行相对滑动,弹性件232套设于导向柱510,导向柱510和弹性件232配合,进而实现第一安装板210和第二安装板220的间距以及第一安装板210和第二安装板220之间的夹角在一定范围内可调。在按压工件时,第一安装板210与第二安装板220之间的间距减小,弹性件232被压缩,通过弹性件232压缩产生的弹性力可向工件传递压力。若按压组件400的按压表面与待按压的工件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倾角,弹性件232发生形变时还可改变第一安装板210和第二安装板220之间的夹角,进而使与第二安装板220相连的按压组件400的按压表面自适应地进行找平,最终与待按压的工件表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6所示,导向组件500还包括:容纳腔520。其中,容纳腔520设置于第一安装板210或第二安装板220,导向柱510的另一端伸入容纳腔520,导向柱510的另一端的端部与容纳腔520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具体地,导向柱510伸入容纳腔520的一端的端部与容纳腔520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从而实现了导向柱510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板210和第二安装板220中的另一个滑动连接,使第一安装板210可以靠近或远离第二安装板220。也即,通过设置第一间隙,使得导向柱510在容纳腔520内可以存在一定的滑动行程,进而为第二安装板220相对第一安装板210的角度的调整提供了空间。
此外,导向柱510伸入容纳腔520的一端的外壁与容纳腔520侧壁之间同样具有间隙,进而使第二安装板220能够相对于第一安装板210进行摆动,也即,第二安装板220相对第一安装板210的倾角可以调整,进而使第二安装板220与存在一定倾角的工件表面也能紧密贴合,从而提升了工件按压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容纳腔520设置于第一安装板210,导向柱510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导向柱510的另一端伸入容纳腔520。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6所示,导向组件500还包括导向套530和导向部540。
具体地,导向套530套设于容纳腔520内,导向部540设置于导向柱510的端部,导向部540穿设于导向套530内,导向部540与导向套530能够相对运动,沿导向柱510的延伸方向,导向部540的高度小于容纳腔520的高度,以将导向部540全部设置于容纳腔520内。当按压组件400处于未按压工件的移动状态下,导向套530与导向部540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防止驱动部的输出端在伸出的过程中导向部540相对容纳腔520移动或摆动而改变第二安装板220相对于第一安装板210的位置,进而使按压组件400能够被精准送至待按压的位置,提升了产品装配后的良品率。按压组件400接触到工件后,第一安装板210和第二安装板220的间距逐渐减小,此时导向部540与导向套530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第二安装板220相对第一安装板210的角度可根据工件表面相对按压组件400的角度自适应地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6所示,导向套530包括第一导向面532;导向部540包括第二导向面542,第一导向面532与第二导向面542相适配;其中,基于按压组件400与工件相分离的情况下,第一导向面532与第二导向面542相贴合;沿导向柱510伸入容纳腔520的方向,第一导向面532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
具体地,当按压组件400处于与工件相分离的状态时,导向部540与导向套530相抵接,第一导向面532与第二导向面542相贴合,而导向套530无法相对容纳腔520摆动,故与导向套530贴合的导向部540也无法相对于容纳腔520摆动。同时,沿导向柱510伸入容纳腔520的方向,第一导向面532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也即第一导向面532相对竖直方向存在一定倾角,第一导向面532可对导向部540进一步进行限位,从而防止导向部540相对于容纳腔520滑动。此时,第二安装板220无法相对于第一安装板210摆动或产生位移,进而保证驱动组件300的输出端在伸出过程中,与第二安装板220相连的按压组件400运动的平稳性,而不会偏离预设的按压位置。按压组件400接触到工件后,导向部540和导向套530发生相对运动,此时,第一导向面532与第二导向面542不再贴合,进而使二者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导向部540可利用此间隙相对于容纳腔520摆动,从而调节第二安装板220相对第一安装板210的倾角,在对工件进行按压时,可根据按压组件400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倾角自动对与第二安装板220相连的按压组件400进行找平,使按压组件400与工件表面可以紧密贴合,改善工件按压效果,使被压合的两个工件之间的间隙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按压组件400的按压动作完成后,弹性件232回弹,第二安装板220朝向远离第一安装板210的方向运动,导向部540朝与按压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置于导向套530的第一导向面532与设置于导向部540的第二导向面542再次贴合,而第一导向面532相对竖直方向存在一定倾角,进而对导向部540进行限位,防止导向柱510脱离出容纳腔520。
进一步地,第一导向面532和第二导向面542为锥面、半球面、抛物面、半椭球面中的一种。通过将第一导向面532和第二导向面542设置为锥面、半球面、抛物面、半椭球面中的一种,进而满足第一导向面532和第二导向面542在沿导向柱510伸入容纳腔520的方向上,外径的渐变要求,进而使导向部540和导向套530发生相对运动时,二者之间能够顺利产生间隙。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向面532和第二导向面542的类型并不局限于以上几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导向面532和第二导向面542均为锥面。
