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37634U - 电源切换装置和云台 - Google Patents

电源切换装置和云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37634U
CN214337634U CN202022223973.5U CN202022223973U CN214337634U CN 214337634 U CN214337634 U CN 214337634U CN 202022223973 U CN202022223973 U CN 202022223973U CN 214337634 U CN214337634 U CN 214337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ower supply
supply module
transmission lin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39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锦贤
王德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239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37634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5419 priority patent/WO202206806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37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376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和云台,其中,电源切换装置,包括:第一供电模块、第二供电模块与切换电路,切换单元包括第一输电线路、第二输电线路以及设置在第二输电线路上的第一开关组件;第一输电线路的输入端与第一开关组件的受控端分别与第一供电模块电连接,所述受控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导通/断开,第二输电线路的输入端与第二供电模块电连接;在第一供电模块未连接电源的情况下,第一开关组件导通,由第二供电模块通过供电端供电;在第一供电模块连接电源的情况下,第一开关组件被断开,并由第一供电模块通过供电端供电。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降低了电源转换的功率损耗,并防止两路电源出现相互倒灌的现象。

Description

电源切换装置和云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云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和一种云台。
背景技术
针对云台等电子设备,通常包括至少两种供电方式,一种通过安装自带电池直接供电,另一种通过将电子设别上的供电接口连接外接电源进行供电。
相关技术中,使用自带电池供电时,如果插入外接电源,在通过充电芯片的升降压后,供电才会切到外接电源上,上述切换方式,一方面,导致产生电源转换的功率损耗,另一方面,容易出现两路电源的相互倒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和云台,在降低电源转换的功率损耗的同时,防止两路电源出现相互倒灌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包括:第一供电模块、第二供电模块与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包括切换单元,其中,
所述切换单元包括第一输电线路、第二输电线路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输电线路上的第一开关组件,所述第一输电线路与所述第二输电线路的输出端均与供电端连接,所述供电端用于向外供电;
所述第一输电线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受控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电连接,所述受控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导通和/或断开,所述第二输电线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电连接;
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未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导通,由所述第二供电模块通过所述供电端供电;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组件被断开,并由所述第一供电模块通过所述供电端供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包括并联的第一功率管与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输电线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二输电线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功率管的受控极为所述受控端,并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电连接,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功率管断开;
在所述第一输电线路的输出端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输电线路的输入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管截止,所述供电端由所述第一供电模块供电。
可选地,所述切换单元还包括:
第二开关组件,设置在第一输电线路上,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未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开关组件被配置为断开状态,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开关组件被配置为导通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关组件包括:
第二功率管,所述第二功率管的第一极用于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所述第二功率管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所述供电端,所述第二功率管的受控极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未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功率管断开,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功率管导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关组件还包括:
第三功率管,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第一极用于接地,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所述第二功率管的受控极,所述第三功率管的受控极用于接收脉冲信号,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第二极用于根据所述脉冲信号向所述第二功率管输入所述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切换电路还包括缓启动单元,所述缓启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所述缓启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输电线路的输入端,所述缓启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向所述第一输电线路输入冲击电流。
可选地,所述缓启动单元包括:
第四功率管,所述第四功率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所述第四功率管的第二极能够连接至所述第一输电线路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功率管的受控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模块。
可选地,所述缓启动单元还包括:
并联的第二二极管与第五功率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所述第四功率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输电线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五功率管的受控极能够连接至所述第四功率管的受控极。
可选地,所述缓启动单元还包括:
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所述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供电模块,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五功率管的受控极,以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电压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五功率管导通,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电压下降至下雨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电压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五功率管断开。
可选地,所述第一供电模块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均为直流供电模块。
可选地,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包括USB端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包括VCC端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包括电池模块。
可选地,所述第二供电模块还包括电池芯片,所述电池芯片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池模块,所述电池芯片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所述电池芯片的第三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输电线路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台,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切换电路,切换电路包括切换单元,切换单元包括两条输电线路,每条输电线路分别设置输入端,以对应连接至第一供电模块与第二供电模块,并且两条输电线路共用输出端作为该电源切换装置的供电端,在第二输电线路上还设置有第一开关组件,第一开关组件能够在第一供电模块接入电源的情况下关断,以断开第二供电模块通过第二输电线路的供电,并切换至由第一供电模块通过第一输电线路供电,第一开关组件在第一供电模块断开电源的情况下导通,以重新切换至第二供电模块通过第二输电线路供电。
该电源切换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开关组件实现第一供电模块与第二供电模块之间的供电切换,一方面,在保证电源切换的稳定性的同时,不会在供电芯片上产生电源转换的功率损耗,另一方面,基于第一开关组件的开关性能,能够防止第一供电模块与第二供电模块之间产生相互倒灌,以保证电源切换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实施例的局部电路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云台实施例的电路板连接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电源切换装置,102第一供电模块,104第二供电模块,106切换单元,1062第一输电线路,1064第二输电线路,1066第一开关组件,1068第二开关组件,108缓启动单元,110供电端,110电池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云台,其上设置有负载。在本实施例中,负载为相机模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负载也可以为其他,例如微型电脑或投影设备等。云台为可以为单轴云台,双轴云台以及三轴云台等。
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实施例的示意框图,电源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供电模块102、第二供电模块104与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包括切换单元106。
其中,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104均为直流供电模块。
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包括USB端口。
所述第二供电模块104包括VCC端口或电池模块。
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能够分别连接至所述切换单元106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供电模块104连接至所述第二输电线路的输入端,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未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切换单元连接至供电端110,供电端110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输电线路的输入端的输入信号输出电源信号,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供电端11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的输入信号输出电源信号,并停止输出所述电源信号。
其中,切换单元106包括连通第一供电模块102与供电端110的模块,连通第二供电模块104与供电端110的模块,以及控制第二供电模块104与供电端110之间导通或断开的模块。
具体的,所述切换单元106包括第一输电线路、第二输电线路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输电线路上的第一开关组件1066,所述第一输电线路与所述第二输电线路的输出端均与供电端110连接,以输出所述电源信号;所述第一输入端为所述第一输电线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入端为所述第一开关组件1066的受控端,即所述第一输电线路106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1066的受控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电连接,所述受控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1066的导通和/或断开,所述第二输电线路1064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104电连接。
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未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组件 1066导通,由所述第二供电模块104通过所述供电端110供电;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组件1066被断开,并由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通过所述供电端110供电。
其中,供电端110可以视为供电端口,通过与其他装置进行电连接,实现向外部供电,供电端口具体可以为USB端口、串行接口与并行接口等。
另外,第一开关组件1066可以为具有延时功能的开关组件,以保证第一供电模块102与第二供电模块104之间的可靠切换。
具体地,第一开关组件1066可以包括并联的开关器件与单向导通器件,在第一供电模块102接入电源的情况下,开关器件断开,在单向导通器件的阴极电压上升至大于阳极电压的情况下,单向导通器件截止,第二供电模块104停止供电,第一供电模块102开始供电。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切换单元106,切换单元106包括两条输电线路,每条输电线路分别设置输入端,以对应连接至第一供电模块102与第二供电模块104,并且两条输电线路共用输出端作为该电源切换装置的供电端 110,在第二输电线路上还设置有第一开关组件1066,第一开关组件1066 能够在第一供电模块102接入电源的情况下关断,以断开第二供电模块104 通过第二输电线路的供电,并切换至由第一供电模块102通过第一输电线路供电,第一开关组件1066在第一供电模块102断开电源的情况下导通,以重新切换至第二供电模块104通过第二输电线路供电。
该电源切换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开关组件1066实现第一供电模块102 与第二供电模块104之间的供电切换,一方面,在保证电源切换的稳定性的同时,不会在供电芯片上产生电源转换的功率损耗,另一方面,基于第一开关组件1066的开关性能,能够防止第一供电模块102与第二供电模块104 之间产生相互倒灌,以保证电源切换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参照图4与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组件 1066包括并联的第一功率管Q1与第一二极管D1,即开关器件为第一功率管Q1,单向导通器件为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输电线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为所述第二输电线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功率管Q1的受控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组件1066的受控端,并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电连接。