实施例四: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驱动组件300包括:驱动件310和传导件320。
其中,驱动件310与柔性组件200相连接,传导件320与驱动件310和按压组件400中的一个相连接,传导件320用于将驱动件310的输出传导至按压组件400。
具体地,驱动组件300包括驱动件310和传导件320,驱动件310与柔性组件200相连接,进而驱动与柔性组件200相连的按压组件400移动,以使按压组件400与工件接触或与工件分离。传导件320与驱动件310和按压组件400中的一个相连接,进行工件的按压时,传导件320可与驱动件310和按压组件400中的另一个抵接,以向按压组件400传导驱动件310的输出,使被按压的两个工件可以更紧密的贴合,提升了工件的按压装配质量。
进一步地,如图3、图4和图6所示,传导件320包括:顶柱322。其中,顶柱322设置于第一安装板210和第二安装板220中的一个,顶柱322与第一安装板210和第二安装板220中的另一个之间具有第二间隙,顶柱322位于相邻的两个柔性部230之间,第二间隙的宽度小于第一间隙的宽度。
具体地,进行工件的按压时,第一安装板210和第二安装板220之间的间距减小,顶柱322可与第一安装板210和第二安装板220中的另一个抵接,顶柱322向按压组件400传递驱动件310输出的压力,使被按压的两个工件可以更紧密的贴合,并使按压设备100能够满足多种零件的按压需求,提升了按压设备100的兼容性。
如图4所示,将顶柱322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柔性部230之间,使顶柱322提供的刚性压力位于第二安装板220的中间区域,进而使第二安装板220向按压组件400传递的压力更加均匀。顶柱322与第一安装板210和第二安装板220中的另一个之间具有第二间隙,且第二间隙的宽度L2小于第一间隙的宽度L1。通过上述设置,当第一安装板210向第二安装板220靠近时,可在导向柱510的一端与容纳腔520的底壁接触之前,使顶柱322能够先与第一安装板210或第二安装板220抵接,确保顶柱322能向按压部提供压力,以提升按压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顶柱322设置于第一安装板210,顶柱322与第二安装板220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实施例五:
如图2和图7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按压组件400包括:压板410。其中,压板410与柔性组件200相连。
具体地,按压组件400包括与柔性组件200相连的压板410,压板410能够跟随柔性组件200的移动同步进行位移,压板410能够用于向被按压的工件传递压力。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按压组件400还包括:至少一个压块420,其中,至少一个压块420设置于压板410远离柔性组件200的端面上。
具体地,压板410实现了按压组件400与柔性组件200的连接,压块420设置于压板410远离柔性组件200的端面上,压板410可以将压力传递至压块420上,利用压块420除了可以对平面进行按压外,还可以对多种不同的工件表面进行按压,如设有立板、凸起结构的表面,也即,根据待按压工件的结构可对压块420进行仿形设计,压块420的尺寸和在压板410上的分布方式可以根据工件的按压需求灵活设置,使其能够满足多种按压工艺需求,进一步提升了按压设备100的兼容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压块420的数量为三个。其中,设置于压板410中心的压块420的底面面积大于设置于压板410两端的压块420的底面面积。
具体地,通过在压板410上设置三个压块420,以实现从工件表面的三个区域对工件进行按压,按压面积更大。其中,设置于压板410中心的压块420的底面面积大于设置于压板410两端的压块420的底面面积,使工件的中心区域的受力面积更大,进而平衡工件中心区域受到的压力与两侧受到的压力,防止按压过程中工件中心区域隆起而导致的装配成品中心间隙大,提升了产品的装配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待压合的工件为太阳能电池板700和散热支架600,按压组件400通过直接按压散热支架600进而将太阳能电池板700和散热支架600压合。其中,如图8所示,散热支架600上设有隔板610,将散热支架600的表面分隔为三个压合面。其中,按压组件400中的三个压块420分别用于按压三个不同的压合面,进而从散热支架600的多个位置对其进行按压,工件的表面受到的压力均匀分布,提升了产品装配后的良品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按压设备100的压合工件的类型并不局限于太阳能电池板700和其散热支架600。
实施例六: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括:机械臂;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按压设备100,按压设备100与机械臂相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包括机械臂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按压设备100,因此,具有上述按压设备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具体地,按压设备100与机械臂相连接,机械臂能够带动按压设备100移动,进而对处于不同位置的工件进行按压,待按压的工件表面与按压设备100的按压部紧密贴合,使工件的表面受到的压力均匀分布,从而改善了按压效果,被压合的两个工件之间的间隙均匀,提升了产品装配后的良品率。
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压设备100,用于太阳能电池板700和其散热支架600的压合,散热支架600与太阳能电池板700之间通过粘合剂胶合。按压设备100包括:柔性组件200、驱动组件300、按压组件400和导向组件500。
其中,如图1至图7所示,柔性组件200的一端与驱动组件300的输出端相连,柔性组件200的另一端与按压组件400相连,导向组件500的两端分别与驱动组件300和按压组件400相连接。通过将柔性组件200和导向组件500安装于驱动组件300和按压组件400之间,可起到连接驱动组件300和按压组件400、精准定位及浮动的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6所示,柔性组件200包括第一安装板210、第二安装板220和多个柔性部230。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310和传导件320,导向组件500包括导向柱510、容纳腔520、导向套530。其中,柔性部230包括弹性件232、传导件320包括顶柱322,容纳腔520设置于第一安装板210内。
具体地,导向柱510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板220固定连接,导向柱510的另一端伸入第一安装板210中的容纳腔520内,导向套530套设于容纳腔520内,导向部540设置于导向柱510的端部,导向部540穿设于导向套530内,导向部540与导向套530能够相对运动。导向套530包括第一导向面532,导向部540包括第二导向面542,第一导向面532与第二导向面542相适配,沿导向柱510伸入容纳腔520的方向,第一导向面532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基于按压组件400与工件相分离的情况下,第一导向面532与第二导向面542相贴合。
当按压组件400未与散热支架600接触时,导向部540与导向套530相抵接,第一导向面532与第二导向面542相贴合,而导向套530无法相对容纳腔520摆动,故与导向套530贴合的导向部540也无法相对于容纳腔520摆动。同时,沿导向柱510伸入容纳腔520的方向,第一导向面532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也即第一导向面532相对竖直方向存在一定倾角,第一导向面532可对导向部540进一步进行限位,从而防止导向部540相对于容纳腔520滑动。此时,第二安装板220无法相对于第一安装板210摆动或产生位移,进而保证驱动组件300的输出端在伸出过程中,与第二安装板220相连的按压组件400运动的平稳性。此时驱动组件300的输出端与按压组件400在运动方向上是有精准导向的,如此保证在驱动组件300运动的过程中,按压组件400不会偏离预设的位置,并能够精确落位到散热支架600被按压的位置。
当按压组件400与散热支架600接触后,驱动组件300的输出端继续向靠近散热支架600的方向运动一段距离,此时导向套530与导向部540脱开一定距离,并产生间隙,导向部540可利用此间隙相对于容纳腔520摆动,这种间隙使得驱动组件300与按压组件400在全部方向上产生自由度。如果此时按压组件400与散热支架600由于机械误差存在微量倾角,而不能实现按压组件400与散热支架600完全贴合,那么当驱动组件300的输出端继续运动时,在弹性件232和顶柱322的作用下,按压组件400就会自动找平到散热支架600上,从而与散热支架600无倾角贴合。
如图5所示,当按压组件400的初始运动方向与被压散热支架600存在较大倾角误差时,按压组件400自动找平到散热支架600上,此时柔性组件200可以补偿驱动组件300输出端与按压组件400之间的倾角,在弹性件232和顶柱322的作用下继续施加按压力。
进一步地,按压组件400的按压动作完成后,弹性件232回弹,第二安装板220朝向远离第一安装板210的方向运动,导向部540朝与按压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置于导向套530的第一导向面532与设置于导向部540的第二导向面542再次贴合,而第一导向面532相对竖直方向存在一定倾角,进而对导向部540进行限位,防止导向柱510脱离出容纳腔520。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面532和第二导向面542均为锥面。进而满足第一导向面532和第二导向面542在沿导向柱510伸入容纳腔520的方向上,外径的渐变要求,进而使导向部540和导向套530发生相对运动时,二者之间能够顺利产生间隙。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按压设备100,通过采用上述柔性组件200连接驱动组件300和按压组件400,可补偿由于机械误差造成的倾斜角,在保证按压组件400与散热支架600紧密贴合的前提下,可同时按压一个散热支架600上的三个槽位,完全的使按压组件400与散热片贴合,同时又能保证压合面积的大小与压合处的位置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按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组件;
按压组件;
柔性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按压组件通过所述柔性组件相连接;
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按压组件相连接;
其中,所述柔性组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按压组件与工件相接触的情况下能够调整所述按压组件相对于所述驱动组件的位姿;
所述导向组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按压组件与所述工件相分离的情况下与所述柔性组件相配合以调整所述按压组件相对于所述驱动组件的位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组件被配置为能够产生形变以调整所述按压组件相对于所述驱动组件的位姿;
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按压组件中的一个进行相对滑动;
其中,基于所述按压组件与工件相接触的情况下,所述柔性组件被配置为具有第一压缩量;
基于所述按压组件与所述工件相分离的情况下,所述柔性组件被配置为具有第二压缩量;
所述第一压缩量大于所述第二压缩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柔性组件相连接;
传导件,所述传导件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按压组件中的一个相连接,所述传导件用于将所述驱动件的输出传导至所述按压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组件包括:
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接;
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按压组件相连接;
多个柔性部,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多个所述柔性部相连接,所述多个柔性部被配置为能够产生形变;