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功率管断开。
在所述第一输电线路1062的输出端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输电线路 104的输入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管D1截止,所述供电端110由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供电。
在该实施例中,采用并联的第一功率管Q1与第一二极管D1作为第一开关组件1066,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至第二供电模块104,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至第一输电线路的输出端,第一功率管Q1的受控极连接至第一供电模块102,第一功率管Q1的另外两个电极与第一二极管D1并联,在第一供电模块102连接电源的情况下,第一功率管Q1在第一供电模块102与第二供电模块104施加的电压的作用下截止,在第一供电模块102未连接电源的情况下,第一功率管Q1在第二供电模块 104施加的电压的作用下导通,以防止第一供电模块102将供电电流倒灌至第二供电模块104。
在第一供电模块102施加的电压小于第二供电模块104施加的电压时,第一二极管D1导通,仍由第二供电模块104供电,在第一供电模块 102施加的电压上升至大于第二供电模块104施加的电压时,第一二极管 D1截止,以切换至由第一供电模块102供电,从而保证供电的可靠性,防止供电端110输出电压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其中,第一功率管Q1可以为三极管、MOS管或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具体地,功率三极管用作开关时候,工作在饱和工作区域(导通) 和截止区(关断),导通时候存在电导调制效应,导通电阻小,导通压降小,静态损耗较小。导通电阻为负温度系数。
MOS管电压控制元件,仅仅在开关时候需要从栅极吸收或者释放电流,因此驱动损耗较小。
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单元106 还包括:第二开关组件1068,设置在第一输电线路上,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未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开关组件1068被配置为断开状态,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开关组件1068 被配置为导通状态。第二开关组件1068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输电线路上设置第二开关组件1068,第二开关组件1068用于控制第一输电线路的导通或断开,具体地,在第一供电模块102接入电源的情况下,第二开关组件1068被触发导通,以实现第一供电模块102通过第一输电线路可靠供电,并且能够防止第一输电线路的输出端的电压突变,保证供电模块切换的可靠性。
参照图4与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组件 1068包括:第二功率管Q2,所述第二功率管Q2的第一极用于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所述第二功率管Q2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所述供电端110,所述第二功率管Q2的受控极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未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功率管Q2断开,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功率管Q2导通
其中,第二功率管Q2可以为三极管、MOS管或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第二功率管Q2作为第二开关组件1068,第二功率管Q2的第一极与第二极(分别为源极与漏极,或者发射极与集电极)分别与第一输电线路连接,以通过受控极接收控制信号控制第一供电线路的通断,以提升第一供电线路输送电源信号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参照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组件1068 还包括:第三功率管Q3,所述第三功率管Q3的第一极用于接地,所述第三功率管Q3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所述第二功率管Q2的受控极,所述第三功率管Q3的受控极接收脉冲信号,所述第三功率管Q3的第二极用于根据所述脉冲信号向所述第二功率管Q2输入所述控制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二开关组件1068中设置第二功率管Q2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第三功率管Q3,第三功率管Q3的基极接收脉冲信号,第三功率管Q3的发射极接地,第三功率管Q3的集电极连接到第二功率管Q2的受控极,以通过集电极向受控极输送信号,控制第二功率管Q2 的开闭。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换电路还包括缓启动单元108,所述缓启动单元108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所述缓启动单元108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输电线路1062的输入端,所述缓启动单元108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向所述第一输电线路1062输入冲击电流。
在该实施例中,切换电路在设置切换单元106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有缓启动单元108,通过设置缓启动单元108,一方面,在第一供电模块102接入电源时,防止输入电流过大对电源切换装置中的其它器件以及需要供电的器件造成冲击,另一方面,缓启动单元108的设置,使第一供电模块102传输到供电端110的电压逐渐升高,在升高到大于第二供电模块104的电压时,使第一二极管D1截止,从而实现第二供电模块 104到第一供电模块102的平稳切换,并且通过调节功率管的电压参数,使第二供电模块104与第一供电模块102之间的切换具有更灵活的调节性。
参照图4与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启动单元108 包括:第四功率管Q4,所述第四功率管Q4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所述第四功率管Q4的第二极能够连接至所述第一输电线路 1062的输入端,参照图6,所述第四功率管Q4的受控极通过第一电阻 R1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
在该实施例中,参照图6,采用第四功率管Q4作为缓启动的具体实现器件,第四功率管Q4的受控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防止第一供电模块102接入电源时产生电流冲击。
参照图4与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启动单元108 还包括:并联的第二二极管D2与第五功率管Q5,所述第二二极管D2 的阳极连接至所述第四功率管Q4的第二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至所述切换单元106的第一输入端,参照图6,所述第五功率管Q5 的受控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至所述第四功率管Q4的受控极。
在该实施例中,缓启动单元108在设置有第四功率管Q4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并联的第五功率管Q5与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至第四功率管Q4,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至供电端110,通过设置第二二极管D2,防止第二供电模块104向第一供电模块102产生倒灌。
通过设置第五功率管Q5,能够进一步提升平缓切换的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启动单元108还包括:比较器Q,所述比较器Q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所述比较器Q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供电模块104,所述比较器Q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五功率管Q5的受控极,以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104的电压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五功率管Q5 导通,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的电压下降至小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104 的电压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五功率管Q5断开。
在该实施例中,缓启动单元108进一步还包括比较器Q,比较器Q 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到第一供电模块102,以由第一供电模块102向比较器 Q输入第一电压,比较器Q的第二段连接到第二供电模块104,以由第二供电模块104向比较器Q输入第二电压,在第一电压大于第二电压的情况下,表明第一供电模块102接入电源,并能够输出稳定的供电信号,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比较器Q的输出信号控制第五功率管Q5导通,结合第一供电模块102控制第四功率管Q4导通,以及第二功率管Q2被配置为导通状态,将第二供电模块104切换至第一供电模块102供电。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供电模块104还包括电池芯片112,所述电池芯片112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池模块,所述电池芯片112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2,所述电池芯片112 的第三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输电线路104的输入端。
具体地,在第一供电模块102为USB端口,第二供电模块104为电池模块的情况下,在USB端口接入外接电源的情况下,通过切换单元106 实现供电模块即电源的切换。
USB端口未连接电源,由电池经电池芯片112后给供电端110供电,第一功率管Q1开启状态,第四功率管Q4/第五功率管Q5/第二功率管Q2 处于关闭状态,防止电池倒灌给USB端口。
USB端口连接时,USB端口先关闭第一功率管Q1,防止USB端口倒灌给电池,电池由和第一功率管Q1并联的二极管给供电端110供电,第四功率管Q4缓启动工作,同时USB端口高于电池时比较器Q打开第五功率管Q5,供电端110电压由电池电压切换到USB端口电压。
USB端口断连时,USB端口电压会下跌,跌落到电池左右时比较器Q控制第五功率管Q5关闭,供电端110由电池电压经和第一功率管Q1 并联的二极管提供,USB端口继续跌落后第一功率管Q1导通,供电端110 电压由USB端口电压切换到电池电压。
用自带电池供电时,插入外接电源,供电自动快速切到外接电源上;拔掉外接电源,供电自动快速切至电池供电,无需通过充电芯片的升降压,去掉电源转换消耗的功率。
参照图5具体地,在第一供电模块102为USB端口供电端,第二供电模块104为VCC端口的情况下,USB端口未连接电源,VCC端口经第一功率管Q1给端口110供电,第一功率管Q1开启状态,第四功率管 Q4/第五功率管Q5/第二功率管Q2处于关闭状态,防止BAT倒灌给USB端口。
USB端口连接时,USB端口先关闭第一功率管Q1,防止USB端口倒灌给VCC端口,VCC端口由和第一功率管Q1并联的二极管给供电端 110供电,第四功率管Q4缓启动工作,同时USB端口高于一定电压时比较器Q打开第五功率管Q5,供电端110电压由VCC端口电压切换到USB 端口电压。
USB端口断连时,USB端口电压会下跌,跌落到一定电压左右时比较器Q控制第五功率管Q5关闭,供电端110由VCC端口电压经和第一功率管Q1并联的二极管提供,USB端口继续跌落后第一功率管Q1导通, 供电端110电压由USB端口电压切换到VCC端口电压。
USB端口先插入时,不过VCC端口是否插入都是从USB端口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云台实施例,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
参照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20为云台的主控板,设置有控制器202,FPC连接器204、第一连接器206与第二连接器208,所述第一连接器206用于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电源切换装置10中的供电端连接,第二连接器208用于与显示屏50连接。
第二电路板30为电调板,用于驱动电机40运行,第二电路板30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的FPC连接器304,驱动芯片302与霍尔芯片306,驱动芯片302与电机40连接。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Claims (15)

1.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电模块、第二供电模块与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包括切换单元,其中,
所述切换单元包括第一输电线路、第二输电线路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输电线路上的第一开关组件,所述第一输电线路与所述第二输电线路的输出端均与供电端连接,所述供电端用于向外供电;
所述第一输电线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受控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电连接,所述受控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导通和/或断开,所述第二输电线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电连接;
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未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导通,由所述第二供电模块通过所述供电端供电,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组件被断开,并由所述第一供电模块通过所述供电端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包括并联的第一功率管与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输电线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二输电线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功率管的受控极为所述受控端,并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电连接,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功率管断开;
在所述第一输电线路的输出端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输电线路的输入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管截止,所述供电端由所述第一供电模块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还包括:
第二开关组件,设置在第一输电线路上,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未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开关组件被配置为断开状态,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开关组件被配置为导通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包括:
第二功率管,所述第二功率管的第一极用于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所述第二功率管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所述供电端,所述第二功率管的受控极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未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功率管断开,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功率管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还包括:
第三功率管,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第一极用于接地,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所述第二功率管的受控极,所述第三功率管的受控极用于接收脉冲信号,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第二极用于根据所述脉冲信号向所述第二功率管输入所述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电路还包括缓启动单元,所述缓启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所述缓启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输电线路的输入端,所述缓启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向所述第一输电线路输入冲击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启动单元包括:
第四功率管,所述第四功率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所述第四功率管的第二极能够连接至所述第一输电线路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功率管的受控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启动单元还包括:
并联的第二二极管与第五功率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所述第四功率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输电线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五功率管的受控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至所述第四功率管的受控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启动单元还包括:
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所述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供电模块,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五功率管的受控极,以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电压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五功率管导通,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电压下降至小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电压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五功率管断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供电模块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均为直流供电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包括USB端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包括VCC端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包括电池模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还包括电池芯片,
所述电池芯片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池模块,所述电池芯片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所述电池芯片的第三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输电线路的输入端。
15.一种云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
CN202022223973.5U 2020-09-30 2020-09-30 电源切换装置和云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337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3973.5U CN214337634U (zh) 2020-09-30 2020-09-30 电源切换装置和云台
PCT/CN2020/135419 WO2022068061A1 (zh) 2020-09-30 2020-12-10 电源切换装置和云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3973.5U CN214337634U (zh) 2020-09-30 2020-09-30 电源切换装置和云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37634U true CN214337634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75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397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337634U (zh) 2020-09-30 2020-09-30 电源切换装置和云台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37634U (zh)
WO (1) WO202206806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23930A (ja) * 1988-10-31 1990-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源装置
JP2002262476A (ja) * 2001-03-02 2002-09-13 Toyo System Co Ltd 携帯機器用の補助バッテリー
CN103326458B (zh) * 2013-07-09 2015-11-2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部电源和电池供电的电源切换电路
CN205945216U (zh) * 2016-08-05 2017-02-08 张玲 电子设备供电系统
CN208190339U (zh) * 2018-05-28 2018-12-04 河南嘉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切换装置
CN209298981U (zh) * 2019-01-26 2019-08-23 深圳市爱图仕影像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切换电源供电方式的电路
CN209948783U (zh) * 2019-06-10 2020-01-14 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电源切换电路及供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68061A1 (zh) 2022-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25857B (zh) 开关驱动电路及电池控制电路
WO2022027264A1 (zh) 通道开关的驱动电路、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器
WO2023016574A1 (zh) 开关电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用电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2570840A (zh) 一种电压正负极极性切换电路
CN214337634U (zh) 电源切换装置和云台
CN219436854U (zh) 电压可调式电源转换装置及系统
CN210297317U (zh) 分立元件双电源切换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0311453A (zh) 电池反接保护电路
CN214590727U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208094277U (zh) 一种主备用电池供电自动切换输出电路
CN216216605U (zh) 一种电机驱动电路与电器设备
CN113472048A (zh) 一种开关机控制系统和开关电源供电系统
CN208143118U (zh) 一种整车或整机的启动电路
CN108418300B (zh) 一种主备用电池供电自动切换输出电路
CN111933486A (zh) 继电器浪涌电流保护电路及充电电路
CN211089114U (zh) 一种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
US20240006910A1 (en) Power supply parallel control circuit, method and device
CN220914949U (zh) 供电转换电路系统、电子设备及供电转换装置
CN217824234U (zh) 过压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5120131U (zh) 一种简单高效的直流双向配电电路
CN114629481B (zh) 一种高边驱动电路、驱动方法、电源及车辆
CN218100030U (zh) 电压补偿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9779802U (zh) 充电激活电路及电池系统
CN117498662B (zh) 开关管驱动电路及储能电源
CN216959371U (zh) 充电激活电路及电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1