其中,所述多个柔性部被配置为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安装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倾斜角度,以调整所述按压组件相对于所述驱动组件的位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部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相连接;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柱,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中的一个相连接,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中的另一个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
容纳腔,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或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导向柱的所述另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
其中,所述导向柱的所述另一端的端部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
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套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导向柱的端部,所述导向部穿设于所述导向套内,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导向套能够相对运动;
其中,沿所述导向柱的延伸方向,所述导向部的高度小于所述容纳腔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套包括第一导向面;
所述导向部包括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相适配;
其中,基于所述按压组件与所述工件相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相贴合;
沿所述导向柱伸入所述容纳腔的方向,所述第一导向面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按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件包括:
顶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中的一个,所述顶柱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中的另一个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顶柱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柔性部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按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包括:
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柔性组件相连接。
11.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械臂;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按压设备,所述按压设备与所述机械臂相连接。
CN202023320705.1U 2020-12-31 2020-12-31 按压设备和机器人 Active CN214352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20705.1U CN214352141U (zh) 2020-12-31 2020-12-31 按压设备和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20705.1U CN214352141U (zh) 2020-12-31 2020-12-31 按压设备和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52141U true CN214352141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51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20705.1U Active CN214352141U (zh) 2020-12-31 2020-12-31 按压设备和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521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83121B (zh) 一种焊接夹具和焊接工装
US11897239B2 (en) Laminating device
CN205237905U (zh) 一种手机壳万能夹具及夹具单元
CN101486150A (zh) 夹具
CN214352141U (zh) 按压设备和机器人
CN101738699B (zh) 压合装置
CN109127987B (zh) 半自动铆接设备
CN108296653B (zh) 压紧夹具及其激光焊接装置、以及焊接压紧方法
CN219945126U (zh) 焊接铜嘴机构及电池组装设备
CN110650621B (zh) 治具、预压装置及绑定设备
US5702733A (en) Press working machine
CN106514317B (zh) 四面铣孔夹具
CN214723588U (zh) 一种定位机构
CN213495396U (zh) 自适应弹性治具
CN219587920U (zh) 一种保压定型装置
CN210982530U (zh) 一种电芯功能测试模块及机构
CN206604968U (zh) 引脚自动弯折机
CN220108209U (zh) 耳机组装工装
US20230264305A1 (en) Assembly jig and assembly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217434525U (zh) 直角钻靶装置
CN209520908U (zh) 一种多关节可弯曲的柔性机械臂
CN214382047U (zh) 一种用于中框组装的贴合治具
CN217774655U (zh) 一种分中保压治具
CN218568907U (zh) 一种纽扣电池压合装置
CN217700980U (zh) 一种汽车零配件冲压加工用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